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南通宣德藝術品怎麼樣

南通宣德藝術品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4-21 17:11:43

⑴ 誰能提供明朝宣德年制銅香爐資料

真品難覓宣德爐
公元1428年的一天,明宣宗朱瞻基在看過臣僚呈遞的所有圖樣和樣品後下了一道諭旨,宣布使用暹羅國晉獻的風磨銅開爐鑄造宗廟祭祀所用鼎彝和內府日常爐具。

這些樣品所用的銅料都經過6次甚至12次提煉,而造型則一律根據《宣和博古圖》、《考古圖》等典籍及內府密藏的夏、商、周三代青銅器和宋元名窯產品。

當時正是宣德三年,海內昇平,四方朝貢,這使宣德皇帝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親自督促這件事以補內藏之缺。但這種銅香爐只鑄造過一次,一共有3000多座。

由於那些銅爐數量稀少,異常精美,因此在當時就十分珍貴,以至後世紛紛仿製,使「宣德爐」這個名稱竟被廣泛引用,成為所有銅香爐的通稱。

自1990年代以來,宣德爐就已是繼宜興紫砂壺後的藝術品市場新寵,台灣、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國的收藏者競相高價收購,其珍品價格現在已達幾十萬元人民幣(1美元約合8.11元人民幣),比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上漲了千餘倍。

宣德爐開啟了中國用黃銅鑄爐的先河,其選料之精可以說是中國歷代所有銅製品的極端。黃銅是一種會產生黃金般澄亮光輝的銅鋅合金。毫無疑問,正是這一特點才使宣德皇帝龍心大悅。

除了銅以外,鑄造宣德爐的原材料還有金、銀等33種礦物,這使它經過多重冶煉之後看起來與眾不同。專家們說,普通的銅在經過四煉以後就會呈現珠光寶色,而即使是最劣的宣德爐所用之銅也經過六煉。

這說明真正的宣德爐顏色卓爾不群。明代文士冒襄在所寫的《宣德爐哥注》中說:「宣爐最妙在色。假色外炫,真色內融,從黯淡中發奇光,正如美女子肌膚柔膩可掐。熱火久,爛燦善變,久不著火,即納之污泥中,拭去如故。」

宣德爐有栗殼、茄皮、棠梨、褐色和佛經紙等多種色澤,其中以佛經紙色為第一,而爐體分為爐身、爐耳、爐足三部分。

據流傳至今的零星記載,當年宣德朝的臣工們共據古代名器為宣德爐繪制了117種圖譜,主要包括鼎、彝、爐等,而且各器的細微之處多種多樣,如耳就有朝天耳、環耳等50餘種,邊有20多種,口有十幾種,足有40多種。

並不是所有的宣德爐都有爐耳,但有爐耳的都位於爐身兩側,而爐身大部分沒有紋飾,盡現美麗古樸的銅色和莊重的造型。

只有少量的宣德爐在爐身敲上一些小塊金箔。根據爐身造型的不同,宣德爐有圈足、三足、四足之分,並且爐壁厚重,上手有種沉甸甸的感覺。

在宣德爐上,失蠟法鑄造工藝被運用得淋漓盡致,所鑄器物既無范痕又無墊片的痕跡,同時耳、足處還沒有范土。不過,由於真正的宣德爐能夠得以流傳至今的如鳳毛麟角,因此現在能見到的基本都是後來仿製的。

仿製宣德爐自宣德爐鑄成之日起就無時沒有,其中的精品足以與真器媲美,即使專家也無法辨別。至今,盡管國內各大博物館內收藏有許多宣德爐,卻沒有一件能被公認為真正的宣德爐。

20年前,南京市棲霞區龍潭鎮附近出土過一件「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三行單框楷書款香爐,器型源自夏、商、周三代的簋式青銅器,有壓手的質感且爐體上的銹色猶如老繭般厚實。但即便如此,專家也只能鑒定其為明代不可多得的一代名器。

宣德爐最早的仿製者為吳邦佐。據說,吳邦佐是宣德時參與鑄爐的要員。在宣德爐停燒後,他就召集、僱用原來的工匠自行鑄冶,所做器物款字為「琴書侶」或直書其名。

吳邦佐的宣德爐仿製品非常精良,後來歷代的所有仿製者都不能與其相比。在他之後,著名的仿製者還有學道、施念峰、甘文堂、蘇州蔡家、徐守索、周文甫、湯子洋和清代的巴格之等。在當代收藏家眼裡,這些仿製者的私鑄爐由於使世人能夠得見深宮的宣德爐之貌而居功甚偉。

除了仿製,宣德爐的偽製品也特別多,而且其中一些工藝極高,令人經常上當受騙。

不過有一點是偽製品做不到的,就是顏色。

專門以偽制為業的人分許多類。其中一類是先在市場上不計優劣整破地收購大批銅爐,然後再將它們放進有顏料的鍋里煮五六天。這種偽作的顏色只能有3種,即瓦灰、豬肝和土紅,而真正的宣德爐沒有這些顏色。

還有一些匠人比這更復雜一些,自己鑄爐用顏料煮。但這種匠人在工藝上沒有更多的變化技巧,所以往往在爐上敷以金點,號稱「金點爐」。現在,在市場上能夠見到的這類貨色十有八九是如此偽制的。

在市場上,還能見到一種黃綠顏色駁雜、看起來非常美麗的宣德爐。這一般也是偽製品,製作的方法是把舊爐磨光亮,再放在電爐上燒。

最省力的制偽方法是將古代精良的私鑄爐的款挖下來,然後另取合適的宣款鑄上。這類器物不露絲毫破綻,看上去和真品一模一樣。

真正的宣德爐的款只有「宣」、「宣德」、「宣德年制」和「大明宣德年制」4種,各種字體都有,但以楷書為多,筆法自然流暢,莊重而威嚴。最早,有些真宣確實沒有款,但流傳至今,早已被各代添刻完畢,現在已絕對沒有無款之物。

