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媒體藝術和藝術美體,多媒體藝術的區別
你好,我學過美術,現在的專業是環境藝術設計。
你說的三個專業文科生都可以,它對人文素養都有要求的。
應該如何定義新媒體藝術?
新媒體藝術的先驅羅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說:新媒體藝術最鮮明的特質為連結性與互動性。了解新媒體藝術創作需要經過五個階段:連結、融入、互動、轉化、出現。首先必須連結,並全身融入其中(而非僅僅在遠距離觀看),與系統和他人產生互動,這將導致作品與意識轉化,最後出現全新的影像、關系、思維與經驗。我們一般說的新媒體藝術,主要是指電路傳輸和結合計算機的創作。然而,這個以硅晶與電子為基礎的媒體,目前正與生物學系統,以及源自於分子科學與基因學的概念相融合。最新穎的新媒體藝術將是「乾性」硅晶計算機科學和「濕性」生物學的結合。這種剛剛崛起的新媒體藝術被羅伊·阿斯科特稱之為「濕媒體」(MOIST MEDIA)。
就藝術本身而言,新媒體藝術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觀念藝術,以及由早期未來主義宣言、達達式行為和70年的代表演藝術等。溝通與合作,成為藝術家在新媒體藝術創作中關注的焦點,他們不斷探索新的行為模式與新的媒材,企圖發掘創造新思維、新的人類經驗,甚至新世界的可能性。許多藝術家對於讓觀眾參與到作品中深感興趣,而藝術作品本身的定義也不再決定於它的實體形式,更多在於它的形成過程。總之,整個20世紀對於新科學的隱喻與模式的著迷,尤其是世紀初的量子物理和世紀末的神經科學與生物學,大大地激發了藝術家的想像力。
新媒體藝術的表現形式很多,但它們的共通點只有一個,那就是——使用者經由和作品之間的直接互動,參與改變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義。他們以不同的方式來引發作品的轉化——觸摸、空間移動、發聲等。不論與作品之間的介面為鍵盤、滑鼠、燈光或聲音感應器、抑或其它更復雜精密、甚至是看不見的「板機」,欣賞者與作品之間的關系主要還是互動。連結性乃是超越時空的藩籬,將全球各地的人連系在一起。在這些網路空間中,使用者可以隨時扮演各種不同的身份,搜尋遠方的資料庫、信息檔案、了解異國文化、產生新的社群。
再者,新媒體藝術不同於現成品藝術、裝置藝術、身體藝術、大地藝術。新媒體藝術是一種以「光學」媒介和電子媒介為基本語言的新藝術學科門類,新媒體藝術是建立在以數字技術為核心的基礎上的。其實新媒體藝術說白了就是數碼藝術,或者說網路媒體,也叫第四媒體。(人們按照傳播媒介的不同,把新聞媒體的發展劃分為不同的階段——以紙為媒介的傳統報紙、以電波為媒介的廣播和基於電視圖像傳播的電視,它們分別被稱為第一媒體、第二媒體和第三媒體。1998年5月,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聯合國新聞委員會上提出,在加強傳統的文字和聲像傳播手段的同時,應利用最先進的第四媒體——互聯網(Internet)。自此,「第四媒體」的概念正式得到使用。 )其表現手段主要為電腦圖形圖象。cg(computer graph)即許多業內人親切地對其簡稱道的CG。其實新媒體藝術的范疇具有「與時俱進」的確定性,眼下他主要是指那些利用錄象、計算機、網路、數字技術等最新科技成果作為創作媒介的藝術品。因此新媒體藝術已經在不經意中深入到了現代藝術的各個領域中去了。
將網路媒體稱為「第四媒體」,是為了強調它同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介一樣,是能夠及時、廣泛傳遞新聞信息的第四大新聞媒介。從廣義上說,「第四媒體」通常就是指互聯網,不過,互聯網並非僅有傳播信息的媒體功能,它還具有數字化、多媒體、實時性和交互性傳遞新聞信息的獨特優勢。因此,從狹義上說,「第四媒體」是指基於互聯網這個傳輸平台來傳播新聞和信息的網路。「第四媒體」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傳統媒體的數字化,如人民日報的電子版,二是由於網路提供的便利條件而誕生的「新型媒體」,如新浪網。
在中國IT產業和歐美新媒體藝術的雙重沖擊下,中國的新媒體藝術開始在近乎朦朧的狀態下起步。
新媒體藝術,不但中國的大眾感到陌生,就是中國的藝術家們也並沒有完全理解和認同。但是,和世間一切事物的發生與發展一樣,新媒體藝術也不是等你完全理解和接受,才走進你的世界,不論你喜歡不喜歡,它總是按著自己的規律破門而入。新媒體藝術在中國的發展大約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一批較優秀的作品和成熟的藝術家。1996年9月,在杭州中國美術學院畫廊,舉辦了名為《現象與影像》的中國第一次錄像藝術展。這個展覽包括十幾件錄像裝置和幾個錄像帶作品,集中了中國第一代錄像藝術的開拓者。該展在國內外獲得了巨大反響,各地傳媒以極大幅面加以報道,更有《文藝報》把這一事件評為當年中國美術十大新聞。該展被許多批評家定位為中國當代藝術中重要的里程碑。
