⑴ 為什麼說一件藝術品就是一個生命
因為每一件真正的藝術品都注入了藝術家的心血。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只有將自己的心血全心全意的來塑造這一藝術作品,這樣的作品才會顯得有活力、有生機。這樣的作品才會栩栩如生。這樣的作品才能體現出藝術家的理念與思想。否則,粗製濫造出來的就只能算產品,甚至是廢品而不能稱之為藝術品。
其實何止藝術品有生命?作家的小說、詩人的詩詞、音樂家的音樂不都是有生命的么?他們不同樣能引起人們的共鳴么?
⑵ 藝術與生命哪個更重要聽聽奇葩怎麼說(二)
上篇中,傅首爾通過「價值」、「目的」、「個人意志」三個方面說應該救貓,因為貓和畫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所以,面對貓和畫,哪個更利於自己就該救哪個。
顯然,貓比畫更討人喜歡喜歡,所以要救貓。
詹青雲上來就給畫上了價值,說畫不僅是藝術品,還承載了很多生命。救畫是救那些為藝術獻身的生命、也是救一個民族的文化,這是一種責任。
畫的價值不比生命更輕,救畫不救貓,不是我們輕視生命,而是我們更尊重生命,所以才應該救畫,因為責任高於生命。
說的都很好,邏輯也很清晰,雖然聽的時候有點跟不上他們的思路,但後面稍稍梳理一下就比較清楚。
下面,我們再來看下許吉如和黃執中的說法,又是兩個不同的角度,很有意思。
許吉如
開場就給我們講了故事,她說在歐洲黑暗的中世紀,只有神才會出現在畫上,而人是沒有資格的。當達芬奇第一次把人畫到了畫上,也就是那副著名的《蒙娜麗莎的微笑》,人們才開始從關注神到關注人。
這個故事的立意就是,藝術的真正要表達的是對人的關注、對生命價值的關注,而非其他。
畫,不是藝術館里的藝術品、也不是詹青雲說的歷史長河中的藝術品,它只是拍賣行里的藝術品,它帶著濃重的商品價值。
救畫,救的是商品價值;救貓,救的是生命價值,生命價值才是藝術真正要傳遞的東西。
巴比倫空中花園,消失了,巴黎聖母院,也幾乎被燒毀了,圓明園,早已成了廢墟,但這些東西卻永遠的留在了我們心中。
要想讓藝術、文明永存,我們不該只停留在完好的保存它,因為藝術、文明最重要的不是那些存在著的東西,而是它的靈魂,保存並不能讓這些靈魂延續,唯有敬畏生命才能。
救貓,就是我們對生命的敬畏,也是讓藝術永恆的最好方式。
為什麼貓的命運要由他人決定?如果你是那隻貓呢?你願意自己的命運被別人決定嗎?而且這個決定的理由是,還有比你的命更重要的東西要去救。
請問,有誰願意默默的接受別人自以為「高尚」的安排呢?
畫和貓,這里的決定關乎生命,請尊重生命,因為弱者也有生存的權利。
許吉如通過對藝術內在價值的挖掘,找到了一切文明、藝術的根本是人,是生命。
每個人都有責任保護藝術,但保護的不是拍賣行里的藝術商品,而是藝術更本質的東西——生命。沒有生命,藝術就沒有靈魂,所以生命更重要。
同時,許吉如還駁斥了詹青雲的責任論,因為弱者也有生存的權利,請不要用責任這個道德標准去「綁架」一個生命、去決定一個生命,這樣有違生命的權利、有違生而平等的權利。
許吉如說完,我們再來看黃執中是怎麼反駁的。
黃執中
黃執中上來用一個疑問反駁許吉如,誰才是真正的弱者?是貓嗎?不是,是畫。因為畫不會叫,不會吶喊。
不要剝奪弱者生存的權利,那就更應該救畫,而不是貓,因為畫才是真正的弱者。
這段論述中,黃執中解決了一個問題,就是救貓重要,救畫也重要,哪個更重要?取決於每個人的認知范圍,也就是他說的更遙遠的哭聲。
有的人能做人飢己飢、人溺已溺,而有的人只能顧及自己,前者能聽到更遙遠的哭聲,而後者不能,
能或不能沒有好壞,因為人的認知水平,同理心本來就有范圍,那到底該救哪個?答案在你自己身上。
你期待自己只能聽得懂貓叫,看不懂《八大山人》,就去救貓。潛台詞就是,你不會僅滿足於聽得懂貓叫而看不懂《八大山人》吧?
如果不滿足只聽得懂貓叫,那就該提高自己的認知。
之所以要救畫不救貓,不是因為我們不尊重生命、我們冷血,而是因為我們的認知水平提高以後,認識會告訴我們畫更重要。
黃執中的論述拋開了藝術與生命哪個更重要這個角度,從自我期待上,來解構為什麼要救畫。這段論述邏輯清晰,點破不說破,很是精彩,尤其那五個字 「遙遠的哭聲」 異常驚艷。
這兩位說完了,你覺得誰說的更有理呢?黃執中?還是許吉如?
我更喜歡黃執中的角度,點破不說破,很有意思。不知道你會選哪個?如果還不確定,不妨再看看下篇,李誕和羅振宇又會怎麼說?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