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荈賦提及了哪些品茗藝術要素

荈賦提及了哪些品茗藝術要素

發布時間:2023-02-24 02:54:24

A. 藝術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並作詳細解釋,說出自己的理解

藝術史主要是兩類
1 對藝術進行全方位客觀的記錄與描述,並做出大量對比參照,讓讀者自由的了解藝術奧秘,感受歷史神奇
2 在藝術史中加入作者的審美觀念和認知系統,對各類藝術提出看法,做評價,更好的幫助讀者深入藝術的精髓
以上兩種,各有所長。如果您是初學者,對藝術史一竅不通的話,建議選擇第一種。當你對藝術史有一定認知後在選擇第二種,結合自己的知識去理解作者的看法,這樣才能吸取作者思想的精華,而不完全失去自己的理解。

B. 藝術七大要素

藝術的七個要素是線條,形狀,形式,空間,價值,顏色和紋理。這些元素是任何藝術品的基本組成部分。任何好的藝術品都應包含這7種成分。

元素1-線

線條是藝術的最基本要素。沒有線條,其他元素將不存在,所以讓我們從這里開始,然後我們將逐步發展。

一條線可以看作是一個移動點。如果點重疊,則為實線,如果不重疊,則為虛線。一條線有一個起點和一個終點,通過它的存在,可以創建一條邊。

如果一條線連接起來,它將形成輪廓(也稱為輪廓)。輪廓創建形狀。

行可以是:

多頭或空頭

粗線或細線

細線後退時,粗線會加重並前進。

也可以通過重復創建2D紋理的形狀來創建圖案。這在操作藝術中經常使用。(光學藝術)。

C. 藝術作品的三個基本要素是什麼

1、三要素
藝術形象、構成形式、色彩組織。
2、概念
通過藝術構思和藝術創作,將頭腦中形成的主客體統一的審美意象物態化,創造出來的審美鑒賞的對象。
3、內容
藝術作品的內容是指藝術作品的題材、主題、細節、情節、情感等要素的總和。
4、層次劃分
藝術語言:藝術作品的外在結構。
藝術形象:藝術作品的內在結構。
藝術意蘊:藝術作品的深層結構。

D. 語文中的藝術手法和表現手法有哪些

藝術手法


shù
shǒu

也稱「表現手法」。作家、藝術家在創作中所運用的各種具體的表現方法。在文學創作中,有敘述、描寫、虛構、烘托、渲染、誇張、諷刺、抒情、議論、對比等手法。
【藝術手法】
藝術作品形式的要素之一,又稱表現手法。指藝術家在藝術創造過程中為塑造藝術形象、表現審美情感時所運用的各種具體的表現手段。人類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創造和積累了十分豐富的藝術手法。較為常見的藝術手法有敘述、描寫、抒情、議論、說明、對話、比喻、誇張、象徵、變形、烘托、渲染、對比、反襯、伏筆、暗示、雙關、擬人等。藝術手法與內容有著密切的互為依存的辯證關系,藝術手法之間也存在著諸多的辯證關系,其作用在於使藝術作品的內容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現。隨著藝術創作的發展,藝術手法也在不斷地豐富更新。藝術手法的運用,必須服從於特定的藝術內容的表達,並與欣賞者的審美能力相適應。藝術手法使用得當,可以增強藝術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在藝術創作中,各種藝術手法一般是交互運用的,而且受體裁的制約,即不同體裁對藝術手法有所側重。藝術手法是否運用得恰當、嫻熟、和諧、巧妙,是衡量作品藝術性高低的重要標志之一。藝術手法有著歷史的繼承性,不同民族之間也可以相互借鑒。

