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雲南保山的習俗
雲南省是一個具有特色的美麗地方,有多個少數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與文化。省內的各個市區也有著不同的風俗與文化。保山就是一個異彩紛呈的美麗城市,一個不一樣的特色地方。特色齊聚,多彩多姿,悠久的民族民間文化,搖曳的本土風情,訴說著這個城市的源遠流長。
一、「趕」花街
說起特色,那不得不說說傳統習俗:齊「趕」花街。雲南保山端陽花市素有「滿城皆花,如錦如雲」的美譽,至今已有130多年歷史。在每年五月端午,保山人包粽子、逛花街、郊遊遠足、走親訪友。我們市區將傳統的民間文化節日賦予了新內涵,成為了集節慶、旅遊、文化、商貿為一體的大型盛會,已成為雲南省商貿旅遊文化較有影響的品牌。過去百姓民間習俗的趕花街,如今已成為文化、旅遊、商貿同唱大戲的舞台,特別是隨著「橋頭堡」戰略的實施,「百年花市」還將迎來發展的春天。
端午時節,「趕」花街是最隆重最盛行的事情。花街前夕,人們就在准備著慶祝節日,布置花街。家家戶戶喜氣洋洋,鞭炮聲、喜悅聲凝聚一堂,洋溢在每一處氣息中。一條條的花街上,擺滿了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生活用品,服裝,花,葯等等。平時可以見到的,見不到的,應有盡有。走進梨園路東段,撲面而來的,是濃郁的民族民間文化氣息:琳琅滿目的竹篾製品、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飾、式樣各異的民族樂器、別致典雅的工藝精品、庄嚴威武的民族圖騰等等。五縣區的這些展品,實在讓人驚嘆叫絕。
1.民族藝術
隆陽區展出了苗、彝、傣、傈僳四個民族的服飾以及樂器、日常用品:長號、吹號、二胡、三弦、四弦,弩子、長刀,動物頭骨,還有木製手工紡織機、600公斤的大香爐等,把個民族文化擺弄得風情搖曳。龍陵的黃龍玉精品依然熾手可熱,成為遊客們的「鍾愛」;還有原生態產品草包土雞蛋,也十分暢銷。昌寧的苗族服飾作為保山市第一批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自然成為外地遊客們首選參觀和合影的對象。施甸的腌臘展台前擠滿了前來咨詢的家庭主婦,她們一一記錄著腌制醬菜的原料、流程。騰沖的葯品、茶葉也非常搶手,果脯成為外地遊客帶回去饋贈親友的佳品。
永昌古樂端陽夜,在燈火輝煌的易羅池內,端陽期間每天晚上8點半以後,由陶祖武醫生發動組織起來的團隊都會傾力為觀眾演奏出經典的保山洞經古曲。洞經是流傳久遠的傳統古樂,經文精深、音律莊重、優美動聽,是高尚、吉祥的象徵。8年前,陶醫生邀約十多個古樂愛好者,借市歌舞團的場地組建了博南藝術團,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已經有了50多名團員,他們當中,年紀最小的50歲,最大的已經68歲了。這其中有文工團退休的專業演員,更多的卻是來自各行各業的業余愛好者。他們自己花錢定製服裝、買樂器、維持團隊日常消費,條件是艱苦了點,但平日里卻是嚴格的專業水準訓練。工夫不負有心人,這支團隊多次參加省級比賽、赴大理等地演出,獲得了省內外遊客的好評,聽眾們親切的稱他們為「紅夕陽」、「俏夕陽」。
2.特色藝術
另外,端陽花街上的了另一大特色就是葯業的豐富。保山端陽花街,舊時俗稱「葯街」。「葯市」之上,各種草葯在保山天津中學附近的四條大街上,琳琅滿目,爭奇斗艷,盡顯「葯王」風流。被稱為「植物王國」的雲南省,中草葯的種類達6000多種,保山葯市上的草葯種類絕不會低於4000多種,其品種之繁多讓人們大開眼界。街上,不僅賣中草葯的人增多,買中草葯的人也增多。買葯人有買葯人的「說法」,賣葯人有賣葯人的「道理」,因此形成了花街上葯市極為繁榮的景象。
除此之外,在這條街上,還可以領略保山戲劇演出團演出的端陽大戲:民族舞蹈、古典舞蹈,滇戲、花燈、京劇等,都是名舞名劇,是一場正宗的「視聽大宴」。當然,百米長的大街上展品自是數不勝數,唯有親自觀光一趟,才能感受到保山豐富多彩的民樂、飲食、陶器、古道、服飾等民族民間「瑰寶」!
