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的家鄉在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方面有神魔特色在歷史生曾出現過那些有影響的人物快 !!快!
古古惑惑GV不敗家
Ⅱ 深圳市龍崗區開承研學基地有多少個項目
科技館有20個項目,AR體驗、VR體驗、3D列印、機器人拼搭、無人機拼搭、steam賽事體驗等;非遺館有26個項目,活字印刷、沙畫、木工、古法造紙、草編、陶藝、彩繪石頭、刺綉、壓花畫、皮具、油紙傘、扎染、版畫、金工、麵塑、糖畫、變臉、皮影戲、剪紙、香薰、蠟燭香皂、插花、環保時裝秀、玻璃藝術、DIY抱枕。
還有其他想了解的可以關注他們的公眾號:深圳市開承研學基地
Ⅲ 山西晉城在哪
晉城市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東枕太行,南臨中原,西望黃河,北通幽燕,區位適中,交通便捷,是山西通往河南的重要門戶。
Ⅳ 哪裡的麵塑最有名
山西
麵塑,俗稱面花、禮饃、花糕、捏麵人。它以糯米面為主料,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舊社會的麵塑藝人「只為謀生故,含淚走四方」,挑擔提盒,走鄉串鎮,做於街頭,深受群眾喜愛,但他們的作品卻被視為一種小玩意兒,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如今,麵塑藝術作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重視,小玩意兒也走入了藝術殿堂。捏面藝人,根據所需隨手取材,在手中幾經捏、搓、揉、掀,用小竹刀靈巧地點、切、刻、劃、塑成身、手、頭面,披上發飾和衣裳,頃刻之間,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便脫手而成。
Ⅳ 山西十大景區都是什麼
山西十大景區分別是雲丘山,壺口瀑布,天脊山,太行山大峽谷,綿山,平遙古城,喬家大院,五台山,雲岡石窟,北嶽恆山。
太原市
太 原 市
特色風景區:晉祠、天龍山石窟、永祚寺、崇善寺、竇大夫祠、蒙山大佛、太山
特色文化:太原鑼鼓、晉劇、蓮花落、社火、太原剪紙
特色資源:工業、農業
特色特產:頭腦、山西麵食、蘋果脯、六味齋醬肉、提漿月餅、五仁月餅、稍梅、貓耳朵
古 交 市
特色風景區:千佛寺、水泉寨
特色文化:撕紙【民間絕技,即用手代替剪刀,撕出圖案,與現代繪畫、書法藝術天趣自然的藝術理念相吻合】
特色食品農作物:擦圪蚪、古交黃花、古交木耳、古交木耳、古交蘑菇、古交小米、胡麻油
清 徐 縣
特色風景區:寶梵寺、清泉寺
特色文化:清徐背鐵棍藝術、老陳醋“醋都葡鄉”
特色農作物:清徐葡萄、清徐沙金紅杏、清德鋪紅薯
特色美食:孟封餅、徐溝灌腸、徐溝罐渣、清徐蘸片子、徐溝豆腐乾
陽 曲 縣
特色風景區:青龍古鎮、不二寺、三藏寺
特色農作物:農作物太陽花是陽曲縣當地主產作物之一,預示了太陽花音樂節的青春、朝氣、激情與夢想。潮流前衛的搖滾樂遇上原汁原味的古村落,陽曲太陽花音樂節註定是一次時尚與民俗的約會。
特色工業:太原的工業新區,用於新引進項目的建設和發展,未來將全力打造成為休閑、文化、旅遊的集聚區和特色產業園區。
婁 煩 縣
特色風景區:婁煩森林公園、雲頂山風光、泓佛寺、高君宇故居、汾河水庫
特色文化:四月二十五廟會
特色美食:雲頂山蜂蜜、婁煩莜麵、圪搓搓、莜麵魚魚、
特色農作、植物:皇姑山蘑菇、西洋參、婁煩山葯蛋、冬花、黨參、白芷、枸杞、板蘭根、甘草等。
大同市
大 同 縣
特色風景區:雲岡石窟、烽火台、狼窩山、鷹嘴墩遺跡、采涼山、大同睡佛、呂家大院、烏龍峽
特色文化:大同紅主腰
特色農作物、植物:大同豆面、大同綠豆、大同苦菜、大同黃花。【栽培始於明末清初,黃花其莖、根、葉均可入葯。大同黃花多生長在大同縣內火山群下。大同黃花被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
特色美食:渾源涼粉、玻璃餃子、大同銅火鍋、燒麥
物產資源:12種金屬礦產,玄武岩、火山岩、石灰岩、花崗岩、白雲岩、煤、石英、長石、礦泉水、磚瓦粘土、砂、鐵。主要工業品為活性炭、水泥、機磚等。
陽 高 縣
特色風景:龍混山、雲林寺、古城墓群、守口堡、“許家窯人”遺址
特色文化:陽高二人台、鰲石賽戲、桂香布藝
特色美食:陽高長城羊肉、蒿籽面、陽高羊雜湯、陽高油炸糕、陽高杏脯、醬梅肉、京杏、杏脯、檳沙果、元白菜
左 雲 縣
特色風景:五路山風景名勝區、摩天嶺風景名勝區、管家堡旅遊景區、左雲縣歷史文化名城、十里河濕地生態園區、老虎山森林公園、睡佛寺旅遊區、尖口山森林公園、鳳凰山公園
特色文化:左雲楞嚴寺音樂】
特色植物、農作物:左雲縣、左雲馬鈴薯、小京庄白靈菇、左雲胡麻、北路葫油
特色美食:蒸莜麵、拌湯糊糊、左雲稀粥、和子飯、豆面餄餎、沾豆面糕
廣 靈 縣
特色風景:白羊峪、漢白玉石林、千福山、聖佛寺松濤、廣靈水神堂
特色文化:廣靈剪紙
特色特產:廣靈五香豆腐乾、東方亮小米、廣靈苦蕎、廣靈大尾羊羊肉、斗山杏仁、廣靈五香驢肉、廣靈黑木耳、廣靈巧娘編製品
靈 丘 縣
特色風景:趙武靈王墓、覺山寺、平型關戰役遺址
特色文化:靈丘羅羅腔【靈丘羅羅腔興盛於清代乾隆年間。羅羅腔由一人在前台演唱,眾人在後台幫腔,和之以“羅羅喲喲”之聲,“羅羅腔”之名即由此而來】
特色農作物:靈丘蕎麥、靈丘花椒、靈丘核桃、靈丘莜麥面、靈丘大蒜、靈丘黃米面
特色特產:苦蕎面涼粉、靈丘熏雞、苦蕎掛面、靈丘黃燒餅、靈丘熏雞
渾 源 縣
特色風景:北嶽恆山、懸空寺、麻庄漢墓群、歸潛堂、千佛嶺
特色文化:玄空寺、渾源杏花節、環保香旺火
特色農作物、植物:渾源土豆、黃芪、北芪菇、玉米、穀子、蕎麥、地皮菜、黃花菜、恆山山蘑、渾源蠶豆、
特色特產:渾源涼粉、渾源砂器、渾源燒酒、甜杏仁油、
天鎮縣
