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楊再興的老藝術家有哪些

楊再興的老藝術家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2-18 18:00:57

A. 著名表演藝術大師梅蘭芳塑造的京劇人物有

傳統戲

《戰蒲關》(又名《忠義節》)中的徐艷貞 《九更天》(又名《馬義救主》)中的馬義之女 《二度梅》(又名《落花園》)中的陳杏元
《岳家莊》中的岳雲之姐 《搜孤救孤》中的程嬰之妻 《春秋配》中的姜秋蓮
《空谷番》中的姚夢蘭 《摘纓會》中的許姬 《汾河灣》中的柳迎春
《別宮》中的孫尚香 《祭江》中的孫尚香 《南天門》(又名《走雪山》)中的玉姐
《紅鬃烈馬》(又名《素富貴》) 《綵樓配》中王寶釧 《長坂坡》中的糜夫人
《趕三關》中的代戰公主 《大登殿》中的王寶釧 《二本虹霓關》中的丫環
《四郎探母》中的鐵鏡公主 《女起解》中的蘇三 《頭本虹霓關》中的東方氏
《兒女英雄傳》中的張金鳳 《六五花洞》中的潘金蓮 《八蠟廟》中的張桂蘭
《打漁殺家》(又名《慶頂珠》)中的肖桂英 《游龍戲鳳》(又名《梅龍鎮》)中的李鳳姐 《雁門關》(又名《南北台》)中的青蓮公主
《穆柯寨》中的穆桂英 《天河配》中的織女 《四五花洞》中的潘金蓮
《雙金蓮》中的潘金蓮 《五花洞》中的潘金蓮 《桑園會》中的羅敷女
《破洪州》中的穆桂英 《樊江關》中的薛金蓮 《槍挑穆天王》中的穆桂英
《金針刺紅蟒》(《混元盒》中一折)中的紅蟒 《琵琶緣》(《混元盒》中一折)中的蠍子精 《審頭刺湯》(又名《一捧雪》)中的雪艷
《法門寺》中的宋巧姣 《全部王寶釧》)中的王寶釧 《回荊州》中的孫尚香
《浣紗記》中的浣紗女 《桑園寄子》中的金氏 《美人計》中的孫尚香
《朱痕記》中的趙錦榮 《朱廉寨》中的馬昭儀 《甘露寺》中的孫尚香
《延安關》中的雙陽公主 《緹榮救父》中的緹榮 《六月雪》中的竇娥
《摘纓會》中的許姬 《煤山恨》中的周後 《珠砂痣》中的江氏
《孝感天》(又名《掘地見母》)中的共叔段 《寶蓮燈》(又名《二堂舍子》)中的王桂英 《龍鳳呈祥》(又名《全部美人計》)中的孫尚香
《孝義節》中的孫尚香 《截江奪斗》中的孫尚香 《梅玉配》中的蘇玉蓮
《打金枝》中的昇平公主 《三擊掌》中的王寶釧 《御碑亭》中的孟月華
《探寒窯》(又名《母女會》)中的王寶釧 《武家坡》中的王寶釧 《三娘教子》(又名《雙官誥》、《王春娥》)中的王春娥
《祭塔》中的白素貞 《二進宮》中的李艷妃 《玉堂春》中的蘇三[17]

義務戲和堂會戲
梅蘭芳在中期演出中,曾在一些義務戲和堂會戲中,反串過各種角色,整理見到的有:

義務戲和堂會戲

《轅門射戟》中的呂布(小生) 《八蠟廟》中的黃天霸(武生) 《鎮潭州》中的楊再興(武生)
《三江口》中的周瑜(小生) 《艷陽樓》中的呼延豹(武生)


時裝新戲
梅蘭芳在1913年第一次赴上海演出歸來後,在幾年內編排了五齣時裝新戲,這種創新精神,當時受到觀眾極大歡迎。這幾出戲是:

時裝新戲

《孽海波瀾》中的孟素卿 《宦海潮》中的余霍氏 《鄧霞姑》中的鄧霞姑
《一縷麻》中的林紉芬 《童女斬蛇》中的李寄娥


古裝新戲
梅蘭芳從1915年起不足十年間,編演了大量新戲,特別是古裝劇中,創造了很多新的藝術表現手法,載歌載舞。這些劇目至今仍受到國內外廣大觀眾的歡迎。它們是:

