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芷江侗族有什麼藝術品

芷江侗族有什麼藝術品

發布時間:2023-01-21 10:34:18

❶ 侗族的風俗及特色的介紹

侗族的風俗:信仰山神、土地神、水神、井神、樹神、石神、火神、雷神;好客,以酒為禮,以酒為樂,平時則以酒消除疲勞。

特色:侗族以自紡自織自染的侗布為服飾的衣料,婦女的發式分前、後、左右挽髻或盤發辮於頭頂。侗族居住的村寨一般具有依山傍水的特點。

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省的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銅仁地區,湖南省的新晃侗族自治縣、會同縣、通道侗族自治縣、芷江侗族自治縣、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三江侗族自治縣、龍勝各族自治縣、融水苗族自治縣,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

侗族的飲食

侗族以大米為主食,也食用小米、玉米、小麥、高粱、薯類,但一般為調劑口味而搭配。肉食以家養的禽畜為主,有豬、牛、羊、雞、鴨、鵝等,尤喜食魚類。蔬菜品種較多,以青菜、白菜、蘿卜、茄子、豇豆、黃瓜、南瓜、冬瓜、白瓜、辣椒最為普遍。婦女們經常上山採集野生竹筍、菌子、蕨菜等佐餐。男人們農閑時獵取野豬、竹鼠、山雞、鳥雀等食用。

酒在侗族飲食中有極重要的位置。酒多以糯米釀成,家家都會自釀自烤。侗家好客,以酒為禮,以酒為樂,平時則以酒消除疲勞。糯米、油茶、腌酸和魚是侗族人民最喜愛的傳統食品,這類食品與民族習俗息息相關,被公認為是侗家風味。

大部分地區日進三餐,很多地方早餐吃油茶,而把午餐稱為早飯。進餐時一般都擺低桌短凳,使用碗筷,合家圍桌而食。有「牛癟」、燒魚、血漿鴨、紅肉等特殊食品。

以「油茶」、「酸宴」和「合攏飯」款待賓客。

侗族的建築

侗寨一般坐落在群山環抱之中,寨邊梯田層層,寨腳溪河長流,寨頭村尾樹木參天。大的侗寨六七百戶,小的二三十家。侗寨的房屋建築,一般是用杉樹建造的木樓,有一至二層的小樓房,也有三到四層的大高樓。

鼓樓是侗寨中最具特色的建築物。一般的村寨建有一座到兩座,較大的寨子四到五座。鼓樓是一種木結構重檐建築,建築手法綜合了中國木結構的「井乾式」、「穿斗式」和「抬梁式」工藝。

在侗族聚居的地方,有河必有橋。橋梁大都建築在村前寨尾的交通要道上,有木橋、石拱橋、石板橋、竹筏橋等。其中名為「風雨橋」或「花橋」的長廊式木橋,以獨特的藝術結構和高超的建築技巧聞名中外。

❷ 湖南芷江天後宮牌樓裝飾是()

湖南芷江天後宮牌樓裝飾是石雕。

天後宮門樓牌坊是芷江侗族自治縣清代建築。在芷江侗族自治縣城、沅江河岸。據《芷江縣志》載,為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福建客民自建。」天後宮原建築中僅門樓牌坊尚保持原貌,基本完整。

在中國歷史悠久。在漫長的舊、新石器時代,石器加工是嶺南原始先民謀生的手段。在珠江口的香港、澳門、珠海發現多處岩刻,以復雜的抽象圖案為主,採用鑿刻的技法,尤以珠海南水鎮高欄島岩刻為巨,最大的一幅高3米、長5米,明文鑿刻,線條清晰,從復雜的線條中還可辨認出人物和船刻。

❸ 侗族的特點

侗族人信仰多神,崇拜祖先,特別崇拜女性祖先「薩母」,許多地方都建有「薩母祠」。有的地方也信漢族的一些神。佛教、基督新教、天主教也曾傳入,但較少人信奉。

侗族的語言是侗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侗語有兩個大方言:一是南方話,二是北方話。以貴州錦屏縣境內的苗漢雜居一線劃分。侗語是有聲調的語言,各土語中聲調有些差異,有的地方有9調,有的地方有6調。

侗族善音樂。侗族民間音樂最有名的是「鼓樓大歌」,它是一種無伴奏的多聲部合唱。1986年貴州侗歌合唱團赴法國演出侗族大歌引起轟動,扭轉了國際上關於中國沒有復調音樂的說法。牛腿琴是侗族的傳統弦樂器。

侗族人的服裝多用自製的「侗布」製成,色調以青、藍、白、紫為主。邊遠山區的男子多穿右衽無領的短衣,包大頭巾,有的頭留頂發。

婦女裝束各地稍有差異,上身有大襟無領無扣上衣,也有的衣長至膝,下穿百褶裙或管褲,多束腰帶、綁裹腿,衣襟、衣滾等處綉有花紋。婦女多梳盤發包頭,喜愛佩戴銀等飾品。

侗族飲食沒什麼禁忌,品種豐富,甚至包括一些昆蟲、蠶蛹。

侗家菜腌制食品特別多,包括各種腌酸菜、腌肉、腌魚。另有獨特的米酒,口味不凶,但據說喝多了容易摔跟頭。米酒多由當地產糯米或玉米釀造,度數不是特別高,但經常混合蜂蜜、冰糖等,口感甜,容易喝多、喝醉上頭。喝醉後容易快速入睡,長時間不醒。

(3)芷江侗族有什麼藝術品擴展閱讀:

