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標志著電影成為「藝術」的一種載體的是哪個事件
義大利詩人和電影先驅者卡努杜在1911年發表的一篇論著<<第七藝術宣言>>稱,在電影史上第一次宣稱電影是一種藝術
❷ 電影是什麼時候成為一種藝術形式的
1911年義大利詩人和電影先驅者喬托·卡努杜發表了一篇名為《第七藝術宣言》的論著,他在世界電影史上第一次宣稱電影是一種表演藝術,從此,「第七藝術」就成為了電影藝術的同義詞。
於是電影就被歸類於八大藝術之一。
❸ 電影是如何成為一種藝術形式的
20世紀誕生的一種藝術類別。以現代科技為手段,以畫面與聲音為媒介,在運動著的時間和空間里創造銀幕形象,反映和表現現實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一般而言,電影是一種綜合了藝術和科技的綜合性藝術,電影還是多種藝術元素的綜合。不僅如此,電影還是一種由純視覺藝術發展而成的視聽藝術。
❹ 電影又被稱為什麼藝術
第八藝術。電影被稱為是繪畫、雕刻、工藝、文學、音樂、戲劇、舞蹈傳統七大藝術外的第八藝術,也叫光的藝術。原因大概是因為電影產生的相對晚一些,1890年左右出現迄今為止只有百多年的歷史,相對於其他傳統的藝術的確是位小朋友的。
❺ 當電影()的時候,才開始被看成藝術的
D、有自己的語言方式。
電影具有獨自的特徵,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電影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電影從什麼時候被看成藝術的擴展閱讀
電影的起源:
1872年的一天,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個酒店裡,斯坦福與科恩發生了激烈的爭執:馬奔跑時蹄子是否都著地?斯坦福認為奔跑的馬在躍起的瞬間四蹄是騰空的;科恩卻認為,馬奔跑時始終有一蹄著地。
爭執的結果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就採取了美國人慣用的方式打賭來解決。他們請來一位馴馬好手來做裁決,然而,這位裁判員也難以斷定誰是誰非。這很正常,因為單憑人的眼睛確實難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馬蹄是如何運動的。
裁判的好友——英國攝影師愛德華·麥布里奇(Edward Muybridge)知道了這件事後,表示可由他來試一試。他在跑道的一邊安置了24架照相機,排成一行,相機鏡頭都對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邊,他打了24個木樁,每根木樁上都繫上一根細繩,這些細繩橫穿跑道,分別繫到對面每架照相機快門上。
一切准備就緒後,麥布里奇牽來了一匹漂亮的駿馬,讓它從跑道一端飛奔到另一端。當跑馬經過這一區域時,依次把24極引線絆斷,24架照相機的快門也就依次被拉動而拍下了24張照片。麥布里奇把這些照片按先後順序剪接起來。每相鄰的兩張照片動作差別很小,它們組成了一條連貫的照片帶。裁判根據這組照片,終於看出馬在奔跑時,所有蹄子都騰空。
按理說,故事到此就應結束了,但這場打賭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卻引起了人們很大的興趣。麥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們出示那條錄有奔馬形象的照片帶。一次,有人無意識地快速牽動那條照片帶,結果眼前出現了一幕奇異的景象:各張照片中那些靜止的馬疊成一匹運動的馬,它竟然「活」起來了!