編演新戲

《嫦娥奔月》中的嫦娥(花鐮舞) 《天女散花》中的天女(長綢舞) 《麻姑獻壽》中的麻姑(盤舞)
《上元夫人》中的上元夫人(雲帚舞) 《洛神》中的宓妃(獨舞、群舞) 《紅線盜盒》中的紅線女(拂塵舞)
《木蘭從軍》中的花木蘭(單劍舞) 《霸王別姬》中的虞姬(雙劍舞) 《廉錦楓》中的廉錦楓
《前部西施》中的西施(羽舞) 《後部西施》中的西施(後改一晚演出) 《頭本太真外傳》中的楊玉環(從「拈香奇遇」至「太真出浴」)
《二本太真外傳》中的楊玉環(從「太白醉寫」至「夢游月宮」) 《三本太真外傳》中的楊玉環(從「祿山求職」至「翠盤艷舞」) 《四本太真外傳》中的楊玉環(從「御前面秦」至「玉真夢會」)

B. 京劇的各種角色介紹 謝謝

京劇主要是有四個行當:生、旦、凈、丑。
生行流派:葉、姜、劉、徐。
旦行流派:梅、尚、程、荀、王、宋、毛、李、張、楊、陳、筱、小李、大李、龔。
凈行流派:郝、侯、袁、裘、金。
醜行流派:蕭、葉、劉、馬。。。
中國戲曲劇種 。清光緒年間形成於北京( 一說形成於道光年間 ),是中國最大的劇種。
形成 清初,京師梨園的崑腔與京腔(又稱高腔,源出弋陽腔)並盛。乾隆四十四年(1779)秦腔演員魏長生自四川進京,以《滾樓》一劇名動京師,京腔大為減色,竟「使京腔舊本置之高閣」。乾隆五十五年(1790)揚州的三慶徽班進京,逐漸吸收了京、秦二腔。四大徽班遂獨擅梨園,因此京劇的前身即為徽劇,通稱皮簧戲。原來的徽劇以唱二簧調為主,兼唱崑腔、吹腔、四平調、撥子等,待到道光年間漢調進京,於是形成徽、漢合流,促成湖北的西皮調與安徽的二簧調融合,皮簧戲由此而得名。
皮簧戲的興起,為劇壇帶來了新氣象,首先是原來以旦腳為主的戲班,一變而為生腳掌班,程長庚、張二奎、餘三勝就是其中的代表。其次是演出場所增多,宮廷、劇場演出頻繁,由於晚清慈禧太後的偏愛,宮中民籍教習近百人,幾乎網羅了北京所有的名角。再次是專門培養演員的科班出現,造就了一大批有成就的演員,譚鑫培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他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對皮簧戲進行了全面大膽的革新 ,使之面貌一新。譚鑫培不僅豐富唱腔,而且改笛子為胡琴 ,統一伴奏樂器。他能文能武,長於身段做工,把老生的「安工」、「靠背」、「衰派」三功備於一身,成為一個真正的「文武昆亂不擋」的演員。譚鑫培的另一個突出貢獻就是統一了當時舞台上所使用的字音,把原來的皮簧戲中京音、吳音、徽音、湖廣音混雜局面,改革為以湖廣音夾京音讀中州韻的方法,成為後來京劇字音的標准。從這個意義上說,譚鑫培正是京劇的創始者之一。
光緒、宣統年間,北京皮簧班接踵去上海演出,因京班所唱 皮簧與同出一 源的安徽皮簧 聲腔不同 ,更為悅耳動聽,為把兩者區別,遂稱京班為京調。辛亥革命之後,上海梨園全部為京班所掌握,於是稱京皮簧為京戲(一度稱為平戲)。「京戲」一名,實創自上海,而後流傳到北京。
行當 京劇行當的劃分,除依據人物的自然屬性(性別、年齡)和社會屬性(身分、職業)外 ,主要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徵來分類。京劇班社舊有「七行七科」之說 :七科為音樂、劇裝、容妝、盔箱、劇通、交通、經勵;七行即生行、旦行(亦稱占行)、凈行、醜行、雜行、武行、流行。生行中有老生(又分重唱的安工老生,重做的衰派老生,重武的靠把老生)、武生(分長靠武生、短打武生並應工猴兒戲)、小生(分扇子生、雉尾生 、窮生、武小生) 、紅生 、娃娃生;旦行中有青衣(正旦)、花旦、刀馬旦、武旦、老旦;凈行中有正凈 (重唱功 ,稱銅錘 、黑頭) 、架子花(重工架)、武二花、摔打花、油花(一稱毛凈);醜行中有文丑(分方巾丑、袍帶丑、老丑、榮衣丑,並兼演彩旦、婆子)、武丑(又稱開口跳)等。各個行當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在唱念做打的技 藝上各具特色 。京劇的行當 齊全為全國各劇種之冠。因此,在舞台上百花爭妍,五彩繽紛,這也是京劇藝術趨於成熟完備的重要標志。
京劇音樂 京劇唱腔屬板式變化體,以西皮、二簧為主要唱腔 。西皮的旋律起伏較大 ,節奏緊湊 ,唱腔流暢明快,適合於表現歡快、堅毅的情緒;二簧的旋律則較為平穩,節奏舒緩,唱腔凝重渾厚,更宜於抒發沉鬱、悲憤的情懷。京劇的伴奏稱為場面,分為文場和武場。文場以胡琴(又稱京胡)為主奏樂器,伴以彈撥弦樂、吹管樂器,拉、彈、吹兼有;武場以鼓板為主,小鑼、大鑼次之,合文場的胡琴、月琴、三弦,向稱「六場通透」。近年來各演出團體,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創新,又增添了琵琶、中阮、揚琴及西方樂器中名目繁多的管弦樂器,使場面更加宏偉,對於渲染舞台氣氛,加強戲劇節奏和烘托表演、美化演唱,都起到良好的作用 。
劇目 京劇繼承了皮簧戲的豐富劇目,不僅有屬於二簧系統的二簧、西皮、吹腔、四平調、撥子等劇目 ,而且還包括崑腔、高腔、秦腔、羅羅腔、柳枝腔等聲腔劇目。這類傳統劇目,據粗略統計,不下200餘種 ,豐富多彩 ,琳琅滿目。其題材和形式也多種多樣,有文戲、武戲、唱功戲、做功戲、對兒戲、摺子戲 、群戲 、本戲等 。如《宇宙鋒》 、《玉堂春》、《群英會》、《挑滑車》、《拾玉鐲》、《四進士》、《八大錘》、《空城計》、《霸王別姬》等,數百年來,盛演不絕。在整理傳統劇目的同時,又新編、改編、移植了一大批劇目,如《趙氏孤兒》、《穆桂英掛帥》、《楊門女將》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又創作了一批現代戲,如《紅燈記》、《蘆盪火種》、《 智取威虎山 》、《 杜鵑山 》、《黛諾》等,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

