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山東的民俗特色有哪些
山東素稱「齊魯之邦,禮儀之鄉」,魯中平原以農耕文化為特色,濰坊風箏、楊家埠年畫散發著濃郁的泥土氣息;膠東沿海漁家風情濃郁,粗獷奔放;魯西地區傳統深重,是孔孟之鄉。在特有的地域文化熏陶下,山東的民俗風情風格多樣,生生不息。在這片土地上,山東民俗藝術叫響全國。
齊魯兩俗並存,山東民俗自成系列。古時山東分為齊、魯兩國,兩個不同的地區形成不同風格的民俗並且一直相對存在,互相影響卻又自成風格。山東東部是齊國,西部是魯國。由於兩個古國對後人影響至深,至今山東還是被稱為「齊魯」。齊、魯的不同民俗,形成後來山東民俗的地區差異。齊俗繼承東夷文化傳統,較少受宗周禮制的束縛,帶有商品經濟的色彩。魯俗則試圖用周禮來替代原有的文化傳統,更帶有自然經濟的色彩。
山東兩大民俗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6年,山東濰坊的楊家埠年畫和山東高密的撲灰年畫入選全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高密撲灰年畫全國獨此一家,年畫藝人用柳木炭條起線稿,再用畫紙在線稿上撲抹復印,一稿可撲數張,因有這一招,便有「撲灰」之名。撲灰起稿之後,再加手繪一整套工序,才能畫出一張漂亮的畫來。撲灰年畫起源於明初,最初的作品大多是神像和墨屏花卉。到乾隆末年地方上作撲灰年畫的人漸多。到清末,發展成兩個主要的流派:「老抹畫」和「紅貨」。如今,撲灰年畫的作品日漸其少,當年兩派藝人的作品,存留下來的都特別珍貴。
楊家埠木版年畫始於明洪武年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清朝乾隆年間,楊家埠年畫已行銷省內外。楊家埠年畫題材多樣,吉祥活潑,色彩鮮明,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根據張貼方位的不同,通常可分為門畫、炕頭畫等品種。楊家埠年畫的功夫在版上。木版製作是個細致活,需要精雕細刻,有的木版能夠保存多年。在一些民間藝人的手中,至今保存有明清傳下來的木版。刻好版,還要層層上彩,印在紙上,一幅年畫通常要上6-8道彩才能完成,都是純手工製作,大多是現場印製。
八大民俗叫響全國
山東濟南被稱為「麵塑之都」,在濟南工藝美術中,麵塑成為最具地域特色的一個種類。濟南的麵塑色彩鮮明,手法細膩,應用手指的捻、揉、搓,再配以刀、篦、針的搓、切、點製成的人物形象,衣飾容貌逼真傳神,特別是對中國古裝戲劇人物的塑造尤為專業。濟南市民俗藝術館劉學斌館長介紹,現代麵塑的發祥地就是山東,代表人物是董風歧,尤其擅長人物像。「麵塑的最高極限就是微塑,董風歧的人物微塑最小的只有一厘米高。」
說起叫響全國的山東民俗,不得不提到剪紙藝術。一把剪刀,一張紅紙,任意剪出各種造型,其中的想像力讓人驚訝。據了解,山東剪紙以范祚信和欒月英較為有名。山東的剪紙風格簡練明快,地域文化性強,技巧性和想像力在全國都是很高的。「剪紙最初是用來當作窗花,後來才演變成一種藝術形式。」劉館長說,「山東的剪紙歷史悠久,從發明造紙之後就逐漸出現了。」
山東濰坊是中國著名的風箏產地,明代就已在民間出現扎制風箏的藝人。後來,隨著放風箏習俗的流行,風箏藝術亦達到鼎盛階段。濰坊風箏主要有3種基本造型:串、硬翅和簡形,其中以龍頭蜈蚣最突出。現代風箏在繼承傳統精華的基礎上,不斷花樣翻新,贏得了「風箏藝術,濰坊第一」的美譽。現在濰坊已成為國際風箏節的固定舉辦地。濟南市民俗藝術館劉學斌館長介紹,山東民俗中,泥塑、皮影、烙畫、微雕和臉譜等山東民俗即使在全國也是叫得響的。
移民民俗對山東的影響
山東民俗文化由古至今,因移民、交通、外出謀職等原因,不斷發生地域之間的交流,表現於民俗演變,形成了吸收與開放兼有的態勢。
因移民而帶來的民俗文化對山東民俗產生了深刻影響。明初推行"移民寬鄉"的民墾政策,從明洪武二年到永樂年間大批移民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遷至山東、德州、濱州、聊城、泰安、菏澤、濟寧一帶,其中一部分又先後由濱州一帶東遷。這樣,山西移民幾乎遍布山東各地。山西民俗影響山東,如寒食節不生火做飯。魯西北數縣居民(今聊城一帶),許多是明代初年由直隸(今河北省)棗強縣移民而來,他們居住的地方,年畫、泥玩具等民間藝術品,至今與棗強風格相近。明初由四川移民到山東的多集中在萊州,因此,萊州風俗多有與東鄰不相同,還有許多市地有移民至山東各地,民俗也各異。
