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紅岩》的書評
〈紅岩〉是一部中國軍事文學名著。它描寫了眾多革命英雄:成崗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許雲峰英勇斗敵,舍己為人;江姐受盡酷刑,堅貞不屈;劉思揚出身豪門卻投身革命;渣滓洞難友團結奮斗,敵人喪膽;白公館志士奮勇突圍,迎來黎明……所有這一切展現在我眼前,那是多麼讓恩激動、崇敬、悲憤、感嘆的畫面。
最令我難忘的是許雲峰將要被特務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寫:「死亡,對於一個革命者,是多麼無用的威脅。他神色自若地蹣跚地移動腳步,拖著銹蝕的鐵鐐,不再回顧鵠立兩旁的特務,徑自跨向石階,向敞開的地窖鐵門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階上,忽然回過頭來,面對跟隨在後的特務匪徒,朗聲命令道:「走!前面帶路。」面對著步步逼近的鬼門關,許雲峰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堅定,即使海枯石爛、天崩地裂,也不會動搖。江姐被粗長的竹簽釘入指甲縫間的刺骨鑽心的逼供,特務們為的是想從這位重要的共產黨員口中套出有關地下黨的重要機密,可是他們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了。試想一下,在那潮濕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館,近乎窒息的地牢,在嚴重缺水的情況下咽著發餿味的殘羹冷炙,拖拽著遍體鱗傷,強忍著舊膿新創襲來的陣陣裂痛……然而他們以常人無法想像的毅力頑強地與反動派抗戰到底!
對這些可敬可佩的戰士,國民黨反動派只能給他們肉體上的折磨,卻動搖不了他們精神上的絲毫,反而更使他們的斗爭精神豐富起來!讀到他們的事跡,我無法自已,在他們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寫英語作文,花了不少時間卻只得低分,便泄氣了;工作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或小挫折,便想到放棄。沒有對學習、工作完全充滿熱情的我易被摧垮,總找借口說自己是個女孩。可如今,在紅岩英雄的光輝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鋪滿荊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們去開拓;越是困難的時候,就越需要堅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晨星閃閃,迎接黎明。 林間,群鳥爭鳴,天將破曉。 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派紅光,閃爍在碧綠的嘉陵江,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絢麗的朝霞,放射出萬道光芒。」這是解放戰爭勝利後的第一個黎明的描寫。這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是無數位戰士用鮮血換來的,血染紅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記了什麼叫英勇、堅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與火的歷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我要感謝《紅岩》,它為我樹立了榜樣,它使我對人生價值有了嶄新的理解,它將促使我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英勇堅強的人!
❷ 如何評價<紅岩>這本書
紅岩》,長篇小說,重慶作家羅廣斌、楊益言著,中國青年出版社1961年出版。小說以解放前夕「重慶中美合作所集中營」敵我斗爭為主線,展開了對當時國統區階級斗爭全貌的描寫。全書通過三條斗爭線索(集中營的獄中斗爭、重慶城內的學生運動和地下工作、農村根據地的武裝斗爭)、聯系廣闊的社會背景,形成紛繁的斗爭場面;同時又用川東地下黨機關報《挺進報》的斗爭情節把這三條斗爭線索聯結起來,匯聚到獄中斗爭上,集中描寫革命者為迎接全國解放,挫敗敵人垂死掙扎而進行的最後決戰。作者以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再現了國民黨統治行將覆滅、解放戰爭走向全國勝利的斗爭形勢和時代風貌,成功地塑造了許雲峰、江姐、成崗和華子良等為代表的共產黨人的英雄形象,光彩照人,感人至深;同時對反面人物的形象塑造也很有特色,既揭示了他們的反動本質,又不流於臉譜化。作品結構錯綜復雜又富於變化,善於刻畫人物心理活動和烘托氣氛,語言朴實,筆調悲壯,被譽為「革命的教科書」。作品一經面世,立即引起轟動,先後被改編成電影《烈火中永生》和豫劇《江姐》等,從1961年出版至今51次再版,發行800多萬冊,是發行量最大的小說;同時,被譯成多國文字發行。該書被中宣部、文化部、團中央命名為百部愛國主義教科書。