在所有的古玩中,宣德爐的辨別是最容易的。真宣由於長時間隨主人案磨布擦、細細珍藏,器物表面一般都有厚厚的包漿。另外,還有一些曾隨主人周遊陰界,經長時間的土壤酸鹼侵蝕,器物表面有嚴重的腐蝕層。

宣德爐的造型以古雅、渾厚為上,有耳足的比無耳足的要好。以大小而言,直徑8-12厘米的爐最常見,15厘米左右的數量稍少,但價值要高。大於20厘米的爐很罕見。在同樣尺寸的情況下,爐的質量越重價值越高。

宣德爐的歷代仿製品

當代仿:

由當時的監造者將原來的工匠再集中起來鑄造的爐,雖工藝精湛,形態更為多變,但銅質不及真器,且底款字數增多,如「大明宣德五年監工部官吳邦佐造」之類。

明代中期仿:

銅色泛黃,器身開始鑄有伊斯蘭文。

明末清初仿:

造型靈巧,胎厚重,有暗紅、橙黃等色;除大明宣德款外,有「袖雲居」、「水雲居」、「風月侶」等篆書方款。

晚清民國仿:

銅質粗、砂眼多、爐壁薄、分量輕。

現代仿:

有粗劣至極的,也有造型、重量與真品不相伯仲的。多用電解銅,色紫紅,手摸無細糯感,而且由於用拋光機械打磨,光澤過分激烈。

⑵ 大明宣德爐真的價值多少錢

從近20年的國內拍賣成交狀況看,明清銅香爐的成交數量和成交價都在逐年上漲。2000年以後,銅香爐的平均成交價格穩定在10萬元上下。近幾年,銅爐收藏勢頭不容小覷,各大拍場佳績頻傳。2010年,僅王世襄藏爐專場總成交額就高達9844.8萬元,成績不俗。
上海君道鑒定傳授幾個簡單辨別宣德爐的方法:
首先,宣德爐材質選用的是一種風磨銅,經反復提煉的同時加入金、銀等貴金屬,如此便愈燒愈純,其金銀等貴金屬便浮於表面,輕輕擦拭,便泛出光澤,銅質非常精細。而仿者不知其內加入金銀等貴金屬,不了解比例,因此從外觀看銅質便能粗略鑒別真仿,如宣德爐底、足,露銅精者為真,粗劣者為仿。
其次,宣德爐色澤蘊藏於內,映出黯淡奇光,燦爛自然、柔和;而仿者照於外表,非自然生成。
三,真假宣德爐無論是圓形還是方形,還是陶耳,還是橋耳、半環耳,相同型者,輕者為仿,渾厚古樸者為真。
四,宣德爐的款識有一、二、四、六字款,如「宣」、「宣德」、「宣德年制」或「大明宣德年制」楷書款,結構嚴謹,字體規整,而仿宣德爐一般為「大明宣德年制」的六款,隨意書者為多,字體不規整。
五,鎏金或散鎏金宣德爐真者,金水很厚,呈黃中閃白色,仿者,金水薄,不均勻,顯輕浮。

⑶ 大宣年明德制香爐值多錢

是大明宣德年制

宣德銅爐是明朝宣德年間,官方按照古代各種名器式樣鑄成,並非出於臆造。目前,流傳於世是否存在真正一代名器宣德爐,答案應該是肯定的。但自宣德爐創制以後,歷代仿品不斷。

宣德爐應該是精美絕倫的藝術品,而有花紋者的概率幾乎為零。顏色僅限蠟茶、蟲旬金二種。同時說明宣德爐大部分皆按照宋代名瓷典雅款識而進行製造的。一小部分按照三代(夏、商、周)青銅器的藍本脫胎而來。

真品價格不可估量,清代仿製的價格在兩萬左右,但前邊也說過,歷來宣德爐的仿製層出不窮,首先要確認你所挖出的香爐具體是哪個年代,是真品還是清代民國仿製。

⑷ 底部寫有大宣年明德制的香爐這個是真的嗎/

您這應該寫的是大明宣德年制吧
宣德銅爐是明朝宣德年間,官方按照古代各種名器式樣鑄成,並非出於臆造。目前,流傳於世是否存在真正一代名器宣德爐,答案應該是肯定的。但自宣德爐創制以後,歷代仿品不斷。

宣德爐應該是精美絕倫的藝術品,而有花紋者的概率幾乎為零。顏色僅限蠟茶、蟲旬金二種。同時說明宣德爐大部分皆按照宋代名瓷典雅款識而進行製造的。一小部分按照三代(夏、商、周)青銅器的藍本脫胎而來。

