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曹操詩歌的風格特點是
1、慷慨悲涼,梗概多氣,豪邁奔放,有濃郁的抒情性。
真正確立詩歌的抒情本位,是在建安時期,在建安詩人中曹操詩歌率先表現出強烈的抒情個人化和個性化,他那沉雄之氣根源於他自身的強大精神力量,正因為他有政治的高度和文人的敏感心靈,去審視社會,感悟生命,所以他的樂府詩歌才會這種獨有的慷慨悲涼,梗概多氣。
這是曹操的樂府詩歌共有的風格特徵,尤其是慷慨悲涼這個風格特徵幾乎成了建安時期整個文壇的特徵。
2、古直蒼涼,古樸自然。
這是曹操詩歌的重要風格特徵。孔瑞明《曹操詩歌的民歌特色和文人性》中說:「鍾嶸在《詩品》中說:「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
這概括了曹操詩歌風格所謂「古直」,「古」指的是古拙。
3、具有厚重的歷史使命感
曹操由於他的特殊政治地位,他一生以天下為己任,昂揚進取,自強不息。他一生征戰,志在統一神州,他的詩歌下在他的志向和經歷的記錄。所以在他的詩歌中都基本具有厚重的歷史使命感,這是其他建安詩人詩歌不曾有的風格特徵。
(1)慷慨悲涼是什麼的藝術特徵擴展閱讀:
曹操的文學成就
曹操在文學上的功績,表現在他對建安文學(見建安七子)所起的建設性作用上,建安文學能夠在長期戰亂、社會殘破的背景下得以勃興,同他的重視和推動是分不開的。
劉勰在論述建安文學繁榮原因時,就曾指出「魏武以相王之尊,雅愛詩章」。
事實上,建安時期的主要作家,無不同他有密切關系。曹丕、曹植是他的兒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託庇於他的蔭護。
可以說,「鄴下文人集團」就是在他提供的物質條件基礎上形成的;而他們的創作,也是在他的倡導影響下進行的。
參考資料:網路-曹操
B. 辛棄疾詞沉鬱頓挫慷慨悲涼的藝術風格
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是繼蘇軾之後豪放派又一代表人物。辛棄疾的詞作具有多元化風格,豪邁奔放、沉鬱悲壯、剛柔並濟,每篇詞作都被稱之為佳作。本文在詳細分析辛棄疾詞作藝術風格的基礎上,從性格、時勢、地域三方面探討其詞作藝術風格形成的原因,以期為學者研究辛棄疾提供參考。
關鍵詞:辛棄疾;詞;藝術風格
辛棄疾是南宋最傑出的愛國詞人,其流傳下來的詞作有600多首。他的詞和人生道路緊密相連。在南歸前,他已開始填詞,但流傳下來的詞作較少;南歸後到42歲閑居上饒帶湖前,他創作了不少風格豪放悲壯的詞,表達了想要重整舊河山的願望;帶湖的十年生活直到第二次被罷職前,他的創作達到了一個高峰,題材和藝術風格都有了很大發展,許多名篇就產生於這一時期;晚年東山再起,主戰派的部分人士被重新啟用,該時期他創作的作品雖然較少,但大部分詞仍體現了其關心現實、熱愛國家的情懷。
一、辛棄疾詞的藝術風格
辛棄疾在詞的創作上頗有建樹,他以文為詞,擴大了詞的題材范圍,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其創作的詞大多具有豪邁奔放、沉鬱悲壯和剛柔並濟的藝術風格。
(一)豪邁奔放
自蘇東坡開創豪放詞之後,宋詞風格多元,婉約豪放,各放異彩。至南宋辛棄疾,將宋詞的豪放之風推向新的高潮。在政治上,辛棄疾是主戰派的代表人物,他具有的正義愛國態度,對詞作風格產生了重要影響。辛棄疾強調,時代風雲、社會變化、思想情感,應該是文學創作的重要內容和根本宗旨。特別是一個人的豪情壯志,更應成為文學作品的魅力源泉。他不認同文學作品只是表現「離合悲歡」與「兒女恩怨」,尤其對宋詞過於講究章法、過於追求玲瓏的表現形式表達了自己的不滿:「有意雄泰華,無意巧玲瓏。」(《臨江仙》)他重情感,講氣勢,推崇鏗鏘有力、雷霆萬鈞的豪放詞風。辛棄疾一生懷有豪情壯志,其不少詞都描寫了他參加抗金斗爭的情況,表達了收復中原的熱切之情。如《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詞的開頭從登亭遠望寫起,「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楚天」在這里泛指江南的天空。作者極目所見的是這樣一種景象:楚天千里,秋色無際,長江之水浩盪無涯,一直流到天的盡頭。闊大的景象表現出詞人心懷祖國的博大胸襟。