元、明、清三代繁盛一時的京杭大運河沿岸的碼頭城鎮,如山東地段的德州、臨清、聊城(東昌)、濟寧等,受南北漕運影響,風俗與山東其它地區多有不同。這些城鎮中大多都有一個竹竿巷,集中了江南常見的竹編店鋪,街面上開設的茶館,其鋪面格局,賣茶、飲茶大致相同。濟寧的玉堂醬園由蘇州沿運河遷入,其產品至今保持著江南風格,並且仍用"姑蘇老店"的招牌。
外出謀職帶來民俗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當數歷史上的山東人下關東,或稱"闖關東"。山東人下關東大致有兩種不同類型:一種是攜家移住東北家村和山區,帶有逃荒性質,俗謂"被逼無奈闖關東";一種是家在山東,但大半生在東北做生意,俗稱"住地場"。他們將山東的風俗帶去東北,又將東北的習俗攜回山東。長期的交流使兩地的民俗文化有了許多相似之處,特別是一些內容相同的民間故事,如禿尾巴老李和人參的故事等,在山東與東北同樣廣泛流傳。山東風俗受東北影響以膠東最為突出。
希望我能幫到您!
祝您一生平安,財源滾滾!
望採納!
『貳』 濟南民間藝術有哪些
1、泥塑:泥塑是濟南民間傳統雕塑工藝之一,用略帶粘性的圖製成各種各樣的泥塑作品;2、刻瓷:濟南的刻瓷早在乾隆年間就十分有名,具有書畫和金石的韻味;3、蛋雕:蛋雕指的是在薄薄的蛋殼上雕刻;4、魯綉:濟南魯綉是「八大名綉」之一。『叄』 山東的民間藝術是什麼你對他的了解
山東的民間藝術有魯綉、麵塑、膠州秧歌、濰坊風箏等,了解如下:
1、魯綉是山東地區的傳統刺綉,位於我國的八大名綉之一,也是歷史文獻之中記載的使用最早的綉種。
2、麵塑色彩鮮明,手法細膩,應用手指的捻、揉、搓,再配以刀、篦、針的搓、切、點製成的人物形象,衣飾容貌逼真傳神。
3、「膠州秧歌」發展迄今已有3多年的歷史,主要流傳在山東即墨、黃島、膠南、高密等地區。
4、山東濰坊是著名的「世界風箏之都」,這里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國際風箏會,濰坊製作風箏的歷史異常悠久,古人用竹子扎制骨架,用絲絹蒙面,而上面的圖案都是用手繪制的。
『肆』 網友們,請教一下哦,山東有哪些民間藝術
山東作為齊魯故地,民間藝術資源積淀深厚,內容豐富,現存傳統民間藝術薈萃了戲曲、皮影、雜技、曲藝、舞蹈、剪紙、刺綉、年畫、泥塑、風箏、雕刻、燈彩、布藝、服飾、漆器、瓷器、陶藝、神像、蠟染、編織、民繪、木藝、石藝、書畫、酒品、飲食、傢具等上百個民間藝術種類,其中,雜技、呂劇、刺綉、年畫、剪紙、泥塑、黑陶等更是散發著濃郁馥香的民族藝術奇葩,許多民間藝術傑作成為「華夏一絕」被傳承和保留下來,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山東民間藝術作為傳統文化藝術的創造者、繼承者和傳播者,在歷史的長河中用雙手創造了數不盡的藝術珍品,他們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
『伍』 臨沂有哪些傳統的民間藝術
魯綉、麵塑、濰坊風箏、民間草編、山東剪紙。
臨沂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上巳節」、六月六過半年、辭灶、初一大拜年、正月十五賞燈等風俗傳統。
節慶活動
臨沂是首批中國書法名城,2003年臨沂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王羲之故居實施了二期修復工程,並以此為契機舉辦了書聖文化節,向世界推出了「書聖故里」的品牌,被評為「中國節慶50強」,自此書聖文化節每年9月舉辦。
臨沂是「智聖」諸葛亮故里,沂南古稱陽都,諸葛亮在此度過了他的童年時代,為了紀念諸葛亮,臨沂開設了「臨沂諸葛亮文化旅遊節」,每年5月舉辦。
『陸』 你知道山東地區還有哪些比較知名的民間藝術
楊家埠木板年畫,高密撲灰年畫,剪紙,風箏,山東梆子......
