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為什麼藝術作品越來越多

為什麼藝術作品越來越多

發布時間:2023-01-18 01:14:15

⑴ 藝術作品的存在理由是什麼

藝術家通過其作品給我們展示出來的那個「別的什麼東西」,正是藝術哲學應當努力去通達的東西。房龍承認,關於這個東西究竟何所指,「一時還搞不清楚」。要搞清楚它,確實很難。不過,也正因為難,更因為藝術的巨大魅力,才吸引人們不斷地去做出努力,以揭開其謎底。

⑵ 為什麼說美術作品創作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

兩個原因,具體如下:

1、創作藝術作品需要豐富的想像力和創作靈感,但任何藝術的基礎都來源於生活。即使是非常豐富的主觀想像,也來源於對生活的體驗和感悟。離開生活的藝術無異於空中樓閣,無異於痴人說夢。而且,對生活的洞察力越強,對生活的體會越深刻,創作的藝術作品越成功。

2、藝術來源於生活,但任何藝術都不是對生活的簡單記載。刻錄或者描述。藝術要高於生活,是指藝術作品是作者對來源於生活的素材和體驗的再創造。在藝術作品中,作者抓住生活中的一點或幾點生發開來,賦予了自己的創作思想和人生體驗。在藝術作品中,蘊含了作者自己對生活的情緒、感受和理想。

(2)為什麼藝術作品越來越多擴展閱讀:

藝術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是俄國唯物主義哲學家、文學評論家、作家,革命民主主義者車爾尼雪夫斯基在《藝術對現實的審美關系》一書中提出的藝術創作的觀點。

雖然在現實中越來越多的人在藝術作品創作中更講究個人的主觀感受,在作品中著力渲染個人的主觀意念,涌現了野獸主義、立體主義、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主義等不同藝術流派,但是,「藝術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的理念永遠不會過時。

藝術素材來自生活,生活素材需要藝術家篩選,再創造,這個升華的過程就是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具體含義大體意思是這樣的:沒有生活原形或者現象就沒有藝術創作的源頭和靈感。也就是說生活中的所有點滴小事或者發生過的事是藝術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

而作家通過藝術手段的加工,精煉的語言描述,有序的故事情節排列、渲染、誇張集中矛盾等故事情節的等等描繪,就使一本小說或者是其他的文學作品更加的生動,耐人尋味。所以說,藝術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

⑶ 藝術鑒賞為什麼會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20世紀中葉以來,藝術鑒賞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和注意。文藝研究的重心,逐漸從藝術創作和藝術作品轉移到藝術接受和藝術鑒賞。尤其是20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在聯邦德國出現的「接受美學」,作為文學藝術研究領域一種全新的方法論,迅速在世界各國激起了巨大的理論反響。正如美國學者霍拉勃指出:「從馬克思主義者到傳統批評家,從古典學者、中世紀學者到現代專家,每一種方法論,每一個文學領域,無不響應了接受理論提出的挑戰。」在以後的20多年時間里,接受美學異軍突起、脫穎而出,影響廣泛。

⑷ 為什麼現代藝術被很多人追捧

藝術是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所以一些在某些心理方面(例如感覺、思維、語言等)超常的人,更能夠理解藝術,更能夠表現藝術,也更有可能成為藝術家。

人都有孤僻瘋狂的一面,做別的工作的人,通常要將這些隱藏壓制起來,而搞藝術的卻不必,因為搞藝術的人本來就應該這樣,這些別人要隱藏的東西對他們來說可能就是藝術本身。

但是如果他們在社會功能上表現得與眾不同,或者過於孤僻、瘋狂,則容易被人誤解為有心理病,甚至是瘋子。心理病在醫學上是有嚴格的界定和診斷標準的,大多數人並不掌握,只是通過表象和非專業的經驗去評判。

搞藝術的人有心理病的是不是比別的職業多,這很難說。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很多人在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上存在誤區,很多被認為是瘋子的人並不是瘋子。

藝術家的世界與一般人的不一樣,比如我喜愛的梵谷。他們敏感、細膩、熱情、奔放,對生活沒有什麼要求,甚至無米下鍋,衣衫襤褸。他們所追求的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他們的世界觀與世俗完全是兩個世界。

