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語言行為藝術有哪些

語言行為藝術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1-19 12:18:25

① 藝術包括哪些種類

【種類】
繪畫、雕塑、工藝、建築、音樂、舞蹈、文學、戲劇、電影、游戲 藝術的種類繁多,根據不同的分類標准,可將藝術分為以下一些類型:
依據藝術形象的存在方式可分為 時間藝術、空間藝術和時空藝術。美術是一種空間藝術。
依據藝術形象的審美方式可分為 聽覺藝術、視覺藝術和視聽藝術。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
依據藝術的物化形式藝術可分為 動態藝術和靜態藝術。美術主要是一種靜態藝術。
依據藝術分類的美學原則可分為 實用藝術、造型藝術、表演藝術、語言藝術和綜合藝術。美術是一種造型藝術。
依據藝術形象的表現方式可分為 表現藝術和再現藝術。美術中既有表現性的,也有再現性的。
依據藝術行為的表現方式可分為 行為藝術、肢體藝術,語言,表情等
從媒介的角度分 藝術形象大約可分為視象(繪畫、雕塑等造型藝術)、聽象(音樂藝術)、心象(文學藝術)和視聽形象(電影、電視藝術)等。

關於藝術與美術的差異
在中文的描述中,藝術與美術常常劃上等號,在台灣教育界也常常出現爭議,時常造成相關藝術類目學生的困惑。一般說來,藝術是廣義和廣泛的概念,美術是狹義的,僅是藝術的表達形式之一。如「繪畫」、「雕塑」、「建築」、「文學」、「音樂」、「戲劇」、「舞蹈」、「攝影」、「電影」等都為藝術分類范疇。
所謂的「美術」一般指的是以「繪畫」、「雕塑」為核心的視覺造型藝術。
關於藝術與美術的中英譯名也常常出現爭議,一般來說藝術是指英文的Art,純美術則以Fine Art來代表。但在多數情況下,Fine Art也會被反稱做藝術。

② 什麼是行為藝術

所謂的行為藝術,是近年來新興的肢體表現藝術形式。比如:人體彩繪,人體活體雕塑,人體場面故事活體展示等等。即通過肢體語言直接展示的藝術形式。國外比較盛行,國內偶爾有所展示。雖不太為世人接受,但不失為一種新興的藝術形態。

③ 你對行為藝術有哪些認識

行為藝術就是一種表現形式,在「二戰」結束以後,世界迎來了難得的和平發展時期,這個時候的歐美藝術家們經歷了戰爭的創傷,開始尋找人生最自由最放鬆的表現形式,「行為藝術」就產生了。「行為藝術」說白了就是一種別樣,另類的展示,越是稀奇古怪的,越是沒有人見過的,都可以稱之為「行為藝術」。如:畫家們五花八門的各種流派,社會走秀,藝術家胡思亂想的作品,人體藝術展示,各種雕塑作品,以及現在流行的「尬舞」等等都是行為藝術的一種形式。

越是社會上沒有的,通過一種方式表達出來就是一種行為藝術,這種行為藝術不能違背道德與法治,一旦偏離了軌道,就是犯法了,不能稱之為藝術了。回頭來說說行為藝術,國際上通用的叫法是Performance Art,在國內也被譯為行動藝術、表演藝術,是指藝術家以自己的身體為媒介,進行藝術創作和表達的藝術形式,行為本身是藝術家進行表達的語言,可以理解一種說話的方式。從這個角度來看,行為藝術的底線與其他藝術形式的底線並沒有什麼差別。由於行為藝術這種形式很容易由於一些過激的行為而博得關注,這些作品也往往成為輿論和媒體關注的焦點,也因此容易產生一種行為藝術都是血腥、暴力、沒有底線的錯覺。也正是這個原因,會有一些人利用這一特點故意博人眼球,表現的特別沒有底線,但有些所謂的作品並不能稱之為藝術作品。藝術還是有標準的,能被稱作行為藝術的作品的前提是它是藝術,而不是嘩眾取寵的工具,獲得關注的手段。