真品價格不可估量,清代仿製的價格在兩萬左右,但前邊也說過,歷來宣德爐的仿製層出不窮,首先要確認你所挖出的香爐具體是哪個年代,是真品還是清代民國仿製

⑸ 宣德青銅器的特點

宋代至清代銅器鑄造業概況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宋代的青銅器鑄造業,無論是冶煉技術,還是產量都有一定的發展。從文獻資料看,有的地區規模相當大,參與的人數常以萬計。特別應提出的是,膽銅生產法在宋代進一步得到應用與發展。所謂膽銅法,簡言之即自然界中的輝銅礦和黃銅礦,通過與水接觸,「在細菌的作用下,就氧化生成硫酸銅,並溶解於水,就是所謂膽水,膽水遇鐵,鐵就把硫酸銅中的銅置換出來,生成硫酸鐵和銅,於是銅就從膽水中沉澱出來,這就是膽水銅生產的基本原理。」
從宋代至清代,在鑄造貨幣以及日常生活用器上,常常是用黃銅代替青銅。黃銅是純銅與鋅的合金,古籍內稱其為「鍮石」,並說其顏色似金,鋅稱「倭鉛」。黃銅的取得最初是因還沒有發明冶煉鋅,將純銅與爐甘石放在一起冶煉而成。
這時除大量生產黃銅外,更令人注意的是白銅的生產。白銅通常是純銅與鎳的合金,但有銅與砷的合金。廣東省博物館收藏的一件宋代銅鼓,經測定,試樣斷口拋光後呈銀白色,成分中除含錫、鉛外,還含有砷,這種砷白銅在出土文物中是難以見到的。對探索砷白銅的發現很有價值。
遼代的青銅細工技術比較發達,主要有鎏金銅馬具、銅面具、銅絲手足網路、銅鏡等等。元代官府手工業設「出錯局」,負責金屬製造業。留存下來最多的是銅權。鑄造宗廟祭祀的青銅器多仿照商周青銅器,如鼎、爵等,銅鏡也多仿照漢唐兩代的。青銅器的製作品位較低,草率粗糙。
明清時代在青銅器鑄造技術上有很大提高,其中包括傳統的泥范法,以及春秋戰國時逐漸展起來的失蠟鑄造法。後者可鑄造出幾十噸重的大鍾,北京西郊大鍾寺古鍾博物館內明代永樂大鍾即一例。還應指出,這一時期無論是貨幣還是一些生活器皿,黃銅都佔有相當大的比例。
縱觀宋至清代青銅器鑄造業,青銅製品的種類主要是貨幣、銅鏡以及銅造像等。宋代發展起來的膽銅生產法是一項重要科技成就,此外,白銅的生產也不容忽視。
宋代至清代青銅器簡說

五代十國期間的青銅製品留存下來的很少,較重要的有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吳越國王金塗銅塔,塔為圓形,共五層,塔頂為攢尖式,塔座呈八角形。
兩宋時代的青銅製品,最負盛名的莫過於大晟編鍾和宣和三年尊。大晟編鍾系徽宗時所鑄其造型是以當時發出的春秋時代的宋公成鍾為模式。今留存的大晟鍾,如大晟林鍾,扁圓體、平口、雙獸鈕、螺旋狀權,隧部、舞部、篆部均飾浪花紋。「大晟」編鍾對了解宋、金樂制,提高仿古青銅樂鍾的鑄造水平都是不可多得的資料。
宣和三年尊,圓形、侈口。器身分區段,並均勻地分布四條扉棱,腹部、足部飾獸面紋,以扉棱作鼻,頸飾焦葉紋和蠶紋,器內底部鑄大篆字體的銘文5行,26字,說明該尊作於宋徽宗趙佶宣和三年(1121),是置放在方澤壇祭祀神祗用的。
近年所發現的各地宋墓或窖藏內,陸續發現了不少青銅製品,種類多而雜,以日常生活器具多。主要有:鼎、鍋、勺、筷、壺、執壺、盤、罐、瓶、凈瓶等等。下面僅將其中幾種重要器種簡略進行說明。1975年山西襄汾出土的一種銅鍋,作圓形,平底,前有一流,有一提梁,素麵。這種造型的銅鍋與同時期的銀質鍋造型風格相一致。執壺是宋時的一種重要器物,標准器形的重要特徵是圓腹作下收式,平底,長頸,頸與腹間有扁平的鋬常相連在一起,腹前端一微曲流。有的執壺在器身上還裝飾有簡單的弦紋。瓷器和金銀器中也有執壺這類器物,其中以景德鎮窯的青白釉執壺為最佳,細長流,寬柄式。瓷器中的執壺稱為「注子」。