特色風景:慈雲寺,盤山,新平古城、漢墓群、保平堡、神頭山、李二口長城
特色文化:天鎮黃河九曲燈
特色農作物、植物:土豆、紅穀米、“血點紅”小米、
特色特產:天鎮胡麻油、天鎮豆腐皮、天鎮涼粉、賈家屯麻油
朔州市
朔 城 區
特色風景:崇福寺、金沙植物園、紫荊山、西山生態公園、兒女山
特色文化:朔州踢鼓秧歌
特色農作物植物: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莜麥、高粱、穀子、黍、玉米、綠豆、山葯等;主要經濟作物有胡麻、葵花、甜菜、小茴香和各種蔬菜。葯用植物主要有黃芪、黨參、柴胡、甘草、麻黃、遠志等。
平 魯 區
特色風景:平魯烈士陵園、烏龍洞、掌櫃窯、鳳凰古城
特色特產:平魯紅山蕎麥、平魯麵塑、羊拐彎
山 陰 縣
特色風景:兩廣武、漢墓群
特色文化:山陰邊塞文化周
特色特產:山陰荷藕、山陰油炸糕、塞上凍兔肉、山陰燕麥、山陰蕎面、山陰胡油、山陰油果子
應縣
特色風景:應縣木塔、凈土寺
特色特產:應縣紫皮大蒜、應縣青椒、應縣豆青碗、應縣陶瓷、應縣涼粉、應縣麵皮、滴溜、應縣牛腰、黃花菜、胡蘿卜
懷 仁 縣
特色風景:金沙灘古戰場、清涼山遼代磚塔、清涼山、丹揚王墓、金沙灘漢墓群、鵝毛口新石器遺址
特色文化:懷仁旺火、懷仁耍孩兒
特色特產:懷仁羔羊肉、懷仁綠豆【中國綠豆之鄉】、懷仁陶瓷、墨玉瓷、閃塌嘴、懷仁糖干爐、懷仁羊雜、懷仁涼粉、懷仁羊雜割、餄餎
右 玉 縣
特色風景:古長城,殺虎口,寶寧寺,蒼頭河
特色文化:右玉喪葬
特色植物動物:沙棘、狼、山雞、石雞、野鴿、黃羊、狍子、鸛
特色資源:煤、硅線石、硅石、石灰石、粘土、鐵礦石、黃金、雲母、沸石、石墨等
特色特產:玉羊、右玉沙棘、右玉羊雜割、右玉月餅、右玉小雜糧、右玉水晶餅
忻州市
忻 州 市
特色文化:忻州《北路梆子》戲曲
原 平 市
特色風景:文殊寺、天涯山、石鼓祠、五峰山
特色文化:雲岡大鑼鼓、原平鳳秧歌
特色產業:農業:以商品糧、制種、畜牧、經濟林、蔬菜等五大基地建設為主體,是玉米、高梁、青椒定點制種基地,商品糧生產基地和蔬菜生產基地。能源工業:山西省重要的能源和工業基地,主要有鋁業、電力、煤炭、化工、冶金、建材、機械。
特色特產:原平鍋盔、原平梨、北王莊莜麵、下神頭檳果;
繁 峙 縣
特色風景:平型關、岩山寺、楊家將抗遼遺址、公主寺
特色文化:繁峙“秧歌”
特色資源:中葯材:中黃芪、黨參、黃芩、麻黃、柴胡;礦產:金、銀、銅、鐵、鉛、鉬、鋅、硫鐵、石灰岩、雲母、褐煤
特色特產:繁峙粉絲、繁峙黃芪、繁峙疤餅、繁峙白水大杏、繁峙驢肉、繁峙核桃樹、繁峙麻麻花、繁峙胡麻油、繁峙黃米、繁峙台蘑
代 縣
特色風景區:雁門關、楊忠武祠
特色文化:代縣“民間刺綉”工藝
特色資源:礦產:鐵礦、金紅石、花崗岩、鉀長石、石灰石、金、銀、銅
特色特產:殺豬菜、代縣大米、代縣辣椒、代縣麻片、代縣木器、代縣紅小豆、代縣豇豆、代縣核桃、代縣綠豆、代縣熬魚、代州面麻片
五 台 縣
特色風景區:五台山、南禪寺、佛光寺、顯通寺、廣濟寺、徐繼畲故居
特色文化:五台“古建築藝術寶庫”
特色資源:礦產:煤、鐵、銅、鉬、硫、磷、白雲石、石英石、水晶、黃鐵、雲母、鋁礬土、砂石、大理石、花崗石
特色特產:苔蘑、素食豆酥豆腐、萬卷酥、蕎麥碗托、五台砂鍋、五台花椒、台黨參、台參
定 襄 縣
特色風景區:北社東洪福寺,薄一波故居,閻錫山故居、鳳凰山生態植物園
特色文化:定襄“麵塑”
特色資源:礦產:有鐵、銅、白雲岩、水泥灰岩、建築石料用灰岩、板岩、大理岩、陶瓷粘土、磚瓦粘土、河砂、地熱水、礦泉水
特色特產:蒸肉、黃燒餅、蔣村麻紙、定襄甜瓜、定襄葦席
寧 武 縣
特色風景區:蘆芽山,荷葉坪風景區
特色文化:寧武小秧歌
特色資源:礦產:煤、鐵、錳、鋁礬土、石英石、水晶石、硫磺、長石、花崗岩、鉬、雲母、石灰岩、粘土
特色特產:澄泥硯、寧武莜麥、涔山芥菜、一窩絲、寧武油炸糕、蔥花烙餅、寧武葦席、寧武營盤蘑姑
靜 樂 縣
特色風景區:玉石駝峰、天柱龍泉、神煙風洞、文峰凌霄
特色文化:靜樂“剪紙”藝術
特色資源:礦產:煤、鐵、鋁、雲母
特色特產:靜樂冬花、靜樂銀盤蘑菇、靜樂黃花菜、靜樂胡麻油、靜樂毛尖茶、忻州高粱、
莜麵窩窩、牛腰子
神 池 縣
特色風景區:毛澤東路居紀念館、八角古城
特色文化:“神池道情”【神池道情是一種主要流行在山西省境內的晉西北和雁北地區一帶的漢族戲曲劇種,以神池縣為基地而取名。這一種漢族民間藝術的瑰寶,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鮮明的地方特色,素有“七彎八轉”之稱。】
特色資源:農作物:莜麥、山葯、豆類、胡麻、黃芥、葵花、西瓜、小瓜、南瓜、葯材
特色特產:神池黑豆、神池黍子、神池羊肉、神池胡麻、神池莜麥、神池胡油、神池月餅、神池蓮花豆
五 寨 縣
特色風景區:五寨故城、南禪寺、開平王墓、南庄窩古塔、古城遺址、東西兩梁、荷葉坪
特色文化:“五寨面魚”工藝
特色資源:動植物:黨參、黃芩、黃芪、麻黃、豬苓;狍羊、狐狸、野兔、野雞、褐馬雞
特色特產:山羊肉、五寨豆腐、五寨茴子白、黃米油炸糕、五寨豬黑肉燉粉、營盤蘑菇、五寨黃芪、五寨黨參、五寨面魚、五寨粉皮
岢 嵐 縣
特色風景區:荷葉坪、鍾鼓樓、衛星基地
特色文化:岢嵐“捏燈盞”工藝
特色資源:植物:黨參,黃芪,蕨菜、蘑菇、黃花菜、刺玫瑰、落葉松、雲杉、油松、楊、樺
特色特產:岢嵐柏籽羊肉、岢嵐紅芸豆、晉西北莜麵、青背山羊、岢嵐營盤蘑菇、岢嵐五加皮
偏 關 縣
特色風景區:明長城、老牛灣、長城古堡、偏關八景
特色文化:偏關縣“龍華盛會”
特色資源:礦產:煤炭、硫磺、鐵礦、石灰石
特色特產:偏關小米、偏關羊肉、偏關豆腐、窯頭鄉陳醋、偏關羊雜碎、野生山磨、偏關粉絲、賊茉花
河 曲 縣
特色風景區:娘娘灘、文筆塔
特色文化:河曲“河燈節”
特色資源:動植物:糜、黍、豆、谷、土豆;野雞、山雀、雁、鷹、兔、黃河鯉魚
特色特產:杏瓣兒、河曲酸粥、河曲海紅果、河曲開河魚、河曲凍西瓜、果丹皮、果瓣子、寺焉甜瓜、河曲黃河鯉魚、河曲醉果、醉果、河曲紅果、海紅星、線麻
