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什麼藝術形態可以直接呈現心靈

什麼藝術形態可以直接呈現心靈

發布時間:2023-02-01 03:31:33

㈠ 請問藝術形式有哪些

藝術有如下這些形式:

依據藝術形象的存在方式可分為 時間藝術、空間藝術和時空藝術。美術是一種空間藝術。

依據藝術形象的審美方式可分為 聽覺藝術、視覺藝術和視聽藝術。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

依據藝術的物化形式藝術可分為 動態藝術和靜態藝術。美術主要是一種靜態藝術。

依據藝術分類的美學原則可分為實用藝術、造型藝術、表演藝術、語言藝術和綜合藝術。美術是一種造型藝術。

依據藝術形象的表現方式可分為 表現藝術和再現藝術。美術中既有表現性的,也有再現性的。

依據藝術行為的表現方式可分為 行為藝術、肢體藝術,語言,表情等。

從媒介的角度分 藝術形象大約可分為視象(繪畫、雕塑等造型藝術)、聽象(音樂藝術)、心象(文學藝術)和視聽形象(電影、電視藝術)等。

網路 藝術形式

(1)什麼藝術形態可以直接呈現心靈擴展閱讀

藝術可以是宏觀概念也可以是個體現象,通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整合與運用(形體的組合過程、生物的生命過程、故事的發展過程)通過感受(看、聽、嗅、觸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來的階段性結果。

藝術流派有幾下分類

原始藝術與現代藝術

原始藝術具有生硬性、純真性、力感性和野性,這既是因為原始價值關系通常是低級、粗淺、簡單、直接和本能的,又是因為當時人的認識能力非常有限,只能採用粗淺、簡單、直接和機械的藝術形式來反映和描述周圍存在的客觀事物。

現代藝術具有高級性、細膩性、復雜性和理智性,這既是因為現代的價值關系通常是高級、深刻和復雜的,又是因為人們的認識能力不斷提高,可以採用高級、深刻、復雜和辯證的藝術形式來反映和描述周圍存在的客觀事物。

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

現實主義就是以事物的存在狀態為基本視點,來觀察和分析事物的運動與發展變化的規律;浪漫主義就是以事物的聯系狀態為基本視點,來分析觀察和事物的運動與發展變化規律。

這兩者有著不同的側重點:前者重視現實狀態,後者重視聯系狀態。

現實主義通常著眼於事物的具體性和特殊性,只能認識具體的、個別的事物,不能認識抽象的、普遍的事物。

浪漫主義通常著眼於事物的抽象性和普遍性,並對事物進行抽象和歸納處理,各種浪漫主義藝術形象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和隨意性,它撇開現實生活的具體形式、具體內容,而不受具體邏輯條件的約束,把一些粗俗的、低級的東西忽略掉,揭示人類心靈深處最深刻和最富暗示性的東西,使藝術創作變成一種創造性的冒險歷程。

在原始社會,人的生存完全依賴於自然環境,人只能被動地適應世界,人的價值關系是簡單而穩定的,只需要通過直觀感覺就可以反映出來,這時最為有效的藝術方式就是以事物的存在狀態為基本視點的現實主義。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對於自然環境的直接依賴性逐漸減弱,人不僅能主動地適應世界,而且能積極地改造世界,人的價值關系發展成為復雜的、多變的價值關系,需要通過邏輯思維才能准確地反映出來,這時最為有效的藝術方式就是以事物的聯系狀態為基本視點的浪漫主義。

當社會處於快速發展狀態時,人的價值關系也處於快速發展之中,這時浪漫藝術較為流行;當社會處於相對穩定狀態時,人的價值關系也處於相對穩定之中,這時現實主義藝術較為流行。

不過,藝術的發展與它所反映的價值關系的發展往往是不同步的,通常要滯後一段時間,因此藝術的思潮和流派通常要相對滯後於它所反映的價值關系的發展步伐。

樣式主義

早期文藝復興和盛期的藝術家從自然觀察和圖案科學的仔細研究中發展了他們典型的風格。當樣式主義在1520年(這年拉斐爾去世)成熟時,所有具象派的問題都已解決。

一系列的知識重新被學習。樣式主義藝術家將藝術看作是他們的老師而不是自然。一方面,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從自然中尋找自己的風格,另一方面,樣式主義者首次尋找一種風格和一種方法。

就樣式主義繪畫而言,構圖可以沒有焦點,空間可以是模糊的,人物的特點是具有運動的彎曲和具有扭曲、誇張的扭轉,肢體彈性伸長;

一隻手擺出奇異的姿勢,而另一隻手擺出優雅的姿勢;一貫小而橢圓形的頭。這種構成充滿了色彩沖突,不像我們在盛期文藝復興看到的平衡自然和豐富的顏色。

樣式主義的藝術作品旨在尋求不穩定和騷動,同樣也有對包含挑逗意味傾向的寓言的偏好。

㈡ 你是否認同書法是「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的綜合顯現「從書法四要素來進一步探究……急用,請高人指點……

一、在人類認識世界的各種方式中,惟有藝術最富感情色彩。藝術與人類表達感情有著本能的聯系。「人生而靜,天地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則不能無思;既有思矣,則不能無言;既有言矣,則言之所不能盡而發於啟嗟詠嘆之餘者,必有自然之音響節奏,而不能已焉。此詩之所作也。」(宋-朱熹①《詩集傳序》)
「感於物而動」既是藝術的起源,也是「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的註解,在中國的書法藝術中,感物而發,會心所至,就是書法藝術的心理之源,在中國書法中蘊含著人的精神追求。人不但欲抒情,且求解脫,雖然生活中包含著無窮變化,但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人們在現實中經常處於某種固定的形態中。現實的約束,使人最終不得不追求精神世界,向藝術尋求,去尋找一個精神上的「游無窮」的空間。那麼怎樣才能「游無窮」呢?讓我們作精神上的漫遊吧!那就是藝術,藝術是比任何東西都更能表現出一個人的獨立性的。中國書法,正提供了這樣一個游無窮的廣闊天地。它既是通俗的,通俗到人人都可以執筆寫字,它又是高深莫測的,內中蘊藏著深奧的哲理,包含著無窮的變化,沒有高深的修養與嫻熟的技能就不能探賾索隱、鉤深致遠。書法作品的產生,是書法家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的綜合顯現。這種綜合顯現,是以直接呈現心靈,呈現心靈的動態性過程為特徵的。
(張廣茂著.少年書法三百六十五天.遼寧美術出版社,1999.06.)