❸ 張桂梅和華坪女高學生接力讀《紅岩》,這部作品有哪些動人之處
❹ 《紅岩》的亮點特色
《紅岩》描述真實且富有藝術性。
《紅岩》是一部用血與淚書寫成的悲壯篇章。解放戰爭時期,在山城重慶,我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特務機關的殘酷鎮壓和迫害,但是他們不畏強敵在監獄中與之進行不泄的斗爭。1949年11月27日,重慶解放前夕,這里卻奏響「國際悲歌歌一曲」,200多名戴著腳鐐手銬的共產黨員、革命志士、青年學生、軍人、甚至小孩(包括只有10歲的 「小蘿卜頭」宋振中),遭到了國民黨軍統特務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鮮血染紅了歌樂山下的步雲橋、渣滓洞、白公館、松林坡、梅園......雖然他們大部分的人都犧牲了,但他們的精神激勵了剩下的革命同志堅持到了革命勝利……
《紅岩》運用白描的手法,為我們塑造了一組革命英雄的群體形象。這些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經歷、不同性格的共產黨員和革命者,經過作者的精心刻畫,都活靈活現地以各自的形貌出現在我們面前。江姐是作者著力刻畫的一個主要人物,她對黨忠貞,對敵斗爭頑強不屈,在危急關頭從容鎮定,對革命同志血肉情深。在赴華鎣山途中,她看到城牆上懸掛著丈夫的頭顱,雖然悲痛欲絕,但為了不暴露身份,仍舊鎮定自若地去與雙槍老太婆會面。在就義前,她平靜地與戰友們一一告別,親吻「監獄之花」,梳理好頭發,換上整潔的藍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皺痕,而後從容走向刑場。所有這一切,讓人多麼激動、崇敬、悲憤、感嘆!
《紅岩》裡面都是一些真實的人和事情,而這些人和事情同一個年代、一個時代緊緊地結合在一起。 「為免除下一代的苦難,我們願把牢底坐穿」,「失敗膏肓土,成功祭蒼生」,「毒刑拷打算得了什麼?死亡也無法叫我開口」,而在這些思想當中,所實踐的都是具體的人,而這些人都不是當時一些家庭條件困難,吃不飽飯,穿不暖衣的,都是一些青年知識分子,從小都有富裕的家庭生活和優越的生活條件。但是在自己的人生實踐選擇道路當中,他們投身於社會革命,為整個國家民族和大多數的利益進行實踐,這崇高的選擇促使我們去思考,人應該怎麼去活著?人應該怎麼去奮斗?人應該怎麼去確定自己的價值取向?以及個人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應該所盡的責任和承擔的義務?
《紅岩》里的人物原型--歌樂山的烈士們是一個奇特的英雄群體和文化群體,他們幾乎人人會寫詩。在那毛骨悚然的人間地獄里,他們拿起筆做刀槍,刺向黑暗的社會和兇殘的敵人。「失敗膏黃土,成功濟蒼生」,「從來壯烈不貪生,許黨為民萬事輕」,「願以我血獻後土,換得神州永太平」,那一首首鐵窗下的心歌無不表現了烈士們視死如歸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❺ 紅色書籍《紅岩》是誰寫的
《紅岩》是中國現代作家楊益言、羅廣斌於1961年出版的革命歷史題材長篇小說,又被譽為「革命的教科書」
該書描寫了人民解放軍進軍大西南的形勢下,重慶的國民黨當局鎮壓共產黨領導的地下革命斗爭。著重表現以齊曉軒、許雲峰、江雪琴等共產黨人在獄中所進行的英勇戰斗,雖然最後慘遭屠殺,但卻充分顯示了共產黨人視死如歸的大無畏英雄氣概。
《紅岩》結構錯綜復雜又富於變化,善於刻畫人物心理活動和烘托氣氛,語言朴實,筆調悲壯,作品一經面世,立即引起轟動。2019年9月23日,該小說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紅岩》是一部描寫重慶解放前夕嚴酷的地下斗爭,特別是獄中斗爭的長篇小說。作品真實地展現了國民黨統治行將覆滅,解放斗爭走向勝利的斗爭形勢和時代風貌,成功地塑造了以許雲峰、江姐、成崗、劉思揚和華子良等為代表的共產黨人的英雄形象,熱情地歌頌了他們堅貞不屈、嚮往光明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
《紅岩》所描寫的是在光明與黑暗殊死決戰時,以鮮血染紅朝霞的英雄含笑獻身的悲壯歷程。《紅岩》這部作品悲中有壯,充滿了深沉的悲劇意識,突破了「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的範式,在毀滅中寫出了永恆、庄嚴、崇高,突現了對一般革命歷史題材的超越,並升華到「革命聖經」的新高度,獲得了高層次的藝術美感。