保 德 縣
特色風景區:飛龍山、陳烈女廟、故城石窟
特色文化:保德民歌
特色資源:礦產:煤、鐵礦、鋁礦、硫磺礦、石灰石和高嶺土
特色特產:保德海紅果、保德油棗、保德羊雜碎、保德玻璃餃子、保德紅棗、保德黃河鯉魚
陽泉市
陽泉市
特色風景區:獅腦山、翠峰山、北山公園
特色文化:陽泉評說,又名哈哈笑
特色資源:植物:菊科、豆科、薔薇科及禾本科;礦產:無煙煤、硫鐵礦、鋁礬土
特色特產:山西過油肉、陽泉壓餅、北嶺牌米醋、山西河撈面、陽泉漂抿曲、陽泉核桃
平 定 縣
特色風景區:娘子關、冠山、開河寺、固關長城
特色文化:平定迓鼓
特色資源:礦產:無煙煤、硫鐵礦、鋁土礦、鉛鋅礦、石英砂、大理石
特色特產:平定黃瓜干、平定荊花蜂蜜、西回小米、平定砂器、陽泉鐵鍋、平定黃瓜、平定豆葉菜、平定黑釉陶瓷、平定砂貨
盂 縣
特色風景區:藏山、黑龍池、滴水岩、南天門、拜水洞和龍鳳松
特色文化:盂縣看親
特色資源:礦產:煤、鐵、銅、鈾、磷、鋁礬土 、石棉、水晶、雲母、長石、硅石、大理石、白雲岩、耐火粘土
特色特產:仙人紅薯、棗介糕、盂縣鹵土豆、北鄉柿子、盂縣核桃、盂桔梗、盂縣花椒
呂梁市
離 石 區
特色風景區:鳳山、漢化石像博物館、安國寺
特色文化:離石彈唱
特色資源:礦產:煤、鋁土礦、鐵礦、鋁鋅礦、銅礦、鍺、稀土及石灰岩、白雲岩、螢石、石棉、鉀長石、石膏、石墨、高鋁粘土;動植物:喬木、灌木、花卉、葯用植物、真菌植物、木耳、蘑菇、地耳(地谷壘)、豬苓、馬勃
特色特產:榆皮面餄咯、案糕、豆錢錢、抿圪蚪、純種紅芸豆、帽湯
孝 義 市
特色風景區:臨黃塔、琉璃塔、慈勝寺、永福寺、三皇廟、中陽樓、關帝廟
特色文化:孝義皮影
特色資源:礦產:煤、鋁、耐火粘土、鐵、熔制石灰岩
特色特產:孝義火燒、孝義柿子、梧桐山葯、核桃、孝義麵塑、孝義大棗、孝義柿餅
興 縣
特色風景區: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四八”烈士紀念館、晉綏解放區烈士陵園
特色資源:礦產:煤炭、鋁土礦、鐵礦、硅、煤層氣、石墨
特色特產:油棗、抿尖、大明綠豆、興縣冒湯、金絲餅、興縣黃豆、興縣四紅牛
交 口 縣
特色風景區:山神峪,千佛洞
特色資源:礦產:煤、硫、鐵、鋁、石灰岩、白雲岩、耐火粘土
特色特產:交口駿棗、山西腌菜、拌涼粉、交口核桃
方 山 縣
特色風景區:北武當山、南村古城遺址、張家塔村堡遺址、大武木樓、太和宮
特色資源:礦產:煤、鐵礦、鋁土礦、耐火粘土、石灰岩、白雲岩、石棉、硅石和含鉀岩石;動植物:褐馬雞、金雕、黑鸛、金錢豹、蒼鷹、大鳶、雀鷹、烏雕、草原雕、白尾鷂、獵隼、紅腳隼、紅隼、鴛鴦、原麝、獐、黃羊
特色特產:方山核桃、方山沙棘、方山馬鈴薯
石 樓 縣
特色風景區:興東垣東岳廟、四照樓、四照樓、石樓永由古槐、黃河彎
特色文化:呂梁黃河第一灣
特色資源:礦產:煤、鐵、石灰岩、耐火粘土、鋁土礦、次膨潤土、硅石、白雲岩、石膏、鉀
特色特產:石樓核桃、石樓紅棗
嵐 縣
特色風景區:白龍山、北魏秀容古城
特色文化:嵐縣麵塑、明龍燈、旱船、高蹺、獅子舞、嵐縣八音、轉九曲
特色資源:礦產:煤、鐵、錳、大理石、花崗岩
特色特產:嵐縣莜麵、嵐縣小米、嵐縣綠豆、嵐縣老磨坊雜糧、嵐縣實維康莜麵、嵐縣胡麻油
中 陽 縣
特色風景區:柏窪山風景區、仙明洞、龍泉湖、車鳴峪、黃土源
特色文化:中陽剪紙
特色資源:煤礦
特色特產:中陽紅棗、中陽蠶繭、中陽花生、中陽蘆葦、中陽芝麻、柏籽羊肉
交 城 縣
特色風景區:卦山、玄中寺
特色文化:交城鼓書、灘羊皮鞣製工藝
特色資源:動植物:紅棗、核桃、豬肉
特色特產:交城駿棗,交城梨棗,核桃,沙棘、傅山調味品、黃芥子油、野生蘑菇、蜂產品、醇糧醋、雲香
臨 縣
特色風景區:磧口古鎮、義居寺
特色文化:臨縣傘頭秧歌、道情、嗩吶
特色資源:動植物:褐馬雞、金錢豹、雕、鵑、;玉米、穀子、馬鈴薯、大豆
特色特產:臨縣開陽大棗、鋤片餅、臨縣豆腐、黃河鯰魚、稍梅、三交干饃饃
文 水 縣
特色風景區:蒼兒會生態度假區、世泰湖濕地
特色文化:文水縣鈲子
特色資源:種植業:棗;小麥、高梁、穀子、玉米、豆類、薯類
特色特產:文水葡萄、文水酥梨、開柵青豆角、“倫達”牌肉類系列產品
柳 林 縣
特色風景區:香嚴寺、雙塔寺、明代石塔、舍利塔
特色文化:柳林縣盤子節
特色資源:礦產:石灰岩、高鋁粘土、煤炭
特色特產:柳林大紅棗、沙棘油、柳林碗團、杏脯、柳林芝麻餅
汾 陽 縣
特色風景區:文峰塔、汾酒工業園林、賈家莊生態園、太符觀
特色文化:汾陽地秧歌、山西汾酒
特色資源:水土;礦產:煤、白雲岩、石英砂岩、石灰岩
特色特產:杏花村酒、竹葉青酒、冀村長山葯、汾陽釀酒高粱、汾州核桃、汾陽石頭餅、汾州香小米、汾陽長山葯、汾甘草
Ⅵ 石家莊市中小學生校外綜合實踐活動基地的項目分配
有麵塑藝術、益智玩具、快樂午餐、我的風箏飛上天、無土栽培、網吧著火大家議、十字綉、蝴蝶藝術、轉陀螺、石英鍾設計、剪紙藝術、自救自護等。
Ⅶ 濟南的特產是什麼啊
濟南紅玉杏 紅玉杏又稱「金杏」,主產於濟南市歷城、長清,有2000多年栽培歷史,為山東杏中之魁。紅玉杏果實呈圓形,單果重60-83克,最大單果重150克,可食率91.6-93.9%。果皮、果肉均為桔紅色,肉細嫩,酸甜可口,耐貯運。紅玉杏是山東省重要出口商品之一,遠銷港澳地區,在國際市場上作為點綴商品,頗為暢銷,而且價格高。 麻醬油燒餅 又叫麻汁燒餅,是以芝麻醬為主要佐料製成的麻酥燒餅,為濟南傳統的回民小吃。過去不少回民餐館都經營此類麵食,外皮多數帶有芝麻,也有不帶芝麻的,但不管表皮怎樣,中間都是以塗麻醬為酥層的。 製作此燒餅,將面用溫水和成;麻汁醬內摻些花椒鹽,並用花生油調稀調勻。將面團擀成面片後,抹上麻汁醬,再將面片捲成長條,然後一個個揪成面劑,放在案上,逐個捏成圓形,使收口包攏,麻汁擀不外露,放案上用小麵杖擀成小燒餅。擀完後,每個燒餅上刷一層清水,再沾上芝麻仁,稍餳一下,再放烤爐里,用微火烤成金色即成。