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如何讓藝術教育浸潤學生

如何讓藝術教育浸潤學生

發布時間:2023-01-29 13:40:12

① 如何培養孩子的藝術教育

藝術特長生的培養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單靠學校的力量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必須把學校、家庭和社區的藝術教育資源整合起來,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近年來,我校在藝術特長生的培養方面進行了一定的實踐和探索,形成了一套基本的方法與策略,現於大家共同商榷。
一、學校是藝術特長生培養的主陣地
學校是藝術教育的主陣地,也是藝術特長生培養的主陣地。學校的藝術教育一是要通過課堂教學,為學生打好藝術教育的基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二是要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的藝術興趣,發現有藝術特長傾向的學生;三是要舉辦多種活動,給學生的藝術素質的發展,藝術特長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平台。
1、藝術課堂:打好基礎,挖掘尖子
音樂、美術是小學藝術教育的主要課程,也是培養藝術特長生的主陣地。藝術課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喜愛藝術的興趣,而且能為他們發展藝術特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音樂課通過對各種歌曲、樂曲的歌唱、欣賞和情感體驗,藉助於音響、音調、音色和節奏、旋律,提高學生聽覺上的藝術趣味、審美能力,陶冶其情操;美術課通過美術技巧的訓練和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藉助於線條、色彩、造型,培養學生在視覺上的藝術觀察、欣賞、想像和創造能力以及正確的審美情趣、審美意識;藝術課教育不像一般的智育那樣,僅僅在抽象思維的層面上培養受教育者的創造能力,而是引導學生對藝術美直觀地整體性地把握和領悟,從而培養其對藝術美的感知力、想像力、理解力和創造力,形成獨特的創造思維。因此,我校特別重視抓好藝術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基礎和接受能力以及個人興趣、氣質、性格的差異,採用不同方式,提出不同層次要求。既讓學生看到和感受到形式美,又引導學生認識特定的思想內涵。同時引導學生深入到作品的境界中或角色中,引起感情上的強烈共鳴,受到藝術的熏陶,並且用正確的審美觀點去辨別真善美、假惡丑,由感情的陶冶達到道德上的凈化。
我校的藝術教師在抓好課堂教學的同時,還把那些發現的藝術興趣濃厚,有一定藝術天賦的學生登記起來,建立藝術特長生目標信息。目的一是與家長取得聯系,給家庭提供信息和藝術特長培養方面的指導,二是學校作為藝術特長的「苗子」,給予重點關注和培養。
2.藝術活動是藝術實踐和特長展示的平台
(1)藝術興趣小組活動
藝術興趣小組活動是穩定學生藝術特長傾向的重要措施,我校鼓勵每個學生參加至少一個項目的藝術興趣小組活動,學校統一組織編班,安排專門教師指導(指導教師以學校教師為主,另外外聘部分特長教師)。興趣特長活動分為「管樂」、「聲樂」、「舞蹈」、「繪畫」、「群武」、「小提琴」「誦讀」。
管樂班有50餘名學生參加訓練。「聲樂」班有60名學生參加訓練。「舞蹈」有芭蕾舞、現代舞、2個班共120名學生。「繪畫」有國畫、兒童畫、版畫、寫生畫等4個班。「工藝」有泥塑、剪紙、編織等3個班。
「誦讀」有小主持人和朗誦個班共80名學生。我校參加藝術類特長培養的學生總數高達800多人,占學校總人數的2/3

