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魏晉年輕時有哪些藝術

魏晉年輕時有哪些藝術

發布時間:2023-01-20 15:44:27

① 魏晉南北朝中國美術主要有哪些成就最好有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220年—589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大分裂、大動亂的時期,戰爭連年不斷,政權更迭頻繁,從而造成了社會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大變遷,玄學、佛學隨之大興。

在玄學、佛學的影響下,這一時期的繪畫,既繼承了前代的優秀傳統,又吸收了外來影響,題材廣及文學、宗教,技巧豐富多變,創造了「筆不周而意周」的新風格。

同時,第一批為後世崇奉的畫壇宗師,如曹不興、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第一批有摹本流傳的巨跡,如《女史箴圖》、《洛神賦圖》、《職貢圖》;第一批有系統的畫論,如顧愷之《論畫》、謝赫《古畫品錄》、宗炳《畫山水序》、王微《敘畫》等,亦應運而生。中國繪畫從附屬經史而行的被動地位中初步掙脫出來,顯示了自己獨立的審美價值;畫家也不再躋身於工匠之列,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獨立地位。

值得指出的是,南謝赫提出的畫評「六法」,即: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從三國魏晉南北朝以後,中國繪畫逐漸進入了高潮。

「佛面之祖」曹不興

三國時期,兵禍連結,殺伐無已,提倡和平行善的佛教乃迅速發展,一些西域(今中亞一帶)僧人將佛本生故事畫傳到內地。吳國畫家曹不興見後,摹寫不已。他心敏手靈,能將佛像頭、面、手、足、肩、背等人體比例,畫得與真人一樣。後來由熟生巧,自成一體,所繪人物,衣紋折皺緊貼身體,富有立體感,世人有「曹衣出水」之稱,號「曹家樣」。
曹不興學會佛像畫後,或繪卷軸以供禮拜,或圖寺壁以助庄嚴,所作大佛像有的高達5丈,氣魄恢宏,庄嚴妙相,仰之彌高,令人肅然。他被譽為「佛畫之祖」,對佛教東漸起到一定的推動。
世傳曹不興繪有《維摩詰圖》、《釋迦牟尼說法圖》等。他的畫風為衛協所師承,再傳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等,不僅佛像畫綿延不絕,風行百代,而且人物畫也精益求精,蔚成大觀。

畫壇「痴人」顧愷之

曹不興的再傳弟子顧愷之(346年—407年),為東晉大畫家和文學家,他以「畫絕、才絕、痴絕」而馳名於世。顧愷之主張畫人物要有傳神之妙,而其關鍵在於阿睹(眼)中。因此他一反漢魏古拙之風,專重傳神,點睛最妙。年青時曾為建業(今江蘇南京)瓦棺寺作維摩詰像壁畫,當眾點睛,觀者如堵,施捨錢頃刻超過百萬,從此他的名聲遠揚四方。
顧愷之所作人物畫,善於用緊勁連綿、循環不斷的筆法,如風趨電疾,灑脫飄逸;並以人物面部的復雜表情,來隱現其內心的豐富情感;衣服線條流暢而飄舉,優美生動。他還善繪風景,所作樹木、山巒,布置有致;或水不容泛,人大於山,充滿藝術魅力。晚年筆法如春蠶吐絲,似拙勝巧,傅以濃色,微加點綴,不作暈飾,而神氣飄然,饒有浪漫主義的色彩。南朝陸探微、唐代吳道子等皆臨摹過他的畫跡。
現今傳世的顧愷之作品摹本有歌頌曹植與甄氏愛情的《洛神賦圖》,和勸誡婦女德行的《女史箴圖》、《列女仁智圖》。

南朝梁元帝與《職貢圖》

隨著繪畫的發展,除文人(如顧愷之)參與繪畫外,皇帝也加入了畫家的行列。若以傳世畫跡來看,南朝梁元帝蕭繹(約508年—554年)應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皇帝畫家。
他是梁武帝蕭衍的第七子,聰慧好學,自幼愛作書畫。當時南朝與各國友好相處,來朝貢的使臣不絕於途。蕭繹據其所見作《職貢圖》,描繪滑國、波斯、百濟等十二國使臣像,並撰文述各國風情,以記其事。原圖不存,現有宋人摹本藏於南京博物院。
這幅縱27.2厘米,橫200.7厘米的圖上,使臣著各式民族服裝,拱手而立。從他們僕僕風塵的臉上,流露出來到南朝朝貢時既嚴肅又欣喜的表情,同時也傳達不同地域和民族使者的不同面貌和氣質;臉型膚色,各具特點。
此圖線條以高古游絲描為主,間以蘭葉描,簡練遒勁,並分層次加以暈染,形象准確生動,富有裝飾性。在南朝卷軸畫無一存留的今天,這幅宋摹本無疑是研究、了解當時各國歷史風俗與中外關系的寶貴資料。