侗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的百越中的干越等。隋唐五代宋朝時期的「僚」、元明清時期的「峒人」,後來又有許多漢族人來到他們的居住地,與當地人混合而成。

侗族的名稱來自「溪洞」,這是當地人傳統的行政單位,今天當地還有許多地名叫「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將這些地方的居民統稱為侗族。

中國共有侗族2,879,974人(2010年人口普查),為中國第12大民族。侗族世居地分布於雲貴高原東南邊緣的黔湘桂鄂四省交匯區域。

貴州為侗族人口第一大省份,有侗族1,628,568人,占侗族人口的55.01%,占貴州少數民族人口的12.21%,佔全省人口的4.62%,侗族是次於漢、苗與布依族列貴州第四大民族。

❹ 芷江文化

芷江國際和平文化節
簡介
2003年11月15—16日,由湖南省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懷化市人民政府主辦,芷江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承辦的首屆中國芷江·國際和平文化節在湖南芷江縣芷江機場[1]舉行,中央、省、市領導,專家學者、經貿人士及飛虎隊老隊員,約旦等國駐華人員300餘名國內外賓朋聚集和平聖地,觀看、參加了「和平之聲」大型演出、「飛虎隊陳列館」開館儀式、世界和平鍾奠基儀式、侗鄉盛世千人合攏宴、和平論壇、侗族地區經濟發展研討會、經濟洽談會等八大主體活動
詳細資料
2005年9月6—7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主辦,懷化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二屆中國芷江·國際和平文化節在芷江舉辦,開幕式暨大型文藝演出、國際和平論壇及簽署《芷江和平宣言》、芷江與法國諾曼底格郎康邁西市締結友好城市簽字儀式、中外老戰士大聯歡、為二戰時期美國援華航空老戰士頒發紀念章、經貿洽談會、民族歌舞晚會、參觀考察等8大主體活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鐵映,國務院原副總理錢其琛等中央國家領
導及23個國家、10多個省市的嘉賓近千人赴會,濃重紀念中國人民紀念抗戰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共同憧憬世界更加祥和、安寧。 前兩屆中國芷江·國際和平文化節規格高、規模大,是名副其實的國家級、國際性的盛會,對促進國家統一大業,擴大對外開放,加強招商引資,取得了良好效果,產生了深遠影響,芷江作為國際和平文化名城的形象逐漸享譽世界。 第三屆中國芷江·國際和平文化節將於2007年9月21-22日在芷江舉行,在歷時2天的節日里,將舉辦「和諧之聲」大型文藝演出、太和塔暨和平園奠基儀式、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重新開館儀式、蕭毅肅將軍陳列室揭幕儀式、中國飛虎隊陳列室揭幕儀式、中國侗民族和諧文化與新農村建設論壇、芷江縣領導與法國格朗康邁西市代表座談會、經貿洽談會等系列活動

❺ 侗族有什麼樣的習俗呢

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紡、自織、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藍色。男子裝束,近城鎮者與漢族無異,唯邊遠山區略有差別,穿右衽無領短衣,著管褲,圍大頭帕。有的頭留頂發。婦女裝束各地互有差別,有著管褲、衣鑲托肩、釘銀珠大扣、結辮盤頭者;有衣長齊膝、襟邊袖口褲腳有滾邊或花邊、挽盤發者;有著大襟衣、大褲管、柬腰帶、包頭帕、挽頭髻者;有著對襟衣、襯胸布、圍褶裙、系圍腰、著腳套或裹綁腿、髻插銀椎者;有寬袖大襟、衣滾綉有龍鳳花卉、長裙過膝,梳盤發者;也有著漢裝者。 一般都喜歡戴銀飾。

侗族人民的飲食以大米為主要食物,平壩地區以粳米為主,山區則多食糯米。普遍喜食辣椒和酸味。自行加工的「醅魚」、「醅肉」,貯藏十數年不壞。用油茶待客,是侗族人民的一種好客習慣。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以南部地區最富有特色。村頭寨尾多蓄有古樹,溪流上橫跨「風雨橋」,寨中魚塘四布。按族姓聚居,鼓樓聳立其間。住「干欄」房,樓上住人,樓下關養牲畜和堆置雜物。

「月也」,是這一村群眾到另一村作客,並以吹蘆笙或唱歌、唱戲為樂的社交活動。農閑鬥牛,是集體娛樂之一。屆時老少咸集,人山人海,歡聲四起,鑼鼓喧天,鐵炮震動山谷。有外寨客人途經本寨,則阻之於寨邊,以歌對答,謂之「塞寨門」。「行歌坐月」又稱「行歌坐夜」,是青年男女進行社交和談情說愛的通稱。北部侗族地區稱為「玩山」,青年男女在勞動之餘,三五成群,相約在山坡上對唱情歌。南部侗族地區稱「走寨」,或稱「走姑娘」,晚上姑娘們結伴在屋裡作針線活,客寨男青年攜帶樂器前來伴奏對唱,互相傾訴愛情,深情時男女互相「換記」(送禮物)定情,約為夫妻。三江縣富祿等地侗族群眾常於夏歷3月3日或2月2日匯集於廣坪上,用一特製火包沖一鐵環騰空而起,降落時,讓大家搶奪,獲得者受重獎,叫做「搶花炮」。