日常生活用器中的燈與爐是難見到的,爐主要是侈口、鼓腹、折足的鬲式爐和無耳、柱足、素麵,或飾有幾何紋和動物紋的鼎式爐。特別值得提到的是,1975年湖南湘潭發現的一件衡器銅則,扁體,圓頂、平底,上端一圓孔。由於該器自名銅則,使我們得以確定它的名稱,對研究宋代乃至中國古代度量衡發展史具有重要意義。
這里再介紹一下具有特殊功能的一種奇珍貴寶——水雙龍洗。「洗」本是古人盥洗用的器皿,類似後世的臉盆,但旅順博物館收藏的一件宋代的雙龍洗,卻有著獨特的功能。這件雙龍洗體呈圓形、平底,口沿上有兩個把柄,洗外表光素,內底飾反向的兩條龍,雙龍圍以雲水紋襯托,每條龍口均吐出呈卷雲式的線紋,造型雅緻,裝飾古樸,別具風格。令特別感興趣的是,洗內放入半盆清水後,用蘸上水的雙手心磨擦盆的把柄,洗就會嗡嗡作響,剎那間,在龍口吐出的線紋處射出透徹晶瑩的水柱,高可達尺余。這種奇異現象的發生,是利用了物理學的共振原理。雙柄的振源,經手摩擦推動空氣運動,於是發出了響聲,經持續摩擦,加強了共振波,從而形成了洗內之水翻滾飛濺的現象。噴水雙龍洗的發明,在中華民族科技史上放射出異彩。
遼代青銅製品的種類與數量都較少,主要有釜、缽、勺、盆、執壺、權、鈴、銅絲制的手與足套、青銅面具以及鎏金的諸多小件生活用品
遼陳國公主、駙馬合葬墓出入的兩件各具特徵的銅盆,一件侈口、平底,頸部刻幾何形花紋;另一件雖為平底,但口沿呈八角弧形,形狀獨特新穎。這時期鎏金的小件生活用器種類很多,有鎖、鑰匙、帶扣等。通遼出土的雙魚飾件,造有情趣,雙魚並列,全身鎏金,眼、嘴、尾、鱗全是刻鏨出來的。銅鈴有圓形和鞍橋形的。金代統治地域因缺乏銅礦,為了鑄錢的需要,銅禁一直很嚴,大量的日用器皿和宗教器物主要用鐵鑄造。日用器用銅最多的主要是銅鏡。在傳世品中可確定屬金代鑄造的銅器很難見到。
近年來對寧夏銀川以西賀蘭山東麓的西夏王陵進行的考古工作,對我們認識和探索西夏歷史與文化有很大幫助。就其中發現的青銅製品看,除有小件的銅泡、門釘泡、銅飾、甲片、鑲藍寶石銅飾等外,最引人注目的是西夏陵區101號陪葬墓出土的鎏金銅牛。牛作卧式,體態豐腴,昂首前視,頸肉清晰,栩栩如生,是青銅製品中的一件佳作。由此亦可見西夏青銅冶鑄業的技藝水平。
元代青銅器種類主要有鼎、爵、盤、罐、碗、盆、鼓、鈴、權、盒、筆架等。 但所見最多的是銅權,不但其出土地點星羅棋布,而且還表現出了特殊的時代風格。權多作六面體,亦有作圓形的,有呈階梯式的圓形底座,頂上有穿孔方型紐。由於大多數元代銅權上都有年號,所以許多都可明確其絕對年代。
明代的青銅製品種類也較多,有鼎、鍋、盆、盆架、壺、爐、鍾、砝碼、墨盒、鉤、腰牌等和宗教造像。講究的還常表現出鎏金、嵌鑲等金屬細工的特點。宣德年間宮廷鑄造的宣德爐,是明代青銅製品中的重要一類。這種爐在當時就很受世人的重視,一直影響到清代,以至民國,仿製品很多。存世宣德爐雖然不少,但確認為珍品的實屬罕見。首都博物館收藏的一件宣德爐,特徵是圓腹、侈口,口沿二立耳,三乳形足,暗紫色器身上飾有大小不等的金片,外底中心部位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書。該爐造型優雅,質地極精。
明代青銅鍾還需提到的是,1981年在福建南豐發現的鄭和銅鍾,鍾頂作球冠狀,上鑄龍鈕,鍾口呈葵瓣狀,鍾肩飾雲頭紋,身飾雷紋、環帶紋和八卦圖形。
總的看來,明代青銅器種類還是較多的,除有罕見的大型作品外,也生產小件的日常生活用具,如墨盒、鑷子、鉤、手爐、盆與盆架等,也發現了銅盔。在製作工藝上有灑金、嵌金、銀絲、鏨花等多種技法。這時還出現了一批製作金屬器的名匠,如胡文明、張鳴岐等。
清代青銅器中銅熏爐一類的實用器較多,樣式也豐富多彩,製作精美,器外表常鎏金,有的還鑲嵌寶石和水晶。熏爐有的呈圓形,三高足,有一對獅首扣環耳,鏤孔蓋上的鈕作卧獸、爐身鑲嵌藍、綠、紅寶石和水晶。在一件圓形垂腹二耳圈足的銅爐上,有「郎吟閣」款這時期一些少數民族,如藏族的銅器,製作也很精緻,外表常有鍍金。