成就 京劇藝術在文學、表演、音樂、唱腔、鑼鼓、化妝 、臉譜等各個方面 ,經過幾輩優秀藝人的長期舞台實踐、執著探索、大膽革新創造,構成了一整套相互制約、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規范化的程式,創造舞台藝術形象既豐富多采,又用法謹嚴,使之成為代表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京劇作為表演藝術的最大特色,在於虛實結合,最大限度地超脫了舞台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以達到「以形傳神,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表演精緻細膩,處處入戲;唱腔則悠揚委婉,聲情並茂;武戲不以勇猛火爆取勝,而以「武戲文唱」見佳,所有這些成就,在世界表演藝術大花園里,不愧是一朵獨放異彩的奇葩。
隨著京劇藝術的日臻完美,一大批京劇藝術家脫穎而出,除譚鑫培、王瑤卿二位為京劇誕生作出了貢獻的代表人物外,老生行的余叔岩、言菊朋、馬連良、譚富英、周信芳、高慶奎、李少春等;旦行的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張君秋、言慧珠、關肅霜等;凈行的金少山、郝壽臣、侯喜瑞、裘盛戎、方榮翔、袁世海等;小生行的程繼先、俞振飛、葉盛蘭等;武生行的楊小樓、尚和玉、蓋叫天等;醜行的王長林、蕭長華、葉盛章等;老旦行的龔雲甫、李多奎等,都能獨樹一幟,對京劇藝術的發展起到了承前啟後的歷史作用。並以他們的藝術才華,使京劇舞台熠熠生輝。
在各種藝術中形成不同的學派是很自然的。諸如表現派、體驗派、抽象派、印象派、意識流等。而京劇中的學派都是以演員的名字命名的,所謂梅派,程派等等。這是因為京劇是以主演為中心的演員藝術,都是通過演員本人廣泛學習與繼
承前輩的表演技藝,結合本身的性格愛好、生理特徵和藝術修養在藝術上所形成的不同的藝術見解,並據此所創造的獨具特色的表演劇目、方式和手段,經過頻繁的演出實踐,得到觀眾的承認和歡迎,從而在京劇舞台上形成以主要演員的藝術個性和獨特的創造形成了自己的藝術潮流和學派。

