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攝影藝術裝置多少錢

攝影藝術裝置多少錢

發布時間:2023-02-14 04:08:07

① 錄像藝術——錄像與錄像裝置的區別

錄像藝術是一種簡單的定義為「以影像或聲音為製作素材的媒體藝術」,它的名稱是為了突出最早實現記錄的媒介——錄像帶,以區別於用底片拍攝然後放映的實驗影像。這一帶有歷史感的介質讓我們對它既陌生也不陌生,相同的是我們今天人人都在進行影音錄制——通過手機或照相機等設備;不同的是存儲介質和信號轉換方式的改變,技術的更迭自然對作品形態有極大的影響,而出於作品保存和版權等原因,早期錄像作品我們看到的機會並不多。

錄影:一般指專業機構進行有導演控制的節目製作拍攝。用光學或電磁等方法把圖像記錄下來。亦指記錄下來的圖像。許多藝術家用錄影當成表現技術和方法加以運用,來表達他們的藝術創造意念。許多觀念藝術、裝置藝術、身體藝術、地景藝術等藝家,都曾藉視頻藝術傳達他們的作品給觀眾。

錄像裝置:錄像藝術是一種簡單的定義為「以影像或聲音為製作素材的媒體藝術」,它的名稱是為了突出最早實現記錄的媒介——錄像帶,以區別於用底片拍攝然後放映的實驗影像。這一帶有歷史感的介質讓我們對它既陌生也不陌生,相同的是我們今天人人都在進行影音錄制——通過手機或照相機等設備;不同的是存儲介質和信號轉換方式的改變,技術的更迭自然對作品形態有極大的影響。

我較喜歡的一位錄像藝術家是托尼·奧斯勒他的藝術創想真的讓人難以預料,形式多樣,讓人感到眼前一亮,讓眾多人喜歡接受。

托尼·奧斯勒的人像常常處在非常難受的境地,他們有時被壓在沙發底下、椅子腿上、彈簧墊子下,有時突然出現在打開的衣箱中,有時又被吊在天花板上,甚至被插在一個黑暗的角落裡,傷心的表情難以言表。這些人像雖然是由各種纖維做成的,但看上去十分真實,栩栩如生。小型的投影儀賦予了他們生動的面頰,來回轉動的眼睛似乎在尋找著誰,與此同時,擴音器里還傳出他們是低沉的抱怨、聲嘶力竭的求救,或是垂死前的低吟。自1992年以來,托尼·奧斯勒將他的人像投影與舞檯布景般的環境整合在一起,創立了品牌化的個人風格。

托尼·奧斯勒的藝術讓人們從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感受到了虛擬的存在,神經大受刺激。他的藝術是高新技術與藝術結合的成功範例。

同樣還有很多優秀的錄像藝術家如克里斯蒂安.馬克雷、張培力、白南准、 比爾·維奧拉等等

中國錄像藝術之父——張培力

② 新手0基礎學攝影需要多少錢

根據2020年1月份的市場價格,學習攝影價格在5000~15000元之間。

拿培訓班來說,不同學校的價格不同,相同學校不同的課程也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需要知道自己想學習哪方面的技能,主要想提高哪方面的成績,從而去選擇課程。

攝影班的價格普遍都比較高,如果用手機學會比較便宜,如果是用專業的攝影機,學費會更貴,基本在幾千到幾萬左右,如果是非常有名的老師,就需要更高的費用了。

(2)攝影藝術裝置多少錢擴展閱讀:

攝影技巧

一、使用三角架,拍攝時必須將相機安裝在一個三角架上以防止相機的晃動。盡量的將相機靠近被攝物體,並且注意不要引入不必要的陰影。

二、調焦軌,雖然它不是拍攝時的必備品,但是調焦軌卻是一個很好的輔助裝置可以幫助你拍攝出好的特寫鏡頭,調焦軌能夠使相機以非常小的增距沿著X和Y軸線移動,能夠精確的控制相機的位置和畫面的景深。

三、使用快門線,即使已經將相機安裝到了三角支架上,但是如果在按快門的時候不小心,仍然有可能使相機產生晃動,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建議最好還是使用快門線。

③ 裝置藝術是什麼

裝置藝術始於60年代,也稱為「環境藝術」。作為一種藝術,它與六七十年代的「波普藝術」、「極少主義」,「觀念藝術」等有聯系。在短短幾十年中,裝置藝術已經成為當代藝術中的時髦,許多畫家、雕塑家都給自己新添了「裝置藝術家」的頭銜。在西方已經有專門的裝置藝術美術館,例如英國倫敦的裝置藝術博物館,美國舊金山的卡帕街裝置藝術中心由1983年的一棟樓發展到2000年的四棟樓。紐約新興的當代藝術中心PS1幾乎就是一個裝置藝術展覽館,在它的庭院中,修築了露天裝置藝術的專用隔間。美術院校也開始開設裝置藝術課程。在英國,哈德斯費爾得大學已經設有專門的裝置藝術學士學位。在西方當代美術館的展覽中,裝置藝術也占據了相當重要的位置。以美國聖地亞哥當代藝術博物館為例,在1969年至1996年期間,就舉辦了67次裝置藝術展覽。近年在美國美術院校畢業的碩士生很多人都成了裝置藝術家。例如,美國緬因美術學院2000年10個碩士生的畢業展,有9個是裝置作品。

美國藝術批評家安東尼·強森(Anthony Janson)對後現代主義時期裝置藝術如此引人注目是這樣解釋的,「按照解構主義藝術家的觀點,世界就是『文本』(text),裝置藝術可以被看做是這種觀念的完美宣示,但裝置的意象,就連創作它的藝術家也無法完全把握,因此,『讀者』能自由地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解讀。裝置藝術家創造一個另外的世界,它是一個自我的宇宙,既陌生,又似曾相識。觀眾不得不自己尋找走出這微縮的宇宙的途徑。裝置所創造的新奇的環境,引發觀眾的記憶,產生以記憶形式出現的經驗,觀眾藉助於自己的理解,又進一步強化這種經驗。其結果是,『文本』的寫作,得到了觀眾的幫助。就裝置本身而言,它們僅僅是容器而已,它們能容納任何『作者』和『讀者』希望放入的內容。因此,裝置藝術可以作為最順手的媒介,用來表達社會的、政治的或者個人的內容。」。另一位評論家麥克(Michael Kimmelman)則指出,裝置藝術在當代興起,與它的文獻記錄功能有關。它在這方面的潛能,遠遠超過繪畫、雕塑和攝影等藝術形式。此外,裝置藝術的興起,也可以看作是對「極少主義」美術的反動。如果說「極少主義」幾至虛無的直接和簡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後工業社會對速度、效率的崇拜,那麼,裝置藝術的多多益善,則迫使觀眾放慢節奏。因此,裝置藝術似乎滿足了繁忙的當代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平衡。由於裝置藝術中眾多的藝術門類,以及眾多實物的非邏輯,非再現的陳列,它們之間的張力構成了無窮大的觀念的「排列組合」關系。同時,裝置藝術還充分反映變化中的世界,因為裝置藝術中靜止的物品並不是絕對靜止的,它們所存在的空間環境和社會處於永恆的運動中,因此它們本身的意義也在不斷變化。

後現代社會的另一特徵是摒棄極端,擁抱兼容。地球村的逐漸形成,意識形態的對立被經濟合作所取代。折衷、含糊成為國際的主調。在瞬息萬戀的時代,就像未來主義藝術家在他們的宣言中所說的,「試圖使用邏輯來精微准確地解釋一切,來解釋其因果關系,是一種愚蠢的想法。因為我們周圍的現實,互為牽連的事物向我們劈頭襲來,它們契合在一起,混合在一起,混沌無序。」裝置藝術正是這樣一個說不清的世界--雜亂的實物,令人目不暇接的錄像,昏亂怪異的聲響,玄言斷句,雕塑加繪畫。這體現西方當代人迷茫而又無可奈何,不得不以自我為中心,放棄傳統宗教,在神秘中尋求對不可知的答案。裝置藝術解讀的不確定性暗示這種神秘,承認人類的認知是相對的,而無法逾越的不可知才是絕對的。作者的一個美國同事,一位倍受尊重的美術教授,做過好些裝置,前幾年就突然辭職,跑到尼泊爾落發為僧,當了喇嘛教和尚。也許做裝置走火入魔,步入更高境界的「不可知」世界去了。