侗族婚姻為一夫一妻制。姑舅表婚較為流行,姨表兄妹和輩分不同的不能通婚。女子婚後有「坐家」(即「不落夫家」)的習俗。解放前,侗族的社會基本單位是封建家長制的父系小家庭。婦女在社會和家庭中的地位低於男子,婦女禁觸銅鼓;男人或長輩在樓下,不準上樓。侗族姑娘在婚後才能享受父母和自己積累的「私房」以及分得少量的「姑娘田」、「姑娘地」。男子繼承家業,無繼承人的可招贅養子。

喪葬一般同漢族,行土葬。個別地區還有停葬習俗,人死入殯後將棺材停放在郊外,等本族與死者同年同輩的都死亡以後,才一同擇日安葬。

❻ 湖南竟有這么多非遺項目,你知道幾個

一提到湖南

大家第一想到的都是

錦綉瀟湘、偉人故里

火辣的湘菜、多情的湘女

其實

我們大湖南

除了美景美食美人

還擁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

對於湖南多彩的非遺項目你知道多少呢

快和小岳一起來了解湖南非遺項目

保證你大開眼界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

包括:

(一)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

(二)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

(三)傳統技藝、醫葯和歷法;(四)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

(五)傳統體育和游藝;(六)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



通道侗族蘆笙丨 是廣泛流傳於通道侗族自治縣境內的一種傳統民族民間樂器,它由古老的簧管樂器發展而來,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岳陽洞庭漁歌丨 是岳陽市的傳統民歌。被漁民稱為丫口腔的漁歌(即張口就唱,漁民可以自由發揮,盡情地抒發自己的感情),形成了洞庭湖區獨特的漁歌風味。它和其它民歌一樣,也是洞庭漁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靖州苗族歌丨 它是鍬里苗族生息狀況記錄、人際情感交流、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更是他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他民間音樂:蘇區歌謠、炎陵客家山歌、平江民歌、桂陽瑤歌、侗族喉路歌、石馬江勞動號子、湘西土家族民歌、瀏陽文廟祭孔古樂等。

其他民間舞蹈:龍舞(湘西苗族接龍舞、城步吊龍舞、雪峰斷頸龍舞、芷江孽龍舞、衡南七巧龍舞、洞井龍舞)、蠶燈舞、串春舞、湘西土家族銅鈴舞、七江炭花舞、桑植白族仗鼓舞等。


湖南皮影戲丨 歷史悠久,廣泛流傳於湖南各地。其影人多為「紙偶」,在影型製作上吸收了剪紙、繪畫、雕刻等多種民間藝術的精華,雕刻刀法豐富,虛實結合,繁簡相映,造型美觀,惟妙惟肖。

懷化新晃

侗族

儺戲

懷化新晃侗族儺戲丨 侗族儺戲「咚咚推」因演出時在「咚咚」(鼓聲)、「推」(一種中間有凸出的小鑼聲)的鑼鼓聲中跳躍進行,「咚咚推」由此而得名。



邵陽布袋戲丨 系口傳心授。其表演方式和表演技巧為:一個藝人一副戲擔,不管大戲小戲、文戲武戲,生旦凈末丑,吹打彈唱耍,全靠藝人一個人手、腳、口、舌並用,十指靈活調度。以武打戲、鬼怪戲、滑稽戲居多。音樂以祁劇唱腔為主,風格清新、古樸、純真,自成流派。


湘西瀘溪辰河高腔丨 辰河高腔是包括高腔、彈腔和少部分崑腔在內而以高腔為主的地方戲曲劇種,其中的「目連戲」有「戲劇活化石」的美譽。

其他傳統戲劇:湖南花燈戲(嘉和花燈戲、麻陽花燈戲、桑植花燈戲)、祁劇、儺戲(臨武儺戲、桑植儺戲、梅山儺戲、漵浦儺戲)、花鼓戲(長沙花鼓戲、零陵花鼓戲、衡州花鼓戲)、邵東木偶戲、湘劇(湘劇、彭俐儂湘劇表演藝術)等。

湖南漁鼓丨 湖南曲藝有「絲弦,漁鼓,彈詞,小調」四大麴種,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湘中、湘南和湘北、湘西各自不同的說唱風格。

其他曲藝:祁陽小調、益陽彈詞、祁東漁鼓、湘西三棒鼓等

沅陵賽龍舟丨 是融湘西民俗與競技為一體的傳統游藝體育項目。主要特色是賽程長,賽船多,劃手多,觀眾多,花樣多。

其他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大成拳、張家界鬼穀神功、梅山武術、益陽蝦子起拱等

邵陽隆回花瑤挑花丨 花瑤挑花流傳於隆回縣虎形山地區,是隆回縣瑤族女子中流傳的一種獨特的手工藝。花瑤挑花以藏青色或白色的土布和各色絲紗線為材料,在挑綉時,挑花藝人不用描繪設計,也不用模具做刺綉架,只是遵循土布的經緯徒手挑制,工藝獨具一格,也極具文化內涵。


長沙湘綉丨 湘綉的傳統產區,主要分布在長沙市及其所轄的長沙縣、望城縣、開福區的數十個鄉鎮。湘綉近百年來被世人普遍認為是中國四大名綉之一。


瀏陽菊花石雕丨 是以菊花石為原料的一種傳統石雕藝術。

菊花石雕技藝有平雕、浮雕、圓雕、線刻、鏤空刻、立體刻、綜合刻等處理手法,因根據材料造型,所以每件菊花石雕工藝品都是獨一無二的珍品。


邵陽寶慶竹刻丨 是從實用竹器工藝中脫胎出來的一種集觀賞、實用於一體的民間工藝。雕刻技藝種類齊全,題材豐富,手法別致,僅刀法就多達二十餘種。竹簧雕刻色澤猶如象牙,格調高雅。


