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大地藝術
20世紀60年代末出現於歐美的美術思潮,由最少派藝術的簡單、無細節形式發展而來。大地藝術家普遍厭煩現代都市生活和高度標准化的工業文明,主張返回自然,對他們曾經熱戀過的最少派藝術表示強烈的不滿,認為它是現代文明墮落的標記,只有像埃及的金字塔、史前的巨石建築、美洲的古墓、禪宗石寺塔才是人類文明的精華,才具有人與自然親密無間的聯系。
於是一批藝術家以大地作為藝術創作的對象,或在廣袤的沙漠上挖坑造型,或移山海、壘築堤岸,或潑濺顏料遍染荒山。由於大地藝術常以挖掘填工程形式出現,故又有土方工程、地景藝術之稱。早期的大地藝術作品多在現場施工,現場完成,藝術家創造作品無意於給人欣賞。1968年起德萬畫廊將搜集來的大地藝術照片和埋在地下的盆子、鐵箱等部分實物舉辦了一次大地藝術展覽。次年,科內爾大學也舉辦了一次同樣的展覽後,大地藝術常以照片、錄像的形式出現。
後期的大地藝術家很少作大規模的挖掘工程,更多地藉助攝影來完成。如W.德瑪麗亞的作品《一英里長的素描》是拍下劃在內華達沙漠上的兩條平行線照片,以簡便的攝影代替實地挖掘,達到同樣的展覽效果。重要的大地藝術家有C.安德烈、R.史密森、德瑪麗亞、M.海澤、C.奧爾登伯格、R.塞拉等。
Ⅱ 什麼是波普藝術什麼是裝置藝術什麼是大地藝術它們 與傳統的美術形態有什麼本質區別
波普藝術:是正當抽象表現主義在美國風行之時,有人提出抽象表現主義完全依賴畫布和顏色的革新既是前進的,又是退縮的,因為它逾越傳統純繪畫的程度不夠,於是一部分藝術家從達達主義那裡得到啟示,生活中的實物也是藝術。他們開始大膽的用材料實驗,採用畫面與接拼的方法,或者乾脆用實物集合的辦法達到打破藝術之間各門類,藝術與生活之間的界限,以此替代活力耗盡的抽象表現主義,這便是波普藝術。
1960年前後美國開始盛行的一種藝術,不久英國與歐洲也流行起來,波普(Pop)一詞含通俗,大眾,流行之意,這是由英國藝術評論家阿勞威提出的,他在給利用大眾影像為內容的美術命名時所作的一個統稱,後來被評論界所接受而廣泛採用。60年代初期,先在倫敦後在紐約相繼舉行了大型的波普美展,波普美術最早的作品可能要數英國藝術家漢密爾頓的照片拼貼畫《是什麼使我們今天的家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畫中現代公寓內一個傲慢的裸女和一個作健美姿態的男子正看著畫外,男子手握上面印有Pop的網球拍。波普藝術的表現手法多種多樣,但其表現的對象基本可分為兩類:一是以日常生活用具為對象,一類是對畫報,連環畫,影星和名人照片進行復制,廣泛展出與散發。所以波普藝術具有低廉,浮華,短暫,大量生產,很快流行等特點。
裝置藝術: 是藝術家在特定的時空環境里,將人類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費或未消費過的物質文化實體、進行藝術性地有效選擇、利用、改造、組合,以令其演繹出新的展示個體或群體豐富的精神文化意蘊的藝術形態。簡單地講,裝置藝術,就是「場地+材料+情感」的綜合展示藝術。
裝置藝術的發展如同其它藝術發展的景況一樣,都是受當下多種單一與復合的觀念所左右的,也受其自身發展經驗的積累所促動。裝置藝術日漸在內容關注、題材選擇、文化指向、藝術到位、價值定位、情感流向、操作方法等方面,都呈現出多元繁復的狀態。
大地藝術是60年代活躍於美國的現代主義後期的藝術活動,它可說是介於工程與雕塑,建築與風景,藝術與大自然之間的一種邊緣概念,也是一種荒謬的反藝術現象。它除了依仿照概念藝術否棄作品實體外,還不需要購買人而只需要贊助人,且作品尺寸,材料,形態,價值觀早已與傳統觀念決裂,對藝術的界定漠不關心,他們一般以廣闊的大地,田野,海灘,山谷,湖泊,為藝術材料,通過大規模的挖掘,堆疊,染色,包裹,築構等方式,改造自然的某一部分外觀,企圖創造一種體量巨大的,不能為博物館接受的永不被人佔有的環境藝術。
