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民間傳統玩具介紹
1、撥浪鼓
是一種古老又傳統的民間樂器和玩具,出現於戰國時期。早期的撥浪鼓是樂器而非玩具。撥浪鼓並不是某一個地方所特有的,我國各地、各少數民族地區都出現過撥浪鼓。撥浪鼓流行於甘肅省卓尼,雲南省中甸、維西、麗江,四川省鹽源和中國北方廣大地區。
撥浪鼓古稱鞀、鞀鼓、鞉鼓。藏語稱達瑪如、達克、繞魯、熱巴窮格阿和卓尼鼓。納西族稱為東巴鼓、手搖鼓。又稱小鼓、貨郎鼓、波浪鼓、播郎鼓、博浪鼓、江南有些地區又稱搖咕咚。
2、九連環
是中國傳統民間智力玩具,卓文君在給司馬相如的信中有「九連環從中折斷」的句子。清代,《紅樓夢》中也有林黛玉巧解九連環的記載。周邦彥也留下關於九連環的名句「縱妙手、能解連環。」
2003年3月8日,中國甘肅省嘉峪關市的王仲斌以3分57秒成功解出九連環,進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
3、陀螺
陀螺是中國民間最早的娛樂工具之一,也作陀羅,閩南語稱作「干樂」,北方叫做「冰尜」或「打老牛」。河北吳橋地區被稱為bo。貴州等地方言稱為"geluo"ge讀第二音調,luo讀第一音調。
形狀上半部分為圓形,下方尖銳。從前多用木頭製成,現代多為塑料或鐵制。玩時可用繩子纏繞,用力抽繩,使直立旋轉。或利用發條的彈力旋轉。傳統古陀螺大致是木或鐵制的倒圓錐形,玩法是用鞭子劈。現代已有用發射器發射的陀螺。
當然,還有一些「手捻陀螺」十分普及。陀螺,是青少年們十分熟悉的玩具。風靡全世界。中國是陀螺的老家。從中國山西夏縣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就發掘了石制的陀螺。可見,陀螺在我國最少有四、五千年的歷史。
4、竹蜻蜓
竹蜻蜓是一種中國傳統的民間兒童玩具之一,流傳甚廣。竹蜻蜓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竹柄。二是「翅膀」。玩時,雙手一搓,然後手一松,竹蜻蜓就會飛上天空。
旋轉一會兒後,才會落下來。它是中國古代一個很精妙的小發明,這種簡單而神奇的玩具,曾令西方傳教士驚嘆不已,將其稱為「中國螺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德國人根據「竹蜻蜓」的形狀和原理發明了直升機的螺旋槳。
5、風箏
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
2011年4月16日,英國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官吳曉紅在此間宣布,中國濰坊舉辦的萬人同放風箏活動,以10465隻同時放飛的風箏,刷新了2010年加沙6198人在此項目上保持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Ⅱ 童子放鞭炮的年畫叫什麼
童子放鞭炮的年畫叫「竹報平安」。童子,即孩童,生性活潑,喜動好玩,象徵著朝氣;鞭炮又名爆竹,古有竹報平安之意,現過年過節時燃放鞭炮烘托節日的喜慶氣氛。
(2)小孩的民間藝術有哪些擴展閱讀:
民間傳說古代時,南方群山中有一種人面猴身,卻只有一手一足的厲鬼,人稱「山魈」。黑毛赤目,長發披身,在樹上作巢,洞門直徑才數寸,但整個巢身用赤土和白土塗抹。山魈喜歡在山澗里捕撈蝦蟹吃。它們還體會到烤火能御冬寒。於是不會取火的山魈,開始向人搶火。起先是襲擊進山生火的人,慢慢地走出山林,向人類居住的村落騷擾。成為人們談起來便驚懼不已的一大公害。
逐漸地,人們發現,山魈特別害怕竹子燃燒時發出的嗶剝嗶剝的爆裂聲,一聞此聲,便會驚惶逃竄,連頭也不敢回一下,且好長時間不敢再出現。這下子,人們有了嚇退山魈的妙計,每逢臘至嚴寒,便點火爆竹子,以造聲勢;進山打獵砍柴時,也帶上一些竹管,投在火中使之爆裂。
據說是新舊年份交替之際,山魈出遊最稱頻繁。所以人們又在這時舉行公眾性的爆竹儀式,然後互道平安,因為大家都相信害人的鬼魈已被嚇跑了。爆竹退鬼的手段與儀式,逐漸演變為中國人除舊歲迎新年的傳統風俗,直到人們發明火葯並用它做成替代爆竹的燃響物後,仍管它叫「爆竹」,明確其功能和過去生火爆竹退山魈並無二致。至於以兒童燃放爆竹為題材的《竹報平安》瑞圖,除表示辟鬼驅邪祝頌昇平外,還有為節慶活動增添喜氣氛的意義。
Ⅲ 幼兒園的孩子玩折紙有什麼好處嗎
孩子的動手能力
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的創新能力
這位朋友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對於幼兒園的孩子玩折紙這個想法還是非常好的。
我親戚就是一個幼兒園的老師,他們會經常提倡孩子玩折紙 游戲 。那麼玩折紙 游戲 可以給孩子帶來哪些好處呢我們一起看一下。
