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早在8000多年前新石器早期的磁山先民就在這里繁衍、休養生息。在邯鄲悠久歷史的進程中,孕育並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這是先人留給我們後代子孫的一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綿綿8000餘年的歷史鑄造成了邯鄲十大文化脈系:磁山文化、趙文化、女媧文化、北齊石窟文化、建安文化、廣府太極文化、夢文化、磁州窯文化、成語典故文化、邊區革命文化等十大文化脈系,內涵博大精深,風格豐富多彩。
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是我國新石器時代的考古文化,是我國以粟作農業和定居生活為特點的原始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磁山文化博物館。
趙文化:
以胡服騎射為代表的趙文化,其基本內涵為開放、進取、包容,展現出趙國在逐鹿中原時所表現出的改革創新精神。她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源頭之一,是華夏文化與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交匯、融合和升華的結晶,具有中原華夏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構成的二重性,集中反映了北方地區諸民族沖突與融合的過程。
重要景點:學步橋,回車巷,叢台,趙苑等。
女媧文化:
媧皇宮,女媧煉石補天處,始建於北齊、全國規模最宏大的祭祀女媧古跡,被譽為「華夏祖廟」。現正在申遺,今年「首屆中國女媧文化節」將於9月16日至18日舉辦。值得期待!
北齊石窟文化:
響堂山石窟是北齊最大的佛教石窟寺院,是位列中國雲崗、龍門、敦煌、麥積山四大名窟之後的全國第五大石窟群。
建安文化:
位於臨漳縣西南的古鄴城遺址是東漢末年至魏晉時期中國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有銅雀三台。
廣府太極文化:
清朝道光年間,在中國邯鄲的永年縣廣府城,誕生了一代太極宗師楊露禪和武禹襄,使永年縣成為中國太極拳兩大流派—楊式太極拳和武式太極拳的中興發祥之地。永年被命名為「中國太極拳之鄉」。在廣府古城,太極盛行,可以拜訪有太極先人故居。
夢文化:
以「一枕黃粱」名夢和黃粱夢呂仙祠古建築群為代表的夢文化,蘊含著極為深厚的中國哲學思想,表現出中華民族對於美好事物的嚮往和執著追求。產生於唐代的黃粱美夢傳奇故事,就發生在邯鄲的黃粱夢鎮。景點「黃梁夢」。
磁州窯文化:
古來就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千里彭城,日進斗金」之說。
成語典故文化:
由邯鄲歷史和相關史書中所滋生、蘊積、提煉出的具有邯鄲地方特色或與邯鄲有密切關系的成語典故達1500條之多,如「胡服騎射」、「邯鄲學步」、『『完璧歸趙」、「負荊請罪」、「黃粱美夢」等,2005年10月26日,經中國文聯批准,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在邯鄲市舉行命名頒牌儀式,授予邯鄲市「中國成語典故之都」稱號。
邊區革命文化:
邯鄲在中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是晉冀魯豫解放區的中心。劉伯承、鄧小平及其領導的八路軍129師以太行山為戰場,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展現出邊區人民的浩然正氣和民族之魂。現代最早的紀念性建築—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和涉縣的「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及「陳列館」名列了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一句話,邯鄲是值得一看的,另外如果看自然景觀的話,京娘湖(趙匡胤千里送京娘至此),北武當等太行景觀,很美,邯鄲還是馬姓的發源地,在紫山每年都有世界馬姓認祖活動,歷史文化很濃厚!