② 如何在美術教學中傳承中華文化

一、美術教學需要民族傳統文化的浸潤。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具有人文學科的特徵,體現為基礎性、多樣性和選擇性,其主要任務是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豐富生活情趣和終身愛好美術的情感,培養人文精神,完善人格。從高中教材可以知道,能和傳統文化有關聯的課程相當少,傳統文化常常被忽視和遺忘,機械反復地進行技能學習,將忽視美術內涵。學生的自主創造力得不到合理的發揮,也摧殘學生對審美的理解、感知、想像,更不能讓學生得到美的教化與並強化美術文化的認識。中國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藝術教育資源,我們可以汲取傳統文化中的藝術精華、精神積淀、審美情趣。
二、利用課堂課程教材領悟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
美術教師在平時的美術教學中應多注重向學生傳授中國傳統的文化知識,對現有教材進行合理的補充和拓展,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掌握。比如對中國書法、篆刻印章、中國結、皮影、武術、中國漆器、木版水印、甲骨文、鍾鼎文、漢代竹簡、四大發明、中國織綉、中國瓷器古代兵器、青銅器、年畫、鞭炮、謎語、餃子、舞獅等傳統文化的特點和內涵要有大概的理解和把握。在美術教學中,抓住教材安排的一些具有傳統特色的插圖滲透傳統教育。如對中國建築與外國建築的比較,欣賞中國的建築,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光輝的成就。從建築的構造到裝飾紋樣、裝飾色彩,無不反映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交融,有極其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利用課堂知識讓學生課外通過探索各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民居,如傣族的竹樓、蒙古族的蒙古包、侗族的鼓樓,而蒙古包是用最簡潔的手法、最省料的工藝完成的一種極富表現力的創造,體現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我們不僅為工匠的精湛技藝而贊嘆,而且鼓樓是侗家人團結的象徵。通過對建築藝術的欣賞,學生體會以人為本、和諧相處的理想境界,這些理念與如今的和平發展、愛護自然、保護地球、構建和諧社會不謀而合。這樣通過課堂,提高學生的審美感受能力和想像能力,同時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和情趣。

③ 如何培養學生的藝術思維

如何培養學生藝術思維和創造性能力的方式方法。

一、 樹立正確的藝術教育認識、改變陳舊的藝術教育觀念。

必須正確認識藝術課在整體課程中的.重要性,使學生在潛意識里沒有主副課之分,這是培養學生藝術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前提。

美術教育被公認為是培養學生創造力最具成效的學科之一。藝術來源於生活,美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生活中充滿了藝術,比如漂亮個性的服裝、恢弘大氣的建築、色香味美的菜餚、設計精美的禮品、造型美觀的汽車等等,都是藝術家精心設計的作品,凝結著藝術的魅力,可見藝術教育之重要。但是目前我國的美術教育中還存在一些隱性的弊端,家長、社會、以至於絕大多數教育工作者思想意識里的傳統教育觀念的根深蒂固(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中小城市、縣區和鄉鎮尤其嚴重),主副課無意識區分,美術教學常常處於一種可有可無的尷尬境地,從而導致美術教師與學生的興趣逐漸消退,根本談不上藝術素養的培養。因此,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藝術思維能力,首先應該徹底改變陳舊的傳統教育觀念。

二、 營造開放自由的藝術教育環境、創造濃厚的藝術教育氛圍。

實施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必須堅信每個學生都有學習美術的能力,都能在不同潛質的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

改變傳統教學中學生的客體地位,使其成為學習的主體,讓他們知道人人皆可創造出美麗獨特的作品,給他們以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因此,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創新能力,應從現實生活中最簡單最普通的教育實踐題材做起,充分調動學生動腦和動手的能力,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創造,例如設計一個文具盒、一個書包以及美觀實用的課桌等等,尤其是現在好多學校的校服不夠美觀,學校可以徵集並採用學生的設計理念,去設計一些美觀又實用的校服,我相信這些實踐課題對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藝術設計能力有很大幫助,這種形式的教學既不脫離學校的教學目的,又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何樂而不為?

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藝術思維,首先要賦予學生一個相對開放的學習空間,必須去創造一種寬松、和諧、民主、自由的教學環境,營造適合培養創造能力和藝術素養的良好氛圍。只有為學生創造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學生才會願意參與到學習中來,才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進行創造性的思維。

三、 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藝術教育活動。

④ 如何對孩子進行藝術教育

可充分利用廢舊的物品做成的各種小動物;或將中國的傳統各類節日內容做為環境創設,即美觀又能對小朋友進行傳統文化教育;還可根據不同季節製作成色彩斑瀾的吊飾或風鈴、對小朋友們進行藝術的熏陶。每個班級的活動室的設計風格可突出藝術特色。例如:設計新穎、寓意巧妙的晨檢袋;童趣濃厚、美觀醒目的區域活動角:美工區、語言區、表演區、建築區等特色活動角,讓小朋友們在玩中學,學中玩。

⑤ 淺談如何把傳統文化融入中小學美術教學

可以從繪畫、音樂、舞蹈、詩詞、書法等藝術門類入手,向小孩子們慢慢滲透傳統文化。 幼兒接觸事物都是非常感性的,因此用藝術去熏陶他們,能很好的鍛煉他們的審美能力,從傳統藝術中感知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⑥ 如何在一日生活活動中滲透藝術教育