優點一,折紙可以很好的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在折紙的過程當中孩子無形當中會有一個思考的過程。初期的話可以先讓寶寶學習一些簡單的折紙 游戲 ,這樣孩子們成功完成以後可以很好的樹立孩子自信心。
優點二,折紙可以很好的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這折紙的過程當中孩子是全心投入的,我們不要去刻意的打擾寶寶,這樣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幫助很大。家長們都知道專注力對孩子的重要性。如果孩子專注力不夠好,做什麼事情都是三分鍾熱度,後期會嚴重影的孩子上課是否專心聽講這一塊。
優點三,折紙可以很好的培養孩子智力的發育,折紙完成以後,一個物體的形狀便會呈現在寶寶的眼前。在折紙的過程當中,孩子腦海會思考這個物體的形狀,可以很好的培養孩子的立體感和空間感。
優點四,折紙可以很好的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當孩子們看到通過自己的努力有了成果的時候,寶寶內心是非常開心的。努力就有回報,可以很好的培養孩子那種不服輸的精神。從而鍛煉孩子內心的那種強大。
其實,折紙還有很多好處,這里只是給大家說了很少的一部分好處。總之,多讓孩子動動手,是非常好的。如果家長們有時間的話,可以陪伴孩子一起玩折紙,這樣也可以很好的培養親子關系,讓我們一起走進孩子的內心,學會跟孩子做朋友吧。
你好,我是李老師。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折紙藝術起源於中國,6世紀傳入日本,再經由日本傳到去哪世界從紙張折疊藝術出現後傳到全世界。在當時的日本武士流行一種禮儀,交換自己的刀和一種特殊折法折出紙花來證明友誼。
帶了世町幕府時期,紙成為了廉價品,折紙開始流傳到 社會 l領域的各個階層,這個時期在日本的傳統女兒節,母親們開始折出各種紙偶用於祭祀,一直流行到今天。
現在的折紙藝術研究混合了東西兩大主流。他們不但互相影響,更是將折紙藝術帶到了一個更高的層面。
在折紙得過程中,可以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將一張張普通的紙,折出各種好看的形狀,孩子的動手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慢慢提高。折紙是需要通過手部的各個關節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精細動作,使得大腦得到開發和鍛煉,讓大腦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利用,同時也促進了對其他知識的學習。
手工折紙講究對稱性,折紙需要耐心也需要一定的空間感和立體感。折紙可以折出許多的物品來,可以舉一反三,會折飛機就會折飛船,培養孩子的創造性。
科學家表明,手的活動對大腦腦細胞成長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折紙初期,可以給孩子購買一些折紙書,讓孩子學習看圖示折紙,在學習的過程中教他們一些簡單的折疊方法。如:對邊折、對角折、集中角折、四角向中心折等等。另外,孩子還學會了自學。
每一種折紙,都是一定物體的造型,孩子在折紙時為了完成某一個圖形,就必須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反腐實踐,是自己折出的物體符合實際物體的形象。
這只是一項細致的工作,需要一步一步有順序,按照規則進行折疊。在折紙 游戲 中,要折出一副令人滿意的作品,就必須一步一步的來進行,否則就會失敗。在折紙實踐中,可以培養孩子一絲不苟、不慌不忙、堅持到底的優良品質。
孩子們喜歡做事,更喜歡成功,特別喜歡在成人和小朋友面前顯示,炫耀自己的成果。而折紙藝術正好可以滿足孩子的自信心。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關注愛笑的李老師,關注一個愛分享的媽媽。
折紙屬於手工課的一種,讓孩子做一些簡單的手工折紙作品,可有效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還能增強寶寶認真做事的態度,尤其是現在的孩子,大多沉迷於虛擬的網路 游戲 ,對自己的身心 健康 造成極大的傷害,對身體對眼睛傷害尤為嚴重。我認為當今 社會 ,從小多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刻不容緩。在此呼籲同胞們都快快行動起來吧!