E. 新時期茶文化建設有哪些要素

1、進一步挖掘茶文化的歷史內涵。茶文化是以茶為載體而產生的物質、精神、心理、風俗和休閑的現象。茶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內涵十分豐富。一個茶字可以寫一部文化史,可寫一部外交史,又可寫一部詩史,還可寫一部禪史。茶文化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藝術、醫學保健、歷史考古、經濟貿易、餐飲旅遊和新聞出版等學科和行業,包含茶文化專著與期刊、茶與詩詞、茶與小說、茶與攝影(茶韻)、茶與書畫、茶與婚禮、茶與祭祀、茶與禪教、茶與楹聯、茶與諺語、茶與故事、茶事掌故、飲茶風俗、茶藝表演、陶瓷茶具、茶樓茶館、沖泡技藝、茶事博覽和茶事旅遊等。因此,應進一步深入挖掘茶文化史學,反映茶文化起源、形成、發展、演變、特點及表現形式。
2、進一步挖掘茶文化的社會學,反映茶文化對社會各方面的影響,對社會發展與進步的作用,以及社會各階層與茶文化的聯系。進一步挖掘茶文化民俗學。反映各民族、各地區歷史和現代飲茶習俗。
3、進一步挖掘茶文化交流學,包括茶文化展示、沖泡茶藝、茶藝表演、少兒茶藝、茶歷史文化博覽以及茶事旅遊。
4、進一步挖掘茶文化功能學,反映茶文化資源、特性、歷史茶文化和新時期茶文化,茶文化對現代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和國際友誼的作用等。
5、在電視、報紙、網路等傳播媒體上開辦茶文化欄目,加大對茶文化的宣傳推廣力度,讓茶文化家喻戶曉,老幼皆知。
6、充分發揮茶文化的社會功能。主要表現在發揚傳統美德,展示文化藝術、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促進民族團結、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經濟貿易等方面。以茶字當頭排列的社會功能有: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會友、以茶聯誼、以茶養廉、以茶育人、以茶入詩、以茶入藝、以茶入畫、以茶起舞、以茶歌吟、以茶興文、以茶作禮和以茶育人。少兒茶藝展現出對老人、長輩的尊敬,對父母的孝敬和同學的敬意。茶文化是高雅文化,與社會名流和知名人土大都相關。茶文化也是大眾文化、民眾廣為參與,茶文化覆蓋全民,影響全社會。其作用主要表現在:茶文化以德為中心,重視人的群體價值,倡導無私奉獻,反對見利忘義的唯利是圖。有利於社區文明建設。茶文化的傳授表明具有改變社會不正當消費活動、創建精神文明和促進社會進步的作用。豐富文化休閑生活。茶文化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和康樂性,品茗、茶俗和茶藝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茶文化是應對人生挑戰的益友。參與茶文化活動,可以使精神和身心得以放鬆,以舒緩激烈的社會竟爭、市場竟爭和復雜人際關系帶來的壓力。促進茶業經濟貿易的發展。上海已主辦九屆國際茶文化節,對茶葉銷售和消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推進國際文化交流。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先後在我國杭州、韓國漢城等地舉辦,國際茶文化的頻繁交流,使茶文化跨越國界,廣播天下,成為人類文明的共同精神財富。今後茶文化規模更大,涉及領域更廣,功能更顯著,傳統與現代融合更為緊密,中華茶文化一定會走出亞洲,走向全球,成為世界性的文化。

F. 如何向外國人介紹中國茶藝的歷史

茶藝是飲茶藝術,是藝術性的飲茶,它包括選茶、備器、擇水、取火、候湯、習茶的程式和技藝。因而茶藝本身並無很多玄想的東西。有些人有意將茶藝搞得神乎其神,給人一種莫明其妙的感覺。

茶藝起始

茶藝,萌芽於唐,發皇於宋,改革於明,極盛於清,可謂有相當的歷史淵源,自成一系統。

中國的民族性,自然謙和,不重形式。所以不管是唐代的茶經,宋代的大觀論茶,或明代的茶疏,文中所談僅是通論,一般人民將飲茶融成生活一部份,沒有什麼儀式,沒有任何宗教色彩,茶是生活必需品,高興怎麼喝,就怎麼喝。飲茶所講究的是情趣,如「披詠疲倦」、「夜深共語」、「小橋畫舫」、「小院焚香」,都是品茗的最佳環境和時機,「寒夜客來茶當酒」的境界,不但表露出賓主之間的和諧歡愉,而且蘊蓄著一種高雅的情致。