3——6歲幼兒的教育,是一生教育的基礎。有專家說過:「幼兒園一日生活都是教育」。的確,教師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不僅扮演著照料者的角色,而且更重要的是扮演著教育者的角色,向幼兒進行體、智、得、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和諧地發展。
那如何在一日生活中滲透教育呢?
首先,幼兒園教育有其多樣性。
各種活動都具有教育的因素,豐富的生活、有趣的游戲是幼兒有效的課堂。
1、在每天的早鍛、戶外活動和早操中加強幼兒的鍛煉,給幼兒一個健康的身體。孩子多少會有點惰性,有時對運動缺乏熱情,作為老師這時候就應該向幼兒講清楚鍛煉的好處,鼓勵孩子參與鍛煉。還有教育幼兒注意運動的安全,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同時懂得簡單的衛生常識。
2、可以通過每天的起居飲食培養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盥洗、大小變、用餐、睡覺、自己物品的管理都需要在老師不斷地幫助、提醒、督促中培養起來。
3、在各種教育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聰明才智。老師要不斷地發現和培養幼兒的興趣,培養其觀察的能力和動手能力,發展其想像力、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行為。「五愛」的教育、尊重長輩、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勇敢誠實、文明有禮都是、幼兒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內容。
5、給孩子美的熏陶。讓美充滿孩子的生活,培養幼兒對藝術美的感受,認識自然美和社會美。
第二,幼兒園教育有其系統性、計劃性、有序性。
幼兒園教育的系統性、計劃性、有序性及集體主義教育和紀律教育是家庭教育不可代替的,因此要承認幼兒園教育對孩子的主導作用。教育的系統性、計劃性、有序性體現在從幼兒園的學期計劃到本班的月目標、周目日安排,教師都心中有數,並根據工作的重點展開主題工作。
第三,幼兒園教育有其隨機性。
3——6歲幼兒的教育,是一生教育的基礎,並且這個階段的幼兒身心發展較快,一個人一生中一些重要的習慣、傾向、態度多半在這個階段形成。所以教師必須經常留意、觀察每位孩子的一舉一動,對好的思想萌芽,及時給予鼓勵支持;發現問題,隨時隨地展開教育,做到「遇物而誨,擇機而教。教育孩子的機會很多,我們老師要做個有心人,通過生活具體、形象的事例,用淺顯懂得的道理,啟發引導幼兒區分是與非,好與壞,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並且講清楚為什麼。
第四,幼兒園教育有其感染性。
孩子是一個單純的個體,可塑性和模仿性極強,所以老師的教育能夠心領神會,老師的榜樣作用、一言一行,都能深刻地印入孩子的腦海里。因此我們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素質,真心誠意地為孩子做出榜樣,如:老師要求孩子飯前洗手,自己首先洗手;要求孩子吃飯不說話,自己首先保持安靜;要求孩子注意說普通話,自己首先說好、、、、、、既要言教,又重身教,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第五,幼兒園教育有其針對性。
幼兒的發展千差萬別,就對待教育的態度而言,有的積極,有的消極,有的抵制;就智力發展水平看,有的發展好,有的發展差;興趣愛好更是各有差異;行為習慣和個性也是一人一樣。作為老師應該使教育具有針對性,從幼兒的實際出發,注意因材施教和個別教育,充分發揮幼兒的個性和才能。
教育孩子是一門藝術,教師要多想辦法,在一日生活中採取多種教育手段,充分注意孩子心理水平的提高,使教育滲透到一日生活當中,培養適應二十一世紀步伐的有用人才。