❷ 邯鄲市裡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嗎
1 邯鄲概況
邯鄲市是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也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城邑。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初期,就有 邯鄲的建制,當時邯鄲已是一個人口聚居的城市。戰國時作為趙國都城歷經158年,秦統一後分別設邯鄲縣、邯鄲郡。當時的邯鄲經濟昌盛、繁榮發達,與長安、 洛陽、開封、成都同稱五大都城。
2 武靈叢台
武靈叢台是古城邯鄲的象徵,位於市中心叢台公園內。叢台之名,源於當時有許多亭台建築連接壘 列而成,《漢書》顏師古釋文:「連接非一,故名叢台。」。古人曾用「天橋接漢若長虹,雪洞迷離如銀海」的詩句,描繪叢台的壯觀。相傳它始建於趙武靈王時期 (公元前325—前299年),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故稱武靈叢台。
3 趙王城
位於邯鄲城的西南郊,是戰國趙王的宮城所在地,總面積達505萬平方米,是目前保存最為完好 的戰國古城址。該城址由西城、東城、北城三部分組成,平面呈「品」字形,土城殘垣高3?/FONT>8米。東城內有南將台和北將台兩處夯土建築,相 傳這是趙王點兵之處;西城內的龍台是趙王城的重要建築,台基東西265米,南北285米,高16米,是國內現存規模最大的王宮基址。北城為不規整方形,地 面只保存了部分夯土牆址
4 響堂山石窟
中國北朝晚期至明代佛教石窟寺。位於河北省邯鄲市鼓山南端和中段西麓,分別稱南響堂山、北響 堂山石窟,相距 7.5公里。始鑿於北朝晚期,隋、唐、明各代相繼修造。現存石窟17座,摩崖造像 450餘龕,大小造像4300餘尊。窟龕早有損壞,許多造像頭部損失,有的流落於國外。1935年北平研究院考古組和1936年中國營造學社劉敦楨及日本 京都帝國大學水野清一、長廣敏雄曾先後進行調查,分別發表了《南北響堂寺及其附近石刻目錄》、《河北古建築調查日記》和《響堂山石窟》;1957年北京大 學考古實習隊進行調查實測。鼓山一帶為北齊佛教勝地,堂山石窟與北齊皇室關系密切,是北朝晚期造像最為集中也最具代表性的石窟。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學步橋
位於邯鄲市區北關街,原為木結構,明代萬曆年間改建為五孔石橋。橋身長32米,寬9米,高8米,兩旁的攔板和望柱上雕刻有歷史故事和獅、猴等動物圖案,雕刻精美。橋孔中心處雕有向下俯視的龍頭。古橋旁邊有一座「邯鄲學步」的石雕。
6 媧皇宮
媧皇宮,當地俗稱「奶奶頂」,是位於冀南涉縣鳳凰山(古中皇山)的一處古跡。它依山就勢,巧借天然,前人稱之為「天造地設之境」。這里不僅建築宏偉獨特,而且還較為完好地保存了國內罕見的摩崖刻經,是一處不可多得的自然和人文景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 鄴城三台
位於鄴城遺址內的三台村,從南至北分別為金鳳台、銅雀台、冰井台,建築精美,風格獨特。
8 玉皇閣
位於峰峰礦區紙坊村,原稱玉帝四明無梁閣,是目前國內唯一的明代無梁古建築。玉皇閣始建於明 代隆慶萬曆年間,清光緒二十年重修,佔地面積300平方米。全部建築均為磚瓦結構的無梁拱頂式,平面呈方形,閣內沒有一根樑柱,頂部正中藻井飾以飛龍圖 案,雕工精湛,十分生動,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價值
9 趙王陵
位於市區西北15公里處,在綿延的群山間共有五座大墓,墓冢殘高6--15米。1979年在 當地發掘出了一座「將軍墓」(指台下較小的古墓),規模非常可觀,墓室長12.6米,寬9.2米,墓道長70餘米,內有殉人坑與殉馬坑。另有2座大墓位於 永年縣溫窯村附近,封土最大的墓底長49米,殘高6米。目前該地被劃為趙都邯鄲的郊外森林公園。
10 趙苑旅遊區
