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刀劍的藝術是什麼

刀劍的藝術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3-08 03:40:43

⑴ 鐵與火的藝術——武士刀

序章

鐵的東渡

自從人類開始使用「火」,就與自己的遠親「猿」逐漸分離,「火」不但為先人照亮了暗夜,也帶來了延續千百萬年的文明。不論是東方或是西方的神話,「火」都始終顯得神聖而強大。在「火」和「金屬」相遇之前,它主要的功能只是限於取暖、照明、烹調等維持人類生存的基本勞動中。人類歷史上金屬與鐵的第一次結合是在中國商代,冶煉的是銅。到了春秋中期,人類才開始學會冶鐵。此時的中國已經進入金屬時代,尤其是鐵農具的出現使中國迅速走向小農經濟,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進步。而日本進入金屬時代是相當晚的(繩文後期)。根據《三國志·魏書·倭人傳》中的記載,在彌生時代日本人已經開始使用鐵器。而且整一套的冶鐵技術也是由中國東渡到日本的。而鐵具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以下三種:

移民攜帶而來。主要是農具、祭祀用具、生活用品和防身刀劍等

朝貢賞賜。仍舊是《倭人傳》中記載,倭國每次朝覲都會獲得豐厚賞賜,金帛、刀、鏡是最為常見的。

交易獲取。《倭人傳》稱兩國「國國有市,交易有無」。日本人主要就是購入農具、生活用品和少量武器。

這里可以發現一個特點,中國是經歷了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而往往又是經由農具——武器的過程來對金屬應用的。而日本則是從石器時代直接進入金屬時代,而且他們看到的第一批鐵器就已經包含刀劍武器了。所以日本鐵天生就是為了武士刀,而中國鐵則誕生了第一把鐵爬犁。是歷史選擇了日本。

到這里「鐵」對於日本還只是個過客,並沒有落地生根。直到彌生時代中期鐵器供不應求,聰明的日本人開始學習煉鐵技術,逐漸掌握了由採掘到製作成形的一整套工序,開始擺脫了鐵器完全依賴進口的窘境。至此「鐵」完成了它的「東渡」並在日本落地生根枝繁葉茂。

第一章

武士刀的前世今生

說起中國的冷兵器,我們時常會報出「刀槍劍戟」等十八樣兵器的名字,而提到日本冷兵器我們卻不約而同地說起——武士刀。這種可怕的武器可以將人從喉部劈成兩半,卻也孕育出了一種獨特的藝術與生活方式。這種刀工造型優雅,它的弧度是最完美的鐵與火的藝術。它促成了堅韌,剛毅的武士之念的形成,全世界沒有哪一種武器像武士刀一樣,被認為擁有自己的精神。也成為了武士的「靈魂」

其實在武士刀漫長的歷史中,刀本身就經歷了好多次變化:

時代劃分

上古刀(じょうことう):這類刀也可以不算在本土刀之列,主要指的是古刀之前的刀。以直刀為主,大刀等偶爾可見刀反。

古刀(こどう):指慶長以前的日本刀。室町時代中期以前主要是太刀。

新刀(しんとう):慶長以後的刀。

新々刀(しんしんとう):依據水心子正秀提倡所製作,使用古刀鍛造法的刀,另有諸說,概指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幕末時期的日本刀。

現代刀(げんだいとう):也有諸說,概指1876年日本頒布廢刀令以後所制刀。

昭和刀(しょうわとう):作為美術刀劍的日本刀范疇外的一種,是主要用於軍刀的兵器用刀。有多種製法。

武士刀按形狀分類

各種日本刀,擺放方向不同,是因為銘文鑿刻的方向不同。

太刀(たち)刀刃長度在80厘米以上,刀身彎度亦較高。太刀沒有硬性規定的佩帶方式,不過,為了方便騎兵抽刀砍殺地面上的敵人,太刀一般會以邊鋒朝下的方式佩帶,並吊在腰帶以下。日本刀都分正反面,太刀的正面是右面。銘的位置是關鍵,若切先上指,將刃視作刀劍的前方,太刀的銘就在刀身的右面。 毛抜形太刀:莖兼柄(つか)之功用的太刀,存在於由直刀到彎刀的過渡期。

小烏丸形太刀:從刃區到物打屬鎬造,鋒為雙刃。稍有弧度,是直刀到彎刀的過渡期的一種刀。

刀(かたな)又稱打刀(うちかたな)一般較太刀為短,刀身彎度亦較低。為求達到最快的拔刀速度,傳統上刀會以邊鋒朝上的方式佩帶,刀鞘插在腰帶里。若切先上指,將刃視作刀劍的前方,銘就在刀身的左面。所以刀的正面也就是左面。按現代分類指刀刃長度(刃長:切先到棟區的直線距離)60厘米至80厘米的刀。

脅差(わきざし)又稱脅指,指刀刃長度30厘米至60厘米的刀。 短刀(たんとう)桅刀刃長度在30厘米以下的刀。另外,30cm以上但是沒有刀反的平造製法製成的刀,通稱寸延也常被歸為短刀。

