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衡陽有什麼民俗文化
1:「北雁南飛,至此歇翅停回」,故又雅稱雁城。
2: 衡陽山奇水秀,有叫人流連忘返的衡陽八景,有令人仰慕的蔡候祠,有千古之迷的禹王碑,有嘆為觀止的江口鳥洲,有驚險刺激的西江漂流,有風景如畫的天堂山、天堂湖,有風情迥異的浦竹瑤鄉,有碧竹萬傾的黃市竹海,有神秘瑰麗的錫岩仙洞,特別是南嶽衡山,以山川形勝而獨秀,以佛道共存而揚名,享有「五嶽獨秀」、「文明奧區」、「中華壽岳」的美譽,是名滿天下的旅遊勝地!「大南嶽:南國聖靈,中華壽岳」,文化重地——湖湘文化『藍墨水上游』(重要發祥地)!
3:中國造紙術發明者——世界偉大發明家蔡倫,偉大思想家王船山,一代至尊、至勇、至信、至強、至情的奇男子彭玉麟,開國元勛羅榮桓,現代言情大師瓊瑤等衡陽籍驕子!中國抗戰名城!
4:舜帝南巡,大禹殺白馬得治水金簡,朱熹、張試衡山唱酬,胡安國父子南嶽設壇,曾國藩衡州練兵,王闓運東洲講學,蔣介石、周恩來、葉劍英、郭沫若南嶽抗戰,張良、徐霞客、杜甫、張飛、龐統等過往衡陽的名人所留下的文化內涵!
5:王氏宗祠位於粟江隆市鄉大漁村,原名崇本堂。始建於北宋嘉裕6年(公元1061年),明永樂12年(1414年)重建,改名為「王氏宗祠」。後經明萬曆、清康熙、雍正、嘉慶、道光、光緒年間數次維修擴建,佔地約2萬平方米。坐北朝南,磚木結構,硬山頂。前殿、中殿、後殿在中軸線上依次排列。東西名有廂房;左有節孝祠,羹梅閣;右有賢達祠、培槐閣;後殿為崇本堂。48根石柱支撐全部建築。各式斗拱千姿百態。有木雕300餘處,泥塑100餘處,人物故事、珍禽怪獸、奇花異草,栩栩如生。石柱、門框有明代名人題寫的石刻楹聯40餘副。明永樂20年,,衡州知府史中題為「衡陽第一家」,其書法蒼拙樸茂。
6:特色工藝:
陶藝:界牌的瓷器,演陂的瓦罐陶缸,都有成百上千年的歷史。
竹藝:南嶽、石市的竹席、竹編、竹雕。
木藝:庫宗橋的木器一條街。
草編:衡東、祁東的草席、草帽等。
石藝:耒陽導子鄉的奇石。
7:地方特產:
西渡的湖之酒,祁東的黃花菜、檳榔芋、豆腐乳,南嶽的雲霧茶,渣江的水藕、蓮子,栗江的荸薺、紅棗,甘溪的板栗,開雲的柑橘,長樂的薯粉,耒陽的藠頭、香菇、茶油,洪山的柰李等。都是色鮮味美的綠色佳品。
2. 耒陽有那些歷史
耒陽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秦設縣,元建州,明清以來皆為縣治,1986年撤縣建市,隸屬衡陽市。向來被譽為「荊楚名區」、三湘古邑。據專家考證,炎帝在此「揉木為耒,教民耕耨,民始食谷,谷始播種」,開農耕文化之先河。
《後漢書.蔡倫傳》及大量史料考證,偉大的發明家蔡倫於公元63年生於耒陽,歷任小黃門、中常侍加位尚方令、長樂太僕等職,封龍亭侯,於公元105年發明造紙。蔡倫故里,現有蔡侯祠、蔡倫墓、蔡子池、紙臼、寶鼎、杜甫墓、九真太守谷朗碑等省級保護文物。
環秀樓、凌雲塔、雕龍塔構建藝術湖湘獨秀;漢名臣張良隱居直釣岩,漢名儒蘇耽修煉成道鹿峰仙,三國諸葛亮屯兵侯憩仙,龐統治縣耒陽城,明狀元羅洪先疏浚八卦井,歷史演義令人神往;源遠流長的敖山廟會尊奉佛、道、儒和民間吉祥神(敖王、敖母)於一廟。
融民間禮儀、工藝、舞蹈、音樂和表演等各種藝術於一體,被列為首批「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春節舞龍燈、端午賽龍舟、雕刻楹聯等民俗文化代代相傳、大放異彩。
近年來,具有開拓創新意識的耒陽人,乘著改革開放的浩盪東風,充分挖掘深厚的人文資源,先後成功舉辦了「全國首屆國際舞龍精英賽」、「中國(耒陽)蔡倫科技發明節」、「中國(耒陽)農耕文化節」、「中央電視台同一首歌。
(2)湖南耒陽民間藝術是什麼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耒陽建置很早,在夏商屬荊州,戰國時屬楚。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耒縣,因耒水而命名,隸長沙郡。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以其治位耒水之北,更名耒陽縣,隸屬桂陽郡。
王莽新朝開鳳元年(14年),改耒陽縣為南平亭,隸南平郡(桂陽郡改)。
東漢建武年間(25~26年),廢南平亭,復耒陽為縣,隸桂陽郡,屬荊州刺史部。東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劉豫洲」據荊州,取桂陽,耒隸之。
蜀漢(222年)隸桂陽郡,屬荊州刺史。章武二年(222年)八月荊襄屬吳,耒陽仍隸桂陽郡。吳孫亮(252~258年)析縣地為新寧、新平、梨陽、耒陽四縣,耒陽屬桂陽郡。