宋以後青銅器的仿製、偽造及鑒別方法

中國古代青銅器自原始社會後期開始萌芽,到商周時代達到鼎盛時期,春秋戰國時代金屬細工工藝又向前發展了一步,秦漢時代青銅日常生活用品如雨後春筍般增多起來,三國兩晉南北朝至隋唐時代青銅器鑄造業也有其時代特色。宋元明清時代青銅器鑄造業雖然也有著一定的時代特點,但多製造仿製品與偽造品。所謂仿製與偽造是指模仿先秦兩漢時代青銅器的造型、花紋及文字進行仿造,一般來說,仿製與偽造雖然都可稱為偽造,但二者在概念上也有一定的區別,前者是後人因宗廟祭祀或在日常生活等方面實用的需要,而按照先秦兩漢時代青銅器的特點進行製作,所鑄器物不必完全像被模仿的器物,只是在器形和花紋方面大體相似即可。有些仿製器物無論在器形還是紋飾、文字等方面還有一定的創新,具有仿造者所處時代本身的特點,後者則不同,它的製作目的是牟取暴利,這就要求假器與真器完全相同,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還應說明,近年來為了對一些青銅珍品加以保護,常常在陳列時不將真品展示出來,而是用真品翻模,鑄造出與真品一樣的器物進行陳列。人們將翻制出的器物稱為復品。精者也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有時為了商業的需要,在復製品的底上銘有「復制」字樣。
青銅器作為歷史,從古代文獻看,由來久矣,可追溯到東周時代。《史記》、《漢書》、《後漢書》記載,在兩漢時代經常發現一些古青銅器。
關於偽作的青銅器,自宋朝以來,以至民國,數量大增,情況也較復雜。由於以往某些著錄家辯偽功力不夠,因此在過去的一些著錄里,常有將偽器與真器混雜的現象。就我們所知,目前在國內外的不少博物館內保存有相當數量的偽造的中國青銅器,在偽器中有的器物由於製作拙劣而容易辨別,而有的則製作高超,使人難以辨別。下面簡略談論一下銅器的一些作偽情況。
第一,器物整體均偽。作偽者利用真青銅器翻模鑄造新器,活以某件器物的圖形為藍本,來作偽器。如舊時常仿《博古圖》上的鳥獸尊。這些偽器作好後,先埋於地下,使其生銹,二三年後再取出。
第二,器物是拼湊改造的,即過去古董商人稱的「搗撤貨」。拼湊器基本上可分成兩種情況,其一是器物的每一部分都是古代殘器,而將殘器重新配合在一起。使成為一件完整的銅器。例如甑下應是鬲則大相徑庭;其二,由真器的殘體和偽作的一部分相配,成為一件完整器物,例如利用缺三足的鼎體,下面再配以校和圈足,使成為豆。以上偽作情況,明眼人一望便知是拼湊之器。還有一種情況,是在真器內嵌入別的真器的真銘,使之成為有銘器。在出土或傳世的青銅器中,常有這種情況,即在器物這種顏色不一致。如湖南近年出土的戈卣,提梁與器身是兩種顏色,表明在分鑄時提梁所用金屬成份與器身不同,在傳世的銅器中也見有這種情況,因此亦不能絕對認為,一件器物的某一部分與其他部分銅色不同就一定是拼湊器。
第三,舊時一些青銅器在出土後,破損殘缺嚴重,作偽者利用其技能,將破損器進行修補,使成為一件完整器,並作假地子和假銹,如有花紋並補配花紋等。對於這種修補器,應辯明哪部分是原器殘件,哪部分是後補的。
第四,器物與銘文皆偽,或器真銘偽,或器偽銘真,也有的是真器上已有銘文,作偽者畫蛇添足,再添補銘文,銘文的辯偽很重要,銅器偽銘的選材和製作情況也較多樣,有的是依據古籍著錄的拓本內容為藍本,刻在真器或新鑄的青銅器上,有的偽作銘文是利用真銘的一分銘文,與古籍記載的銘文相拼湊。例如現存英國的晉侯盤,銘辭主要取材於散氏盤銘、石鼓銘以及《尚書》、《左傳》的詞語。
第五,器真,花紋是後刻的,或在真器殘存的一部分花紋上再增添假花紋。
第六,青銅器辯偽的復雜性還表現在某一件青銅器上,器物,花紋,銘文的真偽共存,這就需要逐一地認真進行辯偽,且不可只顧一點,而忘記其餘。
以上簡略地將偽作青銅器製作的一些情況進行了歸納,再談一下青銅器辯偽的主要方法與依據。
第一,掌握先秦以至兩漢青銅器的鑄造、種類、造型、花紋、銘文等一些基本知識。了解青銅器的發展演變規律,是辨別青銅器真偽的基礎。
第二,在辯偽工作中,對青銅器的地子與銹色的辨別是很重要的一環。由於先秦兩漢的青銅器年代久遠,各時期各地鑄造的青銅器銅質不同,入土或入水的地區土質不同,青銅器表層形成了不同顏色的(皮色)和銹。無論是地還是銹都在一二十種以上,主要有綠、藍、黃、白、紅、黑等等。真器由於製作年代久遠,形成的地子一般是發光亮的,而作偽的假地子則發暗。在銅銹上,真銹由於時間久遠,銹塊結實堅硬,銹不是浮在青銅器表面,而是滲透到了內部,假銹是浮在器的表層,銹塊較軟,弄下來易搓成粉末狀,又因是假銹,銹一下來,就會露出新銅。