坐落於邯鄲市區西北部,是一處集古代文化與現代科技於一體的綜合旅遊區。正門是群雀式建築, 在門柱之間鑲嵌著一塊「和氏壁」,門內有假山、草坪、彩色噴泉、人工瀑布等。旅遊區可分為名勝遺跡區、現代游樂區、苑囿區和度假區四部分。名勝遺跡區 中有插箭嶺、鑄箭爐、武靈殿、諸子百家殿、歷代帝王宮、古代兵器陳列館和成語典故園等。
11 朱山石刻
位於邯鄲市北面的永年縣合會鎮吳庄村村北約1公里處,又稱婁山石刻,是河北最早的西漢石刻之一。石刻內容記載了漢高祖劉邦之孫趙王遂與群臣在朱山飲酒應對的情景。
12 禪果寺
位於口上水庫東北四公里處,這里山勢險峻,林木蔥蘢,景色迷人。該寺始建於魏文帝黃初三年,經東魏高歡帝等多次擴建重修,現已基本被毀,僅存石佛一尊,碑石15通。
13 磁山文化遺址
位於武安市西南20公里、磁山村東南部,佔地近14萬平方米,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的 發現,把新石器仰韶文化考古年代上溯了1000多年,縮短了新、舊石器時代之間的距離,為研究原始社會提供了新的重要佐證。該遺址發現於1972,有房 基、糧窖400多個,出土各種文物、遺物5000餘件,有石器、陶器、骨器和粟的碳化物、野生動物及家禽骨骼標本等。這些文物證明,早在7300多年前, 先民們已經過著以原始農業為主的定居生活。
14 滏陽公園
位於邯鄲市滏河大街南段,是一座大型古建築式的公園。園內以湖景為主,配以亭台樓榭,山水相間,綠樹成蔭。主要景點有東山、前後湖等
15 黑龍洞風月關
位於峰峰礦區新市區滏陽河發源地,山青水秀,風景宜人,是邯鄲市一大名勝。峭岩絕壁下,有一 天然石洞,相傳這就是主宰人間旱澇的黑龍的洞府,所以名為「黑龍洞」。洞口由大石砌成,洞內曲折幽暗,深不可測。洞下有一口「黑龍泉」,水質清甜,每逢大 旱之年,遠近百姓都到這里來燒香求雨,走時帶一點「黑龍泉」的水,灑在自家地里,便能早得甘霖。風月關坐落在神麋山陽一條東西長數十米的石券之上,是 一組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古建築群,始建於唐代。廟院內有黑龍爺塑像,東側建有上下兩層琉璃瓦頂的崑山明月閣,閣內供有觀音菩薩像。
16 弘濟橋
位於廣府城東2.5公里處,明萬曆年間重修,俗稱東橋。該橋結構於趙州橋相似,全部用石塊砌 成,堅固結實又美觀大方。橋面全長約45米,寬6米,橋面兩邊各有18根方形望柱,17塊欄板,上刻獅子、猴、鹿、麒麟、石榴、桃和武松打虎等圖案,精工 細雕,形象逼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欄板中部刻有「弘濟橋」三個大字
17 黃粱夢呂仙祠
粱夢呂仙祠是河北省著名文物古跡和旅遊勝地,系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區位於邯鄲市北十公 里處的黃粱夢鎮。黃粱夢呂仙祠是依據唐代沈既濟傳奇小說《枕中記》而建,明湯顯祖《臨川四夢》之一,始建於北宋初期,是華北地區影響較大的千年古觀。「黃 粱美夢」成語故事和毛澤東詩詞「一枕黃粱再現」均出於此。景區佔地面積14000平方米,現存為明清建築風格的建築群。祠院內朱垣掩映,綠樹郁蔥,碧波盪 漾,青煙飄裊,集北方道觀之幽靜和江南園林之清麗為一身。
18 回車巷
位於邯鄲市區串城街南段,全長約75米。相傳這里就是趙上卿藺相如為大將廉頗回車讓路的地方,故名。巷東口牆壁上有明萬曆十二年所立的石碑,上刻「藺相如回車巷」六個大字。旁邊有一石碑,碑文記載了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多次為廉頗回車讓路,爭取將相和好的歷史故事。
19 京娘湖
位於武安市西北部山區的口上村北,距武安城30公里,這里層巒疊嶂,水深林密,是一處天然的 避暑勝地。京娘湖風景區有高峽平湖,仙靈峽,宋祖峽,京娘峽,雲崖寄志、青峰開屏、危岩藏經等18景。京娘峽原名三層門,兩岸峭壁林立,乘舟入谷,僅可望 見一線天空。雲崖寄志相傳是趙匡胤青年時題詞的所在。
20 蘭陵王墓