④ 行為藝術的種類有哪幾種

根據不同的分類標准,可將行為藝術分為以下一些類型:
依據藝術形象的存在方式可分為 時間藝術、空間藝術和時空藝術。美術是一種空間藝術。
依據藝術形象的審美方式可分為 聽覺藝術、視覺藝術和視聽藝術。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
依據藝術的物化形式藝術可分為 動態藝術和靜態藝術。美術主要是一種靜態藝術。
依據藝術分類的美學原則可分為 實用藝術、造型藝術、表演藝術、語言藝術和綜合藝術。美術是一種造型藝術。
依據藝術形象的表現方式可分為 表現藝術和再現藝術。美術中既有表現性的,也有再現性的。
依據藝術行為的表現方式可分為 行為藝術、肢體藝術等

⑤ 什麼是行為藝術

1、行為藝術是指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由個人或群體行為構成的一門藝術。行為藝術必須包含以下4項基本元素,除此之外不受任何其他限制:時間,地點,行為藝術者的身體,以及與觀眾的交流。該藝術不同於繪畫、雕塑等僅由單個事物構成的藝術。

2、雖說理論上行為藝術可以包含一些相對而言更為主流的活動,比如:雜耍、噴火、體操等雜技,以及戲劇、舞蹈、音樂等,但這些一般歸為表演藝術。行為藝術通常僅指視覺藝術范疇中前衛派(avant-garde)或觀念藝術(conceptual art)的一種。

⑥ 行為藝術的四個特徵是什麼

一部真正的藝術史實質上藝術樣式的自由度不斷開放的歷史。行為藝術斷不可失的先鋒色彩和前衛品格,首先表現在藝術形式上的打破。行為藝術在新開放的藝術空間內尋求可能性,在視覺語言轉換中,行為藝術的形式轉換體現了當下藝術語言一種嶄新的審美現代性述求,具有創造性展示和典範意義,這本身符合全部藝術史的規律和史實。行為藝術是人類藝術史經歷了現代藝術階段後的產物,它是人類在經歷了各種藝術媒介藝術表現方式的窮盡後的又一次另闢蹊徑。藝術家開始意識到繪畫語言的蒼白和形式的單一,他們尋找著一種能包含個人和普遍意義的表現空間的可能性。本文認為行為藝術具有以下幾個不同於以往的傳統藝術的表象特徵。

一、行為事件的偶發性
行為藝術並非完全事先設定事件如何發展,它是真正意義上的未完成的開放的文本,不確定的文本突出強調事件的偶發性,作品在展示,觀眾直接欣賞藝術家創作作品,展示作品的全部過程,在創作與展示的同步進行時曲調中的欣賞。行為藝術的偶發性突出體現藝術家在創作靈感突然來襲時或是不預期的情況發生,使得將其納入作品未預軌道,達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使得作品更加豐富而完整,「隨機創作」是部分行為藝術的特點,這種「隨機創藝」的偶發性和隨機性時的行為藝術具有不可重復性和不可逆性。而偶發性一詞的本義也是將行為表演過程當中的偶然產生的因素和意向擴大開來,出其不意或將錯就錯地製造某種事件,例如1989年在中國美術館的中國現代藝術展,其中「槍擊事件——第一次閉館;恐嚇信事件——第二次閉館」這一事件過程,都是行為藝術偶發性的典型展現。在中國的行為藝術中常常將警察設計在其中,警察變成行為藝術的「最熱衷的參與者」,行為藝術的最終收場都和他們相關,吳山專在中國美術館賣對蝦,最後卻被經濟警察處以20元的罰款,但是吳山專卻在警察給予施加罰款時貼出「正在盤點」變成行為藝術的一部分,也是行為藝術的尾聲,這種偶發性自然而不做作,更能促進人們對心靈底處的靈魂鏈條的拷問。裡面的警察還只是以話語權力控制著藝術家的心靈自由,真正的世俗警察則是以手銬和警棍來對待行為藝術家的藝術行為。而行為藝術本身似乎正在戲謔著代表官方體制的警察。由於自然多數的不可預期性,所以將自然的偶發因素援引到藝術作品中去的較為少見。美國的行為藝術家卡普羅(Allan Kaopron)認為一件行為藝術作品可以藉助一群探旋下跌的蝗蟲來完成。其實行為藝術作品的偶發性也並非是出人意料的,很多是作品的偶發性,明顯是預設的,例如王晉在鄭州的作品《冰•天然•1996》人們對失火後的冰封的上千件時髦商品哄搶而走。作品的偶發性其實是在預設之中的,作品通過這樣一個偶發性因素來諷喻今天的社會的物慾橫流,對人性被經濟利益扭曲的和泯滅的一種嘲諷。林一林在作品表演的尾聲向觀眾灑鈔票,觀眾有的將興奮占為己有,有的故作清高的避開,有的調侃式點燃,觀眾的多種反應變成了作品的一部分,並豐富了作品的內容。行為藝術家馬六明:「……行為藝術在現場,有很多東西你沒考慮的,藝術家應該根據現場應付這些。」 由於行為藝術在其製作過程中會遇到許多的不確定的因素和偶發因素,這種偶發性更變成一種直接傳達思想的和體驗的有效手段。

