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22春晚節目有哪些
2022春晚節目有歡樂吉祥年,奧運健兒給全國人民拜年,歌曲《此心安處是吾鄉》,特別節目《中國農民豐收節賦》《鄉村振興宣言》。
晚會遵循「歡樂吉祥、喜氣洋洋」的主基調,突出守正創新、出新出彩的藝術追求,以「思想+技術+藝術」為創作理念,讓觀眾在歡笑和感動中盡享美好生活之樂,抒發中華兒女的自信豪邁之情。
晚會以「新征程上的迎春曲,中國年裡的歡樂頌」為主旨,圍繞建黨百年、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冬奧盛會、中國航天等重大主題,在節目選材、內容創作、表達方式上都充分考慮不同年齡段觀眾的需求。
老中青三代文藝工作者齊聚演播現場與全國人民一道辭舊迎新、守歲納福,傾力呈現歡歡喜喜過大年的喜慶氛圍。
春晚思路
晚會節目繼續追求藝術創新,大膽突破。節目突出中國元素、民族特色、地域文化和世界多彩文明之美,生動形象講述中國故事,飽含深情謳歌偉大新時代,展現億萬人民在抗疫情況下樂觀向上和團結堅守,表達人們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憧憬,內容精彩紛呈、鼓舞人心。
晚會將思想性、觀賞性、藝術性高度集為一體,為全國億萬人民歡度2022年春節除夕夜,奉獻一台豐富多彩的文化「歡樂年夜飯」。晚會突出「歡樂吉祥、喜氣洋洋」的主基調,堅持「守正創新、出新出彩」。
在歡樂喜慶的年節氛圍中,熱忱描繪新時代新征程的恢宏氣象,為全球觀眾呈現一個「團圓、團聚、團結」的中國年。
用創新的視覺效果深化晚會主題表達,生動展現建黨百年的輝煌歷程,充分聚焦喜迎北京冬奧會的熱烈氣氛,積極呈現中華兒女闊步走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的豪邁之情。
② 靈活做事,真誠做人 做人要方.做事要圓...這一類的話題作文...急要!
教育家黃炎培十分贊賞「外圓內方」這個成語。他在給兒子寫的座右銘中就有這樣的話:「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於錢,外圓內方」。在黃老先生看來,「圓」就是要「和若春風」,對朋友、同事、左鄰右舍要敬重,誠實,平易近人,和氣共事;「方」就是要「肅若秋霜」,做事要認真,堅持原則;「取象於錢」,則是以古代銅錢為形象比喻,啟發人們要把「外圓」與「內方」有機統一起來。這一比喻可謂言簡意賅,發人深省。
對照這個要求,有的同志在處理人際關繫上恐怕還是有一些差距的。有時候內方外也方,待人做事,不講方法,冷若冰霜,把同志關系搞得很緊張;有時候外圓內也圓,八面玲瓏,四處討好,毫無原則;還有的時候內不方,外不圓,胸中既無真理,也無原則,到處惹是生非。具備「外圓內方」的人,一定是一個「和群」的人,而「和群」則是一種優秀品質,是建設和諧人際關系的重要前提。不能做到「外圓內方」,對人對己都無好處,對於構建和諧人際關系更是有害無益。
如何做到「外圓內方」呢?筆者不禁想起唐朝名相李泌七歲時對對聯的故事。李泌幼時就有神童之稱,7歲那年,唐玄宗召其進宮。當李泌入宮晉見時,唐玄宗正興致勃勃地與燕國公張說下棋。唐玄宗想試試他的才能,便示意張說考考他。張說以棋為題問道:「方,好比是棋局;圓,好比是棋子;動,猶如使棋活了;靜,就是棋死了。你能用方、圓、動、靜四字來比喻弈棋的道理嗎?」年幼的李泌立即脫口吟道:「方如行義,圓如用智,動如呈才,靜如遂意。」李泌的「方如行義,圓如用智」,道出了「外圓內方」的「修行」辦法。
「方」,就是人格獨立、靈魂正直,是立世之本,為人應該在「內方」上下功夫。「方」離開「義」字不行,必須胸懷大義。這個「大義」就是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對祖國和人民滿腔熱愛,對真理百折不撓地追求。在原則問題上,不左右逢迎,隨波逐流;面對錯誤行為、不良傾向,旗幟鮮明,做一個堅持真理的守正之人。「圓」,不是老於世故、老謀深算,而是一種高超的處世藝術。「圓」要張弛有度,把握分寸。「圓」是一種豁達、一種大度、一種寬厚、一種善解人意、一種與人為善。因此,要發揮聰明才智,在人際交往中駕馭自己的情感,堅守自己的意志,以開闊的心胸待人處事。
把「外圓內方」作為人生修養的一個標尺、構建和諧人際關系的一個准則,應該處理好「圓」與「方」的辯證關系,做到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以誠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熱心
③ 簡述中國戲曲語言的「本色當行」
本色當行」並非專屬於戲劇美學,卻因戲劇審美而成為使用頻率極高的一個關鍵詞;明代曲論家多用此語,各自基於不同的歷史境遇,針對不同的曲界問題,基本形成了戲劇審美中關於「本色當行」的諸多觀點;清代、近代曲學家們多承明代衣缽,終使「本色當行」成為曲學理論中使用范圍最廣、也最為流行的術語之一。 整體而言,明代曲學家奠定和拓展了「本色當行」的審美基調與審美內涵,爭論亦最多,然因固執於文體等偏見和「身在其中」的局限,尚未能全面、真正地把握「本色當行」之理論價值。唯有聯系清代、近代戲劇審美,將其置於中國古代戲劇美學的歷史坐標中,才能真正妥帖地理解戲劇審美中「本色當行」的深刻意蘊。就用於戲劇美學理論而言,「本色」早於「當行」,二詞指涉和內涵有時相同相近,然又常顯殊異,因人而辨,因時而別。「本色」乃戲劇本體性特徵,既通過戲劇案頭之本的語言、情感、形象等彰顯而出,又通過舞台表演體現出來;「當行」則更側重指舞台表演的要求。 「本色當行」連用,審美意蘊整合了這兩者不同的內涵,然在不同場合,亦需整體細觀,方可愈見其深刻意旨。
一、「本色當行」的復雜意蘊
明代著名戲劇理論家王驥德曰:「當行本色之說,非始於元,亦非始於曲,蓋本宋嚴滄浪之說詩。」可見「當行本色」之說,早在元人言曲之前就已出現。較早將「本色」一詞引入文藝理論領域的是劉勰,其《詮賦》篇曰:「原夫登高之旨,蓋睹物興情。情以物興,故義必明雅;物以情觀,故詞必巧麗。麗詞雅義,符采相勝,如組織之品朱紫,畫繪之著玄黃,文雖雜而有質,色雖糅而有本,此立賦之大體也。」此處,「色」即「文」「麗詞」,「本」即「質」「雅義」,「本」「色」尚未合體。劉勰又於《通變》篇曰:「今才穎之士,刻意學文,多略漢篇,師范宋集,雖古今備閱,然近附而遠疏矣。夫青生於藍,絳生於蒨,雖逾本色,不能復化。」此處「本色」運用本義,為「本來顏色」之意,劉勰以「本色」為喻,意在批評時人「師今而不師古」之弊,強調「變化」「突破」的重要性。「當行」一語,始出於王若虛《滹南詩話》,其引晁無咎評黃山谷詞曰:「詞固高妙,然不是當行家語,乃著腔子唱和詩耳。」此處「當行」即指行家、內行的意思。