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傳統藝術把什麼作為美學標准
模糊、寫意、神似、抽象。
2. 什麼是藝術美學
美學是以對美的本質及其意義的研究為主題的學科,是哲學的一個分支。研究的主要對象是藝術,但不研究藝術中的具體表現問題,而是研究藝術中的哲學問題,因此被稱為「美的藝術的哲學」。美學的基本問題有美的本質、審美意識同審美對象的關系等。
美學作為獨立的學科是從德國十八世紀的鮑姆嘉登開始的,但它的產生建立在自古希臘以來歷代思想家關於美的理論探討之上,是以往美學理論的體系化、科學化。而古希臘以來的美學理論探討又建立在人們審美欣賞和審美創造活動基礎之上,是人們審美活動的哲學反思。因此,要了解美學就必須回到它的源頭去,開始一次美的旅行。
考古學和藝術史:人類自脫離動物以來就開始了審美欣賞和審美創造活動。舊石器時代的山頂洞人,就用石珠、獸牙、海蚶殼等染上紅、黃、綠等各種不同的顏色佩帶在身上。不僅原始人的裝飾品能見出人類這種早期的審美活動,尤其原始藝術更是集中反映了人類早期審美活動。據文字記載和留下的圖案推測,原始藝術有詩歌、舞蹈、音樂等,但現已盪然無存。惟洞穴壁畫與陶器是今天所能見到的最早的兩項原始藝術記錄。前者主要以各種動物為題材,生動細致,色彩絢麗。後者不僅造型優美、圖案豐富,而且色彩對比鮮明。
3. 美學是什麼哦,包括些什麼內容
美學是從人對現實的審美關系出發,以藝術作為主要對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審美范疇和人的審美意識,美感經驗,以及美的創造、發展及其規律的科學。 美學是以對美的本質及其意義的研究為主題的學科。美學是哲學的一個分支。研究的主要對象是藝術,但不研究藝術中的具體表現問題,而是研究藝術中的哲學問題,因此被稱為「美的藝術的哲學」。美學的基本問題有美的本質、審美意識同審美對象的關系等。由於美學研究的方法是多元的,(既可以採取哲學思辯的方法,也可以借鑒當今其他相關學科的研究方法,比如經驗描述和心理分析的方法、人類學和社會學的方法、語言學和文化學的方法等),因為美的對象,即自然美、藝術美、社會美等等,無論是主觀,還是客觀的研究,都是經過人的感性、理性作用之後的結果。美學一詞來源於希臘語aisthetikos。最初的意義是「對感觀的感受」。由德國哲學家鮑姆嘉通首次使用的。他的《美學》一書的出版標志了美學做為一門獨立學科的產生。 傳統美學的任務,是研究藝術作品作為「美」的永恆的不變的標准。德國理想主義的形而上學美學被認為是當時唯一標準的美學。在此條件下, 發展出兩個分支:心理美學和美學。美學(感性)的認知在很長的時間被認為是理性認知的對立面。這個觀點被現代的新觀點所取代, 即這個對立面是不存在的, 理性的認知是必然通過感性的認識過程而被認識的。即使尖銳的邏輯學也能同時成為很高的審美價值。
美學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一)古典階段
從古希臘羅馬到文藝復興時期,從先秦兩漢到近代王國維之前,中西方思想美學還處在一種「前美學」的形態。這一階段美學思想的主要特點在於:初步和比較零碎地提出了一些有關美學的基本問題、概念和范疇,並作了一些尚不徹底的回答;對美的思考往往同人們對社會人生的哲學、倫理把握直接聯系在一起,「美」與「善」常常混為一談。這就是說,人們在思考美的問題——包括美的本質、藝術的社會作用等的時候,既沒有完全擺脫直觀經驗的形態,也還沒有同哲學、道德、宗教、藝術理論的思考嚴格區分開來,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對象范圍並對問題作出獨立、系統的解答。