位於磁縣城南5公里處,是北齊神武帝高歡之孫高肅之墓。墓冢高大,周圍建有透花圍牆,墓地建 有碑亭。蘭陵王高肅,字長恭,是北齊末期文武雙全的名將。他一生忠以事上,和以待下,屢建戰功。先後被封為徐州蘭陵郡王、大將軍、大司馬、尚書令等職。因 其面貌清秀,當兩軍交戰時都要戴上一個凶惡的面具以震懾敵人。因戰功顯赫而招到當時的皇帝(其堂弟高緯)的忌恨,終被賜死。
21 晉冀魯豫烈士陵園
位於邯鄲市陵園路中段,始建於1946年,1951年正式落成,是我國建築最早、規模最大的烈士陵園,也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題詞和碑文最多的烈士陵園。
22 舍利塔
位於武安城內,所以又名武安舍利塔。始建於宋代,雖經多次地震,仍安然矗立,可知其結構之堅 固。舍利塔高38米,共13層。塔分內外兩層,通體磚砌,造形玲瓏精巧。每層塔四面都有券門,檐下有磚砌斗拱。塔心為八角形的塔柱,內外層之間留有通道, 可由台級登上第九層。由於塔身逐漸縮小,到十一層為木托塔剎,塔心柱一至七層和九層留有一方室,為置佛而設。
23 聖井崗
位於邯鄲市西北10公里處,其主體建築有戲樓,山門,前殿,後殿,鍾樓,東道房,東配殿,送 子奶奶廟、西道房,配殿,眼光奶奶廟等,整體布局對稱統一。「聖井」在前殿前的院子里,深丈余,井水常年清澈如鏡,且無論旱澇水量均等,故名聖井。舊 時附近人民定時前來請牌求雨,應驗後再將牌送回,故而井內出土百餘塊銀、銅、鐵牌。後殿規模宏偉,是一處可與黃梁夢呂仙祠媲美的古代建築群。
24 天子冢
位於磁縣城南10公里處,因葬有燕魏帝,俗稱「天子冢」。這一處墓冢是北朝墓群中最大、最高 的一座,封土高達50餘米,直徑達20餘米,園內有玉皇大殿、觀音菩薩殿、包公祠等仿古建築。此處有一奇觀:當你行走在北側的109級台階上時,會聽到 「叮叮咚咚」的聲音,如水滴一般,十分奇異。
❸ 河北傳統文化有哪些
1、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大約誕生於1820-1850年之間。河北梆子的音樂唱腔,高亢激越,悠揚婉轉,具有濃厚的抒情韻味。大慢板善於表現人物的抑鬱、愁煩、緬懷、沉思等情緒。正調二六板如行雲流水,從容舒展。而反調二六板則哀怨纏綿、凄楚悱惻。
河北梆子的演員中有一批全國知名的傑出的人士,如田際雲、魏連升、侯俊山、何景山,趙佩雲(筱香水)、王瑩仙(金剛鑽)都以唱腔高亢優美、變化多端而為廣大觀眾所熱愛。
這批演員是河北梆子舞台上的明珠,他們精湛的表演藝術給觀眾以美的享受,也使觀眾更加喜愛河北梆子這個劇種。
2、曲陽石雕
曲陽盛產質地優良的各色大理石,早在漢代,曲陽一帶的石雕藝人就用漢白玉大理石雕刻石果、碑文、龍鳳、雄獅、觀音、佛像等各種工藝品。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興建大都(北京),召集各地能工巧匠。曲陽石雕藝人楊瓊因雕技精湛,被任命為總管。
據記載,天安門前的金水橋,就是由楊瓊設計監造的。清代,曲陽石雕曾在巴拿馬國際藝術博覽會上展出,榮獲世界石雕藝術第二名。
3、竹板書
竹板書產生於河北省中部平原。起源年代比較久遠。據老藝人馬蘭月、王來恩(藝名「捨命王」)等談,一百多年前,他們的師爺就是唱竹板書的。七、八十年前,南皮縣老藝人張福堂等初去山東,後來又有尹福盛、王來恩等到相繼而去,竹板書從此流入山東。
清末明初,又有潘福恆、王福義、余來榮等到在京津遼沈等地演唱,狄來珍去山西太原等地演唱,竹板書的活動區域逐年擴大。王來恩還到西安、揚州、香港等地演出過。
4、評書
流行在河北省的評書,是由唐代「變文」和宋代「說話」藝術演化而來的。一般由一人表演,只說不唱。演出時坐在案前,以一塊醒木為道具。表演中,既有娓娓的敘述,也有琅琅的朗誦。傳統書目大都是長篇,內容以歷史故事和武俠故事為主。
5、皮影人
是皮影戲的人物造型。流行於唐山、樂亭一帶。以驢皮刻染,吸收了當地民間剪紙的特點,更以雕鏤精細、造型誇張、富有裝飾性見稱。清代已在京津、東北一帶流傳。老藝人王玉宏刀法犀利多變,並對古法進行了改革。邯鄲有牛皮影人,線條蒼老古拙,意趣淳樸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