Ⅱ 保山民俗文化(雲南保山人的特點)
1、保山市獨特的民間技藝是什麼?。
2、保山市獨有的民間技藝是。
3、保山市特色民間技藝有哪些。
4、保山市獨特的民間技藝有。
1.保山市獨特的民間技藝有騰沖皮影戲、傈僳族服飾和布朗族山歌。
2.騰沖皮影戲是在騰沖縣等地區流傳的一種傳承久遠、影響廣泛的藝術形式。
3.傈僳族服飾是居住在保山市高黎貢山莽林深處的僳族女同胞穿戴的傳統服飾。
4.布朗族山歌是布朗族的傳統民歌。
Ⅲ 關於雲南保山衣、食、住、行、吃的特色
保山古稱永昌,位於雲南省西部,市府所在地距省會昆明498公里,外與緬甸山水相連,內與大理、臨滄、怒江、德宏四州市毗鄰。民間風俗,節日特有一番風味,地方特色更是獨具一色。
永昌鈸舞
保山彝族,分布於瓦房、瓦馬、瓦窯、楊柳及蒲縹、上江、丙麻等鄉寨。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擦大鈸屬彝族傳統舞蹈且帶有武術性質。彝語叫「大鈸聚自得」。流布於瓦房的徐掌、四棵樹、白龍井、梅蘭山、楊柳壩等地方。逢婚喪嫁聚時舉行。參舞者4、6、8、10人不等,女人諱跳,表演者全系男人,器樂有嗩吶、大鈸、小鈸、鐃子、芒、鑼、大鼓、小鼓。演跳時常戴面具或化裝成孫悟空、唐僧、八戒、沙僧,或彝家仙女,或其它形象。大鈸扮演者即領舞者居中主跳,伴奏伴演者環繞周圍,因領者舞姿極為活躍多變,且節奏鮮明,氛圍磅礴,故稱擦大鈸。多採用對跳、串花、蹬腳、蹉腳等藝術套路。代表保山地區參加了昆明舉行的第三屆中國藝術節開幕式的行進節目表演並獲得表演一等獎、組織一等獎。
德昂族水鼓舞
德昂族在保山市有人口近千人,聚居於潞江壩大溝邊、白寨、芒彥。具有豐富絢麗的傳統文化。水鼓舞是保山德昂族獨有的民族舞蹈。德昂語叫「嗄格楞當」,多系喜慶時舉行。領舞者打著水鼓、大鈸、大芒率眾起舞,水鼓是主要道具,敲打前在鼓身中間一小孔加進約一斤重的清水或水酒,使鼓面濕潤而以鼓皮潮濕而得名,濕潤的水鼓能發出更有特色的音響。水鼓通常重三、四十斤,表演者將水鼓挎於脖頸,身體微彎,以手擊鼓,左手拍打小頭鼓面,右手錘出大頭鼓面。芒鈸配合,舞姿變化,節奏感強。
民間文藝
A、打歌
打歌原來是布朗族、彝族性的民間舞蹈,境內因其佔80%以上漢族同與布朗族、彝族雜居,受之影響,打歌已不僅限於布朗族和彝族,廣大的漢族及其小數民族都已興起打歌,形成各民族統一打歌的歷史習俗。
打歌以蘆笙、三弦、蔑弦(口弦)、笛子為樂器,奏響樂器,打歌開始,特點是粗獷大方、熱情奔放、節奏明快、人數多,少不限,男女老少集體圍場踏跳,步調整齊。打歌我即彝步種類有小平歌、小伴翻、串花歌,心合心想會背(大翻身)小翻身、蒼蠅搓腳,跺腳歌、伴淹歌、母豬吃食、共鼠狼哨蜂子等。打歌中有的表現勞動及生活,有的表現愛情。動作以腳部為多,腳的變化為主,有擰腰、拐膝、擺臂、甩手、送胯、跺腳等。
每場打歌,一圈園場或幾層園場均可,男女各站一排可對插右或混雜,吹蘆笙、笛子、彈三弦者為領頭,邊吹邊彈邊舞,其餘男女徒手隨舞;形式多樣。打歌中,打歌歡跳與男女打歌調對唱同時進行。不會唱調者狂歡舞跳,會唱調男女選准對方成對後進行打歌對唱。唱調時不跳舞,只隨打歌隊伍行走。打歌調一般分盤歌與自由對唱兩類。盤歌是問答式歌詞相對固定,對唱時測驗有問能不能回答如男唱(問):「天有幾寶從何亂,地有幾寶時分明?」女唱(答):「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金。」這類打歌調主要有盤《十二花明》、《二十四花明》、《相桂花名》、《六十甲子》、《盤古分天地》、《湘子盤天河》、《造大船》、《十要名花》等。自由對唱俗稱花花山歌,也叫唱拉愛類打歌調沒有固定歌詞,現唱現編,隨問隨唱,多採用擬人、比喻、誇張手法唱出對方好處,訴說自己的謙虛,如果唱:「你娘生你生在金銀財帛地,我娘生我生在爛地頭草芭蕉林」。
女唱:「金銀財帛朗家有,爛地頭草妹家門」。
打歌多見於農家嫁娶之夜,嫁女(男)家打棚天當晚,娶女學正客天晚上,打歌程序為辦客家晚上撤席後在棚下擺三、四張桌子擺三牲豬頭一套和茶水果品,桌下罩公雞一隻,凡打歌唱調者能堅持到雞鳴時分,主人便宰殺公雞以待打歌人。
打歌的歷史悠久,多流行於建國後至1996年的10年間,「文革「時期被稱為「黃色」而禁止,黨的十三屆三中全後得以恢復,80年代廣為流行,90年後,因其錄相、電視、VCD的普及,打歌有所蕭條。2000年後,新一代年人出來後,打歌熱又有所回升。
B、山歌
山歌在全鄉均為流行,尤以熱帶沿江、河谷地區多而廣。建國初期的許多年輕人,就曾因山歌而私定終身。山歌種類繁多、形式多樣。獨唱屬在山野間自我消遣,是最為普遍的山歌形式;對唱慰以謀情說愛,互敘甘苦;群唱慰以共同取樂,合聲對唱情緒旺盛。山歌不拘格調,沒有固定格式,大都以觸景生情,遇事而感而現編現唱,唱詞多以抬愛為主,如「不到茶山就知茶有價,不到妹學就知妹有名」。對唱與打歌調中的花花對歌大體相同。山歌清脆悅耳、聲音高昂,拖音過長,傳聲較遠,唱腔圓潤委婉、明亮清晰、有特殊的顫音和滑音,女聲表現更為明快。
C、民歌
民歌俗稱「小曲」是以七字四句為1首,歌詞相對固定的一種民間文藝形式,在全鄉從古至今廣為流傳,既適用於男女青年談情說愛時用白話對說,也可配以歌譜對唱,還可用於山歌和打歌調中。民歌體裁不變,但種類較多,有訴說男女在戀愛,婚姻方面苦衷的婦女歌;有自由戀愛的情歌;有訴說生活艱難困苦的的苦歌;有歌贊共產黨領導下,新生活,新氣象的歡歌;還有失去親人,遭遇禍難的悲歌等。分別例舉一首。頌歌─毛主席,大恩人,一心救我出大坑,領導我們鬧革命,恩情更比海洋深。