具體而言,先秦兩漢中國古代賢哲主要是在關注人的情感立場上,從哲學、倫理層面探討人類審美諸問題的。當時的儒、道、法、墨等各家思想中,都包含了許多迄今很有價值的美學思想,例如《左傳》、《國語》、《尚書》等典籍里,便記載有諸如「五味」、「五色」、「五聲」之美的主張,以及有關「無害為美」、「以和為美」的重要見解。其中,儒家著重強調了美和藝術的社會作用;孔子「興、觀、群、怨」的詩論以及「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中和」准則與「盡善盡美」的觀念,孟子「充實之謂美」的主張等等,就體現了儒家美學思想鮮明的社會倫理化傾向。道家則從「逍遙」、「無為」的處世態度出發,強調藝術和審美的超越性、自然純朴性;老子有關美善相依、大音希聲的看法,莊子「虛靜恬淡」、「身與物化」、「物以游心」的審美境界論,都曾在中國美學思想史上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魏晉至近代王國維之前,中國美學思想得到進一步發展和豐富。人們紛紛把目光投向詩歌、繪畫、音樂、舞蹈、戲曲、書法、工藝領域,提出了諸如意象、神思、韻味、意境等中國所獨有的審美范疇,使美學的思考不斷趨於精細化。特別是,當時的美學思想家大多同時是詩人、畫家或書法家,因而其美學思考往往同實際的藝術經驗直接聯系,從而有力地促進了美學思維由「美」「善」問題向審美與藝術特徵問題轉向,深化了直覺感悟形式與古典理性精神在中國古代美學思想中的結合。
西方美學的發源,主要基於對事物本質的追求和對各門藝術的統一定義的努力。古希臘學者曾經對「美是什麼」、「美的事物是怎樣產生的」等作了大量推測,如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就把數量的和諧關系視為藝術(音樂)美的根基,主張美是「和諧與比例」。尤其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Aristotles),對美的本質問題作了一定深度的討論。例如,柏拉圖在他的一系列「對話」中,就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見解,即美的范圍十分廣泛,形體、心靈、行為、制度等都是美,但探討美的本質卻不應追究什麼是「美的」問題,而應該探究導致一切美的東西之所以美的共同本質(「美本身」)。亞里士多德則在《詩學》等著作里,深刻分析了悲劇藝術特徵、藝術起源等,提出了著名的「摹仿說」和「凈化說」,並將「美是和諧」思想同當時人們對生物有機體的認識結合起來,從而成為西方美學史上第一個具有自己獨立理論體系的美學家。
中世紀,在基督教神學引導下,美學以壓抑人性的豐富性為代價,把審美的光輝完全歸於神(上帝),「基督教的上帝代替了至善和理式,上帝就是智慧、仁愛和最高的美,就是位於造物主靜觀階梯之上的自然美的諸事物的源泉」①。 這種以神為中心的美學理想,在以人為本的文藝復興浪潮中受到猛烈沖擊。此後,在法國古典主義美學、英國經驗主義美學,以及狄德羅(D.Diderot)「美在關系說」、萊辛(G.E.Lessing)「詩畫同一說」等的推動下,西方美學日漸豐富,為美學學科的正式建立奠定了必要的理論基礎。
總之,強調真、善、美的同一,特別是美和善的一體性,是「前美學」形態下中西方基本一致的思想傾向。亞里士多德就認為:「美是一種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為它是善」②。 而孔子所謂「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③ 孟子所謂「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④, 以及荀子「全粹全美」的美本體論、「水玉比德」的自然美論等,其中所強調的,就是美與善的一致與和諧。這說明,在人類思想的早期發展中,美學問題的提出與探討,既與當時社會的政治、倫理和人生理想緊密相關,也是組成早期人類思想整體的重要內容。
(二)美學學科的建立與成熟
這個階段,美學發展的主要特點在於:作為一門獨立的理論學科,「美學」得以正式建立,並在德國古典美學那裡趨於成熟,完成了系統化、形態化的理論構建。