⑦ 如何讓藝術深植於校園,紮根於學生的心中

教育部日前公布了第一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名單,我市裕華西路小學、井陘縣皆山中學、正定縣弘文中學三所學校名列其中。記者走進這三所學校,感受中華文化在校園里的浸潤傳承。
□本報記者 楊惠玲
從2010年開始,教育部決定在全國小學、初中和高中(包括職業高中)開展創建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以下簡稱傳承學校)活動,每三年評選一次。此次評選出來的傳承學校為全國首批。日前,記者走進我市入選的三所傳承學校,近距離感受濃濃的傳統藝術氛圍,探尋中華文化在學校的傳承之路。
正定弘文中學:
戰鼓敲進奧運和世博
常山戰鼓是正定民間表演藝術的優秀代表,源遠流長,久負盛名。常山戰鼓這一民間藝術在正定不僅中老年人喜歡,在正定弘文中學,也深得學生的喜愛。
一段紅綢將鼓系於腰間,手執一對塗有紅漆的魚形鼓槌,十幾個同學圍成一圈,「咚咚咚」的鼓聲威風八面地響起來。他們叉腿挺胸,兩臂圓掄,槌擊鼓面,或擊鼓邊,或兩槌互擊,隨著鼓點不停變換著動作。只見鼓槌翻飛,綵綢飄舞,變化萬千,青春少年打起常山戰鼓來也很是有模有樣。
正定弘文中學2006年1月正式成立了戰鼓隊,聘請「非遺」常山戰鼓的代表性傳承人之一的張書社為總教頭,集中培訓音樂、體育教師。老師們將張書社口授的常山戰鼓鼓點樂句錄音,反復傾聽,確定每一個樂句的節拍、重音等各種音樂元素,借鑒簡譜記錄樂音的方式,採用學生能看懂、能記憶的符號形式,編寫成《常山戰鼓鼓譜》,作為「非遺」教材、校本教材。
有教材、有老師、還有課堂,這為常山戰鼓在弘文中學的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副校長郭雪剛介紹,自推出這門課程以來,已經有2000多名高中學生接受了系統學習和訓練。「學生人數多並且群體固定,還有固定的練習時間,常山戰鼓在學校里傳承非常有優勢。」
經過系統、專業的訓練,同學們大都嫻熟地掌握了常山戰鼓的擊鼓技巧,從一個班隨便叫上二三十人就能演繹出鼓點錯綜復雜、隊形變幻多樣的常山戰鼓段落。弘文中學常山戰鼓隊逐漸聲名鵲起,各類慶祝活動、文藝演出、公益活動的現場頻頻出現他們的英姿。
2008年,鼓隊參加了奧運會中華世紀壇慶典活動、奧運火炬傳遞西柏坡接力活動和天安門廣場奧運慶典活動;
2010年5月,鼓隊受邀遠赴上海,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優秀代表參加了世博會河北展示周系列演出活動;
2011年6月,中央電視台慶祝建黨90周年大型演出活動在西柏坡舉行,鼓隊應邀進行了開場表演;
……
郭雪剛告訴記者,此次學校入選全國首批傳承學校,是對學校工作的極大肯定和鼓勵,「這樣的活動不僅陶冶了學生高雅的藝術情趣,而且還塑造了他們良好的精神面貌,促進了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豐富了現代素質教育的內涵。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義務、有責任,把這項民間藝術繼承發揚下去。」
井陘皆山中學:
拉花扭到世界大舞台
拉花是流傳於井陘縣境內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類屬於河北秧歌,2006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為傳承這一民間藝術,皆山中學在全縣第一個把拉花藝術引入課堂,並成為井陘縣拉花基地的龍頭。
從1999年皆山中學建校之初成立的12人拉花興趣小組開始,當時在學校任職的音樂老師兼拉花隊教練張雲華就受命前往縣文化館或是有老藝人的村鎮拜師學藝,回來再教給學生。雖然從空白入門,但隊員們勤學苦練,提高很快,屢次在縣內的比賽中獲獎。漸漸地,拉花隊有了名氣,隊員越來越多,藝術氛圍也越來越濃厚。
為了讓拉花這一古老的藝種更富有現代氣息,張雲華等幾位老師對一些傳統動作做了改進,加入了現代舞蹈元素,皆山中學的拉花漸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十餘年間,由過去的簡單模仿,到今天有屬於自己特色的拉花音樂和動作編排;從在室外經霜冒暑訓練拉花,到擁有排練廳和塑膠訓練場;從師生自己製作花傘、彩扇、花籃等道具,到現在擁有150餘套服裝和相關道具……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皆山中學不僅把歡快、祥和的喜慶色彩,把激昂、奮進的青春旋律,都融入到古老的拉花藝術之中,而且還形成了以井陘拉花藝術教育為特色的校本課程,有了自編教材。
皆山中學的高治中老師介紹,現在學校每個班都有學生扭拉花,每年新生入學後,學校都要從中遴選出優秀學生參加學校拉花隊。因此,學校常年活躍著一支專業的拉花表演隊伍,有12人拉花、36人拉花、48人拉花以及百人拉花。
