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建德的民間藝術,文化遺跡,民俗民風,傳說故事,手工藝有哪些
境內生物資源豐富,據查明,有森林樹種700餘種,葯用植物700多種,動物140多種,其中有44種動植物資源屬國家重點保護對象。現已初步探明的金屬、非金屬礦有27種,礦點63個。主要礦藏有石灰岩、白雲石、大理石、花崗岩、石煤、銅、鐵、鈾等,其中石灰石儲量最大,出露面積約85平方公里,估計儲量143億噸。建德氣候溫暖濕潤,適宜農作物生長,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協助建立的全國10個林業技術推廣中心縣之一。立木蓄積量359.15萬立方米。主要經濟作物有茶葉、蠶桑、柑桔、嚴州白梨、里葉白蓮、新安江牌草莓、板栗等。其中茶葉為全國重點生產縣之一,柑桔、板栗、生漆是浙江省重點產區;里葉白蓮潔白如玉,質地優良,為浙江省名土特產;嚴州白梨晶瑩如雪,肉質細嫩,南宋時即為皇家貢品。境內水系發達,河網密布,水資源、水力資源較豐富,水資源總量18.58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6.81萬千瓦。水質極佳的淡水資源,為大水面網箱養魚奠定了基礎。[3]
建德古為越地。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於原吳、越地置會稽郡(郡治在今江蘇吳縣),今建德地屬會稽郡富春縣。西漢因之。新莽時改富春為誅歲,東漢初復為富春。永建四年(129年),分會稽郡置吳郡,富春縣屬吳郡。三國吳黃武四年(225年),分富春置建德縣,縣城在今梅城,建德之名自此始;同年,又分富春置新昌縣,縣城在今大同。兩縣均屬吳郡。晉太康元年(280年),新昌縣更名壽昌縣,壽昌之名自此始。自西晉至南朝的宋、齊兩代,建德、壽昌仍屬吳郡。梁普通二年(521年),壽昌改屬新安郡,陳時同。梁普通年間,建德劃歸金華郡,陳時仍舊。
隋開皇九年(589年),壽昌並入新安縣(今淳安);建德並入金華縣,改置為吳寧縣,為婺州治。兩縣均屬婺州。仁壽三年(603),以新安故城置睦州,治新安縣。大業三年(607年),改睦州為遂安郡,改新安縣為雉山縣,仍為郡治。唐武德四年(621年),復遂安郡為睦州;在桐廬置嚴州。分金華復置建德縣,屬嚴州。七年(624年),廢嚴州,又析建德並入桐廬、雉山兩縣,屬睦州。永淳二年(683年)復置建德縣,屬睦州。神功元年(697年),睦州治由雉山移建德,建德為州治始此。永昌元年(689年)復置壽昌縣,屬睦州,旋又廢。神龍元年(705年)再置,屬睦州。五代,建德、壽昌隸睦州,屬吳越國。建德仍為睦州治所。北宋因之。宣和三年(1121年)改睦州為嚴州,建德、壽昌隸屬不變。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升嚴州為建德府,建德、壽昌屬之,建德為府治。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建德府為建德路,路治建德,壽昌仍為所屬。明初改建德路為建安府。洪武八年(1375年)又改為嚴州府,府治建德,下領建德、壽昌、桐廬、分水、遂安、淳安六縣。
清宣統三年(1911年)十月,廢舊府制,設立嚴州軍政分府,建德、壽昌屬之,建德為府治。
民國元年(1912年)10月,嚴州軍政分府廢。3年(1914年),在衢縣設金華道,建德、壽昌屬之。16年(1927年),廢道制,建德、壽昌直屬浙江省。20年(1931年),設立第六行政督察區,建德、壽昌屬之。22年(1933年)10月6日,專員辦事處設建德。24年(1935年)9月,在蘭溪設立第四行政督察區,建德屬之;在衢縣設立第五行政督察區,壽昌屬之。32年(1943年)9月1日,增設第十一行政督察區,建德、壽昌屬之。專員公署始設淳安,後移建德。36年(1947年)5月,撤銷第十一行政督察區,建德、壽昌直屬浙江省。37年(1948年)4月,兩縣又屬設署於淳安的第四行政督察區。
1949年5月5日,建德、壽昌相繼解放。同月設立第四專署,後改建德專區,建德、壽昌屬之。1950年3月22日,撤銷建德專署,建德、壽昌改屬金華專署。1955年3月31日,重設建德專署,建德、壽昌回屬。1957年1月,為適應新安江水電站建設需要,分建德縣地置相當縣一級的新安江區,直屬建德專署。1958年3月31日,新安江區改為新安江鎮,隸建德縣。11月21日,撤銷壽昌縣,並入建德縣。1959年4月,撤銷建德專署,建德縣劃屬金華專署。1960年8月,縣城由梅城鎮移白沙鎮(今新安江街道)。1963年5月16日,建德縣劃屬杭州市,至今。1992年4月1日,建德撤縣置市,市治新安江鎮(今新安江街道)。
1985年12月,建德縣轄:白沙鎮(10個居民區,7個行政村)、新安江區(轄洋溪、更樓2鎮,鄧家、蓮花2鄉,59個行政村)、梅城區(轄梅城、大洋2鎮,大洲、下涯、楊村橋、長寧、千鶴、南峰、馬目、洋尾、麻車、三河10個鄉,8個居民區,111個行政村)、乾潭區(轄乾潭鎮,羅村、欽堂、安仁、芝峰、下包5鄉,78個行政村)、三都區(轄三都鎮,梓里、姚村、前源、鳳凰4鄉,54個行政村)、壽昌區(轄壽昌鎮,陳家、檀村、里葉、童家、石屏、航頭、卜家蓬、大店口8鄉,4個居民區,125個行政村)、大同區(轄大同鎮,李家、溪口、勞村、上馬、長林5鄉,80個行政村)。
2000年,建德市轄15個鎮、12個鄉。總人口473062人,各鄉鎮人口: 新安江鎮 99039 、蓮花鎮 10044 、乾潭鎮 24167、 安仁鎮8063、 梅城鎮 38715 、楊村橋鎮 17454、 下涯鎮14613 、大洋鎮 12745 、三都鎮 19884 、壽昌鎮 38755、 航頭鎮 23770、 檀村鎮20272、 大同鎮 22945、 李家鎮 19425 、勞村鎮 15401、 鄧家鄉6723、 下包鄉 7879 、欽堂鄉 7561 、馬目鄉 9381 、洋尾鄉 6973 、麻車鄉 10252、 三河鄉 7824、 姚村鄉2615、 鳳凰鄉3413、 童家鄉7156、 石屏鄉7297、 上馬鄉10696。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現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2001年9月27日,浙政函[2001]204號批復同意建德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2001年10月1日,根據浙政函[2001]204號《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建德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和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建德市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精神,建德市政府以建政發[2001]189號發文同意鄉鎮撤並工作:(1)撤銷原新安江鎮、鄧家鄉,以其行政區域設立新安江、更樓、洋溪3個街道辦事處;①新安江街道辦事處,駐地設在菜市路23號,區域范圍為:東與馬目鄉相鄰,西與淳安縣交界;北與洋溪街道辦事處相鄰,南與更樓街道辦事處、童家鄉相連,下轄12個行政村:新安江、白沙、新蓬、黃泥墩、嶺後、梅坪、汪家、聯塘、江河、山河、橫路、外龍;20個居民區:健北、康安、政法、康橋、麻園、府西、中街、三庄、菜市、保健、橋東、葉家、新林、望江、滄灘、上滄、電廠、嶺後、白沙新村、朱家埠。