1735年,德國哲學家鮑姆嘉通(A.G.Baumgarten)在《詩的哲學默想錄》里,第一次提出了詩的哲學的研究對象問題,並以希臘語中「埃斯特惕克」一詞稱這種詩的哲學為「感性學」(德文為sthetik,英文為Aesthetics),認為詩作為「完善的感性談論」(即「完善的」感性表象的認知和表達),是「可感知的事物」,也是詩的哲學或詩的藝術的對象,「詩的哲學考察是指導感性談論趨向完善的科學」,詩的藝術是「一種有關感性表象的完善表現的科學」⑤。
不過,鮑姆嘉通此時雖然把詩的哲學叫作「感性學」,卻還沒有正式以之命名美學。直到1750年,他用sthetik作為書名,出版專門研究感性認識的拉丁文專著(即《美學》第一卷),美學才作為一門獨立學科誕生了,而鮑姆嘉通也因此被後人譽為「美學之父」。
從鮑姆嘉通那裡,我們發現,第一,美學原本是作為一種與邏輯學相對立的認識論被提出來的。⑥ 鮑姆嘉通指出,人的心理分為「知」「情」「意」三層,邏輯學研究知或理性認識,倫理學研究意志,惟獨人類情感(「混亂的」感性認識)一直沒有相應科學來研究,因此有必要設立一門新的科學來彌補這一漏洞。這就是他在書中開宗明義地說美學(Aesthetics)「是感性認識的科學」的意味所在,由此也初步界定了美學的對象和范圍。在這個基礎上,鮑姆嘉通構造了一個包括理論美學和實踐美學兩部分的美學框架:前者包括啟迪學(關於事物與思維的一般規則)、方法學(關於條理分明的安排的一般規則)、語義學(關於用美的方式想到的和加以安排的東西的表達手段的一般規則),涉及詩或藝術的題材、思想、結構及語言表達的一般規則問題,中心目標是實現美——感性認識的完善;實踐美學則研究個別情況下如何運用一般規則的問題。盡管這個體系框架基本上還是藝術學的,但它對後來的美學研究有著重要的啟發。第二,美學研究人類認識中具有審美屬性的部分。鮑姆嘉通認為,感性認識又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心靈中以美的方式進行思維的自然稟賦,即人的低級認識能力以及相應稟賦(感受力、幻想力、記憶力、審視力、趣味、創作天賦、預見與預感、表達表象的能力等)和高級認識能力(如知性、理性)、天賦的審美氣質(如情感能力);二是審美訓練,即審美才能的培養;三是審美學說與審美指導。所謂「感性認識的完善」、美的實現,就是以低級認識能力為主幹,交織各種心理因素以及審美觀念、審美技能的綜合活動過程。這樣,作為認識論提出來的美學(感性學),同時是研究藝術和美的科學。「美學的目的是感性認識本身的完善(完善感性認識),而這完善也就是美」⑦。美作為感性認識的成果,也就是「表象的總和」的完善,是詩、「美的藝術」、「自由的藝術」。
作為大陸理性主義的繼承人,鮑姆嘉通的主要貢獻,在於從人的心理結構劃分上,為美學找到了一個恰當的名稱,使得人類的美學思考在經歷長期發展之後,終於有了自己明確的對象。而他在遵循傳統哲學對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高、低劃分之時,給予感性認識以應有的重視,強調美學研究的獨立的認識價值,則啟示他的同鄉康德(Kant)、謝林(Schelling)、席勒(Schiller)、黑格爾(Hegel)等人,在更高層次上最終建成了內容豐富、體系完整的德國古典美學。
康德和黑格爾便以鮑姆嘉通的美學為思考起點,致力於解決感性和理性的和諧自由統一問題,並各自推演出自己的理論體系,對美學的學科建設和發展做出了獨特貢獻。康德美學的重點在人的感性認識能力、主體心理機能方面,深刻地提出了有關「審美判斷力」的問題,不僅給予審美判斷(即審美心理機制)以組合有序的表述,而且在重點分析審美心理機制的過程中,形而上地探求美(情感表象),形而下地推及藝術,建構了一個以審美判斷為中心的先驗哲學的美學體系。這樣,在康德那裡,美學便不再是一個空洞的理論框架,而成為有著充實的內容、明確的對象以及一系列概念范疇的嚴謹體系。