名士風范與《竹林七賢》畫像磚

魏晉間以嵇康、阮籍、山濤、王戎、向秀、劉伶、阮咸為代表的風流名士,因不滿暴政,乃消遙山林,談玄醉酒,長歌當哭,不與統治者合作,世稱「竹林七賢」。後世畫家顧愷之、陸探微等仰慕他們曠達不羈的行徑,作有《竹林七賢圖》,可惜今已不存。所幸1961年在南京地區的南朝墓室中出土了《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畫像磚。圖中的榮啟期是春秋時代的名士,他與七賢有共同之處,故被畫在一起。全圖線條挺勁銳利,是仿顧、陸之作。
南京西善橋南朝墓室的畫像由200多塊墓磚組成,人物形象皆作線雕而凸現在畫面上。畫家捉刀如筆,准確生動,南壁為嵇、阮、山、王四人,北壁為向、劉、阮、榮四人,人物之間以銀杏、垂柳、松槐相隔。八人均席地而坐,但各以一種最能體現自己個性的姿態來表現,有的撫琴嘯歌,有的頷首傾聽,有的高談玄理,有的舞弄如意,人人寬衣博帶,孤傲高雅;崇尚老莊之情,追求個性之心,溢於畫面。士族知識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在畫像磚上得到充分地表現。

北朝的繪畫殿堂——敦煌莫高窟

如果說南朝畫家以木結構的寺院為創作中心,那末北朝畫家則是以石窟佛寺為活動場所。因木質不如石質易於保存,故至今傳世的北朝繪畫遠遠多於南朝,集中在當時少數民族政權開鑿的甘肅、新疆等石窟中。其中甘肅敦煌莫高窟最引人矚目。經歷代開鑿,如今它有492個洞窟,4.5萬平方米的壁畫,是世界現存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
莫高窟的北朝繪畫內容,主要是講述佛祖出世前經歷的佛本生故事,與佛出世成道後的說法場景。佛本生故事內容豐富,有鹿王本生、薩垂那本生、須達拿本生等故事,宣揚佛家忍讓、善良與因果報應思想,故事以連續的場面展開,從左右向中心發展,構思完整。畫面厚重樸拙,線條粗放,有大片顏色的平塗,可看出受到漢墓壁畫及印度阿旃陀壁畫的雙重影響。
說法圖以佛祖為中心,周圍聽眾雲集,人物造型受西域藝術影響,腹腰突出,上身略向後傾,肉身呈S型,富有動感,而技法上則為中原線條風格,流暢有力,畫風亦是中外兼具。
有的壁畫上還畫有伎樂飛天。畫師僅以幾條順風飛舞的綵帶,就將人物輕盈飄逸之姿酣暢地表現出來,給說法圖畫面增添了嫵媚活潑的氣氛。因此有人要將敦煌莫高窟喻為「飛天的故鄉」了。

西域美術奇葩克孜爾千佛洞壁畫

新疆是佛教東漸的「橋頭堡」,魏晉時期開鑿的克孜爾千佛洞代表了當時的藝術成就,氣勢雄偉森嚴,外來影響大,民族風味濃。它的壁畫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有菱格圖案。在每個菱格中畫著不同的佛本生故事、因緣故事、供養故事和千佛故事,皆以單幅的形式表現一個完整的內容。這些菱格還含有佛教意義,蓮瓣表示蓮花,山為須彌山,樹為菩提樹,皆是佛家吉祥的象徵。
克孜爾千佛洞壁畫的人物,用曲鐵盤絲描法與凹凸不平的染色法,線的韻律感強,人物臉呈橢圓形,勃子粗糙,胸體健壯,身體修長,手背圓肥,手心豐滿而富有彈性,帶有稚拙純朴的美感,與當地少數民族的審美觀相吻合。
由於克孜爾千佛洞壁畫富有裝飾性,色彩絢麗,將有限的穹頂與窟壁開拓成一個大千世界,擴大了繪畫藝術表現空間的層次和深度,而被後人譽為西域美術的奇葩。