(二)沉鬱悲壯
辛棄疾一生以報國為志,但南宋王朝並沒有重用他,這是辛棄疾精神上最大的苦悶,因而表現深沉的、壯志未酬的憂憤之情的詞成為辛詞愛國思想的另一個出發點,這類詞在他的作品中佔多數。如《破陣子》即這類詞的代表,詞作中的「可憐白發生」表明南宋王朝扼殺的不僅是其個人才能,還是整個民族國家復興的希望。醉後夢中,詞人恍惚回到沙場,犒軍點兵,殺敵立功,而末句又重回現實:壯志未酬,英雄遲暮。又如,《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首詞名為懷古,實為傷今,含蓄地表達了詞人「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昂揚鬥志。辛棄疾在鎮江一年,正積極備戰時,卻忽然被調職,隨即又被罷官。韓健胄一意孤行,貿然前進,造成北伐慘重失敗。1207年,六十八歲的辛棄疾懷著一生未酬的壯志悲憤地離開了人間。
(三)剛柔並濟
辛棄疾的詞不僅具有豪放的氣勢,還具有「清而麗,婉而嫵媚」的特點,表現出一種剛柔並濟的藝術風格。有的「效白樂天體」,有的仿朱敦儒、李清照的詞風,有的婉約像秦觀、晏幾道的小令,這正是其剛柔並濟、不拘一格風格的再現。如《青玉案•元夕》這首詞主要塑造了一個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的形象,是辛棄疾剛柔並濟、風流嫵媚詞風的代表作。作者在詞的開頭寫元宵的場景,對那些「笑語盈盈」的觀燈人來說是正襯,而對孤高的「那人」來說則是反襯。全詞一共十三句,用以反襯的就有九句,只有最後四句,作者寫了主要的人物形象,並再現了人物形象的孤高性格。在該詞中,作者把這一形象放在元宵佳節、火樹銀花的熱鬧場面中進行塑造,可見其創作手法之高明。通過這種高超的藝術手法,使讀者聯想到詩人在政治上的失意,心情郁悶,不難看出,詞中的「那人」正是作者自己被排斥時的真實寫照。
C. 簡答:曹操詩歌的藝術特徵,並舉例說明
藝術特徵:在藝術風格上,曹操詩歌朴實無華,不尚藻飾.它們以感情深摯,氣韻沉雄取勝.在詩歌情調上,則以慷慨悲涼為其特色.慷慨悲涼,這本來是建安文學的共同。
舉例:《短歌行》
這首《短歌行》的主題非常明確,就是作者求賢若渴,希望人才都來投靠自己。曹操在其政治活動中,為了擴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統治基礎,打擊反動的世襲豪強勢力,曾大力強調「唯才是舉」,為此而先後發布了「求賢令」、「舉士令」、「求逸才令」等;
而《短歌行》實際上就是一曲「求賢歌」、又正因為運用了詩歌的形式,含有豐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獨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傳了他所堅持的主張,配合了他所頒發的政令。
(3)慷慨悲涼是什麼的藝術特徵擴展閱讀:
賞析:《短歌行》是漢樂府的舊題,屬於《相和歌辭·平調曲》。這就是說它本來是一個樂曲的名稱。最初的古辭已經失傳。樂府里收集的同名有24首,最早的是曹操的這首。這種樂曲怎麼唱法,現在當然是不知道了。
但樂府《相和歌·平調曲》中除了《短歌行》還有《長歌行》,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引證古詩「長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長」和晉代傅玄《艷歌行》「咄來長歌續短歌」等句,認為「長歌」、「短歌」是指「歌聲有長短」。現在也就只能根據這一點點材料來理解《短歌行》的音樂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