現在,拉花已成為皆山中學的一大亮點,他們的拉花隊不僅在各種比賽中屢獲殊榮,還在各種大型活動中盡展風采。2001年,皆山拉花隊參加首屆「華葯杯」全國億萬婦女健身大賽就獲得了表演一等獎;2004年,皆山拉花代表河北省參加了第六屆中國民間藝術節並榮膺金獎;2007年7月,皆山拉花又代表河北省參加了「中國民間民族歌舞精品展演」,奪得最高獎——金荷花獎……
最讓皆山師生感到驕傲和自豪的是,2010年5月13日至17日,拉花隊受邀參加了上海世博會河北周開幕式和世博園巡演。「擰肩」、「 翻腕」、「扭臂」、「吸腿」、「撇腳」……拉花隊的孩子們涌動著豪情,全身心投入到表演中,贏得了觀眾雷鳴般的掌聲。
2010年9年,皆山拉花隊作為我省惟一的參賽隊,參加了第八屆中國民間藝術節,再奪金獎,並獲得了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
一項項榮譽記錄著皆山中學拉花隊的師生們為之付出的努力。如今,皆山中學已成為井陘拉花的一張名片,先後培養出了五六百名拉花文藝骨幹,有近萬名拉花愛好者分布於海內外。皆山中學通過不斷地創新,讓青年學生秉承了拉花這一傳統藝術並將之發揚光大,在創辦學校特色教育和傳承中華優秀文化藝術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走出了一條可貴的實踐之路。
裕華西路小學:
「小梅花」成長在校園
和常山戰鼓的豪邁、井陘拉花的奔放不同,每當課間走進裕華西路小學,你就會聽到一段段優美的京劇唱腔。這是該校特意為同學們營造的一種藝術氛圍。
裕華西路小學作為民族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在原有藝術特色教育的基礎上,自2006年9月開始將京劇藝術引進課堂。
裕西小學副校長高靜介紹,為了在學生中普及京劇基礎知識,學校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分年級段設立了不同的學習目標,並編撰出一套校本教材《京劇——我們的國粹》,每周安排一節京劇校本課程。現在,教學生學習京劇已不是某個老師的事。音樂課上,老師教孩子們欣賞京劇的唱腔和唱段;舞蹈課上,老師會教孩子學習和模仿京劇身段;美術課上,老師帶孩子一起畫戲劇臉譜和服飾;而語文課老師則會尋找教學內容與戲曲的結合點,講解有關戲曲名段的歷史故事……
「潤物無聲,育人無痕」。學校注重從聽覺、視覺、感覺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熏陶,營造出濃濃的藝術氛圍。
學校利用校廣播站,設立了「京腔京韻自多情」欄目,在每天上、下午兩次大課間准時播放京劇唱段。從時尚京歌到現代京劇、再到經典名段;從開始一個唱段播半個學期再到一個唱段播兩個月、最後一月一曲,做到循序漸進、由易到難,讓學生逐步接受京劇的旋律和韻味。學校還為喜歡京劇的學生提供單獨學習、欣賞的場所「音樂吧」,同學們課後可以自由選擇曲目來欣賞,恰似一個「音樂超市」。
2008年,學校成立了「小梅花藝術團」, 特聘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裴艷玲為藝術顧問,著名奚派傳人、中國京劇院三團團長張建國為名譽團長,著名藝術家劉秀榮、李勝素、邱瑞德、趙玉華、武健蓉等擔任學校的校外輔導員,定期授課,提供專業指導。
四年級一班的任思源是「小梅花藝術團」的一員,學唱的是老生行當,他給記者演唱了一段《珠簾寨》中的《數太保》。「大太保亞賽過溫侯貌,二太保生來有略韜,三太保上山擒虎豹……」閉上眼睛,細細品味,這個10歲孩子的演唱字正腔圓,頗有韻味。高靜告訴記者,任思源在去年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快樂戲園」欄目舉行的年終總決賽中,憑著過硬的唱功力挫來自全國各地的選手,獲得了金獎。「雖然他學習京劇的時間不長,但是很有悟性,在老師的指導下,進步很快。」
在裕西小學,和任思源一樣的孩子有很多,在濃濃的京腔京韻的熏陶中,他們深深地喜歡上了京劇這一國粹,並且從中收獲了課本中沒有的知識。「每次學戲前,老師都要給我們講唱段的意思、故事背景,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人物,把握角色的內心。」五年級一班的王怡飛告訴記者,通過參加「小梅花藝術團」、通過學習京劇,她了解到了更多的京劇知識,也學到了許多歷史知識、歷史故事。
「讓孩子們接受傳統藝術的熏陶,不僅是讓他們感受藝術之美,也是在讓他們接受品德教育,整個教學過程都體現了寓教於樂。」高靜說,這次入選全國首批傳承學校,裕西小學是我市入選的惟一一所小學。「今後我們要將中華優秀傳統藝術教育作為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融入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努力建設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園文化,將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發揚。」