在藝術上,裝置是對傳統藝術分類的挑戰。每個時期的藝術分類是特定的社會和歷史狀態的產物。19世紀,美術家們試圖用各種方式對藝術進行分類,有的以主體的感覺器官如視覺器官或聽覺器官來分類;有的把藝術分為空間藝術或時間藝術,有的把藝術分類成再現藝術或非再現藝術。這種探索藝術分類新方式的努力,首先說明在18世紀法國美術學家阿貝·馬托的分類原則上所建立的藝術分類已不能系統地界定日趨紛繁復雜的藝術現象。人們在不斷從新的角度深究藝術的本質和各種藝術門類之間的關系,正像朱狄在《當代西方美學》中所指出,現當代藝術「粉碎了每一種藝術已往所具有的,為多數人所認可的那種傳統尺度和界標。這一變化首先帶來的是們不再像過去那樣,在傳統標準的意義上對各種藝術進行分類,而不得不去重新研究各門藝術的特徵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繼續進行對某一種藝術形式的獨特本質進行研究,或在此基礎上轉入對構成各種藝術的最共同的本質加以研究。」裝置藝術自由使用各門類藝術手段,表明人類表達思想觀念的藝術方式是無法用機械的分類來界定的。由於現代藝術表現手段和材料的令人眼花繚亂的變化,依靠不斷更新藝術分類原則,把規律化強加給無規律變化的藝術現象,不但無助於我們認識日日更新的藝術,到頭來只會弄得人們無所適從。不受限制地綜合使用多門類的藝術形式,是現代藝術追求表現廣度,深度和強度的必然產物。

在展覽和收藏方面,裝置藝術藐視美術博物館的權威。很多裝置藝術最初都是在「非正式」的展覽場所,即不是博物館也不是畫廊的地方展出。例如舊金山的卡帕街裝置藝術中心就是由分散的一棟棟經過翻修的民房組成。在西方,博物館的藝術基本上是中產階級的藝術。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廣大勞動階層,去美術館畫廊的微乎其微。由於裝置藝術把展覽的場所搬到室外,移進翻修過的民居、廢棄的廠房、簡陋的倉庫,以「平民化」的面目出現,實際上具有藝術普及的意味,把藝術帶給那些幾乎不進畫廊、美術博物館的勞動人民。同時,裝置藝術還反對美術博物館用象牙之塔把藝術與生活隔離。它不僅「平民化」,還直接進入生活。有的室外裝置以聲響雕塑組合的形式出現,有的建成奇異的園林,有的又像夢幻世界的建築,有的則用來裝飾大樓外牆,真正成為人們可觀可游,可坐可卧的生活環境。但是裝置藝術進入市民的生活環境,往往不是出於烏托邦式的藝術理想,而是經濟原因。很多美國城市都有公共環境藝術基金,這些基金是裝置藝術家的重要贊助資金來源之一。

裝置藝術一般以下特徵:
1.裝置藝術首先是一個能使觀眾置身其中的、三度空間的「環境」,這種「環境」包括室內和室外,但主要是室內。
2.裝置藝術是藝術家根據特定展覽地點的室內外的地點、空間特地設計和創作的藝術整體。
3.就像在一個電影場里不能同時放映兩部電影一樣,裝置的整體性要求相應獨立的空間,在視覺、聽覺等方面,不受其它作品的影響和干擾。
4.觀眾介入和參與是裝置藝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裝置藝術是人們生活經驗的延伸。
5.裝置藝術創造的環境,是用來包容觀眾、促使甚至迫使觀眾在界定的空間內由被動觀賞轉換成主動感受,這種感受要求觀眾除了積極思維和肢體介入外,還要使用它所有的感官: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甚至味覺。
6.裝置藝術不受藝術門類的限制,它自由地綜合使用繪畫、雕塑、建築、音樂、戲劇、詩歌、散文、電影、電視、錄音、錄像、攝影、詩歌等任何能夠使用的手段。可以說裝置藝術是一種開放的藝術手段。
7.為了激活觀眾,有時是為了擾亂觀眾的習慣性思維,那些刺激感官的因素往往經過誇張、強化或異化。
8.一般說來,裝置藝術供短期展覽,不是供收藏的藝術。
9.裝置藝術是可變的藝術。藝術家既可以在展覽期間改變組合,也可在異地展覽時,增減或重新組合。
自然,裝置藝術本身也在變化,例如,當代裝置藝術不再是對傳統的博物館展覽的一種反叛,相反,已經成為博物館的寵兒。最初以反對博物館永久收藏為其宗旨的「環境藝術」(也就是裝置藝術),也被「招安」,進入博物館的永久收藏藏品名單。再以美國聖地亞哥當代藝術博物館為例,在它舉辦的67次裝置藝術展覽中,有58件被博物館收購,成為永久收藏品。

④ 搭建人物像攝影棚需要什麼器材多少錢

學習人像攝影-攝影棚設備

2008年05月29日 星期四 下午 02:27 由於戶外的光源並不是唾手可得,光量也不可能盡如人願,因此,依靠外景來拍攝婚紗照與藝術照,那是非常不方便的。這樣,可以經由人力掌握的攝影棚也就應運而生了,而且顯得特別重要。

在攝影棚里,光源操控、背景設計以及道具運用等,都極為方便與實用。攝影時最重要的採光問題能在攝影棚內得到完全滿意的控制。因此攝影棚的運用與操作技術,實為專業攝影師無可取代的專業技能。

攝影棚硬體設備的規劃,首先應以攝影器材能「運動」自如為原則;其次需具備三大器材,其一為燈光器材,其二為背景器材,其三為道具器材。以下就其特性作一簡述。

(1)燈光器材:

燈光設備是採光時不可取代的唯一器材。如果說相機與底片是拍照的主要設備,則燈光是攝影棚產生影像的最主要器材。一切光與影皆需依靠這一器材來生成。

(2)背景器材:

如果說燈光是攝影棚產生影像最主要的器材,則背景可算是燈光發揮功能的舞台。要想拍出內涵豐富的照片,背景的襯托是不可缺少的。而室內攝影棚的背景可以預先設計好各種理想的造型與圖樣,所以攝影工作可以既快速又方便地完成。

依其設計的形式,背景可以分為以繪畫方式畫於大布幔上的平面式布景和以真實景物來設計形成的立體式實景兩類。前者適用於一般需特寫而背景可忽略的人像攝影類型,後者則適用於中景以及比較講究真實意境的照片類型。當然也有此兩類相混合或利用科技組合以及幻燈投影等影像合成方法來製作的背景……然而目前最實用與傳統的背景形式,仍是上述兩類。

(3)道具器材:

道具具有綠葉襯紅花的功能,雖然不是最主要的器材,卻可以使主題因道具的襯托而顯得更生動真實。適當地利用道具襯托,可以拍出更具意義的照片,只是道具與人像造型的意義有相同之處,那就是不宜過於繁瑣與造假,否則不僅會失去畫面的意義,更會產生喧賓奪主的負面影響。

(4)其他設備:

攝影棚除了上述三大器材的規劃設計之外,如果空間與理想允許的話,還可以規劃儀容整理區、快速更衣區及各類獨特景觀區等多功能式的空間設計。當然,這是在攝影器材能充分運用以及三大器材完整規劃之後,始能開發的理想區域。一般攝影師可依自己的運作習慣,設計更適合自己風格的完美的攝影棚。

(一)攝影棚的燈光器材

人像攝影棚的燈光器材,一般可以分為瞬間光式的閃光燈類和連續光式的石英燈類兩種。閃光燈類的閃燈是攝影棚最基本、最常用的設備,屬於常態性的拍攝時使用。其光源一閃即逝,底片可在瞬間便感光完成,故又稱為「瞬間光」。主題打光時的明暗情形,可借閃燈內部設置的模擬燈來直接觀看。拍照操控頗為便捷,色溫為5400K左右正常色調,是攝影棚內最基本的設備。

連續光式的石英燈類光源,用於希望能有暖調色彩,或是喜歡慢速細致感光的拍攝。其光源屬於連續性發光體,所以與閃光燈類的光源相反,可以以慢速感光的方式來得到較為細致的色彩。只是此類型燈光的電量消耗較大、容易發熱,色溫亦呈3200K的暖黃色調。由於是連續性發光,所以是電影等動態影片拍攝時的最主要光源。若想得到正常的色彩還原,可將數碼相機的色溫設置與光源色溫一致—— 3200K。

攝影棚的燈光器材,無論是閃光燈,或是石英燈,其打光方式皆非單燈打光法。一般攝影為了使照片畫面的明暗光比能完美起見,攝影棚皆採用復燈打光,所以需規劃多盞以上的燈光來組合,效果較為完美。各燈所負責的功能及所打出的效果,可參見下列簡明一覽表。

