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藝術素養
藝術素養,是指一個人,對藝術的認知和修養。
現代藝術體現在一個自由與個性。
⑵ 藝術素質是什麼
藝術素質是藝術素養亦稱「藝術修養」。指人對藝術的感受、體驗、評價和能動創造的能力。是「審美修養」或「美學修養」的主要內容。
包括對藝術理論、藝術史知識的掌握,對藝術創造、藝術鑒賞、藝術發展規律的理解,以及對藝術的感受力、想像力、判斷力、理解力、創造力等。
馬克思認為,如果一個人想得到藝術的享受,他本身就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對於沒有音樂感的耳朵說來,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不是對象。
(2)藝術素質課為什麼叫素質擴展閱讀:
藝術家的修養對藝術家自身及其作品都具有重要意義簡而言之,主要有四個方面:
1、成為藝術家的決定因素。
2、成為優秀藝術家的前提。
3、影響作品個人風格。
4、影響作品的格調。
藝術修養主要集中體現在思想、知識、情感、藝術四個方面。藝術家之所以成為藝術家其個人的努力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種個人努力就是藝術修養。藝術修養的深淺決定著其作品藝術水平的高低。
因此,藝術家為更好地從事藝術創作,承擔社會責任,就必須不斷學習、鍛煉和培養,多讀、多練、多實踐,不斷加強自身思想、知識、情感、藝術等方面的修養,逐漸形成個人風格,從而實現以創作服務社會、反映生活的目的。
⑶ 什麼是藝術素養,怎樣提升藝術素養
藝術素養指人對藝術的感受、體驗、評價和能動創造的能力。是「審美修養」或「美學修養」的主要內容,包括對藝術理論、藝術史知識的掌握,對藝術創造、藝術鑒賞、藝術發展規律的理解,以及對藝術的感受力、想像力、判斷力、理解力、創造力等。
藝術家要不斷加強理論知識積淀培養豐厚文化素養。解決該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博覽群書多讀書才能博古通今、學貫中西藝術創作時才能夠站在較高視點,視通萬里、思接千載,創作出品高意深的優秀作品。故多讀書是藝術家加強理論修養的主要途徑。
提高藝術素養的具體途徑:
注重社會實踐,社會實踐還包括深入人民群眾了解人民群眾疾苦體察群眾的現狀這是藝術家修養的必由之路,這是藝術家的創作源泉之一。聯系群眾才能體驗人民的思想感情,保持藝術生命的永不枯竭。
藝術工作是項技藝性強的工作需扎實的藝術基本功這要求藝術創作者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勤學苦練。戲曲演員要堅持練聲文學工作者要堅持練筆,繪畫工作者要堅持寫生。無論任何藝術門類,其藝術修養都須建立在大量練習基礎上。無大量練習不會有堅實藝術功底,創作就不可能達到較高藝術成就。
⑷ 藝術素質是指什麼
藝術素質是指:一個人的藝術文化\水平\風格以及在藝術界所體現出來的整體印象
⑸ 什麼是素質課
首先要知道什麼是素質。狹義的素質概念是生理學和心理學意義上的素質概念。素質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來特點和原有基礎。在心理學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點,主要是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方面的特點,是人的心理發展的生理條件,但不能決定人的心理內容和發展水平。這是關於狹義素質的典型解釋。廣義的素質指的是教育學意義上的素質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礎上在後天通過環境影響和教育訓練所獲得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長期發揮作用的身心特徵及其基本品質結構,通常又稱為素養。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質、智力素質、身體素質、審美素質、勞動技能素質等。
⑹ 藝術素質指的是什麼
藝術素質,指的是對藝術的欣賞能力和表現能力的綜合體現,主要包括了對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築、文學、戲劇、影視等藝術的欣賞、感受、認知、表現能力上的綜合體現。簡單說,藝術素質,就是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藝術素質的內涵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藝術素質是藝術涵養和藝術能力的統一,是含於內而形於外的。含於內,是為藝術涵養;形於外,是為藝術能力。藝術涵養包括藝術經驗、藝術認識,以及對各類藝術特性的了解和掌握;藝術能力包括藝術感受力、藝術理解力和藝術創造力。
(二)藝術素質具有整體性、綜合性和穩定性。它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貫穿在全部的藝術活動之中,並決定某個人進入既定的藝術境界。因此,如果一個人只能從某一方面、某一環節或某一層次上感知藝術對象,或者只能以事物的某一部分、某一種美為欣賞對象,那麼,還不能說他真正具有藝術素質。