宋人嚴羽論詩,將「本色」「當行」對舉,是二者並用的最早記載,《滄浪詩話·詩辨》曰:「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陽學力下韓退之遠甚,而其詩獨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為當行,乃為本色。然悟有淺深,有分限,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漢魏尚矣,不假悟也。謝靈運至盛唐諸公,透徹之悟也;他雖有悟者,皆非第一義也。」又《詩法》曰:「須是本色,須是當行。」郭紹虞借陳師道《後山詩話》評韓愈「以文為詩」和蘇東坡「以詩為詞」而「如教坊雷大使之舞,雖極天下之工,要非本色」語以及《滹南詩話》評黃山谷詞「不是當行家語」都強調,「當行」「本色」二詞義有出入,「本色」指自然之色,「當行」指內行,不過二者均強調符合特定文體體裁的傳統功用及其審美特色,即不破壞原來的體制以逞才學,形式純粹,格調協調。由上可知,詩、文、詞論中「本色當行」所體現出來的基本審美大致相同,強調無論學習、創作還是欣賞,都要符合文體特色,謹守技法法度,文是文,詩是詩,詞是詞,不越出詩、文、詞各自的文體之規。承繼詩文詞之論,戲劇美學中的「本色當行」也多強調「得體」「合體」,抱體守一,強調在「曲之體制」內遣詞造句,布局謀篇,設置角色,張本表演。 不過,誠如後人對「陳後山指摘蘇詞」提出質疑一樣,對於戲劇的「本色當行」,元明清及近代曲論家的看法也多有辯證和寬佑之語。總體而言,「本色當行」的戲劇審美主要體現在對戲劇語言、結構布局、情感把握以及舞台表演等的審美要求上
④ 普通一本類播音主持藝術院校有哪些
1,中國傳媒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簡稱「中傳」,位於首都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語言藝術類行業特色大學。
學校前身是創建於1954年的中央廣播事業局技術人員訓練班。1959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學校升格為北京廣播學院。2004年8月,北京廣播學院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
2,浙江傳媒學院
浙江傳媒學院(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Zhejian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
學校的前身是浙江廣播電視高等專科學校,由浙江廣播電視學校(創建於1978年)和浙江廣播電視高等專科學校(創建於1984年)於2000年合並組建而成。2004年,學院正式更名為浙江傳媒學院。
3,山西傳媒學院
山西傳媒學院(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Shanxi),簡稱「山西傳媒」,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國培養廣播影視及其他傳媒專門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
4,南京藝術學院
南京藝術學院(Nanji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簡稱「南藝」,誕生於1912年,是中國獨立建制創辦最早並延續至現今的高等藝術學府。東部地區唯一的綜合性藝術院校。
南藝催生了中國最早的藝術學制,開創了中國最早的美術、音樂、舞蹈、理論、戲劇等大學學科,是近代以來中國藝術學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5,中央戲劇學院
中央戲劇學院(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是中國高等戲劇教育聯盟總部、亞洲戲劇教育研究中心總部和世界戲劇院校聯盟秘書處所在地,世界戲劇院校聯盟國際大學生戲劇節活動基地,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中央戲劇學院的歷史可以溯源至1938年4月10日成立的延安魯迅藝術學院;1949年12月,中央戲劇學院正式開辦;1950年4月2日,中央戲劇學院成立大會召開,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校名。
⑤ 戲曲藝術如何處理傳統與現代的矛盾
傳承和創新是藝術永恆的兩大主題,它們之間存在著多重而繁復的內涵和意義。藝術的發展總離不開創新,繼承與創新並不矛盾,而應該是統一的。
戲曲不能拘泥於所謂的原汁原味,不能只滿足老觀眾而失去青年觀眾,因為失掉了青年就是失掉了京劇的未來。創新並非意味只演現代題材,古典也並非不時尚,關鍵要看賦予何種精神內涵。戲曲最能代表中國傳統人文精神,目前正面臨後繼無人、劇目瀕臨失傳等困境。
在觀眾心目中,這類戲劇與出土文物如同一色,很難引人共鳴。而許多新編的現代戲劇,沒有寫出新的時代梢神,多是羅列事實,用一些離奇古怪的故事來耗費觀眾的時間,自然受到觀眾的抵制。戲劇的孤芳自賞,戲劇的低頭向暗壁,都應該從戲劇精神這一角度來作些反思。
時代的變遷,不斷地為劇作家提供著新的題材。尋找題材並非難事,駕馭題材才是真正的難事。只有從紛雜的事件中提煉出鮮明的時代精神的旋律,讓它隨情節的展開而展開,隨人物性格的發展而發展,才能創造出傑出的戲劇作品。
(5)戲曲藝術如何守正創新試題擴展閱讀
戲劇之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顯現,是民族精神的載體,政府應當對其進行保護。但這種保護不是為其建立特殊的「溫室」,而是為其創造更好的文化環境和市場環境,促進其健康、持續發展。
讓優秀的戲曲文化在當代繼續保持生命力,最直接的途徑是持續上演經典劇目。經典改編,是戲曲對傳統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要途徑。不同的文藝樣式有不一樣的表現手法,戲曲改編必須充分發揮劇種自身優勢,才能真正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能否成功化用傳統,以豐富現代戲的舞台表現手段進行藝術創造,是現代戲創作成敗的關鍵。守正創新,才會有當代戲曲文化繁花似錦的景象。
⑥ 22年春晚節目單是什麼
完整節目單:
1、開場賀歲歌舞《此心安處是吾鄉》演唱:易烊千璽、劉濤、鄧超、趙麗穎、賈乃亮、宋祖兒、張若昀、韓紅、張一一、簡弘亦、張韶涵、鐵路文工團
2、特別節目《春晚40年》講述:李雪健、楊少春、陳寶國、張凱麗、陳紅
3、歌舞《年》表演:王源、宋茜、任嘉倫、吉克雋逸、穎兒、小唐人組合