這種燒餅,皮酥脆,並有濃厚的芝麻及芝麻醬的香味,層次達十多層,若與五香醬牛肉同食,倍覺其香酥適口。 馬蹄燒餅創始於清末。由於面團發得好,烤時的火候均勻、適度、鼓得很高,其形極象馬蹄,外焦里嫩,透酥適口。吃時輕輕將鼓起的脆皮拍扁,將饊子放在上面(有芝麻的一面),使底面朝外,一折就將饊子夾在中間,呈半月型。這樣芝麻就不會撒在外面,不過為了防止散落芝麻,在吃時還要用空的一隻手接著,作為早點,馬蹄燒餅在濟南人中間,是很受歡迎的。 阿膠 阿膠因產於原東阿縣城(現平陰縣東阿鎮)而得名,它以專用黑驢皮與當地得天獨厚的天然水質——狼溪河水熬制而成,已有兩千年歷史。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上將阿膠稱為「聖葯」,與人參、鹿茸並稱中葯三寶。 龍山小米 章丘市名產「龍山小米」,在歷史上為全國四大貢米之一。相傳自有「龍山文化」以來就有「龍山小米」。從清朝乾隆年間開始向皇帝進貢.「龍山小米」的營養很豐富,據化驗,它含脂肪5.26%,比其它小米高2%;含蛋白質10%;維生素A和維生素B1及維生素B2的含量也超過其它小米。因此,人們把它作為敬養老人、哺育幼兒、 滋補身體的佳品。 「龍山小米」集中產於龍山村周圍十里內,全都是旱田春播,不澆水,不施化肥,多用農家肥和餅肥,是一種無公害食品。 明水白蓮藕 明水白蓮藕產於明水百脈泉頭,花潔白如玉,藕質地細膩,塊大脆甜,嚼後無渣,是宴席上的佳菜,蓮子既可上席,又可入葯,有清淤理氣之功能。十年動亂期間,白蓮藕瀕臨絕產,現已發展到500多畝,畝產5000斤以上。 明水香稻 明水香稻產於明水鎮硯池村附近百脈泉水的泉頭,已有2000年的歷史,從明朝開始就作為貢米向皇帝進獻.以濃郁的香味而聞名中外,有詩為證「一處開花滿坡芳,一家煮飯四鄰香」。1959年,明水香稻參加了在印度舉行的國際香稻品種展覽,各國專家一致認為中國的明水香稻為最好,其次是美國、日本和印度。明水香稻原種「大紅芒」,雖然米質好、香味濃,但因稈高易倒,低產晚熟,種植面積越來越少,為了保護地方名產,章丘市人民政府組織科技人員,經過幾年努力,培育出了「明香花育一號」和「輻香三號」兩個品種。新品種既保留了「大紅芒」的優點,又增加了抗倒伏、耐肥水、早熟高產、營養豐富的優點,為發展香稻生產開拓了廣闊的前景。 平陰玫瑰 平陰玫瑰始植於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不僅栽培歷史悠久,而且因花大瓣厚,色艷味濃,品質優異而聞名中外。世界著名玫瑰王國保加利亞的玫瑰專家斯達依坷夫曾於1958年、1959年兩次來平陰考察玫瑰,給予了高度的評價;1960年,輕工業部在平陰召開了「全國玫瑰花生產現場會」;1982年,在文登召開的「全國玫瑰花生產座談會」確認平陰玫瑰香甜如意,芳香四溢,具有香氣純正、清甜、濃郁等特點,是中國傳統玫瑰的代表。1996年,平陰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全省五大花卉基地之一。目前,玫瑰種植面積已近萬畝。平陰玫瑰的用途十分廣泛,玫瑰花可用於食品、醫葯、化工等行業,既可製作玫瑰醬,釀造玫瑰酒,又可提取玫瑰精油。玫瑰精油被稱作「液體黃金」,其價格昂貴,既是香精工業的高級香料,又可用於香煙,化妝品的加香工藝中。玫瑰乾花蕾可用作中葯,具有醒郁解脾,通經活血的功效,對治療心血管疾病有特效。目前,平陰玫瑰以出售鮮花蕾為主,大多銷往江浙一帶及東南亞地區。 糖酥煎餅 「三龍牌」糖酥煎餅,採用山東特產「龍山小米」為主要原料,輔以「湧泉」礦泉水,經科學配方烘製而成。主要有花生、山楂、芝麻等30多個品種。該廠地處四門塔景區,由於地處泰山之陰,素有吃煎餅的習慣。相傳郎公和尚主持神通寺時,廟里僧人常以煎餅為主食,一日誤將花生摻入料中,攤出的煎餅酥脆可口,從此就有了酥煎餅的說法。 木魚石 木魚石是60億年前生成於長清縣饅頭山一帶的一種珍貴石材。總儲量為1.2億立方米,可開發量0.8億立方米。據《本革綱目石部》記載,木魚石有「益脾,安臟氣,定六腑,鎮五臟」之功效,其機械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均達到或超過國家規定標准。經國家科學技術部門鑒定,木魚石含有許多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經過自來水、蒸餾水、白開水浸泡,能夠析出硒、鋅、鐵、鑽、鰓、錳、偏硅酸等多種元素。用木魚石製作的器皿,對抗衰老,防止高血壓、動脈硬化,降低血液膽固醇,維持人體內的正常代謝,促進人體發育,有積極明顯的作用。用木魚石製作的器皿還具有通透、防腐的性能,酷署季節泡茶7天,色、香、味不變。木魚石色澤凝重,紋理清晰,還能製成各類造型美觀,晶瑩剔透的觀賞收藏藝術精品。長清縣的木魚石礦石質好,用木魚石研製而成的各類保健品聞名全國。現已研製出各類茶具、酒具、餐具、咖啡杯,文房四寶等保健器皿及工藝製品40多個系列,近300個品種,產品除了暢銷國內外,還遠銷日本、俄羅斯、加拿大及港澳等許多國家和地區。 章丘大蔥 章丘大蔥是章丘市的名產之一。高大脆甜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既可生吃,也可熟食,還能做葯用,據中國醫學科學院營養研究所分析,大蔥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和礦物質,特別是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C和具有強大的殺菌能力的蒜素,用它作葯用,可以預防治療十幾種病,如殺滅痢桿菌,治療心血管病等。章丘種植大蔥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優良品種「大梧桐」,一般株高150至170厘米,最高達到2米,單株重1斤左右,有的達到3斤多,章丘大蔥被稱譽為「世界蔥王」。