京劇流派的形成不外有三:一是集百家之大成,取長補短,兼容並蓄,融合一身,而不是簡單地繼承某一流派創始人或傳人的藝術衣缽。二是在表演上具有自己獨特的,系統的,符合觀眾欣賞要求的理論根據和藝術創造,並在頻繁的實踐中得到觀眾的理解和熟悉,而不是通過評選、大賽和某位專家的批准。三是必須建立以主演為中心的創作和表演團體,從編劇、演員、作曲、樂隊、服裝上形成統一的藝術風格。例如四大須生的余、言、高、馬,都是在繼承譚、孫、汪等前輩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特長,在長期的演出中逐漸成了簡約明快的余派,委婉俏麗的言派,高亢挺拔的高派,瀟灑飄逸的馬派。四大名旦的梅、尚、程、荀則是在繼承陳德霖、孫怡雲、王瑤卿等前輩藝術的同時結合自己的本身條件發展成莊重深邃的梅派,矯健流暢的尚派,深沉含蓄的程派,自然質朴的荀派。三大名凈的金、郝、侯則是在學習何桂山、黃潤甫、金秀山等前輩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發展成以重唱工的金派銅錘、以"架子花臉銅錘唱"為特點的郝派架子花臉和以表現人物精氣神為特徵的侯派架子花臉。

C. 項羽、呂布、史萬歲、常遇春和楊再興分別都有哪些成就

第一位西楚霸王項羽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人,故都彭城(今江蘇徐州),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勇戰派」代表人物,與「謀戰派」孫武等人齊名。身死東城載於史書。《史記·項羽本紀》論贊中就曾點明:項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史記·高祖本紀》中記載更為明確:「漢五年??騎將灌嬰追殺項羽東城,斬首八萬,遂略定楚地。」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後與劉邦爭奪天下,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公元前202年兵敗,在垓下(今安徽靈壁南)烏江邊自刎。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主要成就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巨鹿之戰,楚漢之爭

第二位呂布

呂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漢族,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縣人(今內蒙古包頭九原區)。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將,也曾為袁紹效力,後占據徐州,自成一方勢力。於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在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

由於《三國演義》及各種民間藝術的演繹,呂布向來是以「三國第一猛將」的形象存在於人們的心目之中。

主要成就效力董卓,雄踞徐州,轅門射戟,郝萌之變,,慘遭縊殺.

第3位史萬歲

史萬歲(公元549年-公元600年11月20日),京兆杜陵人(陝西西安人),隋朝名將。史萬歲長於騎射,好讀兵書,15歲隨父從軍。北周武帝時,史萬歲的父親戰死,他以忠臣子授開府儀同三司,襲爵太平縣公;北周末,隨上柱國梁士彥攻討相州總管尉遲迥,每戰先登,因功拜上大將軍。隋初,史萬歲因大將軍爾朱績謀反被殺而受牽連,發配敦煌為戍卒;隋開皇三年,秦州總管竇榮定擊突厥,史萬歲至轅門請自效;他奉命與突厥單騎比武決勝負,馳斬其一勇士,使突厥軍不敢再戰而退。史萬歲每行軍作戰,身先士卒,善撫部下,將士樂為效力。因史萬歲南征北戰,屢建戰功,遭楊素嫉妒誣陷,被隋文帝冤殺。公元782年(建中三年),史萬歲被追封為「柱國太平公史萬歲