4、小品《父與子》表演:孫濤、王雷、穎兒
5、兒童舞蹈《星辰大海》表演:空軍藍天幼兒藝術團
6、經典串燒演唱:「溫拿五虎」譚詠麟、鍾鎮濤、彭健新、葉智強、陳友
7、武術表演《小虎》表演:楊少春、少林塔溝武校
8、相聲《快樂方言》表演:姜昆、戴志誠
9、視頻連線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包餃子吃湯圓: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
10、老賴主題小品《還錢過年》表演:沈騰、馬麗、常遠、艾倫、黃健強等
11、戲曲表演《生生不息梨園聚》表演:陳少雲、於魁智、茅威濤、儲蘭蘭等
12、漢代歌舞《卓文君》表演:申霏霏、劉迦、四川邛崍職業中專
13、歌曲《春風十里》演唱:唐磊、鹿先森樂隊、濟南大學音樂學院
14、魔術《迎春納福》表演:劉濤、張若昀等
15、婆媳主題小品《東風壓倒西風》表演:張小斐、賈玲等
16、民族舞《牧羊辭》《李清照》表演:趙麗穎、孟慶暘、東方歌舞團
17、文物展示:國家寶藏講解員張國立、周藝文
18、歌舞《時代感》《萬疆》表演:易烊千璽、李玉剛、李宇春、施林嬌等
19、鋼琴演奏+獨唱《中國歡迎你》演唱:劉歡
20、歌舞《白菜燉豆腐》演唱:解曉東、布瑞吉
21、歌舞《愛在一起》演唱:張韶涵、李榮浩
22、歌曲《黃河》演唱:王嘉爾、陳坤、蕭敬騰、彭永琛
23、歌曲《春天的鍾聲》演唱:孫楠、譚維維
24、歌舞表演致敬防護服下的人們演唱:韓紅、張傑
25、小品《紅包》表演、包貝爾、柳岩、董成鵬、秦海璐、沙溢等
26、零點報時特別節目《洞見2022》嘉賓:張文宏、劉強東、莫言、張勇、任正非、倪光南、張一鳴、張一一、馬化騰、俞敏洪、李彥宏、李季、王林
27、京東紅包互動
28、歌曲《西島小夜曲》表演:萬茜、海陸、申霏霏、蔡明、楊倩、陳夢、張雨霏、海南三亞市歌舞團、三亞學院、西島小學、西島遊客等
29、致敬人民警察主題小品表演:郭冬臨等
30、情景舞台表演《象群遷徙》
31、歌舞《新百家姓》《王》《李》《張》《孔》表演:王俊凱、李宇春、張傑、孔東東、曲阜師范大學、四川遂寧百家姓古鎮藝術團
32、奧運冠軍給全球華人華僑拜年:楊倩、全紅嬋、鞏立姣、汪順、馬龍等
33、小品《我的父親》表演:毛曉彤、張藝興、於朦朧、孫怡
34、川劇《變臉》表演:彭登懷
35、歌曲《我在長壽之鄉等你》演唱:陳思思、沙寶亮、蔣依依、王鷗、李思宇、羅雅馨、許華升、廣西藝術學院、賀州黃姚古鎮高級中學
36、歌舞《歡樂時光》演唱:朱一龍、郁可唯
37、歌舞《對飲三千年》演唱:楊洪基、殷秀梅、邯鄲學院
38、歌舞《2022相約北京》表演:雷佳、劉牧、清華大學校友藝術團
39、結束歌舞《難忘今宵》表演:李谷一、廖昌永等
節目編排
晚會遵循「歡樂吉祥、喜氣洋洋」的主基調,突出守正創新、出新出彩的藝術追求,以「思想+技術+藝術」為創作理念,讓觀眾在歡笑和感動中盡享美好生活之樂,抒發中華兒女的自信豪邁之情。
晚會以「新征程上的迎春曲,中國年裡的歡樂頌」為主旨,圍繞中共建黨百年、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冬奧盛會、中國航天等重大主題,在節目選材、內容創作、表達方式上都充分考慮不同年齡段觀眾的需求。
老中青三代文藝工作者齊聚演播現場與全中國人民一道辭舊迎新、守歲納福,傾力呈現歡歡喜喜過大年的喜慶氛圍。
⑦ 央視今年春晚好不好看
玉犬辭舊春風勁,金豬迎新紫氣來。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成立後的第一台春晚,今年的節目新氣象撲面而來,原創作品高潮迭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以接地氣、有新意、表真情的表現方式,認真詮釋「奮進新時代、歡度幸福年」主題,堅持守正創新,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努力營造出歡樂祥和、喜氣洋洋的新春氛圍,向全世界展現中國之美,為觀眾呈現視覺聽覺和精神盛宴,把「歡樂中國年」推向高潮。
一、新意濃濃精美文化盛宴,歌頌奮進新時代,鼓呼共和國70年。
山川鋪錦綉,天地唱繁榮。央視春晚一直是闔家團圓、老少和樂的文藝盛宴。2019年春晚緊扣「歡樂吉祥、喜慶洋洋」基調,由老藝術家和大批青年演員組成 「追夢人」大家庭,共同帶來精彩演出。歌舞類節目用激昂澎湃的樂章,奏響祖國山河的壯闊和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開場舞蹈《春海》展現了新時代激盪的夢想,喜慶熱鬧。劉迦領舞的《百獅報喜賀新春》氣勢恢宏,剛勁有力,美不勝收,喜到福到好運到,寓意吉祥。張藝興、迪麗熱巴、周冬雨、鄧倫等流量明星與鳳凰傳奇組合演唱的歌曲《中國喜事》唱出了濃濃年味,恭喜好運降臨,唱出了所有中國人心中的歡喜。秦嵐、江疏影、景甜、王俊凱、王源、易烊千璽演唱的《我們都是追夢人》表達了年輕人的活力律動和青春夢想和努力奉獻的飽滿姿態。今年的春晚邀請到諸多老一輩表演藝術家登台,歌曲《我和我的祖國》就由一群平均年齡82歲的老藝術家共同演唱。成龍、陳偉霆、鄧倫演唱《我奮斗我幸福》描繪了在飛速發展的新時代里,人們昂首闊步、奮斗前行的畫卷。張也、呂繼宏演唱的《幸福中國一起走》歌唱美好新時代,反映了人民跟黨走奔小康的喜悅心情。雷佳、韓磊演唱的《和祖國在一起》抒發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全國人民對祖國的深情祝福。歌舞《點贊新時代》和《同心共築中國夢》更是展現了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努力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本屆舞蹈方面創新力度大,匯集了年俗舞蹈、廣場舞、芭蕾舞、街舞、少兒舞蹈等多種舞蹈形態,入腦、入心、入情。舞蹈《敦煌飛天》以敦煌壁畫《飛天》為創作背景,精彩典雅優美,把數千年的絲路文化與融合了芭蕾舞藝術相結合,絢麗多彩,養眼醉心,帶給人以無限遐想。作為2019央視春晚唯一的武術節目《少林魂》以前所未有的磅礴氣勢出場,上萬人的大型集體武術表演,整齊劃一,造型變幻無窮,拳腳如風,劈棍似林,充滿陽剛向上和排山倒海的氣勢。舞蹈《英姿》巾幗不讓須眉,展現了女性非凡的英姿。水上節目《綻放》魔幻般把瑰麗的水上花樣芭蕾表演得柔美,婀娜多姿,令人陶醉。雜技《爭奇鬥技》把中國雜技的最新成果和高難度的表演藝術展示出來,給人以震撼和美的享受。
總之,這些超一流的歌舞節目在闔家團圓的時刻,通過暖人、暖心、暖情的作品,點贊揮灑汗水的新時代奮斗者,為走過70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鼓呼,抒發中華兒女奮進新時代、歡度幸福年的精神風貌!
