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攝影的藝術表現技巧有哪些
在攝影中怎麼運用藝術方式,下面讓我們一起討論什麼是藝術方式,以及如何拍攝出真正的傑作,下面我們介紹幾個拍攝方式教你在攝影中運用藝術手段的方法,為你的照片添加表現力和獨創性。了解理論基礎,你可以使用創意靈感並將其使用正確的方式運用在照片中。
6、強調輪廓
所有的表達方式都是為了吸引觀眾。一個人、一艘船、一座建築物或一對相愛的情侶在不同尋常的背景下的剪影肯定會引起人們的注意,然而拍攝這樣的照片並不容易——正確設置相機並選擇合適的時間很重要。
7、有反射的照片
鏡面窗戶、湖面、河流——這一切都反映了周圍的世界,攝影師只需要找到合適的主體或正確定位模型即可。倒影鏡頭有其獨特的魅力,一定要嘗試用鏡子或咖啡館的窗戶拍攝——這樣的作品看起來很有趣。
❷ 如何讓你的攝影作品更具藝術感
一、尋找靈感
藝術攝影創作的主體是豐富多變的自然、社會和人,這就決定了藝術攝影的創作過程充滿了隨機性、偶然性,不可能是某些思想、觀念、技巧的簡單重復和影響再現。
靈感是攝影者觀察思考的突發性以外結果,它來源於攝影觀察的客觀世界,生成與攝影者的主觀思考。豐富多變的客觀世界可以引發攝影者的創作醫院和激情,這樣的激情處罰攝影者的表達慾望,而此時靈感的出現就成為可能。可以說,靈感的出現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靈感是給予攝影者啟迪和推動創作的重要因素,反過來創作的極強又會迸發出新的靈感,藝術攝影表現的日臻完美就是在這樣交互激勵的過程中形成的。
靈感的出現源於攝影者的無邊想像力,瀏覽各種創意作品以及其他文化,成為培養我們想像力的方法,而真正把握靈感並將其轉化成藝術作品就需要藝術修養的技巧和支撐。
五、采樣並置
依據類型學的原則,將同一主題,甚至是造型本身也極為相似的對象進行拍攝,然後組合成棋盤狀的格局,或是成組的單幅照片,這種采樣並置的手法在藝術攝影中較為常用。
我們發現採用采樣並置手法的藝術攝影作品經常選擇社會性的對象作為主體,如建築、人的肖像等,而可以迴避自然物品,這是因為,這種搜集、分類的方法是將自然科學研究的系統學移植到藝術攝影中的結果。如果直接選擇動植物作為這類工作的主題,其結果會非常接近動物的分類目錄,這不是我們藝術攝影關注的范圍。
六、塗抹與修改
攝影圖片獲得的圖像造型結實銳利,色調層次豐富,塗抹上去的手工筆觸,即使是精心的描繪,也難於嵌入攝影的空間之內,顯得專橫而暴戾。尤其是當筆觸充滿手工的痕跡時,這種暴戾感就越強烈。美國與暑假賴利居室利用這一點製作了大批看似殘忍的自畫像,日本的荒木經緯也如法炮製很多作品。
❸ 顧群業談影像藝術:用觀念聚合媒介
最近一段時間,以「中國影像藝術1988-2011」為代表的全國性影像藝術展,以及以「山東首屆影像展」為代表的各地影像藝術展(節)紛紛舉辦,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對影像藝術進行學術梳理和討論的熱潮。什麼是影像藝術?影像藝術是怎麼產生的?影像藝術將如何發展?都成為學術界再度關注的話題。
影像藝術是伴隨著攝影攝像設備以及今天的計算機設備的產生而出現的一種藝術門類。伴隨著新的技術手段的出現,藝術所展現出來的面貌也產生了相應的轉變:即原有意識形態已被日常生活話語所取代,從形而上走向形而下。個體性和主體性在藝術形式中得以凸顯。影像藝術就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發生並得以不斷發展。
設備的普及和技術門檻的降低,使影像創作者不再局限於專業的攝影攝像人員,而是拓展到了視覺藝術家或者當代藝術家范圍。從此,影像成為他們可供選擇的表達媒介之一。學術跨界、身份多元、思維敏銳成為這一群體的基本面貌。除了影像藝術家的身份之外,他們也許是哲學領域的思想者,科技領域的探索者,文化領域的研究者,教育領域的耕耘者,或者架上繪畫的實踐者。從另一個角度說,當代影像的觀念更新對影像藝術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技法的精進純熟之外,還要具有對當下社會生活的敏銳觀察力,思辨的能力以及通過影像表達的能力。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在影像成為一種被大眾所掌握的技術手段的今天,當代藝術概念下的「影像」之所以成為藝術的前提,在於其對日常經驗的觀念性表達,這直接引發了創作主體以及作品意義生成方式的變化。可以說,這不僅是一次發生在影像領域內部的深層變革,也是當代藝術自身發展的必然結果。