總面積101平方千米,總人口6.4萬人。②洋溪街道辦事處。駐地設在復興路,區域范圍為:東與下涯鎮相鄰,東南與馬目鄉相鄰,西北與淳安縣交界,北與蓮花鎮相鄰,南與新安江街道辦事處相鄰。下轄13個行政村:下塘、方家坪、洋溪、朱池、上章、新華、幽洪、新宅、高嶺、上洋安、洋安、窯上、團結;2個居民區:城東第一、城東第二。總面積72平方千米,總人口1.4萬人。③更樓街道辦事處。駐地設在鎮前路,區域范圍為:東與大洋鎮相鄰,東南與蘭溪市交界,西與童家鄉相連;北與新安江街道辦事處、馬目鄉相鄰,南與壽昌鎮、大慈岩鎮接壤。下轄28個行政村:桐子源、新街、淤堨、張家、駱村、後塘、湖岑畈、更樓、新市、黃嶴、五里源、石馬、甘溪、洪宅、直塢、岩壟、過塘源、甘嶺、橋亭、馬目塢、新嶺、鄧家、大坪、許村畈、八樂塢、石嶺、長嶺、南山;2個居民區:更樓、鄧家。總面積71平方千米,總人口2.6萬人。(2)①撤銷大同鎮、勞村鎮,設立新的大同鎮。鎮政府駐地設在古城山路52號。下轄42個行政村、2個居民區,區域面積109平方千米,總人口4.4萬人。②撤銷乾潭鎮、安仁鎮,設立新的乾潭鎮。鎮政府駐地設在子胥路(新址)。下轄46個行政村、4個居民區,區域面積220平方千米,總人口3.3萬人。(3)原檀村鎮更名為大慈岩鎮。(4)李家、壽昌、航頭、蓮花、下涯、楊村橋、梅城、大洋、三都等9個鎮,上馬、石屏、童家、馬目、欽堂、下包、麻車、洋尾、三河、鳳凰、姚村等11個鄉,保留原建制不變。此次行政區劃調整後,全市轄3個街道辦事處、12個鎮、11個鄉,63個居民區、518個行政村。2001年底,轄3個街道、12個鎮、11個鄉,62個居民區、518個行政村。
2002年上半年,建德市轄3個街道、12個鎮、11個鄉,62個居民區、518個行政村。
2003年底,建德市轄3個街道、12個鎮、11個鄉,25個社區、30個居民區、514個行政村。
2005年3月2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發函[2005]18號)批復同意建德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一、撤銷上馬鄉建制,與大同鎮合並。調整後的大同鎮轄58個行政村、3個居民區,鎮政府駐地不變(古城山路52號)。二、撤銷石屏鄉建制,與航頭鎮合並。調整後的航頭鎮轄42個行政村、2個居民區,鎮政府駐地不變(溪沿村)。三、撤銷童家鄉建制,與壽昌鎮合並(不含童家鄉過浴山村)。調整後的壽昌鎮轄49個行政村、1個社區、4個居民區,鎮政府駐地不變(中山路38號)。四、撤銷馬目鄉建制,與下涯鎮合並。調整後的下涯鎮轄26個行政村、2個居民區,鎮政府駐地不變(楊橋頭)。五、撤銷三河鄉、麻車鄉建制,與大洋鎮合並。調整後的大洋鎮轄38個行政村、3個居民區,鎮政府駐地不變(英烈路1號)。六、撤銷洋尾鄉建制,與梅城鎮合並。調整後的梅城鎮轄27個行政村、5個社區、1個居民區,鎮政府駐地不變(總府後街39號)。七、撤銷下包鄉、姚村鄉建制,與乾潭鎮合並。調整後的乾潭鎮轄71個行政村、6個居民區,鎮政府駐地不變(新世紀廣場1號)。八、撤銷鳳凰鄉建制,與三都鎮合並。調整後的三都鎮轄50個行政村、2個居民區,鎮政府駐地不變(府前路)。九、童家鄉過浴山村劃歸更樓街道。調整後的更樓街道轄28個行政村、1個社區、1個居民區,辦事處駐地不變(杭衢路)。此次行政區劃調整後,建德市轄新安江、洋溪、更樓3個街道,楊村橋、蓮花、李家、大慈岩、壽昌、航頭、大同、下涯、梅城、乾潭、三都、大洋等12個鎮和欽堂鄉。
現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㈡ 洛陽文化有哪些
洛陽文化有龍門石窟、白馬寺、洛陽牡丹、關林、洛陽片區大遺址群、洛陽水席
1、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是國家AAAAA級景區,位於中國河南省洛陽市南郊12公里處伊水兩岸的龍門山和香山崖壁上,開鑿於北魏中期至北宋的四百餘年間。
2、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
洛陽白馬寺為中國第一古剎,是世界著名伽藍,乃佛教傳入中國後官辦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譽為「釋源」、「祖庭」。白馬寺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
3、國花——洛陽牡丹
洛陽牡丹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雍容華貴、國色天香、富麗堂皇,寓意吉祥富貴、繁榮昌盛,是華夏民族興旺發達、美好幸福的象徵。洛陽牡丹栽培歷史始於隋代,唐代是其鼎盛時期,至宋代有洛陽牡丹甲天下之說。
4、忠信仁義——關林
關林相傳為埋葬三國時蜀將關羽首級的地方,前為祠廟,後為墓冢,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南7公里的關林鎮。關林北依隋唐故城,南臨龍門石窟,西接洛龍大道,東依伊水清流,為海內外三大關廟之一,是我國唯一的冢、廟、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經典建築,國家4A級旅遊景區。
5、洛陽片區大遺址群
洛陽片區大遺址群,包含了自夏商至隋唐三千年中華文明與文化起源和發展階段的大規模遺存,價值突出,分布密集,規模宏大。分布在洛河沿岸的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東周王城、漢魏故城、隋唐洛陽城五大都城遺址,記錄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興衰。
6、洛陽水席
洛陽水席是洛陽一帶特有的傳統名吃。特點是有葷有素、選料廣泛、可簡可繁、味道多樣,酸、辣、甜、咸俱全,舒適可口。洛陽水席有兩個含義:一是全部熱菜皆有湯湯水水;二是熱菜洛陽水席吃完一道,撤後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樣不斷地更新。
㈢ 河北衡水有什麼特產
河北衡水有什麼特產
衡水位於河北省的東南部,是該省有名的教育大市,而其中「衡水中學」更是揚名全國甚至是海外,其嚴格高效的教育管理模式引得眾多學校紛紛效仿。下面我們來看看河北衡水有什麼特產,僅供大家參考!