『柒』 山東地區還有哪些比較知名的民間藝術
濰坊地區有木板年畫,風箏,過門錢,和一些小手工藝品。手工藝品,俗稱「民間手工藝品」,是指民間的勞動人民為適應生活需要和審美要求,就地取材,以手工生產為主的一種工藝美術品。
手工藝品的品種非常繁多,如皮具、宋錦、竹編、草編、手工刺綉、藍印花布、蠟染、手工木雕、油紙傘、泥塑、剪紙、服飾、民間玩具等。
主要優勢:
在追求個性化的今天,手工製作工藝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裝飾和實用的性能、手工隨心所欲的樂趣,已經不可抗拒的在我們身邊流行起來,她像風一樣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巨大的市場前景。
『捌』 山東落子戲,充滿當地特色的民間藝術
山東落子是一種流傳於山東省境內的漢族戲曲藝術形式,它演變自古代的「蓮花落」。落子樂器主要是大鈸(俗曰光光)、竹板、節子,而不用弦樂。
2008年6月7日,山東落子經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源流
山東落子亦名「蓮花落」、「蓮花樂」,俗稱「光光書」。因原曲襯詞「落蓮花,蓮花落」而得名。翟灝《通俗編》引宋代僧人普濟《五燈會元》雲:「俞道婆常隨眾參琅琊,一日聞丐者唱蓮花落,大悟」。可見早年本為僧家警世歌曲。山東落子於北宋時期就已在漢族民間流傳,元明流行甚廣。
山東落子也稱「蓮花落」、「蓮花樂」,以其早期曲調襯詞而得名,簡稱「落子」。初為僧家募化所唱警世歌曲,宋代已在山東流行。但目前藝人推算僅能上溯十代,約至清中葉。流行於山東地域的落子,統稱「山東落子」。因其主要伴奏樂器為大鈸、竹板,也叫「咣咣書」,或「荷葉吊板」。以其流行地域方言、曲調的不同,形成了三種「口」:一為「南口」,流行於魯中南、魯西南,風格最為粗獷。60年前所唱老口,節奏緩慢多花腔講究迂迴曲折,大起大落。
唱腔
山東落子的唱腔曲調單純,半說半唱。一般多採用「一串鈴」式的垛句,按詞意將段子化分成若干段落,多則十幾句,少則兩名即拉一個長腔,打一個簡單的鈸點作為過門。唱詞多為上下句結構的七字句或十字句。因落子的唱腔過於單調,藝常吸取當地姊妹藝術的曲調,來豐富自已的演唱。落子的演唱各具特色,其明快有力的風格非常鮮明地表現了魯西南人民直率強悍的性格特點。
傳承意義
山東曲藝在我國曲藝發展史中佔有重要位置。山東落子的藝術價值不容忽視,它是我國民間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集文學、音樂、表演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它由民間藝人最初為了維持生計所從事的一種表演形式發展為如今一種舞台上的表演藝術。其題材內容、音樂結構、表演形式都是由專人創作、專人表演的,並與民間音樂、地方方言密切結合,具有一人多角的特點。幾千年來,勞動人民的辛勤耕耘不僅創造了輝煌的物質文明,也創造了具有鮮明特點的文化藝術。山東曲藝在我國曲藝發展史中佔有重要位置,也是我國傳統音樂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
『玖』 了解一種民間藝術,了解山東文化
五音戲