章丘大蔥不僅暢銷國內,而且打入了國際市場,現已擴大到4萬多畝,總產達1億公斤以上,主產區為棗園、鄉惠、寧家埠、三鄉鎮接壤地區。 黑陶 黑陶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文化遺產,其工藝在世界制陶歷史上獨具特色,並以其特有的歷史價值和美學價值,為當今世人所珍愛,被譽為「中華國粹,稀世珍寶」。為繼承發掘古老的黑陶工藝,濟陽黑陶工藝品廠通過技術引進,開發生產出黑陶產品,該廠在繼承了傳統技藝的基礎上,以開拓精神不斷開發新產品。目前已生產出近150個品種,主要有罐、壺、杯、瓶、尊、爵、錘、鬲、籃、鍾、鼎、香熏、畫盤、地動儀、筆筒、臘台、台壁燈以及壁飾、壁畫和人物、動物造型等等。其形體製成高度最高達到2米,製成難度最大的是龍山典型器皿——蛋殼陶杯。杯體高度與平面大喇叭口的直徑均為23X23厘米,最小厚度為1毫米。粘接難度最大的是四足六耳仿青銅陶籃。特別是開發出的新產品——陶制編鍾,不僅技術難度大,比例要求嚴格,外型美觀,且音階排列有序,擊之音色集中,聲音悅耳,能奏出和諧動聽的旋律。這些黑陶產品,造型與裝飾、整體構思與組合協調。或簡潔、剛健、粗獷,或繁麗、娟秀、精巧,均不失去朴典雅之風采。陶體色澤黑中透亮,有烏金墨玉之感。裝飾紋樣,既具有濃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也不乏現代藝術格調。構圖嚴謹,刀法豪放細膩,疏密結合,錯落有致,韻律感強,賞心悅目,充分體現出其外觀質量和美學價值。目前,濟陽黑陶產品暢銷於港、澳、美國、泰國、法國等國家和地區。 魯綉 古老的齊魯之邦,刺綉十分發達,據《論衡》記載:「齊郡刺綉,恆女無不能者,目是而手狎也。」這種傳統技藝流傳到元明時代,出現了「百鳥朝鳳圖」、「羅漢圖」等魯綉佳作(現藏於故宮博物院)。這些都是雙絲拈線的「衣線綉」,花紋粗獷雄健,質地堅實,色彩對比強烈,具有傳統的魯綉特點。隨首我國經濟重心的南遷,明清時代出現了蘇綉、湘綉、粵綉、蜀綉四大名綉,「魯綉」幾乎銷聲匿跡了。 解放後,已瀕臨絕境的魯綉,於1952年在濟南又恢復了生產。 魯綉以絲綉、發綉著稱。特別是以頭發為絲綉出的中國水墨畫,風格秀雅,栩栩如生,《奔馬圖》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絲綉構圖朴實簡練、色彩明快、針法多變。魯綉綉品,在全國工藝品展覽會上,曾受到周總理的贊揚。 麵塑 麵塑,俗稱「捏麵人」。它以糯米面為主料,調入不同色彩的顏料和防腐劑,用指和簡單工具——小刀、小篦子、竹針等,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塑像,是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舊社會的麵塑藝術都是挑擔提盒,走鄉串鎮,做於街頭,成於瞬間,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但他們的藝術作品卻被作為一種民間小玩意兒,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濟南麵塑是濟南工藝美術中,最具地域特色的類別之一。著名的濟南麵塑老藝人李俊興曾挑著擔子走遍中國各地,還遠離國土到過東南亞、歐洲、中東等十幾個國家。解放後,在黨和政府關懷下,麵塑藝術獲得了新生,李俊興被聘到濟南工藝美術研究所傳授技藝,培養出兩代麵塑藝人,形成了濟南麵塑的獨特風格。濟南麵塑的色彩鮮明,手法細膩,應用於指的捻、揉、搓,再配以刀、篦、針的搓、切、點,製成的人物形象,衣飾容貌逼真傳神,特別是對中國古裝戲劇人物的塑造,尤為專門。優秀作品《火燒琵琶精》、《老壽星》等,曾多次參加全國工藝美術展覽,得到好評。以後又創造出《嫦娥奔月》、《天女散花》、《三打白骨精》、《大鬧天宮》、《霸王別姬》等古裝人物作品。這些高僅數寸的小巧玲瓏小面人,有的龍騰虎躍,表的婷婷玉立,栩栩如生,見者無不為之叫絕,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其中不少作品在省、市乃至全國的工藝美術展覽中獲獎,有的作品還參加了國際展覽銷售。 絹花 又名京花,創始於京津一帶。山東絹花最早產地是濟南,濟南花店街就是因該地多花店而得名。 絹花以輕、薄、透、挺的絹、真絲綢、電力紡、縐紋緞、上塑漆布(作葉),低碳鋼絲(用於枝桿)等為原料,經漂白、上漿、下料、染色、成型、串花(粘合)等工序製成。品種按其用途大體可分為瓶插、盆景、花籃、胸花、帽花、領花、壁花、光榮花等,花式均模仿大自然中各種花卉的形態、色彩製造,具有色彩鮮艷、形態逼真等特點。 山東絹花至今仍大宗出口,暢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
記得採納啊
Ⅷ 正在消逝的中國民間工藝
正在消失的民間手工工藝
很多朋友都看過,黃宏,魏宗萬,趙亮等主演的電影《鬼子來了》.裡面有一段很有趣的情節,就是鬼子的少佐把魏宗萬彈棉花的工具當作了樂器,讓魏宗萬等人進行演奏,魏宗萬等人就唱起了彈棉花的歌:「彈棉花來彈棉花半斤棉彈成8兩8........」
這個電影里邊的故事情節非常有趣,但是在無意或是在有意中,使關中見到了一個正在消失的民間手工工藝--彈棉花.
彈棉花這門手工的工藝技術,從中國有歷史記載以來就應該出現了,大約在商末周初時彈棉花的技術就應該應該基本成熟,並且基本沒有什麼變化。彈棉花的工具比較簡單,一個木錘一個棉花弓.彈棉花時將弓用一跟繩子吊在空中弓弦的位置正好在被彈的棉花上,彈棉花的人一手握住弓背一手拿木錘敲打弓弦,弓弦在敲擊之下,發出「嘭嘭、啪啪、嘭嘭啪啪...」有節奏的聲音。棉花弓的弓弦在過去一般都是用牛皮繩子或者牛筋做成的,彈力很好。在彈棉花人的敲打下,弓弦將被彈的舊棉花打的非常蓬鬆就如同新棉花一樣.