邊關歲月——嘉峪關墓室壁畫

除石窟壁畫外,北方的墓室壁畫也很發達,如河南鄧縣南齊墓門彩畫磚、河北的東魏茹茹鄰和公主墓壁畫、山西太原的北齊婁睿墓壁畫等,而以嘉峪關魏晉間墓室壁畫最為豐富。6座墓共存壁畫600餘幅。內容包括農桑、畜牧、井飲、狩獵、林園、屯墾、營壘、皰廚、宴飲、奏樂、博奕等,從多方面真實、生動地反映了魏晉時期河西地區的社會生活。
壁畫是以每磚各成單位的小幅構圖,與漢畫分層排列的布局法有所不同。畫工以大寫意手法,概括地刻劃形象,粗略數筆,就勾畫出一幅幅活潑感人的畫面。線描均以中鋒勾勒,多用富於彈性的圓弧線,靈動瀟灑,簡練奔放,卻不失外形的准確。色調熱烈明快,單純和諧,人們日常生活中瞬息的細節,被畫工傳神的手筆捕捉於畫面上,主題樸素,洋溢著生活情感。這些壁畫說明河西地區的傳統壁畫藝術,在北朝佛教壁畫興盛之前,就有了成熟的面貌。

澄懷觀道」與山水畫因緣

魏晉時期,一些士大夫不滿時政,避隱山林,尤其晉室南渡後,江南秀美的山水激發人們對自然美鑒賞力的提高,於是披奇攬勝成為士大夫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畫家也開始模山范水,戴逵、顧愷之等均作過山水畫。但山水畫真正脫離人物背景而獨立成科,則從南朝劉宋時期始,宗炳(375年—433年)就是當時的專業山水畫家。
他一生隱居不仕,酷愛自然,游蹤遍及江南湘鄂名山大川。晚年將生平所見名勝繪於壁上,作為「臥遊」,彷彿置身大自然中,怡然自得。
宗炳在《畫山水序》中提出畫山水以「澄懷觀道」、「暢神怡身」為宗旨,即通過對天地自然的描繪和欣賞,來領悟老莊超脫無爭之道,抒發精神追求,怡娛身心。這樣也將儒家「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與道家「游心物外」思想合而為一。他的看法奠定了日後山水畫向「虛」、「靜」、「無爭」、「游目騁懷」的方向發展。

② 魏晉南北朝時期工藝美術的主要內容及特徵。

魏晉南北朝時期工藝美術的主要內容
1、 中外文化交流對工藝美術的影響,尤其是國內南北文化的沖突和融合對中國傳統工藝的影響。
2、 佛教在這個時候廣泛流傳,對建築,器皿,服飾等產生影響。宗教藝術得到發展,影響和帶動整個社會的工藝水平。
3、 魏晉南北朝是一個人全面自覺的時期,在以前,工藝美術大多反映神秘的神鬼世界,而這個時期,人們以全新的眼光來看待現實世界。
魏晉南北朝時期工藝美術的主要特徵
一、 魏晉南北朝時期建築的特點和成就
1、 以鄴城為代表的新的都城布局對後世影響很大。主要特點: 不同於以前都成不規整的形狀,鄴城的布局平面為規整的長方形,東西長而南北短。宮殿和居民區分開。中部的南北方向的中心軸線安排重要的宮殿,形成前朝後寢的格局。鄴城的規整的有中軸線的封閉型都城,體現了古中國人的皇權思想,為唐都長安城的規劃提供了典範。
2、 佛教建築的大量營造 從建築的類型看,佛教建築可分為佛寺、石窟和塔三種類型。
1>佛寺的布局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中心佛塔式,另一種是佛寺。
2>石窟在中國北方較多,因地制宜建造,有著名的 洛陽龍門石窟(結合了木結構建築)、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敦煌莫高窟、新疆克孜爾石窟。石窟是對佛寺的模仿。
3>塔是最有中國特色的佛教建築。有重疊 )、樓閣式、密檐式(河南嵩山嵩岳塔)、金剛寶座式。
二、 魏晉南北朝的陶瓷布局以及對後代中國的影響。 陶瓷從東漢末年陶瓷燒造技術成熟後,瓷器的製造一直延續到現在,較青銅器,漆器等有一下主要優點:
1、 製造成本低廉
2、 易於造型和裝飾
3、 輕便清脆,便於清洗,能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
4、 類玉,符合中國傳統審美觀,使用者能獲得心理滿足 魏晉南北朝的陶瓷布局: 在全國方位內,大約可分為南方和北方兩個系統。在南方,前期陶瓷燒造以浙江為中心,有著名的越窯、甌窯、婺州窯、德清窯和均山窯等,後擴展到湖南湖北等地,主要產品有青瓷和黑瓷。北方瓷器晚於南方,技術相對落後,但創燒了「白瓷」。青瓷和白瓷曾為南北朝交相輝映的品種,為唐代的「南青北白」的局面奠定了初步規模。 典型器型有:吳永安三年青釉谷倉罐、青瓷大蓮花尊、白瓷綠彩刻花覆蓮四系罐。
三、 染織與服飾以及中國內外文化交流 染織服飾是南北朝時期最能夠體現中國內外文化交流的的工藝形式之一。 染織技術在這個時代進步不大。三國時期的馬鈞對改善織機作出了突出貢獻,織物以三國的蜀錦最為出名。