二、文本共創的參與性
在傳統上文本是指作者寫就的東西和定型的東西,它是一套作者包括小說家、詩人、藝術家、科學家、哲學家、道德家、宗教家和政治家等等向讀者傳遞和散步的精確信息,作者是文本內容的作後決定者。我們這里所講的行為藝術,也就是廣義上的行為文本,行為藝術的創作具有共同的參與性,如普通民眾,這種行為藝術通常是指對象化的行為藝術活動,如王德仁「拋撒避孕套」,王晉的《冰•天然•1996》,孫平的《中國游戲1號發行股票》,林一林在廣州實施的「安全度過林和路」的搬磚行為,吳山專的《大生意》都是體現藝術家與普通民眾共創文本的經典的行為案例,這是對以往的單純藝術家個體創作文本形式的打破,讓參與者直接進入體驗行為,於藝術精英們處於同一層面,拉平兩者之間的距離,形成藝術家與參與人之間的交流與互動,行為文本消除了客觀內容和確定本質後,反而更增加了它的生動性和隨意性,具有一種相對於參與人而言的主體間性和主觀感受性,這種主觀的感受性因為主體的在場或體驗而衍生,因此行為藝術中現場感很重要。然而在現實的形態下行為藝術的傳播和真正的受眾頗受限制。由於行為藝術多是採用攝影照片和錄像的形式來紀錄人們對行為藝術活動的了解,只能通過二手的圖像材料,而行為藝術最重要的不同於其它的傳統藝術方面的就是身體和行為的展示,場所和時間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本質上它超越了架上繪畫甚至裝置材料對藝術家主體意志的限制,因此現場感是非常重要的。在西方這方面做的比較成功的。它們因為缺少意識形態及社會因素的許多方面的限制,往往在公共場合實施和傳播,圖像和文字僅為輔助和提示。行為藝術本來是對架上平面繪畫的革命,然後又被製作成二維的圖像展示資料,結果有以另一種形式落入到另一種限制之中,如此是行為藝術的現場感受性大大減弱,由此也背離行為藝術的初衷。行為藝術作品不是針對某一個人的特殊需要和趣味,而是潛在地具有向所有人開放其存在的本質,並且只有當他已經向公眾開放其存在的時候,他才作為藝術作品而存在。傳統架上繪畫只是單純意義上的接受者和靜態的旁觀者,而行為藝術尤其是參與人數比較多的大型的行為藝術直接強調的大眾的參與文本的完成(作者本人甚至無需出現),與文本直接建立起現實的感性的聯系,行為本身也成為藝術,這就使作品不在孤立於藝術家的身體外,使藝術家在展示作品是可以和觀眾現場交流,同樣還因為行為藝術本身的開放性,使得觀眾的互動式反映也可以成為作品的一部分。這樣不僅作品的接受機制產生質變,還為作品提供豐富的可能性,這種特點也造成了行為藝術信息反饋的即時性。宣洩著對所謂高貴藝術的無情嘲弄,要求打破矯飾文明的框框,把藝術作品從神聖的殿堂搬到你的身邊,讓你以感性的態度,以直接參與的形式來展示作品、體驗作品。