婦女歌─桅子開花杷杷長,爹媽嫁我不商量,活人丟進死人坑,還說我的命不強。情歌─臘月甘蔗甜又甜,天天想妹好人情,今天得見妹一眼,不吃茶飯過三天。抬愛─大河水漲河浪沙,挖開河沙種西瓜,西瓜本是紅壤子,小妹卻是粉團花。苦情歌─桃子紅來李子青,解開鈕子難見心,夫妻脾氣合不攏,口吃黃蓮苦在心。
民歌除四句為一首之外,還有多首為一路的系統民歌如《十二月採茶調》、《十二手巾》、《十二月綉香袋》。
D、吹嗩吶
吹嗩吶俗稱吹打。嗩吶一大一小,均為銅制,俗指避邪,大為號,小為打。號分粗細兩節製成,細管可插入粗管內,全長1.6米,掌號(發號)時細管從粗管內拉出。號管無氣孔,音量有高低,通過喇叭口發出音響。打、咀管為木製,喇叭口和打咀均為銅制。木管有音階氣孔,多用稻草或蘆葦做咀哨子。吹打時音色清晰、明快、高昴圓潤。吹奏時能長時期不停斷。
稱之為有內換氣功能。音色不變,氣勢不減,主要是有特殊的換氣技巧。吹打的調名 ,內容豐富,婚嫁喜事有迎客調,候客調,歡樂調調、催人調、過山調、出席調、壓棚調、採茶調、叫客調、磕頭調、隔娘調等。喪事有掩蓋調、懸白調、哭娘調、出殯調、下葬調等。
E、舞獅
獅子分金獅和麻布獅子,舞獅俗稱耍獅子。獅子由頭、身、尾三部分組成。獅頭以膠泥做頭型,用多層紙裱糊,干後脫下紙殼。以做骨架,以顏料彩畫而成,獅身由白布縫制,獅毛獅尾用不 麻或劍麻做成,並染上各種顏色。
獅子常在喪事或慶祝節日要用。舞獅時3至4人舞一架,1人戴喜頭面具,俗稱彌樂佛頭或笑和尚,身穿翻毛皮衣,手持文帚,在獅頭前逗獅子,1個「孫行者」手持蚊帚在獅後獅子。表演程序由掄堂開始,變稱開場,喜頭即誦頌詞,到獅子上場院,表演各種打鬥和戲耍動作,如上板凳、上桌子、綉球等,喜頭和行者表演各種拳術和刀、槍、劍、戟等。
民俗風情
節日有現代節和民間傳統節日兩類。現代節日有1月1日元旦節、3月8日國際婦女節、5月1日國際勞動節、5月4日青年節、6月1日兒童節、7月1日建黨節、8月1日建軍節、10月1日國慶節。現代節都是世界革命和中國革命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大都在機關、學校流行慶祝,農村則以民間傳統節日為主。民間節日教多,但在境內隆重的習慣性節日只有12個。
春季節日
A、春節。
春節俗稱過年,是上一年年終與下一年年始的交替,時間農歷臘月月小29日,月大30,次年正月初一、初二,俗稱大年初一、大年初二。過年習俗是,在年三十需將服裝,初褥等全部清洗完畢,打掃家庭衛生,過年的前一街上街買辦糯米面,紅糖、對聯、年畫、火炮、香錢紙火等年貨。年三十白天宰雞、煮魚、栽香樁、年松、貼對聯、門神、喜神等。下年備一托盤茶、酒、飯、肉等。到山神廟燃放鞭炮、供祭山神(俗稱供山),回來後點燃青香,燒紙火、祭供天井、門神、灶君、家堂等,日落前全家入席吃上一段豐盛的「團圓飯」,吃上全家人聚攏閑談。熬至子時來臨方可入睡。1990年後由於電視普及,大都夜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大年初一,是新一年的開始,人們大清早起來煮湯圓,先進行用湯圓供獻山神七主及家園天地、門道、家堂、祖宗、灶君後電吃湯圓。
大上初二,清晨煮,粑粑絲,(90年代後多為餌絲)先供獻山神,天地家堂,祖宗門道和灶君後吃粑粑絲。有部分居民常用大年初二開財門,退火神,獻龍、以求新年財源,火神避求安全,求水井常年進水。
過年特製糧食主要有用飯米製作的粑粑即可燒食,也可切成絲煮食,有用糯米面製作的湯圓。
新年之際,還有拜年的習俗,如結拜子女給乾爹干媽,新爹親媽拜年,有新婚男女到岳父家族間拜年,國家機關單位還有給退休,職工拜年等。
「拉乾爹」
保山地區許多地方民間流行的一種原始的交誼結友方式,從民俗學的角度看,這種風俗的形成,與社會生產落後以及人們在遇到困難之時渴望能夠得到親情以外的幫助這種「求助心理」有關,故在地廣人息缺醫少葯、民風古樸的山鄉最為多見。 在保山市的瓦窯、瓦馬、瓦房等山鄉,「乾爹」通常有兩種「拉」法,一種是認准目標,協商結親。即山裡娃娃能大跑大走之時,父母便向自家看中的鄰村別寨的相識之人表明心願,若對方同意,便擇一吉日,殺雞煮肉,邀親喚友,磕頭、取名,完成一應「寄名」手續。據說,娃娃「過繼」給乾爹後,一改姓換名,便不是自家兒子了,即便「命」里帶點小災小難什麼的,也就化解開了。
有趣的是另外一種「拉」法——「聽天由命,強拉硬逼」。採用這種法子結親,只能在大年初二至元宵節這段時間進行。想「拉乾爹」的人家往往選個雙日子,由男人帶上公雞、臘肉等食物,天不亮就到村外小橋狹道這樣的行人必經之處橫拉一根細細的白線,然後在其附近埋伏起來:不論是誰,只要經過此地並絆斷了白線,即被認定為是親家了,埋伏者便飛奔而出,拱手作揖,叫一聲「親家」。「天意」難違,通常情況下,來者只能應允,否則是要背罵名的。於是埋鍋造飯,就地野炊。吃飽喝足之後再進村「認門」並舉行拜寄儀式。來者倘是婦女,那她當然是「干媽」;若是未婚男女,那就是「乾哥」、「干姐」、「乾弟」、「乾妹」;倘不巧碰上的是牛呀馬呀羊呀狗呀什麼的家畜,那也「拉」——由其主人代替,履行一切手續和義務,只是取名時必須按絆線動物的稱謂來定,如馬兒、狗兒什麼的。 無論是人有意選擇還是「天命」所定,干親一旦形成,雙方便親如一家,互相照應,年頭節下,亦應時造訪,以手足之情互待,相處好的,甚至情連幾代,傳為佳話。