與傳統藝術的區別是:傳統藝術都是以古為基礎,而且只是在技法上有所變化,沒有發生質的變化。而這些藝術都有質的變化。都是採用啦一些隨時代發展的新新材料。充分體現啦多元文化。
元四家:一是黃公望(1269-1354)字子久,號大痴道人,江蘇常熟人,中年為吏,後因入獄,獲釋後活動於江浙富春,杭州,松江,等地。二是,吳鎮——(1280-1354)字仲圭,號梅花道人,嘉興人,工詩文,善草書,擅畫山水梅竹,家境貧寒傳世之作有《漁父圖》。。。
三是——王蒙(?-1385)字叔明,湖州人趙孟「府」字的繁體——fu即那位大書家善行書那位,這里那個字我這輸入法打不出來。是這人的外孫,元末曾做小官,後隱居。
四是——倪瓚(1301-1374)字元鎮,號雲林,無錫人,其家為江南富戶,信奉全真教,築有園林軒閣,作品有《漁庄秋霽圖》等
「四家」山水重於筆墨,講求風格,但仍有一定山水根據。他們通過山水抒發一定理想,並題跋詩文加以闡述。形式上重水墨,或稍加淡色淺絳,形成不同面貌,但情調多流於傷感,淡泊,獨寂,反映了時代動亂中無可奈何的情緒。他們的藝術觀和畫風特別是對明代江浙地區文人畫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
Ⅲ 羅伯特·史密森的大地藝術
大地藝術,是「由極少主義藝術的簡單,無細節形式發展而來的。大地藝術家主張返回自然,以大地藝術作為藝術創作的對象。他們或在廣袤的沙漠上挖坑造型,或移山填海,或壘築堤岸,活潑濺色遍染荒山。由於大地藝術家常以挖掘填湮工程形式出現故又有土工方程或地景藝術之稱。」首次「在地作品藝術展」於1968年在美國紐約的杜旺畫廊舉行。由此宣告了一種新的現代藝術形態——大地藝術的出現。
大地藝術可以說是中國莊子的「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具體實踐物。大地藝術家認為,藝術與生活、藝術與自然應該沒有森嚴的界線。在人類的生活時空中,應處處存在著藝術。大地藝術可以看成是室內裝飾作品向戶外發展的結果,最早的樣式可追溯到古埃及的金字塔和英國的斯通享治圓形石柱。大地藝術的作品都十分關作品的「場所感」,即作品與環境有機結合,通過設計來加強或削弱基地本身的如地形、地質、季節變化等特性,從而引導人們更為深入地感受自然。
在大地藝術家中,由以定居美國的保加利亞人克里斯托(J·Christo)和美國羅伯特·史密森(R·Smithson)等最為著名。克里斯托於1971年~1972年,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一個大河谷之間,搭起了長達381米、高80米~130米的桔紅色簾幕,蔚為壯觀,被稱為「山谷帷幕」。羅伯特·史密森也曾在美國的猶他州的大鹽湖上用砂石築起了直徑為160英尺、長1500英尺的「螺旋狀防波堤」,場面宏大,令人震驚。另外,還有藝術家鍾情地或把大地的某一處,用打洞機打足夠深的洞;或在某一草坪中挖掘若干個大沙坑;或在一塊空地上,製造一個具有海陸景觀的「公園」……等等、形式多樣。
Ⅳ 藝術對生活有什麼影響
藝術就是取材於生活的,但是同樣生活中也缺不了藝術,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如今社會發展城市規模不斷的向外擴張,城市也根據發展水平劃分了好幾個街區。而藝術則是被融入到了生活之中,為一些城鎮的發展還有人們的生活融入了新的血液,帶來了新的可能。
三、人們開始追崇藝術
像現在我們所喜歡的一些歌劇戲劇,這種獨特的藝術,也是源自於普通的生活的。藝術家們從生活中取材,然後將這些東西改造成優美的舞台劇再次呈現在了人們的面前。而且我們所欣賞的國畫,這類藝術品也很得有識之士的賞識,有的甚至拍出了天價。那些源於生活中的藝術品,最終還是回歸到了人們的生活中。這也是藝術的魅力和生活融合在了一起,讓大家的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Ⅳ 藝術對社會生活的重大意義