五音戲是全國的獨有劇種,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它源於山東省的章丘、歷城一帶,傳於濟南、淄博、濱州、濰坊等地。原名肘鼓子(或周姑子)戲,以唱腔優美動聽,語言生動風趣,表演朴實細膩而著稱,地方特色濃郁。由於所流傳地域的方言、風俗等差異,大致劃分為東、西、北三路。後由於種種原因,東路和北路肘鼓子漸趨衰微,只有西路被一支專業的戲曲團體承續下來,即今日的淄博市五音戲劇院。
早期雛形
「秧歌腔」(「秧歌」和「姑娘腔」)時期:關於秧歌的起源,清翟灝在《通俗篇》中道:「今有秧歌,本婦所唱也。《武村舊事》元夕舞隊之『村田樂』即此」。相傳,古時候章丘、歷城一帶,逢農間、節慶之際,農民便自發的組織起來,用邊舞邊唱的秧歌形式,或慶豐收,或祝頌太平,進行自娛自樂。這期間,便有許多文化人加入進來,或為其填詞,或為其編故事。據說清朝中後期,有個叫車丹的退隱老臣,受其感染,便根據製作豆腐的過程,編寫出《拐磨子》一劇。此劇通盤都用「秧歌腔」中的「逗歌」曲牌,即上下兩句演唱到底,其表演也是模擬勞動中的動作。這種保留著秧歌痕跡的劇目,在五音戲中還有一大批,如:《借》、《逢羅》、《下關東》、《王小趕腳》等。
漫長發展
「五人班」(肘鼓子)時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後,肘鼓子戲的劇目逐漸豐富起來,有些不堪失去土地及天災人禍重重壓力的農民,便紛紛藉助肘鼓子戲的這種演唱形式,成為乞食討飯或謀生的一種手段,即是「一人唱門子」去討飯,二人三人「扒地攤」,三人五人「盤凳子」。著名老藝人鮮櫻桃,就是從這個過程中走過來的,至死他在身上還留有當年他「唱門子」時,被狗咬過的痕跡。
後來,逐漸出現了許多一二人打鑼鼓,三四人表演的小戲班,他們往往是一家四、五口人或一夥四、五人的演出幫伙,當地老百姓就習慣的把他們叫做「五人班」,這一名稱一直沿襲到解放前夕。
二十世紀初,「五人班」開始進入濟南市區內演出。最初多是在簡易的席棚內演,後來又進入茶館內演出。如「風順茶園」、「文舉茶園」、「民樂茶園」、「鵲華居」等,都有他們的足跡。
最早在此唱紅的是李德興(藝名根柱子。1896--?)。一九一七年鄧洪山也隨父親鄧九星進入濟南市區內演出,單在「順風茶園」就一唱唱了近三十年。由於他年輕,又唱、做俱佳,他的名聲一時傳揚四方,齊魯大地幾乎無人不知「鮮櫻桃」這個名字。這一時期也是五音戲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受皮黃、梆子、落子、曲藝的影響,它的劇目逐漸向中型、大型戲發展,它的唱腔不再是四句一反復,他的表演也不再單一化,它的興起使當地有名的章丘梆子戲逐漸消亡下去。
成熟時期
五音戲時期:一九二五年,山東軍閥張宗昌為其母祝壽時,從北京邀來了京劇名角梅蘭芳和余叔岩,山東省唯一邀請了「鮮櫻桃小戲班」,他們同時在珍珠泉院內的戲樓子上同台演出。這次梅蘭芳看過鮮櫻桃的《王小趕腳》後,大為贊賞,並從此結為好友,經常往來,這些情況在《梅蘭芳舞台藝術》一書中都有記述。
一九五一年,程硯秋在去徐州演出途中,到了濟南,聽說鮮櫻桃在周村演出,便專程去了周村。在鄧洪山不知情的情況下,觀看了鄧洪山在《樊江關》中飾演「薛金蓮」的表演,對他深表佩服,二人相互切磋技藝,程硯秋向鄧洪山學習小姑娘的表演動作,鄧洪山向程硯秋學習了《武家坡》中的一句甩腔,後來用在《王小趕腳》中「奔走陽」(哎喲喲)關一句里,得到了觀眾的好評。
此後,鄧洪山與其他京劇名旦荀慧生、尚小雲也成為好友。一九三三年秋,鮮櫻桃率班在北京城南遊藝園的半年演出期間,戲劇理論家齊如山曾去看望過他們,並要去八張「五人班」戲的花臉臉譜。這些活動對五音戲的發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另外,「五人班」在濟南期間,經常與山東梆子、剛興起的呂劇同台合演,稱為「二六合班」。