黑格爾則著重探討了感性認識能力的產物、對應物——詩(藝術)以及藝術的歷史。在他那裡,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藝術作為「絕對理念」外化為主體心靈理念的感性形象表現,則是美的最高形態。正是以美的理念或理想為起點和中心,以美的理念的邏輯和歷史的感性呈現(即藝術類型和藝術體裁)為基本對象與內容,黑格爾建立起了一個龐大而嚴密的藝術哲學(美學)體系——它的最大貢獻,是給了美學以邏輯與歷史,把美學從重視心理研究引向了重視歷史研究的方向。
盡管人本主義和科學主義兩大發展主線仍然延續在後現代美學進程上,但它的內部卻發生了劇烈扭變:在人本主義這條線上,從「結構」到「解構」的轉向,充分體現了美學的「後現代」特點——結構主義曾強調作品本文背後實際起支配作用的「結構」的存在,解構主義卻要取消一切「中心」,消解全部「結構」;結構主義強調作品本文的內部研究,解釋學美學、接受理論等卻把重點轉移到讀者和接受過程,強調本文意義的不確定、相對和多義,呈現了「非中心化」的特點。在科學主義這條線上,分析美學曾經由語言分析入手,反對固定的美的本質探討,走向了美學的取消主義;後分析美學則集中到藝術本體論上,以折衷主義取代取消主義,走向了美學的建設性方向。
總起來說,美學是以人類審美為自身特殊領域,以審美活動為具體研究對象,通過探討審美活動中起主導作用的人的精神世界,來追蹤、建構人類審美價值體系的人文學科。
4. 淺談傳統工藝有什麼樣的美學特徵
中華民族在其發展的漫長歲月中,以勤勞和智慧為人類工藝文化歷史創造了境界獨到、風范高雅、魅力永恆的工藝造物樣式。中國工藝美術浸透著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審美意識,富有鮮明的美學個性,主要體現出:和諧性中國傳統藝術思想重視人與物、用與美、文與質、形與神、心與手、材與藝等因素相互間的關系,主張「和」與「宜」。對「和」、「宜」之理想境界的追求,使中國工藝美術呈現出高度的和諧性;外觀的物質形態與內涵的精神意蘊和諧統一,實用性與審美性的和諧統一,感性的關系與理性的規范的和諧統一,材質工技與意匠營構的和諧統一。象徵性中國工藝思想歷來重視造物在倫理道德上的感化作用。它強調物用的感官愉快與審美的情感滿足的聯系,而且同時要求這種聯系符合倫理道德規范。受制於強烈的倫理意識,中國傳統工藝造物通常含有特定的寓意,往往藉助造型、體量、尺度、色彩或紋飾來象徵性地喻示倫理道德觀念。這種象徵性的追求常常使宮廷或文人工藝美術淪為純粹的倫理道德觀念的展示,造成矯飾之態或物用功效的損害。相比之下,更多以生產者自身的功利意願為象徵內涵的民間工藝美術則顯得剛健朴質,充滿活力。靈動性中國工藝思想主張心物的統一,要求「得心應手」,「質則人身,文象陰陽」,使主體人的生命性靈在造物上獲得充分的體現。中國傳統工藝造物一直在造型和裝飾上保持著 S形的結構範式。這種結構範式富有生命的韻律和循環不息的運動感,使中國工藝造物在規范嚴整中又顯變化活躍、疏朗空靈。天趣性中國工藝思想重視工藝材料的自然品質,主張「理材」、「因材施藝」,要求「相物而賦形,范質而施采」。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在造型或裝飾上總是尊重材料的規定性,充分利用或顯露材料的天生麗質。這種卓越的意匠使中國工藝造物具有自然天真,恬淡優雅的趣味和情致。工巧性對工藝加工技術的講求和重視是中國工藝美術的一貫傳統。豐富的造物實踐使工匠注意到工巧所產生的審美效應,並有意識地在兩種不同的趣味指向上追求工巧的審美理想境界:去刻意雕琢之跡的渾然天成之工巧性,和盡情微窮奇絕之雕鏤畫繢的工巧性。
5. 傳統的中國美學是什麼樣的
一句話先概論,中國傳統美學是在儒家禮樂傳統的基礎上,吸收了道、禪宗的審美趣味,隨著歷史進展在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審美特徵的華夏美學。
要談中國的美學那就離不開「美」字。
說文解字原文【卷四】【羊部】美甘也。從羊從大。羊在六畜主?膳也。美?善同意。無鄙切注臣?等曰:羊大則。
就是說「羊大則美」。主膳也,好吃之故。很容易理解,這是一種感官上的愉快。