像梵谷這樣的人在中國只會死得更早。要做藝術先要填飽肚子。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我認為這才是社會承認和需要的,又可以做自己喜愛的事情。

另外,藝術家所從事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種思想歸納或創造,所謂思想的超越和創造,需要深度的思考,他們也往往是曾有過心理疾病的人,因為只有這些人,才能在簡單的表象之下尋求更多的意義,他們可以將一件簡單的物體、影響、現象、故事深度追究,並查探出他們背後的故事(這個故事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和代表性),或又賦囑新的意義。

於是他們的思考是常人無法體會的,當他們將這種思考融入在自己的作品中時,通常都是達到忘我的境界,在激情的燃燒下,瘋狂對他們來說並不為過,因為他們從中可以找到自身的存在,這樣,將現實中的自我忘卻,以完成作品,不免心理上產生問題。

⑸ 亞洲市場為什麼對現當代藝術作品需求很高

亞洲市場對現當代藝術作品需求很高的原因如下:
1、過去幾十年,經濟社會深度變革,中國買家的投資能力、投資水平和總體偏好、需求,都已經悄然發生了巨大變化。
2、當前,中等收入群體不斷壯大,文化生活需求愈加凸顯,藝術品消費和投資活動,必然會出現繼續增長。因而,更多的市場參與者堅信,未來幾年中國市場將成為推動全球藝術品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
3、藝術品投資實際上是一種文化修養的體現,是一種精神氣質,是一種文化引領,是最優質的家庭文化熏陶與傳承。

⑹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用審美的眼光看待宗教藝術品了

隨著宗教藝術職能矛盾的變化與發展,近現代社會宗教藝術中的審美因素日益高於其宗教因素,越來越多的人用審美的眼光來看待宗教藝術品,一些精美的宗教藝術作品成為人類文化寶藏中的珍貴財富。

⑺ 當代藝術為什麼多為繪畫、雕塑、裝置藝術

燈光裝置藝術是為了適應公共藝術發展的需求,而進行的特殊燈光氣氛的營造,使公共藝術品更有趣,更鮮活,有更豐富的視覺體驗,通過燈光裝置藝術美化城市,提升城市品質形象成為了一種國際化潮流。

公園燈光秀設計

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審美觀念的不斷提高和變化,都會使燈光裝置藝術更加耳目一新,也會出現更多與觀賞者產生共鳴的燈光藝術作品,燈光藝術作品的價值更加突出,更具有吸引力。

註:本文版權歸「深圳新未來照明設計(顧問)有限公司」所有,禁止轉載!

⑻ 簡述藝術本質‖藝術——生活與精神

  瀏覽西方現代藝術思潮全過程,在生產力不斷發展的影響下,藝術形式與風格也不斷向新的方向發展,過去的藝術形式、風格成為歷史,只在少數人間流傳。而我認為,藝術方向不論如何發展,始終離不開,它「 在生活中的適用性與實用性」 以及「 對人類精神世界的滿足 」。

  首先,藝術作為人類思維的創造物,離不開對自然世界的「扭曲」。藝術品由人創作。點、線、直、曲,任意組合,為表達藝術家內心的想法,總要賦予某種規則,這種規則來自於一個人的閱歷,並賦予知識的輸出,概括的講,藝術創作品來自生活中的見聞,並加以藝術的扭曲。物質與人的精神及其矛盾發展的歷程,構成宇宙或大自然的本質設定。人與大自然之間的交融互動,正是這種認知在藝術體驗中的貫徹。

  其次,現代科技革命在提高生產力的作用下,拓展了藝術作品的表現形式,同時影響了受眾的藝術感受力。藝術作品由單一繪畫到現成品藝術,再到超現實主義攝影、波普藝術,新技術、新思想、新媒介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到藝術實踐中,數字媒體藝術發展。在這個娛樂的時代,互聯網蓬勃發展,藝術開始面向大眾,為附和審美大眾化的時代節奏,越來越多的藝術作品迎合大眾審美被設計出來。但科技革命的影響是兩方面的,不僅通過技術手段,提高了藝術品創作的「硬體實施」的可能性,也同時提高了藝術家創作的「軟體水平」的進一步思想解放,這又使藝術風格向個人的獨立風格發展。在本質探索中,藝術家通過這種方式建構起自我和與自我相連的審美世界。普遍性和特殊性總是相伴而生的,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大眾化與獨立風格共同搭建著其時代的藝術風格,滿足著人們精神世界的需要。(這里不再贅述審美判斷的先天根據)