西晉(256~316年)耒陽仍隸桂陽郡,初屬湘州,復屬荊州。改梨陽縣為利陽縣,仍屬湘東郡。東晉孝武帝太元二十年(395年),撤利陽並入耒陽,隸桂陽郡,屬江洲。
南北朝時,南朝宋、齊至梁天正元年(420~551年),耒陽縣隸桂陽郡,屬湘州。梁元帝時(552~554年),遷耒陽縣治於列敖山口,改隸湘東郡,上屬湘洲。陳朝未變。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平陳,耒陽縣更為淶陰縣,以其治位於耒陽水之陰也(水之東為陰),置衡洲,縣屬之。
唐武德四年(621年),復名耒陽縣,治所遷回漢晉故治,隸衡州。貞觀元年(627年)起,上屬江南道。昭宗乾寧三年(896年)馬殷據潭州,稱楚王,衡州俱系統屬,耒屬焉,歷梁、唐、晉、漢,凡五十六年,皆馬殷地。
3. 造紙術起源於哪
造紙術起源於中國
紙的發明、發展也是經過了一個曲折的過程。 公元105年發明造紙後,造紙術就從河南向經濟文化發達的其它地區傳播。蔡倫被封到陝西洋縣為龍亭侯,造紙術就傳到漢中地區並逐漸傳向四川。據蔡倫家鄉湖南耒陽的民間傳說,蔡倫生前也向家鄉傳授過造紙術。東漢末年山東造紙也比較發達,出過東萊縣(今掖縣)的造紙能手左伯。公元二世紀造紙術在我國各地推廣以後,紙就成了和縑帛、簡 牘的有力的競爭者。公元三到四世紀,紙已經基本取代了帛、簡而成為我國唯一的書寫材料,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科學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公元三到六世紀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造紙術不斷革新。在原料方面,除原有的麻、楮外,又擴展到用桑皮、藤皮造紙。在設備方面,繼承了西漢的抄紙技術,出現了更多的活動簾床紙模,用一個活動的竹簾放在框架上,可以反覆撈出成千上萬張濕紙,提高了工效。在加工製造技術上,加強了鹼液蒸煮和舂搗,改進了紙的質量,出現了色紙、塗布紙、填料紙等加工紙。
從敦煌石室和新疆沙磧出土的這一時期所造出的古紙來看,紙質纖維交結勻細,外觀潔白,表面平滑,可謂「妍妙輝光」。公元六世紀的賈思勰還在《齊民要術》中,專門有兩篇記載了造紙原料楮皮的處理和染黃紙的技術。同時,造紙術傳到我國近鄰朝鮮和越南,這是造紙術外傳的開始。
公元六到十世紀的隋唐五代時期,我國除麻紙、楮皮紙、桑皮紙、藤紙外,還出現了檀皮紙、瑞香皮紙、稻麥稈紙和新式的竹紙。在南方產竹地區,竹材資源豐富,因此竹紙得到迅速發展。關於竹紙的起源,先前有人認為開始於晉代,但是缺乏足夠的文獻和實物證據。從技術上看,竹紙應該在皮紙技術獲得相當發展以後,才能出現,因為竹料是莖稈纖維,比較堅硬,不容易處理,在晉代不太可能出現竹紙。竹紙應該起源於唐以後,而在唐宋之際有比較大的發展。歐洲要到十八世紀才有竹紙。
這一時期的產紙地區遍及南北各地。由於雕板印刷術的發明,興起了印書業,這就促進了造紙業的發展,紙的產量、質量都有提高,價格也不斷下降,各種紙製品普及於民間日常生活中。名貴的紙中有唐代的「硬黃」、五代的 「澄心堂紙」等,還有水紋紙和各種藝術加工紙。唐代的繪畫藝術作品已經有不少紙本的,正反映出造紙技術的提高。
在公元十到十八世紀的宋元和明清時期,楮紙、桑皮紙等皮紙和竹紙特別盛行,消耗量也特別大。造紙用的竹簾多用細密竹條,這就要求紙的打漿度必須相當高,而造出的紙也必然很細密勻稱。先前唐代用澱粉糊劑做施膠劑,兼有填料和降低纖維下沉槽底的作用。到宋代以後多用植物粘液做「紙葯」,使紙漿均勻,常用的「紙葯」是楊桃藤、黃蜀葵等浸出液。這種技術早在唐代已經採用,但是宋代以後就盛行起來,以致不再採用澱粉糊劑了。
這時候的各種加工紙品種繁多,紙的用途日廣,除書畫、印刷和日用外,我國還最先在世界上發行紙幣。這種紙幣在宋代稱作「交子」,元明後繼續發行,後來世界各國也相繼跟著發行了紙幣。明清時期用於室內裝飾用的壁紙、紙花、剪紙等,也很美觀,並且行銷於國內外。各種彩色的蠟箋、冷金、泥金、羅紋、泥金銀加繪、砑花紙等,多為封建統治階級所享用,造價很高,質量也在一般用紙之上。
這一時期里,有關造紙的著作也不斷出現。如宋代蘇易簡的《紙譜》、元代費著的《紙箋譜》、明代王宗沐的《楮書》,尤其是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對我國古代造紙技術都有不少記載。而《天工開物》第十三卷《殺青》中關於竹紙和皮紙的記載,可以說是具有總結性的敘述。書中還附有造紙操作圖,是當時世界上關於造紙的最詳盡的記載。 經過元、明、清數百年歲月,到清代中期,我國手工造紙已相當發達,質量先進,品種繁多,成為中華民族數千年文化發展傳播的物質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