❻ 紅岩有哪些藝術特色
長篇小說《紅岩》是這一時期革命歷史題材小說中的代表,特別是它藝術地塑造了許雲峰、江姐、成崗、齊曉軒等一大批革命知識分子的光輝形象。這些形象,不僅豐富了當代小說人物的長廊,而且長久地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後來者。它所高揚的革命者的理想主義、犧牲精神和高風亮節,成為一個時代道德理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小說通過中美合作所集中營中被囚禁的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不怕犧牲的可歌可泣的堅決斗爭,不僅反映了當時國民黨統治區錯綜復雜、尖銳激烈的階級斗爭,而且也反映了整個解放戰爭不斷走向勝利的形勢。小說雖然是以真實的個人經歷為背景,但在藝術上並未刻意追求驚險離奇的故事情節,而是始終圍繞人物形象的塑造,注意發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心理感受、行為動機和內在的思想感情,成功地展示了烈士們崇高的精神世界。
❼ 紅岩精神的藝術特色
《紅岩》是1961年12月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民黨集中營的倖存者羅廣斌、楊益言。
該書講述了1948年在國民黨的統治下,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的共產黨員在渣滓洞和白公館中,敵人為了得到口供,妄圖用炎熱、蚊蟲、飢餓和乾渴動搖革命者的意志,但在共產黨員的堅強意志前,敵人卻是一籌莫展,一敗塗地。
「紅岩精神」是革命烈士對共產主義信念執著追求的高度概括;是革命先烈堅持真理,改造社會的人生偉大實踐;是革命先輩為國家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同時也是改革開放發展建設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精神支柱。紅岩精神永存!
❽ 簡析紅岩的藝術成就
你好:
小說《紅岩》出版整整50周年了,發行量超過千萬冊,而且被翻譯成英、法、德等7國文字行銷世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讀者。《紅岩》也由此成為重慶一張無可代替的名片。
12月7日,重慶召開《紅岩》出版50周年座談會,筆者圍繞一本小說與一座城市的人文關聯作了研討發言,發現這部小說所營造的藝術氛圍與重慶的城市形象,有著許多有趣的相似之處。
一是小說故事結局的悲劇美與重慶仁人志士的悲壯美相一致。我們知道,小說《紅岩》的最感人之處,就是整個故事充滿著一種悲劇美:新中國已經誕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已經成立了,解放大軍已經入川了,山城就要解放了,然而一批革命志士、有功之臣,卻要在黎明之前先死去。無獨有偶,小說里的這種悲劇美,我們卻可以從重慶的歷史中找到許多:劉伯承血戰豐都、楊喑公慘烈就義、大轟炸震驚世界、校場口怒斥國賊等等,都使得這座城市充滿浩然之氣、剛烈之風、正義之魂。因此,《紅岩》的悲劇美與重慶的悲壯美形成了和諧的統一。
二是小說情節設置的傳奇性與重慶城市發展的神奇感相一致。《紅岩》的故事情節,充滿了傳奇。比如江姐上船的機智脫險、許雲峰茶館的巧計施救、羅世文、車耀軒就義前的千里伏筆、華子良千鈞一發的秘送情報、渣滓洞白公館的秘室暗道、雙槍老太婆的神奇雙槍等等,都具有極大的傳奇魅力。而縱觀重慶市的發展變化,也同樣令人驚奇。重慶1891年才開埠,1929年才成市,可是到了1937年就成為了國民政府的陪都,成了遠東的抗戰中心;建國後大西南局機關不設成都而設在重慶,再次成為大西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改革開放,重慶直轄,發展迅速,特別是近幾年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政治、經濟、人文各個領域的許多項目,都走在了全國前列。這些巨大的變化,都使這座城市充滿了神奇的魅力。
三是小說人物特有的書卷氣與重慶城市充盈的書香氣相一致。《紅岩》里的英雄人物許多都帶有一種書卷氣,這與同時期出版的其他紅色經典小說不同。《紅岩》一開頭就圍繞如何解決《挺進報》稿源、紙張、刻版、油印等問題而展開故事,圍繞沙坪壩書店的開辦而發展情節,圍繞重慶大學的學生運動而引出人物,這里有書卷氣;羅世文、車耀軒、李敬源、許雲峰、江姐、劉思揚等人物都帶有濃郁的書卷氣。還有在監獄里難友們所辦的小報、所寫的詩篇、迎春會所作的對聯、相互間所傳送的紙條內容,都同樣充滿著書卷氣。因為這濃郁的書卷氣,小說也更好看。