「中國影像藝術1988-2011」以及「山東首屆影像展」,立足點都是對影像藝術發展的嘗試性梳理,同時也都是在開放性平台上展開的觀念對話。我們可以看到,參展藝術家及其作品具有廣泛的覆蓋面和代表性,由此可以感受到策展方所秉持的嚴謹的學術態度。這些被認真遴選出的藝術家和作品,盡管擁有鮮明的個人風格和多元的創作理念,但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即不像傳統畫家那樣以一種旁觀者的視角觀察世界,而是以參與者的身份介入其中,以體察的方式獲得與作品受眾相同的心理感受,這也是他們的作品能夠獲得觀眾心理共鳴的關鍵所在。例如被稱為中國第一部「video art」(錄像藝術)的《30x30》,張培力在這部時長3個小時的片子中,反復地將一塊玻璃打碎、黏合。這件作品的初衷是試圖創造一個沒有娛樂性的電視節目,從而與逐漸興起的電視文化形成反差。而看電視無疑是當時生活中最為重要也是僅有的娛樂方式之一。魏曉波的《生活而已》,以被傳媒所忽略的大多數小人物的平凡生活為關注點,記錄了兩個小平民的真實生活,每天吃喝拉撒、柴米油鹽、希望和失望。作者希望將來的人能通過這個紀錄片看到這個時代的、就像每個時代一樣被忽略的人的生活。張贊波的《天降》,講述的是湖南綏寧縣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火箭殘骸落點的故事。近20年的時間里,這里先後數十次地迎接從天而降的火箭殘骸。韓濤的作品題為《印尼的氣味》,該片中兩個印尼年輕人在熱帶的熾陽下不停地嗅來嗅去,他們在尋找什麼?試圖在這綠色中嗅到什麼樣的氣味?祝卉的作品《生生不息》則運用立體動畫與影像結合的方式,探索生命內在能量的魅力。作為個體的生命載體,就像樹上的一片葉子都會凋落,而生命的能量依舊在釋放,並轉而滋養新的生命,將生命不斷延續。
通過這些作品我們看到,當代影像並不滿足於對於事件的真實記錄或者對形式美感的創新性表達,而是追求以藝術介入現實進程的社會理想。正因如此,當代影像不再僅執著於影像技法以及影像本體語言的探索,而轉向以觀念聚合媒介,尋求對社會形態、消費景觀以及藝術權力的解構與重建。而藝術家對於當下生活以及社會大眾心理理解的深度,決定了作品表達的力度。影像藝術創作為人們揭示了這樣一個事實:當代即日常。用「美與不美」、「真與不真」這樣的標准來闡釋當代影像藝術創作已經不再適用。「日常生活」是每個人無時無刻不以某種方式與周圍人發生的關系。看似碎片化的日常生活中埋藏著現代人在城市化生活與消費社會中的生命體驗和生存困境,這正是當代影像創作觀念生成的起點。面對紛繁的日常現實,影像藝術家需要深度的參與其中以便獲得一種在場的感受,進而形成自己的創作觀念。以「在場」的姿態和碎片化的生活反映日常情感,成為影像創作意義生成的基本途徑。
不能否認,某些對於日常生活的禪悟式的敘述方式,與觀眾的接受能力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部分自說自話、讓觀眾摸不著頭腦的影像作品削弱了對於當代影像的價值判斷。因此「當代即日常」所強調的是:如果沒有個人經驗和傳達技巧作為基礎,僅僅是意義或觀念的提出,則無法直達人心。
顧群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數字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教授
原文刊載於《中國文化報》
❹ 如何體現攝影的藝術性
1 紀實性特徵
幫助達蓋爾確立攝影術的法國國會議員阿拉戈,在攝影術發布的當天發表感言:「考古學家將從這項新技術中得到多大的好處呀!光把刻在底比斯・孟菲斯及卡納克等地的巨大石碑上的象形文字摹寫下來,就需要花20年的時間,還要有大批擅長描繪的工匠,而假如利用銀版攝影術的話,那麼只需一個人就能完成同樣規模的任務……」在這段激昂的陳詞里,阿拉戈所著重推介的是攝影術精確摹寫客觀事物的能力,也就是攝影藝術的「紀實」能力。「紀」,同「記」,所謂「紀實」,就是逼真、精確地表現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各種事物或現象,攝影藝術的這一特徵來源於透鏡成像的共軛關系和感光材料的光敏特性,是攝影藝術的技術性所賦予的。在攝影術誕生之初,一名記者向沒有見過攝影術的讀者解釋攝影為何物時,曾經形容為:「就像在馬路上拿著一面鏡子,周圍的景物都極細致地反映了出來,然後把鏡子帶回家中,這些景物就永遠留在上面了」。①這是對於攝影藝術紀實性特徵的形象闡述。
