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蘇軾是什麼派詩人 詩歌有哪些藝術特點
蘇軾是「豪放派」的詞人,雖然蘇軾不是「豪放派」的創始人,不過「豪放」這個詞是蘇軾第一個用來評價詩詞文章的,而且,蘇軾創造了宋詞「豪放」的一個巔峰。可以說宋詞的豪放就是從蘇軾開始的。
1、立意高妙,深邃獨到。
2、運思巧妙,揮灑自如。
3、意境深妙,機趣橫生。
1、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念奴嬌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3、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4、江城子 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5、贈劉景文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人,祖籍欒城。北宋著名散文家、書畫家、詞人、詩人,是豪放詞派的代表。
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蘇。蘇軾是蘇洵的次子(蘇洵長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與弟弟蘇轍同登進士。唐宋八大家之一。《飲湖上初晴後雨》是描寫西湖的古詩中無人能超越的。
以上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蘇軾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B. 古文學蘇軾詞的藝術成就
蘇軾的一生除了在文學創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外,他在書法、繪畫等方面也都具有極高的造詣。
在繪畫方面,蘇軾以畫墨竹見長,並在中國繪畫史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蘇軾畫竹是受到表兄文與可的影響,文與可在當時可謂是畫竹高手,蘇軾曾寫過一篇著名的散文《文與可畫貧笆谷侶竹記》來懷念這位傑出的畫家與難得的知已。蘇軾在北宋後期所倡導的詩、書、畫相結合的「文人畫」,對後代文人畫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詩、書、畫的結合,在當時可謂是一項具有突破性的成就,被認為是中國繪畫的一個特色。「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這是蘇軾對王維詩畫的著名論斷,從這點我們便不難看出,詩畫相通一直是蘇軾所追求的境界,這在蘇軾的題畫詩中也有所體現。
文壇全才蘇軾的藝術成就
談到蘇軾的繪畫成就,我們是不能將其與詩詞分離開來的,蘇軾在他的詩詞中所透露出來的傳統的繪畫觀念,主要是源於蘇軾儒、釋、道一體的世界觀和他不平凡的坎坷遭遇。蘇軾非常講究「形似」。他在題畫詩《書韓干牧馬圖》中,肯定了韓干所畫的《牧馬圖》,用「平沙細草荒芊綿,驚鴻脫兔爭後先」稱贊韓干形象地表現了群馬奔逐的自然形態,同時也指出韓干所畫的馬是宮中之廄馬。「韓惟畫肉不畫骨」,即韓干忽略了對象的「形似」,蘇軾指出了韓干畫馬在造型上偏離了奔馬的基本形態。蘇軾說:「余嘗論畫,以為人禽、宮室、器用皆有常形。」要合自然的形,合乎自然的比例,勻稱、和諧,即基本符合客觀實際
C. 蘇軾有哪些才藝 比如彈琴作畫等
有史料記載的就書畫方面,至於電視電影里的會彈琴唱歌可能是臆想出來的。但是東坡肉很出名,說明蘇軾烹飪很厲害。
蘇軾在文、詩、詞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蘇軾的創造性活動不局限於文學,他在書法、繪畫等領域內的成就都很突出,對醫葯、烹飪、水利等技藝也有所貢獻。蘇軾典型地體現著宋代的文化精神。從文學史的范圍來說,蘇軾的意義主要有兩點:首先,蘇軾的人生態度成為後代文人景仰的範式:進退自如,寵辱不驚。由於蘇軾把封建社會中士人的兩種處世態度用同一種價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處變不驚,無往而不可。當然,這種範式更適用於士人遭受坎坷之時,它可以通向既堅持操守又全生養性的人生境界,這正是宋以後的歷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其次,蘇軾的審美態度為後人提供了富有啟迪意義的審美範式,他以寬廣的審美眼光去擁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觀,到處都能發現美的的存在。這種範式在題材內容和表現手法兩方面為後人開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蘇軾受到後代文人的普遍熱愛,實為歷史的必然。
主要成就
文學成就
詞作
詩作
文章
藝術成就
書法