攝影棚復燈打光組合時,其各燈之名稱與功能簡明一覽表

1.主燈—— 主光,將主題最亮的部位打亮,是攝影時最主要的光源。
2.輔燈—— 補光,主題暗部補光之用,在控制光比時調節光比強弱的輔助光源。
3.背景燈—— 背景光,屬效果光之一,打亮背景區域,否則主題與背景缺少光域與層次 感,而且會產生背景陰影。
4.發燈——發光,屬效果光之一,使頭發與深色背景分離,背景是淺色系時不適用。
5.聚光效果燈——背景光、主題光,製造強光特效,如果插上特製形狀的插片,可得到不同形狀的光影效果,經常用在製造背景光影時。
6.其他效果燈——效果光,其他亦有使主題輪廓凸顯的「背面光」等效果燈,使用技巧與功能視攝影師的需求而定。

在打光時,為了改善各燈光的光質與色彩,如直射光改變成散射光,或改成光束集中的聚光等光質,可以使用燈光的附屬設備,例如利用反光傘、無影罩;四葉遮板等設備來改變不同的光質。其重點設備及功能如下所述。

(1)反光傘:將反光傘裝置於燈光前,利用此傘的反打功能,將裸燈(無任何遮蔽物的燈)轉變為跳燈(有反射物的燈),這種形式的打光法,使光質變成散射光的性質,從而得到較柔和的光質。常裝於輔燈或主燈上。其材質有銀色或白色的,但以白色較為常用,光質較柔和。

(2)無影罩:無影罩是最簡便而直接的散射光轉換裝置。其作用是將一半透光的白布製成燈罩,直接套於燈頭,直射光經過這塊布罩,便擴散為散射光的光質,操作簡便,是攝影棚最重要且普遍使用的改變光質的設備。常用於主燈或輔燈上,其尺寸有大有小,可依攝影師的拍攝目的選購。

(3)尖嘴罩:是與無影罩功能相反的裝置,這種類似豬嘴巴的漏斗形圓筒,裝設於燈頭前時,會將裸燈的光更集中地導引於投光處,形成聚光的狀態,是發燈聚光效果最常用的導光設備。

(4)四葉遮板:此為多功能用的配備。其外形為一個由四個活動遮片組合而成的罩子,可以依葉片所開的大小孔徑而得到大范圍或者是小范圍的照明,是改變照明範圍的最佳創作設備。還可以利用其插孔插上任何色片,而得到色彩改變的色光。操作簡便迅速,是很重要的多功能設備,常用於背景燈的變化。

(二)攝影棚的背景器材

背景是人像攝影的主要舞台,更是在創作的過程中改變照片階調或者是製造場景景象的最快速的設備,因此是攝影棚的三大器材之一。

我們在攝影棚設備概論中,已了解到背景器材依其設計的形式,可以分為以繪畫方式繪制於大布幔上的平面式布景和以真實景物來設計形成的立體式實景兩類。前者較簡易而且可以快速換景,是一般攝影棚最常見最基本的設備。而後者則適用於講究真實意義的照片類型,例如歐式家飾類實景,或者是中國宮廷式的實景等。

下列攝影棚的背景器材簡明一覽表,勾出了此兩類背景經常用到的內容以及適用的照片類型。在一些不適合出外景的情形下,亦有一種以幻燈片來投射於大銀幕前,用作同步合成影像攝影的設備,稱為背景投影機。此種設備只要更換一塊幻燈片,即可快速地改變背景內容,在外景攝影尚未完全普及以前,曾風行過一陣子。只是如果打光技巧不嫻熟的話,經常會在人像的周圍形成黑邊。而且人像與背景的連接有不太自然的缺點,所以在今日盛行外景攝影的時代,這種設備已逐漸被淘汰了。

除了上述傳統的背景項目之外,其實任何東西都可以用來當作背景素材,只要創作意義與技巧運用得當,任何背景素材都是值得用來創作的背景材料。

攝影棚的背景器材簡明一覽表

平面式布景:
白色、素色調背景,適合高階調類照片,要求清新活潑、富有年輕明朗氣息的照片
黑色、暗色調背景,適合低階調類照片,要求成熟穩重、富有典雅莊重感覺的照片
油畫、噴繪背景,適合油畫處理類型照片及介於上述兩類間的中階調照片
風景、歐式宮廷背景,適合傳統室內棚常用的背景,深受一般人之喜愛
幾何圖形、花卉背景,適合富有現代藝術感及抽象派感覺的照片
手染布浪漫背景,適合愛好浪漫及其他風格感的照片
立體式布景:
歐式客廳實景,喜愛歐式風格的類似實景照片,有居家氣派感
宮廷羅馬柱實景,喜愛歐式古典宮廷與建築風格的類似實景照片
迴旋氣派樓梯實景,喜愛室內華麗氣派的類似實景照片
中國式樑柱實景,民族復古風格的中國式類似實景照片
台灣懷舊古屠實景,懷舊年代風格的台灣式類似實景照片
中國古典床椅實景,古裝浪漫風格的中國式類似實景照片
自然採光窗戶實景,自然光攝影、富有浪漫氣氛風格的照片
(5)色片等其他配件:色片即為能改變燈光顏色的有色透明片,其材質為塑膠材料,攝影師可依自己的喜愛而更換。另外還有描圖紙等減光材料,可參考各材料廠商的說明書,並依創作者的攝影內容來充分利用,達成採光設計不同的效果。

四、外景攝影的拍攝技法

外景攝影的照片,是所有攝影作品中,風格最為清新自然,而且廣受人們喜愛的照片類型。加上每一位愛好攝影者擁有隨處可拍的練習環境,所以,無論是業余或者是專業的攝影師,都將外景攝影的拍攝技法視為必修的課程。

在各種拍攝技法中,何以外景攝影的拍攝技法最容易學習,卻也是最難精深的呢?這是因為,每一位初學攝影者都是在戶外的自然環境中依自然的景觀狀態來學習基礎攝影與基本曝光的。戶外攝影的作品可依環境的自然狀況而水到渠成地拍攝到,不需再費心去設計光的環境或者是背景、場景等拍照需要的條件,所以學習起來自然是毫不費事的。

但是戶外攝影想要得到與眾不同或者脫穎而出的優秀佳作,自然也是不容易的。因在戶外常態條件下拍攝出來的照片,都是差不多的調子,人力難以改變大自然的環境而獲得較佳的照片。戶外光源雖然隨處可得,拍照簡易;但若想要得到張張完全滿意的採光模式,則遠比室內攝影棚可任意調整光源的拍照方式要困難得多。太陽的自然光源不可能聽任我們的指使,我們只能盡量利用平時所學的知識,多去運用與掌握採光技術,以產生較佳的拍照效果。所以在不能隨意控制戶外自然光源的情形下,要想拍出超越常人的佳作來,自然是不容易的。戶外攝影易學難精,其道理便在於此。

另外,在場景的運用及其他的拍照技術上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簡單地依原本狀態來拍照,那當然是簡易可得的。但若想要有過人之處,拍出卓越的攝影作品,則是相當困難的。因為大自然的場景與採光的情形同樣不是人力可以去隨意改變與更換的。所以,攝影師如何在戶外取景、如何控制光源、如何修改景物,以合乎自己理想中的境界,這比在室內攝影棚中拍照更費周折。

外景攝影的拍攝技法雖然易學而難精,但是只要能循序漸進地把握住學習要領,在學會了以往的基礎攝影學後,再進一步從構圖入門、從採光奠基,進而從拍照的時機掌握諸項課程而逐漸深入,則要學好此項婚紗與藝術照攝影的外景拍攝技法,事實上也並非難事。

在我們已經明了外景攝影具有最容易拍與要拍得好也最困難的兩大特性之後,就可根據此兩大特性,來加以發揮與自我充實了,其具體的學習建議如下:

1.利用外景攝影最容易拍的特性來多加練習,我們已經知道,戶外攝影隨處可拍,而且可拍出不錯的照片,所以在有安全性的自然保障之下,只要懂得基本曝光攝影理論者,幾乎都可以成為一位不錯的外景「攝影師」。而且若是單要求自然或者是公式構圖類的一般性照片,人人都可以放心而大膽地拍攝。