折紙對幼兒發展具有很大的意義喔!
折紙是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有著悠久的 歷史 ,而且折紙的材料普遍易獲取,操作方法也比較簡單,可以折出許多好玩好看的東西,因此非常受幼兒的喜愛。折紙在幼兒眼中可以算是一種 游戲 ,它不僅好玩,對幼兒的發展也有多方面的好處,下面就來一起看一看有哪些好處吧。
1.促進幼兒手部小肌肉的發展和提高動手能力。
折紙是一項精細動作,是促進幼兒手部小肌肉發展和提高手的靈活性,動手能力的有效活動。 折紙中需要用到折、壓、翻轉等技能,這都需要用到孩子的手指,這樣手指的小肌肉就得到鍛煉,同時折紙基本都需要兩手的合作,這就鍛煉了兩手的協調性,此後幼兒還可將這些發展遷移到其他動作中達到「手巧」的程度。
2.折紙還可以促進腦的發展,促進智力發展。
我們知道,幼兒的學習方式之一是「實際操作」,折紙是一項具體操作活動可以促進幼兒大腦發展。我們想像幼兒大腦中有許多網路,通過手工折紙手的觸覺及腦對手的支配來達到鍛煉思維,讓腦中的網路發散聯結起來形成更為龐大的網。俗語有雲:「心靈手巧」就是這個意思了。
3.折紙可以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折紙經過千年的積淀成為一種藝術,折成的都是生活中美的事物,他們形態各異,顏色不一,還包括了許多的形狀,而且利用形狀間的相互變化形成不同的造型,這其中隱含了多種美,經常折紙就能提高幼兒的審美水平。
綜上,折紙既是幼兒喜歡的有趣的 游戲 ,又對幼兒的身體、智力、審美等發展都有益。我們不妨利用這一巧妙的形式,來幫助孩子發展吧!
通過折紙活動可使幼兒認識空間方位,建立幾何物體的概念,發展手的動作,培養目測能力,是一項有利幼兒身心發展的活動。科學研究表明,手的活動對腦細胞成長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兒童的智慧在他們的手指尖上。」其道理就在於此。
折紙的好處:
第一:孩子在折紙過程中學會思考,鍛煉手的協調性,提高動手操作。
第二:在折紙活動中,促進智力的發展。
第三:折紙還可以鍛煉孩子的意志,培養孩子持之以恆的品質。
第四:折紙有利於孩子小手精細動作的發展。
第五:折紙能夠幫助孩子樹立團隊協作意識,互幫互助意識。
第六:享受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增強自信心。
好處大大的有哦!生活在80年代特好玩,折槍,折船,折塔克,折千紙鶴等等真的好玩極了。
折給即能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又能開發孩子的想像力。總比在幼兒園看電視好吧!手工折紙讓小孩子在折紙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又能開發大腦!這樣何樂而不為呢?手工折紙可以促進智力的發展。
每一種折紙,都是一種物體的空間造型。孩子在折紙時,想要完成某個圖形,就必須動腦思考,積然後反復實踐,使自己所折的形狀符合實際物體的形象。折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孩子的意志,培養孩子持之以恆的性格。因為折紙是一項細致的工作,需要按順序地進行,否則就會失敗。
在各種各樣的折紙實踐中,可以培養孩子們一絲不苟,不慌不忙,堅持到底的優良品質。
最主要孩子享受自己到勞動成果,當孩子自己成功地完成一個折紙造型會有成就感,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家長記得要多多鼓勵孩子動手,還可以陪孩子一起折紙哦。
折紙是一項深受孩子們喜歡的手工勞動,同時也是一項手眼腦並用的益智活動,它源於中國,並長期來在中國的大地上廣為流行,是我國民間流傳下來的悠久藝術 歷史 。