茶藝是包括茶葉品評技法和藝術操作手段的鑒賞以及品茗美好環境的領略等整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其過程體現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統一,是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象。它起源久遠,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與宗教結緣。茶藝包括:選茗、擇水、烹茶技術、茶具藝術、環境的選擇創造等一系列內容。茶藝背景是襯托主題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純、幽雅、質朴的氣質,增強藝術感染力。不同的風格的茶藝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選對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領會茶的滋味。
茶文化是人類在生產食用茶葉過程中所產生的文化現象。人類食用茶葉的方式大體上經過吃、喝、飲和品四個階段。「吃」是指將茶葉作為食物來生吃或熟食的,「喝」是指將茶葉作為葯物熬湯來喝的,「飲」是指將茶葉煮成茶湯作為飲料來飲的,「品」是指將茶葉進行沖泡作為欣賞對象來品嘗的(飲是為了解渴,可以大口飲下。品是品嘗,需要細啜慢咽,再三玩味)。前三種方式發生很早,可以早到原始社會時期,後一種方式較晚,很可能晚到魏晉時期。

歷來傳說「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乃解。」根據考古學和民族學研究,我國食用茶葉的歷史可以上溯到舊石器時代,所謂的「神農嘗百草」,就是將茶樹幼嫩的芽葉和其他可食植物一起當做食物。後來人們在食用過程中發現茶葉有解毒的功能,就作為葯物熬成湯汁來喝,這就是所謂的「得荼乃解」。平時也會將茶湯作為保健的飲料來飲用,民族學的材料已證明原始人是已經採集一些特定的樹葉熬成湯汁飲用,在一些產茶地區,自然也會將茶湯作為日常飲料。考古學家已經在浙江杭州跨湖橋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了熬湯的茶葉和完整的茶樹籽,可見,我們民族飲茶的歷史至少也在一萬年以上。

但是,從現有的文獻記來看,直到三國時期為止,我國飲茶的方式一直停留在葯用和飲用階段。如漢代文獻提到茶葉時都只強調其提神、保健的功效。三國時孫皓因愛臣韋曜不善飲酒而暗中以茶湯代替,是茶為飲料的明證。

從西晉開始,情況有了變化,四川地區的一些文人介入茶事活動,開始賦於飲茶文化意味。西晉著名詩人張載在《登成都白菟樓》詩中寫道:「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州。」認為芳香的茶湯勝過所有的飲料,茶的滋味傳遍神州大地。芳香和滋味都與茶的提神、解渴以及保健療效無關,而是嗅覺和味覺上的審美滿足。西晉文人杜育的《賦》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首正面描寫品茶活動的詩賦。詩中除了描寫茶樹生長、採摘等情況外,還提到用水、茶具、沖泡等環節,特別是對茶湯泡沫的欣賞,形容它像冬天的白雪和春天的鮮花(「煥如積雪,曄若春敷」)。可見,茶湯在此時開始成為品嘗的對象。《賦》還提到飲茶具有調解精神、諧和內心(「調神和內」)的功效,則已經涉及茶道精神了。因此中國的品茶藝術的萌芽時期至少可以上溯到西晉時期。

但是只有到了唐代陸羽手裡,中國人的飲茶才從食、喝、飲,發展提高到品的階段,終於將飲茶變成一門生活藝術。陸羽在《茶經》中,對茶葉的醫療保健功效僅是一筆帶過,明確提出「茶之性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將品茶上升到道德修養的高度,並且對唐代的煮茶法進行了一系列的規范,從選茶、用水、茶具、烘茶、碾磨、篩粉、煮水、加鹽、點水、分茶到品嘗各個環節都有嚴格的要求,形成一套完整的茶藝程式。特別是對茶湯泡沫的培育、欣賞異常重視,進行仔細的觀察,將泡沫稱為湯華,薄一點的稱為沫,厚一點的稱為餑,細一點的稱為茶,採用了一連串形象的比喻來形容泡沫之美麗:像棗花漂浮在圓形的水面上,像深潭回轉或小洲彎曲的水面上漂浮的青萍,像晴朗天空中浮動的魚鱗雲,像飄動在水湄之上的綠錢,像墜落在尊俎之中的菊花。飲茶而對泡沫如此講究,顯然不是為了滿足生理上的需求,而是從視覺的審美愉悅出發,一碗涌動著泡沫的茶湯在陸羽面前成了充滿藝術韻味的審美對象,因此才靈感勃發,浮想聯翩。可見唐代的飲茶已經成了富有詩情畫意的生活藝術。
同樣,唐代的詩人們在品茶之時,也同樣不是為了生理上的滿足,而是追求精神世界的審美愉悅,這從他們大量的茶詩中都著重對色、香、味、形及意境的欣賞可以得到證明。錢起的茶詩《與趙莒茶宴》可以作為代表:「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