2.多挑戰拍起來也較為困難的照片類型,例如外景攝影中最難拍攝而且藝術品位較高的帶景藝術類型照片。雖然這類照片在拍攝時,需在鏡頭選擇、採光技術、構圖設想、色彩計劃等方面深具功力,但通過反復實踐,可拍出有別於生活照或者是風景照的藝術價值較高的作品。 一旦拍攝者能突破這一攝影技術的瓶頸,則其完成的攝影作品在藝術價值上將達到較高層次,這將給拍攝者帶來任何金錢也買不到的喜悅與驕傲。所以,攝影者累積了相當時日的拍攝經驗後,應多向較難拍攝的類型挑戰,以期達到攝影藝術更高的境界。

[行攝專題]攝影棚設備!新 點:795

12月名企熱招職位

樓主:sllcx_2008 2007-07-05 01:28 引用 回復 編輯 投訴

在攝影棚里,光源操控、背景設計以及道具運用等,都極為方便與實用。攝影時最重要的採光問題能在攝影棚內得到完全滿意的控制。因此攝影棚的運用與操作技術,實為專業攝影師無可取代的專業技能。
攝影棚硬體設備的規劃,首先應以攝影器材能「運動」自如為原則;其次需具備三大器材,其一為燈光器材,其二為背景器材,其三為道具器材。以下就其特性作一簡述。
(1)燈光器材:燈光設備是採光時不可取代的唯一器材。如果說相機與底片是拍照的主要設備,則燈光是攝影棚產生影像的最主要器材。一切光與影皆需依靠這一器材來生成。
(2)背景器材:如果說燈光是攝影棚產生影像最主要的器材,則背景可算是燈光發揮功能的舞台。要想拍出內涵豐富的照片,背景的襯托是不可缺少的。而室內攝影棚的背景可以預先設計好各種理想的造型與圖樣,所以攝影工作可以既快速又方便地完成。
依其設計的形式,背景可以分為以繪畫方式畫於大布幔上的平面式布景和以真實景物來設計形成的立體式實景兩類。前者適用於一般需特寫而背景可忽略的人像攝影類型,後者則適用於中景以及比較講究真實意境的照片類型。當然也有此兩類相混合或利用科技組合以及幻燈投影等影像合成方法來製作的背景……然而目前最實用與傳統的背景形式,仍是上述兩類。
(3)道具器材:道具具有綠葉襯紅花的功能,雖然不是最主要的器材,卻可以使主題因道具的襯托而顯得更生動真實。適當地利用道具襯托,可以拍出更具意義的照片,只是道具與人像造型的意義有相同之處,那就是不宜過於繁瑣與造假,否則不僅會失去畫面的意義,更會產生喧賓奪主的負面影響。
(4)其他設備:攝影棚除了上述三大器材的規劃設計之外,如果空間與理想允許的話,還可以規劃儀容整理區、快速更衣區及各類獨特景觀區等多功能式的空間設計。當然,這是在攝影器材能充分運用以及三大器材完整規劃之後,始能開發的理想區域。一般攝影師可依自己的運作習慣,設計更適合自己風格的完美的攝影棚。

(一)攝影棚的燈光器材
人像攝影棚的燈光器材,一般可以分為瞬間光式的閃光燈類和連續光式的石英燈類兩種。閃光燈類的閃燈是攝影棚最基本、最常用的設備,屬於常態性的拍攝時使用。其光源一閃即逝,底片可在瞬間便感光完成,故又稱為「瞬間光」。主題打光時的明暗情形,可借閃燈內部設置的模擬燈來直接觀看。拍照操控頗為便捷,色溫為5400K左右正常色調,是攝影棚內最基本的設備。
連續光式的石英燈類光源,用於希望能有暖調色彩,或是喜歡慢速細致感光的拍攝。其光源屬於連續性發光體,所以與閃光燈類的光源相反,可以以慢速感光的方式來得到較為細致的色彩。只是此類型燈光的電量消耗較大、容易發熱,色溫亦呈3200K的暖黃色調。由於是連續性發光,所以是電影等動態影片拍攝時的最主要光源。若想得到5400K的正常色溫,可以用C12藍色濾鏡來矯正。
攝影棚的燈光器材,無論是閃光燈,或是石英燈,其打光方式皆非單燈打光法。一般攝影為了使照片畫面的明暗光比能完美起見,攝影棚皆採用復燈打光,所以需規劃多盞以上的燈光來組合,效果較為完美。各燈所負責的功能及所打出的效果,可參見下列簡明一覽表。

攝影棚復燈打光組合時,其各燈之名稱與功能簡明一覽表

名稱 打光 功能
1.主燈 主光 將主題最亮的部位打亮,是攝影時最主要的光源。
2.輔燈 補光主題暗部補光之用,在控制光比時調節光比強弱的輔助光源。
3.背景燈 背景光屬效果光之一,打亮背景區域,否則主題與背景缺少光域與層次感,而且會產生背景陰影。
4.發燈 發光屬效果光之一,使頭發與深色背景分離,唯背景是淺色系時不適用。
5.聚光效果燈 背景光主題光製造強光特效,如果插上特製形狀的插片,可得到不同形狀的光影效果,經常用在製造背景光影時。
6.其他效果燈 效果光其他亦有使主題輪廓凸顯的「背面光」等效果燈,使用技巧與功能視攝影師的需求而定。
在打光時,為了改善各燈光的光質與色彩,如直射光改變成散射光,或改成光束集中的聚光等光質,可以使用燈光的附屬設備,例如利用反光傘、無影罩;四葉遮板等設備來改變不同的光質。其重點設備及功能如下所述。
(1)反光傘:將反光傘裝置於燈光前,利用此傘的反打功能,將裸燈(無任何遮蔽物的燈)轉變為跳燈(有反射物的燈),這種形式的打光法,使光質變成散射光的性質,從而得到較柔和的光質。常裝於輔燈或主燈上。其材質有銀色或白色的,但以白色較為常用,光質較柔和。
(2)無影罩:無影罩是最簡便而直接的散射光轉換裝置。其作用是將一半透光的白布製成燈罩,直接套於燈頭,直射光經過這塊布罩,便擴散為散射光的光質,操作簡便,是攝影棚最重要且普遍使用的改變光質的設備。常用於主燈或輔燈上,其尺寸有大有小,可依攝影師的拍攝目的選購。
(3)尖嘴罩:是與無影罩功能相反的裝置,這種類似豬嘴巴的漏斗形圓筒,裝設於燈頭前時,會將裸燈的光更集中地導引於投光處,形成聚光的狀態,是發燈聚光效果最常用的導光設備。
(4)四葉遮板:此為多功能用的配備。其外形為一個由四個活動遮片組合而成的罩子,可以依葉片所開的大小孔徑而得到大范圍或者是小范圍的照明,是改變照明範圍的最佳創作設備。還可以利用其插孔插上任何色片,而得到色彩改變的色光。操作簡便迅速,是很重要的多功能設備,常用於背景燈的變化。
(5)色片等其他配件:色片即為能改變燈光顏色的有色透明片,其材質為塑膠材料,攝影師可依自己的喜愛而更換。另外還有描圖紙等減光材料,可參考各材料廠商的說明書,並依創作者的攝影內容來充分利用,達成採光設計不同的效果。

二、攝影棚的背景器材
背景是人像攝影的主要舞台,更是在創作的過程中改變照片階調或者是製造場景景象的最快速的設備,因此是攝影棚的三大器材之一。
我們在攝影棚設備概論中,已了解到背景器材依其設計的形式,可以分為以繪畫方式繪制於大布幔上的平面式布景和以真實景物來設計形成的立體式實景兩類。前者較簡易而且可以快速換景,是一般攝影棚最常見最基本的設備。而後者則適用於講究真實意義的照片類型,例如歐式家飾類實景,或者是中國宮廷式的實景等。
下列攝影棚的背景器材簡明一覽表,勾出了此兩類背景經常用到的內容以及適用的照片類型。
在一些不適合出外景的情形下,亦有一種以幻燈片來投射於大銀幕前,用作同步合成影像攝影的設備,稱為背景投影機。此種設備只要更換一塊幻燈片,即可快速地改變背景內容,在外景攝影尚未完全普及以前,曾風行過一陣子。只是如果打光技巧不嫻熟的話,經常會在人像的周圍形成黑邊。而且人像與背景的連接有不太自然的缺點,所以在今日盛行外景攝影的時代,這種設備已逐漸被淘汰了。
除了上述傳統的背景項目之外,其實任何東西都可以用來當作背景素材,只要創作意義與技巧運用得當,任何背景素材都是值得用來創作的背景材料。
攝影棚的背景器材簡明一覽表
背景類型 背 景 內 容 適 用 的 照 片 類 型
平面式布景:白色、素色調背景高階調類照片,要求清新活潑、富有年輕明朗氣息的照片
黑色、暗色調背景低階調類照片,要求成熟穩重、富有典雅莊重感覺的照片
油畫、噴繪背景 油畫處理類型照片及介於上述兩類間的中階調照片
風景、歐式宮廷背景 傳統室內棚常用的背景,深受一般人之喜愛
幾何圖形、花卉背景 富有現代藝術感及抽象派感覺的照片
手染布浪漫背景 愛好浪漫及其他風格感的照片
立體式布景:歐式客廳實景喜愛歐式風格的類似實景照片,有居家氣派感
宮廷羅馬柱實景 喜愛歐式古典宮廷與建築風格的類似實景照片
迴旋氣派樓梯實景 喜愛室內華麗氣派的類似實景照片
中國式樑柱實景 民族復古風格的中國式類似實景照片
台灣懷舊古屠實景 懷舊年代風格的台灣式類似實景照片
中國古典床椅實景 古裝浪漫風格的中國式類似實景照片
自然採光窗戶實景 自然光攝影、富有浪漫氣氛風格的照片

