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培養孩子的藝術力
藝術特長生的培養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單靠學校的力量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必須把學校、家庭和社區的藝術教育資源整合起來,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近年來,我校在藝術特長生的培養方面進行了一定的實踐和探索,形成了一套基本的方法與策略,現於大家共同商榷。
一、學校是藝術特長生培養的主陣地
學校是藝術教育的主陣地,也是藝術特長生培養的主陣地。學校的藝術教育一是要通過課堂教學,為學生打好藝術教育的基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二是要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的藝術興趣,發現有藝術特長傾向的學生;三是要舉辦多種活動,給學生的藝術素質的發展,藝術特長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平台。
1、藝術課堂:打好基礎,挖掘尖子
音樂、美術是小學藝術教育的主要課程,也是培養藝術特長生的主陣地。藝術課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喜愛藝術的興趣,而且能為他們發展藝術特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音樂課通過對各種歌曲、樂曲的歌唱、欣賞和情感體驗,藉助於音響、音調、音色和節奏、旋律,提高學生聽覺上的藝術趣味、審美能力,陶冶其情操;美術課通過美術技巧的訓練和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藉助於線條、色彩、造型,培養學生在視覺上的藝術觀察、欣賞、想像和創造能力以及正確的審美情趣、審美意識;藝術課教育不像一般的智育那樣,僅僅在抽象思維的層面上培養受教育者的創造能力,而是引導學生對藝術美直觀地整體性地把握和領悟,從而培養其對藝術美的感知力、想像力、理解力和創造力,形成獨特的創造思維。因此,我校特別重視抓好藝術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基礎和接受能力以及個人興趣、氣質、性格的差異,採用不同方式,提出不同層次要求。既讓學生看到和感受到形式美,又引導學生認識特定的思想內涵。同時引導學生深入到作品的境界中或角色中,引起感情上的強烈共鳴,受到藝術的熏陶,並且用正確的審美觀點去辨別真善美、假惡丑,由感情的陶冶達到道德上的凈化。
我校的藝術教師在抓好課堂教學的同時,還把那些發現的藝術興趣濃厚,有一定藝術天賦的學生登記起來,建立藝術特長生目標信息。目的一是與家長取得聯系,給家庭提供信息和藝術特長培養方面的指導,二是學校作為藝術特長的「苗子」,給予重點關注和培養。
2.藝術活動是藝術實踐和特長展示的平台
(1)藝術興趣小組活動
藝術興趣小組活動是穩定學生藝術特長傾向的重要措施,我校鼓勵每個學生參加至少一個項目的藝術興趣小組活動,學校統一組織編班,安排專門教師指導(指導教師以學校教師為主,另外外聘部分特長教師)。興趣特長活動分為「管樂」、「聲樂」、「舞蹈」、「繪畫」、「群武」、「小提琴」「誦讀」。
管樂班有50餘名學生參加訓練。「聲樂」班有60名學生參加訓練。「舞蹈」有芭蕾舞、現代舞、2個班共120名學生。「繪畫」有國畫、兒童畫、版畫、寫生畫等4個班。「工藝」有泥塑、剪紙、編織等3個班。
「誦讀」有小主持人和朗誦個班共80名學生。我校參加藝術類特長培養的學生總數高達800多人,占學校總人數的2/3
。
(2)「藝術節」、「音樂會」
每年的5月份為學校的藝術節,由學校大隊部組織,開展全校性的綜合藝術比賽,比賽項目眾多,有聲樂類、器樂類、舞蹈類、語言誦讀類、書畫類的比賽,有特長的學生都要參賽,目的是讓每個學生在比賽中得到鍛煉,濃厚藝術興趣,穩定特長傾向。每年的十月份是學校藝術展示月,由年級組織,開展歌詠、舞蹈比賽,評選優秀節目,表彰優秀演員。