第二章

解剖武士刀

一把上品武士刀構造之精細令人嘆為觀止,如果把一柄刀拆解開來,至少就有十個部件,當然這還不算繁復的配飾之類的小零件,拆開一把武士刀簡直就像是一次外科解剖。下面我們來看看武士刀的部件:

一,頭∶刀柄頭部蓋子,柄上絲繩在『頭』面打結,多為銅鐵等金屬製品。

二,柄卷∶纏繞於刀柄上的絲繩,其作用在固定面的『中心』並使刀柄益於手握不易脫落。

三,刀∶柄上的裝飾品絕大多數金屬製品,做工精細,在日本金屬工藝領域是收藏家的最愛。

四,鐔∶或稱鍔,即現代所通稱的護手或劍格。作用與護手同,除保護手掌外也是拔刀時必用的部位,同時也是刀裝飾最講究的配件,與目貫同樣是收藏家心目中別有一番天地的收藏重點。

五,粟形∶刀系於腰部時固定刀鞘防止滑落。多為木製或角制。

六,下緒∶刀叉於腰部時將下緒尾端結在腰帶上。防止刀鞘滑落、材質多為絲制。

七,鐺∶刀鞘尾部護套,多為金屬制或角制。

八,柄鮫∶包裹在刀柄上的鮫魚皮,國內俗稱鯊魚皮。該魚原產於南洋一帶,成長的魚長約一尺半左右,皮革表面滿布突出狀的細石顆粒使柄卷易於纏繞在刀柄上,鮫皮自古價格不廉,卻被武士所喜愛且爭相搶購。

九,笄∶固定刀刃與裝飾用,又可當發簪與耳鈀,絕大多數是銅或銅合金製品。

十,返角∶防止刀鞘突出落地之裝置,多為木,角器,如為金屬製品則稱『責金』。但並非每刀都有此配件。

第三章

鐵與火的藝術

一把武士刀的成形至少要經過十個步驟,在這期間火和鐵重復磨合、交融、升華,一爐火、一塊鐵早已經難舍難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與其說這是日本人匠心獨具的技術倒不如說這是鐵與火、心與物、人與自然的偉大藝術。下面簡單講講這些步驟:

第一步「丸鍛」,制刀的第一步。即是指刀工將鋼料加熱至赤紅而進行捶打鍛造,鋼塊捶打開後再折疊起來捶打,如此反復,使鋼料得以延展。據說打的次數越多,鐵中的雜質就會越少,刀的質量也會越高。

第二步「水減」,就是中文說的「淬火」。鋼片成形後,刀工會用水將其急速冷卻。可使鋼多餘的含碳部分剝離。使刀身具有良好彈性,刀口堅硬不易缺口。刀的韌性就來自於此。

第三步「鋼材搭配」即案一定比例搭配各種金屬的分量,以配成最適當的制刀材料。

第四步「素延」,即把上一步選好的材料打成刀刃的初坯,將素體延展的意思。

第五步「燒入」,「淬火」最後一道火鍛工序。刀工先用粘土、木炭粉和磨刀石的粉末調制出燒刃土(やきばつち) ,再將成形的刀身用燒刃土包封。封好的刀身會被放到 750℃ - 760℃的爐火之中。這一步驟,技術要求非常高,稍有閃失,可能造成刀身崩裂,將對整把刀構成致命的損傷。另外即使勉強成形,也可能無法產生美麗的紋樣。為了減少失誤,現在刀工多用油來進行燒入的步驟。

第六步「收尾」,此時刀基本已經成型,下面就可以進行深加工了。深加工包括:鍛冶押、莖、銘切等步驟,這主要就是給到刻上銘文。

結語

刀魂

都說「寶劍贈英雄」,因為刀劍已經超越它的自身而承載了太多人類的情感。「侍」(武士)自出生以來就背負著如同「刀」一樣的命運。默默無聞,保護著主人隨時准備折戟沉沙,這種奉獻犧牲的精神,正是日本武士對於死亡、生存、人生意義的最好詮釋。我們愛刀,不只是愛它的力量和美感,很大程度上,我們是愛上了刀的「魂」。首先刀源自於鐵,鐵又是山野的精魂,大地的洪恩。這是它的第一層魂——大地之魂。其次刀匠經歷了反反復復的工序,費勁辛勞,又將自己的精神和詮釋融入進了刀身,調和了自然和人的工藝,使得大地的精魂走入人間。這是它的第二層魂——工匠之魂。刀自打出竅就是為了斬將殺敵,這就是刀的宿命更是武士的宿命,握著武士刀的武士更是將自己的魂靈獻祭給了刀,而刀也把自己的生命交託給了武士。兩者相融又產生出了武士獨有的氣質。這是它的第三層魂——武士之魂。刀中富含著日本的歷史,日本人的智慧和一切美好的特質,這是日本人為人類留下的瑰寶,彎刃,是日本人的圓滑和善;鮫柄象徵著日本人的溫良;利刃又代表了日本人開拓進取敢為人先的向上心……這一切給了武士刀第四層靈魂,也是最重要的一魂——大和魂!

這就是武士刀,鐵與火的藝術!

閱讀全文

與刀劍的藝術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