二、書法藝術四要素:
其一:用筆。
運用毛筆,有中鋒、側鋒、藏鋒、出鋒,方筆、圓筆,輕重、頓挫等區別。以單純的筆畫,以筆斷意不斷,連綿通貫的氣勢,一氣呵成,在書藝中稱「一筆書」,在畫藝中稱「一筆畫」。這「一筆書」構成的萬千氣象,灌注著一個整體的生命,它表現出生命機體的骨、筋、肉、血的感覺,和自然生命機體的骨、筋、肉、血,以隱形、暗含、潛在、抽象的方式同構。通過直覺的形象啟示宇宙人生的意義。大書法家用筆,凝聚著深沉豐富的感情。喜悅的笑容,哀痛的悲聲,種種內心感受和情緒,都可能通過書法表現出來。所以說,「書,心畫也」。——「羲之寫《樂毅》則情多怫鬱,書《畫贊》則意涉鬟奇……」王羲之書寫不同的法帖,懷著不同的內心感情,用筆也就呈現出不同的胸臆氣象。
其二:結體。
書法結體,近似繪畫的構圖,每一個字,意匠經營,都是一個完美的構圖,貫穿著「一寸畫面一寸金」的法則。達到「增一分過長,減一分過短」的純化程度。字與字的「行氣」構成全篇布局。結體是決定書法風神格調的基本間架,字由點畫穿插組合而成,點畫空白也是組成部分,就是通常說的「計白當黑」、「虛實相生」,像一座建築,要求「分寸」感極強的空間分布。書法藝術這種空間關,在篆、隸、真、行、草、楷等不同的書體里有不同表現。不同的審美空間感隱藏著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人生觀以及最深的情感體驗。結體的基本規律之一是「似奇反正」。「奇」就是變化,「正」就是統一,變化中求統一。一味求「奇」,失之詭譎,一味求「正」,失之呆板。奇與正,相反相成,是重要的藝術辯證法。
其三:意態。
意態,是由書法家主觀意趣賦予字體的一種內涵的飛動之勢,主要是由宇與字之間的對比、偃仰、應接、顧盼之間形成的情感運動。書法家鍾繇說,「流莢者人也」,意態美,正是人的心靈之莢的體現,它流轉澎湃,自由自在,注入萬象韻律節奏,筆跡渾然,合乎大宇宙的一條貫通線,藉以產生有深度的美。「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態」,這種說法,不單指著形式莢的意味和勢態。
其四:風神。
風神,是書法的神采、韻味、個性風格和書寫創作時精神狀態的綜合。「尚韻」的晉人之風,多飄逸瀟灑,個性出乎自然。「尚法」的唐人之風,多嚴謹沉著,個性咸於法度。在後來的書法藝術中也還存在著類似的大體相異的兩種傾向。而書法益處及其風神的最高境界是「自然」。「自然」的含義是多層次的,「自然」要求主體人格順應天性,有如宇宙精神豁達率真。「自然」要求書法同於自然造化,一個字若有同於山川日月江海星辰的存在價值。「自然」還要求創作者書寫時精神狀態的高度自由,要求作品完成後實現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統一,如同自然萬象,無起止之跡,無雕琢之痕,達到渾然天成的境界。風神,是主體人格、胸襟、氣度、文採在書藝中的完滿實現。

這四要素的構成,使書法藝術成為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綜合顯現的理想藝術形態之一。

(李保華,賀奉年,岳小戰主編.美育通俗教程.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8.)

