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孩子把吃飯變成「美術課」,家長怎樣做就可以了
妮妮是一個「畫畫」的高手,但她的爸爸媽媽似乎對她的這一「愛好」欣賞不來,因為或許妮妮真的是個繪畫的小天才,可是她好像選錯了作畫的地方。原來,妮妮「畫畫」的地方就是家裡的餐桌,而她作畫的原料就是她不愛吃的食物,每次吃飯就像在上「美術課」一樣,她把食物擺的滿桌都是,手上、臉上也不放過。對於妮妮這種讓人頭疼的行為,爸爸媽媽不是沒有試圖制止過她,可是每次都是徒勞,父母的教育沒有起任何作用,下次吃飯的時候,妮妮還是會把食物弄得到處都是。
4.給孩子准備適合他吃的東西
對於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來說,有的食物可能太大了而不容易吃下去,其實一開始並不是想要拿著食物玩來玩去,但是每次的食物都不符合他的尺寸,慢慢就學會玩食物了。家長在給孩子准備食物的時候,要把食物做成方便孩子吃的大小,不給孩子玩食物的契機,就能避免孩子以後在餐桌上發揮自己的「畫畫」天賦了。
5.家人要以身作則,尊重食物
孩子的飲食習慣很多都會受到周圍大人的影響,如果大人們對食物不尊重,總是對飯菜挑三揀四的,孩子就會覺得玩食物不是什麼不妥當的行為,家長再怎麼說教也不會有效果。
6.及時表揚孩子好的表現
當孩子認真吃飯時,家長應該及時對他進行表揚,讓孩子知道認真吃飯就會得到稱贊,這樣就會有動力做得更好。
⑵ 談吃飯的藝術
吃,誰不會呀?一定會有讀者這樣問。但是您的吃飯是怎樣的呢?是細嚼慢咽,還是狼吞虎咽,是您吃到適量便不再吃了,還是吃到飽腹為止?是心懷感恩,還是吃到就好?這一系列的問題,您有想過嗎?
吃飯,真的可以吃出藝術來。那麼,我們如何能夠做到吃出藝術來呢?
下面我就美國印第安納州立大學心裡榮譽教授,耶魯大學博士,正念飲食覺知訓練創始人,珍·克里斯特勒的《學會吃飯》,來為大家講解一下如何讓吃飯成為藝術。
一、首先,我們要知道,吃飯,真的不那麼簡單。
就如有信仰的人的飯前禱告,僧人吃齋前念一段佛經一樣,我們首先要從思想、心智上認知吃飯是一件滿足我們需求的事情,是每天要做的事情,我們必須懷揣正念去感知它,並培養它,形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
所謂正念,就是你專注且不加批判地察覺自己的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它能讓人更深層次地聯結智慧心智,促進我們更深入地思考,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
您一定會說,不就一個吃飯嘛,怎麼這么啰里啰嗦啊,但是吃飯真的很重要,這小到一頓飯的事,大到一個人為人、做事,甚至到人生的事。看到我們周圍的人為什麼戾氣越來越重,肥胖、糖尿病人、代謝紊亂的病人越來越多,這真的與吃飯有關,如果你的飯吃好了,它甚至可以改變你的人生。
那麼我們如何利用正念來對待飲食呢?首先,我們要了解以下原則:
1.了解自己的需求:一個人有多餓、多飽,需要吃多少,根據你的需求來了解你自己。
2.通過感受來了解自己,再決定自己吃多少,而不是批判和控制甚至是懲罰自己。
3.食物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不同程度的價值和滿足感。
4.計算熱量,了解食物的熱量和自身的需求,以此獲得對食物需求的平衡。
5.放棄依賴意志力和罪惡感,那會導致我們掙扎和不滿,與正念相悖。
6.每一口都能發現喜悅,這才是正念的力量,用它來引導我們吃或是不吃。
7.你的生命不僅限於飲食習慣,還要學會對各種事物的察覺,關注和欣賞。