更為奇妙的是,在騰沖縣的一些山鄉,還有一種「拉」大樹當「乾爹」的習俗,並有許多人自小便拜了某株奇樹古木為「乾爹」的,因為他們的父母相信,古樹參天,根深葉茂,福蔭極廣,一旦拜作「乾爹」,就能保佑娃娃無病無災,長命百歲。特別虔誠者還要請神職人員幫算一算大樹「願不願」收,若「願」,則選一黃道吉日上供焚香,三拜九叩地行過大禮,才算結上了「人樹干親」。末了,還得給孩子取個有枝有葉的名字。由於此俗相沿甚久,故騰沖境內不少知名的古樹——如小西的雷打樹、打苴的大橡樹、和順的「雙杉」、馬站的鵝毛樹、界頭的「銀杏王」等,無不「膝下」攘攘,擁有許許多多在世的或早已離世的「干兒子」、「乾女兒」,而他們當中不少人就叫樹茂、樹榮、樹壽、樹生以及樹美、樹秀、樹芳、樹英這類「萬古常青」的名字。
B、立春節。立春節俗稱打春,是全年24節氣的第一節氣,是新一年春季開始。不論是春節前立春,還是春節後立春,只是立春當天早上,人們習慣與大年初一一樣,煮湯圓,燒煮火供山神,家堂,天地、門道、灶君求各諸神保佑一年平安。
C、元宵節。
無宵節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日,該節在本鄉很少興過,即時興過也並不隆重,僅是在元宵晚上煮湯圓吃而外,並無其它活動
唐以後,由於佛教的傳入和盛行,保山壩緣的山明水秀之處相繼修建了大批禪院佛堂。這些宗教場所,除太保山「寺宇連雲」、蔚為壯觀之外,其餘規模均不甚大,但香火卻都興旺。尤其是各寺院一年一度的廟會,更吸引了眾多信佛的和不信佛的各色人群。保山的廟會有約定俗成的時間規定,也許是因為正月為農閑季節,庄戶人家有空閑且樂於參與的緣故,各寺廟會大多集中在人們需要「逛過」的這些日子舉行。這些廟會雖名目繁多,但總起來看都有個共同的主題:求神拜佛、禳災祈福。這些事情在封建根子較深的舊保山是很有些市場的——即使到了今天,虔誠的善男信女亦大有人在,信仰自由嘛。
當然,有信的,就有不信的和半信不信的,絕大多數趕會者其實更主要的是來逛風景、趕熱鬧的。相傳,正月初一至十五為如來佛執掌天下,人間不分貧富一律平等,因此過年的時候保山人是不興討債要賬的,這對那些家計艱難的人來說無疑是一項很好的「優惠政策」:他們可以暫時拋開債主登門的隱憂,同所有人一樣扶老偕幼悠哉游哉逛廟會。如今,人們生活質量有所提高,逛廟會,也就成了城鄉民眾消閑度假的一種郊遊活動。
保山的廟會五花八門,別有情趣。最盛大的廟會是太保山上玉皇閣、斗姆閣、報恩寺等三十多座寺觀庵館興旺時的西山「聯席會」,一連兩日,香火鼎盛,人潮不息,熱鬧非凡。而今雖廟稀會散,但大年初一、初二登太保山卻成了城鄉居民的一種新俗,算是廟會之「余緒」吧。
民居特色
村寨彝族是農牧兼營的民族,村寨的分布與座落有其獨特的傳承。彝族的村寨多坐落在海拔2000~3000米的山區、半山區,相沿聚族而居,一般選擇向陽山麓,順山修建,以山腰、山樑處居多,山腳、河谷地帶較少。《元陽縣志》載:「彝族多居住在山川壯麗、資源豐富的山區,村寨依山傍水,四周梯田層層,村後有山可供放牧,村前有田可供耕種,多數村寨都有一條水溝從中流過。」
民居在我國西南地區,彝族分布范圍較廣。因此,其民居類型為適應不同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或受其他民族的影響,而顯得比較復雜,不過彝族民居在各民族中卻有廣泛的代表性。一般說來,彝族民居類型可以分為以下幾類:瓦房、土掌房、閃片房、垛木房、茅草房等。
居住習俗彝族實行一夫五妻制的小家庭,兒女婚後另建住房,自立門戶,僅幼子與父母同祝彝家院落寬敞,以供生產和生活之便,尤其是在置辦紅白喜事時,可以廣納賓客。居室內,正房堂屋靠牆處供奉著天地祖宗處於牌位,供桌上擺設著香爐及虎、獅雕像;正中安放八仙桌,用於接待客人;左側有常年不熄的火塘,由三塊石頭支成,俗稱「鍋庄」,用以取暖禦寒,熱水烤茶,火塘周圍是家人圍坐議事的地方。正房兩側房間為當家兒子媳婦的卧室,兼存放貴重物品。一般長子居左,次子居右。老人、小孩及客房設在側廂房。大門後做磨房,正房樓上是糧倉,樓下為畜廄。
秋季節日
A、「七月半」送老祖。
每年農歷七月初一至十四、十五為「鬼節」,意為亡故的列祖回家與後人「團聚」,每家每戶於七月初一用一席飯菜和香錢紙火將其從大門外接回到供桌祖宗靈位上進行待供,在每飩吃飯前都要先用菜飯到供桌祖宗信前祭低一番,家人才可以用不著餐。一直堅持到七月半,即七月十四、十五。到七月半亡人老祖又要回陰,各家各戶做粑粑,殺雞煮肉做一飩豐盛的午飯,先隆重地祭獻一番後,將其老祖送出大門外「回家」。
B、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是民間傳統的中秋節,中秋,即為每一年仲秋八月的中間。中秋之夜,月亮最亮,最圓,月色也最美好,人們望著玉盤般的明月,自然會聯想到家人的團聚,獨在異鄉為異客,也期望藉助明鏡般的皓月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因而人們把中秋節叫做「團圓節」。
本鄉境過中秋的形式主要有供月亮、吃月餅。八月十五頭一街。人們紛紛上街購買以月餅為主的糖食果品,八月十五晚上,先將月餅等糖食果品擺回堂屋或者客廳,全家人團聚敘情,分享供品。
C、九九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為傳統的重陽節,「重陽」原於《易經》「以陽爻為九」,將九定為陽數,兩九相重為「重九」,日月並陽,兩陽相重,故名重陽。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特別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重陽節在本鄉境有紀念意義,但無具體活動內容,在民間僅有「重陽祭谷」之習慣,即到重陽節這天,種糧農家備茶飯,錢紙火,茶酒二氣到莊稼地邊搭一 供桌,擺上供品祭供田公地母二神,以謝二神保護莊稼之意,以求金秋十月順利收谷,此外,人們還將重陽節有雨無雨來預測未來冬季之氣候,「有雨無雨看重陽(九月初九)」,「有雨無雨看重陽,十三(九月十三),十三無雨一冬干」。