3.藝術評價激發藝術興趣,穩定特長傾向
小學階段,學生的興趣具有不穩定性,因此通過藝術評價激發學生的藝術興趣,穩定學生的藝術特長傾向是十分必要的。為此,我們首先制訂藝術學科學業評價方案,每學期或者每個階段由藝術教師組織對學生的藝術學科的學業情況進行評價,學校組織人員對教師的評價進行抽查。其次學校每個學期進行「藝術之星」的評選,促進學生特長發展。
二、家庭在藝術特長生培養穩定保障
家庭是學生生活和成長的搖籃,也是學生藝術特長培養的搖籃。離開了家庭的保障作用,藝術特長生的培養就失去了依託,要想取得成效幾乎不可能。家庭在藝術特長生培養中的保障作用主要體現在:
1、思想和精神上的保障
所謂思想上的保障就是家長必須提高對藝術教育重要性的認識,要認識到藝術教育對學生心理和人格成長的重要作用。目前仍有不少的家長,只重視學生的語文、數學、外語等的學科成績,把子女取得高的考試分數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這樣的家長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很深,這種思想不得到改變,要想發現和培養子女的藝術特長就是一句空話。還有的家長則認為,培養藝術特長就是要成名成家。這些都是認識上的誤區。要讓家長認識到,培養孩子的藝術特長並非就是要把他們培養成藝術家,而是通過發展學生的特長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學生的潛能更好地發展。提高家長的認識,學校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B. 怎樣才能提升自己藝術的欣賞水平
1、廣泛進行藝術欣賞實踐,簡而言之,就是多看、多聽、多研究。比如欣賞中國畫,欣賞不同時代、不同流派的名家名作,在前期需要有量的積累,反復鑒賞經典代表作,真正體悟其精微、精妙、精華之所在。
2、掌握藝術理論和藝術知識,藝術理論知識說對經典對總結,是對美對提煉。比如欣賞音樂,懂一點樂理樂器,就能更快入門,能夠分辨不同音色、音域,了解創作背景,更容易走進音樂,得到啟發。
3、提高文化素養,豐富生活閱歷,藝術創作離不開社會生活,藝術欣賞也同樣離不開社會生活。對於藝術的欣賞,欣賞者總是會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感受、體驗和理解藝術作品的。從一定意義上講,文化修養較高的人,他的藝術鑒賞力也會有較高的水平。
4、了解藝術家的時代特點與創作個性,了解一個人,則更能明白他要表達的意圖,藝術作品是社會現實生活在藝術家頭腦中反映的產物,必然與藝術家的自身相關,藝術家的經歷、思想、性格都會影響藝術作品的創作。
5、從形式到內容的整體把握,藝術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相同的內容會有多種形式來表達,同一種形式也可以表達出多樣的內容,藝術欣賞時,既不能割裂形式,也不能割裂內容。把握形式與內容,去理解藝術的美。
6、選擇優秀作品進行藝術欣賞,優秀的藝術作品都是通過大浪淘沙,優中選優的精選,極具有創造性精神內涵和創造性形式,選擇優秀的作品進行欣賞,並且在具體的作品欣賞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C. 如何培養和提高藝術鑒賞力
審美能力—門必修課。對於陶冶情操,啟迪智慧,具有重要作用。審美能力的高低對一個人的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的培養和發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自身要加強美學知識的學習,增加審美知識的積累,明確什麼是美,什麼是審美,為什麼審美,只有把這些基本的審美知識弄清楚了,才能為審美能力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如果連什麼是審美都不知道,那談何審美能力的提高呢?