可以開發孩子的動手能力,現在孩子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動手能力都是比較有限,多折折紙手部肌肉就會得到鍛煉。也可以促進大腦發育,手部再運動的同時腦部也會更著運轉。也可以激發孩子的思維,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遇到的問題。
孩子的興趣是時常變動的不固定性的,可以根據他自身來選擇一項適合他的興趣愛好,不可強迫。只有熱愛才能夠走得更長遠。
折紙的易處其實是很多的,在幼兒階段開始學折紙可以 鍛煉他們的小肌肉發展,小肌肉大肌肉的配合利用還有大腦的利用。
眼手協調能力。可以根據視頻中學習折紙反復操作,由當初的不大相似是到後期的完美形成都是他們一點點努力的過程。
到後期一點點的演變,甚至可以獨立模仿,自行創新互相結合形式來獨立完成折紙 。每一項運動對於幼兒來說都會有新的收獲,他們就像一張白紙,你慢慢的教他,慢慢的繪寫。
好處特別多,可以增強孩子們的動手能力,還有思維能力,對於她們以後上小學也是有幫助的。
可以鍛煉小朋友動手能力
Ⅳ 有兒童文創藝術創作的說法嗎
有的。
中國古代民間兒童玩具作為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形式,是民間文化的物化形式,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它們以其鮮明的娛樂、趣味和吉祥的象徵,生動地豐富了人們的生活。
為了使玩具更好地向民族和民間藝術的方向發展,我們必須真正了解它、了解它、愛它、發展它。古代民間兒童玩具也與宗教信仰密不可分,早期大規模的圖騰祭祀活動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是人類重要的社會活動。
民俗活動是民間玩具生存、發展的載體,民間玩具與民俗節令、人生禮儀有著天然的聯系,由此產生了風箏、布老虎等節令玩具和禮儀玩具,在有些地區,兒童還沒有出生之前就會收到一些禮儀性的禮物,如布老虎。
Ⅳ 民間美術的特點
民間美術的特點
民間美術的特點,中國民間美術種類繁多,文化內涵深厚,且目的、用途各不相同,色彩豐富,多數與民間的節日慶典有關系,都是勞動人民通過日常的所見所聞所創作,下面來看看民間美術的特點有什麼吧。
中國民間美術具有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統一的特點。
民間美術與民俗活動關系極為密切,如民間的節日慶典、婚喪嫁娶、生子祝壽、迎神賽會等活動中的年畫、剪紙、春聯、戲具、花燈 、扎紙 、符道神像 、服裝飾件 、龍舟綵船、月餅花模、泥塑等以及少數民族民俗節日中的服飾、布置等。
民間美術分布於各地,因地域、風俗、感情、氣質的差異又形成豐富的品類和風格。但它們都具有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統一的特點。
另外 ,它們的製作材料大都是普通的木、布、紙、竹、泥土,但製作技巧高超、構思巧妙,擅長大膽想像、誇張,且常用人們熟悉的寓意諧音手法,積極樂觀、清新剛健、淳樸活潑,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理想,富有浪漫主義色彩,讓人有更多的喜慶感覺。
(5)小孩的民間藝術有哪些擴展閱讀
民間美術品種極多,且目的、用途各不相同,如有供賞玩的造型藝術,亦有以實用為主的工藝品。總的來說,可分為:
1、繪畫:其中包括版畫、年畫、建築彩畫、壁畫、燈籠畫、扇面畫等。
2、雕塑:有彩塑( 奇觀彩塑 、 小型泥人)、建築石雕、金屬鑄雕、木雕、磚刻、麵塑、琉璃建築飾件等。
3、玩具: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製玩具、鐵制玩具、紙玩具、蠟玩具、活動玩具等。