冬季節日
A、十月嘗新節。
進入農歷十月,本鄉境莊稼人糧谷已收獲完畢,歷史上有在十月初十前後嘗新米的風俗,即將新收獲的稻穀曬干碾成米,凈煮一鍋白米飯,有的還將新米舂成白生生的粑粑供獻天地、祖宗、灶君,以慶賀新糧收獲和求望來年再五穀豐登。這一節日多見於改革開放前,如今,調整了種植業結構,煙、蔗主產區稻穀較少,嘗新節也逐漸淡化。
B、殺年豬。
殺年豬在本鄉境並非傳統節日,但是一種較為普遍,且十分隆重的一種生活習俗。
每年每戶人家都要喂催專用自食的2-3頭肥豬,在秋收結束後入冬季節(大都在冬至節前後)進行宰殺,肉食經各種特殊處理後進行儲藏,以備次年全年食用,在殺豬當天除鄰居互請相幫忙外,客人高興捧場,熱鬧非凡。從一睥一次的熱鬧場面上講,這似乎又是一個非常隆重的傳統節日。
施甸「年豬飯」邀你天天過大年進入冬季以來,施甸縣家家戶戶便開始為傳統的「年宰」而忙碌,殺年豬在施甸經過幾百年的延續,已慢慢形成了一種風俗,殺年豬的頭數和親戚朋友的多少成了這里的農民群眾好收成的象徵。
衣、食、住、行生活習慣。
布料和著裝
在本鄉雖有部分少數民族,但因漢族影響較大,長期以來,沒有各民族服裝之分,著裝基本統一一致。
A、布料。
舊進以自織土布和進口洋布為主,建國後隨著國家輕工業的發展,開始使用用棉花製作的棉製品,以大白棉布為主,如需要顏色,再進行染色,把棉放入染缸進里煮染,多分為青、蘭、黑、紅色。60年代,布料有了很大發展,市場上開始售賣高質量的卡幾布,北京蘭布等草絨布等。70年代由棉製品開始進化為化學纖維製品,如滌良、滌卡、滌倫等料子布。改革開放後,布料又發展到毛料製品,皮料製品,化學布料幾乎成了「一統天下」。
B、著裝。
著裝出隨著時代的進步而變化異常,各個時期有各個時期的服飾特點。70年代,男性以中山裝為主,女性以姐妹裝為主。80年代後,服裝變化較大,經歷了「大披領」、「小披領」、「大西裝」、「小西裝」、「夾克」、「喇叭褲」、「毛線衣」、「新式中山裝」、「活尚領」、「皮夾克」、「羊毛衫」、「風衣」、「蓮衣裙」、「直桶褲」等現代新型服裝。衣服分上衣(外衣)、棉衣、毛線衣、襯衣、內衣;女性還有胸衣;褲子分外褲、絨褲、內褲。
鞋類的進化更為突出,舊時多以草鞋為主,50-60年代以自做布鞋為主,七十年代流行「噴線底」布鞋。國家塑料工業的發展,八十年代初,流行各種式樣的膠鞋,塑料鞋以及由人造革,豬牛皮製作的皮鞋。90年代後又新產生了底為塑料,用毛線自行用勾針編織的毛線拖鞋,國家生產的塑料拖鞋,涼皮鞋,新型白膠鞋,球鞋等等。
食品及飲飲食習慣
A、食品。
人們食用食品大致分為主食,副食和零食三類。主食又分飯、菜、肉、油、腸、蛋、鹽等,飲以米為主。80年代前稻田較少地區用玉米面製作成面果兒參與大米蒸熟為飯。90年代後開放糧食市場。缺米地區都可買到大米,從歷史食用至今的面果兒告別了它的歷史,食用菜種類繁多,按來源有自種蔬菜、商品菜、自富肉菜、野生菜;按製作成菜有蘿卜干、水豆豉、骨頭 、腌菜等鹹菜,煎菜、炒菜、拌菜、水煮菜、泡菜等。肉以豬肉為主,牲畜及家禽肉為輔,野生動物肉為「山珍」。豬肉分主、兼用油菜籽,核桃等植物油。腸子僅有用豬腸子洗凈後,用豆腐拌豬血、瘦肉加以佑料揣入。涼干後食用,有豆腐腸、香腸兩種以豆腐腸較為普遍。蛋有雞鴨鵝禽,以雞蛋最多,食用有燉、煮、煎、侵等多種方法。
主食日分、晚兩飩正餐,早餐10:00至11:00,晚餐就餐時間為17:00至18:00時,家庭建設用工或農忙時可食3餐。副食原有粑粑、面條、稀飯、涼粉等,後增加了餌絲、方便麵、包子、油條、糖糕等,一般作早點、響午、晚點食用。
零食有松籽、核桃、葵花籽、花生、南瓜籽等堅果也有糖果、水果等。一般在閑談、過節、來客、婚喪、建設等重大事件中食用。
B、煙、酒、茶食用。
本鄉自古就有抽煙習慣。改革開放前煙多為自種土煙,俗稱草煙,取成熟煙葉用 簾子夾緊日光曬干後切成絲,既可將煙裝入土罐燃火吸食,也可用紙將煙絲捲成大小頭點火吸食,還可將煙加上些油切成絨煙絲用水煙果兒和煙筒吸食。1993年後廣泛種植烤煙,土煙終止。70年代末流行「天平」、「紅櫻」、「無咀春城」等;80年代「碧雞」、「重九」、「田七」、「山茶」等;從90年代起「紅河」、「咀春城」、「紅梅」成為大眾化。2005年「咀春城」停產後,改為「紅山茶」、「大豐收」等,高檔香煙「紅塔山」、「紫方雲煙」、「雲煙」、「遠征」精製「紅河」、「熊貓」等。吸煙多為男性,女性零星有之。
飲酒歷史悠久,種類有用甘蔗渣釀制而成的蔗渣酒和用苞谷、大米、小麥等糧食農作物配製的糧食酒;1990年後,蔗渣酒停產,以糧食制酒為主。酒多在用餐時飲用,辦客、會友、喜慶時暢飲。
飲茶習慣源遠流長,既採摘茶樹嫩葉經鍋炒手揉日光曬乾和機器殺青烘乾沸水沖泡既為茶水飲之。傳統泡飲曬青茶,1990年後以飲用烤青茶為主,品牌有「萬興筆毫」、「黑山銀峰」、「叫花茶」、「馨鑫」等。
三、住房習慣
A、房式建築。
本鄉居民居住是典型的單村獨戶,除擺田村大部分,酒房村一部有一院多戶外,全鄉大部分地區為一戶一院,居民房屋分居民住房和生產用房兩個部分。住房包括人住,裝放糧食及各種財產庫房,堂屋、廚房等;生產用房指畜廄農副產品加工,烤房等。多數村寨每戶每院建有房屋4棟,即正房、左廂房和天房、附設房屋有廚房,家富家禽廄舍、烤爐、廁所等。