㈢ 藝術形式的分類

藝術體現和物化著人的一定審美觀念、審美趣味與審美理想。無論藝術的審美創造抑或審美接受,都需要通過主體一定的感官去感受和傳達並引發相應的審美經驗。對藝術的審美分類,主要應根據主體的審美感受、知覺方式來進行。依據這個原則,藝術可以分為語言藝術、造型藝術、表演藝術、綜合藝術四大類。 表演藝術是通過人的演唱、演奏或人體動作、表情來塑造形象、傳達情緒、情感從而表現生活的藝術。表演藝術通常包括舞蹈,音樂,曲藝,雜技,魔術等。
(一)音樂
音樂通過有組織的樂音來表現主體情感境界,其基本構成要素有節奏、旋律、音色、和聲、音調和力度等,它們構成了無比豐富的音樂形態。貝多芬(Beethoven)曾經推崇「音樂是比一切智慧及哲學還崇高的一種啟示」,而海涅(Heine)則強調「音樂也許是最後的藝術語言」。
音樂的審美特徵主要體現在:第一,音樂是聲音的藝術。聲音(包括人的發聲和各種樂器聲等)是音樂賴以存在的物質材料,不僅能夠直接表達主體個人的自身感受,也能喚起他人內心裡的強烈感受。音樂正是利用聲音來塑造形象、表達思想情感。在音樂中,或高亢或低沉、或急促或悠長、或強烈或輕柔的聲音,都具有激發相應感受和情緒的審美感染力。 第二,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隨著時間的呈現和流逝,音樂表現了延續、變化和流淌著的生命情感或事物,在一定的時間過程中召喚主體的審美體驗。而人的心理世界、精神活動和情感體驗正是在動態的時間流程中進行的,因而在時間的流程中,動態性、程序性的音樂能夠充分表現出主體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這樣,對音樂的欣賞便要求接受主體的感知、領悟具有一定的敏捷性,反應遲鈍者是很難在時間流程中捕捉音樂形象的。 第三,音樂是表情的藝術。俄國著名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曾經說過:「音樂就是感情,沒有感情就沒有音樂。」音樂本身就是情感物化的形式和傳遞媒介,具有「以情動人」的審美魅力。音樂不需要像其他藝術那樣藉助某種中介環節,而可以通過聽覺直接作用於主體心靈,直接將藝術家的內在思想情感傳達出來,在表現和抒發人類豐富、細膩、復雜的情感方面,有著其他藝術所難以媲美的效果,因而適於表達主體情感的起伏變化,使人產生某種感情和情緒的體驗,甚至引起人體生理上的變化和反應。 第四,音樂還具有不確定的特點。音樂語言不是固定不變的單義性詞彙,它對情感的表達不像文字語言那樣明確和概念化,而是帶有一定的模糊性與寬泛性。這一特點既給音樂創作主體和接受主體留下了廣闊的想像與再創造空間,也對創作主體和接受主體提出了特定的要求,即要有良好的音樂感覺、一定的音樂審美經驗及想像力。例如,音樂欣賞的效果不僅取決於音樂創作與演奏者的水平、素質以及音響設備等,而且同接受主體的個人經驗與領悟能力以及心理狀態相關。同樣,由於音樂表達情感的這種不確定性,使它能夠更廣泛地為世界上不同民族所直接感受,成為各民族間進行精神文化、思想情感交流的特殊橋梁。
(二)舞蹈 舞蹈是人的身體按一定節奏進行連續性動作的藝術形式。它起源於遠古人類的生產勞動,並和音樂、詩歌相結合,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產生的藝術形式之一。 作為一種表現人體美的藝術,舞蹈以經過提煉、組織和美化的人體動作姿態為表現手段,傳達人類的審美情感,表現生活的審美屬性。在舞蹈中,人的身體動作伴隨著音樂在時間里不斷延續和變化,不僅感染著欣賞(接受)者的情緒並給予審美的愉悅,同時還創造出一種直接宣洩情感的氣氛,鼓舞了舞蹈者的情緒,使其從節奏和運動中獲得娛樂性的精神滿足。舞蹈的審美特徵首先表現為抒情性和表現性。舞蹈語言是一種虛擬和象徵的語言。由於舞蹈只能利用舞者的身體姿態來展示,所以它必須運用誇張並具有象徵性的形體動作來塑造藝術形象,傳達內在的思想情感。通過有節奏的動作過程和姿態、表情以及不斷變化的身體造型,舞蹈構造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象。而表現生命的運動,則是舞蹈藝術最為根本的審美特質。東漢傅毅《舞賦》曾描述了漢代《盤鼓舞》舞者「鄭女」的精妙舞藝及其精神氣象:「羅衣從風,長袖交橫,絡繹飛散,颯擖合並。扁鳥 票鳥燕居,拉扌沓 鵠驚,綽約閑靡,機迅體輕。姿絕倫之妙態,懷愨素之潔清,修儀操以顯志兮,獨馳思乎杳冥。在山峨峨,在水湯湯。與志遷化,容不虛生」。在這段描述里,我們不難從舞者輕柔舒緩、飄忽嬌媚的身體動作間,見出柔中見剛、婉而有力之態。其出似疾風、躍比驚鴻、靜若處子、動如脫兔的矯健之氣和迅疾之美,完美地表現了舞者「氣若浮雲,志若秋霜」的內在情思。 其次,由於舞蹈是以人的身體動作來抒情和表現的,所以它非常重視造型,但這種造型又是動態和靜態、視覺和聽覺相結合的,並且只存在於表演過程之中,轉瞬即逝。比起雕塑,舞蹈主要是在運動中造型;比起音樂,舞蹈更能表現主體審美情感的外在形態。 再次,構成舞蹈形式的動作、姿態等,雖然源自於對現實對象的模仿,但在舞蹈表演中,它們已被抽象、概括,不再是生活中自然形態的東西,而成為相對穩定且獨立地表現人的思想情感的舞蹈語言,具有特定的審美價值。例如,中國傳統戲曲中的蘭花手姿,起初或許是來源於紡紗、綉花時的手勢動作,但經過藝術家的改造,它們卻具有了「含苞」、「垂絲」、「吐蕊」等意味。一般來說,舞蹈分為生活舞蹈與藝術舞蹈兩大類。前者是人們在生活進行的舞蹈活動,其中最為流行的,是發源於歐洲、以後又在世界各國流行的交誼舞,包括優雅的華爾茲、節奏鮮明的探戈和倫巴、動感強烈的迪斯科等。藝術舞蹈是指由舞蹈者在舞台上表演、經過藝術構思創作的作品,它需要有較高的舞蹈技巧來完成,如芭蕾舞、現代舞、民族舞、舞劇等。
(三)曲藝
曲藝,是中華民族各種說唱藝術的統稱。它是由民間口頭文學和歌唱藝術經過長期發展演變形成,是以「口語說唱」來敘述故事、塑造人物、表達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表演藝術門類。多數以敘事為主、代言為輔,具有「一人多角(即一個演員模擬多種角色)」的特點,或說或唱;少數以代言為主、敘事為輔,分角色拆唱,不同的曲藝品種與其各自產生的地區方言關系密切,曲藝音樂則是我國民族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演出時演員人數較少,通常僅一至二三人,使用簡單道具。表演形式有坐說、站說、坐唱、站唱、走唱、拆唱、彩唱等。曲本體裁有兼用散文和韻文、全部散文和全部韻文三種。音樂體式有唱曲牌的「聯曲體」、唱七字句或十字句的「主曲體」,或綜合使用兩者。
曲藝包括的具體藝術品種繁多,根據調查統計,除去歷史上曾經出現但是業已消亡的曲種不算,仍然存在並活躍於中國民間的曲藝品種,約有400個左右。包括相聲、評書、二人轉、單弦、大鼓、雙簧,還有新疆維吾爾族的熱瓦普苛夏克、青海的平弦、內蒙古的烏力格爾與好來寶、西藏的《格薩爾王》說唱、雲南白族的大本曲,以及北京琴書、天津時調、山東快書、河南墜子、蘇州彈詞、揚州評話、湖北大鼓、廣東粵曲、四川清音、陝西快板、常德絲弦等等。各地區、各民族,共有和相異的曲種,大至十數個省份、小到一兩個縣區,均有不同程度的普及和流布。這些曲種雖然各有各的發展歷程,但它們都具有鮮明的民間性、群眾性,具有共同的藝術特徵。這就使得中國的曲藝不僅成為擁有曲種最多的藝術門類,而且是深深紮根民間具有最廣泛群眾基礎的藝術門類。
作為中國最具民族特點和民間意味的表演藝術形式集成,曲藝具有這樣幾個主要的藝術特徵:首先,曲藝表演是以「說」和「唱」為主要表現手段,所以要求它的語言必須適於說或唱,一定要生動活潑,簡練精闢並易於上口。其次,曲藝不像戲劇那樣由演員裝扮成固定的角色進行表演,而是由演員裝扮成不同角色,以「一人多角」的方式,通過說、唱,把各種人物、故事表演給聽眾。因而曲藝表演比之戲劇,具有簡便易行的特點。其三,曲藝表演的簡便易行,使它對生活的反映快捷,曲目、書目的內容多以短小精悍為主,因而曲藝演員通常能夠自己創作,自己表演。其四,曲藝以說、唱為藝術表現的主要手段,因而它是訴諸於人們聽覺的藝術,它通過說、唱刺激聽眾的聽覺來驅動聽眾的形象思維,在聽眾的思維想像中與演員共同完成藝術創造。其五,曲藝演員必須具備堅實的說功、唱功、做功和高超的摹仿力,演員只有具備了這些技巧,才能將人物形象刻劃得維妙維肖,使事件的敘述引人入勝,從而博得聽眾的欣賞。以上是曲藝品種藝術特點的不同程度的近似之處,是它們的共性。同時這些曲種又是各自獨立存在,自有個性的。不僅如此,同一曲種由於表演者各有所長,又形成不同的藝術流派,即使是同一流派,也因為表演者的差別而各具特色,這就形成了曲壇上百花爭艷的繁榮景象。