4、刺綉染織:包括蠟染、印花布、土布、織錦、刺綉、挑花、補花等。
5、服飾:包括民族服裝、兒童服裝、嫁衣、綉花荷包、鞋墊、首飾、絨花絹花等。
1、創造群體是中華民族大眾群體;
2、創作內容包涵在生產勞動、衣食住行、人生禮儀、節日風俗、信仰禁忌等各個方面;
3、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徵與地域文化特徵;
4、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宇宙觀、美學觀、感情氣質、心理素質和民族精神;
5、反映了中國本原文化的哲學體系、藝術體系、造型體系和色彩體系;
6、藝術創作具有隨意性。
1、民間美術中的重要品類之一的節日用品——年畫。
年畫,又稱木版年畫,是一種運用木板彩色套印在紙上的畫種,它是我國民間過年節時張貼的一種民間畫類,用以除舊歲、迎新春、美化環境、營造節日的喜慶歡樂氣氛。我國在長期的社會活動中,為了適應人們的生活和心理的需要而產生的民俗節日,經長期的社會傳承固定下來,成為民族傳統文化習慣的'組成部分。
在我國眾多的傳統節日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春節了。據載,早在漢代民間就有在門上畫勇士、貼門畫的風俗,以後歷代不衰。清代中葉更為盛行,全國各地均有年畫,而且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風格。最著名的當數北方的楊柳青年畫和南方的桃花塢年畫。此外,山東濰坊、河南朱仙鎮、河北武強、廣東佛山等都是著名的年畫產地。
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十美放風箏》。畫面描繪的是初春時節,12位美麗的女子放飛鳳箏的場面。人物表情有別,姿態各異。人物是按當時的審美時尚塑造的——柳葉眉、丹鳳眼、瓜子臉、櫻桃小口一點點。
再看看放飛鳳箏的女子們的衣著:服飾鮮艷濃重,顏色搭配得當,在淡色建築、樹木和天空背景襯托下,整幅畫面的色彩「艷而不俗」,極為引人注目。
俊秀婀娜的女子輕閑歡快地放飛著風箏玩耍。舒緩高翔的風箏,撲面而來初春的輕風,一片舒心祥和的景象。這不正是終年勞作的人們熱望和祈盼的心境嗎?這正是這幅年畫寓意深刻之處。從中我們也看到民間年畫的社會功能與作用。
楊柳青年畫產於天津市西青區楊柳青鎮。傳說發源於17世紀初葉。楊柳青年畫刻工精麗、繪制細膩、色彩絢美,雖為民間木版年畫,卻猶存宋元繪畫遺風。
楊柳青年畫;受北方雕版插圖和版畫傳統的影響很大,其特點是善於運用象徵、寓意和誇張等藝術構思,來表達人們的美好願望與理想。取材多戲曲故事、胖娃娃和美女,寓喜慶吉祥之意。
作品通俗易懂、構圖飽滿、造型簡練、色彩鮮艷、和諧典雅,富有裝飾趣味。楊柳青年:畫的製作,以木版套印與手工彩繪相結合為其特點,人物頭臉等重要部位,多以粉、金暈染,別具風采,是一種雅俗共賞,具有強烈地方特點的畫種。
民間年畫大多含有祝福新年的寓意,線條單純,色彩鮮明,場面熱鬧。強調畫中要有情節性、故事性,使人回味無窮,即「畫中要有戲,百看才不膩」,強調畫面完整勻稱的構圖,和氣吉祥的可喜氣氛,柔麗動人的悅目色彩,笑容可掬的人物表情,順口動聽的美好題詞等。
在色彩方面,民間年畫十分講究色彩的配置,並總結出一套經驗,如:「紅靠黃,亮晃晃」,「粉靠綠,人品細」,「黑靠紫,色發死」等。以上也是我們欣賞分析民間年畫時應把握的方面。
2、在我國民間美術中,還有一種用於春節裝飾烘托氣氛,人門又十分熟悉的民間剪紙,全國各地民間都有不同風格的剪紙品種。
早在漢唐時代,就有用金銀箔剪成花鳥,貼在鬢角做裝飾的風尚。後發展為節日中用色紙剪成各種花草、動物、或人物故事,貼在窗戶上、門楣上作為裝飾之用,民間剪紙是表意性的,講究構圖的整體性、造型手法的適形特點。
