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簡述海派藝術的代表畫家及作品
清末民初,上海成了中國最繁榮的商業城市,取代了蘇州、揚州等重要的商埠地位。於是,一些繪畫高手,紛至沓來,「以硯田為生者,亦皆於於而來,僑居賣畫。」他們繼「揚州八怪」之後形成中國近代繪畫史上最後一個畫派——海上畫派。在海上畫派中,首推任伯年和吳昌碩。
任伯年(1840—1895),名頤,浙江紹興人。十七歲時曾參加太平軍,後流浪江湖,以賣畫為生。十九歲曾拜任薰為師,後定居上海。四十多歲,藝術成熟,名聲大噪。因賣畫日夜揮毫,支撐不住,,就吸食鴉片,損害了健康,56歲就去世了。任伯年學陳老蓮人物,學徐熙、惲格沒骨花鳥,學徐渭、朱耷寫意,練得能懸腕中鋒畫極細之處。他還學習民間繪畫和西洋水彩畫,注重寫生。吸收素描、色彩的技法,加強中國畫寫實成分。他把工筆與寫意結合起來,把中國傳統畫法與西洋畫法結合起來,把文人畫與民間繪畫結合起來。任伯年重視觀察生活,采訪民情,通過表現某些歷史題材,以借古喻今的方式創作了具有愛國主義情緒的作品,如《蘇武牧羊》、《關河一望蕭索》、《莫干煉劍》等。
吳昌碩(1844—1927),名俊卿,字昌碩,號缶廬、老缶等,浙江安吉人。幼年時生活清苦,酷愛讀書,喜歡書法纂刻。22歲那年考中秀才,但無意仕途,仍潛心研究藝術。據說他在30歲時,任伯年見到他的畫,認為其筆墨已很有功夫,竟拍案叫好。吳昌碩從篆刻書法入手,把金石篆籀筆法引入花鳥畫中,形成「雄健古茂,盎然有金石氣」的風格。吳昌碩畫梅,蒼勁老辣,雄健凝重,畫蘭於蒼健中透出秀麗、高雅。他畫牡丹,施用濃艷的洋紅,與墨色對比,透明強烈,艷而不俗。吳昌碩在花鳥畫的運筆、潑墨、著色等方面都作了開拓。他對後來齊白石、潘天壽等人都產生過較大的影響。
任熊(1822—1857)、任薰(1835—1893)兩兄弟曾師法明末畫家陳洪綬,精於人物、山水、花鳥,他們對任伯年早期繪畫有一定影響。任熊、任薰、任伯年以及任薰之子任預,並稱「四任」。虛谷(1874—1896)頗受揚州畫派影響,得羅聘神韻,喜用枯筆焦墨,於側逆中求方正,他的花鳥畫很有個性。趙之謙(1829—1884)書法承北碑,篆隸師鄧石如,長於花卉。除上述畫家外,海派的主要畫家還有胡公壽、蒲華、錢慧安、吳友如等。
海派畫家是在近兩個世紀之交涌現出來的一支活躍而富有生氣的畫派。他們既秉承傳統,又接近現實生活,同時加進了新興時代的商業性的市民趣味。海派畫家群是中國古典繪畫向現代繪畫過渡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代表有陳逸飛 <佔領總統府><水鄉><尋陽遺韻>
㈡ 上海的現代海派畫家代表有哪些
代表畫家有:吳湖帆、陸儼少、謝稚柳、費丹旭、虛谷、蒲華、任頤、吳昌碩、朱屺瞻、江寒汀、唐雲、任伯年、吳昌碩、賀天健、劉海粟、豐子愷、程十發等等。
豐子愷:(1898—1975年)漫畫家、作家、翻譯家、美術教育家。文學創作以散文為主。主要有《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緣緣堂續筆》等。漫畫有《子愷畫全集》。
陸儼少(1909年-1993年),現代畫家。又名砥,字宛若,上海嘉定縣南翔鎮人。1926年考入無錫美術專科學校,1927年考入無錫美專學習,同年從王同愈學習詩文、書法;次年師從馮超然學畫,並結識吳湖帆,遍游南北勝地。1956年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1962年起兼課於浙江美術學院,1980年在該院正式執教,並任浙江畫院院長。
程十發 「上海三傑」之一。(1921年4月10日-2007年7月18日),籍貫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人。名潼,齋名曾用「步鯨樓」、「不教一日閑過齋」,後稱「三釜書屋」、「修竹遠山樓」。幼年即接觸中國字畫,但給他印象之深莫過民間藝術。
(2)海派藝術家都有哪些擴展閱讀:
海派書畫是近現代中國十分重要的一個繪畫流派。十九世紀後期至二十世紀初,正值上海開埠的社會轉型期,多種文明與藝術在此地交匯,文化的互補與價值的融合,使得藝術有了「海納百川」的氣度與姿態。