  同樣的,意欲將「物質」對藝術體驗中精神突進的參與凸顯出來。因人所需而生,人的慾望是人類發展的一大推動力;為不斷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以及在生活中的適用性,藝術品隨之發展。弗洛伊德:夢的解釋,解放了人的「潛意識「,這種我們無法覺察的潛意識,它影響意識體驗的方式卻是最基本的——如何看待我面前的這件藝術品。於是,「我如何看待這件藝術品」,這似乎成為了一種早已註定的事,「嗯,我潛意識里覺得是這樣的……」在這種微妙的自然認知中,得到大眾普遍的喜惡規律,抽離出一種共識。注意,這並非簡單的共識,而是大眾潛意識里的認可,這是一種更微妙的感覺,是一種「我想要」在體驗中得到滿足後,在某一點上的精神突進,可以說,是一種興奮點。 我所理解的藝術,便是第一眼就能觸動到心裡的某處,會心一笑。

  這種存在於「現世生活」中的潛意識,使人欣賞藝術品時,不由自主地向生活貼近。這也就是一件跳躍生活常態的藝術品,常常不受大部分人欣賞的原因,但少部分人,因為不同的「潛意識的經歷「,能得到精神上的滿足,便覺得不錯。藝術的創作和享用,是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曾有人說」欣賞藝術是屬於小部分人的事「,我並不認可這種觀念,只不過是擁有藝術層面更豐富的人容易獲得這種精神突進罷了。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人們一開始對藝術品表達贊美和崇敬之情,但卻在發現該藝術品並非出自藝術家之手後漸漸流露出貶損情緒。

  總之,藝術形式不論如何發展,不論藝術創作屬於精神還是物質,它終歸要有它向著自然的傾向性。藝術作品與普通物品不一樣,它能更好的回應人類精神世界的滿足,以達到回應人的潛意識的行動,為此, 它便要「扭曲「地體現在生活中的適用性與實用性,雖然這種性質日趨表現得愈發模糊。

⑼ 為什麼現在參加國展的繪畫作品大多是寫實類油畫

喜歡繪畫的朋友如果留心,可以發現近年來在繪畫界有個有趣的現象,就是現在參加國展的繪畫作品大都是寫實類油畫。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在此談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一點看法和認識。

所謂寫實類油畫,就是以真實精準的造型具象描繪並再現客觀物象本真面貌的油畫作品。

寫實類繪畫由來已久。比如在我們中國1000多年前的唐代,繪制的《步攆圖》、《仕女圖》等很多工筆畫作品,就開始注意逼真的人物造型,被認為屬於早期的寫實類繪畫。不過,從嚴格意義上講,應該說寫實類繪畫誕生於西方油畫產生以後的15世紀。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局面,從廣義上來講,普羅大眾對造型精準形象逼真的寫實繪畫作品更為欣賞和青睞是很重要的原因。不能否認,在更多的人看來,畫得像,畫得逼真,惟妙惟肖,形神兼備,才更像畫,才是好畫。這種普世的藝術認知心理是寫實類繪畫長期發展經久不衰的社會基礎。

綜上所述,我認為,現在參加國展的繪畫作品大多是寫實類油畫,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寫實油畫作品更受人們的歡迎,觀眾基礎和市場是最好的導向。

⑽ 當代藝術越來越多的偏向於思想性內容的研究和展現,可以認為當代藝術很大程度上是哲學的一種表現形式嗎

藝術來源於生活,生活和思想是分不開的,只要活著就有思想,笛卡爾還說「我思故我在」,表層的生活經歷可以體現在藝術中,但真正偉大的藝術作品肯定是有深層思想內容的,不管哪個年代的藝術都是如此,不止是當代藝術。

在哲學理論中,感性經驗材料要上升到理性層面才能真正被人理解,我覺得這個定理在藝術上也通用,只有能夠傳達思想的歌曲、繪畫、雕塑等等藝術作品,才能真正傳達作者對世界、對生命的理解,也才能真正被人理解。雖然說有些後現代的藝術在反對現代的過程中想傳達「直接」概念,排斥理解性,但是其實這種主張本身也是一種思想。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藝術作品越來越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8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