形象概括簡練、虛實對比鮮明、線條規整流暢、色彩對比強烈。由各地的風俗習慣不同,風格也異彩紛呈,大體北方粗獷豪放、造型簡練,南方構圖繁茂、精巧秀美。內容十分豐富,多以表達吉祥、美好的寓意。
剪紙除了用於窗花、掛千等起烘托節日氣氛之外,剪紙圖樣還可以用作刺綉的「花樣」,這更反映出其在生活中的實用性。
3、風箏是同學們熟知並喜歡玩的民間游戲品,是傳統的體育運動工具,同時,也是一種民間工藝品。
風箏在我國起源較早,最早見於記載的是南北朝時期。開始用於傳遞書信,唐以後花演變成為玩具,又在上面加竹笛和絲弦,風吹後發出的聲音如箏一般,故名風箏。
風箏又是集科技與藝術於一身,融運動和娛樂為一體的藝術品。在我國南北廣為流傳。其中,北京、天津、山東濰坊和江蘇南通等都是扎製品風箏的著名產地。
《沙燕》是北京風箏。北京風箏已有300碑的歷史。其風箏扎制工藝精細、構思奇巧、型勻稱、式樣繁多,極具特色,沙燕即是其表。
北京沙燕風箏,造型誇張,強調燕子雙翅的力度與尾翼的舒展,強調燕眼與爪的尖銳捷。其圖案裝飾豐富多彩,頭部、腹部為固定的樣式,胸部可繪以多種紋樣,如蝙幅紋、雲氣紋、牡丹紋,取其吉祥之意。其設色艷麗,注意風箏高飛後的遠看效果,同時也注意細部描繪技藝和色彩的表現。
4、民間玩具是民間美術中的一個種類。
勞人民以自己靈巧的雙手,為下一代的成長,就地取材、因材施藝,製作出精美的藝術品。這些玩具體現著勞動人民自己的審美情趣,包含著勞動人民的意念、理想、祝願與愛心。也是對兒童進行審美和民風民俗培養的教具。
產於陝西鳳翔縣的泥玩具《掛虎》。書中掛虎屬於掛片類,是饋贈親朋禮品。在當地至今還有小孩過滿月、生日時,外婆家送掛虎或坐虎給孩子們掛在家中的習慣。據說有避邪、吉祥的作用。為什麼人們藉以各種姿態的虎的形象來寓意驅邪,表達保佑平安吉祥的祝願?傳說虎為獸中王,可籍虎威驅趕一切惡獸。
另外,「虎頭虎腦」、「虎虎有生氣」等又是人們對孩子健康的比喻、表述。出於這種願望和企盼,所以,民間玩具中以虎為題材的作品很多。
在造型上,往往突出虎的雙目和利齒,以表現其威武、避邪的一面,同時,虎身上又飾以吉祥花草,表現出吉祥的一面。這是民間美術作品中寓意深厚,蘊含著樸素的理念的又一印證。這種象徵寓意在民間美術作品隨處可見。
有運用諧音的方式來表達的,如:蓮(連)年有魚(余);有採用比喻方式表達的,如:石榴喻多子;有的則形成約定俗成的符號造型,如五毒(即:瞻賒、蠍、壁虎、蜈蚣、蛇)。這是我們欣賞民間美術品時需要特別予以注意的地方,只有發掘出其中寓意,才能體會其構思之妙。
鳳翔的掛虎配色一般以大紅、大綠和黃色為主,以墨線勾畫輪廓。這種色彩配置,給我們一種什麼感覺?這是一種三原色的對比配置,產生對比強烈、醒目鮮明的效果。黑線勾畫,使過分對比的色塊得以緩和,避免了「火氣」的弊病。
傳統的泥、布玩具,在造型上也充分地考慮到其形式、製作技巧等因素與物品的實際用途有機地結合。玩具多重手感的要求而為團塊造型。即將虎的腿、尾等處理得很短小,孩子們玩耍時不易損壞。在造型上形成了一種憨態可掬、稚拙可愛的審美趣味。
5、民間美術的寓意象徵的特點,還大量表現在廣大勞動婦女的刺綉品之中。
這些刺綉品多綉於鞋、枕頭、肚兜、襪底、鞋墊、荷包、香包等小件物品上。這些刺綉紋樣大都隱喻對生活的熱愛,對愛情的追求,祈求子孫萬世、幸福長壽之意。
如前所述,民間美術的紋樣大都是約定俗成的寓意符號,如:魚、蝶、鳥、鼠喻男子,花、蓮等植物多喻女子。「魚戲蓮」、「蝶戀花」即隱喻男女的愛慕。這種用鳳、牡丹、魚、蓮等組成的圖案是先民對繁衍崇拜的延續。
6、編織在我國有著久遠的歷史,遠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各種編織工藝。
陝西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各類編織品就有 100多種。織法種類多樣,造型美觀、大方,實用結實,粗中有細、凈中有色是我國傳統編織品的特色。