攝影藝術的紀實性有著三個層次的不同內涵:首先,攝影藝術能夠精確地復制客觀對象,這時的紀實性表現為真實與逼真;其次,攝影主體必須親臨活動現場,即便是用攝影藝術表達攝影藝術家自我的情感,也必須在一定的現場拍攝其中的事物或現象,這時的紀實性表現為一種現場性;最後,攝影藝術只能表現一定時間和空間范圍內的事物,對於過去和將來的事物沒有表現能力,這時的紀實性又表現為一種現實性。②攝影藝術紀實性的這三個方面的內涵,對攝影藝術的本質和創作手法作出了規定,但在某些時候,如果刻意堅守紀實,又會對攝影藝術創作造成一定的阻礙。對此,攝影藝術界曾有過激烈的論爭,部分新聞攝影專業人士堅持「寫真紀實」的觀點,認為人們之所以需要攝影,是因為它是對於真相的記錄,照相機面對的必須是真人、真事、真景、真情,否則就不是「照相」,而是「照假」。他們還認為具體可視形象的記錄,是攝影藝術的特點乃至生命所在,是攝影藝術自立於藝術之林的依據,攝影藝術的真實性和其他藝術的真實性是有區別的,其他藝術的真實性是概括的,可以虛構編造;而攝影藝術的真實性必須實現真人、真事和真場景這「三真」的統一,才能實現攝影藝術作品的美。另一些以藝術創作為主要方向的攝影人則堅持「技術紀實」的觀點,他們認為寫真紀實論只適用於新聞攝影,對藝術攝影而言,紀實只是一種自然屬性,是由攝影藝術的技術條件所帶來的,但這種紀實並不等於真實,真實也未必需要紀實才能實現,攝影藝術的真實性和其他藝術所要求達到的真實性一樣,是必須發揮作者的主觀能動性才能達到的。從攝影藝術的發展歷程來看,如果沒有薩洛蒙、布勒松等堅持寫真紀實的攝影藝術家們的努力,今天的讀者就享受不到那些決定性瞬間賦予眼球的沖擊;而如果沒有曼瑞、哈爾曼斯等攝影藝術家的奇思妙想,讀者也就感受不到圖片中異想天開的廣闊世界。正當寫真紀實論者與技術紀實論者爭論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一些折中主義的理論家拋出了「廣義紀實」和「狹義紀實」這兩個概念。他們把「狹義紀實」界定為事實和形象真實的一致性,要求照片的內容必須是現實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必須忠實地記錄當時特定的環境和人物的真實情景;「廣義紀實」則是指在藝術攝影中,攝影藝術的真實性有著更廣泛的含義,只要拍攝者選擇的題材具有現實生活的真實性和典型性,就可以在創作過程中對素材進行加工,並創造條件完成創作。③
關於攝影藝術究竟應該具有怎樣的紀實性,相信每位讀者都有自己的見解。對於新聞攝影而言,紀實無疑就是「寫真紀實」,圖像與事實之間不能存在人為的、主觀造成的差距。當然,由鏡頭特性或特定條件下的快門速度、光圈大小所造成的變形是可以理解的。對於藝術攝影來說,攝影藝術家必須在記錄客觀事物的基礎上對圖像進行一定的藝術變形,從而將自身的思想情感、審美理想和藝術情趣滲透到攝影畫面的藝術形象中去。
新聞攝影的寫真紀實是建立在技術紀實的基礎之上的,在很多情況下,照片中的「真」只是一種表象,要真正地使紀實等同於真實,還需要攝影藝術家的精心選擇、提煉與概括。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真善美和假丑惡總是交織在一起,有些看起來是真的事物或現象,卻來自人為的操縱與控制,這時的「紀實」只能是一種「真實的謊言」。對此,法國攝影理論家吉澤爾・弗倫德在著名的《攝影與社會》一書中曾指出:「它(照相機)看起來既精確又公正。攝影比起其他任何媒介來都能更好地表達統治階級的意志,並以那個階級的觀點來解釋事件,因為攝影雖然極為逼真,但卻具有一種虛幻的客觀性。鏡頭,這只所謂沒有偏袒的眼睛,事實上允許對每一事實進行可能的歪曲……。」而有些在我們看來再虛假不過的畫面,卻從宏觀層面上表現著生活的真實,《穿著軍裝的天使》就是鮮明的例證。這張圖片是侵華日軍佔領廣東時擺拍出來的,表現的是一位「將難民視作自己母親背往避難所的皇軍勇士」,還附了這樣一段文字說明:「這是我皇軍真正的寫照:佔領廣東當日夜晚,由於敵軍放火焚城後逃逸,全城許多地方都陷於火海之中。在大火及濃煙密布下,許多城裡的居民都收拾細軟衣物開始逃難。在此情況下我軍本著『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人道精神,在尚未開始享受勝利的果實之前,就立刻捲起衣袖於海珠公園建立避難所,協助收容難民。」如果單從技術紀實的角度來看,這的確是一張紀實照片,但照片的內容卻是日軍為了欺騙世界輿論而耍出的卑鄙伎倆。