茶人在竹林下品飲紫筍茶,進入俗念全消的忘言狀態,心中的塵垢都被洗凈,進入空靈虛靜的境界,但品茗的興味沒有窮盡,令人全身心地沉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全然忘卻周圍的一切,只有傾斜的樹影中傳來的蟬聲更反襯出竹林的幽靜。這樣的品茶完全是一種詩化的生活藝術,與為解渴而飲茶有著本質不同。

自此以後,歷代的茶人們都有同樣的自覺追求,宋代茶人還將茶湯的色香味稱為「三絕 」(蘇軾:「遂令色香味,一日備三絕」)。他們在品茗過程中講究茶湯「色香味」的同時,還主動追求更高層次上的審美意境,在宋代茶詩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詩句:「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飛」(范仲淹)。「夜啜曉吟俱絕品,心源何處著塵埃」(宋庠)。「亦欲清風生兩腋,從教吹去月輪旁」(梅堯臣)。「煩酲滌盡沖襟爽,暫適蕭然物外情」(文彥博)。「悠然淡忘歸,於茲得解脫」(呂陶)。

品茶到了明清,更是讓文人雅士們提升為高雅藝術,因為明代廢除了蒸青餅茶,盛行散茶沖泡,對茶葉的色、香、味、形更加重視,無論是茶、水、具、境、泡、品每個環節都有更為嚴格、細致的要求。功夫茶藝的形成和成熟就是個典型的例子。據清代袁枚《隨園食單》記載,他在游福建武夷山時,寺廟僧道向他獻茶:「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香撲鼻,舌有餘甘。一杯之後,再試一杯,令人釋躁平矜,怡情悅性。」這種小壺小杯沖泡、小口細品的品茶方式就是後來盛行於閩粵地區的功夫茶藝。功夫茶在我國傳統茶藝中最具藝術韻味,在沖泡、品飲過程中有一系列規范程序,沒有經過一定時間的學習和實踐是難以掌握的。僅就品嘗茶之芳香而言,清代梁章鉅《歸田瑣記》中提到「泉州廈門人所講功夫茶」時指出茶之香味可分為四個品級:「一曰香,花香小種之類皆有之。今之品茶者以此為無上妙諦矣,不知等而上之則曰清,香而不清,猶凡品也。再等而上之則曰甘,香而不甘,則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則曰活,甘而不活,亦不過好茶而已。活之一字,須從舌本辨之,微乎微矣,然亦必瀹以山中之水,方能悟此消息。」品茶至此,真是「茶翁之意不在茶,在於山水之間也。」它與人們的生理滿足全然無關,而是進入「超然物外」的境界,是精神世界裡的高級享受。

這就是中國傳統的品茗藝術,它是隨著時代的演替而與時俱進的,是一種更為人性化、生活化和藝術化的品茶方式。簡稱之為「茶藝」。「茶藝」一詞是20世紀70年代在台灣地區首先使用的,用來概括品茗藝術而有別於「茶道」一詞,這是台灣茶人的一大貢獻,因為將「茶藝」從「茶道」之中剝離出來,有利於品茗藝術的健康發展.通俗地說,「茶藝」就是泡茶的技藝和品茶的藝術。「茶道」是在茶藝操作過程中所體現和追求的道德精神。對泡茶提「技藝」,是因為它除了具有藝術性之外,還具有技巧性。對「品茶」提「藝術」而不提「技藝」,是品茶時技巧的成份很少,主要是茶湯入口之後如何去欣賞、體會美妙的藝術境界。茶藝是茶文化的核心,只有在茶藝的操作中才能體現茶道精神。有了茶道精神的觀照,茶藝才有精神、品位和神韻。有了茶藝和茶道,茶文化才有載體和靈魂。