行為藝術作為現代藝術的反動,它不滿足於現代藝術對於語言、個性、風格等藝術本體的探索,而是激進地再現和參與公共空間,公眾問題以及文化身份話語權利的反省上。甚至成為行為藝術家在藝術創作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傳統的藝術共識藝術家——藝術作品被改寫了,藝術家和大眾參與了藝術文本的共創是向人人參與藝術生活的烏托邦理想邁出可喜的一步。藝術家從以往的啟蒙者轉化為一種貧民身份的對話者,而作品的單向性輸入進入到一種觀眾積極介入和交互的反饋狀態。行為藝術有意地在自身的文本中留出空白,從而為觀眾保留了一個位置,從而在某個人的話語中隱含了對話性,體現了受眾和批評家的同等性。因為行為藝術具有開放的情感表演性特徵,它不象架上繪畫藝術家那樣局於一室孤寂地創作,而是走向街頭廣場來展示自己的行為過程,在開放的空間中展示「場」,由此將傳統藝術的高不可攀的精英文化高度的神聖光環穿破,擺放到普通觀眾心目中的「不過如此」的平淡狀態,消解了藝術家和觀眾之間的心理距離,增強了觀眾對藝術創造行為的認同感,傳統美學總是要求審美活動具有一種距離感,由此提出了諸如移情說,陌生化的目的是強調藝術於生活的距離,後現代主義美學顛覆這以傳統的美學觀,取消了藝術與現實之間的等級秩序。

三、時空選擇的自由性
行為藝術是對博物館展覽和收藏機制的反動,在空間上它已經擺脫了博物館和美術館對藝術展示的限制,藝術博物館已擔負起教堂或廟宇的許多方面的職責:朝聖的肅靜,維持和守護著其神聖對象的偶像崇拜。這些正是被觀念藝術家快樂地利用了的東西,按傳統美學的理解,經審美距離處理後在展廳、畫廊、沙龍中的作品展示活動,才是審美定理。 行為藝術對藝術對象作為獨特的、可收藏的或可買賣的傳統地位提出了挑戰,由於作品不再以一種傳統形式出現。雖然在89年中國現代美術展上,很多行為藝術登台亮相於美術館,如《槍擊電話亭》《大生意》《現場孵蛋》等,但是更多的行為藝術是發生在美術館和博物館之外,私人場所和租來的居室、商場和街道、城郊和農村、圖書館、荒山野嶺甚至廁所、江河海洋。地域場所之廣,完全是對傳統架上繪畫和室內創作的一種打破,空間選擇的自由度開放了最大的限度。時間是行為藝術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行為藝術是一種過程藝術,它相對於傳統的架上繪畫而言,時間是區別於其中的重要因素,傳統繪畫是在二維的平面里表現三維的空間,而行為藝術則是從三維的視覺空間走向四維的行為事件,如果說傳統的藝術品呈現為一個具有物理實體性的存在物,及藝術作品首先是一「物」,而實體性的連續呈現的行為藝術則呈現為「事」,時間在其中扮演著極為中樞的角色,特定的時間形成特定的藝術意義,所以行為藝術帶有偶發性和不確定的因素。行為藝術在語言符號觀念上,獲得了不受限制的時空觀後,對無限開放的藝術追求,就成為「是對生活本身而不是任何預定的美學體系的應答」(波萊蒂語)行為藝術相較於架上繪畫傳統雕塑等藝術注重藝術行為的結果存留而言,它更是強調注重藝術家的行為過程意義,由此把藝術注重行為結果的單一視域拓展到充分認識,注重行為過程的領域,從而有助於人們完整地認識人類的藝術的整體行為,合乎藝術規律性和目的性的發展運動。