還有一種說法」羊人為美「。藝術起源於巫術的是藝術起源的幾種說法,上古時期,巫師戴羊頭,執掌巫術的禮儀。這是一種帶有社會文化功能的美。
(詩歌的起源是巫術的咒語,巫和舞在上古是同一個字,儒家禮是來自上古巫術的禮儀,樂也是巫術的禮儀,後文會詳細提及)。
現在說一下禮樂傳統。
禮
脫胎於上古巫術,要求的是一種行為規范要求和准則。是直接塑造人,遵循一定的規則和程序。也是儒家的核心。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談了。追求上下和。
樂
樂從和,樂和歌舞是連在一起的,是祭祀的核心。禮樂分化後,樂由中出,禮自外作。樂是一種直接訴諸人的內在情感,直接發自內心。
樂者,天地之和,禮者,天地之序。追求天地和。
禮可以理解成理性(儒家是理性的),樂可以理解成有節制的感性(發乎情,止乎禮,反凡作樂者所以節樂)。用禮義去克制約束人的感性慾望,在禮的制約在滿足欲(是滿足的,但並不是完全滿足)。中國之所以沒有西方那樣極端的悲劇,沒有強烈情感沖突的元素,酒神一樣的東西,就是禮樂相互牽制的作用。禮樂的相互牽制要求中國藝術不走極端。
明白中國美學的基礎是很重要的,後期不管如何吸納新的審美觀念和理論,都沒有跳出這個禮樂的傳統。
禮樂 詩早期是為政治服務的,都在於維護群體的穩定性,教化民眾,所謂禮從和,詩言志就是這個意思。成教化,助人倫。樂可善民心,感人深。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
士大夫是倫理政教的擁護者,主張文以載道,但是社會畢竟發展的,倫理政教和理性畢竟管不住情感的要求,所以儒家會不斷吸納道,禪宗的核心方法,來滿足感性的要求。後面會詳細提及。
儒家核心:自然的人化。
仁者樂水,智者樂山。山水天地在儒家看來都是一種符號,有表意的作用。是「有意味的形式」。具有倫理和道德的含義。自然作為道德符號的寄託指向實際人生和社會。對自然的態度落在人,人始終是自然的主人,人的主體優於自然客體。比如荀子強調的「天人合一天人相通,天人感應,
人作為主體,對自然的征服(直接影響戰國秦漢以征服世界的為主題的藝術)。自然被人格化了。但這不是一種宗教式,不是上帝,不是佛陀,是人。儒家不追求永恆,是執著於現世,超越和不朽都在當世,在人際和感性世界。
美在於規范,形式,盡然有序。
和道家比儒家是世俗化的。
道家核心:人的自然化。
儒家是入世的,樂觀進取的,兼濟天下。
道家是出世的,避退的,獨善其身。
兼濟天下和獨善其身也是歷代士大夫持續的矛盾之處,也是互補之法。身在江湖,心存魏闕。這很好理解,比如我自己,想建功立業名垂千古,又想深山老林,不問世事,半畝良田,青山綠水。這就是儒道歷史積淀的影響。
儒家從人際關系來確立個體的價值,而道家則從擺脫人際關系來尋求價值。道家追求的是一種精神超脫所帶來的快樂和自由感,忘己忘物,忘懷得失。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合一。失去主體的要求,與自然為一體。物我主客與道同一。
享受自我與自然相互交融,直接訴諸於情感自身。受到束縛的感官,被符號束縛的心思,全部摒棄這些,成為虛無,才能感應天地。
美在於內在人格,精神理想,而不在於外表,擴大了華夏美的范圍,把丑引入美。比如說怪石頭,拙筆,奇構。中國的藝術因之得到了巨大的解放,不必拘泥於規則,不必斤斤計較工序。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從屬自熱,與自然和諧,與自然同一。對士大夫來說自然不只是欣賞的對象,更身處其中。
中國畫: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為得。
書畫之妙,當以神會,難可以形器求也。
引出了中國繪畫最高的藝術標准:氣韻生動。氣韻生動無法用概念來去詮釋,越詮釋越遠離本意,不可巧密得,不可歲月得。技巧和歲月得熟練都不一定能達到。這與個體的人格境界有關。氣是一種生命力,是一種能量,是「勢」。