房式大部為有廈4柱落地,無廈三柱落地木樓瓦蓋,中梁高前後言梁矮,兩面出水的瓦樓房,每棟多為左中右三格,樓上樓下共6間。正房為主房,進順面積大,高於其它房,正房前面為院場。院場左右兩邊為廂房(也稱耳房),與正房對應(院場)下邊為天房。規格為明樓出廈和走京出廈。
B、建房步驟。
建房是每一戶人家耗費人、財、物力最大的一件事,稱為「大興土木」。一棟房子從平基到入宅要經歷三大階段。首先是准備階段,即開山挖地基,取石料砌基石,采木料等。其次是造屋階段,即木料備好後,先選定起工架馬吉日,請木工製作屋架,請鄰居眾產立標、上樑、接著築牆,釘椽蓋瓦等。第三是裝修階段,請木工用方板就新房格心,門面進行細致裝修,造門。最後選一吉日入宅。
保山方言
雲南方言,總體上屬於北方方言。明代的屯田,對雲南漢語方言的形成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歷史文化知識逐漸豐富,終於明白,雲南方言的形成,與漢民族的遷徙以及今天民族格局的形成有密切關系,雲南方言其實就是歷史上的中原漢語方言,研究這些方言詞語,可以解釋許多歷史文化的問題。可惜記錄的一些資料,在歷次政治運動中大部分喪失,只能將現存的零星記錄,略作整理、解釋,形成本文。
方言中忌諱語的替更語
在方言中,還有一些不願意直接說出來,如尿、屎、死人等。包括直接忌諱的詞語如「虎」、「狼」等。變換一種就法,說得委婉、含蓄些。既不令人恐懼、討厭、難聽又顯得文雅含蓄。如:男女老少在一起,忌說帶生殖器官的粗話。
「懷孕」說成「身子不閑」或者「身不光」,女性「衛生期」說成「月頭月尾」。生第一個孩子去岳母家通信稱「報喜」。「老人死了」說成「老成福」。中青年「死」說成「不在了」。孩子「死」說成「看不大」。兒童「死」說成「夭折」。問那兒有病,說「那裡難在」。「病危」說成「不得啦!」。上廁所大小便,說「走外」。去埋葬人家做客說「燒紙」。外祖去世為外孫除邪說「沖喜」。女兒出嫁時逢衛生期,稱「撞門喜」。搬弄是非、嚼舌頭,愛說別人閑話稱「嘴話多」。女性老人稱兒媳為「姑娘」。「多出禍事」稱「進運不佳」。「火燒房子」稱「走水」。求福除病稱「打保福」。不注意說出忌諱語,稱「說漏(走)嘴」。出門趕馬忌說「豺狼虎豹」。立房子時忌說「倒」。
Ⅳ 保山市的民間技藝是什麼
保山市的民間技藝是:擦大鈸、蹬窩羅、水鼓舞等。
「擦大鈸」,彝語稱「大鈸聚自得兒」,是流傳在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瓦房彝族鄉徐掌、白龍井、四棵樹等彝族聚居村寨的一種集舞蹈、武術、雜耍、打擊樂演奏於一身的非常優秀的彝族民間舞蹈。
風土人情
保山民族民間文化資源十分豐富。漢族、彝族、白族、苗族、傣族、回族、佤族、滿族、傈僳族、景頗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等13種世居民族在這里生生不息。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造了極為豐富的,具有濃郁特色的民族民間文化,為後人留下了豐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化
2017年,保山共有藝術表演團體5個。文化館6個。文物保護管理機構6個。博物館15個。劇場、影劇院12個。公共圖書館7個,公共圖書館藏書99.07萬冊,人均擁有公共圖書館藏書量0.38冊。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9% 。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8.6%。
Ⅳ 保山的獨特民間技藝是什麼
木雕。
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象達人特別偏愛木質結構的房屋和木質傢具,這就衍生了象達人對於木雕的熱愛。門窗房梁、桌椅傢具,處處都雕花刻草、雕龍刻鳳,雕刻需要木匠有巧妙的心思和精湛的手藝。在象達,走進每家每戶,都可以看見木雕的蹤跡,古老傳統的氣息撲面而來,滿滿的歷史文化感。
保山地處中國西南邊陲,外與緬甸山水相依,是南方絲綢古道蜀身毒道重要節點和要沖,西漢置不韋縣、東漢設永昌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歷史造就了保山融中原與邊地、漢民族與西南少數民族文化於一身的獨特魅力。
經過多年的堅持與努力,保山市下轄5個縣市區共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處(騰沖地熱火山風景名勝區)、省級風景名勝區1處(保山博南古道風景名勝區)、省級歷史文化名城2座(保山、騰沖)、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2個(騰沖市和順鎮、隆陽區金雞村)。
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3個(隆陽區板橋鎮、蒲縹鎮、金雞村)、中國傳統村落130個,保山成為全國擁有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較多的地級市之一。
Ⅵ 傣族民俗傳統藝術是什麼
傣戲。
傣戲在保山是一種較為古老而又優美的民族珍稀劇種,它於清光緒年間從德宏盈江傳入,主要流傳於保山市的潞江壩、上江壩傣族聚居村寨。至今,其歷史已達百年。過去,潞江土司署第20任宣撫使錢慶祥在司署內建有「內戲台」和「外戲台」,既看滇劇亦看傣戲。