③ 伴你學歷史28——氣韻風骨的魏晉南北朝藝術

         從三國、兩晉到南北朝的四百年,是中國歷史上形容詞最多的時代。它充滿著動盪、苦難、征戰與荒誕, 政治上,從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陷入的分裂混戰,到隋的統一,其間經歷無數的戰爭與政權對峙;民族關繫上,戰爭和民族大遷徙促使了胡、漢雜居和民族之間的空前交融;思想文化上,秦漢以來一直崇尚的儒學產生裂變並逐漸趨向衰微,於是源於老莊的玄學思想流行起來,形成了清淡無為、放盪不羈、超然物外的魏晉風度;同時,隨著佛教的興盛,為中國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儒釋道的文化內核逐漸在這一時期舒展開來。此時的中國,秦漢雄風已逝,而盛唐氣象未至。作為中國歷史上最為混亂,人們面臨的苦難最深的時期,也是王朝統治控制最為薄弱的時期,政治上的高壓盪然不存,這一切激發了人們精神藝術上高度的解放和高度的自由、孕育出注重審美、嚮往自然、追求超逸的文化藝術特質。

        在書法藝術上,魏晉南北朝時中國書法史上發展的一個高潮時期,這一時期的書法不但作品突出,流傳量大。 在另一個層面上,這一時期出現的書法大家如王羲之 、 鍾繇等人對整個書法史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和貢獻。晉字最大的特點是將書法的個人價值完美的表現出來,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書聖王羲之和其第七子王獻之,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其文心和書藝都體現了晉人的風骨,使中國文人對人世和自然的感悟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此作字字精妙無比,奠定了新行書的特點。漢末魏晉四百年,是中國書法藝術發展輝煌燦爛的時期,魏晉士人在一種高度精神自由的狀態下,以充沛的精力去追求書藝之美,寓性情、襟度,風格於其中,飽蘸濃墨,縱情揮灑,於不經意間創造出極其賞心悅目的風韻,達到了中國書法藝術的極致。人們說「晉尙韻、唐尙法、宋尙法」,魏晉時期這個時代書法的風格特點就是「自然天成,灑脫俊逸」,即一個「韻」字。南北朝時期,中國書法進入了北碑南帖的時代,豐富的魏碑對推進楷書不同用筆方式的出現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豐富的魏碑形式 ,對書法在以後的發展形式上作出很大的貢獻 。比如在唐代楷書大家顏真卿的雍容大氣的顏體和柳公權的細勁的柳體,都受到魏碑的影響。