攝影的紀實性特徵還常常使其成為一種鮮明、有力的證據。1906年,著名的「南昌教案」發生後,法國傳教士誣稱縣令之死實為自刎,北京《京話日報》在3月29日的第570號刊登了南昌知縣江召堂的遺體特寫,並附文字說明――「江西南昌知縣江大令召堂被天主教請酒謀殺,兇手便是勸人為善的教士。教士既下毒手,又肆口捏造情形,說是自刎。本館再四辯白,今特把江大令受傷的照像,做成銅版,印入報內,請大眾看看這樣自刎的有沒有。」這是中國第一次真正用照片報道重大新聞事件,也是中國新聞照片參與民族斗爭的第一次。在現代法庭審判中,以攝影照片為代表的影像資料已成為重要的「呈堂證供」,因此,如今各家司法鑒定機構都在積極地招募、培訓具有影像司法鑒定資格的專業人才,以鑒別這些影像證據的真實性。
2 瞬間性特徵
攝影藝術紀實性特徵的第三大要義,乃是「只能表現一定時間和空間范圍內的事物,對於過去和將來的事物沒有表現能力」,不論是在傳統膠片時代還是今天的數字時代,這都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照相機所記錄下的被攝對象,只能是快門從開啟到閉合這一短暫時間內被攝對象的瞬間狀態。攝影藝術的這一瞬間性特徵,既賦予了自己一定的優勢,也為自己帶來了一些缺陷。
首先是與電視相比較而言的。20世紀40年代,電視從問世到風靡世界只用了幾年的時間,到了70年代,它已經對報紙造成了強烈的沖擊。1972年,曾因出色的攝影報道而擁有4
000萬讀者的《生活》雜志「36歲而亡」(《國際先驅論壇報》語)。電視的沖擊,是其消亡的主要原因。與攝影相比,電視的優勢主要表現在有聲的動態圖像上,而電視可以現場直播的特點,也使其比攝影報道更具時效性。
其次,攝影藝術的瞬間性特徵也為攝影造假提供了較大的空間。事物的真實性是在時間的流動與空間的轉換中體現出來的,例如丘吉爾在卡什的相機面前表現出獅子般的憤怒,並不意味著憤怒是其性格的主要特徵(其實憤怒是每個人性格中都具有的一面),而攝影圖片的造假者也可以利用攝影藝術的這種瞬間性特徵,去擺布、導演出各種各樣的瞬間,以證明某種現象或某件事物的真實性。
再次,攝影藝術的瞬間性特徵給攝影藝術創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人們常說攝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也是針對攝影藝術的瞬間性而言的。畫家和文學家可以憑借對現場的回憶或他人的口述來重現現場,而攝影藝術家一旦錯過一個精彩的瞬間,就再也不可能挽回了。瑪格麗特・伯克・懷特曾說過:「當我在拍攝照片時,如果忽然有人跳出來擋住我的鏡頭,我會為此急得發瘋――甚至會氣得立刻把他殺掉!要知道,在一次采訪中,最精彩的鏡頭往往只有一個,稍有延誤,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雖然瞬間性會為攝影藝術帶來上述缺陷,但它賦予攝影藝術的優勢仍然是主要的。攝影的「代名詞」――布勒松將攝影藝術中的瞬間稱作「決定性的瞬間」,並以一生之精力來實踐這一口號。攝影史上優秀的紀實類作品,大多以抓取了情態生動、富於張力的瞬間取勝。具體來說,瞬間性特徵給予攝影藝術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類似於中國繪畫中的「留白」,攝影藝術對於瞬間畫面的截取,能夠引發觀眾對於這一瞬間的前後兩個時間段的聯想,從而賦予攝影作品無窮的張力。
第二,作為唯一的一種能夠以高度清晰的靜止、凝固的形象來定格社會生活的技術手段,攝影藝術能夠高度集中觀眾的注意力,使他們有時間、有條件也有興趣對畫面中的形象進行細致的觀察和分析。攝影藝術家鄭鳴的《望長城內外》就是一幅用凝固的形象來定格歷史的經典之作,畫面中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和丈夫在長城觀光時,不停地出現左顧右盼、目不暇接的動作以及不一致的驚喜表情,當兩人再一次「分道揚鑣」時,拍攝者毫不猶豫地按下了快門,一個耐人尋味的經典瞬間便被永遠地凝固下來了。