若要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還要在平常多加強對藝術作品的欣賞,比如說音樂、舞蹈、歌劇等等,不只是光接觸些美術和設計有關的知識就足夠了,還要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藝術修養。只有積累更多更廣泛的知識才能逐步積累自己的審美經驗,才能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同時,平常生活中要注意多觀察周圍的世界,在觀察中要善於用眼用心用腦去觀察,使審美能力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逐步提高起來。
進行審美能力的培養,一定要從多個角度,多個層次進行,以藝術教育為主要途徑及主要內容,將其落實到審美教育的每個環節中去,從而提高學生審美的范圍和質量。現代社會要求全面素質的提高,而審美能力作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D. 怎樣努力傳承並擴大竹雕藝術的影響力
舉辦展覽會,多展示一些竹雕作品,讓大眾能了解竹雕的歷史和發展。在中小學的課本裡面注入一些竹雕知識點,讓學生們有機會認識竹雕,這樣才能擴大竹雕藝術的影響力。
E. 如何提高中國繪畫藝術在國際的地位 論文
一、國際影響 自古已然
中國畫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中最為精粹的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思想觀念、文化內涵、審美取向、表現形式。在思維方式、意境營造、觀察方式、形式演化、繪畫手段、工具材料等層面顯示出獨到之處。中國畫自古就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唐宋繪畫工筆人物、山水、花鳥達到全盛時期。兩宋時期的山水畫,淡煙朦朧中山光水色於有無之間若隱若現,別有意趣。元代,中國畫在水墨山水、花鳥畫上取得新的發展,墨色在宣紙上產生的幻化萬千,比自然山水更加雋永、灑脫。中國古代繪畫以其獨有的匠心、魅力位居世界藝術珍品行列,成為世界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0世紀以來,中國的藝術家在以抒情和意象為旨的水墨畫方面有新的發展,在以嚴謹和厚重為宗的工筆畫方面有了驚人的飛躍。與油畫相比,中國畫更顯輕松和雅緻,更富有詩情和想像。在中國畫家的陣營里,徐悲鴻、齊白石、蔣兆和、潘天壽、李可染等藝術家脫穎而出,為世界畫壇所矚目。美術史家、原美國波士頓博物館館長菲諾羅莎(Ernest Fenoll)曾說:「西畫注重實物的模寫,但這並非繪畫的第一要義,妙想的有無才是美術的中心課題。東方繪畫雖無油畫般的陰影,但可透過濃淡去表現妙想;東方繪畫具有輪廓線,乍看似覺不自然,但線條的美感是油畫所沒有的;西畫油彩色調豐富,東方繪畫則少而單薄,但色彩的豐富濃厚,可能導致繪畫的退步;東方繪畫比較簡潔,簡潔反而易於表現凝聚的精神濃度。」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和學者站在「西方視角」想要揭開這個以筆墨技巧和文化底蘊完全結合的古老東方繪畫的神秘面紗,中國畫愈發受到國際矚目。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畫不僅是民族藝術,同時走出了世界,不斷擴大國際影響力,日益受到外國友人的喜愛和推崇。各大美術院校招收國外留學生,來華學習國畫者絡繹不絕。各種國際大型中國畫展覽及各級國畫研討會,加強了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中國畫獨特的筆墨美感被西方繪畫所借鑒,在各種大型展覽中,不乏見有些油畫借鑒了中國畫中的寫意性,吸取中國畫意像元素。不少油畫的用筆、用色追求的寫意和意像性正是受到國畫思維的影響。國畫中線條緊勁連綿,高古游絲,氣脈相連,被西方繪畫吸收。中國畫在立足本土的同時,繼承自身優良傳統,吸收外來成果,與時代相結合,在二十一世紀國際藝術大潮中愈發的凸顯其重要的影響力和獨樹一幟的地位。
二、審時度勢 擴大影響
中國畫作為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屹立於世界文化之林,靠的是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和幾千年來中華兒女不斷傳承優秀傳統並與時代相結合的創新。中國畫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吸收著來自西方繪畫的影響,正發生著與時代緊密相連的變化。變化中,理論各有千秋,方向是多方面的,其結果必然導致國畫發展多元化。但無論是「引西潤中」還是「繼承傳統」或是二者兼有,我們都必須發揚、發展中國畫,鞏固其作為東方繪畫在國際上的地位,使其不僅作為中華精粹在本國得到繼承,而且能作為世界文化的瑰寶發揮更大的國際影響力。如何能進一步提高中國畫的國際影響力,筆者做了一些思考。