第三,在偽造技術上,偽造的青銅器外形沒有真器那麼有生氣,假花紋、假銘文也沒有真器雄偉渾厚的氣韻。真器花紋一般層次分明而平整,而偽花紋則軟而凸散,且沒有鑄造真花紋時常出現的鑄瘤。真銘文,商周時代一般為鑄字,字體勻整,深淺如一,而偽銘則見有刀鑿痕,字體呆板無神韻,在真器上所刻的偽銘,常有將銘文刻在墊片上,這就大露破綻。在真器上補刻銘時也常將器物的銹斑與氧化層破壞,字口內光亮干凈,辯者常可一目瞭然。
第四,真器在一件器物上所表現風格矛盾,這就特別需要加以注意,比如在漢代青銅器上補刻商周文字,對青銅器稍有常識的人都可辨別出。
第五,在青銅器辯偽上要多利用考古發掘品和學者們公認的器物進行比照,又增強可靠性。例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大型盛酒器三羊尊與1977年北京平谷出土的三羊尊形似神似,進一步證明故宮藏三羊尊為真器無疑,從而否定了以往有人認為是假器的看法。
總之,在青銅器辯偽工作中要善於多觀察,多比較,善於總結經驗與規律,這樣才能不斷提高鑒識能力。
下面再簡論一下兩宋至清代的仿製青銅器。
兩宋至清代的仿製青銅器內涵豐富,是傳世青銅器藏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特別引起重視,但它常常被研究者所忽視,以至對這一部分器物缺少准確的時代鑒別,甚至對器物種類,一般特徵都沒有一個系統的認識,這無疑是青銅器研究中的不足,下面我們依據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較多的宋代至清代的仿製青銅器,以及全國許多博物館和文物商店的青銅器,對其主要特點試作一分析。
宋代:
第一,主要仿商至漢魏六朝青銅器。
第二,仿造器多種多樣,大致有鼎、豆、尊、壺等,還有各種鳥獸尊,如牛尊等和新創造的羊鳧尊,天雞尊等。
第三,仿造水平較高,其水平與古器無甚大區別。但嚴格講,仿器仍較古器粗拙。
第四,仿造器的形體一般較大,尤其與明清時代的仿造器比較更為明顯,這時形體較大器種主要有鼎、爵。青銅器外表也較潔凈。
第五,仿造器上所表現的金屬細工工藝很發達,如嵌錯金銀絲的觚,嵌金銀片和松石的尊,鎏金豆等等。
明代:
第一,主要仿商代至漢魏六朝青銅器。
第二,仿製青銅器種類有:鼎,敦(有球形的),觶,壺,鍾等等。
第三,器上有的有紀年,寫明本時代,如「嘉靖」,有的寫古代紀年,如「元朔」、「建安」,有的器上有「某人造」款樣,如「陳大聲造」。
第四,出現了一些特殊形制的器物,如百環方形觚、有貫耳的觚、長筒形觶、小球形敦。
第五,有錯金銀與鎏金器物。
第六,前已言之,宣德年間製作的宣德爐在歷史上非常聞名,它的仿製品歷經明、清,以至民國,都程度不同地充斥市場。
所謂宣德爐即明宣宗宣德年間按照宣宗御旨為郊壇太廟所鑄之供爐,當時同鑄的還有大量的仿照宋《宣和博古圖》諸書著錄的器物,以及仿柴、汝、官、哥、鈞、定名窯的瓷器式樣鑄造出的銅制鼎彝諸器。宣德爐製作極精美考究。現在各地文物單位和和私人收藏的宣德爐數量都不少,但這些宣爐很難確定為真品。這是因為自明代宣德以後,歷經清代,下迄民國,曾大量製作了仿製品,贗品的數量大,與宣德爐的性質從初期的供爐而逐步變成文人雅士的鑒賞品、珍玩品有關。宣爐在明代時,偽作數量已經很多,真品很難見到。目前所見宣爐,造型上有三足者,也有圈足者,爐耳樣式也較多,有朝天耳、鳳耳等等。有人認為從宣德爐外觀顏色上最易辨別真偽,根據所見,我們認為越是偽品顏色越美,甚至有的爐腹中間還飾一道鎏金花紋。宣德爐上的銘文,一般是「大明宣德年制」也有無「大明」二字的,有的還加寫「珍玩」二字。大體說,明代仿字體較硬,以後的仿品字體較軟。總之,目前世上所存宣德爐中,很難見到宣德時製作的真品。
清代:
第一,仿製品的種類沒有宋、明時代的多,主要有鼎、尊、壺等。
第二,特殊形制的器物主要有:百環尊、方口觚、扁足方鼎、天雞尊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清代山東濰縣仿造青銅器是赫赫有名的。如北京故宮博物院一件「陳侯」,器物屬明仿,而銘文則是濰縣製作的。
仿造青銅器從清末到1949年以前仍製作不少,所見器類如:鼎、鬲、角、天雞尊、鶴尊等。
總結宋以後的仿製青銅器,其仿製目的與前面所說的偽作目的還是有著根本不同的。偽作是盡量模模擬器,以騙人謀取暴利;仿製則不然,它是仿造古器的造型與花紋等特點,並不求新器與古器完全一致,而是作為某種用途的實用品或藝術品。