後來彈棉花的工具逐漸進步,但是牛皮繩子卻很少了。一般的弓背也都使用了有韌性的木頭做成,弓弦也由牛筋或者有彈力的繩子變成了鋼絲繩,但是鋼絲繩的效果始終達不到牛筋的效果.被彈的棉花大部分都是人們用過幾年的舊的棉花或者是剛摘下不久曬乾的原棉.棉花的裡面比較臟,土也比較多,所以彈棉花是個很臟的活,半天下來彈棉花人帶的口罩嘴和鼻孔的地方都是黑黑的,頭發上眉毛上都掛滿被打散的細細的棉花白白的像個聖誕老人一樣。一般大人們都不讓孩子們在近處圍觀,孩子們只是遠遠的看著。
現在做這個手工的人越來越少了,彈棉花的工具也大部分換成了電動的工具。雖然山區里有些地方還有手工彈棉花的,但是人們要彈的棉花卻越來越少了。這門手藝可能不會因為不需要而消失,而會因為人們沒有需要彈的棉花而慢慢消失。
箍桶:
箍桶是江南一帶的手工工藝,尤其是在江浙一帶為多。
箍桶的藝人一般是專業性的,他們一年四季大都從事這個行當,所箍的不光是木桶,還有澡盆、馬桶等生活器具。但是最多的還是木桶。箍桶這個行當起源於中國的春秋時期。那時後的江浙一帶屬於吳、越的國土,很多貴族在家裡都開始使用木桶,這個行當也就在那個時候開始興盛起來,以至於一直延續到現代。進入到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樓房逐漸取代了平方,擔水吃也已經成為人們記憶中的事情,箍桶這個古老的行當的路也就越走越窄,很多箍桶世家的手藝也就失傳了。但是在一些農村還有箍桶藝人的存在,他們還在從事著這個市場越來越小的行當。
箍桶是門精細的手工,要做好一隻桶,需要很多道工序,箍桶匠要精通竹匠、木匠、油漆工的活。箍桶之前首先要選好木材,然後將材料烘乾,烘乾後的木板要造型,造型是個比較復雜的環節。要將桶的大小計算好,根據大小計算出要用多少的木板,再把木板用刨子將木板刨成長長的梯形,桶地做成後用線鋸鋸成原形。然後開始箍豎板,箍好的桶最後是油漆,一件箍好的桶雖然是生活用具,但是也是一件工藝高超的藝術品,好桶可以使用很多年。箍桶的工具很有講究,一般都是箍桶師傅把自己的需要告訴鐵匠師傅,由鐵匠師傅定做,像一般木匠用的刨子等工具在箍桶匠手裡就會不順手。但是現在連鐵匠師傅也很少了,會做箍桶工具的鐵匠師傅就更少了。
箍桶這個手藝現在還沒有消失,但是它卻正在消失,真實不知道它還能夠保留多久?
漆器:
前一段時間,曾在中央電視台二套鑒寶欄目看到一套保存完好的八件套漢朝時期的漆器,真的使人大開眼界。歷經2000年的歷史,漆器仍然光彩如新,確實不可思議,最後專家給出的市場價格我並沒有細聽,我只是在注意這件堪稱國寶的工藝品。
中國的漆器工藝的成熟期應該是在夏朝時期或者還要早一些,只是由於漆器做為木製品在保存上面的難度,使得更早的漆器已經基本消失貽盡了,但是在原始社會晚期遺址的考古中發現了漆制實物。這就足以說明中國漆器工藝的源遠流長。但是做為中國最傳統的手工工藝品,我們現在還能看到漢朝時期的作品,無疑是一種享受。漆器在中國的古代,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的物品;『由於漆有耐酸、耐鹼、耐熱、防腐等特性,因此很早就被人們利用。我國為是世界上用漆最早的國家,《韓非子• 十過》篇述虞舜做食器「流漆墨其上。禹做祭器,墨漆其外而朱畫其內。」在中國古代種植漆樹相當普遍,戰國大哲學家莊子就曾擔任過管理漆園的官職。早期漆器一般在簡單木、竹胎上髹塗,既可防腐,也可用於裝飾。隨著漆工藝的發展,逐步出現在各種器物上彩繪、描金、戧金、填漆等,或在器胎上髹漆至一定厚度,再在上面雕刻圖案的作法,還有的在漆器上鑲嵌金、銀、銅、螺鈿、玉牙及寶石,以組成華麗的花紋,千文萬華,紛然不可勝識。唐代的金銀平脫,宋代的一色漆器,元代的雕漆,明代的百寶嵌,清代的脫胎漆器等,都是各代有代表性的特色名品。』(青少年宮網摘錄,有刪改)現在發現的古代漆器一般常見於中國的南方地區,北方由於氣候原因比較難於保存,但是在已經發現的北方漆器中最遠的年代也可追溯到三國時期。
『漆器的漆是天然漆,又稱為大漆,大漆系由漆樹中來,關於漆樹的記載在《尚書·禹貢》曰:「兗州厥貢漆絲」 。《山海經·西山經》中說:「虢山,其木多漆棕。英靼之山,上多漆木。」 漆樹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中部地區,越南、朝鮮、日本、緬甸等國均有漆樹,但產量、質量都不如中國。中國的漆樹生長於甘肅南部至山東一線的南方地區,這些地區濕潤溫度和環境,非常適於漆樹的成長。漆樹是落葉喬木,樹高可達20米。北京房山區天坑國家森林公園里,就有一株高約30米的漆樹,樹葉呈橢圓形、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初夏開黃綠色的花朵,秋季結果成扁球形,外觀平滑呈黃色,生長到八年的漆樹就可以割取漆液了,四十年樹齡的漆樹仍可割漆液。從漆樹上割取的天然漆液,叫生漆,亦稱大漆和國漆,也稱作金漆。而熟漆是指經過日照、攪拌,摻入桐油氧化後的生漆。每年割漆的時間,從四月到八月為宜,三伏天所割的漆質最佳,因為盛夏時水分揮發快,陽光充沛,產出的漆質量最好!每天日出之前是割漆的最好時機,漆農用蚌殼割開漆樹皮,露出木質切成斜形刀口,將蚌殼或竹片插在刀口下方,令漆液流入木桶中後,以油紙密封保存。此時的漆液呈灰乳色,與空氣接觸後變成栗殼色,干後呈褐色。「白賽雪、紅似血、黑如鐵」就是說天然漆從液體狀態到氧化干固後,色澤由淺到深,最後形成堅固的漆膜的過程。說到大漆的顏色,在古代有這樣的說法:「凡漆不言色者皆黑」。今天人們形容暗夜能見度差,也常用漆黑一片來形容夜色黑到了極至。 前面說過大漆的原色栗殼色,為什麼此時又說漆是黑色的呢?「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詩中的朱門仍是王府宅邸、官府大門,朱漆大門在那時不是隨便可以漆的,除了皇室顯貴,絕大多數人家選擇了黑漆大門,既避僭越之嫌,又不涉足權貴。 原來栗殼色的大漆成為黑漆,這得從大漆的成份說起:漆樹上割出的漆液成份有:漆酚、樹膠質、氮、水分及微量的揮發酸等,其中近80%的成份是漆酚。而且漆酚的含量越多,大漆的質量就越好。大漆含氮物質中的酵素,能促進漆酚的氧化,大漆略帶酸味的獨特味道,就是這樣發出來的。至於讓大漆變黑,古人有兩種方法:其一,以墨煙加入大漆中,雖然色黑但有渣滓;其二,用鐵銹水調入漆中,漆酚與氧化鐵顯呈色反應,拌勻後,刷在物件上,黝黑如墨。以此法所得黑漆又稱烏漆、玄漆。用於傳統傢具上,揩光稱之為黑玉,退光的叫烏木。用黑透明漆髹飾傢具後,不打磨的為揩光,而退光則要反復細磨,在傳統傢具的桌、幾、案、榻上以退光工藝為多。