(三)藝術素質是後天培養起來的,具有生成性和可塑性。美感和審美意識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享受,是人們在藝術活動中對於美的主觀反映、感受、欣賞和評價,是人的一種特殊的心理活動。人的審美意識不是先天的能力,而是自然界長期發展和社會實踐的產物,在改造社會中人的感覺、藝術的感受也隨之而確證。當然,藝術素質有生理方面的基礎,它的形成有賴於相應的感覺器官。先天的生理缺陷,會導致一定的審美缺陷。但是,藝術素質絕不是遺傳所能給予的,它是生活實踐、知識修養、思想意識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四)藝術素質較之科學素質和道德素質,是更高層次、更綜合的素質。科學求真,即掌握客觀世界發展的規律;道德求善,即實現人倫的道德秩序;藝術求美,即對必然性的自由運用,對個體與社會和諧關系的實現。可以說,「真、善、美」便是「美」。藝術作為一種精神生產與生活過程,是一個比文化、道德等更遠離物質和經濟基礎的社會現象,藝術素質作為一種國民素質,是一個比文化道德的素質更高、更綜合的文明進步的標志。
⑺ 什麼叫做素質應該怎麼來解釋
素質,拼音sù zhì,指思想、文化、身體,即代表德、智、體三個方面。 素質的高低不以人種而劃分,任何地方都有素質高的人和素質低的人。素質提高代表著著德、智、體的全面發展。
1、[Diathesis]心理病理學的專用名詞,指人的某些(易感病的)先天特點。
2、[Quality]事物本來的性質以及其品質、質量等。
3、[Accomplishment]素養。
4、[White texture]白色的質地。
5、[Literacy]原指讀寫能力,現擴展到運用計算機互聯網技術進行交流活動的文學方面的能力。
6、其他:指人與生俱來的以及通過後天培養,塑造,鍛煉而獲得的身體上和人格上的性質特點。
(7)藝術素質課為什麼叫素質擴展閱讀:
素質教育,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針對應試教育而提出的。教育要避免納入應試教育的軌道,我們就必須認識到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對立的諸多方面。歸納有以下幾個方面:
在教育目的上,素質教育追求學生素質即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而應試教育旨在應付考試,片面追求升學率。
在教育對象上,素質教育強調面向全體學生;應試教育則把學校工作放在少數所謂優秀的即有升學前途的學生身上。
在教育內容上,素質教育重視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的「全面開花」,把幾項教育有機結合起來;而應試教育則只重智育,片面強調對知識的掌握,忽視了教學生學習如何做人。
在教育方法上,素質教育注意在一定共同要求的基礎上對學生因材施教;應試教育則只是對少數學生提出「升學」的統一要求,並沒有實現因材施教。
在教育評價上素質教育要求從德、智、體、美、勞等各個方面來評價學生的素質水平;應試教育則把考試作為唯一的評價方法,將分數作為唯一的評價標准。
⑻ 素質是什麼,素養又是什麼
不同點有以下幾點:
1、形成時間不同:素質是先天遺傳的,素養是後天得到的。
2、含義不同:素質在心理學上指人的某些先天的特點,是事物本來的性質,而素養是由訓練和實踐而獲得的技巧或能力。
人文素養是指人具備的人文科學研究能力、知識水平和內在品質。
其核心就是「人文精神」:一種為人處世的基本德性、價值觀和人生哲學,科學精神、藝術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
⑼ 什麼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大家怎麼認為
廣義地說,素質是一個人所有的生理上的與情緒的特性系統軟體,即一人的心身系統軟體。人的素質不僅有先天性的資源稟賦,又有後天性的營造。因而,人的素質是先天性與後天性融合的「合子」。人的天資素質僅僅其實際素質的初始起始點,而人的最首要的素質是在後天性的實踐中產生的。
教育是以人為因素目標的社會實踐活動,本應肩負營造人的素質的重擔。但是,我們的校園文化教育在這塊並沒有發揮該有的功效。一直以來,把院校只是視作「教給專業知識的場地」,忽略對青年的素質的塑造。如今的院校尤其是中小學校,盡管也設立品德課,思想政治課,但大多數是採用填鴨式的,大部分形式化,難得少有成效。
進行素質教育,既不可以擺脫課堂教學,但也不可以「無為之治」。最重要的是,務必牢固地塑造素質教育的指導方針,且為所有教職員工所理解,主動地落實在一切課堂教學中。與此同時,要貫穿著這一總體目標,設立系列產品的特點課,選用各種各樣賢明的管理條例,開創生動有趣的氣氛,植創造性人才發展的熱土,讓眾多中小學生的創造性的個性和聰明智慧,生長發育變成花繁葉茂的樹木!
⑽ 什麼叫素質,什麼叫素養
素質
是指一個人在政治、思想、作風、道德品質和知識、技能等方面,經過長期鍛煉、學習所達到的一定水平。它是人的一種較為穩定的屬性,能對人的各種行為起到長期的、持續的影響甚至決定作用。
素養
素養是指一個人的修養,與素質同義,從廣義上講,包括道德品質、外表形象、知識水平與能力等各個方面。在知識經濟的今天,人的素養的含意大為擴展,它包括思想政治素養、文化素養、業務素養、身心素養等各個方面。《辭海》對素質一詞的定義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人的生理上生來具有的特點。第二,事物本來具有的性質。第三,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基本條件。在本研究中,筆者採用第三個定義,即研究生從事學術科研活動所具備的基本知識基礎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