⑧ 如何在藝術課中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

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藝術教育資源,我們可以汲取傳統文化中的藝術精華、精神積淀、審美情趣,通過在美術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不僅使學生掌握美術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而且在完成育人的功能的同時,促進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一)結合民間工藝製作,了解傳統文化,使民族的東西得以發展。

民間美術是組成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因素,民間美術品種極多,貫穿了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個領域,直接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審美趣味,顯示出他們的聰明智慧和藝術才能,我們通過美術教學,可以使學生對本民族豐富的民間文化,由衷地感到驕傲,為我們是炎黃子孫而感到自豪。

比如,在七年級的《江南民間美術》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我讓學生了解中國民間美術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形式豐富多彩,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剪紙、刺綉、年畫、皮影戲、泥塑、風箏、中國結„„同學們利用課余收集的信息資料,三個一群,五個一夥,根據自己介紹的內容自願結合成小組,先進行交流,然後小組進行匯報。有的小組向同學們介紹了風箏的起源、流派、製作方法;有的小組介紹了各式各樣的中國結,及各種結的裝飾用途和寓意。有的小組介紹了各種民間的玩具的形式、特點及民間玩具圖案的裝飾寓意„„通過第一課時的討論、交流,同學們從對中國古老的民間美術知識的知之甚少到一定的了解,並且在此基礎上通過設計製作一隻風箏、放飛風箏、中國結的製作,在這一系列的學習過程中完成對風箏文化、中國結文化的傳承和交流,引導學生從單純的技能技巧的學習層面提高到一種美術文化的學習層面。通過對風箏、中國結的學習、製作,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人文精神。同時也增強了同學間的團結、合作的精神。

(二)結合建築藝術的欣賞,領略中華建築的文化歷史,建築特色。

中國建築,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光輝的成就。無論從建築的構造,到裝飾紋樣、裝飾色彩,無不反映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交融,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企盼,有著極其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在少兒版七年級的《建築與環境》單元的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探索各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民居,如傣族的竹樓、蒙古族的蒙古包、侗族的鼓樓,同學們發現傣族的竹樓布局靈活多樣,造型靈巧飄逸,四周以竹籬環繞,幽靜宜人,體現了人居相依的理念;而蒙古包是用最簡潔的手法、最省料的工藝完成的一種極富表現力的創造,體現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侗族的鼓樓,不用一釘一鉚而銜接,我們不僅為工匠的精湛技藝而贊嘆,同時鼓樓又是侗家人團結的象徵。通過對建築藝術的欣賞,使學生體會以人為本、和諧相處的理想境界,這些理念與如今的和平發展、愛護自然、保護地球、構建和諧社會不謀而合。

(三)結合名畫欣賞,將傳統文化滲透到美術課堂教學中。

我們的美術作品反映了不同時代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點,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抓住賞畫、品畫的機會,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精髓。如:在課前我安排三分鍾左右的時間進行《走進名家、名畫》欄目,通過一周一位學生輪流的交流,感受藝術家那份對生活、對生命的熱愛,培養學生從小熱愛生活,珍愛生命。同時結合具體的課堂教學,適時地滲透傳統文化,如在六年級美術教材中,在講各種不同的線的表現時,我通過讓學欣賞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吳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梁楷的《潑墨仙人圖》等這樣一些具體的作品,感受中國畫線條的特有的藝術魅力。通過賞畫,使學生對中國畫中的用線有了一定的認識,唯有在認知的情況下,才能進一步地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創造。

