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侗族有些什麼技藝
侗族人民善歌善舞。
唱歌在侗族人民的社會生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年長者教歌,年輕者唱歌,年幼者學歌,歌師傳歌,代代相傳,成為社會風習。侗族大歌,琵琶歌,攔路歌,均是侗族音樂的優秀代表。
「大歌」是侗族音樂中的精粹,主要特徵是在音樂上形成了復調結構與表現手法。侗族民間有傳統的歌班、歌隊組織,每逢節日或歌隊出訪或迎接歌隊來訪,以對唱「大歌」而獲得聲譽。歌班演唱時,領唱與眾人合唱相結合,分出高低音聲部,其完整的多聲部結構是中國目前所發現最完美的民間合唱,被譽為「天賴之音」
侗族舞蹈有蘆笙舞、「多耶」舞、耍龍舞、獅舞等。
蘆笙舞曲調繁多,舞姿有「魚躍」、「斗雞」、「盤龍」等10多樣,秋後賽蘆笙,參會的蘆笙上千架,方圓數十上百個村寨參加,觀眾達上萬人。
「多耶」舞是侗族古老的歌舞結合的舞蹈形式,活動時,參加的人手拉著手或以手搭肩圍成一圈,有節奏的踏步徐行,歌詞由一人領唱眾人合,是侗族地區最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
侗族的民間手工藝製品種類繁多,有刺綉、挑花、編織、彩繪、雕刻、剪紙等,大都實用美觀,特色鮮明。
侗族婦女善刺綉、挑花,圖案有花鳥魚蟲和飛禽走獸,綉於胸襟、領襟、袖口、頭巾、枕巾、被面、背扇、襪底為飾,形象生動,色彩絢麗而調和。編織有色彩鮮艷的侗錦,圖案精緻的侗帕和形式多樣的花腰帶。
彩繪一般見於鼓樓,橋梁,廟宇的棟梁、檐板及匾額上,多採用工筆畫法,內容多采自漢族歷史故事和侗族民俗風情,也有各種鳥獸圖案,色調鮮艷,神態生動。其它如雕刻、剪紙,以及日常生活常用的竹、木、藤等的編制,也都精緻實用,具有很高的工藝價值。
『貳』 侗族特色的文化習俗是什麼
侗族人敬重廚師也是其飲食文化中一個奇特的內容,在許多宴席上客人與廚師都要對唱,互相致謝。
侗族地區大多日食四餐,兩飯兩茶。飯以米飯為主體。平壩多吃粳米,山區多吃糯米,糯米種類很多,有紅糯、黑糯、白糯、禿殼糯、旱地糯等等,其中香禾糯最有名。
在侗族社會中,酒伴隨著每個人的一生,侗族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也有不同的酒禮,於是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酒文化。
(2)侗族有什麼藝術品擴展閱讀
侗族人喝的茶專指油茶,它是用茶葉、米花、炒花生、酥黃豆、糯米飯、肉、豬下水、鹽、蔥花、茶油等混合製成的稠濃湯羹,既能解渴,又可充飢。
侗族是一個敬老愛老的民族,也同樣為老人辦壽酒。寨子有哪個老人過生日,邀上整個家族的人,每個族人必須要向壽星老人敬上一杯糯米酒,壽星老人要唱酒歌來表示感謝。在壽宴中非常講究喝酒的規矩,壽星老人穿著盛裝,來接受晚輩們祝壽。
『叄』 侗族的玉屏簫笛為什麼堪稱民族藝術品
侗族簫笛文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出現在人們眼前最多的是鋼琴、吉他等這些新時代的產物,現在又有多少人記得我們國家傳統樂器的魅力呢?雖然這些樂器還有著傳承,但是又有多少人了解它呢?
那麼,下面隨我一起來了解侗族文化,來感受一下我國的「天籟之音」吧!