主要成就從平尉迥,大破突厥,平定江南

第4位常遇春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號燕衡,南直隸鳳陽府懷遠縣(今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人,元末紅巾軍傑出將領,明朝開國名將。元順帝至正十五年歸附朱元璋,自請為前鋒,力戰克敵,嘗自言能將十萬眾,橫行天下,軍中稱常十萬,官至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封鄂國公,洪武二年病卒軍中,追封開平王。常遇春出身於貧苦農民之家。青少年時期,不甘心於老死田間,因而隨人習練武術。家貧,無力支付學費,就以多出力千些勤雜工換取學習機會。到長大成人之後,常遇春體貌奇偉,身高臂長,力大過人,學武有成,精於騎射,各種兵器都能使用。

主要成就鏖戰衢州戰九華山。功升元帥,破陳友諒攻元大都

第5位楊再興

楊再興(1104年-1140年),南宋抗金名將,出生於湖南武岡軍綏寧縣石井圖(今城步苗族自治縣資源鄉),祖居河南相州(今河南湯陰縣)。據傳是宋初名將楊業的後代。初為流寇,後成為岳家軍的骨幹,為岳飛破偽齊立下大功,大破金兀術於郾城下,史稱「郾城大捷」。後誤入小商河,戰死沙場。

主要成就京城奪狀元殺手鐧收將,沙場顯忠良血灑小商河

D. 邵陽歷史上都有哪些名人他們生平的突出貢獻有哪些

習珍 東漢·雍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歷官零陵北部都尉加裨將軍,邵陵太守。東漢末、三國·蜀初期著名將領。東吳孫權派大將潘睿圍攻昭陵,習珍死守一個月後城內糧盡,習珍自殺,昭陵遂被東吳佔領。習珍死後,劉備追贈習珍為昭陵太守。[11]
劉巴 漢末荊州零陵烝陽(今湖南邵東)人,字子初,三國蜀漢尚書,制定蜀科
胡曾 唐代詩人,著《詠史詩》三卷,《唐才子傳》稱贊他「天分高爽,意度不凡」,市區「狀元洲」為紀念他而命名
蔡鍔 中華民國初年的傑出軍事領袖,護國軍第一軍總司令,遺著有《蔡松坡先生遺集》、《松坡軍中遺墨》以及《蔡鍔集》。
蔡鍔(5張)
石醉六 又名石陶鈞,軍人、詩人和學者、思想家、哲學家。詩集有《武岡集》、《危城集》、《廬山集》《一論》
鄧顯鶴 字子立,一字湘皋。寶慶府新化人 湘學大師,主講邵陽濂溪書院,編纂《寶慶府志》百五十七卷,《武岡州志》三十四卷

譚人鳳 寶慶府新化人,同盟會員和重要骨幹
謝冰瑩 寶慶府新化人,作家、軍人。代表作《女兵自傳》、《紅豆 》、《秦良玉》
魏 源 清代思想家,睜眼看世界第一人,著《聖武記》、《海國圖志》等
劉坤一 湘軍宿將,兩江總督,南洋通商大臣,後期洋務運動的主導者
魏光燾 新疆巡撫、陝甘總督、兩江總督等,是開啟近代南京大學的重要人物
廖耀湘 軍事家,國民黨將領,愛國抿主人士
呂振羽 著名歷史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劉敦楨 中國科學院院士,建築史學家、建築教育家,中國營造學社代表人物,與梁思成並稱「北梁南劉」。
鍾訓正 中國工程院院士,建築學家。
李 鈞 中國科學院院士,電離層物理與電波傳播學家。
李 薰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冶金學家。
隆回魏源故居(12張)
唐守正 中國科學院院士,森林經理學家。
魏榮爵 中國科學院院士,聲學家。
李國傑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計算機專家。
李述湯 中國科學院院士,光電子材料專家。
劉 筠 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武岡人,湖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袁國平 新四軍政治部主任,1941年1月14日,袁國平在皖南事變中身中四彈犧牲。
匡互生 五四運動組織者之一,教育家。
賀綠汀 當代著名音樂家,上海音樂學院院長,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上
賀綠汀(3張)海分會主席等。
陳西川 著名畫家,曾任教於內蒙古師范學院藝術系,文革前夕回到家鄉在邵陽市群藝館從事群眾美術輔導工作,培養美術人才直至今日。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邵陽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
陳白一 著名工筆人物畫家,筆名白一,一級美術師,教授,湖南工筆畫領軍人物
李自健 旅美國際著名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現為美洛杉磯DESLH GALLERY畫廊專職畫家、國際佛光會藝術發展委員會副主任。
黃鐵山 原湖南省美協主席,第一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委會副主任及第二屆主任、湖南省文聯副主席。
蔣廷黻(1895 -1965),著名歷史學家,外交家。國民黨駐聯合國常任代表,國民黨駐美大使。
姚 喆 中將
李壽軒 中將
張國初 中將,廣州軍區副政委
肖貞堂 中將,總裝備部副部長
胡 彪 湖南省政協主席
張劍飛 長沙市市長
嚴怪愚 著名新聞工作者,全國八大名記者之一
羊春秋 韻文學專家,教育家,湘潭大學中文系主任,教授
劉永濟 現代著名的古典文學專家,武漢大學教授
何 廉 著名經濟學家,耶魯大學博士,1948年出任南開大學代理校長。
馬鄰翼 近代著名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清末及民國年間國內政界、教育及伊斯蘭教界著名人物。
馬蕭蕭 軍旅詩人,周易學者,水墨畫家。出版長詩《中國地名手記》,詩集《少年詩人馬蕭蕭作品》《馬蕭蕭軍旅詩選》,散文評論集《謝謝你的美麗》,長篇紀實文學《紅色婚姻檔案》等十餘部。
寧 靜 著名影視演員
蘭曉龍 職業編劇。曾創作了話劇《紅星照耀中國》,電視劇《石磊大夫》、《步兵團長》、《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生死線》。