⑨ 如何加強藝術教育

一、轉變教育觀念
教育觀念是對教育的根本看法,對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具有指導和統領作用。藝術教育同普通教育相比具有獨特的辦學模式和特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應當樹立起培養創新精神的藝術教育觀念、整體化知識教育觀念和「做人」、「做事」相結合的藝術教育觀念。學校藝術教育是要通過讓學生在學習繪畫、音樂、舞蹈等過程中拓寬知識面,提高審美境界和藝術修養,從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成為具有崇高理想和偉大目標的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代新人。
二、健全組織機構
學校應成立藝術教育領導小組,建立藝術教育工作長效機制。領導小組負責規劃、指導、評價學校的藝術教育,管理要分工明確、線條清晰,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同時,發揮學校藝術教育的輻射作用。這就使得學校的藝術教育工作中長期規劃與學年、學期計劃環環相扣、層層落實。
三、提供有力保障
為滿足藝術類課程教學的需要和課外藝術教育活動的需要,學校應按照《中小學校辦學條件標准》,配備齊全的藝術教育設施、設備。比如:學校應設有專業舞蹈教室、音樂教室、書法教室和美術教室,配備電子琴、鋼琴、電鋼琴、手風琴、架子鼓、合唱台、美術用的畫板、畫架等繪畫工具。學校應設有可以進行節目排練、節目展演等大型活動的場地,為學生的藝術展演提供良好的硬體設施。另外,學校還應計劃每年都能籌措資金添置藝術教育設施、設備。
四、加強師資培訓
要採用多渠道培養方式,壯大藝術教師隊伍,建設一支有敬業精神、有較強業務能力的骨幹教師隊伍。一方面是通過實施「國培」、「農培」計劃,有針對性地培訓現有兼職藝術教師,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水平,使教師盡快適應學校藝術教育的長遠需要;另一方面,錄用和分配教師時以專業技能為標准,同時兼顧錄用人的綜合素質。通過培訓、錄用和合理分配等形式要盡快使每一所農村學校都有一定專業水平的專兼職音樂、美術教師,使藝術教育能夠正常開展。
五、強抓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藝術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學校進行美育教育的重要環節。首先學校應嚴格執行《中小學課程計劃》,開齊、開足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要求藝術教師把握好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堅持「集體備課、課堂教學、聽課、教學反思」,注重指導過程,以探索、實踐生成式課堂教學為主要研究方向,扎實開展教研組活動,加強隨機聽課,建立反饋機制,撰寫教學反思,找出薄弱環節,對症下葯,共同提高。比如在音樂課中採取「聽、唱、奏、賞、動」的愉快教學法:「聽」——引導學生專心聽音樂;「唱」——指導學生把歌唱好唱准;「奏」讓學生參與各種表演歌曲樂曲的活動;「賞」——讓學生欣賞大量的中外名曲;「動」——讓學生通過形體動作來表現音樂形象。在美術課中,讓學生「聽樂曲,想意境,邊聽邊畫」,把音樂、繪畫、工藝融為一體,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樂感,又給人以美的熏陶、美的教育。
其次,要加強學科滲透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不僅僅是專業教師的責任,各科教材都是各個領域中美的極致,所以每個學科都應認真挖掘美,各科任課教師應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美,不能使學生感到枯燥,這才是藝術教育的真正普及。比如語文課,教師把語文、音樂、美術有機地融在一起,課文的掛圖、多媒體的動態演示,配上有感情的朗讀,學生很快就領會了課文內容。通過學科滲透,學生不但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還能獲得美的感受,領略了自然美、音樂美、色彩美、語言美,同時還激發了學生豐富的想像力。
六、建設藝術團隊
藝術活動對於豐富學校文化生活、營造文化氛圍、展現學生風采、陶冶學生情操起著重要的作用。為加強學生藝術團體的建設,應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成立舞蹈、器樂、合唱、繪畫、書法、電腦繪畫、鼓號隊等各種藝術興趣小組。我們採取教師按學生特長挑選學生及學生自願報名相結合的形式進行編組,學生人人參與,提高了學習興趣,獲得了學習一技之長的機會。
七、開展藝術活動,展示學生的藝術才能
藝術活動是以藝術教育為宗旨、以推進素質教育為前提、以關注學生成長為核心、以激發個人潛能為目的的活動之一。在學校整體教育環境中,藝術活動以其特殊的教學內容,承擔著人才培育的特殊任務,對培養學生美好的品格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學校應為學生搭建展示藝術才能的舞台,組織各類活動和演出,多途徑、多角度地展示學生的藝術成果。還應定期舉辦藝術節、詩歌朗誦會、演講比賽、課本劇表演等活動,給學生搭建表現自我、展示自我、鍛煉自我的平台。這樣既能促進德育和美育工作,又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使校園文化建設呈現藝術性的特點。

閱讀全文

與如何讓藝術教育浸潤學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1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5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6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