初冬時節,貴州玉屏侗族自治縣寧靜而秀美,濃郁的侗族文化,悠久的簫笛歷史,讓這個貴州武陵山區的縣城魅力四射。從這里走向國內外市場的「玉屏簫笛」曾在1915年美國「巴拿馬」博覽會上獲得金獎。自古侗族「愛樂尚器」守護著「蕭笛文化」,讓民族文化歷久彌新,綿延不絕。
玉屏地處貴州東部銅仁地區,侗族人口佔全縣總人口的80%以上,侗家人世代在此生息繁衍,形成了獨有的「北侗文化」。在多彩的民族文化中,簫笛製作和演奏是生活中最平常而又重要的組成部分,侗家人「愛樂尚器」的生活習慣,使簫笛製作不斷改進創新,演奏技藝別具一格。
走進玉屏,隨處可見以簫笛為主題元素的各種裝飾。
國家級非遺文化傳承人、侗族簫笛製作專家劉澤松說,玉屏簫笛的製作和演奏歷經了500餘年的發展,是傳統手工簫笛的典型代表。歷史上,玉屏簫笛曾作為貢品向朝廷進貢,並在國內外獲獎。「仙到玉屏留古調,客從海外訪知音。」是人們對玉屏簫笛的贊譽。
簫笛製作取材於縣內的一種特有的水竹,經取材、制坯、雕刻、成品4個工藝流程製作而成,其中以笛身雕工細膩、刀刻精湛叫絕。素笛一隻,每經師傅傾心打造,精雕細琢,必有飛龍彩鳳纏繞而上,名詞雅句鐫刻其間,栩栩如生,典雅別致,原本普通的竹管被賦予新的內涵,成為一件精美的民族藝術品。
「簫笛製作和演奏是我們侗家人的傳統技藝和拿手節目,不分男女老少都有屬於自己的簫笛。婚喪嫁娶,大小儀式,重要活動都離不開它,簫笛早已融入了我們侗家人的血肉,是我們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說起簫笛,劉澤松滿臉自豪。
作為侗族聚居地,這里依山而建的吊腳樓典雅別致,高聳入雲的鍾鼓樓頗有氣勢,跨河而過的風雨橋情韻迷人,碧綠的舞陽河水穿城而過,連綿的武陵山脈環繞其間,可謂「流水如玉,青山為屏」,絢爛的民族文化與自然生態和諧共生。
印山書院是一座古樸精緻的四合院,也是玉屏簫笛博物館所在地,館里藏品豐富,記錄著簫笛文化的傳播歷史和發展軌跡。
玉屏縣縣委宣傳部長吳紅春介紹說,「技師們一直重視簫笛技藝的改良與創新,重視人才培養和傳承人保護,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圍。為滿足市場需求,還設計出可拆分的簫笛,便於攜帶。」
在玉屏縣新店鎮明德小學,每周星期三下午都能聽到教室里傳出的簫笛聲。該校王老師說:「學校三年級就開始開設簫笛藝術課,通過『簫笛進課堂』,豐富了校園生活,也培養了簫笛人才。」
地方 *** 著力培養簫笛文化傳承人,推進簫笛生產產業現代化建設。據了解,目前全縣已培養了2萬余名在校學生,並組建多支簫笛演奏隊伍。
玉屏侗族自治縣縣委書記王俊銘說:「簫笛文化是玉屏精神的魂,是侗鄉人民的根,要積極發揚侗家人『愛樂重器』的良好文化習慣,保護並傳承包括簫笛文化在內的『北侗風情』。讓民族自發的文化生活習慣成為簫笛文化經久傳承不息的不竭動力。」
『肆』 新晃侗族自治縣的儺戲有什麼特色
新晃侗族儺戲流行於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縣貢溪鄉四路村天井寨,因演出時在「咚咚」的鼓聲、「推」的小鑼聲之中跳躍進行,「咚咚推」由此而得名。
「咚咚推」起源難以查考,天井寨最早的居民為龍姓侗族人,明永樂年間的1419年從靖州遷來。龍姓人說:「『咚咚推』頭在靖州,尾在天井。」依此推論,這種儺戲,很有可能是明代由靖州傳來的。
天井寨舊時有盤古廟、飛山廟各一座,春節期間每廟一年,輪流祭祀,祭祀時必演「咚咚推」。每逢天災或瘟疫時,也要演唱「咚咚推」。
「咚咚推」有簡單情節的舞蹈,一部分是具有戲劇雛形的儺戲。所有的演唱全部用侗語。它的劇目有反映本民族生活的《跳土地》、《癩子偷牛》、《老漢推車》等;也有《關公捉貂蟬》、《古城會》等以關公為主角的三國戲。
「咚咚推」的音樂多由當地山歌、民歌發展而成,常用的曲調有「溜溜腔」、「石垠腔」、「吟誦腔」、「壘歌」等。