E. 臨潁縣的著名人物

陳星聚

陳星聚,字耀棠,道光二十九年中舉,歷任福建順昌、建安、閩縣、仙游、古田等知縣,後升任台灣漉港、淡水同知,光緒初年任台北首任知府。
楊再興
楊再興,岳飛名將、愛國英雄,江西吉水人。宋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岳飛敗金兵於郾城,兀術合兵逼之,將軍單騎破其軍,手殺數百人,兀術復屯兵十二萬於臨潁,將軍以三百騎遇小商橋,殺二千餘人,遂遇害。
荀嵩
荀嵩(262-328)潁川臨潁(今河南臨潁西北)人。明帝時,平王敦有功,封爵,授光祿大夫、錄尚書事,加散騎常侍。成帝初,蘇峻叛亂,與王導等人共同侍衛成帝。咸和三年死,謚敬。
李兌
李兌(995?-1070?),宋許州臨潁人。第進士。由屯田員外郎為殿中侍御史,改同知諫院。狄青宣撫廣西,朝廷派宦官任守忠為副,兌上奏以為非計,遂罷守忠。
張彀
張彀(?-1217)字伯英。金許州監潁(今臨潁縣)人。初任寧陵縣主簿,改泰定軍節度判官,同州觀察判官。以武寧軍節度副使伐宋。遷河東南路轉運使、權行六部尚書、安撫使等職。
方心芳
方心芳(1907)工業微生物學家。臨潁人。1953年後,歷任中國科學院微物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中科院生物學部委員。
申鳳梅
申鳳梅(1927-1995),河南卓越的越調藝術表演藝術家,生於1927年,祖籍河南臨潁。
李亞敏

李亞敏(1954- )女射擊運動員。臨穎人。在第三屆全運會上,以591環的成績超女子小口徑手槍慢加速射世界紀錄。
賈詠
賈詠(1464-1547),字鳴和,號南塢。河南臨潁人。弘治九年(1496)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嘉靖六年八月十八日致仕,嘉靖二十六年八月三十日卒,年八十四,贈太保,謚文靖。
王潤
王潤,字敷仁,臨潁縣城關鎮雙廟村人,任監察御史,兩江巡理鹽課。
李海欣
李海欣(1962-1984),戰斗英雄,臨潁縣王孟鄉墳台村人。

F. 五四運動中的先進人物及其世跡

五四運動中的先進人物及其世跡:

胡適(1891—1962):

中國近代著名學者、詩人、歷史家、文學家,哲學家。1920年代辦《努力周報》,1930年代辦《獨立評論》,1940年代辦"獨立時論社"。1938~1942年出任中華民國駐美大使。193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學校長。