邵陽灘頭木版年畫丨 是湖南省惟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畫,以濃郁的楚南地方特色自成一派。傳統的灘頭木版年畫有四十多個品種,分為門神畫像、寓意吉祥、戲文故事三大類,在灘頭木版年畫的工藝中,蒸紙、托膠、刷粉等傳統工序均為灘頭所獨有,「開臉」也是有別於他處年畫的獨特技藝。


湘西保靖苗畫丨 是在傳統單色綉花樣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獨立畫種。苗畫題材豐富,其內容多反映著苗族的文化、生產生活、商品貿易、民間信仰等歷史與現實的狀況。


湘西鳳凰紙扎丨 主要流行於湖南省鳳凰地區,發展歷史相當長遠。鳳凰紙扎用篾條扎骨,外麵糊以皮紙並施以彩繪,顯現出很高的藝術水準。「聶氏紙扎」博採眾長,出類拔萃,所扎人物、動物、花草、蟲魚等形象皆生動逼真,活靈活現。

其他民間美術:湘西苗族服飾繪畫、浦市窨子屋建築藝術、土家族轉角樓建築藝術、木雕(湘西木雕、洞口木雕)、石雕(塔卧石雕、楊柳石雕、菊花石雕、洞口墨晶石雕)、土家族竹雕、湘西苗綉、湘西苗族挑花、瀘溪儺面具、邵陽羽毛畫、民間剪紙等

湘西鳳凰苗族銀飾鍛制技藝丨 銀飾鍛制是苗族民間獨有的技藝,所有飾件都通過手工製作而成。銀飾的式樣和構造經過了匠師的精心設計,由繪圖到雕刻和製作有30道工序,包含鑄煉、捶打、焊接、編結、洗滌等環節,工藝水平極高。


益陽安化千兩茶製作技藝丨 安化千兩茶的製作分黑毛茶製作和精深加工兩個階段,黑毛茶製作工藝復雜,經日曬夜露55天製作成黑茶成品。


其他傳統手工技藝:苗族花帶技藝、湘西土陶製作技藝、竹編技藝、蔡倫古法造紙技藝、溪硯製作工藝、岳州扇製作技藝、長沙窯銅官陶瓷技藝、麻香糕傳統手工技藝、古丈毛尖茶製作技藝、武岡鹵菜製作技藝、雕花蜜餞製作技藝、酒鬼酒釀製作技藝、永豐辣醬製作技藝、保靖送花皮蛋製作技藝、火宮殿八大傳統小吃製作技藝、十三村醬菜製作技藝、楊裕興面條製作技藝等


孟姜女傳說丨 嘉山孟姜女傳說是主要流傳在湘西北澧水流域一帶的民間愛情故事。在以澧水流域為中心的湘西北一帶形成了獨特的孟姜女儺文化,游儺、供儺、儺戲等活動在民間流傳不絕

其他傳統手工技藝:苗族花帶技藝、湘西土陶製作技藝、竹編技藝、蔡倫古法造紙技藝、溪硯製作工藝、岳州扇製作技藝、長沙窯銅官陶瓷技藝、麻香糕傳統手工技藝、古丈毛尖茶製作技藝、武岡鹵菜製作技藝、雕花蜜餞製作技藝、酒鬼酒釀製作技藝、永豐辣醬製作技藝、保靖送花皮蛋製作技藝、火宮殿八大傳統小吃製作技藝、十三村醬菜製作技藝、楊裕興面條製作技藝等。

❖ 岳陽汨羅長樂抬閣故事會

岳陽汨羅長樂抬閣故事會丨 抬閣故事會是在汨羅市長樂鎮傳統節慶民俗活動中保留的一種抬閣表演形式。



❖ 永州江永女書習俗

永州江永女書習俗丨 江永女書是現在世界上惟一存在的性別文字——婦女專用文字,它的發展、傳承及以其為符號承載的文化信息構成了女書習俗。


其他民俗:苗族趕秋節、苗族四月八節、古丈跳馬節、苗族跳香、瑤家坐歌堂、擂茶習俗、油茶習俗、花瑤「討僚皈」、桑植白族游神、張家界潑水龍習俗、扎故事(漣源珠梅抬故事、宜章夜故事)、白倉高蹺、屈子祠祭典等。

以上這些項目只是湖南非遺文化的冰山一角!截至目前,湖南列入各級保護名錄的有人類非遺項目4個、國家級項目118個、省級項目324個,入選國家級傳承人121人、省級傳承人202人,位居全國上游。


本文由騰訊大湘網·岳陽官微-您好岳陽公眾號,ID:tengxunyueyang編輯整理,關注您好岳陽獲取更多資訊。


❼ 想去湖南侗族進行調研,請大家幫忙!

建議你去通道侗族自治縣.