三、影棚的道具器材
在拍照內容的設計上,為了強化主題的意義、美感或劇情效果等,一般藉助道具來襯托,使整體畫面更具說服力。所以,道具在攝影棚中的角色,便猶如襯托紅花的綠葉,是組合成完美的拍照場景所不可或缺的器材。我們可以根據其在場景設計中的功能分為四種類型:①主題功能性的道具;②強化功能性的道具;③遮飾功能性的道具;④隱藏功能性的器材道具。現就四大功能性的道具特性分述如下:
(1)主題功能性的道具:一般在攝影過程中,其照片設計的內容,需要一些道具來配合襯飾,使場景的設計完美無缺,以凸顯出主題的內涵。所以,只要是與照片主題設計有關聯的道具、陳設,都可稱為「主題功能性的道具」。這是在拍攝時最主要的道具類型,除了一些專拍特寫的照片外,只要是構圖涉及場景角度的照片,幾乎都需要主題功能性道具。主題功能性道具一般以大型的器具居多。
(2)強化功能性的道具:即以襯托主題、增加美感為主要目的的道具。一般在設計好了主題功能性的道具後,為了進一步增加畫面美感,必須再增加或襯飾一些次要的道具,使原來的場景更富整體性。此一類型的道具可稱為「強化功能性的道具」。
由於強化功能性的道具僅是以潤飾、襯托為目的,因此不能過於搶眼或龐大,否則會有喧賓奪主的負面效果。所以在設計與運用上,可以依設計者的感覺來增減,一般以小型的裝飾性道具居多。
(3)遮飾功能性的道具:這是以遮飾掉畫面上多餘或不要的景象為主的道具。在拍照過程中,常會發現畫面上有穿幫、多餘以及其他不必要的景象,如:電線、服裝穿幫、與場景不相稱的物品等,此時便需依靠一些臨時遮飾的道具來加以修飾,因此這類道具稱為「遮飾功能性的道具」。一般以較小型的道具居多,而且要易於拿取。
(4)隱藏功能性的器材道具:這是為了使拍攝時的場景搭設或人像主題的擺設能達到完美境地所使用的器材。它雖然也是道具,卻經常隱藏在主題之後,只做支撐的幕後工作,較少出現於照片畫面,因此稱為「隱藏功能性的器材道具」。例如,能使人像主題墊高常用的高板,或是能使擺飾易於掛勾的頂天立地架,或是能讓人像主題易於倚靠而發揮姿勢的書籍等。這類道具都屬於隱藏功能的器材道具。一般如果攝影師對於畫面意境的表現沒有嚴格的要求,則此類型的器材道具不是必需的,但假如攝影師對於畫面的營造有特別嚴謹的要求,則此種道具的調整功能是相當受重視的。
有關具體的攝影棚道具器材及其功能,可詳見下列簡明一覽表。
攝影棚的基本道具與功能簡明一覽表
攝影棚常用的道具 基 本 功 用
1.歐式單人椅、雙人椅——一般攝影棚的單人拍照、雙人拍照,最基本的坐姿用椅
2.歐式圓桌、簡易家飾——主題功能性的道具,一般室內景最易用到的道具
3.窗檯造型、羅馬柱造型、書架——強化功能性的道具,常用於各種背景的襯飾
4.桌巾、窗簾、簡易造型布等——遮飾功能性的道具,常用於遮蔽穿幫及不需要的部位 5.燭台、書本、小桌飾、孔雀毛等——小型道具,用於局部或特寫時,強化美感功能
6.各種單枝、叢束的花卉——強化功能性道具,拍攝人像最簡易而實用的道具
7.墊高用的中板、低板、夾頭等——隱藏功能性的道具,調整人像高度、姿勢
8.中國式古箏、綉框、字畫、茶壺等——拍攝中國傳統式照片風格
9.台灣鄉土器具、門框、磚牆造型——拍攝台灣懷舊式照片的常用道具
10.日式扇子、傘、紙窗、門等——拍攝日本民族服裝時的常用道具
11.幾何現代感木工造型道具——拍攝現代感照片的常用道具
12.小提琴、喇叭、薩克管等樂器——拍攝音樂氣質與格調照片的常用道具
13.手提箱、舊電風扇、舊打字機等——拍攝復古浪漫式照片的通俗道具
14.各種造型的帽子、頭飾等——拍攝少女藝術照時的常用造型道具
15.其他個性化道具等——拍攝其他特別企劃的照片時用

⑤ 湖南省文聯里的畫室有哪些

湖南省文聯里的畫室有多種,比如水彩畫室、油畫室、版畫室、書法室、國畫室、素描室、雕塑室、攝影室、漫畫室、模型室等。每個畫室都有專業的老師指導,每個畫室都有不同的特色,例如水彩畫室可以學習水彩畫的技巧,油畫室可以學習油畫的技巧,版畫室可以學習版畫的技巧,書法室可以學習書法的技巧,國畫室可以學習國畫的技巧,素描室可以學習素描的技巧,雕塑室可以學習雕塑的技巧,攝影室可以學習攝影的技巧,漫畫室可以學習漫畫的技巧,模型室可以學習模型的技巧等。每個畫室都有不同的活動,比如水彩畫室可以舉辦水彩畫展,油畫室可以舉辦油畫展,版畫室可以舉辦版畫展,書法室可以舉辦書法展,國畫室可以舉辦國畫展,素描室可以舉辦素描展,雕塑室可以舉辦雕塑展,攝影室可以舉辦攝影展,漫畫室可以舉辦漫畫展,模型室可以舉辦模型展等。每個畫室都有不同的設備,比如水彩畫室有水彩筆、水彩紙、水彩顏料等,油畫室有油畫筆、油畫布、油畫顏料等,版畫室有版畫筆、版畫紙、版畫顏料等,書法室有書法筆、書法紙、書法顏料等,國畫室有國畫筆、國畫紙、國畫顏料等,素描室有素描筆、素描紙、素描顏料