土司錢慶祥愛看傣戲,也會演傣戲。因此,司署里曾於民國初年組建業余性質但活動甚為頻繁的司署戲班,專演傣戲且置有戲箱。
常演的劇目是刀安仁改編的《阿鑾相勐》《朗畫貼》《混披盞米》以及《三請梨花》《女斬子》、《大破天門陣》、《三下南唐》、《陶和生》等。由於歷史的原因,此戲現在芒寬已基本失傳。
傣族文化
傣族有自己的民族語言,因分布而分別被稱為傣語、泰語、寮國語等,屬漢藏語系侗台語族(壯侗語族)台語支。
全球約有6600萬左右的人口使用傣語。在類型上同漢語一樣是單音節為主的有聲調語言。由於分化年代久遠、跨境分布等原因,傣語內部雖然仍有相當數量的同源詞,但語音、詞彙、語法等等方面差異較大,如白傣語有22個輔音位,泰語則只有21輔音位,已經難以互相通話。
傣族所使用的文字為傣文,是一種拼音文字,其字元為傣語字元。
傣文擁有多種方言文字,其中中國境內的傣族使用有四種,即傣泐文(西雙版納傣文)、金平傣文、傣哪文(德宏傣文)、傣綳文,中國境外則有泰文、寮國文等。經過20世紀50年代的改進,中國境內通行西雙版納和德宏兩種傣文 。
一般認為,傣文源於古印度文字系統,其形成與佛教東傳及傣族信仰小乘佛教有直接關系,但具體源於何種文字系統存在爭議,主要由源於巴利文和格蘭地字母兩種觀點,更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八世紀傳入古印度的婆羅米文。
傣文、泰文、寮國文都將輔音字母分組主要表示調類。但三種文字差別也很明顯,如傣文按古聲母清濁分為兩組;泰文、寮國文的古清字母還區分了送氣和不送氣,加上濁音,一共分成了三組
Ⅶ 雲南的民間工藝有些什麼
最為典型的有彝族的刺綉,其中尤其以石林撒尼族、楚雄彝族為代表。大理白族的大理石工藝品、手工刺綉、扎染、銀器製造最具代表性。麗江的皮革製品、銀器飾品、東巴造紙等等,香格里拉藏族的轉經筒、天珠等。西雙版納傣族人民更顯勤勞,除了傳統的刺綉外,傣錦、筒帕等都非常惹人喜愛的。
希望樓主採納
謝謝,純手打不易。
Ⅷ 保山市特色文化藝術包括哪些
保山市特色文化藝術包括苗族打歌、太平簫、永昌鈸舞、德昂族水鼓舞等。
保山苗族主要分布於芒寬、瓦馬、丙麻、水寨各鄉范圍。具有長久的歷史文化。「打歌」為苗族傳統民間藝術,丙麻一帶的苗族尤為喜愛並經常進行。除重大節日外,平時亦時常舉行。
太平簫,本市苗族特有的古傳民族民間樂器,苗語稱「漲本都」。
保山彝族,分布於瓦房、瓦馬、瓦窯、楊柳及蒲縹、上江、丙麻等鄉寨。擦大鈸屬彝族傳統舞蹈且帶有武術性質。彝語叫「大鈸聚自得」。
德昂族在保山市有人口近千人,聚居於潞江壩大溝邊、白寨、芒彥。具有豐富絢麗的傳統文化。水鼓舞是保山德昂族獨有的民族舞蹈。德昂語叫「嗄格楞當」,多系喜慶時舉行。
特點
1、丙麻的打歌形式甚為獨特,許多地方「打歌」只用樂器伴奏,只跳不唱,而丙麻一帶的苗族打歌,則邊跳邊唱,參加者多為青年男女,打起歌來(舞蹈),十分歡快熱烈。伴奏樂器有竹笛、直簫、蘆笙等,竹笛為領舞者。
2、太平簫長約1米,直徑3-4厘米,直斜吹奏,音量較小,然音色純美,樂曲有孤兒調、散心調等。該器樂在雲南省民族文藝匯演中,引起國內及日本專家的高度重視。
3、永昌鈸舞流布於瓦房的徐掌、四棵樹、白龍井、梅蘭山、楊柳壩等地方。逢婚喪嫁聚時舉行。參舞者4、6、8、10人不等,女人諱跳,表演者全系男人,器樂有嗩吶、大鈸、小鈸、鐃子、芒、鑼、大鼓、小鼓。
演跳時常戴面具或化裝成孫悟空、唐僧、八戒、沙僧,或彝家仙女,或其它形象。大鈸扮演者即領舞者居中主跳,伴奏伴演者環繞周圍,因領者舞姿極為活躍多變,且節奏鮮明,氛圍磅礴,故稱擦大鈸。多採用對跳、串花、蹬腳、蹉腳等藝術套路。
4、水鼓舞領舞者打著水鼓、大鈸、大芒率眾起舞,水鼓是主要道具,敲打前在鼓身中間一小孔加進約一斤重的清水或水酒,使鼓面濕潤而以鼓皮潮濕而得名,濕潤的水鼓能發出更有特色的音響。水鼓通常重三、四十斤,表演者將水鼓挎於脖頸,身體微彎,以手擊鼓,左手拍打小頭鼓面,右手錘出大頭鼓面。
Ⅸ 保山的民間技藝是什麼
保山的民間技藝是油紙傘、打鐵、竹編、擰繩子。
油紙傘是象達一張鮮活的名片,象達紙傘製作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2009年被雲南省命名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象達紙傘製作工藝,代表了象達人民善良朴實、心靈手巧,它是歷史上外交的產物,銘刻著歷史的記憶。
紙傘的製作從選竹到完工需要72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是純手工完成,所有的活都體現在手上,稍有不慎便會前功盡棄。
「打鐵」像極了一個古老的傳說,也許大多數人以為它只會出現在古裝劇里,可在象達,它卻真真實實的活躍在人們的視野里。象達的鐵匠主要分布在南海寨和大寨兩個小組,十年如一日,鐵匠們每天錘起錘落,默默堅守,默默傳承。
那些看似已毫無用處的廢銅爛鐵,在經過鐵匠們煅燒、捶打、淬水、細磨後便會成為人們生產生活所需的的鋤頭、鐮刀、菜刀、斧頭等等工具,不得不說打鐵真是一項了不起的技藝。
竹編
竹,在象達可以說是隨處可見,人們似乎已經習慣了依竹而居、伴竹而生,村村寨寨、山上山下到處種滿了竹子。竹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我們吃的是竹筍、打的是竹傘、坐的是竹椅、燒的是竹沫。
竹具有極其強的韌性,這讓人們格外偏愛,竹編就是利用竹之韌性,把竹做成各種各樣的生產生活工具。象達人用一雙靈巧的手,編織著生活的瑣碎與美好,傳承著象達古老的文化。