曲藝發展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古代,中國民間的說故事、講笑話,宮廷中「俳優」(專為供奉宮廷演出的民間藝術能手)的彈唱歌舞、滑稽表演等,就含有曲藝的藝術因素。到了唐代(公元618~904年),講說故事小說和宣講佛經故事的「俗講」的出現,民間曲調的流行,使得說話伎藝、歌唱伎藝逐漸興盛,標志著曲藝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開始形成。宋代(公元960~1278年)由於社會的繁榮,市民階層逐漸壯大,說唱表演有了專門的場所,出現了職業藝人,各種說唱形式也隨之興盛起來。明清兩代至民國初年(公元14~20世紀),伴隨資本主義經濟萌芽和城市數量猛增,說唱藝術取得了巨大的發展,逐漸形成我們今天所見到的曲藝藝術體系。 所謂視聽綜合藝術,是指同時通過視覺、聽覺感官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審美手段的共同活動來傳達和感受審美經驗的藝術。它主要包括電影、電視、舞蹈、戲劇等。 (一)電影和電視 電影和電視都是視聽並用、視聽結合的藝術。自從1895年電影誕生以來,短短一百多年的時間里,電影的藝術創造手段、審美表現能力等迅速得到發展和豐富,不僅極大地拓展了電影藝術的審美感染力,也形成了電影藝術自身的審美特性,使之成為20世紀最具表現力的藝術類型。而電視作為現代傳播媒介,同時也是年輕的視聽藝術種類,它滲透到人類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對當代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電影、電視藝術能夠擁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是與它們所具有的逼真性、運動性和綜合性的審美特性分不開的。首先,以攝影、攝像為工具,決定了電影、電視藝術的形象逼真性。電影、電視的畫面與聲音互為依存,較易使藝術形象直接進入接受主體的視聽心理活動空間,並以此展開審美體驗,從而構成電影、電視藝術獨特的審美方式和藝術魅力。例如,電影創作所運用的藝術語言,主要由畫面、聲音和蒙太奇構成。所謂「蒙太奇(motage)」,就是指在電影製作中把分散拍攝的鏡頭、場面和段落,按照一定的創作構思剪輯、組接起來,使之構成一定的情節和效果。由於蒙太奇重現了人在環境中隨注意力轉移而依次接觸視象的內心過程,因此,通過蒙太奇的運用,可以在電影中形成畫面之間以及畫面與音響、畫面與色彩之間的組合關系,造成影片快慢、緊張、舒緩等藝術節奏和氛圍,同時也使影片中的時間與空間變換具有了令人信服的真實感。 其次,畫面的運動性是電影、電視藝術獨特的美學特徵。電影、電視是在時間中展現情節的,鏡頭運動在其中有著突出的作用。例如,在驚險類型的影視劇中,經常可以看到騎馬或開車追逐的場景,這類鏡頭既是影片情節的組成部分,又充分發揮了電影運動性的美學特長,帶給觀眾以視覺上的特殊快感。 再次,電影、電視具有綜合性的特點。電影、電視藝術從文學中吸取了敘事的方式和結構,從戲劇中吸取了演員的表演方法,從繪畫中吸取了構圖和色調,從音樂中吸取了節奏等,因而具有極大的審美表現力。影片《音樂之聲》、《茶花女》等主要綜合了音樂的結構,被稱為「音樂片」即「音樂電影」;《一夜風流》、《哈姆雷特》等主要綜合了戲劇的結構因素並主要受戲劇的影響,所以被稱為「戲劇電影」;而在《黃土地》、《一個和八個》等中國影片中,則明顯可以看到雕塑造型的因素及其影響。恰如歐洲先鋒電影運動的阿倍爾·甘斯(A.Gance)所說的:電影「應當是音樂,由許多互相沖擊、彼此尋求著心靈的結晶體以及視覺上的和諧、靜默本身的特質所形成的音樂;它在構圖上應當是繪畫和雕塑;它在結構上和剪裁上應當是建築;它應當是詩,由撲向人和物體的靈魂的夢幻的旋風構成的詩;它應當是舞蹈,由那種與心靈交流的、使你的心靈出來和畫中的演員融為一體的內在節奏所形成的舞蹈」。作為人類科學技術進步的產物,電影、電視藝術在當代發展過程中,不斷綜合了當代科學技術的新成就,不斷體現了當代文化的新的要求,不斷適應了當代人類的審美趣味發展,從而成為人們工作之餘、家庭休閑的主要形式。今天,高清晰度、數字化的電影、電視作品,更為人們提供了較以往更高質量的視聽審美享受。隨著高科技突飛猛進的發展,電影和電視這一擁有最大審美表現潛力的藝術形式,將展現出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二)戲劇 戲劇是以文學、繪畫、雕刻、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有機合成的綜合藝術,是由演員扮演角色並當眾表演生活的矛盾沖突、發展、演變的藝術形式。 概括地說,戲劇藝術的審美特徵主要體現在:第一,作為綜合性的藝術,戲劇不是各種藝術成分的簡單組合,而是各種藝術成分經過有機合成之後以整體舞台形象呈現在觀眾面前。戲劇所包含的視覺藝術因素如劇本、演員形象、舞台美術,以及聽覺藝術因素如音樂、音響等等,雖然都可以具有單方面的獨特審美價值,但它們之間不僅不能相互替代,而且它們也不是戲劇本身的審美價值。各種藝術成分必須服從、統一於戲劇自身的美學原則,經過劇作家、導演、演員、舞台美術工作者、音樂家等的集體創作,才能形成戲劇所獨有的審美價值。換句話說,戲劇「是一種集體的創造;因為劇作家、演員、舞美設計師、製作服裝以及道具和燈光的技師全都作出了貢獻,就是到劇場看戲的觀眾也有貢獻」。第二,戲劇通過表現矛盾沖突來展開情節和塑造人物形象。沒有沖突,就沒有戲劇。而戲劇沖突的核心,則是具有典型性的人物之間所展開的具有社會意義的性格意志沖突。不同性格意志的人物在特定戲劇情節中構成了多樣的矛盾沖突,它們沿著情節發展路向朝前推進,在劇情的波瀾變化中使觀眾(接受主體)產生或震驚、或憐憫、或恐懼的情感,進而獲得高度的審美享受和審美教育。 第三,戲劇具有當眾表演的直觀性。它通過演員扮演他人或其他事物,在觀眾(接受主體)面前當場完成具有完整情節和矛盾沖突的事件的表演,創造人物形象,令觀眾獲得「喜則欲歌欲舞,悲則欲泣欲訴,怒則欲殺欲割,生氣凜凜,生趣勃勃」的審美體驗。 第四,由於戲劇在感性直觀上較其它藝術形式更接近於現實生活,是人生活動的寫照,而「人」在「生活」之中,是生活的創造者,所以,對戲劇的理解和把握總是植根於人自己的生活實踐本身。如果說,對戲劇的理解是一種「視聽之思」,那麼,這種抽象的「思」就是從活生生的生活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三)戲曲
戲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是傳統文化中一朵經久不衰的奇葩。中國戲曲由音樂、舞蹈、文學、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戲曲在中國源遠流長,在漫長發展的過程中,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革新與發展。講究唱、做、念、打,富於舞蹈性,技術性很高,構成有別於其他戲劇而成為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出現許多改編的傳統劇目,新編歷史劇和表現現代生活題材的現代戲,都受廣大觀眾熱烈歡迎。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崑曲、越劇、豫劇、湘劇、粵劇、秦腔、川劇、評劇、晉劇、漢劇、潮劇、閩劇、河北梆子、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等五十多個劇種,尤以京劇流行最廣,遍及全國,不受地區所限。但是近幾年來,戲劇藝術在中國的發展日趨衰弱,受到了新生藝術的沖擊。尤其港台歌曲大量湧入內地,學生追星捧星,趨之若鶩,對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卻是知之甚少。
中國古代戲劇因以「戲」和「曲」為主要因素,所以稱做「戲曲」。中國戲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戲、元明雜劇、傳奇和明清傳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戲和其他地方戲的傳統劇目在內,它是中國民族戲劇文化的通稱。 語言藝術主要指文學。文學以文字語言(詞語)為媒介,不像其他藝術那樣直接訴諸人的視聽感官,無論文學的傳達還是接受都要通過主體想像去感受、體驗並構造審美意象。 作為一個龐大的藝術種類,文學通常包括詩歌、散文、小說等不同體裁。其中,詩歌是最早出現的一種文學體裁。它以富有節奏韻律性的語言,直接觸及人的情感,創造了一個超越現實而又只存在於人的心靈之中的情感世界。散文則是較為自由地通過描述某些事件來表達主體思想情感、揭示社會意義的文學體裁,具有題材內容廣闊、語言不受拘束的特點,其審美特點在於藝術表現的自由、靈活和風格的多樣化。而小說以敘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為主,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多側面地塑造人物形象。 簡單的說,文學的審美特徵主要表現在形象性、總體性、間接性和深刻性四個方面。 第一,文學是用文字語言(詞語)來創造形象的藝術。沒有文字語言作為表達手段,文學就不成其為文學,所以高爾基把語言稱之為「文學的第一要素」。當然,僅僅是使用語言還不成其為文學,文學語言乃是形象、優美的藝術性語言,能夠完美地表達特定的審美意象,把閱讀者(文學接受主體)引入文學作品的審美天地。「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就是一種文學(詩)的藝術性語言,它情景交融而又優美動人,使人讀之回味無窮、引發共鳴。 第二,文學可以全面而廣泛地反映人的生活面貌和本質。一方面,文字語言(詞語)與現實世界有著最廣泛的聯系,它實際上是一個民族文化傳統的最主要載體,因而,以文字語言(詞語)為表現手段的文學,能夠表現無比廣大的外在世界和復雜的內心世界,有著比其它藝術更全面、更廣闊的認識和表現功能。另一方面,文學可以深入而全面地反映人的社會關系,它所揭示的乃是人同世界的一種總體關系。 第三,文學通過文字語言(詞語)來塑造藝術形象,但文字語言所塑造的形象又必須通過主體想像活動來完成,而不是像繪畫、音樂那樣可以直接感受到,所以,文學又具有間接性的審美特徵。這就是說,作家用文字語言描寫的形象,只能是一個用語言符號的一定組合所代表的形象,而不是一個物質實體的形象,它必須通過閱讀者的視覺感受能力,誘發再造性想像,並在閱讀者一定心理經驗的參與下,才能在頭腦中轉化為形象。文學中所謂「如臨其境」、「如聞其聲」,說的就是在閱讀者頭腦中的所見所聞。第四,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是思想的直接現實。文學對人類生活以及藝術家思想情感的反映、表達,有著一定的理性深度,是一種精神性的存在。同時,由於文學作品中的詞義所提供的一切,要受到思維確定性的規范,因而它往往比其它藝術形式更易明確表達創造主體的思想,有著更為明顯的理性力量,能夠使閱讀者由審美體驗直接地趨向認識和思考活動,進而達到明確、深刻的理解深度。可以說,正是由於文學具有這種深刻、細致地表達主體思想的特點,使文學成為所有藝術中蘊含理性內容最為深厚的藝術形式。