二、接下來,我們按照吃飯的順序開始。
首先,你真的是餓了才吃嗎?在很多時候不是這樣的,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論,人人都有吸吮的慾望。這在男性可能表現為抽煙和交談,在女人則可能是嘮叨和咀嚼。所以我們必須先知道自己為什麼進食,才能避開錯誤的進食。就如同醫生為患者治病,只有知道病因才能對因下葯,只有這樣才能葯到病除。
1.進食的原因
①生理飢餓:身體感受到了飢餓,才是最健康的進食信息,便可以打開進食模式。
②食物的誘惑:看到、想到、聞到甚至聽到食物,開啟你進食的慾望。
③記憶:喜歡某種食物,是因為曾經有過記憶,比如媽媽做的湯圓。
④社交壓力:比如朋友親手做的蛋糕,希望你嘗嘗。
⑤把進食合理化:比如說,「我只吃一口」。
⑥想要釋放情緒:在長期悲傷、憤怒、焦慮等狀態下,想要吃點「好吃的」釋放自己。
2.感到飽足的三個元素
為了避免過量進食,我們要學會察覺飽足感:
①味覺:你看窮苦人在吃飯的時候會覺得吃啥都香,但那些富裕家庭的公子小姐們吃山珍海味都不覺得香。所以人在飢餓的時候,會覺得食物特別好吃,等到沒那麼餓之後,味覺上就沒那麼好了。當你留意到不那麼香了,就說明已經不值得再吃下去了。
②腹部:它不是飢餓感的反向,而是依照所吃食物的體積形和重量形成的感受。也就是說隨著你進食量的多少,慢慢地腹部就有飽足感。注意去感受它,它能告訴我們何時停止進食。
③身體:當你身體上感到整體的愉悅和放鬆的時候,就是身體的飽足感,而繼續進食就會導致愉悅感下降,注意體會這種感覺。避免進食過量。
三、針對我們只在真的餓了的情況下才接受食物,我們要進行辨識飢餓感的訓練:
①設定飢餓感量尺。量尺區間為0-10分,0分表示完全不餓,5分表示中等飢餓,10分表示非常飢餓。
②察覺你的飢餓程度,嘗試將生理飢餓和其他進食原因區別開。問自己:
(1)我的飢餓程度是輕度、中度、還是非常飢餓?
(2)飢餓感在身體的哪個部位?
(3)飢餓時什麼感覺?
(4)腹部有哪些感覺?
(5)身體有那些感覺?
③根據飢餓量尺,留意腦海中浮現的飢餓程度。
④深化覺知,感受自己在不同飢餓的分數下,身體的不同感覺。
四、享受食物,但不一定要吃完。
飽腹感的訓練:喝下500毫升水
①設定飽足感量尺:量尺區間為0-10分,0分表示一點都不飽,10分表示非常飽,中度飽是5或6分。
②准備500毫升飲用水,分別裝在兩個杯子里。建議在空腹時進行此項練習。
③閉上眼睛,深呼吸
④快速喝下其中一杯水。運用飽足感量尺,評估此時的飽足程度。你的分數有什麼變化?你是如何決定這個分數的?
⑤快速喝完剩下的一杯水。再次為自己的飽足感打分。這時,你的分數有什麼變化?留意喝水如何影響你的飽足程度。
五、接下來我們將進入進餐模式的訓練:
練習1:正念呼吸
①運用腹式呼吸做三到四個深呼吸,肩膀放鬆、肚子放鬆。腹式呼吸是把氣吸到腹部去。可以把手放在腹部上,吸氣時,腹部頂起來,呼氣時,從腹部把氣慢慢吐出來。
②呼吸慢下來,找到平常的呼吸速度和節奏。
③跟隨呼吸,留意整個過程。吸氣時,空氣是冰冷的,吐氣時,空氣是溫暖的。
④走神時,用呼吸把注意力帶回,察覺當下每一個感受、想法、情緒和體驗。比如鼻尖空氣的感覺、身體的延展或腹部的起伏。
⑤在你設定的時間結束,靜坐10-20分鍾。
練習2:迷你靜坐
①進行幾次深呼吸,放鬆肌肉。然後,放慢呼吸速度。
②留意自己的情緒、身體感受或想法,同時把注意力放在想要的位置上。比如問自己:我感覺如何?大腦在想什麼?
③察覺你發現的事物,無需批判它們。
④觀察它們,然後,選擇如何有效響應而不是自動反應。
練習3:正念進食
①准備四顆葡萄乾放在面前,閉上眼睛。通過迷你靜坐讓自己變得平靜專注。
②睜開眼睛選擇一顆葡萄乾。留意它的大小、質地,就如同從未見過或吃過它一樣。聞起來如何?輕觸嘴唇時是什麼感受?