編織品可分六大類:竹編、草編、藤編、柳編、棕編、葵編。產品可分籃、盤、萄、簍、提包、帽、鞋、玩具等等。欣賞課本上的圖例,我們從這些編織品精巧的構思、合理的結構、巧妙多變的織法,就可領略到這些蘊含著勞動人民豐富智慧的民間工藝品之美妙了。
7、常熟花邊的生產是二十年代初從上海發展過來。
且多由上海提供圖樣,上海打樣師 則又來自山東煙台和青島。六十年代以來,常熟花邊在藝術上大有進展,尤以雕綉見長。它 以精巧的技藝在不同布料上綉制各式花樣,然後在一定部位剪去底布,使之鏤空,以襯托主 題,使花樣有立體感。
傳統常熟花邊,多在白布上綉白色花樣,或在米黃布上綉灰色花紋, 故有稱之為「常熟黃白檯布」。後來又增加了棉麻交織,針法也發展了彩綉、搶綉、編織綉等三十多種,品種更為豐富。
中國民間美術種類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內涵深厚,是一個自成體系的美術種類,是我國傳統文化精髓之一。欣賞民間美術作品首先要搞清民間美術的概念、種類,了解民間美術的一般審美特徵,初步掌握民間美術的一般欣賞要點。
民間美術是在我們勞動人民社會生活中發生、發展,流傳了幾千年的美術品種,它存在於勞動群眾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其品種浩繁,本課選取了年畫、風箏、玩具、剪紙、編織、地方民間美術作品——常熟花邊等幾類典型的中國民間美術作品進行介紹,分析其各自特有的造型特徵及審美趣味,
使學生初步地、較為全面地了解我國民間美術的輝煌成就,理解學習掌握民間美術基礎知識,不僅僅是繼承和發展民間美術本身的問題,同時也是對民族歷史文化統的繼承和發展,也是我們進行樹立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自豪感教育的需要。
民間美術由於是勞動人民為滿足精神生活需要而進行的一種樸素的、自由的表意創造,所以,民間美術作品質朴純真地傾注著勞動群眾個人的感情信仰和隨心所欲的個性,隨意性的藝術風采是其藝術特點。故而,在欣賞民間美術作品時,應把握住以下幾方面來感受、體會、欣賞。
①實用簡潔、因材施藝:民間美術作品大多是人們日常生活、節日活動或祭祝活動中的實用物品,有著強烈的裝飾性,在造型上採用大膽取捨、誇張提煉的手法,形成獨有的特徵。民間美術作品使用的材料很普通,在製造技藝方面十分自由,往往是因材施藝。
②質朴率真、隨意大方:民間美術的作者即是勞動群眾,他們在生產勞動之餘,自發地按照自己的直覺和趣味,自由想像發揮,因而,其作品具有濃厚的鄉土味,質朴大方。
③熱烈誇張、象徵寓意:由於實用的要求,民間美術品大多有著強烈的情調,造型誇張,色調對比,表現出一種強烈的裝飾味。民間美術由於民俗傳統的支配,大部分都有寓意深刻的含義和象徵。
Ⅵ 中國傳統民間藝術走進幼兒園的有哪些
嬰兒手搖著撥浪鼓、搖鈴,戴著奶奶縫制的虎頭帽,穿著虎頭、豬頭鞋,玩著各種小布偶,長大一些放風箏……。
在我國傳統的社會中,行行色色的民間藝術一直伴隨著孩子的童年。孩子們在與民間藝術尤其是民間玩具的親密接觸中成長起來:嬰兒手搖著撥浪鼓、搖鈴,戴著奶奶縫制的虎頭帽,穿著虎頭、豬頭鞋,玩著各種小布偶,長大一些放風箏……
今天的孩子,每天早早上幼兒園,在一天緊張的活動安排之後,忙於參加各種興趣班:鋼琴、英語、舞蹈、繪畫、主持人……孩子們被迫追趕時代的腳步,幾乎沒有時間玩耍。
就算有一點點時間,充斥在他們生活中的玩具便是芭比娃娃、變形金剛、遙控汽車……在幼兒園的日常活動中很少能看見專門的民間工藝活動,幼兒教材中也很難尋覓民間工藝的蹤影。
孩子們玩著高檔的電動玩具,很少能接觸到最原生態的草編,泥塑;看著進口動畫片卻很少聽說過皮影戲。