一、河北衡水有什麼特產
冀州小椒
冀州小椒是衡水市益州地區的著名特產,辣椒整體呈羊角狀,顏色鮮紅而辣味十足,是製作各種辣椒醬以及炒制火鍋底料的絕佳選擇,同時它的營養價值極高,有「蔬菜之冠」的稱呼。
蜜桃
衡水的蜜桃是河北省著名的名貴特產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種植歷史,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的喜愛。其個頭巨大,果實的形狀圓潤,整體帶有一點點的鮮紅色,輕輕咬一口就有汁水迸出,實屬桃界的精品。
故城熏肉
故城熏肉以新鮮的豬牛肉為原材料,在製作的過程中加入了多達二十種的中葯材以及調味品,慢慢腌制過後,掛在灶火上熏干。成品顏色棕紅,讓人看了就很有食慾,據說其歷史也是十分悠久。
內畫鼻煙壺
內畫鼻煙壺是一種獨特的當地民間工藝,講究在鼻煙壺的內部進行山水等景物的繪畫,難度極高,製作出來的成品也很精美,2006年被列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有極大的收藏價值。
衡水老白乾
衡水老白乾是我國最古老的名酒之一,相傳在漢唐時期就有釀造,並因品質極佳而被列為國酒。近代以來,該酒的釀造方法有所進步,酒的味道也更上一層樓,獲得過國內多項品酒比賽的大獎,甚至遠銷海外。
二、衡水旅遊景點
衡水湖
俗稱「千頃窪」,華北平原第二大淡水湖,位於河北省衡水、冀州、棗強之間的'三角地帶,是華北平原唯一保持沼澤、水域、灘塗、草甸和森林等完整濕地生態系統的自然保護區。
慶林寺塔
慶林寺塔,位於河北省故城縣鄭家口西南的饒陽店村東。慶林寺塔系用青磚砌成,坐南朝北,平面為八角形,下為塔座,塔身高六層,為樓閣式磚塔,總高35.67米,建築面積165.2平方米。其造型挺拔秀美,砌築精巧,每層之間砌有雙層塔檐。塔頂有一銅葫蘆塔剎。一層為三米多高的塔基,二層以上,每層各在東、西、南、北有一個券門。門上有窗,窗上裝有菱紋、雲紋天蓮花紋的窗欞。花飾精美,各不相同。
寶雲寺
寶雲塔原名擎天塔,位於衡水市區西南的舊城村東。該塔原在寶雲寺內,因此稱寶雲塔。明朝永樂十三年(1415年),因洪水淹沒縣城,故將縣城由舊城村遷至今址,寶雲寺亦隨城一起搬遷。但寺雖遷,塔未動,一直在原址聳立。該塔在綠樹掩映下,巍然高聳,蔚為壯觀。
周亞夫墓
周亞夫墓位於河北省衡水市景縣縣城內。底周長600米,高約16米,佔地面積7畝。1956年7月9日定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周亞夫墓一直保護完好,1974年,重新立了標志牌。墓周有樹木圍繞,遠遠望去,青綠壯觀。
封氏墓群
封氏墓群,又名封家墳,俗稱「十八亂冢」,它位於景縣前村鄉後屯村北一帶。現墓群保存有封土的尚有15座,最大者高約7米,墓群佔地面積2000餘畝。
武強年畫博物館
武強年畫博物館是1985年建立的中國第一家年畫專業博物館。它坐落在華北平原滄石路邊的武強縣城,館舍古樸典雅,富有傳統民族特色。既是年畫之鄉的特徵,又是展示、研究傳統藝術和民俗文化的藝術殿堂。2011年8月23日,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批准武強年畫博物館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武強年畫博物館成為衡水市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景縣開福寺舍利塔
俗稱「景州塔」,位於中國北部河北省景縣舊城內西北角,是早已廢圮的開福寺內的主要建築之一。該塔是一座北宋時期(公元960~1127年)建築風格的石塔,是歷史悠久、規模宏偉、保存完好的古建築物。該塔是大型磚塔,呈八面棱錐形,共13層,總高63.85米,底層周長50.5米。塔頂裝有銅鑄葫蘆,高2.05米,葫蘆下有鐵剎網罩托,高3.3米。剎網與洞戶被天風鼓盪,作水濤聲,顧有古塔風濤之說。1982年7月23日,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怡水園
怡水園是衡水市最大的生態型文化公園。怡水園佔地431畝,以生態型水園和綠地為主,主要設湖島景觀、休閑娛樂、歷史文化展示等功能區。現已建成的有文化廣場、音樂噴泉、漁人碼頭、金魚觀賞、柳浪觀魚、花溪戲水、董聖雕像等景點。文化長廊、文化一條街等景觀即將開工建設。
;㈣ 北庭故城的文化
北庭故城是古代西域的著名城池之一,位於現在吉木薩爾縣城北二十公里處。遠在兩漢時期,這建有金滿城,是當時西域的車師後國王庭所在地。唐代發展成為天山北麓的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曾有重兵駐守;公元七一二年設置北庭都護府,以此地為治所,統轄北疆廣大地區,所以稱作北庭。宋代此城為高昌王的行宮,元代為別失八里帥府。
北庭故城曾經雄峙於天山北麓六百年,在十四世紀中期開始衰落,毀滅於十五世紀前期的戰火之中。 略呈長方形,周長約五公里,現在留存殘垣斷壁,但官署和街市依稀可見。北庭故城曾出土了唐代銅獅和玉石鎮紙等大批文物。
「西大寺」坐落在北庭故城以西約70.5米,東西寬43.8米,正殿殘高14米多。東面有一尊殘長13米的睡佛,頭北腳南,睡態安詳,還有一幅大型《分舍利圖》壁畫,保存完好。正殿東側15個佛龕已修整好,每窟都有佛像,壁畫。龕內佛像,大小與真人略同。
壁畫內容多反映佛教故事,還有高昌回鶻王室供養人像及其生活,出巡等。佛寺正殿中央的佛殘高約10米。北庭西大寺建於公元10世紀高昌回鶻時期,毀於明初戰火。
北庭都護府故城是新疆的一座歷史名城。從漢代的金滿城算起已有兩千多年的悠久歷史。盛唐時期,是天山以北軍政中心,在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西寺是北庭都護府的附屬建築之一,是唐、宋、元時期的一座佛寺遺址,高昌回鶻的王室寺院。明朝洪武年間,因別失八里(北庭)的察合台汗和高昌王進行聖戰,強迫宗教更替,西佛寺被毀。
西佛寺平面為南北長方形,殘高14.30米,地面以下是夯土台基,地面以上全部用土坯砌築。南面是庭院,配殿、僧房、庫房建築群,北部是正殿,東、西、北三面外側各有上下三層洞窟,殿窟中均有塑像和壁畫。塑像有佛、菩薩、羅漢、天王、獅子,壁畫有千佛、菩薩、供養比丘像,護法和經變故事等。畫中有回鶻文和漢文題記,是研究新疆古代宗教、文化藝術、語言文字和建築的珍貴實物資料。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和文物保護價值。