二、緊扣民生熱點,緊接時代地氣,生動反映火熱生活和時代發展腳步。
最受社會關注和觀眾喜愛的語言類節目在今年晚會上有新的突破,呈現出「新人輩出、笑料十足」的效果。語言類節目一直以來都是觀眾衡量春晚是否好看的一項標准,2019年春節聯歡晚會語言節目集結全國喜劇界編、導、演的最強陣容,語言類節目緊扣民生熱點,緊接時代地氣。本屆春晚相聲在語言類節目中起到畫龍點睛的重要作用,青年相聲演員岳雲鵬、孫越表演的《妙言趣語》厚植中華傳統文化沃土,雅俗共賞,妙語連珠,趣語歡顏。小品創新性凸顯。葛優首次亮相春晚,搭檔蔡明、潘長江表演小品《「兒子」來了》,傻兒子假意孝順「忽悠」保健品傳銷,典型的中國老人,善良、容易相信人,折射當下的社會老年人普遍遇到的問題,最後真兒子「真」辨是非,拆穿詐騙等違法行為,笑中有淚。閆妮、周一圍、沈月和愛笑團隊領銜小品《辦公室的故事》,聚焦到在職場奮力打拚的年輕人,倡導人與人之間的坦誠相待。孫濤、林永健、句號表演的小品《演戲給你看》鞭撻貧困村的主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良作風,展示基層反腐成果,這個小品非常接地氣。尚大慶、李文啟、黃曉娟、佟大為、楊紫等表演的小品《站台》,主人公是一位高鐵車站的民警,堅守在工作崗位,照顧好南來北往的旅客,可是和乘務員的愛人離多聚少,故事溫暖人心。賈玲領銜主演的小品《啼笑皆非》表現了保潔員上門服務的酸甜苦辣,令人淚目。沈騰、馬麗等表演的小品《佔位子》盡管誇張得有些荒謬,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幾位家長使出全力搶占孩子在教室的座位,但也反映了有些家長陪伴孩子太少的現實。郭冬臨、邵峰表演的小品《愛的代駕》表現了遭遇失敗卻永不言棄的創業者展現出堅持的力量……總之這些語言類節目全方位描繪百姓幸福生活,將社會熱點問題微縮呈現,將嚴肅主題融入幽默包袱,記錄新時代發展步伐。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成為真實生活的百態縮影,觀眾在關照這些人物的同時也收獲更多人生感悟。
三、舞美效果夢幻,天下華人大聯歡,時尚經典詠流傳,五湖名家送新春。
今年在主會場一號演播大廳使用4K超高清主屏和大量冰屏,打造夢幻般的舞台效果。實現技術革新與藝術創新在人類文化藝術長廊上的一次有力對接,美輪美奐,驚喜震撼不斷,有觀眾描述說「驚掉了下巴」,可以說是春晚歷史上的一次重要創新。
本屆春晚凸顯這是天下華人的大聯歡。容祖兒(中國香港)、林志炫(中國台灣)、沙寶亮、涵子演唱的《媽,我回來了》表現了回家夢,思鄉情,反映了親情是割不斷的鄉愁。孫楠、張傑出的歌曲《時間的遠方》把思念媽媽、故鄉深情地表達出來,世界再大,也要回家。費玉清(中國台灣)、陳慧琳(中國香港)演唱的《今夜無眠》表達全球華人歡度新春佳節的共同情感。周華健(中國香港)、任賢齊(中國香港)的《朋友》歌舞《朋友》詮釋了朋友情的經典歌曲。於毅、扎西平措、傲日其愣演唱的《夜空中最亮的星》把少數民族的風情表現得委婉動聽;李谷一、王莉、劉和剛、湯非演唱的《難忘今宵》更是詮釋了流傳三十多年而不衰的「經典詠流傳」。參加演出的還有台灣歌手楊宗緯、林志玲,香港歌手楊穎等。來自台灣的魔術演員劉謙,時隔6年,此次回歸再登春晚,節目「小而美」本次春晚的魔術以「融合、互動」為理念,魔壺倒進去水可以變出紅、白葡萄酒、豆汁、紅茶和白糖,讓全球觀眾「見證奇跡的時刻」。表演非常精彩,讓觀眾在感受魔術神奇、魔幻魅力的同時,傳達出團圓喜慶、兩岸一家親的美好願望。外國演員和中國演員混搭,創意表演《青春躍起來》李易峰、朱一龍攜手世界優秀花式籃球表演隊伍,斯洛維尼亞和匈牙利的扣籃高手,展現絕技,打造一場精彩絕倫的「躍動青春」灌籃秀。
今年春晚的戲曲節目更有看頭,《錦綉梨園》是各種劇種的大串聯,以京劇為龍頭,以一流名家和優秀演員為支撐,孟廣祿、王佩瑜、袁慧琴、胡文閣等各劇種名家、優秀中青年演員演唱,以豫劇、越劇、黃梅戲、粵劇等四個地方劇種為主幹,讓觀眾在感受中國戲曲美、奇、巧、趣的同時,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悠久魅力和時代風采。錦綉梨園多姿多彩,文化精髓代代相傳。
四、三個分會場特色鮮明,凸現奮進新時代主題,盡顯大美中國魅力。
今年的春晚三個分會場特色鮮明,盡顯大美中國魅力,井岡山革命聖地的翠竹的碧綠、山峰的神奇、山溪的清澈,長春老工業基地再造輝煌的雄姿,廣東深圳明珠般都市的璀璨,令人印象深刻。在主題拓展方面,江西分會場《請茶歌》、《映山紅》、詩朗誦《可愛的中國》、歌舞《新的天地》等節目藝術化地將革命聖地的紅色基因與時代新風融於一體,彰顯了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呈現出井岡山人民自豪感和獲得感,出色詮釋了「回首來時路 昂首新時代」的主題。吉林長春分會場設在一汽,舞台設計成轎車形狀,新穎漂亮。歌舞表現了作為「共和國長子」的吉林長春(一汽)展現了老工業基地的現代化力量。工業機器人、流水線、車技和歌舞《時代號子》反映長春一汽的工人們通過展現工業建設者的知識性、技能性和創新性來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通過展現現代化的工業技術來激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信心和決心。《雪花賦》表現了大美吉林童話般的夢幻景緻和天下自然奇觀。使「奮力推動東北振興 展開時代新篇章」的主題得到深化。廣東深圳分會場的主題是「青春時尚、科技未來之城」。高樓鱗次櫛比,雲軌動車飛翔,歌舞《青春暢想》表現深圳中國最年輕的一座城市,它的青春、前衛,富有朝氣與活力。所涉及的節目編排與表演, 展現深圳作為改革前沿陣地40年的征程,在世界面前樹立了勇於探索和創新的城市形象。無論是歌舞還是郎朗與機器人彈鋼琴場面宏大的合奏,都再次吸引全國乃至世界的目光,反映深圳人民歡騰熱烈、溫暖向上的精氣神,展現他們滿滿的創新精神。
五、全媒體傳播,4K高清直播,5G內容傳輸,創造現象級事件。
今年春晚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成立後的首個春晚,立足總台的全媒體資源,多平台協作,實現春晚多樣態、多終端、立體式、全覆蓋的傳播,央視網多平台、央視影音客戶端、央視新聞客戶端、央視新聞移動網也全球同步直播。同時今年春晚還首次進行4K超高清直播,全程採用5.1環繞聲,首次應用智能語音識別字幕製作技術,首次使用4K超高清AR在線包裝技術,首次實現分會場內容5G傳輸,5G網路與VR製作技術首次結合。全面運用天鷹座和無人機等多個特種設備用於拍攝。在廣播方面,央廣中國交通廣播對春晚進行全程同步音頻轉播;央廣中國之聲、文藝之聲、國廣環球華語資訊在除夕特別節目中插播春晚精彩節目。春晚在紅包互動形式上實現創新突破。近160億人次通過網路APP用手機看春晚的同時獲得不同類型的紅包驚喜。同時,春晚還以「幸福又一年」為主題,在「春晚」抖音官方賬號上發起一次覆蓋全球的新媒體行動,參與人數近百億人次用短視頻記錄春節期間的小確幸、大美好,展示濃濃的年味和團圓氛圍,展現歡樂吉祥、喜氣洋洋的幸福生活,實現全球華人的大聯歡。
春節期間分別點亮總台復興路辦公區主樓和中央電視塔。今年燈光秀用充滿中國傳統元素的紅色絲綢飄帶為主視覺創意元素貫穿全篇,共五個章節,分別是:禮贊新中國、奮進新時代,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央視春晚、伴您過年,我們都是追夢人,呈現出既庄嚴、喜慶又震憾的三維立體視覺效果。春晚播出後,總台以春晚品牌為核心,創新推出近50條「微綜藝」和「微紀錄片」的短視頻內容,介紹春晚的台前幕後、邀請春晚演員給觀眾大拜年等。另外,春晚團隊、央視新聞新媒體還將推出春晚揭秘小視頻,對春晚的魔術、雜技、舞蹈、燈光、特效等進行揭秘,滿足觀眾對春晚台前幕後的好奇。據統計,2019年央視春晚影響海外華人20億。
新意濃濃,喜氣洋洋。2019央視春晚,用嘹亮的贊歌、鏗鏘的語言,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描繪新時代祖國河山的秀美壯麗、展示人民生活的幸福感與獲得感。通過守正創新,讓正能量更強勁、讓主旋律更高昂,抒發全國人民祝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喜悅心情,打造精美的文化盛宴,營造出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耳目一新,讓百姓高興」,為觀眾呈現一台充滿歡聲笑語、薈萃藝術精華的新春嘉年華。
⑧ 運用辯證否定的有關知識,分析戲曲行業發展堅持守正創新的正確性
1.辯證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其實質是揚棄。
2.辯證否定是既否定又肯定,既保留又克服。
3.傳統戲曲行業發展需要對傳統戲曲文化的內容和形式進行辯證分析,堅持守正創新。對於落後的,需要改造,進行創造性轉化。
對於原有合理內涵,需要補充完善,進行創新性發展。
⑨ "王岳川教授認為大國創新最重要的是'守正創新,正大氣象'"這句話正確嗎
在國際藝術文化領域有一個奇怪的文化跨國傳播現象:印度電影絕不西化而保持本民族的特色,卻受到西方的尊敬和青睞,成為當今世界多種電影流派中的重要一支;日本電影半「和」半「洋」———和魂洋外,被美國人看成是半瓶子水,但起碼還有半瓶水;中國電影追逐全盤西化,結果被美國人看成是邯鄲學步、不成派別、幾無可取之處。這個文化傳播和接受的跨國例證值得那些全盤西化的書法家深思!