「咚咚推」的表演在舞蹈中進行,演員的雙腳一直是合著「鑼鼓點」,踩著三角形,不停地跳動。老藝人介紹,這種踩三角形的舞蹈,是根據牛的身體而來,牛的頭和兩只前腳是一個三角形,牛的尾巴和兩只後腳又是一個三角形。是侗族的農耕文化孕育了「咚咚推」。
侗族源於我國古代百越的一支,秦漢時稱為「駱越」,魏晉以後稱為「僚」,侗族就是僚的一部分。古代文獻史冊上稱侗族為「洞人」、「峒人」、「洞蠻」等,其自稱為「甘」,宋時音譯為「仡伶」,明以後稱「峒僚」「峒蠻」「峒苗」,或誤稱為「苗」。新中國成立後,稱為侗族。
侗族人在唐宋以前就已定居於此地。先民為百越中的駱越,或干越的後裔。至今仍保留了較多駱越人的習俗和文化。
侗族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分南北兩個方言區。侗族原無本民族的文字,使用漢字。後來以侗語南部方言為基礎,以貴州省榕江話為標准音。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的原始宗教。
新晃侗族儺戲,僅存於新晃侗族自治縣貢溪鄉四路村的天井寨一處,湖南境內別無侗儺。
早期的儺堂戲角色,以其面具造型來識別。行當以生、旦、凈、丑四行為主體,隨後向更細致的分行方面發展,但是,無論是儺堂正戲還是大本戲,均以「對子戲」為主,或小生、小旦,或小丑、小旦,或老生、老旦。
儺戲長期在儺壇演出,藝人多為法師出身,其劇目又多具宗教色彩,某些劇中人物亦為儺壇所祀神祗的化身,因此,儺戲的表演具有濃烈的宗教風格。
儺戲根植於農村,因此也收到了一些民間歌舞和說唱的表演成分。清末,七甲坪的儺戲藝人與辰州戲藝人互相交流融會,形成今天帶有辰州高腔唱腔的儺戲腔。
通過這種文化上的交流,促進了儺戲的表演藝術的程式化,同時也收到了少量袍靠戲程式和點將、起寨、過兵等。
儺戲聲腔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法師腔、儺壇正戲腔和儺戲腔這三個發展階段。法師腔是儺壇法師所哼唱的曲調。
旋律多口語化節奏自由,屬朗誦體。只是具備了某些戲曲化因素。儺壇正戲腔多屬法事程序,正戲腔是發展儺戲腔的基礎,其旋律和節奏雖簡單,但音樂形象已漸鮮明,行當已成形,唱腔結構已漸嚴謹。
儺堂戲腔隨同儺堂小戲,大本戲的形成而產生。它承襲了全部巫儺音樂的遺產,保持了濃郁的「巫風」,成為湖南省戲曲音樂系統中自成一格的古老聲腔。
巫儺藝術有著「封閉式」的歷史,互相很少進行橫向交流。均以當地語言為其舞台語言。因此,強烈的地方性就成了它的重大特徵,雖有局限性,但體現了他豐富多彩的音樂性。
沅陵七甲坪辰州儺戲共有21種曲調,常用曲調有「姜女調」、「范郎調」、「下池調」,特殊情節中亦有「差兵調」、「過關調」,多五聲征、角調式,亦有羽調式和角商交替調式。情調古樸,旋律具山歌特色。
在儺祭中,面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儺祭之風盛行的商周時期,為了在攤祭中獲得強烈的祭祖效果,主持儺祭的方相氏佩戴著「黃金四目」面具。《周禮·夏官》說:
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末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攤,以索室驅疫。
方相氏成了驅鬼逐疫、消災納吉的神化形象,那模樣神秘可畏。
在攤戲表演中,面具則成了儺戲造型藝術的重要手段,也是儺戲最為重要、最為典型的道具。演員佩戴面具是儺戲區別於其他戲劇的重要特徵。
新晃侗族儺戲現存面具36副,其中三國人物12副,包括關公、劉備、張飛、關平、周倉、王允、呂布、貂蟬、華佗、蔡陽、甘夫人、糜夫人。其中關公面具使用率最高,所有三國戲,關公均有出場。
儺神2副,包括姜良、姜妹。傳說中的侗族人祖先。此面具不為演員所戴;僅供沖儺時供奉。
神鬼面具6具,包括土地、雷公、雷婆、小鬼公、小鬼婆、瓜精。
動物面具3具,包括公牛、母牛、狗。
其他人物13具,包括劉高、官員、秀才、巫師、王婆、強盜、癩子各1具;差役2具、兵丁4具。