③閉上眼睛,將葡萄乾放進嘴裡,先不要咀嚼,用舌頭碰觸,讓它在嘴裡滾動。留意它給你的感覺和味道。
④開始慢慢咀嚼,充分體驗每一顆葡萄乾的味道。察覺味道有什麼變化?什麼時候有吞咽的沖動?這是一種什麼感覺?
⑤繼續咀嚼,直到從它那兒萃取出全部的愉悅感,然後吞下。此時感受如何?
⑥用同樣的方法吃第二顆和第三顆葡萄乾。它們有哪些相同或不同之處?你發現了哪些驚喜?察覺整個過程中的想法和感受。比如,你是否會批判葡萄乾?你對葡萄幹了解多少?它在哪兒生產?如何採收和包裝?如何從產地到你的面前?
⑦准備吃第四顆葡萄乾前,想想自己是否真的想吃它。然後,再決定吃還是不吃。如果決定吃這顆葡萄乾,那麼,要像吃前三顆一樣,用正念的的方式。
⑧無論你是否決定吃第四顆葡萄乾,想想自己是如何做出決定的。比如,決定過程是怎樣的?其間有什麼想法、疑惑或擔憂?
⑨結束時,進行兩到三個深呼吸,把覺知帶回身體,接著睜開眼睛。
六、留意熱量:當一提到熱量人們常常會焦慮。事實上,它和恐懼一樣,我們越了解它,就越自在,也更能掌控它。比如,一個蒸好的二兩饅頭的熱量是200大卡,而一個70公斤的人跑1公里消耗的熱量是70大卡,可見,如果你要消耗掉這二兩饅頭,就要跑3公里。
了解了熱量與食物的關系,熱量與運動的關系,你就知道了食物與運動的關系,進而知道什麼時候適可而止了。可見對於減重的人來說,減少飲食比運動來得事半功倍。
當然,運動仍然很重要,對久坐不動的人來說,只需每天10分鍾的快走就能增加你兩年的壽命。
七、留意熱量,但不執著熱量
練習建立飲食計劃:
①想想自己平常都吃那些食物。這包括家中的用餐和外食。
②找出5-10種可以不吃,或者可以減量的食物。在這些食物中找到每天減少500大卡的方式。比如每餐少吃一兩饅頭,晚上少吃一把瓜子。
③製作一張表格,用來決定每天怎麼減少500大卡。表格包括日期、餐點、食物分量、熱量等元素。當你把計劃附在紙上意義將變得非凡。
④執行計劃時,運用表格來追蹤進度。做到的打勾。但要保持一個彈性的心態,不必嚴格限制每天一定吃多少。只要按照每周或每月設定的熱量預算就好。
八、告別壓力型進食
①察覺自己在焦慮、憤怒、憂郁、無聊或其他情緒時,是用什麼方式面對和獲得緩解的。吃東西是你第一個浮現的念頭嗎?如果是,具體是什麼情況?你需要吃多少?
②不餓卻吃了東西時,想想是否因某種情緒誘發的。這時,你的感受如何?
③辨識這些情緒的同時,思考是否有某種食物和特定的情緒聯結。比如,某人憤怒就想吃巧克力。
④探索情緒誘發因素時,留意整個過程的經驗,以及它們什麼時候出現。比如,吃了東西,感覺變好了,還是更糟了?有人可能情緒有緩解,但是因吃了過多的高熱量食物而後悔和怨恨自己。吃了一份之後,是否能停得下來?這些答案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自己。
練習2:隨著沖動的海浪漂浮
①當你不是生理飢餓,卻感覺到強烈的情緒反應或進食渴望時,可以做此項練習。
②深呼吸,感受你的情緒。它有多強烈?它在身體的哪個部位?留意你腦海中浮現的想法。
③察覺自己在感受這些情緒時,對食物的渴望有多強烈。如果你有強烈的感覺,那麼他在身體的哪個部位?有多強烈?你渴望那些食物?