一、當代書法必須走出抄襲西方誤區而具有真正意義上的民族創新
一個人沒有文化會輕飄飄,一個國家沒有文化會危機降臨;一個人或國家如果文化沉淪,喪失靈魂的深度,則是最危險的。在我看來,書法在走出西化誤區和自我創生中有四種形態:原創性、創新性、標新性和無新性。
其一是「原創性」,是跨時代的首創,其新異性將影響後世千百年。「原創」有四個特徵:一、它具有經典指向,只有原創的才可能是經典;二、它會歷久彌新,人們總是能從中找到新的和符合當下的文化精神資源;三、文化軟實力能量巨大,不僅在一個狹小的專業領域有影響,而且在整個人類歷史領域有重大影響;四、按照中國古代的說法,它是「神品」、神來之筆,不可多得,不可端倪。王羲之微醺書寫《蘭亭序》,等他酒醒了再寫一次卻達不到那樣的高度,這就是「原創性」的不可復制性!總之,經典必是「原創」;「原創」橫跨多個領域,具有爆發性的能量,不可端倪、不可超越。
其二是「創新性」。它可以「半創」、「四分之一創」,甚至是「微創」也可以。它與成為史載、成為經典的「原創」不同,它會被歷史記一筆———創意新穎,人們會為它的新奇而感動;具有一定的當代影響,大抵只能紅三兩年,其影響超越不了這個時代。
其三「標新性」,其標志是成為「事件」,發現什麼「吃香」,什麼成潮流、成氣候,就去參與其中,進而標新立異,哪怕各領風騷三五天。這里順便提醒一下,有的學者在電視作秀上再往前邁半步,也會成為一個「事件」,但那不是一個真正學者的生存態度。唯新是求的結果是被更新的超越和取代,所以它是短暫的。用周星馳的話來說,「原創性」如果給一個時間是一萬年,「創新性」給一個時間是幾十年,那麼「標新性」則是三五天。
其四是「無新性」。無新可言,無新可創,這類作品是生命力還沒有發出就胎死腹中,此不贅述。
中國歷史上對書畫有兩套評價體系:一種是按宋徽宗提出的「神」、「妙」、「逸」、「能」四品排列,一種是按明清文人的「逸」、「神」、「妙」、「能」四品排列。我仍堅持「神品」為第一品,因為「神品」呈現天地大道,不可端倪!近代以來的書畫家,有不少僅在「逸」、「能」二品上下工夫,一些末流書家紛紛做「各領風騷三五天」的事情。如果當代書法家都這么做,那麼中國藝術的創新和文化的創新就將被懸擱。
在中國新世紀的書法創新上,我強調守正創新之路,即在「正」的上面求「新」,其所表現出的基本美學特徵是「正大氣象」。所謂「正」,是強調對中國書法傳統精神的把握;所謂「大」,意在標舉大氣磅礴的雄渾書風。這當然有別於時下書法的小巧之風(追求小風格、小趣味、小噱頭)。可以說,標舉正大氣象和正大書風對21世紀中國書法文化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書法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原創性」消失了,人們今天熱衷於把握「創新性」、「標新性」。我們知道,草書的創造和其他書體不一樣,其形式更需要在完美之中升華出一種精神沖擊力。沒有這種生命的激情、磅礴的超越性,寫出的作品往往是面目呆板。我經常看到一些作品非常做作,人為痕跡太重,很少有自然天成的境界。我喜歡那類充滿天趣才情、大氣盤旋的作品,喜歡那種「大書法」、「大境界」、「大氣象」。無論哪種形式,哪怕是手札、小斗方,都可以體現出一種「大氣象」,都能令人感受到那種大美學的視覺沖擊力。這種「大」,一方面表現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正」———正宗、本源、根本,另一方面是創新的力度大。一般的創新,可以說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添了一磚一瓦。而具有正大氣象的書法作品,其中或可以看出「三王」(王羲之、王獻之、王鐸),或可以看出唐代張旭、懷素、孫過庭,清代傅山,以及近代於右任的某些筆畫結構和精神元素,甚或可以看出草書以外的書法元素。王羲之當年也是雜取諸家而自成一家。他看過大江南北諸家法帖和碑文,而後開創了新體。創新先要守正,只有守正才能創新。林散之五六十歲時字還不夠火候兒,到60歲後才有人書俱老的大氣象。可以說,只有將書法的陽剛之美、長虹之氣中體現的文化性和精神超越性放到首位,進而從書法形式美中能夠看到書法後面的學問和人格,才能開始進入真正創新的序列,而絕非拿一支禿筆橫塗豎抹就可稱為創新。守正創新注重臨寫與創作的辯證關系,提倡在臨寫中創、在創中臨寫、在對傳統的延續中創新。以經典為依託,以經典作為書法的廣闊地基和堅實基礎,並在此基礎之上進行新的創造,乃是真創新!