由此,我又聯想到重慶這片熱土古往今來所散發的書香氣: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等留下的詩篇,鄒容、楊倉白、張培爵等留下的詩文,郭沫若、老舍、冰心、夏衍、梁實秋、張恨水、趙丹、白楊等留下的文化財富,以及當前開展的「唱讀講傳」活動,都使這座城市更加儒雅厚重、鮮亮生輝。
一部好的文學作品,可以反映當代當時,也可以預示後世未來。以《紅岩》為線索,梳理、分析重慶人文景觀的前世今生,這不僅對於我們深刻認識這座城市的價值大有益處,而且對於我們如何搞好文學創作也大有啟發。生活給作品供給的營養是無盡的,反之作品對生活的回報也是巨大的。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敬請及時採納,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O(∩_∩)O,記得好評和採納,互相幫助
❾ 試闡述《紅岩》這類革命經典作品對英雄人物的塑造與對暴力的展示所產生的藝術效果和社會效果
江姐 ,小說中的名字叫江雪琴,是《紅岩》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監獄之花 是獄中一對犧牲了的革命者遺下的女嬰。她父親入獄後很快就被敵人槍殺了,她的母親因難產而去世。難友們給她起了「監獄之花」這個美好的名字。
「猩猩」 渣滓洞集中營的特務頭子。因為他長著人的面孔,穿戴著人的衣冠,但沒有人的心肝,而是一頭類似人的刁詐的動物,所以大家都叫他「猩猩」。
丁長發 一個堅定的革命者。在農民武裝起義時,指揮戰斗負了重傷而被捕
《紅岩》的故事情節如下:1948年,在國民黨的統治下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為了配合工人運動,重慶地下黨工運書記許雲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書店,作為地下黨的備用聯絡站。甫志高為了表現自己,不顧聯絡站的保密性質,擅自擴大書店規模,銷售進步書刊。一天,區委書記江姐要去華鎣山根據地,甫志高到碼頭為江姐送行,江姐囑咐他要注意隱蔽,他嘴上答應,心裡卻不以為然。江姐到離根據地不遠的一座縣城時,發現自己的丈夫、華鎣山縱隊政委彭松濤的人頭被高掛城頭。見到縱隊司令員「雙槍老太婆」後,她強忍悲痛,堅決要求到丈夫生前戰斗的地方工作。甫志高又自作主張吸收一名叫鄭克昌的青年入店工作,許雲峰知道情況後大吃一驚,幾經分析發現鄭克昌行跡可疑,便讓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員迅速轉移。甫志高卻根本不聽勸告,反認為許雲峰嫉妒自己的工作成績,結果被捕並成了可恥的叛徒。由於他的告密,許雲峰、成崗、余新江和劉思揚等人很快相繼被捕。特務頭子徐鵬飛得意忘形,妄圖藉此將重慶地下黨一網打盡。然而,他使盡各種伎倆,都沒能從許雲峰等人身上得到任何所需的東西。兇殘的敵人為了得到口供,瘋狂地折磨政治犯。他們給犯人食用霉爛的食物,而且在炎熱的夏天限制飲水數量,妄圖用炎熱、蚊蟲、飢餓和乾渴動搖革命者的意志。為了粉碎敵人的陰謀,獄中難友乘放風時在牆角挖出一眼泉水,在保護泉水的斗爭中,龍光華英勇犧牲,全獄難友絕食抗議敵人的暴行,敵人不得不妥協讓步。
叛徒甫志高帶領特務竄到鄉下,江姐不幸被捕,關押在渣滓洞里。在獄中,她受盡了折磨,兇殘的敵人把竹簽釘進了她的十指。面對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秋去冬來,轉眼到了年底。全國革命形勢一片大好,國民黨當局在受到沉重打擊後開始放出和談空氣。陰歷年三十,渣滓洞全體難友舉行了一個別開生面的聯歡會。更令人高興的是,地下黨派人與他們取得了聯系。敵人為了表示和談的「誠意」,假意釋放了一些政治犯,來自資本家家庭的共產黨員劉思揚是其中之一。在他被送回劉公館的第二天夜裡,一個自稱姓朱的人潛入劉家,說他受區委書記李敬原的委派,前來了解劉思揚在獄中的表現,並要他詳細匯報獄中地下黨的情況。正當劉思揚對此人懷疑時,李敬原派人送來情報,揭穿了這個偽裝特務鄭克昌的真面目。劉思揚來不及轉移,又被抓起來關進另一所監獄「白公館」。鄭克昌在誘騙劉思揚失敗後,又偽裝成同情革命的記者高邦晉打入渣滓洞,他妄圖通過苦肉計刺探獄中地下黨的秘密。余新江等人識破了他的偽裝,並借敵人之手除掉了這個陰險的特務。解放軍日益逼近重慶,地下黨准備組織獄中暴動。在白公館裝瘋多年的共產黨員華子良與獄中黨組織接上了關系。同時,關在地窖中的許雲峰用手指和鐵鐐挖出了一條秘密通道。當解放軍攻入四川,即將解放重慶的時候,徐鵬飛等狗急跳牆,提前秘密殺害了許雲峰、江姐、成崗等人。就在許雲峰等人被害的當天晚上,渣滓洞和白公館同時舉行了暴動。劉思揚等一些同志犧牲了,但更多的同志終於沖出了魔窟,伴隨著解放軍隆隆的炮聲,去迎接黎明時分燦爛的曙光!