⑥ 北京798藝術區門票是多少

798藝術區不收門票
主要景點
從酒仙橋4號大門進來直走,看到大山子藝術區的大牌子,就到了藝術區的主體。這里一個通道在藝術區很出名,大山子藝術區的雛形就在這里產生。部分景點有:
百年印象攝影畫廊(中國):傳統前衛等不同種類照片,大多數照片是老闆陳光俊自己沖洗製作。這里一些展覽平時很難看到,如希望工程解海龍個展剛剛結束。
798藝術工廠(中國):出租空間給新聞發布會和服裝發布會等活動,也有以裝置為主的展覽。這里的房頂為獨特的鋸齒弧形,是50年前東德人設計監制的包豪斯建築,這種風格在德國也已不多見了。
ebeecake蛋糕坊:創意蛋糕品牌,ebeecake以其精緻的造型,純正的口感,健康的理念,受到了白領女性的歡迎和追捧,其獨有的情感蜜碼賦予蛋糕生命,讓人們在享用美味的同時,感受到生命的歷程,體會瞬間的幸福。遊客來798,總忘不了參觀一下ebeecake蛋糕工坊,品嘗一下美味。
北京東京藝術工程(日本):藝術區第一個畫廊。以當代藝術為主。
川菜6號(中國):川菜地道,直接從四川小地方請來的廚師,沒經過大城市的雕琢,怪味鴨是拿手菜。
AT CAFE(中國):黃銳的咖啡店,他說這里特色是義大利咖啡,比星巴克強多了。比薩、三明治不錯。建築風格突出廠房原貌。
七酒吧料閣子(中國):重要當代藝術家毛栗子所開,如果你有感觸,還可以在牆板留言。著名當代藝術家張小濤,陳文波,彭禹,孫原,慶慶,白宜洛,蒼鑫,付磊,馬樹青,邢俊勤等工作室匯聚於此。
二萬五千里長征文化傳播中心(中國):著名當代藝術家盧傑,這里記錄了他早期做過的一個活動:帶領許多藝術家沿長征的路線與當地藝術家交流。大部分路線現已走完。這里民間藝術展很有意思,像陝西的剪紙老藝人高鳳蓮的作品滿牆全是。
西苑雅集畫廊(中國):傳統畫為主,中國老畫復製做得非常好。
北京季節咖啡店(VINCENT CAFE)(法國):藝術區最值得去的法國家庭式小酒店。店主法國人溫森曾在北京一家著名法國餐廳當總經理。他十五歲起在法國巴黎學習烹飪和管理。這里法國煎餅很地道,可以放肉和菜,也可以放冰激凌和水果。溫森做的SHOOTER特別好,就是把三種酒調在一個小杯,一口乾下去。溫森人特有意思,他想對來的人說:「我們只有一生,必須試著每天都快樂。」
北京季節畫廊(新加坡):藝術區面積最大的專業畫廊,他們還專門為住在房頂的麻雀開了天窗。這兒有時候會放新的純藝術歐洲電影,在北京其他地方絕看不到。
感嘆號藝術空間(中國):藝術區最早向國際推廣中國當代水墨的畫廊
3818庫(美國):中央美院和清華美院老師的工作室。版畫與稍微傳統一點的油畫為主,挺有意思。
仁俱樂部(中國):會員制,有音樂會等活動。
隋建國雕塑工作室(中國):中央美院的雕塑工廠,外面擺著各種各樣的雕塑。毛主席的一支手臂就是隋建國的雕塑作品。
中國當代(英國):他們在倫敦的畫廊是西方第一家專營在中國居住和工作的當代藝術家作品的畫廊。
果子SAGE(中國):女人的領地,手工縫制衣服。500元,他們教遊客兩個月的裁縫。
現代書店(美國):中國當代藝術最全、最好的書店,引進很多外版書籍。
季節畫廊(中國):北京季節畫廊推廣中國和東南亞的當代實驗藝術。