新晃侗族儺戲的頭飾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劇中各種角色戴上面具之後,頭上均纏約8尺長的黑色絲帕,帕兩端從腦後長拖於地,表演時,頭帕自雙肩搭過,雙手各執一端進行各種象徵性的表演。
新晃侗族儺戲是發生在元代之前、宋時的戲劇在南方的遺存,它至少已經存活了660至700餘年;是我國早期南戲傳承至今的「活化石」。
新晃侗族儺戲的存在,證明了貴州地戲,並非「明太祖朱元璋派潁川侯傅友德率兵30萬出征雲南,從江南各省大量移民來此『填南』,而由軍隊帶入貴州並逐步發展起來的」,並非明代受弋陽腔影響而形成的戲劇形式。
正如《天府擄瘟》所描述:「新晃侗族儺戲不信巫術不驅儺,而祭祖。」說明我國戲劇的發展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咚咚推」正好是這一階段存在於世的證明。
儺戲的演出劇目有《孟姜女》、《龐氏女》、《龍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還有一些取材於《目連傳》、《三國演義》、《西遊記》故事的劇目。
1956年,中央民間音樂普查小組曾對新晃縣貢溪鄉四路村天井寨「咚咚推」音樂進行過調查。1981年,新晃文化館吳聲先生深入天井寨調查,撰寫了《新晃侗族儺戲源流及藝術特點初探》,揭開了新晃侗族儺戲的神秘面紗;1992年,經懷化市群眾藝術館搶救,天井寨村民根據記憶製作了全壇面具,恢復了新晃侗族儺戲的演出。
『伍』 侗族的文化藝術
侗族的文化藝術豐富多彩、有「詩的家鄉,歌的海洋」之美譽。侗族詩歌的韻律嚴謹,題材廣泛,情調健康明朗,比喻生動活潑。其中抒情詩歌優美細膩,真摯熱情。;敘事詩歌委婉曲折,含意深長,是侗族民間文學的一項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詩歌歌詞多以人類起源、民族遷徙和習慣法為題材,具有史料價值。以《珠郎娘姆》、《莽歲》、《三郎五妹》、《蟬之歌》等流傳最廣。音樂曲調既多又美。一領眾和、多聲合唱的「大歌」聲音洪亮,氣勢磅礴,節奏自由。琵琶歌,因以琵琶或加「格以琴」(侗語稱ki212,俗稱牛腿琴)伴奏而得名,曲調歡快流暢,為侗族所特有。民間的故事傳說,題材廣泛,形式多樣,情節曲折,引人入勝,表現手法富於浪漫性,體現了侗族人民豐富的想像力和追求光明、戰勝邪惡的善良願望。侗戲是由原有的敘事說唱發展起來的,始於19世紀初,相傳是黎平侗族吳文彩(約1798~1845)所創。台步簡單,動作純朴,曲調唱腔多樣。演唱時,用胡琴、「格以琴」伴奏,擊鑼鈸鼓鬧場,著侗裝,不畫臉譜,富有濃厚的民族色彩。侗族民間舞蹈,有「哆耶」、蘆笙舞和舞龍、舞獅等。「哆耶」是群眾性的集體歌舞,或男或女,彼此互相牽手搭肩,圍成圓圈,邊走邊唱。蘆笙舞是由舞者吹奏蘆笙邊吹邊舞的集體舞蹈。樂器除上述者外,還有侗笛、嗩吶等。一領眾和、多聲合唱的侗族「大歌」宏亮磅礴而自由。以琵琶或加「格以琴」伴奏、曲調歡快流暢的琵琶歌亦為侗族所特有。始於19世紀初的侗戲由原有的敘事說唱發展起來,台步簡單,動作純朴,曲調唱腔多樣,著侗裝,不畫臉譜,富有濃厚的民族色彩。手工藝品有挑花、刺綉、彩繪、雕刻、剪紙、刻紙、藤編、竹編。刺綉是侗族婦女擅長的工藝,她們有服飾上刺綉各種圖案花紋、人物、禽獸、花卉、草蟲,形象生動,色彩絢麗而調和。銀飾有頸圈、項鏈、手鐲、耳環、戒指、銀簪、銀花。紡織品有侗錦、侗帕、侗布。先用靛染,後塗蛋白的「蛋布」,顏色鮮亮,為侗族固有衣料。
鼓樓、風雨橋是侗家建築的典型代表。侗族擅長石木建築,鼓樓、風雨橋是其建築藝術的結晶。鼓樓為木質結構,以榫頭穿合,不用鐵釘。有三、五層以至十五層,呈4面或6面8面倒水,高4~5丈,飛閣重檐,形如寶塔,巍峨壯觀,是族姓或村寨標志,也是公眾集會的議事場所。風雨橋是石墩木橋,長廊橋道,橋亭重瓴聯閣,雄偉壯麗,以三江縣的程陽橋最負盛名,已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文物單位。