而「海派書畫」的形成也具有了組成人員廣泛、風格兼容並蓄、筆墨表現多元、創作理念多維和題材親和入世等特點,並出現了大量風格鮮明的優秀作品。其中尤以趙之謙、胡公壽、任伯年、虛谷、蒲華等最為傑出,這第一代海派書畫代表是中國畫從傳統向近現代轉軌的成功典範。
經過吳昌碩、王一亭、沈曾植等第二代書畫大家和吳湖帆、馮超然等為領袖的第三代海派書畫家(包括劉海粟、江寒汀、陸儼少、謝稚柳、林風眠等)的不斷實踐,海派書畫進入了昌盛時期,這些活躍於畫壇的大家,為中國繪畫的發展與探索做出了巨大貢獻。
㈢ 屬於「海派」的畫家
海上畫派,又稱「海派」,或「滬派」,一般指的是發生於十九世紀中葉(1843年),至廿世紀初期(1927年)時,一群畫家活躍於上海地區,並從事繪畫創作的結果與風尚。
屬於「海派」的畫家較多,吳昌碩。黃賓虹。任熏。任頤。任熊。趙之謙。蒲華等等,其中最出名的要算任伯年和吳昌碩。
㈣ 海派六十家 名單
費丹旭(1801—1850,浙江湖州人)、張熊(1803—1886,浙江嘉興人)、王禮(1813—1879,江蘇蘇州人)、任熊(1822—1857,浙江蕭山人)、胡公壽(1822—1886,上海松江人)、虛谷(1823—1896,江蘇揚州人)、朱偁(1826—1900,浙江嘉興人)、趙之謙(1829—1884,浙江紹興人)、蒲作英(1832—1911,浙江嘉興人)、錢慧安(1833—1911,浙江湖州人)、任薰(1835—1893,浙江寧波人)、蒲華(1839—1911,浙江嘉興人)、吳友如(1840—1894,江蘇吳縣人)、任伯年(1840—1896,浙江杭州人)、吳昌碩(1844—1927,浙江湖州安吉人)、吳秋農(1848—1903,浙江嘉興人)、吳慶雲(1848—1916,江蘇南京人)、陸恢(1851—1920,江蘇蘇州人)、任預(1853—1901,浙江蕭山人)、倪田(1855—1919,江蘇楊州人)、黃山壽(1855—1919,江蘇常州人)、沈心海(1855—1941,江蘇崇明人)、顏元(1860—1934,江蘇蘇州人)、楊逸(1864—1929,上海人)、黃賓虹(1865—1955,浙江金華人)、王震(1866—1938,浙江湖洲人)、王一亭(1867—1938,浙江吳興人)、陳師曾(1876-1923,江西修水人)、吳徵(1878—1949,浙江桐鄉人)、賀天健(1891—1977,江蘇無錫人)、朱屺瞻(1892—1996,江蘇太倉人)、顏文梁(1893—1988,江蘇蘇州人)、鄭午昌(1894—1952,浙江嵊縣人)、吳湖帆(1894—1968,江蘇蘇州人)、劉海粟(1896—1994,江蘇省常州人)、錢瘦鐵(1897—1967,江蘇無錫人)、張大千(1899—1983,四川內江人)、張書旗(1900—1957,浙江浦江人)、林風眠(1900—1991,廣東梅縣人)、江寒汀(1903—1963,江蘇常熟人)、來楚生(1903—1975,浙江瀟山人)、陸儼少(1909—1993,上海嘉定人)、唐雲(1910—1993,浙江杭州人)、謝稚柳(1910—1997,江蘇常州人)、林曦明(1925—,浙江永嘉人)、朱宣咸(1927—2002,浙江台州人)、劉旦宅(1931—2011,浙江溫州人)、方增先(1931—,浙江蘭溪人)、陳家泠(1937—,浙江永康人)、戴敦邦(1938—,江蘇鎮江丹徒人)、張桂銘(1939—,浙江紹興人)、龔繼先(1939—,北京人)、韓天衡(1940—,江蘇蘇州人)、楊正新(1942—,上海人)、蔡天雄(1944—,江蘇無錫人)、盧輔聖(1949—,浙江東陽人)、勞繼雄(1950—,上海市人)、施大畏(1950—,浙江吳興人)
㈤ 海派畫家有誰
海派有多種含義,第一種指發生於十九世紀中葉至廿世紀初期時,活躍於上海地區的一群畫家,所從事繪畫創作的結果與風尚。
海派畫家一般具有三個特點:一.在上海居住或者客居過,二.作品屬於海派的風格,雅俗共賞,色彩鮮明,繪畫題材尤以花鳥為主(也有人物或者山水題材的,但海派國畫題材的主體是以花鳥為主),三.畫家籍貫與出生主要來源於浙江,此外就是江蘇或者上海,除這三地以外,海派畫家中只有極少數是來源於其他地方,這也是海派畫家的血統與地域特色。
代表畫家有:費丹旭、虛谷、蒲華、任頤、吳昌碩、吳湖帆、陸儼少、謝稚柳、朱屺瞻、江寒汀、唐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