通道侗族風情速讀

概 述

通道地處湖南省西南邊陲,懷化市最南端,湘、桂、黔三省(區)交界之處,是中原通往大西南的門戶,是湖南連通「兩廣」的南大門,在歷史撒謊女工委楚越分界的走廊地帶,素有「百越襟喉」、「南楚極地」之稱。

全境東西寬58公里,南北長68公里,總面積2239平方公里,轄21個鄉鎮242個行政村,居住著侗、漢、苗、瑤等13個兄弟民族,總人口22.19萬人,少數民族人口佔81.6%,其中侗族人口佔78.3%。民族分布北部以漢族為主,南部是侗族,苗族居於北部和西部山區,瑤族居於東南部山區。

通道屬雲貴高原向南嶺山脈過度地帶,即東經109』25』52』,北緯25』52』55」,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評價氣溫16.3『C,年平均降雨量1480.7毫米,年平均日照1400.3小時,年無霜期298天。

通道悠久的歷史,清秀的山水,古樸的人文景觀,獨特的民風民俗和豐富的物產,將使每一位來到通道侗鄉的賓客流連忘返。

民 居

侗族多居於莽莽森林和崇山峻嶺之中,由於地處南方亞熱帶雨林地區,常年多雨,夏秋較熱,加之毒蟲猛獸多,故侗族先民選擇「巢居」即「樹積木以居其上」。侗族居民經歷巢式、半巢式、干欄式的演變過程,如見較為普遍的是「吊腳樓」(干欄式)。所謂「吊腳樓」,就是在邊柱之外加一根懸空檐柱,檐柱頂天不著地,用梁枋承挑,既增加實用性,又美觀大方。行人從屋外吊柱下通過,可遮日避雨淋。

侗族居民一般都是歇山式青瓦蓋頂,依山而建,傍水而居,以山水為本,莊重淡雅,不尚多角、圓拱、攢尖造型和彩色粉飾,即所謂「美在宜不在狀,雅在清不在艷」,與侗族人民朴質敦厚親和的民風渾然一體。

侗族居民最大的特點就是家家都設有廳堂(即堂屋)。一棟房子,不論面積大小,總要騰出一定的空間來作廳廊,廳廊外側下半截站壁,上半截裝欄式或空敞著,通風明亮。廳廊內置水桶、長凳,是待客宴賓和歇息乘涼的地方,夜間也作青年那女談情對歌的「歌堂」。

婚 姻

侗族盛行自由交友、集體戀愛的獨特婚戀方式。即首先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集體戀愛階段,然後進入成雙成對的單個戀愛階段,情投意合再定終身。一般是以歌為媒,通過男女對歌,比口才,從中選擇意中人,互贈信物(「巴憑」)許終身。侗族結婚有三種形式:一是正娶。通過自由戀愛,且那女雙方父母均滿意,結婚時要操辦酒席,熱鬧一場。二是逃婚(即「私奔」)。男女雙方情投意合,但雙方父母不同意,只好採取逃婚的辦法,待老人氣消後再回家。侗族逃婚不受歧視,每到之處還受熱情款待。三是搶婚。男女雙方已定終身,但女方父母不同意,為了成婚,男方尋機將女方搶回成親。之後,一般女方要處罰新郎,藉此消氣。侗族結婚自願,離婚也自由。男不要女,由男方退還女方的全部陪嫁和一定數額的「洗面錢」即可;女不願男,則由女方家裡或新夫出錢,作為賠償男方辦婚事的損失,里後相遇,依然相互問候。侗族有「夜取」,即娶親一般都在深夜凌晨時候。「三年上五年下」,即結婚三五年內女方還可以自由參加社交活動,不受丈夫干預。還有「不落夫家」,即「回門酒」後,新年繼續留住娘家,三五年不等,期間夫家有事派人接送,直至女方懷孕才長住夫家等婚俗。

侗族家庭講究「四代同堂」、「五代同堂」。現在多代同堂減少,一般由一對夫婦,一兩個或三四個子女組成,多子婚後分居,父母一般跟小兒子過。家庭成員之間平等、互愛、和睦。

節 日

侗族有百節民族之稱,月月有節,季季喜慶,一年之中大小節日五十多個。侗族過節講的是熱鬧與共享,一個族氏,一個寨子過節,總要邀請親朋好友、左鄰右舍來共度。

侗族除慶新春、過元宵、重陽節、過大年等共有節日外,還有許多特有的帶有濃郁鄉情的節日。

甜粑節。正月過後,至二月初二,侗族人又將進入喜慶的甜粑節,甜粑節即甜甜蜜蜜節氣,用野生甜藤舂碎濾渣加水與糯米粉攪拌,用粽葉包成粑粑蒸熟而成,吃起來香甜甜涼爽,可防瘴免疫,潤肺開胃。晚上,侗家姑娘邀約青年小夥子坐夜暢談,憧憬未來,在臨行時姑娘才從屋裡拿出早已備好的甜藤糍粑饋贈,表示已永遠記住這甜蜜的夜晚,永遠記住臨行的囑托和思念。

蘆笙節。八月中秋至十月,是侗家村寨寨與寨之間賽蘆笙集體做客的時節。今年甲寨到乙寨,明年丙寨到乙寨,或者今年甲寨為主寨,其他幾寨同時到甲寨做客賽蘆笙,賽完蘆笙後,晚上青年男女則對歌,談情說愛,深夜女方還燒油茶或者煮糖羹宵夜,不亦樂乎。

吃冬節。「吃冬節」是侗族特有的民族節日,每年的十月至十一月,侗家姓氏都為自己的祖宗遷徙、進寨舉行紀念活動,亦稱祭祖節。吃冬節這天主要是吃「凍魚」,其他美酒佳餚應有盡有,像過大年一樣熱鬧,因此又稱「過侗年」。這天既是親朋好友相聚的日子,也是集體互訪的佳期。過冬節不需要主家邀請,客人只需帶上小包禮品甚至空手摞腳自行前往即可,主家都會盛情款待。主家這天賓客越多越高興,表示這家越富有、吉祥。
宗 教