令人痛惜的是由於年復一年的風雨剝蝕,使高大壯觀的佛寺土墩越來越矮小,現在頂部已不存在,因佛寺西臨河壩,東、南、北三面濠溝環繞,地下水位高,且含鹽鹼,經長期浸蝕,使夯土和土坯為主的佛寺基礎並塑像、壁畫直接潮解,受損嚴重。另外,由於已考古挖掘的佛殿、洞窟保護設施簡陋,且年久失修,有的殿窟已裂縫,即將坍塌。致使有些塑像腐蝕和精美壁畫脫落褪色,加上人為的因素,如「文革」期間或之前有些殿窟的塑像被毀壞,造成了不可彌補的重大損失,有關專家、學者和許多遊人深感惋惜和遺憾。佛寺的保護修繕,已經到了十分緊迫、刻不容緩的地步。
近年來,前來旅遊的區內外客人很多,當地政府投資在西佛寺周圍修了圍牆,文物部門派專人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因地方財力有限,只能修修補補,不可能解決整個問題。
文物古跡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北庭都護府故城」和西佛寺是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證,做好古跡的保護修繕和開發利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㈤ 高昌的故城石窟都有哪些壁畫
今天存在於吐魯番的高昌故城,經歷代增修,現存中城的范圍,就是當時的遺跡。其周長3415米,城牆用黃土築成,城牆高11~12米,牆基厚11米,城外有馬面、瓮城,堪稱當時西域的一座「堅城」。
現存的高昌故城內仍保存了大量的佛寺建築遺跡,主要集中於外城的南部。在東南部保存有寺廟的塔基和支提式的殘窟,保留一些壁畫;西南部寺院的范圍很大,約10000餘平方米。殘存的塔基上仍有多層的小龕。在內城偏北處有一個俗稱「可汗堡」的建築,可能為當時的王室寺院。附近發現的其他塑像壁畫、幡畫等佛教藝術品也說明高昌城內佛教的興盛。高昌地區的佛教主要是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也有一定影響。
高昌地區還有兩處非常重要的佛教勝跡,這就是唐代文獻《西州圖經》中提到的「丁谷窟寺」和「寧戎窟寺」。「丁谷窟寺」即今天吐峪溝石窟,而「寧戎窟寺」即今天的伯孜克里克石窟。
吐峪溝,位於高昌故城東約20餘里處。在溝內尚存有46個石窟,互相錯落分布。吐峪溝石窟中年代最早的石窟,造像大致在晉、十六國時期。
吐峪溝石窟的壁畫風格接受了龜茲和敦煌的影響,既有一佛二菩薩的說法圖、禪定千佛圖,也有佛本生故事畫、姻緣佛傳等。
伯孜克里克在今吐魯番縣城東北約57公里。沿火焰山前的戈壁東北行,經勝金口入山中,沿木頭溝曲折前行,在河谷的西岸上,有大小洞窟83個。「伯孜克里克」是維吾爾語「山腰」之意。石窟寺也正處於山峰的山腰之間。石窟寺的始建年代為氏高昌時期,並一直延續至公元13世紀。
伯孜克里克石窟寺洞窟的形式主要有三種,中心柱式、長方形縱券頂式和方形穹窿頂帶迴廊式。其中長方形縱券頂式在伯孜克里克最為普遍。其時代大致在氏高昌和高昌回鶻強盛時期(公元8~10世紀)。新疆考古工作者曾對此進行過清理,在石窟下的積土中,發現了木質斗拱16件,拱徑達75厘米,外表塗漆或朱紅色。由此推斷在當時的窟洞之外,有規模宏大的殿堂和迴廊,並有梯架以便出入。
保存下來的壁畫內容多為佛傳故事。窟頂繪滿千佛,沿窟兩側壁繪畫佛傳。身軀高大、披紅色袈裟的立佛,配飾環釧纓絡,腳著草鞋,踏在盛開的蓮花之上,形象慈祥而庄嚴。在佛的周圍,簇擁著天部、菩薩、比丘、婆羅門、國王等人物形象,宣傳四時供養,累世修行。伯孜克里克還有比毗沙門天為中心的壁畫,以大悲觀音為中心的壁畫和以涅為中心的壁畫。第33窟後壁,一幅表現佛涅後眾弟子舉哀的壁畫,表現了各種不同身份、民族的佛弟子,哀傷地圍侍在涅後的佛身左右。這些佛弟子的服式、膚色、發型各不相同,但都面露悲戚,表情肅穆。
在伯孜克里克石窟寺中,畫面完整、色澤鮮麗的高昌回鶻國王、王後形象的供養人,是壁畫中的精品。
畫幅中的高昌回鶻國王,頭戴蓮瓣形寶冠,冠下系帶。身著圓領寬袖長袍,腰中系帶,佩韋佔七事,腳著長靴。王後形象豐滿,頭戴上翹的魚形冠,發髻左右橫分,上面插滿金銀飾物。身著桔紅色窄袖通裾大襦,翻領上有刺綉花紋。這種冠服及色澤,與《唐書》中提及的回鶻王後的冠服完全一致。
另外,在高昌回鶻王國時期,除了上述這種大型的長方形縱券頂式的石窟外,還有一種為佛寺高僧修建的小型石窟。窟分前後室,放置陶質舍利盒,壁畫內容也很豐富。新編82窟的前室正壁中間畫有山丘,山上樹林蔥郁,飛鳥入林,山下鮮花簇簇,山林間有武士持弓行獵,生活氣息濃郁。
伯孜克里克石窟在本世紀初也沒能逃脫外國探險家的掠奪。德國探險家勒柯克等人用刀、錘、鑿等將整塊整塊的繪畫切割下來,裝運盜走。勒柯克曾將一個佛堂中的全部壁畫都切割下來,運回柏林。至今在伯孜克里克石窟寺中,仍有當初盜割時留下的痕跡。面對慘遭浩劫的石壁,令今人感慨萬千。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盟軍空襲柏林,保存在柏林人類文化博物館中的620幅壁畫,在戰火中毀掉了大半,再也無法彌補了。
㈥ 河北傳統文化有哪些
1、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大約誕生於1820-1850年之間。河北梆子的音樂唱腔,高亢激越,悠揚婉轉,具有濃厚的抒情韻味。大慢板善於表現人物的抑鬱、愁煩、緬懷、沉思等情緒。正調二六板如行雲流水,從容舒展。而反調二六板則哀怨纏綿、凄楚悱惻。
河北梆子的演員中有一批全國知名的傑出的人士,如田際雲、魏連升、侯俊山、何景山,趙佩雲(筱香水)、王瑩仙(金剛鑽)都以唱腔高亢優美、變化多端而為廣大觀眾所熱愛。
這批演員是河北梆子舞台上的明珠,他們精湛的表演藝術給觀眾以美的享受,也使觀眾更加喜愛河北梆子這個劇種。
2、曲陽石雕
曲陽盛產質地優良的各色大理石,早在漢代,曲陽一帶的石雕藝人就用漢白玉大理石雕刻石果、碑文、龍鳳、雄獅、觀音、佛像等各種工藝品。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興建大都(北京),召集各地能工巧匠。曲陽石雕藝人楊瓊因雕技精湛,被任命為總管。
據記載,天安門前的金水橋,就是由楊瓊設計監造的。清代,曲陽石雕曾在巴拿馬國際藝術博覽會上展出,榮獲世界石雕藝術第二名。
3、竹板書
竹板書產生於河北省中部平原。起源年代比較久遠。據老藝人馬蘭月、王來恩(藝名「捨命王」)等談,一百多年前,他們的師爺就是唱竹板書的。七、八十年前,南皮縣老藝人張福堂等初去山東,後來又有尹福盛、王來恩等到相繼而去,竹板書從此流入山東。