⑦ 攝影和繪畫關系400字

攝影和繪畫關系400字

一、攝影與繪畫的共性特徵
(一)具有相同的美術特徵
對於攝影與繪畫相同的美術特徵,畫家兼攝影家胡伯翔在《美術攝影談》中曾作過精闢的闡述。他指出,攝影「亦為新興之美術,其發揮美感表現個性,實與其他美術無異。」「昔人稱畫之佳者,曰惟妙惟肖,予意用此語為美術攝影之釋意,尤為切當。」在藝術形態的分類中,攝影與繪畫大多歸為一類:如果以藝術形態的存在方式為依據,攝影和繪畫同屬於空間藝術;如果以感知方式為依據,它們同屬於視覺藝術;若以創造方式為依據,二者同屬於造型藝術;在反映客觀現實和表現客觀情感的關繫上又可把二者同時納入再現藝術的范疇。另外,二者在藝術特徵上同樣具有造型性、視覺性、空間性、靜止性、瞬間性的特點。造型性是通過光、影、色、點、線、面等形式在二維空間里塑造三維立體,從而刻畫出事物的外部形態;視覺性是指其作品必須有可視形象的存在,以可視形象讓讀者來讀解作品;空間性表明它是在空間里展示出來的,在存在方式上要佔有一定的空間;靜止性表明它所創造的藝術形象是靜態的;瞬間性說明它只能表現出事物的一個瞬間狀態。
(二)具有相同的視覺上的空間立體感
攝影和繪畫都是通過平面描繪造成視覺上的空間立體感。它們不同於雕塑,而是解脫了物質實體佔有的空間,壓縮為平面來表現,作用於欣賞者視覺感受習慣,造出立體的「幻象」形態。也就是說,攝影和繪畫本來是平面的造型,藉助光、色、影調、線條和構圖節奏的效應,卻表現出突兀起伏的立體感。不僅如此,由於作者在作品中熔鑄了自己對生活的思考,表達了自己的喜怒哀樂和愛憎情感,因而能喚起欣賞者相似相同的情感體驗,引起欣賞者的聯想,突破物件固有的內涵,造成超越物件以外的道德力量和藝術意蘊,使有限的瞬間形象收到了無限的效果,表達出一種歷史縱深感。
(三)具有相同的表現生活的瞬間性
攝影和繪畫要在生活的長河連續不斷流動的時空過程中,捕捉帶有典型意義的瞬間,把要表現的內容,選擇一定的空間,用物化手段凝定下來,構成具有完美精神風貌和本質意義的藝術形象。概括地講,這種典型要通過道德力量和藝術魅力揭示一定的生活真理,反映生活的某些本質和深度,造成時間連續性的運動感;要求在所描繪物件運動中的一剎那,在一個具有轉折性很強的時機里,把過去和正要到來的一些東西,凝定在一瞬之間的一張畫面上,從而反映生活的一個側面。所以,它要求作者在創作的全過程中,必須從須事物的發展、時間的流失和生活變化的最富典型意義、最有效的瞬間時機里,選擇其具有生動鮮明的個性、深厚生活內涵的特殊細節,把握生活的必然,大膽地淘汰那些偶然的非本質現象,經過嚴格的加工改造,注入作者心靈的乳液,塑造出獨具生命風採的藝術形象。
(四)具有相同的表現生活的空間並列性
作為二維空間的平面造型藝術,攝影和繪畫可以把彼此交錯的事物、多形體的各式形態、流動變幻的動作、人的內心情緒和五色紛呈的風光,通過色彩、線條、影調,在一張平面圖上並列地展現出來,構成和諧完美的整體。攝影和繪畫作品的這種視覺的直觀性,使得人們能夠把豐富多彩的生活空間一目瞭然地接受下來。比如,俄國畫家列賓的《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在一張平面上並列著多重景象:低重的灰色雲霧,一群佝僂負重艱難舉步的纖夫,中景一艘緩緩前移的龐然船體,遠景左側一葉輕帆,右側一隻濃煙飄渺的火輪。盡管欣賞者需要在篤深思考過後,才能領略隱逸在畫面深處的精神內涵,但那纖夫、雲霧、帆影卻一眼可見,造成極為強烈的可見可感的。
二、攝影與繪畫的不同特徵
(一)使用物質媒介材料的差異
攝影和繪畫所使用的物質媒介材料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攝影是科技文明的產物,攝影藝術對科技和裝置有很大的依賴性。攝影工具是一台高精密的光訊號採集器,膠片是一張化學特性的光訊號存貯器,從產生形象的角度而言,參與攝影創作的,不僅有攝影家,還有照相機。沒有照相機就沒有攝影,就談不上攝影藝術。而繪畫不同,它所用的媒介材料是顏料、畫筆和畫布(紙),科技含量低,它主要靠藝術家的「手藝」,靠藝術家的頭腦。畫家手裡的調色盤、畫筆是不能與照相機同日而語的,畫筆沒有直接成像的能力。照相機可以將形象直接攝取下來,而不必經過描繪階段,原因在於攝影有光學技術和機械技術作為支撐,而繪畫卻沒有,這樣就造成了攝影家與畫家在技術內涵上的分別。畫家的技術是一種「手藝」,而攝影家的技術則是掌握、控制照相機和暗室處理技術的能力。攝影對裝置有嚴格的要求,照相機、感光材料、化學葯劑、放大沖洗機械等等缺一不可,這些都是現代科技的結晶,所以攝影對裝置的依賴,歸根到底是對科技的依賴,正如安德烈亞斯·法寧格所說:「每一張好的照片,都是技術和藝術成功綜合的結合」。
(二)造型手段的差異
一般而言,繪畫和攝影都是通過光影色、點線面造型手段去塑造視覺形象。但從物理本質上看,繪畫上的「光」只是一種比喻的說法,是用顏料構成的色彩和以色彩表現出來的「光的幻覺」;攝影的光卻是真正意義上的光,「是光的物理學、化學感應所造成的影調和色彩」。所以,「光」是攝影藝術造型的最重要的材料。在攝影創作中,與正確感光相聯絡的,是攝影家如何用光,如果說感光更多地表現出對裝置和技術的依賴,那麼用「光」則主要是一個藝術問題了。畫家只要有了「光」,就可以作畫;但對攝影而言,沒有「光」就沒有「影」。在攝影師眼裡,光就是畫家手中的顏料。
(三)表現瞬間性的差異
攝影一旦選擇了物件,那麼物件就會按它本來的樣子攝入鏡頭,留在感光膠片上,而這一「咔嚓」的瞬間是不可能重復的,攝影是用鏡頭去看,用「光」去捕捉「真實」,是真正抓住了瞬間的藝術。繪畫也是去表現生活的瞬間,而這種瞬間與攝影意義上的瞬間,有著本質的不同,繪畫的瞬間是用眼睛去抓取的,留存在大腦中,再用筆去表現真實,這種瞬間的真實就帶有很大的漂移性,與其說是「瞬間」,倒不如說是「印象」。
被攝者在陰影中,常常表現的調子較暗,立體感也不好,我們可以從有陽光的地方,用反光板將陽光反射到被攝者面部和身上,改善他們的受光情況,使照明光線有利於人物的造型。
(四)表現方法及工藝流程上的差異
攝影擷取生活「瞬間」的速度,迅速而敏捷,而繪畫卻遲緩。一個畫家將留存於大腦的印象再現出來,往往需要十天半月甚至一年半載乃至更長。在表現方法上,繪畫靈活多變,可具象、可抽象、可現實、可浪漫;而攝影卻不同,照相機只能紀實性地抓取生活中的瞬間景象。但現實生活中的景象總是鬆散和偶然的,要使互不相關的事物關聯起來,或者從一大堆偶然聯絡的事物中找出必然的聯絡,讓無序成為有序,這就要求攝影家有選擇的拍攝。而攝影瞬間的不可重復性,就決定了攝影家要去捕捉、去發現、去等待符合自己審美思想的光線,尋找符合自己意圖的角度。這種選擇性也決定了攝影家對光線、對現實瞬間、對事物的理解能力的很好把握。
三.攝影與繪畫相互交融的關系
當代藝術的程序事實告訴我們,當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與風格被人們長期欣賞而感到乏味的時候,往往需要多樣化的技巧和表現手法與之適應,因而藝術便不斷進行創新或拋開程式化的技術規范和固有的審美模式,或從其他藝術形式中吸取營養作為一種補充、更新,從而建構起新的樣式和新的審美視象,以滿足人們新的審美需要。尤其是在藝術觀念與審美觀念不斷更新的今天,各種藝術門類之間的橫向滲透、吸收,越來越成為創新的一種途徑,這是不爭的事實。同樣地,攝影和繪畫也不例外.
在當代造型藝術的開放性與多樣性同步發展過程中,攝影與繪畫更是自覺不自覺地在相互撞擊、交叉中表現出多方位的藝術交融,從一些意境深邃的作品,可以看出它們的互補因素和特徵。如攝影家林森的《水鄉懷想))(獲第九屆國際影展金牌獎),朱丁甲的《苗家責任田》(見《全國第十三屆攝影藝術作品集》),其畫面影像就凝結著國畫的筆墨韻味、版畫的刀痕雕跡;孫鳳初的《季香》,顯現著油畫粗獷筆觸肌里的特點;美國攝影家邁克爾的《風光》、《靜物》,滲透著印象派繪畫色彩的對比與彩色並列而產生的混合效果。又如國畫家程十發的《竹》,美國畫家秋陽的《入流》、宋陵的《作品12號一無意義的選擇》、王懷慶的《走向世界的人》等美術作品,均程度不同地吸收、融合了攝影的表現形式。
此外,從人類藝術發展史來看,古往今來任何一門藝術的表現媒介、語言、手段和技巧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其中就貫穿著不同藝術之間在相互撞擊、交叉中所進行的吸收、借鑒、改造、創新。特別是「現代的藝術都明顯地具有吸收、借用、綜合其他藝術門類特點的傾向,使其本身具有更大的包孕力」( 朱羽君語)。攝影藝術的存在與發展,以及大量的藝術實踐證明,它橫向地兼收幷蓄他種藝術之長,尤其是繪畫之優點,吸取精華,取長補短,通過充分調動攝影藝術表現手段去多方位地反映復雜多樣的現實事物的形態,已成為創作中的新因素,其目的就在於使其自身獲得更大的包容性與多義性。
那麼,藝術間的相互聯絡、相互作用、互為影響、互為滲透,是否就會失去自身藝術的特徵呢?事實並非這樣。眾所周知,繪畫是攝影的姊妹藝術。攝影術誕生以後就受到繪畫的薰染。繪畫的很多基本功,如對明暗的把握、色彩的認識和運用、構圖的選擇等等,攝者無不用之。有繪畫基礎的人進入攝影行業可在很多方面輕車熟路,事半功倍.特別是在攝影過程中、後期暗房處理攝影影像時,會因對繪畫種類特性的善長或偏愛而將畫技溶入拍攝和影像之中,產生的影像作品給攝影帶來了很多畫意的感覺,給暗房技術許多新的突破.這方面成功的例子是很多的.除此之外,攝影還從文學、戲劇、音樂、雕塑、建築、書法等藝術門類吸取了自己所需的東西。然而,它既沒有被繪畫或其他藝術所同化,也沒有失去自己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的本質特徵,更沒有產生什麼危機.相反這些吸收對於增強攝影生命的活力與生機,豐富和擴充它的藝術手段以及發展它的表現形態,無不產生了有益的作用。繪畫受到攝影的影響,但並沒有消亡,反而促使自己重新去探索藝術目標。攝影與繪畫並存互補,彼此滲透,並不等於泯滅或削弱自身藝術的特徵和品質,而且有助於豐富它的美學形態結構。
著名立體派藝術家洛特早在第一次世界攝影展中就寫道:「在一個世紀之內,這個機器將會是畫筆、調色盤、色彩、靈巧、習慣、耐心、銳利的目光、筆觸、顏料、透明色、訣竅、立體感、精工、逼真。」(0l32一133)當代攝影家康詩緯在他的專著《攝影版畫》中也談到,攝影的寫實紀錄和版畫的刀法肌里構成了攝影版畫的雙重審美趣味。由此可見,攝影家所採取的攝影與繪畫交叉融合、寫實與寫意溶為一體,不僅表現了他們新的審美追求與藝術趣味,而且可以彌補自己的不足,矯正它的偏差,從而掌握新的手法和方法,顯露出多樣的審美品味。
美國藝術家、攝影師曼·雷(1890一1976)曾經就攝影與繪畫之間的關系作了這樣經典的闡釋:「我拍攝不想繪制的東西,繪制我拍攝不出來的東西。」這一信條深刻地揭示出繪畫與攝影之間的互補關系,同時曼·雷兼具畫家和攝影師的雙重身份也從實踐上印證了繪畫與攝影之間的親密姻緣。
文藝理論家鍾本康曾在論述小說的「藝術綜合」中提到,凡藝術總是按照美的規律創造出來的,它總是根據藝術家所感受到、體驗到、認識到的思想感情創造出來的。因此各門藝術之間的相互啟示、滲透、綜合、融化是合乎藝術內在規律的,是不足為奇的。
事實上,經過藝術交融的作品所顯示出來的新藝術語言與表現手法、技巧,不僅反映藝術家們對於美的探索的勇氣、銳意創新的精神,而且包含了創作主體創造力、想像力和艱難復雜的藝術轉化過程。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攝影與繪畫在視覺語言、表現手法與藝術形式的交融中,從整體上補充、豐富和完善了自身的藝術形態。拓寬了畫面視覺元素多樣組合,審美意象自由物化的可能性,從而促進創作主體更深刻地創造藝術影象,表達豐富的藝術內涵。例如,攝影大師郎靜山的《湖山攬勝》,為了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眷戀之情,借用中國傳統繪畫的表現形式,採取集錦技法,將不同時空的霧山、村舍、亭台、漁舟、蒼石、叢樹等景物,有序地組合在同一幅照片上,參差俯仰,疏密有致,恰似一幅水墨山水長卷畫.尤其是散點透視、畫面題跋,不僅增添了作品的民族特色,而且整個畫面有一種空靈美,蘊藏著雅潔淡逸的意境。而姜彪拍攝的《宇宙與人生系列》,從畫面結構分析,作者同樣吸納、融化了現代繪畫新空間組合方式與透視關系。新有的結構、變調的色彩增強了作品的形式感,加深了畫面的藝術底蘊,構成一種強勁的藝術張力。因而這組具有探索性的照片才蘊含著極其豐富的審美內容,具有震撼心靈的藝術力量,給人以新穎獨特的審美感受。
隨著現代社會的日新月異,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在藝術的內涵與外延不斷擴充套件的今天,攝影與繪畫之間的相互關系正發生深刻的變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兩者的交融將是一種長期的文化現象,這已成為當代影畫創作中的一種明顯的趨勢,並將煥發出勃勃生機。

攝影和繪畫之間是什麼關系?