G. 河南省豫劇一團的演員陣容

王 惠:
著名豫劇旦行女演員。國家一級演員。常派傳人。河南省第十屆人大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省戲協副主席。享受國務院「特殊專家津貼」。曾先後榮獲文化部文華表演獎、文化部藝術司「金三角」三省交流演出「優秀表演獎」第一名、「中國首屆豫劇節」優秀表演獎,「香玉杯」藝術獎,禪聯五、六、七屆河南省戲劇大賽一等獎。2001年在鄭州成功舉辦了「王惠豫劇交響演唱會」。主演劇目《大祭樁》、《五世請纓》、《義烈女》等。1963年生,河南省孟縣人。1981年畢業於河南省戲曲學校,留在校實驗劇團為演員。1983年調河南省豫劇一團,主攻青衣、帥旦。是一位豫劇旦行中一個難得的「歌唱型」演員,她的嗓音非常具有可塑性,寬闊明亮,豐厚圓潤,高音可唱華彩,中低音亦可運用自如。她以豐富多彩的聲音形象塑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人難忘的女性形象。她在《五世請纓》中飾演佘老太君的聲音造型高亢、奔放、雄健、有力,「慶壽」時的歡樂、「出征」時的豪氣,通過聲腔旋律的大幅度起伏跌宕被揮灑得酣暢淋漓。她在《義烈風》中飾演的童玉姍,聲音造型凄厲、剛烈,「吐真」一場戲中,當善良的童玉姍終於弄明白眼前的所謂丈夫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時,此刻的6句重疊句子,字字如炸雷,聲聲如裂帛,盡情詛咒了人世間的善惡顛倒,抒發了童玉姍的哀哀苦情。《都市風鈴聲》中飾演的鄭榮,一段「我多想」的吟唱式旋律,展示了王慧控制聲音的高超能力,似娓娓道來,似緩緩傾訴,輕聲慢語的「反復」,把忙碌於商海的女強人在孩子面前的一份自責、一片柔情抒發得動人心弦,催人淚下。王慧因此劇的出色創造而榮獲了文化部「文華」表演獎。
李金枝
國家一級演員,主攻閨門旦、青衣。現為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省優秀專家。曾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文化部文華表演獎、「今日中國豫劇十大名旦選拔賽」金獎、「香玉杯」藝術獎、河南省第八屆戲劇大賽表演一等獎獲得者。主演劇目《淚灑相思地》、《魂斷上河圖》、《風流女人》、《王屋山下》等。
魏俊英
國家一級演員,主攻刀馬旦、花旦。曾先後榮獲「今日中國豫劇十大名旦選拔賽」優秀表演獎,第五屆「香玉杯」藝術獎,「中國首屆豫劇節」優秀表演獎,第八屆、第九屆河南省戲劇大賽表演一等獎等。主演劇目《大祭樁》、《五世請纓》、《清風亭》、《魂斷上河圖》、《金沙灘》、《抬花轎》等。
王清海
國家一級演員。自幼隨其父豫劇著名老藝人王文才綽號翁八里不藝,攻銅錘架子花。後又師承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黑頭大王李斯忠,主攻黑頭。被同行與觀眾譽為「豫劇第一凈」、「河南第一黑頭」之美稱。主演劇目《鍘美案》、《下陳州》、《跑汴京》等。
范靜
國家一級演員,主攻閨門旦、青衣。曾先後榮獲省戲劇大賽表演一等獎,青年匯演一等獎,第四屆「香玉杯」藝術獎,「今日中國豫劇十大名旦選拔賽」優秀表演獎,全國電視戲曲大賽「星花獎」第一名等。主演劇目《骨肉冤家》、《三哭殿》、《秦香蓮》、《陳三兩》等。
丁建英
國家二級演員,主攻文武小生。河南省青年戲劇大賽一等獎,河南省第八、九屆戲劇大賽表演一等獎獲得者。主演劇目《金沙灘》、《大祭樁》、《打金磚》、《魂斷上河圖》、《義烈女》等。
李庚春
國家二級演員,主攻老生、小生。先後獲得全國「梨園杯」優秀獎、河南省戲劇大賽表演一等獎、伴唱獎,山西省戲劇大賽主角金牌獎等。主演劇目《義烈女》、《黑娃還妻》、《清風亭》、《金沙灘》等。
吉冠武