第三,攝影藝術的瞬間性能夠將三維空間的社會生活凝固在一個二維平面中,從而使作品比電視更易於閱讀,也更易於保存。
瞬間是轉瞬即逝的,正所謂「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也正是因為美好的瞬間一旦失去,就不可能上演第二遍,所以攝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這對攝影藝術家抓取瞬間影像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般來說,以手腳麻利、眼光敏銳、思維敏捷為基礎的抓拍是獲得精彩瞬間的前提,關於這一點,將在後面的章節中具體闡述。
3 圖像性特徵
攝影藝術之所以是攝影藝術,是因為它使用一種不同於文字的特殊的視覺語言來訴諸觀眾的眼球,這種視覺語言直觀生動,容易為觀眾所接受。與文字相比,攝影藝術的視覺語言還具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優勢――超越地域界限,能夠為不同國家、民族的觀眾所理解。在2006年3月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國際新聞攝影比賽(華賽)評選活動中,來自俄羅斯的評委菲力克斯・施馬格爾・阿拉諾維奇曾說:「圖像不是方言,圖像可以作為一種國際語言讓人交流,這很有趣。」④
20世紀90年代開始,由於視覺圖像傳播在大眾傳播媒體上的廣泛興起,人們開始把今天的社會稱作「圖像時代」或「讀圖時代」,「圖像取代文字」、「一圖勝千言」等說法也應運而生,這實際上是人們對於攝影藝術圖像性特徵的一種誤解。不管是視覺語言還是文字語言,傳遞的都是信息,圖像或文字只是信息傳遞的載體和媒介,究竟是用圖像還是文字來傳遞信息,要根據信息本身的特點來進行選擇。譬如會議新聞報道,我們可以選擇文字來傳遞其中的重要信息,如決策、決議等。攝影的手段則主要用於表現會議中的一些新人物、新現象,或是抓取會場上的精彩瞬間以改變會議報道冰冷、僵硬的傳統面孔。
要想充分發揮攝影藝術的圖像性特徵賦予其自身的優勢,攝影師必須在拍照時通過各種方法來強化照片的視覺效果。之所以講求構圖、用光與色彩,為的也正是這個目的。在這里,著重介紹「視覺沖擊力」這一重要概念。從畫面的視覺效果這一角度來看,優秀的攝影圖片大概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意境深遠,回味悠長的,這類圖片的畫面並不是十分「惹眼」,但由於具有深刻的主題,觀眾能夠在細細品味中發現它的藝術魅力;另一種是不需要觀眾進行什麼思考,直接在畫面的結構上就能獲得強烈的視覺感受的,攝影圖片所具有的這種能力就是視覺沖擊力。
在競爭態勢異常激烈的現代媒介環境中,發揮攝影藝術作品的視覺沖擊力已經成為平面媒體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大幅封面版圖片的運用就是強化視覺沖擊力的手段之一。
要強化攝影藝術作品的視覺沖擊力,需要攝影師從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著手,而驚心動魄的內容能夠引人入勝,即使不具備奇特的形式也能夠造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如亞當斯的《槍斃越共》和邁克・韋爾斯的《烏干達乾旱的惡果》。這就要求攝影師注意選擇那些信息量大、感人至深並具有強烈象徵意味的瞬間;富有情調、幽默詼諧或是氣勢恢弘的場景也能夠強化攝影藝術畫面的視覺沖擊力;而使用廣角鏡頭、靠近拍攝、轉換視角等技術手段,同樣能夠使畫面產生奇特的效果。
除了紀實性、瞬間性和圖像性之外,攝影藝術還具有一種物質性或稱技術規定性的重要特徵,在第一章「攝影藝術必須以技術作為依託」一節中,我們曾對科技與攝影藝術發展的關系作過詳細的論述。簡而言之,攝影藝術是一門對技術手段和物質條件有著高度依賴的藝術,攝影藝術的發展,始終與攝影器材的發展密切相聯,這是任何人也無法更改的必然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