⑩ 有關江西的公務員常識類試題
春秋戰國秦代名人:
澹臺滅明:春秋末魯國孔子學生,教育家
陳嬰:秦末築南昌城為郡治所
曾據:西漢曾氏南遷之祖
灌嬰:漢初大臣 築九江城
梅福:西漢南昌縣尉
彭材:東漢農民起義領袖
何湯:東漢虎賁中郎將
唐檀:東漢學者 為官不阿
何湯:東漢虎賁中朗將
徐稚:即徐孺子,東漢隱士
中國道教創始人——張道陵
凈明道家派創始人——許遜
張盛:三國吳道教天師
許遜:導民治水足跡遍贛北諸縣
吳 芮:鄱陽第一任縣令
魏晉南北朝名人:
慧遠:東晉高僧 佛教首領
桓伊:東晉音樂家
殷羨:晉代任為豫章太守
習鑿齒:東晉史學家
陶淵明-東晉隱逸詩人開山之宗
慧遠:東晉名僧,博通六經
陶侃:東晉大臣
慧遠:東晉名僧建東林寺
雷次宗:南朝劉宋學者隱居不仕
王孚:南朝宋名志士
雷次宗:南朝劉宋時期教育家
胡諧之:南朝齊國重臣 拜右將軍
鄧德明:南朝名學者
鄧 琬:晉安王劉子勛的鎮軍長史
隋唐五代名人:
林士弘:隋農民起義軍領袖
鍾紹京:江南第一宰相
鍾傳:曾主政江西20餘年
第一個私人圖書館創建者李常
來鵠(來鵬):唐朝詩人
綦毋潛:唐代進士、著名詩人
胡仲堯:南唐寺丞、國子監主簿
鄧王番:唐代尚書、節度使
饒娥:唐代《新唐書》列入孝女
柯昶:五代後唐進士 光祿大夫
吳武陵:唐代進士,翰林學士
施肩吾:號東齋,唐代詩人
王勃:唐朝文學家
來鵬:唐代詩人
張九齡:唐朝大臣、詩人
王仲舒:唐朝文學家
李璟:五代時南唐建南都於洪州
李頗:南昌人,南唐畫家
韋丹:唐時期大臣 曾主政南昌
貫休:唐末詩書畫家、僧人
馬道一:唐佛教洪州宗創始人
鄧及:南唐元宗時童子科狀元
盧肇:唐朝江西第一個狀元
白居易:唐朝著名詩人 貶任江州司馬
狄仁傑:唐朝侍御史 貶任彭澤縣令
李渤:唐朝治江州 諫議大夫
董源:江西籍五代南唐畫家
鄭谷:宜春晚唐詩人
徐熙:南唐畫家,為江南名族
行思:唐代高僧住青原山靜居寺
王定保:南昌唐末光化進士
宋齊丘:南唐大臣
樂史:唐至宋真宗年間名編輯
廖匡圖:五代時期文學家
廖凝:五代陶詩風格的官吏
王定保:五代筆記小說家
巨然:五代末宋初傑出山水畫家
北宋名人:
歐陽修: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
首創成人大學的教育家:李燔
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王安石
江西古代書畫名人——黃庭堅
曾准:贛南名門「四曾」開創人
陽孝本:與蘇東坡秉燭夜話
盧光稠:治理贛州城的功臣
臨濟宗楊岐派之創始人:方會
宋敢於直言的——歐陽澈
臨濟宗黃龍派的創始人:慧南
曾民瞻:北宋天文科學家
楊符:宋代詩人
洪羽:宋代江西詩派詩人 豫章四洪之一
洪炎:宋代江西詩派詩人 豫章四洪之一
洪芻:宋代江西詩派詩人 豫章四洪之一
洪朋:宋代江西詩派詩人 豫章四洪之一
陳執中:宋代名宰相
謝過:宋代江西詩派詩人
饒節:宋代江西詩派詩人
周敦頤:宋代思想家、我國理學的開山祖
謝逸:宋代江西詩派詩人
惠洪:宋代著名詩僧
劉攽:北宋史學家《資治通鑒》副主編
劉恕:北宋史學家《資治通鑒》副主編
劉沆:北宋庚午科榜眼、賢相
鄭獬:北宋文學家,政治家
曾致堯:南豐人,北宋散文家
陳恕:宋進士 曾位居副相
吳居厚:北宋政治家
潘興嗣:北宋通經史 工詩文
艾宣:北宋畫家 氣格不凡
宋祁:宋代史學家、文學家
宋應星:撰寫《天工開物》科技巨著
王欽若:北宋三朝宰相
歐陽修: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
宋儒「本心」哲學宗師——陸九淵
北宋散文大家——曾鞏
張正隨:北宋道教天師
晏幾道:北宋詞人 晏殊第七子
孔文仲:北宋文學家 三孔之兄
彭汝礪:北宋官員 巳科狀元
劉敞:北宋史學家 金石學開山之主
侯叔獻:北宋水利家
曾布:曾鞏之弟 北宋大臣
徐夢莘:北宋文吏武將懦弱
北宋撫州崇仁學者——吳曾
北宋濕法煉銅家——張潛
北宋刻碑大師——李仲寧
北宋著禾譜農業專家:曾安止
北宋名將王韶 富於韜略
北宋宜黃水利專家——侯叔獻
李覯:北宋創立盱江書院之人
宋仁宗時開倉救濟百姓的夏竦
陳彭年:北宋著名音韻學家
樂史:唐至宋真宗年間名編輯
鍾傳:樂平人,宋代龍圖閣直學士
南宋名人:
曾幾:宋代官員、詩人
徐俯:號東湖居士,南宋文學家
京鏜:宋代封翼國公,謚文忠
胡仔:宋代著名詩歌理論家
陳自明:宋元婦科與外科名醫
江萬里:宋代白鷺洲書院創始人
宋吉州民間陶瓷家:舒翁、舒嬌
蘇雲卿:南宋文人 結廬定居東湖畔
裘萬頃:南宋進士,詩人
趙長卿:南宋著名詞人
羅泌:宋代學者 精於詩文
陳三槍:南宋著名農民起義軍領袖
曾原一:南宋有影響的詩人
池夢鯉:南宋末年恩科狀元
宋元間愛國詞人——劉辰翁
趙善括:南宋詞人,進士
石孝友:南宋詞人,進士
馬廷鸞:南宋忠臣名士
王剛中:南宋名臣 哲史學家
劉過:南宋文學家
汪應辰:南宋官吏、詩人、散文家
南宋理學集大成者——朱熹
宋代著名的婉約派詞人——晏殊
南宋江湖詩風的開山大師——姜夔
程大昌:南宋著名地理學家、經學家
吳曾:南宋名學者
周必大:南宋大臣 文學家
徐夢莘:南宋史學家
劉辰翁:宋末元初詩人
南宋傑出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南宋文學家、愛國將領:謝枋得
南宋政治家文學家——周必大
徐夢莘:南宋史學家
劉辰翁:宋末元初詩人
南宋傑出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南宋文學家、愛國將領:謝枋得
南宋政治家文學家——周必大
南宋著名文學家——洪邁
南宋著名錢幣學家——洪遵
南宋著名金石學家——洪適
南宋脖子最硬的人——胡銓
南宋天文學家——周執羔
洪皓:南宋風節名臣
南宋名臣、詩人——朱弁
南宋大名醫——王克明
彭大雅:南宋節度使臣
南宋知名學者—— 彭叔夏
南宋官場知名人士:彭龜年
趙汝愚:宋宗室 曾任右丞相
南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陸九淵
南宋知名學者——陸九齡
楊萬里:南宋傑出的詩人
金元名人:
謝縉孫:元代醫家
陳自明:宋元婦科與外科名醫
揭傒斯:元代文學家
劉時中:元代散曲作家
汪大淵:元代民間航海家、旅遊家
熊良輔:南昌人,元朝文學家
周德清:元代音韻學家兼戲曲作家
歐陽貞:元朝學者,家庭教育家
危素:金溪人,元末學者
危亦林:南豐人,元代名醫
虞集:元代著名文學家
朱思本:元代地理學家
馬端臨:元代歷史學家
吳澄:元代理學家
程鉅夫:元代文學家
劉辰翁:宋末元初詩人
陰時夫:元代名學者
元朝地理學家——朱思本
元代史學家——馬端臨
金元文學研究——程鉅夫
元代名學者:陰時夫
元代起義的農民英雄——杜可用
明代名人:
忠諫直言的江南才子——解縉
崑腔(南曲)的「鼻祖」——魏良輔
張位:明英武殿大學士兼宰相
黃德溫:「血濺朝衣」的一代豪傑
楊以任:江西五大家之一
李紹:明代古碑文收藏家
李禎:明代參與修撰《永樂大典》
曾質粹:明代翰林院五經博士
郭詡:明代多才多藝的畫家