談到攝影與繪畫,最敏感的一個詞是「真實」。攝影術的發明無論從觀念還是功能,對近代繪畫的沖擊都是巨大的,不過總有一些細心的人敏感地把握住了它們之間的差別。
不過,攝影與繪畫的差別也許只在一線之間。如果攝影不僅作為圖象記錄而且創造一張作品的話,它與繪畫更是有著不可分割的淵源。
現代,有相當數量的攝影師把他們的鏡頭當作畫筆來進行創作。看過這些作品,真讓人覺得所有的界限和理論問題都不是主要的,無盡的創造力和捕捉美的能力才是最值得我們珍惜的東西。

攝影與繪畫的關系

最早的繪畫起源是對實物的描述,越詳盡越好,也就是寫實派,一直到文藝復興時期吧(記不清了可以查一下),人們追逐的是對事物詳盡的實際描述,後來才出來了莫奈這樣的印象派畫家(印象派是馬奈最早,但沒有莫奈出名),人們對繪畫才有了別的形勢追求,再後來有了畢加索這樣的抽象派。繪畫可以說是攝影的前身,用攝影來記述實物狀態,而攝影的技術也很多都是以繪畫作為基礎,比如色彩搭配,布景的框架(也就是整個畫面中各個物體的形狀),以及現在還有虛化的攝影藝術類似印象派得畫。

兩者共同點都是發現美,假如簡單點說,攝影師留住美麗,而繪畫是加工美麗。
一張繪畫作品,或多或少凝聚了創作者的想法和觀點,就是你看到很像拍下來的一樣,在當中畫畫的人進行了處理,比如說更突出主體,削弱背景,模糊分界線,同樣表現一個人或者景,可以用直線、曲線(從線條的語言上說)表現,也可以用素描、中國畫、油畫、水彩、水粉、版畫。。。。。。(從繪畫的形式上)表現。而這一切,在選擇以上的繪畫語言或者是繪畫形式方面,也是一種個人的理念或者是主觀意識(你為什麼選擇水彩而不選用素描表現?為什麼你畫得寫實而不畫成是抽象呢?)。
我的老師曾經在教我畫素描的時候說過,假如你很執著畫的物件與你的畫那裡不怎麼樣,你倒不如去拍照好了。他的意思是,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有些看上去不美的東西,在畫的時候可以進行主觀處理。(比方說這個女孩手的比例看上去不舒服,而繪畫的時候可以自己想像成,或者加工成舒服的比例。)

攝影與繪畫的關系100字以上

攝影與生俱來就跟繪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攝影最開始是服務於繪畫的,攝影史中還掀起過畫意派攝影的風潮,在我的理解中繪畫中的層次關系體現在攝影中就是影調的一種把握和處理,包括構圖啊,色調啊,什麼的都是攝影和繪畫共同所要解決的問題。

攝影和繪畫的區別.ppt

攝影一詞是源於希臘語 φῶς phos(光線)和 γραφι graphis(繪畫、繪圖)或γραφή graphê,兩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線繪圖」。攝影是指使用某種專門裝置進行影像記錄的過程,一般我們使用機械照相機或者數碼照相機進行攝影。有時攝影也會被稱為照相,也就是通過物體所反射的光線使感光介質曝光的過程。有人說過的一句精闢的語言:攝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縱即逝的平凡事物轉化為不朽的視覺影象。

攝影和繪畫有區別嗎?

攝影和繪畫有區別
1.攝影偏向於現場感、客觀性;繪畫偏向於假定性、理想化。
攝影的現場感、客觀性是由攝影器材如照相機,感光片等的物理特性決定的。攝影整個過程中,要多次藉助科學技術,要運用機器作助手,離開照相機本身的機械作用,離開暗室工藝,攝影作品的產生便不可能。而繪畫則不然,一枝畫筆一張紙(或一塊布),加上顏料,作者便可隨心塗抹,欣然命筆。
2.瞬間的表現。
攝影與繪畫都要凝固瞬間,然而攝影對瞬間凝固的方式是受天、地、人的嚴格限制的,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過了這村沒這店」便是指此而言。「攝影家只能在頃刻之間完成,不能拖延,不能停頓,不能修改,不能再作考慮。在他開啟鏡頭的一剎那,所有細節全被記錄,甚至比他用腦筋記憶還要快。」威斯頓《以攝影的方式看攝影》繪畫則不同,它雖然也只能表現某一個歷史瞬間、某一個生活斷面,但它顯得從容自由,畫家完全可以將反復構思的瞬間凝結,存之於心,隨後在畫室胸有成竹地反映出來。繪畫中的瞬間是經過畫家感受生活、決定主題、構思畫面、打出草稿、反復修改、最後固定下來的。而攝影的畫面瞬間則是攝影家現場看到、想到、抓到的。繪畫的著眼點,受人眼自然的、生理條件的制約。畫家只能畫人眼所見到的。如對奔跑的駿馬四蹄的畫法,就曾為哪個蹄子著地爭論不止。而攝影是科學的記錄,它往往能攝到人眼看不到的,因為在觀察事物上,相機的鏡頭要比人眼來得精確。人眼的視覺只能停留在第—認知層次上,而鏡頭視覺甚至可以延伸到原子核的內部。
3.光與影的應用。
光的記錄作用,是攝影的特長。可以說,攝影是用光來表達思想和記錄感情的。而繪畫對光的表現就略遜一籌。攝影就是用光的語言來造型,所以有人稱攝影為「光畫」。在光的運用上,攝影影響了繪畫,也提高了繪畫的技能,完善了繪畫的表達方式。特別是彩色攝影技術,提供了畫家眼睛所感覺不到的光。
4.真實感
攝影依靠照相機的機械效能和光學效能,對其所要表現的物件給予最直接最真切的描繪,這是繪畫所無法比擬的。同是表現一個人,照片可以是其人,繪畫只能像其人,繪畫可以達到「逼真」,而攝影卻可以做到「紀實」。在攝影中,被拍攝在畫面里的人張三就是張三,不能為李四,畫面中的景,桂林即桂林,不會是太湖。因此,攝影無論如何不能像繪畫那樣用虛構、塑造的手法,創造攝影的「典型」。雖然攝影與繪畫都藉助於工具,但照相機比畫筆對作者的約束限制性更大。違背相機現場捕捉客觀紀實特性企圖用掌握畫筆的辦法是不行的。
攝影與繪畫是兩個不同的藝術門類,各自有著不同的特性,因此不能混為一談。

攝影和繪畫之間是什麼關系?拜託各位了 3Q

我認為「攝影」這個概念將會擴大、泛化,最終涵蓋「繪畫」,也就是繪畫成為「大攝影」的一個分枝。 大攝影應該是指一切帶有主觀意識反映客觀影像的形式,而無關乎通過什麼手段:用相機批量記錄象素也可,在數碼照片的基礎上重新排列組合象素也可,或手工創造每一個象素也可(即傳統繪畫)。繪畫就像工藝品大類中的純手工工藝品一樣,作為比較稀有的一支而存在。

攝影和畫畫有關系么?

攝影一些 風景 人物等…… 可以畫畫

攝影藝術和繪畫藝術的關系!

攝影藝術是 造型藝術的一種。以照相機和感光材料為工具,運用畫面構圖、光線、影調(或色調)等造型手段來表現主題並求得其藝術形象。拍攝者使用照相機反映社會生活和自然現象,表達思想感情。根據藝術創作構思,運用攝影造型技巧,經過暗房製作的工藝程式,製成有藝術感染力的照片。」
繪畫藝術也是造型藝術,忠實於客觀物象的自然形態,對客觀物象採用經過高度概括與提煉的具象圖形進行設計的一種表現形式。它具有鮮明的形象特徵,是對現實物件的濃縮與精煉、概括與簡化,突出和誇張。
攝影藝術與繪畫藝術都屬於造型藝術

閱讀全文

與攝影藝術裝置多少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