蘇軾擅長寫行書、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為「宋四家」。他曾經遍學晉、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長,再將王僧虔、徐浩、李邕、顏真卿、楊凝式等名家的創作風格融會貫通後自成一家。他曾自稱:「我書造意本無法」、「自出新意,不踐古人」。黃庭堅稱他:「早年用筆精到,不及老大漸近自然。」這說明蘇軾一生屢經坎坷,致使他的書法風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和《祭黃幾道文》等帖。
繪畫
蘇軾擅長畫墨竹,且繪畫重視神似,主張畫外有情,畫要有寄託,反對形似,反對程序的束縛,提倡「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而且明確地提出了「士人畫」的概念,對以後「文人畫」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其作品有《古木怪石圖卷》、《瀟湘竹石圖卷》等。
D. 蘇軾有哪些藝術成就呢
北宋時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藝術家、醫學家。嘉佑二年進士,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兼翰林學士,禮部尚書。南宋理學方熾時,加賜謚號文忠,復追贈太師。有《東坡先生大全集》及《東坡樂府》詞集傳世,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編有《蘇文忠公全集》。
其散文、詩、詞、賦均有成就,且善書法和繪畫,是文學藝術史上的通才,也是公認韻文散文造詣皆比較傑出的大家。藝術方面,書法名列“蘇、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宋四家)之首;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並在題畫文學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柳立言認為蘇洵修撰族譜編寫世系,將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宰相蘇味道當做自己家族的始遷祖,是看中蘇味道的知名度,蘇洵編訂族譜的目的是不問親疏,團結蘇姓人士,爭取共享政治和社會資源,以虛構始祖來聯宗。
E. 蘇軾詩歌的藝術特色
軾詞的內容:
蘇軾擴大了詞的領域,用詞來抒寫生活情趣,政治抱負,身世感慨,親友情誼,農村生活,詠物,談禪,說理等,無所不宜.
蘇軾詞的風格
蘇軾詞以豪放為主,有名的有.在裏描寫了赤壁戰場的雄奇景色,周瑜,諸葛亮等英雄人物的形象,顥示了對人生的樂觀態度和建功立業的抱負.蘇軾詞雖以豪放為主,但還有清秀,穠麗,溫婉,蘊藉的一面,如(莫聽穿林打葉聲)寫得簡淡.蘇軾詞不喜歡雕琢,善於吸收詩句入詞,偶然也運用當時漱f語,給人清新樸素的感覺.
特點:
1.開創了豪放詞風。
蘇軾在婉約之外,大量地創作豪放詞,開創了豪放詞風,促進了詞風的轉變。我們一般認為蘇軾的豪放詞能夠藉助瑰麗壯偉的意象,恢宏的意境來抒發其慷慨豪情。蘇軾豪放的藝術風格表現主要有三:
一是將充沛激昂甚至悲壯蒼涼的激情融入詞中;
二是在寫人、詠景、狀物時以慷慨豪邁的意象,飛動崢嶸的氣勢,闊大雄偉的場面取勝;
三是以奔放雄豪的音調著稱。如《江城子·密州出獵》、《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等,均體現出這一風格。
2.以詩為詞。
所謂以詩為詞,就是將詩的表現手法移植到詞中,
3.突破了音律的束縛。
蘇軾「以詩為詞」是要突破音樂對詞體的制約和束縛,把詞由音樂的附屬品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蘇軾寫詞只求閱讀而不求演唱,故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雖然也遵守音律規范但不拘不於音律。因此,蘇軾作詞時揮灑自如,即使偶爾不協音律也不在所不顧,因此受到其後陸游,李清照等人的詬病。
4.蘇詞的語言創新。
蘇詞語言風格為清新樸素,他多方面吸收古人語言精華,化用前人語言入詞,還運用口
誤、虛字入詞,豐富詞的表現力。如這首《滿庭芳》:
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且趁閑身未老,盡放我、些子疏狂。百年裡,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思量。能幾許,憂愁風雨,一半相妨,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雲幕高張。江南好,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
F. 簡述蘇軾詞的藝術特色