國家一級演員,主攻文武丑角。主演劇目有《屠夫狀元》、《推磨》、《喝面葉》、《劉二愣賣燒餅》、《跑汴京》等高派名劇。另外主演的《芝麻官外傳》、《借妻》、《血濺烏紗》等七個劇目由河南電子、黃河音像出版社製成光碟發行全國。
蘇笑神,國家二級演員,主攻文丑,中國《牡丹杯》「牡丹獎」獲得者,文丑理論家。主演劇目《贓官斷案》、《卷席筒》、《七品芝麻官》、《拾女婿》等。
竇彩霞,國家二級演員,曾在多部現代戲、古裝戲中飾演了主要角色。先後榮獲省戲劇大賽一等獎,最佳伴唱獎。主演劇目《黑娃還妻》、《杏花店》、《秦雪梅弔孝》。
袁國營(藝名小唐喜成),國家二級演員,唐派須生,河南省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曾先後榮獲河南省第五屆戲劇大賽優秀表演獎、河南省青年演員大賽二等獎等。主演劇目《血濺烏紗》、《南陽關》、《三哭殿》、《天門陣》、《宋江題詩》、《徐策跑城》等。
李斌,主攻文武小生。著名表演藝術家王素君老師掌門弟子,河南省戲劇大賽表演一等獎獲得者。主演劇目《香囊記》、《真假駙馬》、《魂斷上河圖》、《淚灑相思地》、《梅花奇緣》等,並在中央電視台攝制的五集戲曲電視劇《叔嫂情》中飾演主要角色。
武慧敏,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主攻刀馬旦、花旦。陳(素真)派傳人。主演劇目《義烈女》、《抬花轎》、《紅娘》、《梵王宮》、《宇宙鋒》、《拾玉鐲》等。榮獲河南省青年匯演一等獎、河南省首屆「黃河杯」演員獎。
張慧,國家二級演員,中國戲劇表演學會會員,主攻閨門旦、花旦。榮獲河南省第一屆、第二屆青年戲劇大賽一等獎、河南藝術節優秀表演獎,2001年被共青團河南省委授予「河南省優秀共青團員」稱號。主演劇目《掛畫》、《母女怨》、《香囊記》、《雕窗投江》、《紅燈記》、《穆桂英下山》等。
常松,國家二級演員,主攻武生,曾先後榮獲河南省第七、八屆戲劇大賽表演二等獎,省一團演員隊隊長。主演劇目《白水灘》中十一郎、《三岔口》中任堂輝、《五世請纓》中楊滿堂、《金沙灘》中楊三郎等。
薛娟,優秀青年演員,主攻刀馬旦、娃娃生、青衣,曾先後獲河南省青年演員大賽二等獎,第七屆「香玉杯」藝術獎。兼省豫劇一團節目主持人。主演劇目《擋馬》中楊八姐、《借記扇》中鐵扇公主、《五世請纓》中楊滿堂、《清風亭》中張繼保、《骨肉冤家》中權寶、《三哭殿》中秦英等。
邵保安,優秀青年演員,主攻銅錘花臉,曾在河南省青年演員戲曲大賽中榮獲優秀表演獎。主演劇目《包青天》中包拯、《三哭殿》中詹太師、《七品芝麻官》中程西牛、《桃李梅》中方橫行、《五世請纓》中孟強、《唐宮姣女》中敬德、《血濺烏紗》中賈仁等。
司紅彥,優秀青年演員,主攻武生、武花臉,曾先後榮獲省戲曲大賽三等獎和省青年大賽優秀表演獎。主演劇目《大祭樁》中艾遷、《三岔口》中任堂惠、《挑滑車》中高寵、《小商河》中楊再興等。
尤樹江、國家一級作曲,創作過近百部大型作品並發表過二十多篇音樂專論。曾先後在全國七個省、地、市以及河南省二至九屆大賽和山東省文化藝術節中獨立擔任旋律、配器、指揮,獲獎16項,其中國家級4項,分別為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全國地方戲交流演出音樂單項獎、中國首屆豫劇節音樂單項獎和國家民委頒發的紀念獎,並多次在文化廳組織的大型文藝活動中擔任音樂統籌、指揮。

閱讀全文

與楊再興的老藝術家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1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5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6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