⑹ 宣德爐的價值

筆者認為:「宣德爐是一種泛稱。」
只要具有宣德爐特徵的銅爐,都可稱之為宣德爐,包括現代仿製的,並不是說非宣德年間製造的銅爐不可,其特徵就是用黃銅按宣德爐的形、色、款、質等特性製作的銅爐。但這裡面也有一個前提,就是仿製品雖可稱為宣德爐,但絕不能說成是宣德年造的。這就像諸多古玩字畫的仿品一樣,現在也可以燒制青花瓷,一個這樣的瓶子若是售賣的話也不便宜,但你要把它當元青花來賣,那就屬於贗品的范疇。
此書採用讓讀者看得懂的形式,俗稱「大白話」,很奇怪現而今學術界,讓人看不懂、理解不了的文字才能顯示其學識水平,《宣德爐》是筆者關於宣德爐方面的第三部專著,前兩本分別於2013、2019年出版發行,《宣德爐點評估價與交易寶典》第一版主要錄入為上海翠竹齋第4屆佛性禪心--長三角地區民間藏品鑒賞大會,收錄民間宣德爐100件,截止2019年12月25日6年時間成交76件,買賣雙方各收傭金8%,個人所得稅3%,發行量5000本,書中主要為中國歷代關於宣德爐著作匯總,此書的出版開創了以李鑒宸鑒定結果為前提,由李鑒宸擔保藏品年代,拒絕中間商(拍賣會、展覽會、博覽會、床交會、網路微拍等),藏品自己保管,打造讓買賣雙方直接溝通的藝術品交易新模式,收藏家在買回去藏品10日內如有異議無條件全額退款,所評估價格如果在宣德爐錄入書籍5年內沒有出手,李鑒宸可以按照書中所標記評估價格範圍協商購買,發行著作在社會上是不斷流通的,證明只要對於藏品價格不奢求過高,此方式出手是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的,在此感謝現任上海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樓定波先生,當年在出版《宣德爐點評估價與交易寶典》第一版時提供各方面支持。
筆者2019年出版《宣德爐點評估價與交易寶典》第二版,錄入為上海翠竹齋第57、60、61屆--長三角地區民間藏品鑒賞大會宣德爐及瓷器等共120件,分別從宣德爐的仿品特點、造型、皮色、款識、銅質等角度進行探討,買賣雙方0傭金,發行量20000本,是第1版發行數量的4倍,同時首次與國內外知名企業合作,著作免費捐贈給各省地級市圖書館,以及免費郵寄給香港佳士得拍賣有限公司、香港鑒宸文物鑒定評估銷售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上海朵雲軒拍賣公司會員等方式進行宣傳,此著作的出版十分感謝浙江藝術品金融總商會以及上海藝術品金融商會的支持與幫助。
筆者所寫的這本書是希望從藝術品市場角度去研究宣德爐,讓讀者們把握當前藝術品市場脈搏,我們國內目前不存在傳統收藏家,傳統意義上收藏家是藏而不宣,現在收藏家是廣而告之,大家渴望自己手中收藏品得到別人認可,進而賣出去。這本書匯集了國內前10大拍賣公司2018,2019年以及國際兩大巨頭佳士得、蘇富比拍賣巨頭過去30年關於宣德爐拍賣的相關記錄,同時還記錄了國內博物館目前關於宣德爐的一些認識,我們從中可以發現太多規律,這本書的發行也是解決了一部分人心中的疑惑,舉幾個問題:為什麼自己手中那麼好的藏品進不去這些拍賣行?國內存在收購么?天底下沒有免費午餐,免費午餐都是最貴的,這么簡單道理但是很多人就不相信。藏品好是前提,還要有鈔票,有了鈔票還要有正規渠道,頂級拍賣公司的藏品多數是拍賣公司之間達成默契,如果徵集民間藏品,大部分藏品也要有相關著作進行介紹,有的藏品參加官方舉辦的展覽會,近30年來改革開放,近10年來的房地產大開發,國內出土的古物精品實在太多,但有多少人會去真正保護,民間大量真品得不到保護,每年被當作工藝品而流失到海外又有多少!!!
有關宣德爐的爭論,可謂貫穿古今,似乎一直存在。比如有人認為真正在宣德叄年鑄造的銅香爐是有可能存在的,但是極為罕見,即便在當時也十分珍貴。大部分帶「宣德」款的銅爐,都是後期仿造的,從明中葉到近現代,仿製一直沒有停止過。甚至還有人認為,從未有過什麼宣德年間所造的香爐,所謂「宣德爐」只能稱為具有「宣德」款識的銅爐,或者泛指和「宣德」款爐形相近的不帶款、或帶有其它款的銅爐。
宣德爐不是一個百年之謎,這個謎是容易解的,難道比1+1=2還難么,關鍵是誰開這個頭,是頂級拍賣集團企業還是某個專家或學者,所謂「槍打出頭鳥,刀砍地頭蛇。」這也是為什麼收藏界會出現元青花,汝窯,紅山玉器數字說法的原因之一,因為沒有人願意去得罪社會各種黑暗勢力,筆者從業10餘年,同樣也深陷其中。在今天,社會上各種信息量是中國歷史上任何朝代無法比擬的,宣德爐在最近30年的藝術品交易市場上頻頻出現,但沒有任何藝術品交易機構願意承認一件宣德爐為宣德三年造,所有拍賣機構所拍宣德爐對外宣傳均為宣德年造,但不會寫宣德三年官造,包括國內博物館機構。每年春秋兩季大拍,國內網路媒體大肆報道的無非是佳士得、蘇富比拍賣,而忽視國內藝術品企業,或許有一天佳士得、蘇富比拍賣會率先公開承認宣德三年官造宣德爐,崇洋媚外的帽子戴了100多年。這一點筆者同中國拍賣行業協會會長黃小堅提起過,讓媒體多宣傳鼓勵國內中小企業,整頓國內藝術品市場假拍、拍假的混亂局面,多些政策鼓勵正規拍賣企業發展,包括真正能支持鑒定科班專業人員發展,我們當年畢業的學生,沒有幾個在這個行業干,到大學三年級時絕大部分轉專業,國內博物館館員升遷一切順利的話,要經過10多年才可以晉升為研究員,而體制內又有相當多的「事情」,這么多年過去情況依據沒辦法改變。筆者現長期居住於香港,事業也主要在國外,每年少部分時間回到國內,僅就國內藝術品行業情況而言,長時間內不會承認民間存在真正宣德爐,何況一件宣德爐,國內10個專家給出15種不同鑒定意見。筆者想做些有利於收藏者的事情,就會馬上得罪一部分人,進而招致一系列禍端,筆者在國內參與進行的鑒寶活動上百次,應該說我是國內年齡最小的鑒定師,親自經歷了旁邊另一位鑒寶專家一分鍾看20多件,很多時候並不是旁邊鑒寶專家想那樣做的,畢竟招罵,甚至挨打,這也是筆者自2016年年底宣布退出國內藝術品鑒定市場原因之一,2017年筆者作為鑒定評估師參加沙特--中國藝術品博覽會,在迪拜有幸認識上海老鄉黃(王)先生,在黃(王)先生支持下開拓國外藝術品市場,筆者開始專為華僑華人服務,國內也僅為大集團企業老闆服務,高精端的寶物最後一定會在這部分手裡,這也是筆者所強調的古玩一定是人上人玩的,玩的是心態、膽識、學識、鈔票,而人下人,人中人沒這個能力,其實我們檢驗一個人說的是真話假話很簡單,在古玩店裡多買幾件假貨給人看就好,有意無意多試幾次就可以,這也是筆者所服務的絕大多數老闆用的辦法,比較簡單實用,真正的大集團企業老闆不會去在意那些所謂社會大名頭的專家,而且著裝相當樸素,出門計程車、地鐵,現在很多人認為開勞斯萊斯,賓士就一定是有錢人,這點可以理解,不熟悉一個人時候就是看著裝、看手錶,打量這個人身價,這也就是為什麼北京三里屯、大學門口會有豪車屢屢怪現象,人們追求富裕生活無可厚非,但許多人把「門當戶對」忘記腦後,請記住:「真正有錢人一定是怕別人知道的。」因為明白樹大招風這個道理。
機器檢測雖然出現了許多類型,熱釋光、碳14、熒光、量子,前段時間又聽到了中子檢測和磁感應線檢測年代,有多少人關心過採用的數據來自哪裡,量子檢測一件器物可以精確到年月日,這已經幾年過去,那麼這些頂級拍賣公司們為什麼拒絕使用呢?除了珠寶定級,哪一家拍賣公司會憑借檢測機器定年代,社會上的大企業家會相信而購買么?科技不斷進步,過一段時間就更換型號,有的檢測機構一台機器一年貼幾種不同型號標簽,縱使科技水平真的達到了,人心是否淳樸,誠實是值得拷問的,一件器物的檢測結果不在於數據,而在於社會各種因素本身。
上海金山區新天鴻高爾夫別墅翠竹齋
李鑒宸
2019年11月25日