清末明初,又有潘福恆、王福義、余來榮等到在京津遼沈等地演唱,狄來珍去山西太原等地演唱,竹板書的活動區域逐年擴大。王來恩還到西安、揚州、香港等地演出過。
4、評書
流行在河北省的評書,是由唐代「變文」和宋代「說話」藝術演化而來的。一般由一人表演,只說不唱。演出時坐在案前,以一塊醒木為道具。表演中,既有娓娓的敘述,也有琅琅的朗誦。傳統書目大都是長篇,內容以歷史故事和武俠故事為主。
5、皮影人
是皮影戲的人物造型。流行於唐山、樂亭一帶。以驢皮刻染,吸收了當地民間剪紙的特點,更以雕鏤精細、造型誇張、富有裝飾性見稱。清代已在京津、東北一帶流傳。老藝人王玉宏刀法犀利多變,並對古法進行了改革。邯鄲有牛皮影人,線條蒼老古拙,意趣淳樸有力。
㈦ 開封有什麼文化歷史
開封是享譽中國的著名民間藝術之鄉,享有「中國戲曲之鄉」、「中國木版年畫之鄉」、「中國汴綉之鄉」、「中國菊花之鄉」等美譽,境內有汴綉、官瓷、朱仙鎮木板年畫等精美工藝品,現存有廟會、燈會、鳥市、花市、夜市、風箏、斗雞、盤鼓、舞獅、盤鼓、高蹺、旱船、嗩吶等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
北宋時期,都城東京開封城內刺綉工藝已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開封雲集各地及異國的巧匠綉工,官辦的有文綉院,民間的有秀巷,汴綉即在此傳統基礎上發展起來。近些年開封的汴綉獨樹一幟,山水人物,樓台花鳥,針線細密,不露邊縫,絨彩奪目,豐神宛然,色彩豐富,層次分明,立體感強,成為國內外遊客必買的藝術佳品。
(7)故城有哪些獨特的民間藝術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開封具有「文物遺存豐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風貌濃郁、北方水城獨特」四大特色,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後有夏朝,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宋朝,金朝等朝代相繼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稱,孕育了上承漢唐、下啟明清、影響深遠的「宋文化」。
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宋朝都城東京城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開封是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有著「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八荒爭湊,萬國咸通」、「汴京富麗天下無」、「東京夢華」的美譽。
風景名勝
開封境內的鐵塔、相國寺、包公祠、延慶觀、禹王台、繁塔等重點文物古跡,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歷史文化價值及旅遊價值。開封作為河南三大石刻集中地之一,境內的名勝古跡中保存以及館藏有上自漢代、下至民國的各類石刻珍品1000餘件,是研究社會經濟、歷史文化、科學技術和書法藝術的寶貴文物古跡。
㈧ 龐貝故城有哪些特點
龐貝故城大體是廣庭與列柱廊相結合的家庭住宅和平整的街門布局,建築中還有豐富的雕刻、筆畫、嵌石畫等裝飾藝術。其中維蒂府邸屬龐貝末期的建築,現在府邸內栽培了植物,使它幾乎完全恢復了原狀。
㈨ 河北民間藝術有哪些
衡水內畫 衡水市
蔚縣剪紙 張家口蔚縣
豐寧滿族剪紙 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
曲陽石雕 保定曲陽縣
內丘神碼 邢台內丘縣
玉田泥塑 唐山玉田縣
辛集農民畫 石家莊辛集市
無極剪紙 石家莊無極縣
白溝泥塑 保定高碑店市
冀中笙管 樂保定淶水縣
(高洛音樂會)
霸州笙管樂 廊坊霸州市
(高橋音樂會、
勝芳音樂會、
張庄音樂會)
河北鼓吹樂(永年)邯鄲永年縣
河北鼓吹樂(撫寧)秦皇島撫寧縣
固安笙管樂 廊坊固安縣
(屈家營音樂會、
小馮村音樂會)
承德清音會 承德市
廣宗太平道樂 邢台廣宗縣
常山戰鼓 石家莊正定縣
藁城戰鼓 石家莊藁城市
子位吹歌 保定定州市
安次區笙管樂 廊坊安次區
(軍盧村音樂會、
南響口梵唄音樂會、
後屯音樂會)
雄縣古樂 保定雄縣
竹林寺寺廟音樂 張家口陽原縣
涉縣寺廟音樂 邯鄲涉縣
里東庄音樂老會 廊坊文安縣
任丘大鼓 滄州任丘市
河間大鼓 滄州河間市
磁縣迓鼓 邯鄲磁縣
唐山花吹 唐山唐海縣
昌黎地秧歌 秦皇島昌黎縣
37 4-2 井陘拉花 石家莊井陘縣
38 4-3 徐水獅舞 保定徐水縣
39 4-4 滄州落子 滄州南皮縣
40 4-5 易縣擺字龍燈 保定易縣
41 4-6 隆堯招子鼓 邢台隆堯縣
42 4-7 抬花杠 石家莊欒城縣
43 4-8 簍子燈 唐山豐南區
44 4-9 青龍猴打棒 秦皇島青龍滿族
45 4-10 葛漁城重閣會 廊坊安次區
46 4-11 晉州官傘 石家莊晉州市
47 4-12 贊皇鐵龍燈 石家莊贊皇縣
48 4-13 黃驊麒麟舞 滄州黃驊市
49 4-14 豐寧蝴蝶舞 承德豐寧滿族
50 4-15 曲周龍燈 邯鄲曲周縣
51 4-16 撫寧太平鼓 秦皇島撫寧縣
52 4-17 二貴摔跤 承德隆化縣
53 4-18 東儲雙龍會 廊坊安次區
54 4-19 滄縣獅舞 滄州滄縣
55 4-20 攆花 邯鄲臨漳縣
五、戲曲 (26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56 5-1 河北梆子 河北省文化廳
57 5-2 評劇 唐山灤南縣
58 5-3 唐山皮影戲 唐山市
59 5-4 石家莊絲弦 石家莊市
60 5-5 哈哈腔(清苑) 保定市
61 5-6 哈哈腔(青縣) 滄州青縣
62 5-7 武安平調落子 邯鄲武安市
63 5-8 定州秧歌戲 保定定州市
64 5-9 冀南皮影戲 邯鄲市
65 5-10 武安儺戲 邯鄲武安市
66 5-11 隆堯秧歌戲 邢台隆堯縣
67 5-12 二人台 張家口康保縣
68 5-13 保定老調 保定市
69 5-14 威縣亂彈 邢台威縣
70 5-15 邯鄲東填池賽戲 邯鄲市
71 5-16 四股弦 邢台巨鹿縣
72 5-17 蔚縣秧歌 張家口蔚縣
73 5-18 軟秧歌 張家口懷安縣
74 5-19 官莊詩賦弦 廊坊固安縣
75 5-20 橫岐調 保定涿州市