儒家追求載道,要有符號的所指,而道家追求無意為佳。與物玄同,則無不適,無不適則忘適。
6. 中國傳統美學的精髓是什麼
中國傳統美學的精髓在於意境體驗。
對於美的認知,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感觀認知,眼耳鼻喉等直觀的認知。中式美學是超出事物本身的,「意境」為中式美學的核心,出於對宇宙本體「道」的尊崇,中國人將美歸之於道,又基於對道的藝術詮釋,將美歸之於道的形態——「意象」和其高級形態「境界」,美在道,亦即美在意境。
由中式美學引發出了一系列相關的中式美學詞如:雅、逸、妙、空等等,皆是意境。中式美學空靈,比如一副中式的畫作和一副西方畫作一同展覽,西式畫作就直白易懂,寫實、色彩絢爛;而中式則引人駐足細觀,引人入境,觀畫悟道。由無至有,由有至無。
中國古人一直就有九雅之說:尋幽、酌酒、撫琴、蒔花、焚香、品茗、聽雨、賞雪、侯月。都為極其簡單平凡的事情,卻都涵蓋了中國人的生活智慧,對美的追求及感受。
(6)傳統藝術美學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傳統美學的發展:
1、遠古時期
遠古時期更趨向於崇拜自然,陶塑、陶器等多出現動物造型,藝術造型多符合對稱、均衡等形式美法則,初具節奏和線條的韻律美。玉器的藝術是區別於其他文明的特色之一。
2、商周時期
商周時期是我國歷史的青銅時代,青銅器具備品類豐富、造型優美、紋飾華麗、製作精巧、風格獨特等特點。此外,商周時期,我國已經出現最早期的繪畫:譬如長沙楚墓出土的帛畫《龍鳳仕女圖》,以及戰國時期的《御龍圖》。
3、秦漢時期
秦漢時代的藝術品多用於墓葬,以秦始皇陵兵馬俑和霍去病墓石刻為代表。而非墓葬品的藝術風格,則逐漸開始受到佛道等宗教和百家哲學影響。
4、兩晉南北朝時期
兩晉南北朝時期是古代藝術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代中,中原第一次被北方游牧民族大面積佔領,分裂而動盪的局勢,反而刺激了古代藝術的發展。美學標准逐漸誕生了。比較有名的有文學評價方面,梁代昭明太子蕭統所著的《昭明文選》。在《文選》中首次提到了詩文的評判標准,不應由道德觀念所限制,而更應該遵照審美價值本身,正所謂「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
5、隋唐時代
隋唐時期的開放是有目共睹的。特別是唐代,世界各國的商人和遊客出現在長安的街頭。大概是受到這種國際化的影響,唐代的審美更傾向於豐滿的形體,穿著也較之前開放許多。
在繪畫方面,除了一直存在的宗教繪畫外,出現了宮廷繪畫和文人繪畫的劃分。這種劃分,也深遠地影響到後世,兩個派別一直為孰高孰低爭論不休。
宮廷繪畫,又稱為院體畫,是指中國古代皇室宮廷畫家的繪畫作品。這些畫師專門為宮廷從事繪畫創作,一般被稱為「待詔」。他們是專業的畫師,繪畫風格多以工整細膩、細節繁復而寫實逼真為主。代表人物有:閻立本、張萱、周昉(後兩人更擅長仕女圖)。
6、兩宋時期
兩宋時期的文人政治和理性思維的出現,使中國古代藝術又一次達到了高峰。在著名皇帝兼畫家宋徽宗的領導下,宋朝的宮廷繪畫達到鼎盛。
宋朝在建國之初建立了翰林圖畫院,然後集中了社會上的名西蜀南唐兩地的畫院畫家。翰林圖畫院歸內侍省管理,專門為宮廷及皇室貴族服務。畫院通過考試錄用或升遷人才,考試標準是:「以不仿前人,而物之情態形色俱若自然,筆韻高簡為工」,既要求狀物繪形的嚴格和寫實技巧又強調立意構思,多摘取詩句為題目。宋徽宗趙佶對皇家專門的畫院即宣和畫院的支持,使得院體畫在北宋後期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7、元代
雖然是一個非漢族統治的朝代,但中國藝術並沒有如想像般消亡。雖然宮廷畫比之兩宋降至了歷史低谷,但文人畫卻罕見地發揚光大。元代最著名的當屬趙孟頫和「元四家」。趙孟頫在中國山水畫歷史中可謂是承前啟後的人物,雖然他以貨真價實的「趙家人」身份出仕元朝多多少少給他背上了罵名,但他的畫作是一種全新風格的開啟。