④留意你的想法、情緒及渴望,無須批判。嘗試觀察這些感覺和沖動,直到它消失。這些察覺將強化你的覺知和你隨著情緒漂浮的能力。
結語
關於正念進食,不光是針對吃這件事,它的原理也同樣適用於各種情緒,照顧我們自身的感覺,並體驗它所帶來的各種身心的反應,隨著情緒的海浪漂浮,直至消失。這也是利用正念不批判,不逃避,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感受它,安撫它的原則。所以正念進食不光是吃飯的問題,它也關乎人生,可以讓人生活出藝術范兒。
其實,最終的結論就是要慢下來,用心去感受你的情緒、身體的知覺,隨著情緒的海潮漂浮,直到浪潮退去。你所有的不滿、戾氣,也逐漸消失。讓你的人生充滿正念和愉悅。
⑶ 做飯可以是一種藝術嗎
樓主你好,做飯可以說是一種藝術,按照合理的食材搭配做成色香味俱全的飯菜,好看也好吃又有營養無副作用,即享受美食也欣賞藝術。可以說是一種藝術的。
⑷ 南寧的糯米飯為什麼那麼受歡迎,怎麼做呢
你好,個人認為南寧的糯米飯在冬天的時候非常受大家的歡迎。平時南寧常見的有糯米飯加綠豆蓉和臘腸、五色糯米飯、扣肉糯米飯等吃法。在冷冷的冬天,吃上一口熱氣騰騰的糯米飯,糯米香噴噴的,便宜又管飽,真的是非常的贊~
以前讀書的時候,南寧街頭總是有很多人拉著一大桶糯米飯和綠豆蓉、臘腸在街邊販賣,糯米飯兩塊錢,加臘腸三塊錢,香噴噴的糯米飯配上有點鹹的綠豆蓉,再夾一根甜甜的臘腸,吃上一份管飽一個上午,真的讓人很滿足!
而每到每年臨近三月三和清明的時候,壯族的小夥伴們就會開始製作大家都很熟悉的五色糯米飯啦,用天然的材料對糯米飯進行染色,最後再蒸熟,整個糯米飯的口感不但松軟噴香,還帶著植物獨有的 健康 和美味,簡直便宜美味又 健康 !
在南寧還有一種糯米飯的吃法,就是加扣肉或者牛腩,用煮得香濃的扣肉醬汁、牛腩醬汁淋在糯米飯上,好吃、入味,不過吃多了有一點膩是真的。
現在正是吃糯米飯的時候呀!廣西清明過後就開始上墳了。上墳必須要有糯米飯滴。那麼糯米飯怎麼做的呢?先說說五色糯米飯吧。那顏色可都是天然染料。綠色無污染的。絕對不是色素。。。黑糯米飯是楓樹葉搗碎跟白糯米一起泡一晚上。然後蒸熟後就是黑色的了。紅色是山上一種野生樹。。名字我只會壯話。普通話不會說。這樹刨幾片出來泡出的水是紅色的。再用紅水泡米。黃色。紫色都是一些野草但是真心不知道普通話叫什麼呀。總之泡好米。上鍋蒸。最好用龍州縣特製的一種瓦鍋。叫「錚」。那蒸出來的糯米飯才叫香呢。然後蒸好後拌點花生油。鹽。愛吃綠豆的。可在米飯上放去皮的綠豆一起蒸。最後在放點炒過的花生碎。。誒呀。越說越想吃了。糯米健脾。但不宜消化,腸胃不好。膽不好的少吃為好。。。你們還喜歡我們廣西的什麼 美食 呀?都討論一下吧。圖片糯米飯是我媽媽做滴。
哇……好多年沒吃了。以前讀書的時候經常吃。主要是方便。便宜,以前讀書是一塊錢一團,加根臘腸一起是兩塊到兩塊五,現在不懂什麼價格了
上課,上學時間趕路上碰到就花個幾塊錢買上一團公車上吃,不然就到了上班的地方在吃,很方便能放在包里,手拿著也方便,關鍵它能頂餓,糯米飯本來就是吃了容易飽又不易消化頂餓的東西,吃上一團。早上活力滿滿的,多吃一團中午吃午飯時都還沒覺得餓,反正就是實惠,方便,又 健康 ,所以大家都愛呀
做法就是把糯米泡好後加點油上木桶蒸就好啦,綠豆去皮上鍋蒸熟後壓成泥,臘腸也是蒸熟就好,這樣一團糯米飯加3分之1綠豆泥再加一根臘腸搭配一起吃,完美,還有加點酸菜的,加塊扣肉的,反正我還是最好加個綠豆泥就好,不喜歡加太多,膩……
哇……好多年沒吃了。以前讀書的時候經常吃。主要是方便。便宜,以前讀書是一塊錢一團,加根臘腸一起是兩塊到兩塊五,現在不懂什麼價格了
哈哈,南寧位於祖國南方,屬於亞熱帶氣候,動植物豐富,四季常綠花鮮艷,糧食作物一直以種植水稻為主,所以,能把稻米文化發揮的淋漓盡致。自然能把一坨糯米飯做出N多花樣。
其中,五色糯米飯是最具代表之作,清明和三月三,南寧人會用楓葉、蒙迷花或黃姜、黃藍草、紫藍草搗碎取汁,再用當年新鮮出產的香糯米進行染色上色,使其五彩繽紛、賞心悅目,再混合各種植物的香味,讓它更加清香四溢,加點臘肉或臘腸,炒一炒,臨出鍋前撒上一把小香蔥,即成為祭祖、踏青中絕對的 美食 。
除此之外,還有水街的扣肉糯米飯
,一碗糯米飯配上一大塊又香又饞人的大扣肉,經濟實惠又營養,吃著超過癮,一個字:爽!