76 5-21 永年西調 邯鄲永年縣
77 5-22 磁縣懷調 邯鄲磁縣
78 5-23 賢寓調 保定定興縣
79 5-24 肅寧武術戲 滄州肅寧縣
80 5-25 河間皮影戲 滄州河間市
81 5-26 口梆子 張家口市
六、曲藝 (8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82 6-1 木板大鼓 滄州滄縣
83 6-2 樂亭大鼓 唐山樂亭縣
84 6-3 西河大鼓 滄州河間市
85 6-4 京東大鼓 廊坊市
86 6-5 戳古董 張家口張北縣
87 6-6 黃驊漁鼓 滄州黃驊市
88 6-7 鹽山竹板書 滄州鹽山縣
89 6-8 涿州十不閑 保定涿州市
七、民間雜技 (1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90 7-1 吳橋雜技 滄州吳橋縣
八、民間手工技藝 (17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91 8-1 磁州窯燒制技藝 邯鄲峰峰礦區
92 8-2 魏縣土紡土織技藝 邯鄲魏縣
93 8-3 邢窯燒制技藝 邢台市
94 8-4 定瓷傳統燒制技藝 保定曲陽縣
95 8-5 高陽民間染織技藝 保定高陽縣
96 8-6 花絲鑲嵌製作技藝 廊坊大廠回族自治縣
97 8-7 秸稈扎刻技藝 廊坊永清縣
98 8-8 衡水法帖拓印技藝 衡水桃城區
99 8-9 泊頭傳統鑄造技藝 滄州泊頭市
100 8-10 大名草編傳統手工技藝 邯鄲大名縣
101 8-11 易縣絞胎陶瓷製作技藝 保定易縣
102 8-12 沙河豆面印花技藝 邢台沙河市
103 8-13 高橋尚家笙製作技藝 廊坊霸州市
104 8-14 龍鳳貢面手工製作技藝 衡水故城縣
105 8-15 易水硯製作技藝 保定易縣
106 8-16 蔚縣古民居建築技藝 張家口蔚縣
107 8-17 館陶黑陶製作技藝 邯鄲館陶縣
挨個貼過來太麻煩了,看我早先的答案吧,
㈩ 求山東濱州市歷史文化特點。如名人故居,剪紙及特產或者民俗活動
民間藝術
1978年,全區的民間藝術處於低谷階段。1980年起,分布在中南部和黃河、徒駭河沿岸村莊的民間剪紙開始恢復,有鞋花、枕頭花、門簾花、帳沿花、窗花、牆花、燈花、家畜、家禽、蔬菜、瓜果、花卉、魚蟲等一起出現,還有歷史人物、戲曲人物等,逐步豐富起來。1985年,濱縣民間剪紙赴濟南展出,隨後又晉京展出,中央電視台作了專題播出。 展品中3副作品被選送全國剪紙展。 1988年, 濱州市文化館出版《濱州民間剪紙》一書,較詳盡地介紹了全區民間剪紙的源流、題材、風格、花樣種類等。1990年起,惠民縣的木版年畫、惠民縣河南張村的泥娃娃,生產數量和藝術質量都有所發展,並不定時舉辦各種展覽,吸引中外遊客參觀、購買。博興縣的柳編製品、無棣縣的草編製品,從花樣品類到生產數量都成倍增加,並暢銷國內外。1991年,濱州市的剪紙、惠民縣的木版年畫、博興縣的柳編工藝品,聯合在上海市舉辦民間藝術展覽,1992年赴香港展出。至2000年,無棣縣的草編製品從生產數量到創造花樣均佔到全國的四分之一,暢銷日本、馬來西亞、台灣等國家和地區,進而擴展到英國、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
遺址遺跡
一、西南庄遺址
位於鄒平縣苑城鎮西南庄西, 面積約1.2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2~3米,為東周
至漢代遺存。出土北辛文化時期的石器有石斧、鏟、磨盤;骨器有針、錐;陶器有斂
口缽、紅頂缽、鼎、罐等。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小韓遺址
位於陽信縣商店鎮小韓村北兩公里處,遺址呈漫坡狀,略高於地面,面積約15萬
平方米,文化堆積厚1.5米左右。採集有大汶口文化時期的蚌殼紅陶鼎、泥質紅陶缽、
小口雙耳壺、泥質灰陶三足高柄杯、彩陶罐,龍山文化時期的夾砂紅陶器,商周時期
的夾砂灰陶繩紋鬲、泥質灰陶豆、盆等。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丁公遺址
位於鄒平縣苑城鎮丁公村東的高埠上,面積約24萬平方米,為龍山文化時期的典
型城堡遺址。文化堆積厚3.5~5米,分為13層。清理了一批城牆基礎、墓葬、灰坑、
窯址、房址遺址。出土有大汶口文化時期的彩陶盂、泥質紅陶罐;龍山文化陶器以夾
砂和泥質黑陶為主,次為灰陶和黃褐陶,紋飾有弦紋、堆紋、藍紋、方格紋、刻劃紋
和突棱紋等,器形有(yan) 、鼎、、鬲、盆、杯和器蓋。岳石文化時期的陶器以夾
砂和泥質灰陶為主,次為褐陶和黑陶,紋飾多為繩紋、突棱紋、附加堆紋和劃紋,器
形有罐、鼎、、鬲、尊和器蓋。商周時期陶器多為夾砂和泥質灰陶、紅褐陶,流行
繩紋。在1235號灰坑內發現一片龍山文化刻13個字元號的陶片,將漢字起源向前推進
800~1200年。 1985年,被定為山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鄒平工作站。1991年,被列
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首。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四、路家遺址
位於惠民縣胡集鎮路家村東, 面積近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3~5米以上,主要為
龍山文化時期的遺址,出土有黑陶盆、鼎足、器蓋、石錛等;商周時期的有鬲、罐、
陶豆等。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利城遺址
位於博興縣店子鎮利城村西南150米處, 面積約6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2.5米,
暴露有紅燒土、灰坑等遺存。採集的龍山文化陶器以夾砂黑陶、夾砂紅陶為主,紋飾
有弦紋、堆紋,器形有鼎、罐、杯;岳石文化有泥質灰陶尊形器、罐、夾砂黑陶盆、
鼎;商周時期有夾砂紅陶繩紋鬲、泥質灰陶豆等;另有漢代遺存。為省級重點文物保
護單位。
六、秦台遺址
位於陽信縣雷家鄉秦家村西北800米處, 為台形地遺址, 東西約400米、南北約
250米,遺址中部有一高5米的土堆,曾出土銅器,文化層距地表不足1米,厚度1.5米
左右。遺物有商周時期的陶鬲、灰陶罐、粗把豆、陶紡輪、石鐮等。為省級重點文物
保護單位。
七、棒槌劉遺址