具體做法是:將大漆刷上干透後,以老羊皮蘸芝麻油,再沾上磚灰或磁灰反復推擦打磨,而且,手不可留長指甲,磚灰、磁灰中不能有砂粒,以免在傢具上劃出痕跡。如此打磨出的傢具,淳樸古厚,須眉可見,如同鏡面;若在黑漆之上描金則莊重而華麗。用大漆油飾傢具時與其他人工油漆在乾燥的方式上也有所不同。首先,塗完大漆的傢具要進蔭房,蔭房內模擬江南地區梅雨季節的溫度、濕度。只有在溫和濕潤的環境,大漆才容易干。冬季乾燥蔭房內要生火潑水,夏天炎熱在蔭房裡要掛草簾、灑水,用這些辦法保證大漆乾燥所需的空氣濕度。雖然,大漆屬於天然漆,無毒,可是有些人接觸到大漆會皮膚過敏,甚至聞到大漆的味道也能起疹子,遇到這種情況,老師傅們就會說是被大漆「咬了」,其實,就是大漆過敏症。 在過去「漆」字又寫作「柒」,柒是指柒天,一般來說,大漆過敏的症狀期是七天,七天後,大都自然痊癒,無需特別治療,所以漆的讀音是柒,拆開漆字,可見漆字從木、從人、從水,形象地表明漆樹、人、漆液的關聯。在使用大漆髹飾傢具時,勿使其與油、醋、鹽混合,它們會影響大漆的凝固力。有意思的是,大漆一旦干固後,異常牢固,有很強的耐酸、耐熱、防腐蝕的能力,而且大漆傢具越用越亮,常用常新。』(摘自:我們的揚州)
漆器工藝現在做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已經得到保護,但是現在的漆器工藝已經和傳統的手工漆器工藝有了很大的不同,車間化的生產使得傳統的手工工藝丟失,傳統的漆器手工藝人日漸減少,如何發掘和利用、保護傳統的漆器工藝仍然是一個艱難的課題。
剪窗花:
窗花是中國民間傳統的春節裝飾品。在過去人們家中的窗戶大都是窗戶紙糊上的,為了表示春節的喜慶氣氛,很多人家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一一一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而且也為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窗花是剪紙的一種,剪紙是一種非常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人們一般稱其為「窗花」。窗花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因窗花的購買者多為農民,窗花有相當的內容表現農民生活,如耕種、紡織、打魚、牧羊、喂豬、養雞等。除此,窗花還有神話傳說、戲曲故事等題材。另外,花鳥蟲魚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見。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喜氣洋洋。』(網上摘錄,有刪改)
但是剪窗花和普通的剪紙又有所不同,剪窗花不光是剪,還要有刻,光用剪刀剪是剪不出圖案復雜的窗花的。讓我們看一下窗花的全部製作工藝:
1、選紙:窗花用的紙要求很嚴格,一般是非常薄的有韌性的純木漿紙。新聞紙、宣紙等皆不可。
2、裁紙:在剪窗花之前,一般要將紙裁成32開的大小,然後對齊,紙要稍稍噴水變得發潮,但是不可見到水,或者使紙變濕。這樣紙很容易疊在一起,不會散亂。紙一般都是要一起疊20――30層。
3、將窗花的底樣放在紙的上面並且固定,然後開始動剪刀剪出窗花的外部輪廓,窗花的外部輪廓剪好以後再用剪刀將窗花外邊沿的細致部分小心翼翼的剪好。
4、窗花的外部剪好後,就要開始用刻刀刻窗花的內部細致部分,例如虎、雞等動物的形態、皮毛、表情等部分。刻的時候要求20――30層的紙一次刻透,不能補刀,否則上下的圖形就會變形。所以這個工藝不是誰都能夠完成的,必須經過多次的實踐。
5、窗花剪好後要上色,上色很講究,要根據人物、動物的形態、表情和樹木,莊稼等進行上色。上好色的窗花要晾乾,但是不能曝曬。干後的窗花要進行最後一道工序――揭層,就是要把粘在一起的窗花用刻刀刃小心的揭開,但是並不是完全揭開成單張,只是揭到一半,在賣窗花的時候就很好揭開了。
賣窗花很特別,是將窗花的樣子用大頭針別在一塊黑布上,在黑布底的襯托下,窗花的顏色顯得格外漂亮。所以孩子們在大人辦年貨的時候最愛跟著大人看窗花。
木刻版年畫:
木刻版年畫始於明代,清代光緒以前是年畫發展的鼎盛時期。
北方以天津西郊的千年古鎮楊柳青最為著名,所以又稱為 楊柳青年畫。楊柳青年畫為中國著名的民間木版年畫。它繼承了宋、元繪畫的傳統,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畫、工藝美術、戲劇舞台的形式,採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繪相結合的方法,創立了鮮明活潑、喜氣吉祥、富有感人題材的獨特風格。在中國版畫史上,楊柳青年畫與南方著名的蘇州桃花塢年畫並稱「南桃北柳「。 楊柳青年畫是木版印繪結合的製品,歷經近四百年的歷史,它寄託著人民的希望和嚮往,給人以歡樂和享受。其作品歷史遺產極其豐富,璀璨輝煌,蔚成大觀,其藝術成就獨樹一幟,卓爾不群,實為民族文化之瑰寶。 楊柳青年畫從畫面上看,賞心悅目的絢麗色彩,祥和歡樂的環境氣氛,聲容笑貌的人物形態,動聽幽默的題詞,惹人逗趣的故事情節,以及適合人民欣賞習慣的章法結構等,都形成了楊柳青年畫的藝術形式中獨有的特色。它的形式和內容的完美的統一,手法上的裝飾性、象徵性,構成了一種百觀不厭的藝術魅惑力。許多具有高度思想性的藝術作品,至今能引發著人們的情懷。這一切對我們今日民族藝術發展和歷史現實的考證上,都具有珍貴的參考研究價值。楊柳青年畫的製作方法為「半印半畫」,即先用木版雕出畫面線紋,然後用墨印在紙上,套過兩三次單色版後,再以彩筆填繪。楊柳青年畫既有版畫的刀法韻味,又有繪畫的筆觸色調,構成與一般繪畫和其他年畫不同的藝術特色。楊柳青年畫的題材多樣,內容豐富,尤以反映現實生活,時事風俗、歷史故事等題材為特長,為廣大群眾喜聞樂見。《連年有餘》、《荷亭消夏》等一些傳統佳作,不僅在民間廣為流傳,而且為中外藝術家、收藏家視為珍品。周汝昌先生曾為楊柳青年畫寫詩,作過形象生動的描述「楊柳青青似畫中,家家綉女竟衣紅。丹青百幅千般景,都在新年壁上逢。」楊柳青年畫作為民族民間藝術,已走向世界,曾在日本、法國、英國、義大利、泰國、新加坡等國展出。