還有天天滿大街的早餐糯米飯,一碗糯米飯上加點香香糯糯的綠豆沙,3、2塊錢,塑料袋裡一裝,拿著就走,原始、簡單、便宜又飽肚子,還特耐餓,這樣的早餐,有誰不愛呢!
……
數不清的做法和美味,如果你喜歡,就親自來南寧感受一下吧!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歷三月三是壯族人的傳統節日,近年來也成了廣西人的法定假日,它是壯族人的重要節日,僅次於春節,屆時家家必做糯米飯,用來祭祀祖先,祈求五穀豐登,同時也是用來招待賓客的 美食 擔當,據說和粉蒸肉一起吃,才叫經典。
雖說糯米飯不只廣西人愛吃,但能將糯米飯做出無盡花樣來,也只有廣西人了吧,受歡迎,首先是基於這樣的前提下。
其次,糯米飯用來作早餐,最適合不過,耐餓,營養,可惜,南寧以外的地方,並沒有那麼普及,不然,我也會放棄包點而選擇它的。
相對於平常的白色糯米飯,五色糯米飯更受歡迎,其實不僅五色,做成十色都有可能,如果想品嘗這一傳統 美食 ,在三月三節期間來廣西,定不會讓你失望,尤其南寧的武鳴區,羅波鎮的祭祀活動比官方的還要早,鑼鼓喧天的熱鬧勁,歌圩上親見,壯族人唱山歌,真是張口就來。
那年我在三月三的節慶活動現場,看到五色糯米飯的製作大賽,大開眼界,具體多少色,數不過來,原來米飯也可以當畫布,那些充滿想像力的作品,是 美食 ,也是藝術品,讓人垂涎三尺,卻不忍下手!
五色糯米飯的製作方法不算難吧,無非是程序多一些,原料和手藝才是關鍵,用紅蘭草或大紅葉(紅色),紫藍草(紫色),黃姜或黃花草、梔子(黃色),楓樹葉(黑色)等葯食同源植物,搗爛浸泡製成有色汁液,浸染糯米約10小時,加上原色糯米(白色)共5色,分色裝入蒸籠蒸煮而成。
其飯質柔軟,色澤亮麗,氣味清香,據說還有一定的保健葯用功效,真正的 健康 綠色食品,還含著節日的祝福,怎能不愛?
昨天才去吃了老也嘢扣肉的,吃著時還好,過了一會就想吐了,不習慣糯米飯了。我個人偶爾解一下饞就好了。
哈哈,不管春夏秋冬在我們廣西有吃糯米飯的習慣。在一些重大的節日,有做糯米飯來宴請貴客。
我記得我參加工作那年,早上起得早,趕不急做早餐,經常會在路邊攤買上一塊錢的糯米飯來充飢當早餐。那時的物價不是很高,一塊錢的糯米飯得到很多了。糯米飯裡麵包有綠豆蓉,蘿卜干酸菜之類的鹹菜,有些還配上幾塊油炸鬼,再加五毛錢就可以得根細長的香腸了。別說吃起來挺有滿足感的。
現在街頭上的糯米飯五花八門,品種很多,最少一份下來也要三五塊不等。在日常生活中,廣西人離不開吃糯米飯,你有品嘗過廣西的糯米飯嗎?