大師講評
《紅岩》為我們塑造了一組革命英雄的群體形象。這些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經歷、不同性格的共產黨員和革命者,經過作者的精心刻畫,都活靈活現地以各自的形貌出現在我們面前。江姐是作者著力刻畫的一個主要人物,她對黨忠貞,對敵斗爭頑強不屈,在危急關頭從容鎮定,對革命同志血肉情深。在赴華鎣山途中,她看到城牆上懸掛著丈夫的頭顱,雖然悲痛欲絕,但為了不暴露身份,仍舊鎮定自若地去與雙槍老太婆會面。在就義前,她平靜地與戰友們一一告別,親吻「監獄之花」,梳理好頭發,換上整潔的藍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皺痕,而後從容走向刑場。許雲峰是作者著力刻畫的另一個主要人物形象。他經驗豐富、膽識過人、沉著機智、顧全大局。在沙坪書店發現敵情後,他果斷布置撤退轉移;為掩護市委書記李敬原安全脫身,他主動出擊把敵人的注意力引向自己;面對敵人的審訊,他巧妙地把徐鵬飛引入錯誤的判斷,從而保護了組織和同志。此外,齊曉軒、成崗、華子良等人,作者雖著墨不多,但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紅岩》在對反面人物的刻畫上也很有特點,作者沒有採用漫畫化的手法,簡單地把敵人醜化一通,而是用高度的藝術概括,寫出他們的反動本質和性格特徵。 結構宏偉而嚴謹,錯綜復雜而有條不紊,是《紅岩》又一個顯著的藝術特色,小說描寫了三條線索上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但卻能做到理絲有緒、章法井然。作者採用了類似於古代長篇小說《水滸傳》的結構手法,以一些主要人物的活動為中心,牽引出不同的斗爭線索,如以許雲峰等的活動牽引出地下斗爭的線索,以江姐等的活動牽引出武裝斗爭的線索,以成崗等的活動牽引出工人運動的線索,以成瑤等的活動牽引出學生運動的線索,以甫志高的叛變使眾多人物齊聚獄中,牽引出獄中斗爭的線索等等。又以《挺進報》的斗爭將這些紛紜繁復的斗爭串聯起來,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所有的斗爭,又都是圍繞粉碎敵人挽救覆滅的陰謀、迎接重慶解放這一共同目標展開的,表現出了作者在藝術構思上的獨特匠心。
此外,注重心理活動的描寫和環境氣氛的渲染,也是《紅岩》的一個鮮明的藝術特色。由於獄中的隱蔽斗爭,和在特殊情境下,人物的內心活動必然更加豐富復雜的特點,《紅岩》在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時,也十分注意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和環境氣氛的渲染作用。由於充分調動了這兩方面的藝術手段,人物的精神世界就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得到了有力的烘托。所有這些特點,都使得《紅岩》有別於其他同種性質的長篇小說,在塑造傳奇英雄的同時,也顯示了英雄性格所包含的較大的思想深度。
關鍵知識點
《紅岩》是當代文學中一部優秀的革命英雄傳奇,它真實記錄了中國革命在取得勝利的歷史關頭,光明與黑暗的殊死斗爭。書中眾多英雄人物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和堅如磐石的理想與信念,以及他們在這最後的歷史瞬間由光明和黑暗的殊死搏鬥所激發出來的精神光焰,曾經震撼了許許多多青年讀者的心。在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今天,《紅岩》無疑是一部極好的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