(一)鑒別優劣 繼承傳統
首先,鑒別優劣。中國畫作為中華文化的一個分支,我們要繼承它,但繼承必須有選擇性,毫無選擇的統統繼承只會加速國畫的滅亡,所以我們繼承優秀傳統就要鑒別出藝術作品的優劣,法度的高低,要去粗取精,繼承優秀的文化傳統,大膽摒棄不該繼承的文化糟粕。
第二,繼承中國畫的傳統筆墨技法。大師之所以能成為大師,在中國畫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具備深厚的筆墨功力。我們向大師學習,首先要研究他們的經典作品,學習他們的筆墨技法。臨摹古畫,便是學習大師筆墨技法的一個重要途徑。
第三,繼承前人的優秀藝術理論。古代文人是以詩和書為教育的基礎,從啟蒙時便誦詩習字,在數十年的陶養中,自然通於一而華於萬,故多才多藝者數不勝數。現代人可以攻擊文人畫之短,但斷不可以否定文人畫之長,即不能否定文人畫所蘊涵的文化精神。讀書便是認識傳統文化的一個有效途徑。潘天壽說:「不讀書,不了解中國文化,就不知道什麼是中國畫傳統。」
第四,加強文化傳統教育。要使中國畫在國際藝術之林立於不敗之地,就要加強對國畫傳統的繼承,加強文化傳統教育是繼承傳統的有效手段。目前,國內學校的文化傳統教育是繼承傳統的承擔者,尤其高校美術教育承擔著繼承中國畫優秀傳統的職能,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應該進一步重視高校中國畫教學,加強國畫教學改革,提高高校美術教育水平。在全國採取豐富多樣的中國畫教育形式,充實中小學國畫教育及社會力量辦學對中華文化的教育教學,全方面展開全民中國畫的繼承教育。
(二)加強交流 增進合作
黨中央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對文化發展的部署中有這樣一句話:「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由此可知,要想提高中國畫的國際影響力,中國畫就必須走入國際,必須加強對外的交流,及時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來增益中國畫創作。
首先,開拓國際市場。可以運用市場拓展中國畫在國際繪畫市場的空間,擴大中國畫的國際影響力。繪畫市場是連接國與國之間繪畫交流的一條特殊紐帶。繪畫作品的市場價值雖然不能給一件藝術作品以完全准確的定位,卻能從一個側面對其擁有的學術價值給予相應的評判,除去政治、文化等特殊因素,市場是撬動中國畫面向國際化的一根有力的杠桿。隨著經濟生活的日益提高和文化生活的日趨繁榮,也對藝術市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國畫的市場出現了比較樂觀的局面,近幾年來國畫價格呈上升的趨勢。正說明,中國畫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的歡迎。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我國美術界的對外交流在火熱進行中,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式畫展和研討會每年舉辦多次,給中國畫邁出國門提供了媒介和展示平台。國際交流不僅能夠使國人有了學習國外先進藝術思想的機會,同時使國際人士能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認識我國特有藝術――中國畫。中國畫海外創作隊伍與日俱增,大大加強了中國畫的國際影響力。國際級的藝術研討會也日趨興盛,在藝術界形成了地球村的現象。藝術家們越來越大膽的創新,越來越開放式的交流。中國畫面對這樣的大好形勢,如何在繼承傳統、保持傳統的同時,擇優的吸收外來成果為我所用,與世界接軌,正是當下國畫家和理論家們思索的問題。
(三)保持本色 提高質量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國畫的國際影響力,不是表現在它被國際藝術同化,也不表現在它改變自身特點與國際藝術混溶。只有中國畫保持民族特點,有它自身的獨特魅力,它才是世界的藝術,才能發揮其不可替代的國際影響力。所以,中國畫在發展中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是其發展和走向國際的不變條件。
中國畫必須保持自身特點,不能被別的藝術同化。它的特點是在歷史中形成的,取消了它的特點,也就割斷了它的傳統。反之,割斷了它對傳統的繼承,也等於取消了它的特點。當然中國畫要發展,要創造,不能停留在模仿古人的層面,但它的發展與創造不能憑空進行,更不能「反傳統」。我們看的很清楚,那些把傳統視為「零」的人都另有它取它謀,即都從西方移植,自覺不自覺地要用西方的藝術代替中國的藝術。西方文化特別是美國文化是當代世界文化的主流,在這種形勢下,中國畫更須保持它自身的特點。我們主張中國向世界開放,支持各民族藝術的交流與融合,歡迎從一元天下到多元格局的歷史性變化,但我們必須守護民族藝術、傳統藝術這塊陣地,使它不被同化和淹沒。這種思想正體現中華文化「和而不同」的哲學思想。這不僅僅應是一種學術主張,也應成為保護民族藝術的國家行為、學校行為的出發點。