可見,茶藝確實在中國茶文化歷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它甚至直到今天還對中國茶葉加工產生深遠影響。由於茶藝的發達,歷代茶人對茶葉的要求精益求精,導致名優特茶生產高度發達,製作力求精美,採摘越來越早,不但講究香氣、滋味、而且追求色鮮和形美,因而只能用手工採摘炒制,很難使用機器,致使中國今天的茶葉生產不容易迅速實現機械化。外國雖然也沒有很多人喝茶,但是他們只是將它當作一種飲料,盡管也講究茶的滋味、香氣和顏色,卻並不注意茶葉的外形,更不會去追求什麼茶葉形態之自然之美。他們可以用紅碎茶和綠碎茶生產袋泡茶泡飲,不象我們那麼講究品茶藝術,不追求什麼明前茶和雨前茶,不知道什麼旗槍、雀舌、鳥嘴之類,也不在乎什麼龍井、碧螺春、鐵觀音等美名。所以他們的茶園和茶廠里可以在一個多世紀前就實現機械化的採摘和加工茶葉。這是至今中國茶葉生產總量和出口量都不如印度和斯里蘭卡的一個重要原因。

古代茶藝見識

杜育的《荈賦》中有對於茶藝的描寫,如擇水:「水則岷方之注,挹彼清流」,擇取岷江中的清水;選器:「器擇陶簡,出自東隅」,茶具選用產自東隅(今浙江上虞一帶)的瓷器;煎茶:「沫沉華浮,煥如積雪,曄若春。」煎好的茶湯,湯華浮泛,象白雪般明亮,如春花般燦爛;酌茶:「酌之以匏,取式公劉。」用匏瓢酌分茶湯。

《荈賦》所描述的,是中華茶藝的雛形,且茶藝發源於巴蜀。

王褒《僮約》中的「烹荼盡具」便是規定在家中來客之後烹茶敬客。

南朝宋人何法盛《晉中興書》記:「陸納為吳興太守時,衛將軍謝安常欲詣納,……安既至,所設唯荼、果而已。」陸納以茶和水果待客。

南朝宋人劉義慶《世語新說·紕漏》記:「任育長年少時,甚有令名。……坐席竟,下飲,便問人雲:『此為荼,為茗?』」客人入坐完畢,便開始上茶。同書還記:「晉司徒長史王濛好飲荼,人至輒命飲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雲今日有水厄。」王濛:「人至輒命飲之」,這是他好客的表現。

弘君舉《食檄》:「寒溫既畢,應下霜華之茗,三爵而終。」客來到來,見面寒暄之後,先請飲三杯茶。客來敬茶不僅是世俗的禮儀,曇濟和尚也是以茶待客,道俗相同。

於此,茶藝也就成一種生活中接待客人的形式而已,講些寫實的茶事話題是茶藝必要的基礎,客來敬茶在兩晉南北朝時成為中華民族普遍的禮俗。並不是現在的一些茶藝茶道組織講的那樣神乎其神。

茶藝基本內涵

茶藝是包括茶葉品評技法和藝術操作手段的鑒賞以及品茗美好環境的領略等整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其過程體現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統一。

就形式而言,茶藝包括:選茗、擇水、烹茶技術、茶具藝術、環境的選擇創造等一系列內容。品茶、先要擇,講究壺與杯的古樸雅緻,或是豪華庄貴。另外,品茶還要講究人品,環境的協調,文人雅士講求清幽靜雅,達官貴族追求豪華高貴等。一般傳統的品茶,環境要求多是清風、明月、松吟、竹韻、梅開、雪霽等種種妙趣和意境。

總之,茶藝是形式和精神的完美結合,其中包含著美學觀點和人的精神寄託。傳統的茶藝,是用辯證統一的自然觀和人的自身體驗,從靈與肉的交互感受中來辨別有關問題,所以在技藝當中,即包含著我國古代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又包含了人們主觀的審美情趣和精神寄託。——選自《茶藝》一書

中國茶史分期

按傳統茶業經濟發展的時代特徵,兼及制茶技術與飲茶風尚的變化,從而將中國茶葉史劃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