通道侗族宗教包括原始宗教和外來宗教,以自然崇拜為主,兼有佛教和道教,信奉萬物有靈。

原始宗教只要有圖騰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圖騰崇拜,以龍為最。墓碑屋柱,庭檐橋梁均雕龍畫蛇,侗族人民認為龍無處不在;雨後彩虹,認為是龍棲身之處,對祖墓中的蛇,更視為祖先化身倍加保護。自然崇拜和水神的崇拜,認為日、月、星、辰、風、雨、雷、電、花草、樹木、鳥、獸、魚、蟲都有神靈,都是崇拜的對象。侗民對雷神是頂禮膜拜的,民間相傳是雷神救姜妹而繁衍人類。對土地神和水神的崇拜也是如此,凡橋頭、寨頭、路口、拗口等處都安設其神位,逢年過節或家有不順利都到神位前敬香祭祀。祖先崇拜是人對自己祖先的崇拜,立神龕常年祭祀。侗家人認為「薩」是侗族至高無上的祖神(即最先的祖母),薩無處不在,無所不能。凡立寨,必先請「薩」保佑;舉行盛大集體活動,如聚款抗體、行年為也都要先在薩壇前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祈求薩的保護。

外來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和基督教,侗族主要信仰佛教。佛教於清代傳入,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義教教規,佛事活動少,且規模不大,在民間那些善男信女對「佛」的信奉主要是認為人要多積善行德,才能到陰間去交換靈魂,等待輪回轉世。

文 藝

侗族的民間藝術十分豐富多彩,主要有侗歌、侗戲、侗舞。

侗歌是侗族先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創造且口頭傳教流傳下來的文化藝術瑰寶,其內容之豐富,曲調之優美、種類之繁多,形式之多樣,令人驚奇,有耶歌、款歌、戲歌、雙歌、酒歌、茶歌、日歌、夜歌、大哥和喉路歌、琵琶歌、可吉歌、侗笛歌等等,應有盡有。尤其是侗族大歌更是名揚世界。

侗戲是侗族的唯一劇種,於50年代初傳入通道,啟發者歷史雖不算久遠,但因其以獨特的侗語演唱和韻律道白而深受侗民喜愛。流傳於民間的侗戲劇目很多,有漢族傳記、小說改編的劇本,也有侗族民間傳說、故事創編的劇本;有古代題材的劇目,也有現實生活提煉的新劇。代表性劇目有《珠郎娘妹》、《劉媄》《秀銀吉妹》等。

侗舞主要包括蘆笙舞、哆耶舞、春牛舞、龍燈舞、祭祀舞,以蘆笙舞場面最大,氣勢最火,它是一種自吹自舞的大型集體舞蹈。每年八月秋後至次年正月,侗寨之間都要舉行盛大的集體互訪活動(行年為也)——賽蘆笙。有圍圈表演、有伴舞表演、有斗雞表演。尤其是兩年一屆的蘆笙節更是熱鬧非凡,參賽隊伍少則二三十支,多則五六十支,聚集湘、桂、黔、粵四省(區)3~5萬人參加,那時您會領略到「歌的世界,舞的海洋」的真正含義。

飲 食

「侗不離酸」是侗族飲食的特有習俗。「酸魚」、「酸肉」是宴賓的極品,過去只有紅白喜事和貴客到來時才開桶(特製的腌食工具)食用,可即取即食,可炭火燒食,可油煎炒食,是助食健胃的美味。「罵抗」、「三弱」(酸細蝦)清爽可口,令人回味無窮。

「見客必有茶」是侗族待客的特有方式。侗族好吃油茶,且茶道多,生孩子後有三朝茶、周歲茶;姑娘出嫁有離伴茶、離巷茶;行將生育有送貨茶、收心茶;奉神祭祀有敬「薩」茶,逢年過節有敬祖茶等等。以穀雨茶最好,即穀雨節那天,將新嫩的新芽摘來炒熟燒油茶吃,味道甜、鮮、微苦,吃後可防疫健身,毒蟲不侵。吃油茶有「客人吃三碗」(碗里油茶多少不限)之習俗。

「應盤合攏」是侗族宴賓的特有禮俗,也稱「合攏宴」。即分了家的幾兄弟或一個房族、一個寨子來了共同的貴客,而貴客又不能久留時,主方每戶各盡其所有,共同籌辦酒席,擺長桌陪餐,開席時由一長者舉杯致辭,其他均舉杯敬鄰座。席間各家菜碗依次傳遞,使客人每家嘗到。敬酒以歌助興或猜馬劃拳,氣氛熱烈而友好,合攏宴少則幾十人,多則幾百人、上千人,如2004年縣慶50周年的「獨岩千人合攏宴」,一長桌就坐千餘人。

服 飾

通道境內侗族服飾因款區不同而異,因時代發展而趨同。婦女服飾差別較大。

侗族男裝,各款區(風俗區)大同小異,較古老的男裝,老年人穿無領右衽大襟上衣,寬大而短的折頭褲,頭上盤著1丈2尺的青布帕子,前額包成「人字形」,帕子兩端用五綵線綉有雞冠式的花紋,腳上夏天穿草鞋或麻草鞋,冬穿禾竿鞋(侗稱鞋蒲),即禾竿草編成的套鞋;年輕人穿對襟上衣,不扣,九、十一顆不等,一套3~9件單一,一般只把貼身內衣扣齊,再由里至外依次少扣一顆扣子,讓全身上衣逐層展現,以示富全。