四、日常事件的陌生性
行為藝術自身構成了相對獨立的符號系統,行為藝術中身體和行動本身作為一種物質性的存在物成為藝術符號的能指進入到作品的存在之中。而這種符號的獨特性就在於事件的日常性,在當代行為藝術理念中,身體已不再是純粹的審美對象,與傳統架上藝術所迷戀的「人體美」的根本差異在於:行為藝術中的身體是形式創造與觀念表現過程的「場所」,因而也是藝術家闡釋社會、演繹思想、圖解或解構現實的活性工具性載體。它驅使藝術家脫離美學個人風格的自律的原則限閾,將藝術家思考的主題與日常事件一道,隨著主觀感受而呈現出來,日常生活話語逐漸解構著意識形式話語,行為藝術從兩個方面體現現象學的雙重化解:一是懸擱或解構文本,面向事實本身,回到在場性; 二是通過哲學解釋,建立新的理解基礎。從社會的動向分析,出現了由文本返回生活世界的現象,可以說,它是觀念和文本從傳統形而上方向返身到現實世界的一種表達。因此行為藝術亦稱觀念藝術。藝術在經過自我批判、自我凈化及自我定義之後,已厭倦只停留在自我身上,而想出門去擁抱世界。行為藝術已走出象牙塔,重新投入社會之脈動呼吸中。 但這里取材的日常事件,並不是任何一個人的「真的」「平淡的與日常生活無異質的」粗線行為而是能夠承載深刻藝術思想所展示的藝術創造行為,使作品對經驗和意識的狀態具有視覺陳述的效力,而這種視覺陳述的效力,是以日常事件的陌生化形式來呈現的。藝術的語言特徵決定了它所獨具的與日常生活相差異的性質。狗咬人變成了人咬狗。例如吳山專在中國美術館的作品《大生意》其實賣對蝦是在集貿市場,海鮮水產市場里最常見的事情,事件的日常性毋庸置疑,但是這種日常性又是以陌生化形態呈現出來的,因賣對蝦的場所和環境發生了變化,水產海鮮市場已經變成了中國美術館一個收藏和展覽繪畫藝術作品的地方,對蝦這種俗物何以能登上藝術的大雅之堂,其意義何在?這一語境使得這一熟悉的事件具有了非常的意義。

吳山專在《中國美術報》上說:在美術館賣對蝦是對審判藝術的法院美術館的反抗。因為美術館這種權利,將導致美術品這一無罪的羔羊受到法律程序的審判,導致了空間的浪費。而這種陌生化是以顯然違背事實的方式,對熟悉的事物進行否定,給讀者以全新的視界從而喚起我們的真實反應,還原這個世界的陌生化本質,觀念以日常語言有異的方式呈現,因此進入藝術語言狀態體現出一個差異性的結局,有一個陌生化的處理過程。藝術也因此將自己和哲學以及其它的文化表述方式區別開來。日常的生活經驗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被年輕的藝術家們拿來「聚焦」和「顯微」,被冠以「日常」經驗之類的展覽俯拾皆是。藝術家們有一種在我看來普遍的思維定勢:關注人的生存狀態,就是關注人的日常生活,就是關注日常生活經驗中的某些局部、某個切片或某種異常的現象,他們認為這種方式就是語言上的陌生化效果,認為這就是當代藝術的開放性、公共性和可參與性的體現.