唐代以前,這是茶葉起源、傳播和初步形成的時期。茶業起源於巴蜀地區,「自秦人取蜀而後,始有茗飲之事」,茶業開始向長江中下游傳播。漢魏六朝至唐初,茶業持續緩慢發展,為唐代茶業的飛躍做了一個長期的鋪墊。

第二階段:

唐代,這是傳統茶業大發展的時期。茶業生產空前發展,貿易日趨活躍,飲茶蔚然成風,茶學與茶文化形成,茶法初步建立起來,奠定了傳統茶業的基本格局。

第三階段:

兩宋,這是傳統茶業繁榮時期。以北苑貢茶為代表的團餅茶製作技術和品飲藝術臻於極致,茶法體制與茶馬貿易制度趨於成熟,茶業經濟在國計民生中處於引人注目的地位。

第四階段:

元明,這是傳統茶業持續發展的時期。飲茶風尚發生劃時代變革,從而推動了制茶技術和茶葉品類得到很大進步,傳統茶文化也躍上了一個新的境界;茶業生產、貿易及國家茶政則在宋代的基礎上得以持續發展。

第五階段:

清代,這是傳統茶業的轉型時期。清代以前,茶業在傳統格局下有所發展,產區擴大,名品涌現,技術進步,茶法和茶馬互市也繼承明制而有所改進。但隨著社會歷史環境的變化,茶業生產方式出現了新的形態,進而逐步向機械化、科學化發展,茶馬互市終結,華茶出口貿易迅速崛起,茶業國際競爭加劇,傳統茶業經濟轉型而逐步納入國際化軌道。

飲茶四步曲

在這浩浩的茶文化發展進化的長河中,關於茶的飲用方法一共發生了四次較大的變化,亦是飲茶方法發展的四個階段。

煎飲法:

原始部落時期,採食茶葉純粹是為了填飽肚子,而不是去享受茶葉的色、香、味,當人們發現,茶不僅能祛熱解渴,而且能興奮精神、能醫治多種疾病時,茶開始從食糧中分離出來。煎茶汁治病,是飲茶的第一個階段。這時候,茶是葯。

羹飲法:

從先秦至兩漢,茶從葯物轉變為飲料。煮茶時,還要加粟米及調味的作料,煮作粥狀。我國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多在唐代接受飲茶的習慣,故他們至今仍習慣於在茶汁中加其他的食品。

研碎沖飲法:

此法早在三國時代就已出現了,唐代開始流行,盛於宋。當時採下的茶葉,要先制茶餅,飲時再搗末、沖沸水。但這時以湯沖制的茶,仍要加「蔥、姜、橘子」之類拌和,可以看出從羹飲法向沖飲法過度的痕跡。

泡飲法:

飲茶的第四個階段,可以叫做全葉沖泡法。此法始於唐代,盛行於明清以來。唐代發明蒸青制茶法,專采春天的嫩芽,經過蒸焙之後,製成散茶,飲用時用全葉沖泡。散茶品質極佳,飲之宜人。為了辨別茶質的憂劣,當時已形成了審評茶葉色香味的一整套方法。在宋代,研碎沖飲法和全葉沖泡法並存。到了明代,散茶製造漸成主流。飲用方法基本上也以全葉沖泡為主。這與今天的飲茶方法很接近了。

縱觀中國的飲茶歷史,飲茶法有煮、煎、點、泡四類,形成茶藝的有煎茶法、點茶法、泡茶法。依茶藝而言,中國茶道先後產生了煎茶道、點茶道、泡茶道三種形式。

G. 講述音樂藝術的要素

1、音樂聲音藝術

音樂是以聲音為其表現手段的一種藝術形式,音樂意象的塑造,是以有組織的音為材料來完成的。因此,如同文學是語言的藝術一樣,音樂是聲音的藝術。這是音樂藝術的基本特徵之一。作為音樂藝術表現手段的聲音,有與自然界的其他聲音不同的一些特點。

2、音樂聽覺藝術

音樂又是一種聽覺的藝術。

心理學的定向反射和探究反射原理告訴我們,一定距離內的各種外在刺激中,聲音最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它能夠迫使人們的聽覺器官去接受聲音,這決定了聽覺藝術較之視覺藝術更能直接地作用於人們的情感,震撼人們的心靈。