蘇軾以豪放為主,以婉約為輔,鍛造了一代詞宗。蘇詞既突破了「詞為艷科」的藩籬,又拓展了深廣的創作領域,還「以詩為詞」、「以文為詞」,將豪放與婉約融為一體,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
蘇軾詞風可分三類:
一、豪放風格這是蘇軾刻意追求的理想風格
二、曠達風格這是最能代表蘇軾思想和性格特點的詞風
三、婉約風格蘇軾婉約詞的數量在其詞的總數中佔有絕對多的比例
蘇軾的藝術成就
蘇軾擅長寫行書、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為「宋四家」。他曾經遍學晉、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長,再將王僧虔、徐浩、李邕、顏真卿、楊凝式等名家的創作風格融會貫通後自成一家。他曾自稱:「我書造意本無法」、「自出新意,不踐古人」。黃庭堅稱他:「早年用筆精到,不及老大漸近自然。」這說明蘇軾一生屢經坎坷,致使他的書法風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和《祭黃幾道文》等帖。
G. 蘇軾在詩詞創作上有哪些藝術成就
概括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曾自謂:「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雖嬉笑怒罵之辭,皆可書而誦之。」其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其體渾涵光芒,雄視百代,有文章以來,蓋亦鮮矣。一時文人如黃庭堅、晁補之、秦觀、張耒、陳師道,舉世未之識,軾待之如朋儔,未嘗以師資自予也。
黃州詞,是蘇詞的奇觀;黃州文,則是蘇文的高峰;《赤壁賦》是其高峰之巔。黃庭堅曾批評蘇軾說:「東坡文章妙天下,其短處在好罵,慎勿襲其軌也。」陳岩肖說:「坡為人慷慨疾惡,亦時見於詩,有古人規諷體。」
陳師道說:「蘇詩始學劉禹錫,故多怨刺,學不可不慎也。」
一、詩風
蘇軾工詩,與黃庭堅合稱「蘇黃」。現存約二千七百多首[26],其詩內容廣闊,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對後人影響最大的也是抒發人生感慨和歌詠自然景物的詩篇,表現出宋詩重理趣,好議論的特徵。〈飲湖上初晴後雨〉寫西湖之美:「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元豐四年暮春三月,東坡寫下〈黃州寒食詩帖〉。此帖為兩首五言古風,詩句沉鬱蒼勁,低回長嘆,極富感染力。其書法不拘小節,字形章法布局俱佳,頗有右軍遺意,唯用筆失之草率,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二十世紀末更被譽為〈蘭亭序〉、〈祭侄帖〉之後的「天下第三行書」。
黃庭堅在此帖後題跋:「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台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它日東坡或見此書,應笑我於無佛處稱尊也。」朱弁《曲洧舊聞》:「東坡文章至黃州以後,人莫能及,唯黃魯直詩時可以抗衡;晚年過海,則魯直亦瞠乎其後矣。」
白稱詩仙,古體絕倫;杜詩律聖,拓宇七言;東坡晚出,各體皆能,無題不作,比配詩神。
二、詞風
現存三百四十多首《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定風波》傳誦甚廣。
蘇軾擴大詞的內容,抒情寫景、說理懷古、感事等題材,無一不可入詞。蘇軾提高詞的意境,擴大和開拓詞境,提高格調,豪放詞以外,也有清曠飄逸、空靈雋永、以至纏綿嫵媚之作。
蘇軾詞風豪放(王國維曰「東坡之詞曠」),將詞「詩化」,筆力雄健,個性鮮明,展現出作者曠達、爽朗的個性,多豪情壯語,意氣昂揚,感情奔放,想像豐富奇特。
體裁和音律上,蘇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詞的文學生命重於音樂的生命。蘇詞作品往往有序,闡明詞的內容,或作詞的原委、時間、地點,事實分明。
相傳蘇軾官翰林學士時,曾問幕下士:「我詞何如柳七(柳永)?」幕下士答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歲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蘇軾的詞風被歸類在「豪放派」,所以與周敦頤的「格律派」大相徑庭。南宋時知名的詞人辛棄疾也是豪放派的詞人,後世將蘇東坡與辛棄疾並稱為「蘇辛」。
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時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藝術家、醫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鐵冠道人。