五、視覺效果的沖擊性
身體是最直接的媒介,它的體驗性和觀眾產生共鳴感是極強的,具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美學家魯道夫•阿恩海姆說,「與『事物』相比,『事件』更容易引起我們的本能反應,而一件『事件』的主要特徵,也恰恰在於它是動態的。」 p509「運動是最容易引起視覺強烈主義的現象。」 中國前衛藝術當中最能引起爭議和關注的就是行為藝術。前衛藝術家往往採用極端的方式表達自我主體意識,而且行為藝術又是最為直接表現形式,行為藝術力圖是一種大視覺藝術。雖行為藝術多取日常事物和生活現成品,但這種日常事物是經過藝術家陌生化處理的事物,採取包紮、並置、轉喻、戲擬、挪用、拼貼等處理方法,正是這種陌生化過程,是行為藝術具有與日常熟悉事物不同的視覺效果。不管是王晉的《娶頭驢子》、徐冰的《文化配豬》、邸乃壯的《走紅》,還是東村藝術家的《為無名山增高一米》、馬六明的《芬•馬六明》、羅子丹的《白領行為》,都讓我們感到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了。「行為藝術能較直接地對時代和人的心靈產生影響,因為它選擇人的身體評議和特定的媒介傳達,具有強烈的視覺效應。」 我們的眼光首先被吸引過去,至於如果去看,去想是另外一回事,重要的是我們的注意力已經被這些行為藝術所佔有。它們在沖擊著我們的視覺神經。如1989年引起最大轟動、製造最強烈社會效果的美術館「槍擊事件」。行為藝術正是以一種激進的,出人意料的方法使觀眾的視線被作品迅速地攫住,猛烈地撞擊著我們感官和精神的承受極限。在陌生化賦義的視覺敘事中,帶來了藝術視覺魅力的延長。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這便是最能形容行為藝術在中國的生存狀況。面對官方的敵意,大眾的不認同,行為藝術還有很多的路要走,路慢慢其修遠兮!然而不管我們對之咒罵也好,褒揚也好,但是我們卻不能忽略它的存在,它一直以自己的言說方式和語言策略在摸索自己的路,或許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但是卻比夕陽西下的黃昏更為可貴。畢竟黎明過後,人們會更清晰地看見世界的風景,或許它只是死水微瀾,只是鐵屋中的吶喊,但是它畢竟會或多或少地刺激一下人們沉睡的神經。行為藝術在征途上要不斷地完善自己,何必破帽遮顏,隨著時間的流逝,美術界與普通受眾在情感上已經接受的時候,這頂破帽該拋灑江中。又何必漏船載酒呢,行為藝術要清算自己,不能魚龍混雜,長此以往,必會沉入江流,使清酒與濁水同流。藝術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行為藝術正是這車輪所經過的路途,傳統藝術已經變成了遠逝的風景。不管你是否認同,都是無法挽回的。行為藝術從各個方面受到挑戰和沖擊,從藝術媒介到作品形態,從創作心態到大眾接受,從展覽機制到文化述求,都為我們開啟一個澄明的世界。行為藝術總是在藝術的最前沿表徵著藝術的勃勃朝氣,缺少了行為藝術的挑戰,藝術便缺少了一種必不可少的張力,不知道行為藝術要走多遠,但是即使是曇花一現,也要比那些精緻到極點卻無絲毫進步意義的藝術勝過不知多少倍。行為藝術註定會有它自己的歷史,這種歷史的發展與終結,是我們所無法預料和改變的,一切要等歷史來判明。讓我們拭目以待吧。最後讓我們以詩人北島的一句詩作結

⑦ 藝術形式都有哪幾種

造型藝術:所謂造型藝術即美術,是指通過人的視覺感官及與之相適應的審美手段去傳達和接受審美經驗的藝術。

表演藝術:表演藝術是通過人的演唱、演奏或人體動作、表情來塑造形象、傳達情緒、情感從而表現生活的藝術。表演藝術通常包括舞蹈,音樂,曲藝,雜技,魔術等。

綜合藝術:所謂視聽綜合藝術,是指同時通過視覺、聽覺感官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審美手段的共同活動來傳達和感受審美經驗的藝術。

語言藝術:語言藝術主要指文學。文學以文字語言為媒介,不像其他藝術那樣直接訴諸人的視聽感官,無論文學的傳達還是接受都要通過主體想像去感受、體驗並構造審美意象。

(7)語言行為藝術有哪些擴展閱讀

同樣的內容在某種情況下可以採取不同的藝術形式去表現,藝術形式在藝術發展中有繼承性等等。衡量一部藝術作品的藝術成就,不僅要看內容,而且要看其形式是否完滿地表現了內容。

傑出的藝術家總是根據藝術內容發展變化的需要,批判地繼承改造舊的藝術形式,創立與新的藝術內容相適應的新形式,從而創造出具有鮮明時代精神和富於形式美的優秀藝術作品。

⑧ 什麼是行為藝術還有什麼別的藝術形式

行為藝術,也稱行動藝術、身體藝術、表演藝術等,國外目前通用的用法是Performance Art,它是在以藝術家自己的身體為基本材料的行為表演過程中,通過藝術家的自身身體的體驗來達到一種人與物、與環境的交流,同時經由這種交流傳達出一些非視覺審美性的內涵。