音樂只能用聲音來表現,用聽覺來感受,但這並不等於說人們在創作和欣賞音樂時,大腦皮層上只有與聽覺相對應的部位是興奮的,而其他部位都處於抑制狀態之中。

實際上,音樂家不止是通過聽覺的渠道,而是用整個身心去感受和體驗、認識和表現生活的,這同其他門類的藝術家並沒有什麼區別。

不同的是在藝術構思和藝術表現的時候,音樂家是把個人的多方面的感受,通過形象思維凝聚為聽覺意象,然後用具體的音響形式表現出來。

3、音樂情感藝術

在所有的藝術形式中,音樂是最擅長於抒發情感、最能撥動人心弦的藝術形式,它藉助聲音這個媒介來真實地傳達、表現和感受審美情感。

音樂在傳達和表現情感上,優於其他藝術形式,是因為它所採用的感性材料和審美形式——聲音最合於情感的本性,最適宜表達情感。或庄嚴肅穆,或熱烈興奮,或悲痛激憤,或纏綿細膩,或如泣如訴……音樂可以更直接、更真切、更深刻地表達人的情感。

4、音樂時間藝術

雕塑、繪畫等藝術形式凝固在空間,使人一目瞭然。我們欣賞美術作品,首先看到美術作品的整體,然後,才去品味它的細節。而音樂則不同,音樂要在時間里展開、在時間里流動。

我們欣賞音樂,首先從細節開始,從局部開始,直到全曲奏(唱)完,才會給我們留下整體印象。只聽音樂作品中的個別片斷,不可能獲得完整的音樂意象。所以,音樂藝術又是一種時間藝術。

(7)荈賦提及了哪些品茗藝術要素擴展閱讀:

音樂基本要素:音樂的基本要素是指構成音樂的各種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長短,音的強弱和音色。由這些基本要素相互結合,形成音樂的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曲調,節奏,和聲,以及力度,速度,調式,曲式,織體,音色等。構成音樂家的形式要素,就是音樂的表現手段。音樂的最基本要素是旋律和節奏。

1、曲調:曲調也稱旋律。高低起伏的樂音按一定的節奏有秩序地橫向組織起來,就形成曲調。曲調是音樂形式中最重要的表現手段,是音樂的本質,是音樂的決定性因素。曲調的進行方向是變幻無窮的,基本的進行方向有三種:「水平進行」、「上行」和「下行」。

相同音的進行方向稱水平進行;由低音向高音方向進行稱上行;由高音向低音方向進行稱下行。曲調的常見進行方式有:「同音反復」、「級進」和「跳進」。依音階的相鄰音進行稱為級進,三度的跳進稱小跳,四度和四度以上的跳進稱大跳。

2、節奏:音樂的節奏是指音樂運動中音的長短和強弱。音樂的節奏常被比喻為音樂的骨架。節拍是音樂中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規律地重復進行。我國傳統音樂稱節拍為「板眼」,「板」相當於強拍;「眼」相當於次強拍(中眼)或弱拍。

3、和聲:和聲包括「和弦」及「和聲進行」。和弦通常是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樂音按一定的法則縱向(同時)重疊而形成的音響組合。和弦的橫向組織就是和聲進行。和聲有明顯的濃、淡、厚、薄的色彩作用;還有構成分句、分樂段和終止樂曲的作用。

4、力度:音樂中音的強弱程度。

5、速度:音樂進行的快慢。

6、調式:音樂中使用的音按一定的關系連接起來,這些音以一個音為中心(主音)構成一個體系,就叫調式。如大調式、小調式、我國的五聲調式等。調式中的各音,從主音開始自低到高排列起來即構成音階。

7、曲式:音樂的橫向組織結構。

8、織體:多聲音樂作品中各聲部的組合形態。(包括縱向結合和橫向結合關系)。

9、音色:音色有人聲音色和樂器音色之分。在人聲音色中又可分童聲、女聲、男聲等。樂器音色的區別更是多種多樣。在音樂中,有時只用單一音色,有時又使用混合音色。

閱讀全文

與荈賦提及了哪些品茗藝術要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