南寧的糯米飯跟南方的材料不同,南寧的江米與黑米用壓力鍋燒出來的,材料有臘肉,油條等材料。把糯米放在保鮮袋上面鋪平放上油條,火腿腸或者臘肉,赤豆湯或小米粥,早飯吃好了。
南方的做法比較復雜。白糯米與黑米用水搗洗干凈,用木頭桶在爐子上蒸兩種糯米飯,白色和血糯米兩種,材料有:肉鬆、油條、鹹菜、榨菜碎、火腿腸、鹹蛋、芝麻糖粉,用糯米放在保鮮膜上攤平,肉鬆和火腿腸放在糯米捲起來就可以吃。鮮牛奶、酸奶、豆漿等配套吃,完美的早餐。
說起南寧的糯米飯,我是跟老公結婚後才知道的,因為他就是南寧人,每年的三月三祭祖前就要弄五色糯米飯,染料是上山找的,有找來煮的,有泡米一起的,我還問,不怕有毒嗎,老公說,家裡代代相傳都是這樣搞,不怕的,純天然,無污染,放心吃,染好顏色拿去大鍋蒸,蒸好再全部攪拌後,放涼就可以吃,我們是買那個蕎菜,每次吃多少就炒多人,很香很軟,很好吃。
⑸ 聽說會做飯的人都很優秀!
這個暑假我在實習,也可以說是打暑假工,每天就是上班、買菜做飯、學習。我和一個同學搭夥一起做飯,但是我們搭夥了幾天,我就發現她不但不會做飯,而且對於一些生活常識也有點欠缺,但是因為我們是好同學、好朋友,我也就沒計較那麼多。
很小的時候,我就跟我的小姑姑很要好,她做飯的時候我就旁邊看著,她也會教我做飯,並且叮囑我要學會做飯。因為當時的我還年幼,我還不太理解學會做飯的用處,現在我似乎明白了做飯的真諦。
其實,學會做飯是學會一種謀生的方式。
人最基本的就是要滿足自己一天的吃喝拉撒睡,在諾大的城市裡,也許只有自己的那個小窩才讓自己有點歸屬感,而做飯就是讓自己在這個小窩活下去的方式。如果不會做飯,那小窩里就是堆滿了各種零食、泡麵、外賣的殘渣……這樣的生活想想都有點可怕,所以學會做飯是拯救個人生活的一種途徑。
會做飯的人同時也是個會做家務、會生活的人,因為做飯本身就是一件比較繁瑣的事,它需要你安排好各種細節才能做好一頓飯,而種種細節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
會做飯是一種生活藝術。
在外面的餐桌上我們可以看到美食豐富多樣,樣式各異,而且有些菜式非常具有藝術感。其實,學會做飯,不只是把米飯做熟,我們也可以把充滿藝術感的美食親手帶到家裡的餐桌上。菜式充滿藝術,充滿著魅力,而學會做飯,其實也是得到了做飯過程中是藝術,同時也給生活帶來藝術。
比如在一個悠閑的周末,我們可以給自己做個精緻的小蛋糕。學會了做飯,是一種把生活過得更精彩的藝術。
會做飯可以給自己在乎的人一種特別的愛。
俗話說,要抓住男人的心,就要抓住男人的胃。這其實是告訴我們會做飯的重要性。
學會做飯,其實是學會了怎麼要生活,怎麼去照顧自己和照顧別人。在自己不開心的時候,簡單給自己做頓飯,心情可能會好一點。這也是給自己在乎的人一種特別的愛——給自己的愛。會做飯的人往往能把日子過好,可以照顧好自己在乎的人,比如爸媽、配偶、孩子,因為做飯給了他很多生活經驗,同時也給他愛別人的能力。
在楊絳住院期間,錢鍾書只一個人過日子,每天到產院探望,常苦著臉說:「我做壞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東家的桌布染了。
楊絳說,「不要緊,我會洗。」
「墨水呀!」
「墨水也能洗。」
錢鍾書放心回去了。
然後他又做壞事了,把台燈砸了。楊絳說:「不要緊,我會修。」他又放心回去。
下一次他又滿面愁慮,說是把門軸弄壞了,門軸兩頭的門球脫落了一個,門不能關了。
楊絳說,「不要緊,我會修。」他又放心回去。
錢鍾書對楊絳說的「不要緊」深信不疑。楊絳住產院時他做的種種「壞事」,楊絳回寓後,真的全都修好。
有什麼不能用一頓飯解決的呢?
學做飯的過程就是修行人生,柴米油鹽醬醋茶就是人生之道。所以,慢慢學做飯,慢慢修行人生,慢慢讓自己變優秀。
文/呂星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