㈣ 藝術都有哪些表現形式

藝術是人類審美活動的大家族,它的成員有文學、美術、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雜技等。各個門類的藝術都是反映社會生活和表現人們思想感情的,但是藝術的反映和表現、不是一般的概念的抽象的反映和表現,而是個別的具體的形象和審美的反映和表觀。所謂審美的反映和表現、就是藝術家根據自己的審美情趣、審美理想,對社會生活進行選擇、概括、加工、並根據藝術的特點和規律予以創造性的反映和表觀。

㈤ 心靈時空——行為藝術瑪麗納·阿布拉莫維奇

偶然看了瑪麗納·阿布拉莫維奇的視頻講座,她講作品《節奏0》感受,引起了強烈好奇。介紹她作品前,先做個開場介紹。她是世界著名行為藝術家,也是行為藝術之母。

行為藝術家瑪麗納·阿布拉莫維奇,1946年出生在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現居住在美國紐約生活和工作。她活在了生命不斷的創作作品裡,也帶來了行為藝術瞬間的永恆思考。

那麼,什麼是行為藝術呢?專業闡釋「 行為藝術是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歐洲一種藝術形態,以藝術者自身作為媒介,它在特定的時間、地點,以一定的行為和觀眾產生交流。」

一直以來,狹窄覺得行為藝術,就是用誇張藝術,極盡用身體來顯示。體驗移動藝術品想帶來的力量和人視覺、內心的強烈對比沖擊。

可能自己不喜歡,覺得無法理解行為藝術作品,非審美帶來的瘋狂。有的思想過於偏狂,或是用裸露刻畫造型;或是用暴力血腥自虐。無法接受它行為荒誕離奇和非大眾藝術風格。

對瑪麗納·阿布拉莫維奇作品,一無所知。行為藝術表演藝術,不是欣賞來得一種藝術。可看了她的演講,走進行為藝術家的作品,帶來新知識體驗,也多了一些耐心了解。

當看了她演講作品詮釋,會想它本身會是怎樣的藝術作品呢?毛姆在《刀鋒》說過:「一顆石子落入水中,這個世界就會因此不同。」無意義存在,行為本身或許也是存在的原因了。

感動於心的,是他們通過肢體動作,傳遞顯示的一種,觸動心靈的深處震撼。超越了時間和空間,引起對人性深處思考。

如何剝離,能體驗到人心有的脆弱、不畏所致的極限考驗。這會是怎樣的作品,又是如何創作的呢?走進了一次,行為藝術作品的欣賞。

看了行為藝術瑪麗納·阿布拉莫維奇作品後,她的藝術作品大膽粗曠,簡單理解分了三階段。不同時期,她作品有狂野超前,是以生命挑戰極限。用作品來控訴和世界抗爭的勇氣。

第一階段,是她早期作品,激進膽大歇斯底里的自虐暴力,用偏執來詮釋生命思考;

第二階段是她和烏雷創作的作品,是戀人兩性之間信任和考驗、兩性相處關系創作作品;

第三階段,是她和烏雷分手後,自己創作的作品,置身公眾後的被動作品,反映思考人性。

這里說下她和烏雷創作的作品《時間中的關系》是一九七七年創作:她是弱勢一方手拿弓箭,烏雷手拿一隻帶毒的箭。對著她的心臟,箭在弦上,然後雙方身體傾斜。

這場四分十六秒錶演展示,能聽到兩人心跳和呼吸。這部作品是信任,兩人之間無條件信任考驗,戀人愛該如何。這時她和烏雷熱戀里。

又怎能想到,這對藝術家情侶在相戀十二年,一九八八年感情走到盡頭。藝術戀情結束以行為藝術收尾,分手創作作品《情人−長城》。

兩人從中國長城,兩個不同方向出發。行走三個月,匯聚在陝西二郎山匯合,擁抱分手。烏雷去年2020年3月離世,也是行為藝術之父。

2010年藝術瑪麗納·阿布拉莫維奇創作《凝視》作品,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長達736個小時,整整79天。她身穿紅衣長裙拖曳地面,前面擺一張桌子和椅子,觀眾可坐下來。

這部作品面對1500人,坐在她對面凝視,觀眾有各樣不同表情。在她面前對視中,很多開始沒事,看著看著她就哭了,有著神情凝重。

藝術家沒什麼動容,一直保持幾乎一個姿勢,波瀾不驚。直到一人出現,瑪麗納·阿布拉莫維奇,表情發生了改變。她哭了,伸出了手。

只見對面皺紋滿臉,頭發已白的佈雷,也伸出雙手,兩人對視而笑。他們分手後,烏雷就消失在公眾視線。這是兩人分手後,二十二年後再見,烏雷出現那一刻,握手言和。兩人一笑泯恩怨情仇,打破僵局,成為作品高潮部分。

她創作作品簡單,非常有震撼沖擊力。當然,也是很有爭議的。她的意志很強,有表現欲,直接把人性內心自私、慾望和人性展現出來。作品有種欲罷不能,無意識的靜態訴求表現。

尤其最危險作品《節奏0》給人沉重思考,麻醉了自己六個小時,置身在觀眾眼前。同時桌子上擺放七十二個道具,允許觀眾身體接觸。有人發現她沒有知覺,難道是當成雕塑了嗎?

這部作品,它是特定場景情境中,展現活的生命體,是對生命無情肆意妄踐踏和傷害。有用刀劃傷她,有用玫瑰刺傷腹部,有人用槍放入她口中,想扣動扳機,被別的觀眾阻止。

等她醒過來,衣衫襤褸,身上有傷。她兩眼含淚,恐懼憤怒,周圍人在她悲傷怒視中,倉皇逃開。她在演講中說道:「 如果你將全部決定權交諸公眾,那麼你離死亡也就不遠了 」。她用危險身體傷害探索人性。當自己置身在不確定和不能掌握的行為,本身就會存在危險。不是所有人是善,非正常行為或許都可能發生。

她的作品,也和童年成長生活有關。瑪麗納·阿布拉莫維奇在戰爭、父親離開家,沒有母愛的家庭成長。她的父母都是部隊軍人。母親自小對她嚴格威嚴,使她缺乏愛和沒有安全感。

看了她的行為藝術家,作品詮釋里,覺的一個人用全部精力,投射於自己表演里。它就會碰觸出生命的花火,窒息得會令人思考。讓我們知道這個世界美好之外,也有人性缺漏遺失。

就如同,瑪麗納·阿布拉莫維奇和佈雷,曾經追求浪漫愛情,溶於藝術的開始和結束。

㈥ 心靈幻術是什麼服務

心靈術通常被視作魔術的一個特殊分支,心靈術是魔術當中更為成熟的一部分,這是Theodore Annemann的觀點,認為它是魔術的一個亞類。實際上,它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藝術形態。這大概也是為什麼很多天才級的魔術師即便去表演心靈術但是都不太成功的原因。(Mentalism被譯為心靈術比較適合,mental magic叫心靈魔術,心靈魔術包含有「魔」字,是因為發展歷史上吸收了心靈術的東西演化出「心靈+魔術」的形態,而心靈術則完全不同,它被人們認為是最接近真魔法的東西,最接近真實讀心的東西。對於這點,國內幾乎都沒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橫觀心靈術發展歷史,你會發現心靈術並非發源於魔術,而是從靈媒發展而來。心靈術是當初為那些相信巫術和通靈術服務的。那個時候當表演心靈術的時候會非常受人們的尊敬,而且很多的信仰者,心靈術之父不是Robert Houdin,Alexander Hermann或Harry Keller。他們只是類似Davenports,Washington Irving Bishop,Anna Eva Fay和Eric Hanussen的表演者。在心靈術發展之前,Henry Slade,Daniel Dunglas Home和Arthur Ford這些聲名狼藉的靈媒為其背景做了很大的貢獻。而omte Saint Germain,Cagliostro和Rasputin這些人對心靈術的貢獻則如同傳奇。他們可以說是這門藝術的神父。同樣的,我認為Madam Blavatsky則是教母。

心靈術的衰退,和在當時靈媒的騙術被Houdini等人揭露有關,使得當時「科學的」心靈術表演應運而生並開始流行,代表人物有Joseph Dunninger和年代略近一些的Kreskin,這些人依舊是現代表演者的代表,比如暗寫器、紙條偷看、紙條置換、冷讀等這些核心方法也被沿用至今。