侗族女裝,款式較多。雙江以南,婦女上衣無領右衽無紐扣,腰部以一根布帶相系的侗布衣;下身結婚前穿褲,婚後改白褶裙,下肢包紮裹腿;戴頭帕,帕子兩頭各織二尺許錦綉,留有絨須。婚禮或節慶時,頭插銀飾,頸部掛大項圈;芙蓉金殿片,少女大襟右衽,不留滿頭發,沿頭發邊剃光,僅留頭頂,梳獨辮,以細絨繩扎結,若家中有新葬,則用綠色絨線扎辮。婚後蓄滿頭發,挽椎鬢於頭頂,鬢邊圍鬢圍,熱天穿有3~5顆銀飾的對襟右衽衣,扣珠表面有花鳥圖案,冬穿無領對襟右衽扣衣或服式上衣,胸前扎圍裙,以銀鏈系於頸後,腰間兩側系侗錦帶,在背後接結。居夫家著裙,居娘家著褲,腳下冬春穿硬底前端上翹鉤鞋,圓口以白線紋邊,白布統襪,夏秋穿布底錦帶鞋或草鞋。獨坡婦女,頭戴二尺余長帕,巾頭緣以曲線花紋,挽椎鬢,衣右衽,以銀鏈系衣扣,圍腰裙,腰邊緣著花邊,著褲,裹綉花腳綁。播陽婦女,頭扎三尺許花格帕,少女扎長辮,系紅絨帶子,發辮盤於頭巾的外面,衣為右衽大襟,外罩裙與衣服齊,裙上有一紐於衣領前扣,胸裙腰部橫一兩指寬彩條衣服袖口,襟邊和花叉均以彩色絲線系之,衣袖及襟邊滾三條邊,配以藍白布條,著細管褲。下鄉、臨口婦女、少女梳獨辮,進入青春期挽雙鬢,插雙簪,生育前始終雙鬢挽成一個圓粑型的發鬢,稱「收心鬢」,雙鬢邊有銀制鬢花,頭纏青長巾,8尺至1丈2尺,大襟衣,緣以紅、藍、綠三種邊,胸前掛一塊綉花裙,以銀鏈後系,著裙。

名 勝

通道境內文物名勝豐富多彩,絕色景觀星羅棋布。通道縣是文物大縣,有新時期時代的大荒遺址、商—西周安南遺址等古文化遺址;有宋代塘沖古墓群、明代萬銀山懸棺墓、明代播陽巡檢司古墓群、清代玉柱山僧人墓等古墓葬;有宋代黃園窯址、元代窯口址等窯藏文物;有馬田鼓樓、回龍橋、白衣觀、陽爛寨門、兵書閣、恭城書院、普修橋、芋頭古侗寨等古建築;有八寶銀爵、青銅花草鎏金杯、褐彩點葉弦紋魂壇、石鑿香爐、竹編瓜蔞、浮雕魂等館藏文物;有紅軍手雷、紅軍馬燈、梨子界紅軍烈士墓、小水戰斗紀念碑、雙江烈士陵園、長征紀念林碑、紅軍長征轉兵會址等「紅色」文物。通道又是民族生態旅遊大縣景區景點有以芋頭古侗寨、皇都侗文化村、坪坦鼓樓群、高步「薩」文化、陽爛銀飾村、梓壇服飾蘆笙隊、坪陽都壘侗劇團、獨岩風情園為主線的「百里侗文化長廊」;有「極地洞天」、「雄獅望月」、「擎天一株」、「神仙洞」、「獅子岩」、「十八彎」、「紅軍山」、「紫雲山」、「萬佛山」;有宏門沖原始次森林、龍底「南國第一漂」、玉帶河休閑逍遙游、三省坡大戊梁賽歌場、黃沙崗天然獵場、恩戈張里亞熱帶溝谷野生動物植物王國等名勝絕景。

路線圖如參考地址

❽ 芷江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TOP 1 漫步龍津風雨橋

侗族特色的龍津風雨橋位於湖南省芷江縣城,跨越流經縣城的舞水河,自明代萬曆十九年(1591年)名僧寬雲帶頭捐建建成起,幾經圯毀,多次修復,一直是湘黔公路交通要塞,也是商賈遊客往來雲集最繁華的地方,史稱「三楚西南第一橋」,為當今世界第一大風雨橋。橋身增設了許多體現侗族建築藝術的懸掛、縣瓜,柱腳增設石鼓墊層,樓層觀賞廳、亭、廊、柱、枋、店面上門牌都體現當今名人書法藝術和木刻藝術,使整座橋既保留了侗鄉建築文化遺產,又體現了當代園林建築藝術。
TOP 2 參觀抗日受降紀念館

芷江受降舊址和紀念館,位於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縣七里橋境內,面積4萬多平方米。舊址主要包括抗日勝利受降紀念坊、中國戰區受降舊址(包括受降會場舊址,中國陸軍總司令部舊址,何應欽辦公室舊址)、蕭毅肅陳列室、受降史料陳列館、兵器陳列館、受降亭和援華飛虎隊紀念館等紀念性構築物和輔助建築。
TOP 3 徒步三道坑原始次森林

三道坑原始次森林景區位於芷江縣五郎溪鄉境內,距縣城46公里,規劃總面積11.8平方公里,景區內森林覆蓋率達90%,地勢險峻,山巒疊嶂,有三道坑百米高瀑布、飛龍瀑布、虎嘯瀑布、橫生橋、情人岩、夫妻樹、萬縷根等幾十處景觀和許多珍貴樹種及眾多的野生動物,是徒步旅行的好去處。
4. 玩漂流