到了今天,新媒體藝術已經發展成單頻錄像帶作品、錄像裝置作品、多媒體光碟和網路藝術的大家族。與之配套的各種培訓、服務和研究機構也應運而生。培訓中心如歐洲的EDA,研究機構如法國的皮埃爾·夏爾費國際影視創作中心,英國的LUX CENTER,德國的ZKM等。此外還有許多半贏利的製作中心,以低於商業價格的水平向藝術家開放。對新媒體藝術的資助,大量來自高科技公司的文化基金,如柏林錄像節由蘋果電腦資助,漢堡錄像節由西門子資助,卡賽爾文獻展的技術部分由IBM和SONY贊助。對新媒體藝術的支持提升了公司的文化形象,展示了新媒體的藝術魅力與技術潛能,在新媒體藝術與新技術之間形成了良性循環的關系。
從新媒體藝術在歐美的發展,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種藝術形式的產生,一開始就與商業利益緊密地掛在一起,所以,它更多的不是展示藝術,而是展示新技術產品,參觀這種新媒體藝術展,給人的感覺更象是參觀商品展銷會。而在未來新媒體藝術將逐漸融入媒體技術當中;新媒體藝術家將轉化成媒體技術專家,或者被媒體技術專家取代;新媒體藝術將更加商業化;新媒體藝術將為媒體技術的存在而存在,為媒體技術的發展而發展。這就是叫人迷惘和困惑的理由。但是,不論新媒體藝術今後的走向會怎樣,它必然會隨著IT產業和INTERNET的發展而存在和發展下去。我們不必急於給新媒體藝術下什麼樣的結論。
新技術還將迅猛的發展下去,對藝術與設計的影響和參與,也會越來越深入,藝術與科學共同作用於我們的生活,或者說藝術與科學的界限將會越來越模糊,這可能是一種無法迴避的現實。但是,我們也不能就此把藝術與科學等同起來,認為新技術將使藝術變成科學,或者科學成為藝術。技術追求統一性、標准化、定型化,因為只有這樣才符合工業化的大批量生產;藝術追求個性化、獨創性、求異性,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滿足人類的審美情趣。我們可以把一種新技術作為創造藝術的手段,我們卻不能把一種新藝術當成技術發明的方法。
就業方向
這個就比較多了,因為新媒體是跨媒體,把視頻、程序、平面、音樂、網路等多種媒體資源整合在一起的。個人建議選擇一個主攻方向,其餘為輔,因為這每一塊都夠你鑽研的了。而且一個項目並不是你一個人來做。
多媒體藝術
多媒體藝術是20世紀誕生的藝術形式,主要包括以計算機、數碼技術、錄像和膠片技術相結合完成的藝術作品,它既是純藝術的一種,也是電影、電視、廣告和音樂畫面的常用手段之一。以數碼技術為基點,兼容攝影、錄像、視頻、聲音、裝置、互動等綜合手段進行創作的「多 媒體藝術」,近年來在世界各個領域迅速成長,並受到社會特別是藝術界的關注,同時也受到教育界的廣泛關注。相對於傳統藝術而言,多媒體藝術利用了電影、電視、攝影、網路等技術,形成自己的獨特藝術場,當代科技的進步積極推動了多媒體藝術的發展,具有其當代性和時效性。它是一個「能夠使人產生許多聯想的藝術形式,它建立了一個人性化地親密接近藝術和技術的環境和態度,意味著我們可以把藝術家看做是網路的調解人和探索者。
多媒體藝術的主要特徵體現在如下幾點:
其一,具有強有力的虛擬性。這種虛擬性表現為通過多謀體藝術構建非真實的幻象,對當下問題予以非真實的假想、虛構;
其二,具有深刻的觀念性;
其三,具有廣泛的公共性。多媒體藝術利用電視、錄像、互聯網等多種手段積極地投入到大眾文化與消費文化之中,走出了個人的私密性與狹隘感,對公共文化具有極強的影響力;
其四,具有很強的時效性與流行性。多媒體藝術往往善於抓住時髦的話題與文化熱點問題,及時有效、快捷地進行報道與傳播,它的藝術符號極易與流行文化接軌,從而成為一種帶有先鋒性與前衛感的藝術樣式。
多媒體藝術的生效與成功勢必在一個系統的文化結構與網路中顯現。所以建立了一個生態系統顯得尤為急迫。
首先,官方的認可與接納十分重要;
其次,它又依賴於金錢資本,策劃人、贊助商、藝術公司及畫廊也對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第三,如何使多媒體藝術和大眾文化有機地共振,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環也是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
也就是說,它應該處理好精英意識與通俗文化的關系,不走極端,達到共生、共存的文化狀態。當今審美的泛化與流行不僅僅波及日常生活的淺表層面,它同樣滲化到更深的文化結構之中。