侗族刺綉
由中國文化部、山東省政府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山東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三江縣侗族刺綉、侗族織錦2個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參加博覽會,並獲得了「優秀組織獎」,三江縣的石侗娟、石漢群獲得了「傳承人展示獎」。
侗族刺綉以其獨特的製作工藝、富有民族特色的圖案、豐富深刻的文化內涵、亮麗和諧彩、高雅凝重的品質和鮮明的民族風格,成為中國有名的綉品之一。在博覽會上,侗族織錦、侗族刺綉的製作技藝,精美無比的織綉工藝吸引了數萬觀眾到廣西展區參觀。
侗族刺綉的藝術品繁多,頭巾圖案、嬰兒背帶、婦女胸兜、布花鞋、鞋墊、煙袋、挎包刺綉等內容相當廣泛。
『陸』 侗族刺綉的技法和造型
侗族刺綉這一民間工藝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一套嫻熟、系統的製作過程。刺綉是侗族服飾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從兒童剛出生後就必須戴的帽子,身上掛的胸兜,背孩子的背帶蓋,到上衣的衣邊、衣叉,男人的綁腿,女人的鞋子、肚兜……都離不開刺綉,長期的、不斷反復進行的勞動使他們的技術達到了卓越的程度,並使之發展成為一門藝術。 人類基本的感官審美中,總是容易對凌亂的事物產生排斥,而傾向於欣賞排列有序、規整、令人愉悅的事物。藝術品的構造通常會按照一定的規律布局,侗族刺綉在構圖上便嚴格遵循著對稱的原則。首先上衣左右兩邊的衣邊、衣叉、袖口,左右腳上的綁腿圖案,無論是顏色、樣式還是在排列的結構、位置上均是相互對稱的。其次,在一副較大的刺綉作品內部,同樣也恪守著對稱的准則。以兒童的背帶蓋為例。背帶蓋為正方形,四周分別由四條刺綉布帶組成,左和右對稱,上和下對稱,四個角落則由四個三角形的刺綉組成,以上方左右兩邊的圖形為對稱,下方左右兩邊另外再相互對稱。背帶蓋的中間部分由八個小圓圈,圍著中心的一個大圓圈組成,這八個小圓圈以自己的180°角形成了四組對稱。不論圖案有多麼的小,或者是一片葉子,或者是一根樹枝,都能從對稱的另一方找到相應的一模一樣的圖案。由於圖案小而且多剪紙,藝人在排列圖案的時候會先尋找一條長帶子或者一個圓圈裡的中心點,再依次向外對稱排列。從背帶蓋的構圖中可以看出當地人對於對稱的要求和追求。每個民族、每個群體的藝術品都有自己特定的風格,雖然在細節的處理上有所不同,但是總體內部的風格是固定的。人們總是習慣於依賴自己熟悉的樣式,不論是日常用品的使用,還是事物的外在形態,一旦固定之後便很難去接受新的改變,一方面是由於使用上的不便,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心理的安全感需求,新的事物總是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被人們所接受,因此人們寧願選擇長期保守一種模式,創新思維自然會受到限制。通過與當地年紀最大(82歲)的一位刺綉藝人訪談得知,至少在她從小所接觸和創作的刺綉作品中,一直到2012年,基本上是沒有什麼變化的。刺綉的樣式由剪紙所決定,而一個寨子的剪紙基本上均出於這幾位藝人之手(其他人都是從這幾位藝人手中購買),因而可以說,刺綉的總體樣式、風格是由這幾位藝人所決定的。
『柒』 侗族傳統服裝飾品有什麼特點
侗族服飾十分精美,婦女善織綉,侗錦、侗布、挑花、刺綉等手工藝極富特色。女子穿無領大襟衣,衣襟和袖口鑲有精細的馬尾綉片,下著短式百褶裙,腳登翹頭花鞋。侗族服裝特點分為三種款式,即:緊束型裙裝、寬松型裙裝和褲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