位於陽信縣水落坡鄉棒槌劉村北, 面積約10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1.7米,采
集有商代夾砂灰陶繩紋鬲、泥質灰陶豆、方格紋罐、紡輪及骨錐、蚌鐮等。為省級重
點文物保護單位。
八、鮑家遺址
位於鄒平縣長山鎮鮑家村南, 面積約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6米,下層為龍山
文化遺址,上面疊壓商周至秦漢遺址。出土器物有石斧、石鏃、黑陶杯、鼎等,具有
龍山文化的特點。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九、蘭家遺址
位於濱州市堡集鎮蘭家村東,面積約1.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2~3米。1957年,
發現一批青銅器,有卣、觚、爵等。1960年,發現大量骨器,器物多具有商代晚期特
征。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十、大商遺址
位於惠民縣何坊鄉大商村南,面積近2.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1米。發現有赤黃
色陶和黑陶、灰陶器物殘片、堆紋鬼臉形陶鼎足、繩紋夾砂陶片及鹿角、骨器等。
屬龍山文化晚期至商代人類居住遺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十一、大郭遺址
位於惠民縣麻店鎮大郭村,面積3萬平方米。出土器物有商代石斧、骨錐、磨石、
蚌鐮、陶拍等。1973年,發現一座商代晚期墓葬,出土鼎、方彝、觚、銑、戈、矛、
刀等青銅器和石錛、石鏟、玉環等,墓室有二層台,台上殉葬六人,墓室東、西、北
側均有一耳室,各殉葬一人一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十二、寨卞遺址
位於博興縣寨郝鎮寨卞村北1公里處,面積約90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3米,經鑽
探發現16萬平方米的城址遺存。採集的龍山文化陶器多為夾砂褐陶、黑陶和紅陶,紋
飾有弦紋、竹節紋、堆紋,器形有鼎、盆、杯等;商周遺物有夾砂紅陶繩紋鬲、泥質
灰陶豆等。據考,此為蒲姑國故城。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十三、村高遺址
位於博興縣興福鎮村高村北,面積約2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2米。採集的龍山文
化陶器以夾砂紅陶、黑陶為主,紋飾有弦紋、堆紋,器形有、罐、鼎;商周時期有
夾砂紅陶繩紋鬲、泥質灰陶簋等,另有漢代遺存。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十四、郝家遺址
位於惠民縣城關鎮郝家村西南100米處,面積12萬余平方米,為漫坡狀台形遺址,
高出四周平地1米。文化層距地表較淺,堆積厚度3米以上。出土文物有商代陶鬲、陶
豆、罐和周代遺物。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十五、東魯遺址
位於博興縣曹王鎮東魯村西南,俗稱「龍檯子」,面積約10萬平方米,文化堆積
1.5米。 採集有商周時期的夾砂黑陶素麵鬲、夾砂灰陶繩紋鬲、泥質灰陶豆;另有漢
代、南北朝遺存。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十六、賢城遺址
位於博興縣博興鎮賢城村西200米處,面積約100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1.5~2米。
經鑽探發現長寬各1000米的城牆基址,遺址中發現有南北朝時期的寺廟遺址。採集有
商周夾砂褐陶素麵鬲、夾砂紅陶繩紋鬲,戰國獸紋瓦當、泥質灰陶豆、鼎等。為省級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十七、西(feng)遺址
位於沾化縣馮家鎮西(feng)村西500米處,為漫坡台形遺址,面積約10萬平方米,
文化層厚度約2米。 遺物有戰國時期的灰陶豆、陶釜、素麵罐、夾蚌紅陶素麵陶器。
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十八、楊家古窯址
位於沾化縣富國鎮東楊村北,面積15.6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1.5~2米。1955年
試掘,清理東周墓一座,出土貝幣、青銅劍、矛等。因徒駭河水沖刷暴露出大量東周
盔形器、濾器、鬲、盆等殘片,器壁厚重,質地堅硬,燒制火候高,河岸邊有幾處顯
露的殘窯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十九、信陽故城址
位於無棣縣信陽鄉謝家村西南500米處, 面積約200萬平方米, 西南角殘存城牆
500米, 最高處6米。文化層厚2米以上。出土文物有戰國晚期的陶豆、罐、盤、銅劍
及少量齊刀幣等。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十、龍華寺遺址
位於博興縣陳戶鎮趙樓村北, 面積約40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1米,暴露有磚牆
基、灰坑等遺跡。出土北魏、東魏、北齊、隋代銅造像200餘件和青釉瓷罐、瓶、碗、
壺、盤、杯、泥質灰陶瓦當、滴水、板瓦、筒瓦、磚以及北齊和隋代銅錢等。為省級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十一、王薄起義遺址
位於鄒平縣青陽鎮西窩陀村東南雕窩峪內。 公元601年隋煬帝東征高麗,橫征暴
斂,鐵匠王薄在此聚眾起義,後轉戰數十郡縣達8年之久。
二十二、古城遺址
位於鄒平縣臨池鎮古城村,面積1.71萬平方米,屬商周文化遺址。遺址西南、東
南各有一段殘存的於陵縣故城城牆, 此城建於戰國, 北宋宣和末年城圮。文化層厚
1.4米, 地表暴露大量陶片,有板瓦、卷雲紋和樹木紋半瓦當、方折豆盤等,文化層
中有灰陶、夾砂紅陶、夾砂灰陶。城牆夯土層發現有石斧、石鐮等石器。
二十三、鄒平故城遺址
位於鄒平縣孫鎮東南1公里處, 西為利民橋和慶淄公路,中間為利民河,為漢代
鄒平縣故城。舊基暴露大量碎瓦片和舊城牆基夯土痕跡。