南方以蘇州桃花塢最為有名,桃花塢木刻年畫,因曾集中在蘇州城內桃花塢一帶生產而得名。門畫、中堂和屏條是桃花塢木刻年畫的幾種主要形式。年畫內容分布神像、戲文、吉祥喜慶、民間故事、風俗世事等類型。桃花塢木刻年畫起源於明朝初期,盛行於清朝雍正、乾隆年間。由於接近民間生活,富於裝飾性,又價廉物美,因此桃花塢木刻年畫不僅廣泛流傳於江南一帶和全國許多地方,而且遠渡重洋流傳到日本、英國和西德,特別是對日本的"浮世繪"有相當影響。桃花塢木刻年畫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由盛而衰的過程,清代乾、嘉時期的年畫,畫面遠近分明,層次清晰,豐富,生動細致地描繪乾嘉盛世"城市風情世相。鴉片戰爭後,隨著帝國主義的政治、經濟、文化侵略的加劇,桃花塢木刻年畫逐漸衰落。這一時期的作品,在保持木版套印特色的同時,畫幅以實用為主,印刷材料從簡,成本低,價格便宜,利於普及。從而形成構圖豐滿、色彩鮮艷、印刷粗獷、裝飾性強的藝術風格。現在蘇州成立了桃花塢木刻年畫社和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研究所。
河南朱仙鎮、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四川錦竹的木刻年畫,並稱為我國五大民間木刻年畫。
(以上為摘錄有關網上的文件,有刪改)
木刻版年畫雖然得到了有效的保護,但是它現在只能做為一種藝術形式存在於博物館中了,已經失去了當初為民間所用的本來意義。況且現在民間木刻版年畫藝人已經很難再找到了。
Ⅸ 麵塑藝術的起源和發展
說起麵塑的起源,其實很平常。我國古代漢族民間很多地方流傳著逢年過節慶喜時用麵粉做「餑餑」、「棗花」、「月糕」、「面魚」、「面羊」的風俗 , 這些麵食一般 是作為蘊含祝福意義的食品或者祭祀的供品。這些用面做的「果實花樣」既好吃,又好看,還蘊含著求吉納福的祝願,深受人們喜愛。慢慢的也就出現專門的捏麵人 的師傅,用模子或者手捏成各種人物、動物擺到街市上,沿街叫賣,那些彩色的面人兒逐漸就成了專供欣賞的漢族民間工藝。
麵塑起源的具體年代已不可考證,現存最早的古代面人,是出土於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地區的唐代永徽四年( 653 年)的面制女俑頭、男俑上半身像和面豬。到了宋 代,捏麵人已經成為民間節令很流行的習俗。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寒食前一日謂之炊熟,用面造棗錮,飛燕,柳條串之,插於門楣,謂之子推 燕」,「以油麵糖蜜造如笑靨兒,謂之果實花樣」。當時面點,有「甲胄」人物、「戲曲」人物、「孩兒鳥獸」、「飛燕形狀」等,可謂「奇巧百端」。明清時期,藝術麵塑已經成為具有很強的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成為麵塑藝人最重要的謀生手段。現有菏澤古碑為證,清代咸豐二年( 1852 年),山東菏澤穆李庄做泥塑的王清源、郭 湘雲與當地做「花供」的藝人採用染色的小麥粉與糯米粉捏成小人(當地俗稱「捏麵人」)銷售,很受歡迎,菏澤麵塑藝人走南創北,影響全國,才有了後來各地麵塑名家。光緒年間,天津出了一位「面人張」。他早年抄錄戲曲,擅長校勘,人稱「百本張」, 捏麵人的藝術精湛,可惜其技藝在晚年失傳。
我們所熟悉的近現代麵塑名家,山東「面人李」李俊興為代表的李芳清、李芳格、何小錚、穆緒建等。北京「面人湯」湯子博( 1881-1971 )為代表的 曹儀策 、郎紹安( 1910- )潘樹華、湯樹國、張寶淋等。上海以「面人趙」趙闊明為代表的趙艷淋、趙鳳淋等。天津的仕女麵塑王的、深圳的武將麵塑潚占行等各地也出現了麵塑新秀。。
捏麵塑用的面是三成糯米粉和七成白面摻和而成,並需要加適量的蜂蜜、甘油等,這樣不容易腐裂。然後經過揉勻、調色,製成各種彩色的面。面有粘性 , 在捏面之前 要用黃蠟潤手。有時還要採用羊毛、羽毛、絲線、棉花等材料,來製作人物的胡須、頭發、冠頂之類,增加面人的生動性。所使用的工具極其簡單,主要是撥子、梳 子、篦子和剪刀。撥子有竹質的、角質的、也有樹脂的,可以自己製作。
麵塑的形象多是傳統戲曲、四大名著、民間傳說、神話故事、兒童卡通中的人物以及十二生肖和其他動物。比如劉備、關羽、張飛、福祿壽、八仙、嫦娥、哪吒、唐僧 師徒、楊家將、水滸英雄、十二釵、白毛女、葫蘆娃、蠟筆小新、奧特曼等。當然時髦因素也會影響麵塑的創作,如 2008 年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福娃」造型就 被麵塑藝人們捏制出來,且銷路甚好。
由於面團的可塑性強,在捏塑過程中很容易把握麵塑的造型,麵塑藝人通過揉、搓、擠、壓、團、挑、按、撥等造型技巧,先把面人的頭部或身體做出來,再加手,配以相關的道具。頃刻之間,就把千姿百態的人物、動物形象完成了!妙肖傳神、活靈活現,令人贊嘆不已!
Ⅹ 慈溪的民風民俗是什麼啊
1、歇夏
凡是結婚過門的新娘子,到夏季來臨時都要經歷一次回娘家與丈夫分開過二個月左右的時間。如果是下半年結婚的新娘子,就在次年的夏天,這個習俗的名稱叫「新娘子歇夏」。然後娘家派人到女婿家裡上門來接女兒一起回家,也有派人來了之後新娘子等幾天再單獨回娘家的。
2、冬紅節
慈溪包括浙江東部的許多地區,管端午節叫「東紅節」,考證起來比較困難,很可能是由方言的「端午」音誤所造成。除粽子外,慈溪還有端午節吃面條的習俗,所謂「東紅吃面,蒼蠅不上臉」。
3、楊梅節
慈溪市橫河鎮是著名的楊梅之鄉,全鎮楊梅種植面積2.5萬畝,年總產量近萬噸,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各鎮鄉之冠。1996年被國家有關部門命名為「中國楊梅之鄉」。
慈溪市從1989年開始舉辦第一屆楊梅節,楊梅節「以梅為媒、文化助興、經濟結果」,不僅成為慈溪市的一大節慶盛典,也吸引著來自中國各地和海外的客人。
(10)麵塑藝術基地在哪裡擴展閱讀:
慈溪歇夏的習俗:
新媳婦回娘家歇夏前,公公婆婆要為新娘子備些禮品,送給親家翁,還要塞給新媳婦一定數量的「紅包」,並把用牛皮紙剪成的全家人大小鞋樣讓媳婦帶上。
新娘子在歇夏的日子裡,除了在娘家休息之外主要任務是為公婆全家老小做鞋。新娘子往往在母親的幫助下,按照婆家帶來的鞋樣尺寸,為丈夫家公婆、叔伯、弟妹做一雙雙新鞋,俗稱「頭埭鞋」。
其含義是新娘子第一次回娘家做成的鞋,作為孝敬丈夫全家人的禮物,也是新媳婦很敬重夫家老小的意思表達,另一方面也展示新娘子的手藝水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慈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