對中國畫家來說,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藝術素質和理論修養,提高對生活的觀察能力、感受能力,提高對中外繪畫名作的分析能力與鑒賞水準,提高對畫面效果整體的控制能力與作品內涵深刻的把握,以一種庄靜自然的心態努力提高中國畫作品質量。作品質量,無論怎樣形容它的重要都不為過。只有提高了作品質量,中國畫在歷史和國際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文化界應大力宣傳那些有較好的藝術潛力、兢兢業業,甘於寂寞、辛勤耕耘的藝術家,鼓勵他們向更高的目標沖刺。以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中國畫作品向世界展現中國人最美麗、善良、勤勞、智慧的一面。
三、結論 未來
當今,在經濟全球化和世界文化彼此共存的大背景下,排除困難,繼承中國畫的優秀傳統,是提高中國畫國際影響力的基礎。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是中國畫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徑。我們要認清國際文化發展多元化的趨勢,努力提高作品質量,加強對傳統文化的深入研究,逐漸使中國文化被世界承認、接受和需要,從而提高中國畫在國際上的影響。對中國畫國際影響力的研究既是提高全民審美素養的需要,同時也是響應黨的號召,大力提倡文化建設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更是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藝術的需要。
F. 有哪些好的辦法可以提升自己的藝術感
我覺得你可以去選擇多看一看動漫或者是電影之類的,可以去欣賞一些話,就比如說是多去了解一下別人的博物館,或者多去評價一下這樣的東西,就可以去提高一下自己的藝術吧,盡量就去像什麼雕塑館了,展覽館了之類的。每當自己看到一定的東西的時候,就可以去進行評價,而且得多思考一下。這樣藝術感自己就會提升了。
G. 如何培養與提高藝術鑒賞的能力
方法如下:
1、接觸廣泛的大量的各類的優秀藝術作品。藝術鑒賞力的培養和提高必須來自親身體驗的具體的豐富的藝術鑒賞活動。多看優秀的繪畫、雕塑、攝影等美術作品,就能訓練和發展自己的眼力;多聽經典的各類音樂作品,就能培育欣賞音樂的耳朵。
多讀精闢的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就能有比較和鑒別的能力。大量地、廣泛地鑒賞各類優秀的藝術作品,是培養提高藝術鑒賞能力的重要途徑。
2、掌握各類藝術的基本知識和規律各個門類、體裁、樣式的藝術具有各自的藝術特徵和審美規律。掌握了解各門類藝術的基本知識和規律,才能真正把握和理解作品藝術特點,真正領略作品獨有的藝術魅力。
如鑒賞文學作品,就要了解文學的媒介特點、藝術特徵、表現規律,了解不同種類的文學體裁的藝術語言、結構、表現手法等基礎知識,才能發現領略蘊含其中的美。
3、積累文化科學知識文化科學知識對藝術鑒賞有很大影響,從一定程度講,文化科學知識淵博的人,其藝術鑒賞力會有相當的水平。文化科學知識的內涵豐富,歷史、政治、宗教、哲學、美學、心理學、邏輯學等都可囊入其中,它們對加強藝術鑒賞都有促進和幫助。
殷商時期青銅器藝術繁榮,如果不了解殷商時期,我國早期奴隸制度形成確立的歷史過程,就很難鑒賞這一時期青銅器上猙獰可怖的饕餮形象,更無法從中領略到體現一種歷史必然力量的猙獰之美。
4、豐厚審美經驗審美經驗是指在生活中對美的事物感受及體驗的積累。藝術鑒賞離不開審美經驗,而審美經驗離不開生活閱歷和生活經驗。
鑒賞者總是在自己生活閱歷和經驗的基礎上去感受體驗理解藝術作品,生活閱歷及生活經驗越豐富越深刻,就越豐厚審美經驗,就越有助對藝術作品的審美鑒賞。
5、培養自身喜愛的一門藝術特長對任何一門藝術,如果自己情有獨鍾,不妨作為一門業余特長來培養。無論學繪畫、書法,還是學唱歌,樂器演奏,還是學跳芭蕾舞、民族舞、現代舞,都能豐富自身藝術素養,有利於提高藝術鑒賞力。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如對書法或中國畫學習一個階段後,再來看書法或中國畫作品,鑒賞的體味就和純粹門外漢不一樣。而且,以此可能會更好地去領會把握其他門類藝術所包含的許多相似或相通的東西,從而有助於提高對其他門類藝術的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