隨著靈媒的秘密被人們慢慢揭露,一些魔術師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假設。如果把靈媒的方法加入到魔術流程中會怎麼樣?仔細閱讀Theodore Annemann的《JINX》,這本書中主要記錄的是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初期所謂的「心靈魔術」(mental magic),揭示了大多數貢獻者的一些實用的實現「心靈術」的方法。這些魔術師敘述著相同的故事,用著相同的道具。那些靈媒的方法被完全的挪用過來,進行改編,被這些聰明的人們改為已用。

但是,這兩門藝術的結合的結果並不是很讓人滿意。因為魔術師會存在一定的限制,這些限制讓魔術師在人們看來最多是一個聰明的詭計施展者,無法把自己偽裝成其他的角色。如果魔術師宣稱自己擁有某種能力通常會被人們譴責,或者被公眾中傷,曝光他們騙人的伎倆。

另一個方面就是倫理道德的問題。魔術被看作是「誠實」的欺詐,是僅僅用來娛樂的。大眾認為,魔術師去說謊和欺騙,是為了創造一個無害的幻象。很多的魔術師,視防止公眾受欺騙為已任(比如街頭騙術)。他們通常會去譴責那些用魔術的方法達到娛樂之外目的的人。心靈術(mentalism),沒有令人生疑的道具,對道具的依賴感也非常的低(比如普通名片、信封、筆、書本、靈擺等就是心靈術當中最最重要的道具了),表演起來非常的干凈,具有高度的真實感,因此,心靈師被很多的魔術師指責不道德。

很多的心靈術表演者把心靈術和他們自己從魔術和魔術中分離了出來。一些心靈師(mentalism)否認心靈力量,並且聲稱他們的效果的實現是「純科學的手段來達到他們的目的。」(國內的松明、盧文建等人均是以「心理學專家」身份在表演心靈術/心靈魔術,卻號稱這是心理學)。

除此以外,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能夠非常理解下面的這句話:

相信超自然能力的人們,無論如何都不會相信免責申明。

雖然魔術師的數量總是遠遠多於心靈師,但是這些魔術組織除了偶爾提供一點有用的想法外,並沒有提供很多的東西給這些心靈表演者,相反,魔術卻從心靈術當中吸收了很多東西。很多人做了相當多的嘗試想創建一個屬於心靈師的組織,但是這個想法直到1978年才得以實現,也就是Psychic Entertainer Association(心靈表演者協會)成立的那年。這個協會由Tony Raven,Scott Gordon和我創建的,使得魔術與心靈術有了明確的區別。心靈術的定義為「以娛樂為目的,呈現超自然現象的表演形式。」然後這個組織的成員都需要了解一個免責聲明,要求表演者不可以對相信自己能力的人做任何有害的事情。當然,這也永遠是我的信條。

很多的魔術師,認識到心靈效果很受大眾的歡迎並且相信心靈術可以提供一個更加簡單和更加廉價的途徑獲得商業上的巨大成功。所以有很多人來申請加入這個協會。實際上,大部分的申請,都被我們拒絕了。原因是,大多數魔術師是業余愛好者和非專業人員,更感興趣互相fool來fool去,而很少去專注娛樂大眾。因為他們不斷的互相表演,所以他們一直在尋找新效果和新方法。不同的是,專業的表演者是在給不同的觀眾們表演,因此會更感興趣如何提升自己的表演技巧

㈦ 藝術概論 簡述藝術形象的自身特點

1.藝術形象是具體可感性與超越性的統一
由於藝術活動就是以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為手段來實現其一切目的的, 以藝術形象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具體可感性。繪畫、雕塑、書法、攝影等視覺 術描繪一個個具體可視的形象,音樂通過聲音的變化組合傳達聽覺能感受到 情感意象,舞蹈、戲劇、電影、電視等更是運用多種手段塑造可視、可聽、 想像的形象,就是用抽象的語言文字創造的文學,也努力製造一種如臨其境 如聞其聲、如見其形的具體可感的境界。杜甫的五言絕句:「 遲曰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這首小詩,全用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構成,而且全是訴諸人的感官的可覺 可視、可嗅、可聽、可觸的美好形象,從而調動人的一切感覺機能一起去感受| 春天的美好,一起去領略詩人對春天的贊美之情。藝術形象的具體可感性就是| 藝術吸引欣賞者的最佳手段。
但黑格爾早就說過:「在藝術里,這些感性的形狀和聲音之所以呈現出來 並不只是為著它們本身或是它們直接現於感官的那種模樣、形狀,而是為著 用那種模樣去滿足更高的心靈的旨趣。」也就是說,藝術家並非為形象而形象,而是要通過具有具體性、可感性的形象,塑造和描繪出「更高的心靈旨趣」。這就決定了藝術形象的超越性特點。
2、藝術是人類不滿足於自然和現實的存在而為自己創造的自由的精神世界藝術形象已不是自然和生活的簡單模仿,而是一種人類心靈創造的物象了。人之所以創造這種東西,目的是為滿足「更高的心靈旨趣」。在黑格爾看來,這種心靈旨趣「有時甚至是最高的、絕對的需要」,因為「藝術是與整個時代與整個民族的一般世界觀和宗教旨趣聯系在一起的」,而且人類從事藝術創造還需「出於一種較高尚的推動力」這種心靈旨趣就是人類的審美理想。審美理想是人的想像力創造出來的,是超越了現實生活的美的觀念尺度和規范型模式, 它一方面顯示出藝術家的個性特色,另一方面體現為民族審美趣味的共同性人類審美的共同要求。

㈧ 什麼是藝術形態

藝術形態:
藝術形態是訴諸欣賞者感官的外部形式,這種形式由塑造藝術形象的各種媒介(色彩、 線條、音樂、文字等)所決定。 又可表現為抽象還是具象,西方藝術形態和我國傳統藝術形態等等。。
藝術是意識形態.也是生產形態。任何藝術,它的本質特徵是審美的、創造性的意識形態;也是審美的、創造性的生產形態。藝術,是人藉助一定的物質材料和工具,藉助一定的審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與物質材料、心靈與審美對象相互作用,相互結合的情況下,充滿激情與活力的創造性勞動。藝術,是人類按照美的規律創造世界,同時也按照美的規律創造自身的實踐活動。藝術,又是人類能動的、創造性的實踐力生產出來的精神產品。藝術創造的目的,主要是實現它的審美價值,它要滿足的是人們心靈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它要喚醒的是人們超越美學貧困的自創力

藝術設計形態:
論藝術設計的民族性與時代性 藝術設計這個術語,是國家教育部於1998年在制定高校專業新目錄時正... 不同形態的造物活動就產生了,藝術設計就是這樣造物活動中產生和發展的. 藝術設計能體現一個民族一個時期的生活方式及科技水準,藝術設計的精神性能反映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審美心理和審美風尚等.所以說藝術設計的民族性與時代性是需要結合發展的,傳統是設計的基礎和產生的條件,時代是設計的發展基礎物質,只有二者有效的結合,才能創造完美的藝術設計,為人類的生活提高質的飛躍.民族性構成藝術價值的內在規定性。一個偉大民族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會有文藝的發展和繁榮的伴隨,而真正偉大的藝術作品也總是充滿民族性,蘊涵鮮明而濃郁的民族氣質的,它們是民族意識、民族精神生活的花朵和果實。藝術作品充滿民族性的關鍵在於具有民族的精神,在於一個民族理解事物和觀察世界的獨特方式和眼光。民族藝術與民族精神有著天然的聯系。時代精神是構成文藝價值的基本因素和主要材料,是偉大藝術的基本價值追求和取向。要積極吸收我國歷史文化和外國文化中的一切優秀成果,堅決摒棄一切封建的、資本主義的文化糟粕和精神垃圾。對中國歷史文化和外國文化要採取分析的態度,取藝術設計工作者怎樣在自己的實踐中「弘揚民族藝術,振奮民族精神」呢?自覺地珍視和充分地利用我們民族在各個歷史發展階段上產生的文藝精品和文藝巨匠這個寶貴的精神財富。藝術工作者要自覺的尊重文藝家創造性的精神勞動,並熱情地鼓勵和期待他們在反映我們民族新的歷史性奮斗和人民深刻的心靈呼喚中創造新的文藝精品、產生新的文藝巨匠。積極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實現文化的與時俱進。在文化上絕不應當採取自我封閉、盲目排外的狹隘民族主義的立場和態度。因為當今世界各種思想文化,既有進步也有共同的地方.