一九三五年秋,經馬彥祥(原齊魯大學教授、後任文化部文化司司長)介紹,鄧洪山帶領兩個「武場」和兩個男演員,到上海英國人開辦的「百代唱片公司」,灌制了七個戲共計六張唱片,從此這個劇種被很快傳播到全國各地,它的觀眾也越來越多,一時間從濟南到淄博、濰坊一帶的廣大農村地區,相繼涌現出大批專業「五人班」演出隊伍,僅在濟南市區內就有五、六個戲班常年演出,廣大農村地區據說有五、六個小戲班在活動。
紅極一時的「五人班」沒有個正規名稱,鄧洪山便借用灌制唱片時「百代唱片公司」贈給自己的寫有「五音泰斗」四個大字的錦旗上的前兩個字,改「五人班」為「五音戲」,從此這個名稱變沿襲下來。
解放前夕,由於戰亂不止,五音戲演職人員紛紛逃出濟南,進入魯中南部山區,或幫人排戲,或重新「盤凳子」,一時「五音戲」銷聲匿跡。鄧洪山也逃進章丘縣青野一帶的山裡以教戲為生。解放後,以鄧洪山、明鴻鈞、張方玉為首的三個戲班,重聚淄博,於一九四九年在周村成立了五音劇社,一九五四年鄧洪山率領一個演出隊,到上海市參加華東地區戲劇觀摩演出,他本人被評為「表演一等獎」,並獲金質獎章一枚,一九五六年,向當地政府登記注冊,改名為淄博市五音劇團。
「文革」期間,劇團再次被解散,演職人員全部改行。直到「四人幫」倒台後,五音劇團才重新恢復了建制,於一九九八年更名為淄博市五音戲劇院,一直延續到現在。
藝術特色
五音戲表演時一般是先吐字,後行腔,曲調口語化,腔調旋律變化較多。其演唱用本嗓,女腔尾音旋律延長,後尾用假嗓翻高,稱為「雲遮月」,曲調優美質朴,適於抒發多種感情。五音戲的劇詞,生活氣息、鄉土色彩濃厚,群眾詞彙豐富,具有民間口頭文學的特點。最初,五音戲的表演以二小(小旦、小生)戲、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戲為主,無文場伴奏,內容多反映民間生活,後經發展增添了文場伴奏,劇目也更為豐富。
傳統劇目
五音戲的傳統劇目頗為豐富,據統計有160餘出,主要有《王小二趕腳》、《王二姐思夫》、《拐磨子》、《綵樓記》、《王定保借當》、《牆頭記》、《趙美蓉觀燈》、《王林休妻》、《鄉里媽媽》、《王婆說媒》、《張四姐落凡》、《松林會》、《親家頂嘴》、《安安送米》等。由於表現的多是當地農村婦女的形象和生活狀態,故生活氣息強烈,地方特色濃郁,方言純朴自然,常用民間諺語和形象比喻,言簡意賅,深得一方百姓喜愛。
『拾』 山東的民間藝術是什麼
楊家埠木版年畫,高密撲灰年畫,高密剪紙。
楊家埠木版年畫興起於明代,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清代達到鼎盛期,楊家埠曾一度出現「畫店百家、畫種過千、畫版上萬」的盛景。
除滿足當地民間需要外,還遠銷江蘇、安徽、山西、河南、河北、東北三省和內蒙等地。進入秋季,各路畫商雲集,大街兩旁張燈結綵,年畫掛滿街頭,每年前來選購畫作的商人達5000多人。
撲灰年畫是民間年畫中一個古老畫種,亦稱「民間寫意畫」。始見於明代,盛行於清代,距今已有500年歷史。從現有資料看,全國只有高密一地保存有這種年畫,主要產地在高密市姜庄、夏庄一帶30多個村莊。1993年高密被評為「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1997年「牛年」全國生肖郵票圖案即從高密民間剪紙中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