Ⅹ 保山市哪些傳統節,時間和地點
在保山的節慶習俗的活動中, 可以看到農歷二月初八傈僳族的「刀桿節」 還可以隨群眾一起融入保山端陽趕花街、保山廟會、傣族「潑水節」等,盡情地享受那民族風和民間藝術 帶來的歡暢。
保山端陽趕花街
舉辦時間:每年農歷五月初五
舉辦地點:保山花街
節日介紹:每年端陽,保山端陽花街滿城滿街皆花,群花爭奇斗艷,萬物舉市貿易,匯成南國特有的保山花街。保山人每年端陽節,全城家家戶戶包棕子,祭奠愛國詩人屈原。城內街頭巷尾,各種花、草、鳥、魚、燈、葯材、小吃、土特名產等競相舉市,花卉滿欄,大家聚市觀賞成交,年復一年,規模漸大。端陽趕花街就成了保山人民的傳統節日。
保山廟會
舉辦時間:每年正月
舉辦地點:太保山上玉皇閣等寺廟
節日介紹:雲南保山的廟會五花八門,別有情趣。最盛大的廟會是雲南太保山上玉皇閣、斗姆閣、報恩寺等三十多座寺觀庵館興旺時的西山「聯席會」,一連兩日,香火鼎盛,人潮不息,熱鬧非凡而今雖廟稀會散,但大年初一、初二登太雲南保山卻成了城鄉居民的一種新俗,算是廟會之「余緒」
布朗族「年豬飯」
舉辦時間:每年十冬臘月(過年前後)
舉辦地點:布朗山寨
節日介紹:布朗人殺年豬,吃年豬飯,是布朗族每年慶祝豐收和迎接新年的一個重要儀式,亦是親朋好友們互送祝福和走親串寨的最佳時機。布朗族的年豬飯真可謂是一桌特色大餐:腌菜拌生肉、腌菜拌火燒皮、腌菜拌熟生、五花肉蘸豬血、蒜苗炒瘦肉、蔥姜炒豬肝、炒酸肉、肚肺湯、豆尖豆腐湯,九菜一湯,別具特色。
傈傈族刀桿節
舉辦時間:每年農歷二月初七
舉辦地點:主要舉行於騰沖、龍陵傈僳族聚居區
節日介紹:傈傈族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藝術和獨具特色的傳統節日。節日中最為隆重的當屬「刀桿節」。每年的農歷二月初七晚,傈傈族群眾在刀桿場上燃起一堆熊熊大火,刀桿場上方中央的三崇祖皇廟內掛有明代兵部尚書王驥畫像,設有香台。准備下火海和上刀桿的勇士們就聚在廟里,進行祭拜和回堂活動。
夜幕降臨之際,下火海活動便開始了。上百支點燃的線香密密麻麻地插在地面上,形成一條蜿蜒的火道,這便是香路。勇士們(香通)走出三崇廟,赤足踮腳,靈活敏捷地在香路上闖出一條火路,來到火塘邊。他們赤足跳人火塘,在通紅的炭火里跳躍翻滾,洗火澡,用火炭抹臉,互相傳遞燒得通紅的火鏈,直到把塘中炭火全部踏滅,下火海活動才結束。初八日清早,中午時分,上刀桿活動開始了。人們跳起了熱烈歡快的三弦舞,身著紅色衣褲的勇士們走到刀桿下,進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動,然後由年長者率先,手抓刀鋒赤足踏刃登上刀桿。到頂後,長者把5桿長旗擲於地面,高聲頌祝人畜平安、五穀豐登,下面的人們點燃鞭炮。一時間,鞭炮聲、鼓聲、歌舞聲和歡呼聲齊發,形成驚心動魄的場面。
傈僳族過年風俗「跳嘎」
舉辦時間:每年初一到初五
舉辦地點:傈僳族寨子
節日介紹:跳嘎是猴橋傈僳族人民最隆重的傳統文藝活動。每年農歷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三是傈僳族人民的過年日,從初一到初五的五天之中,人們白天跳三弦舞,晚上跳嘎,跳得廢寢忘食。此情此景可以說是任何一個民族都無法比擬的跳嘎的動作十分簡單:身體稍斜向著逆時針方向繞圈,左腳向前一步,右腳有節奏的向前踏三次,如此循環。舞蹈雖然簡單,但參加的人非常多,不論老少都能翩翩起舞。跳嘎的嘎
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分別扮演神靈和人群兩種角色,用對
話的形式向人們述說著一個古老的傳說:最後嘎頭根據各家的特點,領唱出各種祈禱祝願的語句。如勞力少的人家,企求好運降臨,祝願今後掙到許多錢財;如有已到婚齡的青年,就祝願早日遇到意中人,和和睦睦過一生……跳嘎這一活動,對研究傈僳族的文化藝術、文化意識的傳承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價值。
傣族潑水節
舉辦時間:一般在傣歷六月中旬(即農歷清明前後十天左右)
舉辦地點:傣族家家戶戶
節日介紹:潑水節,是傣族人民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每逢潑水節,兒童們紛紛砍竹作水槍,家家戶戶的門框 窗戶上都貼上各式各樣的剪紙。傣族男女老少則穿上節日的盛裝,成群結隊地上山去採摘野花做花房。中午,婦女則各挑一擔清水潑到佛像身上,為佛洗塵。接著青年男女提著木桶 臉盆,互相追逐,你 我潑,水花飛濺。
犁耙會
舉辦時間:每年農歷正月十五
舉辦地點:河圖鎮哀牢山下大官廟村
節日介紹:農歷正月十五,辛苦勞作了一年的莊稼人鬆鬆坦坦過完了年,就該趕「犁耙會」了。「犁耙會」是莊稼人自己的街子:買的賣的全是農具;買主賣主全是農民。近山挨林的,賣的是犁杖鋤把之類的木具;竹林婆娑的人家,賣的是扁擔囤籮之類的竹器。
道人山上「苤菜會」
舉辦時間:農歷六月二十五
舉辦地點:道人山
節日介紹:道人山上「苤菜會」-雲南保山民族節日,道人山,海拔3566米,雄峙於瀾滄江畔。其巔青峰頂,闊野如坪,密不透風地瘋長著已經瘋長了萬千年的野苤菜.「苤菜會」是雲南保山諸多民俗活動中會期最長的一個「勞動化」的娛情盛會。從火把節到中秋節,幾乎都有各族男女青年在青峰頂上一邊采野蔬以利市,一邊賽山歌以傳情,其古樸淳良之風、天真爛漫之韻,著實讓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