8、明代
在著名畫家和評論家董其昌的影響下,繪畫藝術被分為了南北兩宗。他將文人畫盡數列入南宗,講究頓悟。同時他認為,只有文人和士大夫可以將畫家本人的道德觀與畫作對象的道德規范結合並體現出來。
9、清代
清代中國藝術受到西方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這主要表現在宮廷畫家開始追捧西方的陰影技法和透視技巧,嘗試將西洋畫的風格和傳統繪畫結合。宮廷畫家焦秉貞在西洋教會的指導下學習透視、景深等技術,開辟了全新的繪畫風格。
7. 何為藝術美學
美學一詞來源於希臘語aesthesis。最初的意義是「對感觀的感受」。由德國哲學家亞歷山大·戈特利布·鮑姆加登首次使用的。他的《美學(Aesthetica)》一書的出版標志了美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產生。
直到19世紀,美學在傳統古典藝術的概念中通常被定義為研究「美」(Schönheit)的學說。現代哲學將美學定義為認識藝術,科學,設計和哲學中認知感覺的理論和哲學。一個客體的美學價值並不是簡單的被定義為「美」或者「丑」,而是去認識客體的類型和本質。
由於美學研究的方法是多元的,( 既可以採取哲學思辯的方法,也可以借鑒當今其他相關學科的研究方法,比如經驗描述和心理分析的方法、人類學和社會學的方法、語言學和文化學的方法等),因為美的對象,即自然美、藝術美、社會美等等,無論是主觀,還是客觀的研究,都是經過人的感性、理性作用之後的結果。美學一詞來源於希臘語aisthetikos。最初的意義是「對感觀的感受」。由德國哲學家鮑姆嘉通首次使用的。他的《美學》一書的出版標志了美學做為一門獨立學科的產生。 傳統美學的任務,是研究藝術作品作為「美」的永恆的不變的標准。德國理想主義的形而上學美學被認為是當時唯一標準的美學。在此條件下, 發展出兩個分支:心理美學和美學。美學(感性)的認知在很長的時間被認為是理性認知的對立面。這個觀點被現代的新觀點所取代, 即這個對立面是不存在的, 理性的認知是必然通過感性的認識過程而被認識的。即使尖銳的邏輯學也能同時成為很高的審美價值。
8. 傳統的中國美學是什麼樣的
中國人的美學建立在中國人的人生態度上,俗話說的好,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中國美學確實最重要的就是吃喝二字。
說一點我自己的理解吧,希望大家不要笑話。部分觀點來自李澤厚先生。
首先涉及到美這個概念,就必然是通過人的感官來發生的。這就是佛教所謂眼耳鼻舌身意。每個文化中對人的每種感官的看法是不同的,這些不同也反映在語言文字等各位文化細節上。中國人對味覺,觸覺比較重視。這一點與歐洲人不太一樣,歐洲的文化里,對味覺和觸覺並不重視,甚至會認為這些感官都不夠高尚,相對的來說,歐洲人對視覺和聽覺的重視程度是最高的。表現在漢字漢語中,首先是美這個漢字,是羊大兩個字合成的,也就是羊大為美。為什麼羊大為美呢?呵呵,當然是好吃啊。然後關於對美的詞彙是什麼呢?首先是品味這個詞,由此延伸出來各種美的品級的稱謂,大家會發現什麼呢?我們評價一個東西美不美,竟然都是類似於說啊這個真好吃啊、啊這個更好吃!天哪這個好吃的不行不行了……我們評價一個美女,會說這個女人很有味道,如果說一個人性感呢,我們會說這個人騷。這基本都是關於味覺的。
至於觸覺,最明顯的就是中國人對玉石的迷戀。那種美,叫做溫潤。人類脫離了石器時代以後,還是對石頭有所依戀。我們中國人找出漂亮的石頭戴在身上,這就是玉石。西方人當然也找漂亮的石頭,但是與中國人不一樣的是,西方人更喜歡五顏六色的閃閃發光的石頭,中國人偏偏最愛的是跟羊的脂肪一樣溫和柔潤的石頭,顏色到是其次的問題了。
今天那些萬物皆可盤的文玩愛好者們,把木頭竹子和各位植物果實摸來摸去,以把這些東西摸到光滑並滲入人的油脂為樂,這也是西洋人所無法理解的美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