電影是人類知道其確切產生時間和成長歷程的藝術,是20世紀以來發展迅速、影響巨大的媒體,是政治、經濟、文化三位一體的創意產業。
從19世紀末開始,法國、美國及其他地區的電影發明家們相繼發明了能摹擬人的眼睛和耳朵的光聲記錄和還原的技術和機器,這種電影技術從一誕生,就被企業家發展成為電影生意,被政治家發展成為意識形態,被藝術家發展成為電影藝術,被研究者發展成為電影理論。一部電影發展史同時也是電影人探索電影規律的歷史。
❻ 一.電影藝術在何時被世界公認為電影藝術的誕生日
1895年12月28日,盧米埃爾兄弟倆奧古斯特和路易在法國巴黎嘉布西納14號大咖啡館的地下室,在潮濕和昏暗中,盧米埃爾兄弟放映了幾部影像短片:《工廠大門》、《嬰兒午餐》、《水澆園丁》、《火車進站》等取材於實際生活、幾乎不含任何技巧的十幾部短片。所有影片的放映時間加起來總共只有大約二十分鍾。這是電影史上第一次售票公映電影。據說當時只有33或35個觀眾。後來,電影史學家們把這一天確定為電影的誕生日。
據一般的電影史介紹,中國電影的誕生是在1905年,當時的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了中國第一部影片《定軍山》,由著名京劇演員譚鑫培主演。
1927年美國華納公司拍攝了《爵士歌王》標著著電影史上有聲電影時代的開始。而1928年放映的《紐約之光》則標志著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義的有聲片的誕生;1931年中國的第一部有聲片《歌女紅牡丹》上映。
美國導演大大衛.瓦克.格里菲斯,作為一個在事業上沒有發展的蹩足演員,卻在1915年攝制完成了好萊塢第一部高成本電影《一個國家的誕生》。該片投資10萬美元,長12本,由1200多個鏡頭組成。成為了電影藝術正式誕生的標志。
格里菲斯等人的創作實踐,直接促成了「前蘇聯」蒙太奇學派的形成及對世界電影影響深遠的蒙太奇理論的誕生。
❼ 電影藝術的歷史是怎麼樣的
電影藝術,它的誕生,容納了太多科學家、機械師等人的不懈研究和發明創造。從1825年英國人費東和派里斯博士發明「幻盤」,1832年比利時的約瑟夫和奧地利的斯丹普弗爾同時發明「詭盤」,1834年英國人霍爾納發明「走馬盤」,到1839年攝影技術發明,1840年縮短曝光的技術發現,再到1877年,法國人雷諾製造了「活動視鏡」,進而在1888年創造了他的「光學影戲機」以及1882年法國生理學家馬萊發明了「攝影槍」,幾乎在同一時期愛迪生發明的「電影硯鏡」,終於由法國盧米埃爾兄弟在1894年底研製成第一台比較完美的電影放映機,成功地把圖像投射到了銀幕上。經過那麼復雜艱難的發明過程,得到的影像較之我們今天所獲得的欣賞效果還相距甚遠,自電影誕生以來的一百多年時間里,電影技術又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乃至寬銀幕、立體聲、數字特技等等的不斷改良,一次次的科技完善,才成就了電影這門20世紀最富有魅力的藝術。除了電影藝術,科技發展派生出的新藝術門類還有動態藝術、電子藝術、光影藝術、視幻藝術等等形式,這些新的藝術門類,其形貌己脫離傳統的繪畫、雕塑范疇,其動態、形象、光色、音響等效果都給人以嶄新的感受。
❽ 電影為什麼被稱為"第七藝術"
電影從產生至今,逐步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形式,有人稱之為「第七藝術」 ,即文學、戲劇、音樂、雕塑、繪畫、建築之後的第七藝術
《第七藝術的誕生》(Manifeste des 7 arts)是義大利影評人、電影理論先驅卡努杜於1911年10月25日發表的一篇著名理論文章,原題為「La Naissance d'un sixième art - Essai sur le cinématographe」(第六藝術的誕生),後卡努杜將其更改為第七藝術。這篇文章是電影理論史的開篇之作,從此「第七藝術」這個概念被廣泛應用,泛指電影藝術。
卡努杜在文章中首次提出「電影是一門藝術」的理論主張,他用「第七藝術」命名初生的電影,與建築、音樂、繪畫、雕塑、詩歌和舞蹈相提並論,同時論述了各門藝術的地位:建築和音樂是主要的藝術,繪畫和雕塑是對建築的補充,詩歌和舞蹈融於音樂,電影則是這些藝術的綜合。作為藝術形態,電影也是靜態藝術和動態藝術、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造型藝術和節奏藝術的綜合。這一「宣言」是把初生的電影引入藝術殿堂的最早的理論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