歐陽必進:明代人力耕地機的發明者
熊文舉:明代大臣、名學者
羅近溪:明代著名的思想家
陳道亨:明代忠賢名臣
吳桂芳:明代御倭名將
王一夔:明代天順狀元 著名大臣、學者
王猷定:明末清初散文大家,詩人
牛石慧:明末清初畫家
章潢:明代易學家
章世純:明代臨川四大才子之一
羅萬藻:明末古文家
陳際泰:明代名學者 為文敏甚
吳與弼:明代儒家老學究
徐奮鵬:明代文史學家
趙光抃:明代進士 任右僉都御史
張自烈:明末清初著名學者
袁繼咸:明代大臣
鄒元標:明代東林黨首領、忠臣
郭子章:明代史學家
蕭九賢:明朝一代名醫
余懋衡:明代清廉大臣
謝一夔:明朝大臣,文學家、教育家
朱石慧:明末清初畫家
魏良弼:明代理學家、教育家
張元楨:明代官吏、詩人
萬元吉:南明大臣,明末詩人
姜曰廣:南明大臣,明末文學家
婁妃:明代女詩人、書法家
傅炯:明代清廉大臣
舒芬:明代經學家,正德狀元
魏時亮:明朝文學士
陳洪謨:明文學家,曾任江西巡撫
喻嘉言(喻昌):明末清初名醫
鄧以贊:明朝文學家 編修
歐陽斌元:明朝天文學家
魏良輔:明代戲曲音樂家
嚴孟衡:明朝清廉大臣 左都御史
嚴孟衡:明朝曾任接察司副使
嚴嵩:明朝江西分宜人
明代「東方莎士比亞」——湯顯祖
艾南英:明代文學家
陳邦瞻:明代史學家
何心隱:明代思想家
羅汝芳:明代理學家
羅洪先:明嘉靖狀元 地圖學家
歐陽德:明代理學家
羅欽順:明代哲學家
汪俊:明代理學家
胡居仁:明代理學家
羅倫:明代理學家
童軒:明代天文學家
胡廣:明朝大臣 書法家
吳伯宗:明代天文學家
解縉:明大臣 主修《永樂大典》
胡儼:明文學家 天文學家
梁寅:明代名學者
鄧琬:明代封左將軍 四代為官
陳灌:《明史》「循吏」第一人
黃子澄:明代大臣
肖九賢:明代醫家
楊士奇:明代名臣、台閣體詩派創始人
金幼孜:明朝大臣
朱權:明戲曲理論家 劇作家 古琴家
陳誠:明外交家 出使中亞十七國
周忱:明朝理財名臣
況鍾:明朝著名清官
鄧茂七:明農民起義領袖
何喬新:明朝大臣
費宏:明代大臣
夏言:明代大臣
毛伯溫:明代大臣
譚綸:明代抗倭名臣
劉顯:明代抗倭名將
鄧子龍:明代軍事家
何震:明代金石篆刻家
宋應星:明著名科學家
鄧志謨:明小說家 戲曲作家
廖均卿:明代欽天監靈台博士
謝詔:明末清初學者
陳勉:明朝抗倭英雄
李淶:明朝清廉大臣
清代名人:
江西萍鄉:浩氣長存的文廷式
孤傲不群憤世花鳥造型——朱耷
寧都文化名人:江西畫派開派家之羅牧
陳三立:近代同光體詩派代表
戴衢亨:聲名遠遠播的相國狀元
孔紹堯:清代贛南中學創辦者
朱益藩:清代京師大學堂總監督、著名書法家
程茂采:清山東巡撫振威將軍
程煥采:清官至江蘇布政使、進士
程鷸采:清道光官授湖廣總督
王猷定:明末清初散文大家,詩人
牛石慧:明末清初畫家
黃爵茲:清朝學者 清廉官吏
蔡上翔: 清朝史學家
紀大奎:清代名學者
唐英:清陶瓷藝術家 能文善畫
夏廷宜:清末樂平戲曲演員
晏斯盛:清代名學者
蘿有高:清乾隆舉子,理學家
汪道誠:清朝嘉慶武科狀元
裘紉蘭:清代女詩詞家
陶福同、勒深之:新建縣清代詞人
湯燮:南豐人,清末民初畫家
謝文洊:清代著名理學家
張自烈:明末清初著名學者
龍文彬:晚清文學家
謝啟昆:清正的巡撫著名學者
勒方奇:清代詞人、書法家
蔣仕銓:清代著名戲曲家、文學家
江謙:清代著名教育家
齊彥槐:清代著名科學家、文學家
朱石慧:明末清初畫家
裘曰修:清代名臣、文學家
胡思敬:清代藏書家
戴均元:治水有術的宰相
李宜青:客家先賢
雷發達:皇家建築設計大師
劉鳳誥:才思敏捷 出口成章
中國第一代兵器工業專家余慶鰲
蔡希邠:抗法將領臬台
周學鍵:清代雍正進士
張春發:清代名將,新餘人氏
黃俊:清代學者
戴雲官:清代教育家
吳湘皋:清初贛南私家圖書館的始建者
吳嘉善:近代外交家、數學家
我國第一個留美女學生——康愛德
民國名人:
張勛:奉新人,人稱「辮帥」
李烈鈞:抗拒袁世凱的革命志士
鄒韜奮:民國新聞先行者
中國最後一個大儒——陳寅恪
龍榆生:萬載人氏,詞學大師之一
傅烈:赴法留學生,中共早期黨員
曾炯:近代著名數學家
潘震亞:從事法學研究和文化教育工
袁玉冰:著名革命烈士
李平:社會科學工作者,歷史學家
程懋筠:新建縣人,現代音樂家
歐陽竟無:近代著名佛學居士
梁邦楚:20世紀花鳥畫界逸品大家
曾延生:吉安黨組織創建者之一
胡謙:民國以身殉國的名將
胡運洲:民國贛南最早的航海家
肖長華:京劇表演藝術家
公劉:江西現代詩人、作家
蔡希邠:抗法將領臬台
蔡公時:江西光復先遣
徐秀鈞:國民眾議院議員
吳嘉廉:早期《申報》評論學者
熊雄:早期無產階級革命家
吳宗慈:歷史學家、著名方誌學家
民國「新聞界三傑」之一:黃遠生
張國燾:早期黨的領導人,之後叛黨
溫晉城:民國要員、國學名家
黃大塤:民國江西高校創辦者之一
陳任中:民國詩詞、書法、樂曲家
回答者: skdliulei | 四級 | 2011-1-23 18:22
陶淵明(365—427),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卒後親友私謚靖節。東晉潯陽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盧肇在唐武宗李炎會昌三年(公元843年)狀元及第,且是江西第一個狀元。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小字獾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撫州臨川人,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穀道人,晚號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北宋詩人,書法家。修水縣人。其父黃庶(字亞父)慶歷二年(1042)進士,仕不得志,遂刻意於文詞,作詩學杜甫,有《伐檀集》傳世。舅父李常(字公擇)也是一位詩人兼藏書家。使黃庭堅從小生長在文學空氣濃厚的書香家庭。
歐陽修(1007-1073),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永豐縣沙溪人)。北宋卓越的文學家、史學家。四歲喪父,家貧,他的母親以荻畫地,教他寫字。
曾鞏(1019-1083),字子固。南豐人。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幼年聰慧,十二歲作《六論》,一揮而就,言簡意賅,氣勢雄渾,得到歐陽修的贊賞,從此名聞四方。青年時,多次外游,和王安石友善,常有詩文往來,並將安石推薦給歐陽修。嘉佑二年(1057)中進士後,調任太平州司法參軍。翌年,召回京師,編校史館書籍,遷館閣校勘、集賢校理。熙寧二年(1079)先後在齊、襄、洪、福、明、毫等州任知州,守正不阿,頗有政聲。元豐三年,徙知滄州,過京師,神宗召見時,他提出節約為理財之要,頗得神宗賞識,留三班院供事。元豐四年,神宗以其精於史學,委任史館修撰,編纂五朝史綱,未成。元豐五年,拜中書舍人。次年卒於江寧府。理宗時追謚文定。著有《元豐類稿》五十卷、《續元豐類稿》四十卷、《隆平集》三十卷。