嘉佑二年進士,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兼翰林學士,禮部尚書。南宋理學方熾時,加賜謚號文忠,復追贈太師。有《東坡先生大全集》及《東坡樂府》詞集傳世,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編有《蘇文忠公全集》
(7)蘇軾有哪些藝術擴展閱讀:
其他
1、書風
蘇軾晚年用筆沉著,早期書法代表作為〈治平帖〉,筆觸精到,字態嫵媚。中年代表作為〈黃州寒食詩帖〉。
此詩帖系元豐五年(1082年)蘇軾因為烏台詩案遭貶黃州時所寫詩兩首。詩句沉鬱蒼涼又不失曠達,書法用筆、墨色也隨著詩句語境的變化而變化,跌宕起伏,氣勢不凡而又一氣呵成,不拘小節,率意為之,二十世紀末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
晚年代表作有行書〈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等,此二賦以古雅勝,姿態百出而結構緊密,集中反映了蘇軾書法「結體短肥」的特點。其最晚的墨跡當是〈與謝民師論文帖〉(1100年)。
其代表作有〈黃州寒食詩帖〉、〈天際烏雲帖〉、〈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春帖子詞〉、〈愛酒詩〉、〈寒食詩〉、〈蜀中詩〉、〈人來得書帖〉、〈答謝民師論文帖〉、〈江上帖〉、〈李白仙詩帖〉、〈次韻秦太虛詩帖〉、〈渡海帖〉;
〈祭黃幾道文卷〉、〈梅花詩帖〉、〈前赤壁賦〉、〈東武帖〉、〈北游帖〉、〈新歲展慶帖〉、〈寶月帖〉、〈令子帖〉、〈致南圭使君帖〉、〈次辯才韻詩〉、〈一夜帖〉、〈宸奎閣碑〉、〈致若虛總管尺牘〉、〈懷素自序〉等。
蘇軾的書法,後人贊譽頗高。最有發言權的莫過於黃庭堅,他在《山谷集》里說,「本朝善書者,自當推(蘇)為第一」。
2、畫風
能畫竹,學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存世畫跡有〈枯木怪石圖卷〉、〈瀟湘竹石圖〉等。
H. 簡述蘇軾的藝術成就
蘇軾的散文呈現出多姿多彩的藝術風貌,他廣泛地從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藝術營養,其中最重要的淵源是孟子和戰國縱橫家的雄放氣勢、莊子的豐富聯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風格.蘇軾自謂:「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口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蘇軾各體散文眾多,大致可分為議論文、記敘文和小品文等,這些散文的出現標志著宋代古文運動的最高成就和完全勝利。
一、他的議論文多雄辯滔滔,氣勢縱橫,議論與文采交融,感情與理智並注,語言明快暢達,長於形象的說理,頗具文學價值。他早年寫的史論、政論有較濃的縱橫家習氣,有時故作驚人之論而不合義理,如《賈誼論》責備賈誼不知結交大臣以圖見信於朝廷,《范增論》提出范增應為義帝誅殺項羽,但也有許多獨到的見解,富有啟發性。史論和政論雖然表現出蘇軾非凡的才華,但雜說、書札、序跋等議淪文,更能體現蘇軾的文學成就,這些文章同樣善於翻新出奇,但形式更為活潑,議論更為生動,而且往往是夾敘夾議,兼帶抒情,它們以藝術感染力來加強邏輯說服力,所以比史論和政論更加具備美文的性質。
二、他的記敘文包括碑傳文、記體文及文賦等,而以其中的山水游記和亭台樓閣記為代表。蘇軾善於憑借議論為文章辟出新的境界,善於表現對自然景物的賞會與人生哲理領悟之間的融合。山水游記如《赤壁賦》和《後赤壁賦》表現出借景立論的特點;亭台記如《喜雨亭記》,先敘為亭作序之由,次則記雨,再渲染人之喜樂,文章如水波層層盪開去,文理自然。他的記敘文多數是文學性散文,在藝術手法上將敘述、描寫、抒情錯雜並用,隨意揮灑。
I. 蘇軾的作品有哪些
蘇軾的作品有:
詩文有《東坡七集》《東坡集》《東坡詞》等。
存世書跡有〈答謝民師論文帖〉、〈祭黃幾道文〉、〈前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帖〉、〈題西林壁〉、〈飲湖上初晴後雨〉等。
畫跡有〈枯木怪石圖〉、〈瀟湘竹石圖〉等。
題畫作品有〈凈因院畫記〉、〈提憩寂圖詩〉等。
文學風格:
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曾自謂:「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雖嬉笑怒罵之辭,皆可書而誦之。」
其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其體渾涵光芒,雄視百代,有文章以來,蓋亦鮮矣。一時文人如黃庭堅、晁補之、秦觀、張耒、陳師道,舉世未之識,軾待之如朋儔,未嘗以師資自予也。
J. 蘇軾詩歌的藝術特色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李志敏評價:「蘇軾是全才式的藝術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