茅叢河漂流位於芷江大樹坳鄉境內,這里的農家山莊集農家休閑,田園風光,古樹觀賞,攀岩探險,原始漂流等為一體的旅遊套

❾ 在已經頒布的四期國家級非遺名錄中涉及刺綉的有幾種

在已經頒布的四期國家級非遺名錄刺綉在傳統美術(共計23項)
序號
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314
Ⅶ-15
內畫(魯派內畫)
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
315
Ⅶ-16
剪紙(靜樂剪紙、桐廬剪紙、浦城剪紙、水族剪紙、定西剪紙、回族剪紙)
山西省靜樂縣,浙江省桐廬縣,福建省浦城縣,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甘肅省定西市,寧夏回族自治區
317
Ⅶ-18
蘇綉(揚州刺綉)
江蘇省揚州市
326
Ⅶ-27
象牙雕刻(常州象牙淺刻)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
331
Ⅶ-32
金石篆刻
中國藝術研究院
337
Ⅶ-38
磚雕(固原磚雕)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
343
Ⅶ-44
木偶頭雕刻(泰順木偶頭雕刻)
浙江省泰順縣
345
Ⅶ-46
竹刻(徽州竹雕、莆田留青竹刻)
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
346
Ⅶ-47
泥塑(北京兔兒爺、淮陽泥泥狗)
北京市朝陽區,河南省淮陽縣
349
Ⅶ-50
燈彩(樂清首飾龍)
浙江省樂清市
350
Ⅶ-51
竹編(安溪竹藤編、道明竹編)
福建省安溪縣,四川省崇州市
829
Ⅶ-53
面花(嵐縣麵塑)
山西省嵐縣
832
Ⅶ-56
石雕(沅洲石雕、富平石刻、綏德石雕)
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縣,陝西省富平縣、綏德縣
834
Ⅶ-58
木雕(永樂桃木雕刻、東固傳統造像、通山木雕)
山西省芮城縣,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湖北省通山縣
835
Ⅶ-59
核雕(大連核雕)
遼寧省大連市西崗區
838
Ⅶ-62
錫雕(蓮花打錫)
江西省蓮花縣
840
Ⅶ-64
藏文書法(尼赤)
西藏自治區
842
Ⅶ-66
彩扎(麒麟製作)
廣東省東莞市
845
Ⅶ-69
麥稈剪貼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河南省清豐縣,湖北省仙桃市
853
Ⅶ-77
民間綉活(夏布綉)
江西省新余市
856
Ⅶ-80
滿族刺綉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克東縣
857
Ⅶ-81
蒙古族刺綉
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左旗
870
Ⅶ-94
盆景技藝(如皋盆景)
江蘇省如皋市
收起
八、傳統技藝(共計32項)

傳統美術(共計23項)
序號
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314
Ⅶ-15
內畫(魯派內畫)
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
315
Ⅶ-16
剪紙(靜樂剪紙、桐廬剪紙、浦城剪紙、水族剪紙、定西剪紙、回族剪紙)
山西省靜樂縣,浙江省桐廬縣,福建省浦城縣,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甘肅省定西市,寧夏回族自治區
317
Ⅶ-18
蘇綉(揚州刺綉)
江蘇省揚州市
326
Ⅶ-27
象牙雕刻(常州象牙淺刻)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
331
Ⅶ-32
金石篆刻
中國藝術研究院
337
Ⅶ-38
磚雕(固原磚雕)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
343
Ⅶ-44
木偶頭雕刻(泰順木偶頭雕刻)
浙江省泰順縣
345
Ⅶ-46
竹刻(徽州竹雕、莆田留青竹刻)
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
346
Ⅶ-47
泥塑(北京兔兒爺、淮陽泥泥狗)
北京市朝陽區,河南省淮陽縣
349
Ⅶ-50
燈彩(樂清首飾龍)
浙江省樂清市
350
Ⅶ-51
竹編(安溪竹藤編、道明竹編)
福建省安溪縣,四川省崇州市
829
Ⅶ-53
面花(嵐縣麵塑)
山西省嵐縣
832
Ⅶ-56
石雕(沅洲石雕、富平石刻、綏德石雕)
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縣,陝西省富平縣、綏德縣
834
Ⅶ-58
木雕(永樂桃木雕刻、東固傳統造像、通山木雕)
山西省芮城縣,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湖北省通山縣
835
Ⅶ-59
核雕(大連核雕)
遼寧省大連市西崗區
838
Ⅶ-62
錫雕(蓮花打錫)
江西省蓮花縣
840
Ⅶ-64
藏文書法(尼赤)
西藏自治區
842
Ⅶ-66
彩扎(麒麟製作)
廣東省東莞市
845
Ⅶ-69
麥稈剪貼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河南省清豐縣,湖北省仙桃市
853
Ⅶ-77
民間綉活(夏布綉)
江西省新余市
856
Ⅶ-80
滿族刺綉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克東縣
857
Ⅶ-81
蒙古族刺綉
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左旗
870
Ⅶ-94
盆景技藝(如皋盆景)
江蘇省如皋市
收起

❿ 懷化有什麼藝術品,民歌

鑼鼓、芷江白蠟、《美在侗鄉》、《阿西里西》。
1、懷化是湖南省轄地級市,藝術品有鑼鼓、芷江白蠟,而且鑼鼓、芷江白蠟藝術品是懷化的財富和需要傳承的。
2、懷化民歌有《美在侗鄉》、《阿西里西》,《美在侗鄉》、《阿西里西》都有特別濃郁的懷化民族文化,而且充分展現了懷化的風土人情。

閱讀全文

與芷江侗族有什麼藝術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