建議:
藝術的本質是生活通過大腦活動被反映出來.因此一切都是藝術,
建議你,不要刻意的再去追究這些,只要了解到就好。藝術的靈感是來源於心靈和生活的,真正的藝術往往是忽視藝術的,有時候不過分的追究,或許能使你的論文更出色~!

什麼是觀念藝術?(上)
人類最高級的藝術形態

前序:
被誤解的觀念藝術和後現代

一,後現代誤解:

中國前衛美術思想的主流權威,
對後現代藝術和觀念藝術的理解是全盤錯誤的。

這種錯誤思想都認為:
「現代藝術已經進入為藝術而藝術的形而上的牛角尖和象牙塔,
後現代是藝術重新向世俗化,社會化和膚淺化的回歸。」

這種對後現代藝術的認識思想是徹底錯誤和全盤錯誤的。
就說明了前衛美術主流權威根本不理解西方後現代藝術的思想本質。

在這種錯誤的認識思想下,
中國的主流美術權威把世俗化, 政治化和社會現實事件,
作為評估當代藝術的價值標准。
這直接導致了政治POP, 艷俗藝術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主流。

人性化覺醒和現代科學的思維方式才是後現代藝術的核心,
但中國的主流美術權威缺乏最基本的知識結構去理解。

中國當代藝術主流就是「古典插畫+政治事件和世俗主題」,
完完全全的古典美術模式。
中國當代藝術並沒有邁入現代藝術的門檻。

中國最前衛的主流美術權威還搞不懂現代藝術是什麼,
直接論述作為後現代藝術核心的觀念藝術, 也許就是徒勞。

一個人的吶喊是沒有用的,
但不吶喊又違背一個知識分子的最基本的處世原則。

二,後現代起源:

現代美術脫離了古典美術的文學性和記錄功能,
成為可以獨立存在的純視覺科學。
所以,現代美術是視覺科學的革命。

後現代美術則脫離了現代美術的規律性和幻覺性視覺意義。
可以作為純思維模式而獨立存在。
所以,後現代美術是思維模式的革命。

由於量子力學等新興現代科學思想的普及,
藝術家們認識到事物的存在方式是多樣的,不確定的,復雜的。

線性的邏輯思維只是一種思維推理過程,
但並不是事物本身的存在狀態。

規律性是物質的一種存在方式,
但沒有規律或者潛在的規律更加普遍。

所以,後現代美術放棄了現代美術視覺形式上的規律性意義。
也放棄了古典美術的線性邏輯推理的思維結構。
同時也放棄了古典美術記錄事件功能和文學性質的主題意義,
所以,後現代美術既不需要視覺形式的規律性意義和幻覺性心理意義,
也不需要邏輯推理的主題意義。
可以作為一種認識事物本質的思維模式而存在。

也就是說,後現代美術已經不是物質形式層面的,
而是完全的思維模式層面的。

所以,後現代美術可以是:
隨機而無規律的,無主題無意義的,不需要結果的,
非線性邏輯的,非物質形態的。

觀念藝術作為整個後現代藝術的核心思想,
這類型觀念藝術具有後現代藝術的一切特質。
(所以,下面的對觀念藝術的論述,
和之前對後現代藝術的論述,有一定的重疊性。)

三,什麼是觀念藝術?

觀念藝術作為後現代藝術的核心,
也是人類最高級的美術形態。
那麼,什麼是觀念藝術呢?

觀念藝術自產生一直到現在,
沒有什麼太標準的定義,
雖然不同人也許會有不同的解釋,
但其核心思想幾乎都是一樣的。

觀念藝術並不是古典美術的語言邏輯模式,
也不是現代美術的純視覺模式,
觀念藝術是一種返回事物本質的思維模式。

觀念藝術既然是思維模式,
那麼它就已經不再是物質結構和物質形式的,
古典美術和現代美術,才是物質結構和物質形式的。

美術權威對觀念藝術的誤解,
都是因為理解能力比較低級,
停留在作品的物質結構和物質形式層面。
所以沒有足夠的智力去理解觀念藝術是什麼?

所以說美術權威完全不懂觀念藝術,
因為只要停留在物質結構和物質形式,
這就是古典藝術和現代藝術, 完全不是觀念藝術。

所以, 美術權威誤解的觀念藝術,
我統稱為「偽觀念藝術」。

人類已經進入高智力的文明時代,
用牛車的思想,
什麼可能去理解太空梭的概念是什麼呢?

人類也已經進入多元文明共存的時代,
低智力的文盲和高智商的科學家共存,
美術界也是一樣的,
極端落後和極端先進共存。

落後幾千年的原始的美術觀念,
和先進的高智商美術思想共存。

所以,中國美術思想的極端落後,
和美術認識的極端原始並不奇怪。

四,觀念藝術概說:

觀念藝術,
認為藝術可以脫離繪畫技術,視覺形式和物質材料,
可以作為思維模式而單獨存在。

觀念藝術認為,藝術本身唯一有價值的,
就是認識事物本質的思維模式,
畫面表現形式,繪畫技巧和物質材料都是次要的,
再也沒有任何意義了。

藝術家的創作已經失去了任何價值,
再用形狀、顏色和材質來進行創作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這些都已經是應用設計體系內的內容。

藝術家應該更加全面地認識事物本身的,
復雜性,多樣性,隨機性,突發性,
不可識別性,不可解讀性,不確定性,無規律性,非邏輯性。

觀念藝術重視的是過程思維體驗和思維模式的改變,
而不是要表達什麼主題和意義,
觀念藝術是沒有任何主題和沒有傳統意義的。

所以, 「觀念藝術」翻譯成「概念藝術」會更加准確。
觀念藝術構成了整個後現代藝術的核心。

這里說的思維模式是指一種新的思維體驗,
或者一種更加全面認識事物本質的新的思維方式。

但中國權威批評家和藝術家,
都把觀念藝術理解成古典美術中的作品主題和文學性意義。
這是全盤錯誤的認識。
也說明中國的當代藝術還停留在古典美術階段。
並沒有進入一種高級的思維模式時代。

中國美術的核心思想還停留在幾千年前的低級語言邏輯時代,
中國權威批評家和藝術家沒有足夠的智力,
也沒有足夠的知識結構來理解思維模式是什麼?

所以,作為人類最高級的美術形態的觀念藝術,
在中國美術界是不存在的。

五,觀念藝術的意義:

觀念藝術全盤否認了傳統繪畫形式的價值,
所以在觀念藝術裡面,
全盤否認了傳統繪畫技法和畫面形式的價值。

觀念藝術已經不再追求畫面形式和視覺效果,
畫面形式和視覺效果的美和丑,
繪畫技法的高低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傳統作品的一切技術和形式被徹底拋棄了,
取而代之的是認識事物的新的思維模式。

觀念藝術的積極意義也在於:
它解放了藝術家的雙手,
促使藝術家由工藝型、技術型、體力型,
向思想型和智慧型轉變。

問題在於,
藝術家是社會所有行業裡面思維能力最低的一群人,
所以,習慣於把藝術當成為苦力的所謂藝術家,
在轉變過程中變得無所適從,
他們已經沒有任何能力向思想型轉變了。

所以國內的所有的觀念藝術家,
都是完全搞不懂觀念藝術是什麼的?