朱熹(1130——1200>),字元晦,號晦庵,別號紫陽,南宋江西婺源人。父朱松,進士出身,對二程理學窺研彌深,因不附和議,得罪秦檜,失官居家,以教書為業,恪守孔孟之道。其父對朱熹要求嚴格,不僅以儒家經書對他進行嚴格教導,而且對他講授「古今成敗興亡大致」,教育他關心民族社稷安危和社會現實問題,樹立抗金必勝思想和信念。朱熹嚴守父訓,刻苦讀書,青少年時代,精心研讀儒家主要著作,廣泛涉獵各家學說和各種格致之學,學業猛進,十九歲登進士第,賜同進士出身,授泉州同安縣主簿。曾任南康軍兩年零一個月。
文天祥(1236-1283),初名雲孫,字天祥,後改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廬陵(今吉安縣)人。南宋傑出的民族英雄和愛國詩人。
嚴嵩,字惟中,號介溪,明朝江西分宜人。他粗眉毛,大聲音,腳長體高,又削瘦,像只兩腳規。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出生在分宜介溪一個寒士之家,他父親嚴準是個窮秀才,在鄉里課蒙童。 嚴嵩懂得「關系學」,籠絡世宗親信。兩面三刀,委罪於人。能伸能屈,使用苦肉計。從嘉靖二十三年到三十五年的十多年時間內,嚴嵩先後在宜春、分宜兩縣捐金修建了四座石拱橋:宜春秀江上的廣澤橋,下浦的廣潤橋(上浦、下浦各一座的總稱),分宜清源河上的萬年橋,共花三四萬兩銀子。同時還出資修茸了分宜縣學等等。這些錢,雖刮自人民的血汗,建橋又有狹隘的鄉土觀念和光宗耀祖的思想,橋成又盡管有媚上之嫌,但也是為人民做了點好事
解縉(1369-1415),字大紳,一字縉紳。吉水縣人。明初學者、文學家。
解縉生而秀異,穎敏絕倫,其母畫地為字,於襁褓中教之,一見不忘,六七歲就能即席吟詩作對,一時傳為神童。因此,關於他幼年的傳說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家喻戶曉,以迄於今。
解縉一生業績最足稱道的,就是他首先提議並親自主持《永樂大典》的編纂工作。早在入朝之初,他就向朱元璋提出編纂一部大型類書的建議,盡管當時未受重視,他仍然提出全書的體制、指導思想以及具體要求。直到永樂元年(1403),成祖才下詔編纂。初由解縉率領一百多人,用一年時間完成,定名為《文獻大成》。成祖以其內容不夠宏廣,於是又加派了姚廣孝、劉季篪為監修,動員儒臣文士二千一百餘人,重加修輯,用了五年時間,於永樂六年(1408)冬告成,由成祖改名為《永樂大典》。
況鍾(1383-1443),字伯律。靖安(今靖安縣)人。明代官吏、詩人。
宋應星(1587-1661?),字長庚。奉新人。明代著名科學家、詩人。
萬曆四十三年(1615)舉人。崇禎七年(1634)任江西分宜教諭,舉世矚目的科技名著《天工開物》寫成於任職期內。崇禎十一年(1638)任汀州(今福建長汀)府推官,十四年(1641)任毫州(今安徽毫縣)知州。崇禎十七年(1644)明亡,棄官歸家。後又在南明任過職。清順治年間仍在世,約於順治與康熙之交去世。
晏殊(901-1055),字同叔。撫州臨川(今撫州市)人。北宋著名詞人。自幼天資聰敏,篤學能文,十四歲舉神童,十五歲應廷試,得到真宗的賞識,賜同進士出身。復試,擢秘書省正字,得盡讀秘閣藏書,學問益博。繼遷翰林學士,深為真宗所倚重,「事無巨細,皆咨訪之」。仁宗即位,益加信任,歷居要職,先後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文武職宰相)。後出知河南,兼西京留守,進階至開府儀同三司,勛上柱國,爵臨淄公。卒謚元獻。
晏幾道(約1030-1106),字叔原,號小山。殊幼子(一說第七子)。臨川人。北宋詞家。一生清狂磊落,縱弛不羈,曾為許田鎮監、開封府推官等小吏。他與蘇軾、黃庭堅先後同時,文章翰墨,自立規模。早年即以《鷓鴣天》詞見稱於仁宗,詞雲:「碧藕花開水殿涼,萬年枝上轉紅陽。昂平歌管隨天仗,祥瑞封章滿御林。金掌露,玉爐香,歲華方黃聖恩長。皇州又奏圜扉靜,十樣宮眉捧壽觴」(「慶歷中,開封府與棘寺同日奏獄空,仁宗於宮中宴樂,宣叔原作此。」參見黃升《花庵詞選》叔原《鷓鴣天》注)。詞雖是應命之作,內容無甚可取,但作者的藝術才華於此可見。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吉水縣)人。南宋傑出的詩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中進士。授贛州司戶,後調任永州零陵縣丞,得見謫居在永州的張浚,多受勉勵教誨。孝宗即位後,張浚入相,即薦萬里為臨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喪,服滿後改知奉新縣。乾道六年(1170)任國子博士,開始作京官,不久遷太常丞,轉將作少監。淳熙元年(1174)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六年,提舉廣東常平茶鹽,曾鎮壓沈師起義軍,升為廣東提點刑獄。不久,遭母喪去任,召還為吏部員外郎,升郎中。十二年(1185)五月,以地震應詔上書,極論時政十事,勸諫孝宗姑置不急之務,精專備敵之策,堅決反對一些人提出的放棄兩淮、退保長江的誤國建議,主張選用人才,積極備戰。
陸九淵(1139-1192),字子靜。撫州金溪人。南宋哲學家、教育家。他從小就聰明好思。三、四歲時就向父親提出「天地何所之」。這樣深邃的哲學問題。七、八歲,「舉止異凡兒,見者敬之」。陸九淵是宋代著名的理學家、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家。他主張「吾心即是宇宙」,又倡「心即理」說。
姜夔(約1155-1221),字堯章,一字石帚,別號白石道人。鄱陽(今波陽縣)人。南宋著名詩詞作家、音樂家。他在文學藝術上的才華和成就是多方面。不僅文學上有很高的造詣,成為當時一大詞家和詩人;且嫻通音律,善吹簫彈琴,有樂論著述,能配合詞作自創曲譜,成為南宋唯一詞調曲譜傳世的傑出音樂家。他的書法也為當時人所稱道,有論書法的《續書譜》傳世。
朱耷(1626-1706)。譜名統,有雪個、個山、人屋、道朗、八大山人等別號。南昌人。明末清初卓越的大畫家。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權的九世孫。朱權封寧王於南昌,繁衍八支,朱耷屬弋陽王支,襲封輔國中尉。他的父祖都善書畫,因此朱耷從小就受到藝術陶冶。八歲能作詩,十一歲能畫青綠山水,少時能懸腕寫米家小楷。弱冠為諸生。明亡以後,他抱著對清王朝不滿的態度,在奉新縣耕香庵落發為僧,時年二十三歲。後隱居進賢縣介岡及永豐縣睦岡等地。順治末年,當他三十六歲時潛回南昌,創建青雲圃道院,花了六、七年時間,才使這坐道院初具規模,並在這里過著「一衲無余」與「吾侶徙耕田鑿井」的勞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