我們不禁要問:難道民間藝術只屬於過去的時代,只屬於過去孩子的生活?曾經給過去孩子帶來無限歡樂的泥巴玩具、捏麵人、折紙、剪紙、皮影木偶,真的已經過時了嗎?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是否應該重新把它們帶入孩子的生活?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進行了本課題的探索與研究。
要讓孩子從小認同、欣賞民間藝術,必須為孩子營造具有民間藝術特色的環境,教育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幼兒園活動是實現幼兒教育的主要途徑,理應承擔起培養孩子對民間藝術的認同感和興趣這個重任。本課題組試圖對本園幼兒進行民間藝術認知現狀調查分析,並根據實際情況,結合陝西地方特色,選擇合適內容,探求民間藝術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開展的有效途徑。我們擬以本課題為突破口,通過課題研究,探索民間藝術在幼兒園美術教育中的實施方案。
Ⅶ 請問一個小女孩站在一個木棍上,下面有一個人托著,這種民間藝術叫什麼名字
這個叫個飄色
"飄色"是一種融戲劇、魔術、雜技、音樂、舞蹈於一體的古老民間藝術,在不同地區有飄色、抬閣、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等各種名稱。表演者站在被稱為"色櫃"的小舞台上,以巡遊的形式表現民間傳說或神話故事的片段,其神奇之處就在於,演員們通過經過精心偽裝的鋼枝凌空而立,看不見的色梗支撐,利用巧妙的力學原理,營造出"飄"的效果.
Ⅷ 適合小孩做的手工有哪些
適合兒童做的手工有心型花環、絲帶花等等。
手工藝品,俗稱「民間手工藝品」,是指民間的勞動人民為適應生活需要和審美要求,就地取材,以手工生產為主的一種工藝美術品。
手工藝品的品種非常繁多,如皮具、宋錦、竹編、草編、手工刺綉、藍印花布、泥塑、剪紙、服飾、民間玩具等。
工藝品(英:artcraft)專指工業化時代,通過機器成批量生產的,有一定藝術屬性的能夠滿足人民群眾日常生活所需,具有裝飾、使用功能的商品。工藝品來源於人們的生活,卻又創造了高於生活的價值。它是人類的智慧和現代工業技術的結晶。
Ⅸ 年畫寶寶是什麼意思
年畫寶寶
年畫寶寶是指印在年畫上面的可愛的小孩子。
年畫是中國繪畫的一種,始於古代的「門神畫」,是中國民間藝術之一,亦是常見的民間工藝品之一。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大都用於新年時張貼,裝飾環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故名。
寶寶是比兒童小的孩子,是爸媽或家人對嬰兒或幼兒的昵稱。孩子對於父母來說,都是寶貴的。古時候,父母有了孩子之後都是如獲珍寶。在父母眼裡,孩子都是寶貝。孩子的稱呼是不分年齡的大小 只要父母在 你永遠都是他的孩子。
傳統民間年畫多用木板水印製作。舊年畫因畫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稱謂。整張大的叫「宮尖」,一紙三開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細致的叫「畫宮尖」、「畫三才」。顏色上用金粉描畫的叫「金宮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產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後的產品叫「秋版」。後來,因為寶寶長相都普遍比較可愛,很多模特寶寶就被印刷在年畫上面,也有人把自己的孩子的照片印在年畫上面,這樣可以經常看到寶寶可愛的模樣,有機的和年畫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