國內所有的美術批評家,
也是完全搞不懂什麼是觀念藝術的?

我們所看到的國內美術界對觀念藝術的論述,
無論多麼權威,無論多麼出名,
全部都是錯誤的,徹底都是錯誤的。

下面2篇對地球上存在的觀念藝術,
對作為人類最高級美術形態的觀念藝術,
歸結出三種類型:

(未完。。。待續。。。)

㈨ 你知道書法是心靈的藝術嗎

書法是線條的藝術,也是心靈的藝術

書法是線條的藝術,也是心靈的藝術,是人的精神的表現。線條的空間是要靠書法家的形象思維去經營、去協調,但最難的並不是用線去經意空間,而在於線本身。要用線條的美、線條的趣味來形成藝術感染力。當代書法的審美感可以是多層次的,字的外形結構寫得好看雖不失為一種形式美,但作為書法藝術的最高要求仍在於它的精神內涵,即書法所表達的意蘊、情趣。書法的極致和人的精神是相通的。

書法中的線條美,離不開輕、重、徐、疾、抑、揚、頓、挫,也就是說線條的感染力在於它的豐富,不單調,極盡變化,富有節奏感。當代書法審美感除了對線條圓潤立體、中鋒用筆的追求,對勁健的、內藏韌性的追求,對線條豐富、一波三折的追求外,我覺得還應對一幅作品本身趣味的追求,應該說,「趣」已成為當代書法審美的基本特徵。

「趣」作為當代書法審美的基本特徵,是書法家的「審美鑒賞力」,是藝術家在審美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具有一定穩定性的審美傾向和主觀愛好,這些往往是後天培養而成的,與人天生的審美趣味有時候是一致的,因為人與生俱來的審美趣味是追求和諧的美感,和諧的就是美的、就是舒服的、就是愉悅的。所以,大自然的宏大、靜謐、包容這些都能讓人覺得舒服與愉悅,就如同音樂、繪畫、雕塑的和諧總能感動人心愉悅心性。但是書法藝術的追求是越來越個性化的,個性的表達更是當代書法藝術最具有核心價值的根本屬性,而個性的表達在一定程度上是破壞一般意義上的和諧,形成一種相對意義上的個性美,從而可能會背離了大眾最原始的審美趣向。當代書法藝術最能體現這種「個性美」的趣向與大眾化的與生俱來的和諧美趣向越來越嚴重的背離。一方面社會上存在著龐大的喜歡方正柔和書體的社會人群,一方面存在著大批的追求個性化「個性美」的書法藝術家。

「趣」是書法中一種很高的境界,書法源於自然,是書法家的創造,是主觀與客觀、表現與再現的統一,但是最終還要歸於自然,而自然天趣指的是書法作品中情感的流露,見不到技巧上的斧鑿痕跡。所以我在此說「趣」,並非刻意的,做作的,有意為之,為求一個效果、一個形式,而是作品自然的流露。蘇東坡曾經說過:「書初無意於佳乃佳」,「詩不求正,字不求奇,天真爛漫是吾師」。這樣寫出的字在整體上才能保持一種「天真」「天趣」。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陶醉在自欺欺人的個性化的張揚中,陶醉在自我扭曲中,陶醉在自己誇張而自以為是的線條和墨色變化中,最終也要被淹埋的。書法是墨色和線條的變化,必須超脫於一般書寫之上,但是不能太極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都是極端的錯誤。墨色和線條的變化,要有人看得懂,這是起碼的藝術底線。但是這並不等於可以在書法上不下功夫,而是一種追求的結果,即是要「既雕既琢,復歸於朴」。書法用筆中的圓潤主、勁健了、豐富都離不開自然,自然中的天趣給人一種純真向上的感染力,許多古人的詩稿、手札,往往同時又是件很好的書法作品,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這些書作自然而具有天趣,所以「趣」是當代書法審美追求的必然方向。

清代的鄧石如對漢字的書寫頗有高見:「疏處可使走馬,密處不使透風,計白當黑,奇趣乃出」。這也說明了趣味在書法中的追求。

漢碑當中的《張遷碑》、《開通褒斜道刻石》,清代的八大山人、伊秉綬、陳鴻壽的許多作品都是富有天趣的傑作。他們都重視「表現」,重視主體之「意趣」在書法創作中的作用。

漢碑當中的《張遷碑》,字形方正,用筆稜角分明,具有齊、直、方、來的特點,拙中寓巧,極盡變化。又如《開通褒斜道刻石》,隸書字體,而有篆勢,天真樸拙,意趣非凡。

清代八大山人的書法取法自然、筆墨簡練、獨具新意,其作品顯示出其善用淡墨禿筆,猶盡流暢,含蓄內斂,圓渾醇厚的自然天趣。

伊秉綬的隸書具有鮮明的個性,筆畫平直,分布均勻,四邊充實,方嚴整飭,有強烈的裝飾美術之意趣。其留下來的眾多作品筆力雄健,沉厚挺拔,融合了《閣頌》、《張遷碑》、《衡方碑》等漢隸名碑的優點,形成了自己嚴謹而不刻板、凝重而有韻致、誇張而合情理的隸書審美趣味。

陳鴻壽的隸書清勁瀟灑,結體靈動,穿插挪讓,相映成趣,他的隸書較之以往的隸書更具有「狂怪」的特點,加入了很多其個性的東西,說明他創新的勇氣和才能。他曾說:「凡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乃見天趣」。足見天趣自然在書法作品中的重要位置。

這些好的書法藝術就是通過墨色的變化和線條的變化來表達出書法家的情緒變化和審美趣味,並通過這種情緒變化和審美趣味的表達來感染書法藝術的觀眾。這種意趣,可以使我們用有限的點畫及無限的豐富的變化來表達人的無限豐富無限深邃的精神意氣或是情感趣味。體現出一個書法家的品位和情調,他們在自覺或者不自覺中把自己的審美趣味和獨特的個性氣質融入到了書法的表現中,從「書品」聯想到「人品」,從作品所反映的自然天趣中可以看出書法家的精神氣質,他對於生活的體驗,他的審美追求審美理想等等。

我在隸書創作中的審美追求秉承了雄強、沉穩、厚重的風格,並且合理融合魏碑與篆書的一些特點,在章法與布局上把握線條與結構和諧統一的審美趣味性的同時,理性地把握點畫撇捺與虛實枯濕,使得傳統厚重且難有變化的隸書有了豐富的節奏感和表現力,增加了作品的耐讀性和趣味性。希望給觀者在厚重、沉穩的氣息中帶去一種生命的靈魂。

但是一個人的審美趣味的普遍性和個別性、客觀性和主觀性之間,通常都存在矛盾,因為沒有任何力量可以迫使一個人去承認他所不喜歡的東西是美的,但趣味判斷卻要求別人普遍的贊同,這個矛盾無法解決,在這種矛盾之下,就註定了書法藝術家要不斷探索前行的,註定了要不斷否定自己的,註定了要承受精神痛苦的。在書法作品中體現了這種不斷前行,不斷否定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書法人最後才可能成為大家。在書法作品中表現了這種矛盾精神痛苦的書法人,他的作品往往也最具震撼人心的魅力。而這種魅力的來源有時是一種使人感覺得到而把握不到的東西,或是把握得到但是把握不深的東西。

㈩ 在所有藝術門類中,哪一種最能表達感情

我個人認為是音樂。音樂基本要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長短,音的強弱和音色。由這些基本要素相互結合,音樂的常用的「形式要素」還有:節奏、曲調、和聲、力度、速度、調式、曲式、織體等,構成音樂的形式要素,就是音樂的表現手段。音樂是似乎是另一種語言,並且比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都要有共鳴行,能夠喚起感情的力量,在人們的心靈中產生深刻的影響。音樂是通過人的感官刺激,表達或寄託人們感情的「藝術語言」,比一般的語言更直接地傳達情感。

閱讀全文

與什麼藝術形態可以直接呈現心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1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5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6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