         繪畫藝術上,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國家長期處於分裂狀態,民族大融合使得社會藝術出現了更加多元化的發展。其特點集中在對漢代繪畫藝術的深化和對佛教文化藝術的吸收消化上,從而使魏晉繪畫達到了一個空前未有的審美境界。這一時期的繪畫形式以長卷為主,而重人物的傳神寫照,雖然這僅是特定時代的產物,但是對整個封建社會的繪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魏晉時期,少數民族受漢族文化的影響,其繪畫逐漸向具有中原人物造型的方向轉變,而中原繪畫技藝也受到其他民族的影響出現了明顯的進步,尤其是希臘、波斯、印度、西域等地區繪畫技藝的影響。在繪畫中,西域色彩的傳入,使得這時期的壁畫作品更加艷麗豐富,如敦煌莫高窟壁畫,其人物造型頗具宗教特點,並且由於其顏色豐富、鮮明,使得其保存至今仍栩栩如生。同時,在繪畫形式上,魏晉時期則開創了墓室壁畫、磚畫、寺院壁畫、大型石刻、漆畫等畫作形式,尤其是墓室壁畫和寺院壁畫,更是將當時的民間喪葬文化遺跡宗教文化很好地呈現在了我們面前,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在繪畫的種類上,伴隨著山水詩的興起,山水畫開始成為獨立的畫種,花鳥畫也慢慢的出現端倪。我國歷史上第一批有文獻記載,以繪畫的才能享譽的畫家職業畫家也出現在魏晉之際,而南北朝時期的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則代表了漢代美術迅速發展和成熟的人物畫藝術,有這樣的評論「張得其肉、陸得其骨,顧得其神」,可見顧是人物畫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有《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列女圖》等。

        石窟雕塑藝術,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石窟的開鑿由西向東 ,這一時期 ,中國在歷經秦漢四個世紀的一統局面以後 ,又陷入割據的狀態 社會的動盪不安使外來的佛教產生了廣泛社會基礎,加之統治者的帶頭尊奉 ,佛教廣為流傳,南朝四百八十寺,就是最生動的寫照 。那時隨著佛教的興盛而出現了大規模的營造石窟寺活動。中國幾個較大的石窟群如敦煌石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 、麥積山石窟等,均開鑿於此一時期。敦煌的塑像突破了佛教美術形式與內容的限制,曲折的反映著現實生活,那些彩塑菩薩含蓄的美和會心的笑,深刻地表現了女性特有的莊重。佛的面貌也帶有超然的睿智,眉眼的微妙動態表現了寧靜與安詳的心境。雲岡上石窟在北魏政權的支持下,是整個石窟造像規模最大的,其石雕造像氣魄雄偉、內容豐富,早期造像來源復雜,諸如衣著厚重、衣紋凸起、身軀魁偉,反映了犍陀羅和中亞地區的服飾和造型特徵,雲岡石窟後期是孝文帝開鑿的,此時的造像出現了形體清秀、雍容華貴、雕飾奇麗的風格,特別是一些釋迦、多寶穿上了褒衣博帶服飾,菩薩也帶起寶冠,雕刻的供養人所穿服裝也為寬博的漢式服裝,這反映了雲岡石窟藝術開始中國化過程,反映了現實生活與風尚對藝術帶來的影響,體現了中國傳統藝術對外來藝術的巨大融合和改造的能力。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人的心靈多彩而燦爛,除繪畫、書法、雕飾藝術成就外,還有陶淵明的'悠然見南山"與嵇康散盡的《廣陵散》,它們一起形成了嶄新的審美趣味,為我們勾勒出「氣韻」「風骨」「神」「妙」等美學意境,被學者們稱為「中國藝術的自覺」。

④ 魏晉南北朝的藝術有什麼成就

一、魏晉南北朝的科技
1.祖沖之和圓周率:南朝數學家祖沖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第七位,領先世界近千年。
2.賈思勰和《齊民娶術》:北朝農學家,所著《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
3.酈道元和《水經注》:北魏地理學家,著有《水經注》,《水經注》敘事寫物,文筆優美,精彩地方既像詩又像畫,它既是一部優秀的地理學著作,又具有很高的文學和史學價值。
二、魏晉南北朝的藝術
1.書法:東晉王羲之,被稱為「書聖」,代表作《蘭亭序》。
2.繪畫:東晉顧愷之,代表作有《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
3.雕刻:
(1)開鑿石窟的目的:宣傳佛教。
(2)石窟藝術:南北朝時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和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3)特點:繼承了秦漢以來的藝術成就,也吸收了外來佛教藝術的特點。

閱讀全文

與魏晉年輕時有哪些藝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