二十四、梁鄒故城遺址
位於鄒平縣韓店鎮舊口村北1.5公里處。 北宋宣和末年縣城遷址後廢。出土文物
有商周時期鬲腿、豆把等。
二十五、朝陽故城遺址
位於鄒平縣碼頭鄉甜水村西2公里處。為古朝陽縣城。出土文物有周代鬲腿。
二十六、高苑故城遺址
位於鄒平縣苑城鎮王世庄。傳為戰國齊桓公之苑囿,漢置高苑縣,後廢。清稱苑
城店。遺址1米之下有大量古代磚瓦。
二十七、先棣州故城遺址
位於惠民縣辛店鄉先棣州村東南。公元518年(隋開皇元年) 置棣州。此處先後為
棣州、樂安州及厭次縣治所。公元828年(唐太和二年) 大水淹州城,為避水患,遷新
城。出土文物有銅錢、擂石等。
二十八、博昌城遺址
位於博興縣寨郝鎮寨郝村西南, 探查面積5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5米,為春秋
時期齊國博昌邑,後為博昌縣治所。採集有陶罐、瓦、盆、壺、銅削、盤等,出土石
造像碑,皆屬漢、南北朝文化遺存。
二十九、延侯城遺址
位於博興縣湖濱鎮安柴村西500米處,面積25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層1.5米。1981
年發現,採集瓦、罐、盆等陶器標本,屬周、漢文化遺存。經考,此地為漢延鄉侯國
之都城。
三十、卧佛台遺址
位於濱縣舊城內西北隅。1954年,在卧佛台附近發現黑陶、蚌、骨器物和殘片,
鑒定為龍山文化遺址,並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6年,卧佛台基被撤平,出
土文物流失甚多,遂撤「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遺址范圍擴大,重點區面積約
1500平方米,先後出土新石器時代到東周時期的文物有石斧、石鑿、骨錐、鹿角化石
和陶豆、鬲、壺、罐、缽等陶片。1983年8月,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跡
一、魏氏庄園
位於惠民縣魏集鎮魏集村,建於1893年(清光緒十九年)。系清朝「恩授布政司理
問」戶部郎中魏毓炳四世孫魏肇慶的住宅。庄園主體由城堡、廣場、水塘、花園四部
分組成,呈長方形,南北84米,東西46米,佔地5.7畝。城牆為磚牆,高10米,底寬3
米, 頂寬1.5米,內砌立牆,外壘垛口,四面臨街,為封閉式宅院。院內東南、西北
轉角處建圓形碉堡,牆內側上部及碉堡內遍布射擊孔。圍牆內以南北軸線,分三進六
院, 共有房屋256間,現存48間,均為磚木結構;前、中、後院,各為廳廂迴廊組成
的四合院。正廳為二層樓,山牆辟門,設翻板吊橋與圍牆連通。庄園布局嚴謹,房屋
畫梁雕棟, 脊頂房檐有陶禽陶獸,頗具中國北方傳統建築特色。1994年4月,開始維
修倒座房、 客廳前後院、東西廂房和復原倒座,總造價200多萬元 (2000年竣工) 。
1996年,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王海石橋
位於博興縣曹王鎮王海村東西大街中部,1563年(明嘉靖四十二年)建。為青石結
構三孔拱型橋,橋長6.5米,寬4.4米,高3.7米,每孔寬1.35米,起拱0.4米,從分水
石至孔頂1.2米,孔頂至橋面1.5米,孔眉淺浮雕卷草圖案,中孔頂部刻一水獸頭,獠
牙眥目。橋面鋪青石板,每邊欄桿用五塊石板、六根石柱和兩個石鼓組建。北側中間
欄板上刻「鳳陽橋」,下雕「雙鳳朝陽」圖案,其餘鐫「八仙過海圖」。南側中間欄
板上刻「青龍街」,下雕「二龍戲珠」圖案,其餘鐫「四季花鳥圖」。南北兩側中間
一根石柱分別刻「明嘉靖歲在癸亥建志」和「清道光歲在戊申重修」銘文。為省級重
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范公祠
坐落於鄒平縣長山鎮河南村,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之享堂。1065年 (北
宋治平二年) 邑人知縣韓澤所建。後經元、明、清多次修葺。范公祠分主殿和後殿,
皆為歇山式,四角飛檐,斗拱相扣。現有重修大殿三間。1990年,鄒平縣長山鎮政府
集資6萬元,對范公祠大殿的門窗、楹柱、石階、匾額、塑像、殿內外裝飾進行修復,
基本恢復了大殿的原貌。修建院牆、大門形成原有的格局。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唐李庵
位於鄒平縣鄒平鎮石樊魯村西北300米會仙山北麓,小型佛教寺院,相傳古有唐、
李二仙在此修煉而得名。所建年代失考。碑記最後一次重修為明隆慶年間。現存大殿、
東西偏殿、跨院僧房、藏經樓、客房及山門共32間。山門左右有重修寺碑四通。院內
植丁香、 古柏。省文化廳撥款2萬元,於1986年春對唐李庵進行部分維修,主要修復
主大殿屋頂, 更換西殿後牆,修復東、西偏殿屋頂和安裝所有瓦獸,同年5月竣工。
1996~1998年,縣府先後撥款14萬元,自籌資金6萬元,對唐李庵主建築群(大殿、東
西偏殿、影壁、山門、院牆) 進行重建與維修、恢復了原貌。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
位。
五、劉廟南清真寺
位於陽信縣城南六公里的大寺楊村南隅,俗稱劉廟南寺,建於1495年 (明弘治八
年) 。1924年毀。1927年重建。為境內最古老的清真寺。在此讀經「掛帳」的執教者
遍及省內及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內蒙古、寧夏等省市區,佔地3600平方米,建
築面積800平方米。
六、大覺寺塔
位於無棣縣城東南關,始建於公元639年(唐貞觀十三年) ,高13級,八角形密檐
式磚結構。塔基高約2米,第一級南北各設一拱頂券門,南門上方鐫刻「文筆沖霄」,
落款為「羅柱書」 , 塔內築券形踏步迴廊,逐級相通。明、清曾三次修葺。1888年
(清光緒十四年)地震,塔倒其半。1957年經省批准拆除,塔基底部封存地下。1991~
1992年,由縣政府集資和社會投資155萬元,重建海豐塔。
七、吳式芬故居
明清間廳堂建築。位於無棣縣城南門里,是晚清金石學家吳式芬的宅第。吳氏家
族世代居官,明清時期科甲相繼,素有「九世朝運」之稱。故居古樸典雅、一宅兩院,
南院原稱「尚書府」,北院原稱「尚書第」,布局呈長方形,坐西面東,佔地7000餘
平方米。1999年,利用省、縣撥款13萬元專項維修經費對故居內建築物進行了搶救性
維修。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