藝術來源於生活,也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學科,並強調指出藝術與教育一詞根本含義的密不可分性。缺乏基本的藝術知識和技能的教育決不能稱為真正的教育,沒有藝術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進而系統地闡釋了藝術教育的極端重要的價值。
藝術依然可以穿破全球化生產流水線的意識束縛,從而繼續印證和發揚文化的多樣性。在思考和知識層面的需求上藝術也依然體現著功能性:已知的各種科學方法論必須建立在邏輯線索上,而藝術則用無以言表的感知方式使得體驗現實世界和現實世界之上的風景。
當代藝術日常生活特徵
當代藝術家的實踐往往介於形而上的哲學思考和具備日常生活特徵的視覺因素之間,同時經過現代主義時期創作者的實踐,藝術已經具備了廣泛性跨文化的效能。無論是評論家還是公眾,當凝視或討論藝術作品,意識到創作者所穿越的文化邊界時,個體知識結構被撫摸的快感油然而生。
一邊腦子里充滿了各種換算公式其中也計算到了不同人群的快感觸發點,一邊日復一日重蹈著現代藝術早已完成的實踐。這種做法在當下特別是公眾社會范圍內因為有著「藝術」的庇護傘而不斷調整著自身的正確。
Ⅵ 藝術對生活的影響
1、藝術之於生活顯然已經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張,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周邊區域也以衛星城、功能區的形式參與到超級大城市的建構。「藝術的生活化與生活的藝術化」的討論將為嘉善新西塘越里提供新的發展可能。
2、生活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在高大上的藝術品漸受冷落之時,一些藝術家把目光轉向民間。
藝術家呂勝中在陝西安塞偏僻山溝的窯洞里看到,老鄉用身邊的材料營造出了詩一樣的生活,「暖瓶內膽的碎片、雞蛋殼都成了藝術表現的材料,它們被用來像馬賽克一樣鑲嵌在牆壁、灶台四周,組成各種花卉的圖案」。
要虛心向人民學習、向生活學習,從人民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不斷進行生活和藝術的積累,不斷進行美的發現和美的創造。
3、國人在逐步走向成熟,對傳統藝術精神亦有新認識。在質朴平淡的民間藝術中,傳統藝術的情趣和真實生活交融在一起,活潑潑地閃爍著令中華兒女心馳神往的光彩。
在這個意義上,人們重新思考「什麼是美」,是藝術與「石崇心理」的切割,也是藝術的生活化轉向。充滿信心地審視傳統,滿懷熱情地關注日常生活,用平常心去發現和欣賞身邊的美,在尋找自我中讓生活慢下來,正是最可寶貴的藝術。
(6)史密森大地藝術怎麼來影響我們日常生活擴展閱讀:
在文化和旅遊部與北京市的支持下,以「藝術滋養美好生活」為主題的2018中國(北京)演藝博覽會在北京展覽館舉辦。
博覽會展示了改革開放40年來北京演藝的變化,讓觀眾感受科技和藝術、傳統與時尚融合的魅力。
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長關宇表示,北京市從政策、資金和舉措等多方面入手,扶持藝術精品的創作生產和演出,讓越來越多市民走進劇院,享受高品質的藝術生活。
北京市演出有限責任公司今年成立60周年,北京演出行業協會會長、北演公司董事長張海君說,面對演藝發展的新變化新趨勢,要著力建立相對完整的「演藝全產業鏈」,打造多業態演藝消費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