概述

行為藝術,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興起於歐洲的現代藝術形態之一。它是指藝術家把現實本身作為藝術創造的媒介,並以一定的時間延續。

特定的環境和含義為依託而進行藝術創造活動的藝術形態。行為藝術相較於架上繪畫、傳統雕塑等藝術注重藝術行為的結果留存而言,它更是強調、注重藝術家的行為過程意義,是典型的具有表演性特徵的過程藝術形態。作為行為藝術家,大多堅信——藝術家個人的藝術創造自由。創作體驗只能通過開放性的。即興的、無情節而與生活融為一體的藝術創造實踐活動才能夠獲得和實現。因此,行為藝術具有;開放的情感表演性特徵。即行為藝術家不是象架上繪畫藝術家那樣多數時間是把自己關在室內「孤寂』地進行自己的藝術創作工作。而是在開放的時空環境里——街頭、廣場……等場所,將自己即時奔放的情感予以當眾釋發宣洩,並注重和強調展示行為過程的質量度。因此,行為藝術沒有完形的如架上繪畫那樣的結果留存;行為過程就是其作品的全部所在。

其次,藝術泛化性特徵。行為藝術家以自己特有的藝術創造行為過程展示,把傳統藝術從高不可攀的、精英文化高度的神聖殿堂,擺放到了普通觀眾心目中的「不過如此」的「平淡」狀態。尤其在有的作品中,還請一般觀眾參與,這就更消解了藝術家與觀眾之間的心理距離。增強了觀者對藝術創造行為的認同感,同時,行為藝術強調的是行為過程,這在客觀上,就把藝術注重行為結果的單一視域拓展到了充分認識、注重藝術行為過程的領域。從而有助於人們完整地認識人類藝術整體行為的,合乎藝術規律性和目的性的發展運動。最後,行為藝術具有平凡中的藝術深刻性特徵。即是說,行為藝術是行為藝術家「有意味的」行為過程展示藝術。我們講行為藝術打破了「藝術與非藝術」、「藝術與生活」的傳統界線,行為藝術家曾邀請觀眾參與到其具體作品中去共同創造藝術作品。

行為藝術其實也就是當代實驗藝術中的一種類型,但是,由於近一二年來,有一些在視覺上比較"刺激"的行為藝術作品被冠上"病態"、"血腥"、"暴力"等稱謂之後,不僅在"圈"內,同時在社會上也引起了很多爭議。在這個過程中,由於"行為藝術"的現場性、直接性的特點,在事後僅僅靠幾張照片很難來完整地反映某個作品的具體實際情況,所以難免會引起別人對於行為藝術理解的片面性。

關於"行為藝術"的討論進行到現在,已經在藝術界和社會范圍內引起了一定的反響。但是,問題的關鍵是在這場討論中,我們的一些大眾媒體包括一些專業刊物在這場討論中一直沒有對所謂的"行為藝術"進行客觀、公正、全面的介紹,道聽途說、以偏概全式的報道誤導了大眾包括一些專業人士對於"行為藝術"的了解。

我們要客觀、公正地討論這些藝術現象,就必須要提供給業內人士包括一些對前衛藝術有興趣的網友全面了解這些作品以及與"行為藝術"有關的評論文章和知識背景,這對於我們冷靜、理性地對這一現象進行評論會有所幫助。

行為藝術的鼻祖是一名叫科拉因的法蘭西人。1961年,他張開雙臂從高樓自由落體而下,這稱作人體作筆。

行為藝術採取很誇張的表現手法,用行為來表達人對世界的看法。這些行為有的是美的,有的是丑的,但不是人在正常狀態下有的。

自行為藝術出現在中國以來,由於和中國人的審美觀、道德觀以及社會傳統反差較大,始終是人們爭論的焦點,在「行為藝術」的發展中部分創作者更以自虐、傷害、鮮血等極端行為作為表達的主要方式,直接挑戰人性和道德的極限。我們在這里列舉,希望可以拓寬我們對於藝術、人的生活乃至生命的思考。

閱讀全文

與語言行為藝術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8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