⑺ 宣德爐的歷史價值

大明宣德爐是明代工藝品中的珍品,宣德爐的鑄造成功,開了後世銅爐的先河,在很長一段歷史中,宣德爐成為銅香爐的通稱。
為了牟取暴利,從明代宣德年間到民國時期,古玩商仿製宣德爐活動從未間斷。就在宣德爐停止製造後,部分主管「司鑄之事」的官員,召集原來鑄爐工匠,依照宣德爐的圖紙和工藝程序進行仿造。這些經過精心鑄造的仿品可與真品媲美,專家權威也無法辨別,至今國內各大博物館內收藏的許許多多宣德爐,沒有一件能被眾多鑒定家公認為是真正的宣德爐。鑒別真假宣德爐已成為中國考古學中的「懸案」之一。
上述原因,使刻有宣德款識的銅香爐,在國際藝術品市場上價格極低廉,遠遠比不上其它造型的中國古代青銅器價格。

⑻ 宣德年制的一個瓷碗價位是多少呢。 求解

這要根據碗的成色、工藝來判斷。成色差一點的可能幾萬,好一點的能賣到幾百萬,極品甚至能賣到上千萬

2018年Leslie Hindman 9月亞洲藝術品拍賣會曾經拍出過一個大明宣德年制青花大碗,最終的成交價是120萬美元,加上傭金最後合計145.25萬美元,摺合人民幣約為998萬元。


什麼是宣德瓷

宣德時期的青花瓷器,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艷,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所用青花料主要是從伊斯蘭地區進口的「蘇麻離青」,能燒成像寶石藍一樣的鮮艷色澤。

宣德釉里紅,在元代基礎上有所發展,鮮艷奪目,有白地紅彩和紅地白彩兩種。宣德紅釉與永樂朝所制一樣,是明代高溫銅紅釉的最成功之作,紅色鮮艷,有「鮮紅」、「寶石紅」、「霽紅」、「祭紅」、「積紅」之稱。

製品造型有盤、碗、高足杯、鹵壺等。宣德的藍釉和紅釉同樣齊名,多見暗花裝飾。此外,宣德朝的白釉、青釉、孔雀藍釉、黃釉、灑藍釉、紫金釉和仿汝、仿哥窯釉及青花金、銀彩、刻填醬釉等製作都有一定成就。宣德青花五彩濃艷鮮亮,工藝精湛。


⑼ 宣德年制的明朝 宣德爐是真是假

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時,為滿足玩賞香爐的嗜好,特下令從暹邏國進口一批紅銅,責成宮廷御匠呂震和工部侍郎吳邦佐,參照皇府內藏的柴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等史籍,設計和監制香爐。為保證香爐的質量,工藝師挑選了金、銀等幾十種貴重金屬,與紅銅一起經過十多次的精心鑄煉。成品後的銅香爐色澤晶瑩而溫潤,實在是明代工藝品中的珍品,宣德爐的鑄造成功,開了後世銅爐的先河,在很長一段歷史中,宣德爐成為銅香爐的通稱。宣德三年利用這批紅銅開爐共鑄造出三千座香爐,以後再也沒有出品,這些宣德爐都深藏禁宮之內,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見其形。經過數百年的風風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鑄造的銅香爐極為罕見。為了牟取暴利,從明代宣德年間到民國時期,古玩商仿製宣德爐活動從未間斷。就在宣德爐停止製造後,部分主管「司鑄之事」的官員,召集原來鑄爐工匠,依照宣德爐的圖紙和工藝程序進行仿造。這些經過精心鑄造的仿品可與真品媲美,專家權威也無法辨別,至今國內各大博物館內收藏的許許多多宣德爐,沒有一件能被眾多鑒定家公認為是真正的宣德爐。鑒別真假宣德爐已成為中國考古學中的「懸案」之一。
上述原因,使刻有宣德款識的銅香爐,在國際藝術品市場上價格極低廉,遠遠比不上其它造型的中國古代青銅器價格。

宣德爐,不僅是指宣德三年鑄造的爐,而是所有帶宣德款銅爐的統稱。而且它也可泛指和宣款爐形制相近的不帶款或帶有其它款的銅爐,真正宣德三年的爐已成了一個謎。一般說,風格設計有明中葉特徵而包漿和銅質特佳者就能作為是宣德的候選人。但宣德爐絕大部分都不是宣德的,這些爐帶宣款,與其說其目的是偽仿,還不如說是對歷史黃金時代的尊敬和緬懷。

通常在判斷宣爐的好壞時主要從三方面入手:

1、最主要是看包漿、色澤。舊說有五色,分別為佛經紙,栗殼,茄皮,棠梨,褐色,其中以佛經紙色為第一。上海朵雲軒95年拍品中有一銅爐(高19.2厘米),其色澤就能達到佛經紙色。此外,一些使用了特種工藝製造的灑金、錯金銅爐,其價值要比一般的銅爐高數倍。

2、其次是看造型、鑄工、大小以及重量。造型以古雅渾厚為上,有耳足的比無耳足的要好,鑄工越精越好。以大小而言,徑8-12厘米的爐最常見,屬於小號;徑15厘米左右的爐是中號,數量比小號少,但價值比小號高;而徑大於20厘米的爐是大號,工藝精者稀見,價值也很高。在同樣尺寸的情況下,爐越重價值也越高。如友所藏的明末清初的宣爐,徑只有15.8厘米,而重量可達7斤,是該尺寸銅爐中的超重量級選手,價值要比普通的重3斤的高數倍。

3、最後看款的質量。款鑄得越精越奇就越能幫助斷代,而銅爐的價值也越高。宣德爐在明、清以及民國均有鑄造,但如何判定年代的早晚呢?從整體造型上來說,明代銅爐的整體風格是雅緻、渾厚。

辨別宣德爐的真偽主要看三個方面:

1、看包漿。真品包漿溫潤,寶氣內蘊,長時間不變。偽品包漿枯槁,有的象油漆,越放久越難看。

2、看鑄工。真品鑄工質量平均,精品鑄工相當精。偽品鑄工不平均,有地方好有地方差,或者鑄工粗糙。

3、看磨損。真品有自然均勻的磨損,特別是在足底。偽品無磨損或人為打磨。

閱讀全文

與南通宣德藝術品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8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