美學不再僅僅屬於象牙塔,它的對象也不再僅僅是一種「美的精神」,抑或娛樂的後現代繆斯,而且它還是時現實的一種新認知。這種認知在本原土發端於一種泛化、開放的審美意識,這里的「審美」所指並不僅限於是美與真,它更多地指向虛擬性和可變性,互動性就是虛擬性和可變性的一種表現。我們可以確定,虛擬性與可變性正是媒介文化的後現代特徵。審美在本質上要改變人的生存狀態,因而排斤內容、只要形式的審美態度實不可取。審美的最高境界,依然是要改變異化的社會現實與人性價值,提高人類生活質量與審美水平,其倫理目的不證自明。美學必須超越藝術本體論命題,涵蓋日常生活與傳統文化,消解審美與反審美、藝術與反藝術的矛盾,形成一種生態美學系統。
就業方向
現在數字媒體藝術的畢業生也逐漸多了,主要看你研究什麼方向了。
影視製作方向就去廣告公司啊,特效傳媒公司,電視台等等
網路多媒體方向還可以去IT公司,搞網路方面的視頻廣告網站等
游戲設計方向現在准備單列了,
去游戲公司等等。
就業方向是很多的,重點是自己的知識技能和綜合素質。
藝術美體
關於藝術美體查了半天也沒什麼詳盡完整的資料。綜合分析了一下,應該是(或者在一個藝術的環境里)用藝術的方法,比如韻律、線條、色彩等表現在年輕健康的人體(多是女性)的身上,並通過一定的方法,比如攝影、繪畫等藝術形式表現出來,達到一種人體的藝術美感。。
這個和上面的新媒體藝術和多媒體藝術差別就大的多了。就業面也相對較窄,從事者也少一些。
信息設計
簡單的說就是人們對信息進行處理的技巧和實踐,通過信息設計可以提高人們應用信息的效能。雖然信息設計總是與計算機科學和信息技術聯系在一起,但就信息設計本身也尤其歷史來源可循。
繼承自平面設計
信息設計初期作為平面設計的一個子集,經常被穿插在平面設計的課程當中。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英國倫敦的平面設計師特格拉姆第一次使用了「信息設計」這一術語。當時使用該術語的目的僅為區別於傳統的平面設計以及產品設計等平行設計專業。從那時起,信息設計就真正地從平面設計中脫離出來。信息設計的主旨是「進行有效能的信息傳遞」,與提倡「精美的藝術表現」的平面設計確立了不通的發展方向。 在60年代初70年代末,Typographic Research雜志(原Visible Language雜志)發表了一系列有關信息設計的研究文章。雜志社的編輯Merald Wrolstad也組織了一系列名為Visible Language的學術會議,與會人員包括了:設計師、心理學家、語言學家、界面工程師等。 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信息設計」是多學科交叉研究的領域。當時已有不少平面設計師開始使用「信息設計」這一術語,並自1979年《Information Design Journal》雜志創刊後,就更確定了「信息設計」一詞在學術界的地位。 Easterby & Zwaga (1984)、 Duffy & Waller (1985)都對信息設計這一專業的確立有卓越貢獻,Schriver (1997)更是信息設計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到了八十年代,信息設計逐漸涉及到文本類信息內容和語言領域,此時就需要在設計過程中加入更多的用戶測試,這在傳統平面設計中是極為罕見的。
繼承自數據統計
20世紀70年代,Edward Tufte 開設了一門稱為「統計圖形學」(statistical graphics)的課程,之後又與另一位信息設計領域的先驅人物John Tukey共同發展了這一課程。1982年 Edward Tufte 出版了第一本信息設計專業書籍《 The Visual Display of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其中大部分的內容都來自於為該課程所准備的教材。當時整本書的出版引起了非常大的轟動,業內充滿了對這本中內容的肯定「傑出」「優美」「開創性」。他在書中提出了對非專業人士的關注以及信息設計對演說表達的重要性。 從此,那些專注於統計圖表和量化信息領域的人也開始使用信息設計這一詞彙。 由於信息設計常被那些專業人士在研究中使用,所以又得到一個外號「文檔設計」(document design),在美國尤其常見。 在技術交流領域,信息設計被定義為:針對特定的目標用戶,對一系列信息建構合理的邏輯結構,根據不同的信息量和信息類型,信息設計的具體應用非常多。 1.大規模信息,它意味著判斷內容的相似性,並根據不同的信息受眾和目標對信息進行不同類型的劃分。 2.中等規模信息,這意味著要對信息內容進行有效組織,確保「摘要」「概念」「例子」「參考信息」以及「概念定義」的完整性。以及在每組信息下都能有可供查閱的信息組織原則。 3.合適規模信息,它包括對主題進行有邏輯的開發,對重要信息的強調,清晰的書寫規范,明確的信息傳遞線索,分頁設計,字體選擇以及適當的留白。 類似的設計技能被應用到網站設計當中,由於在網站的設計實踐中融合了更多的約束條件和可實現的功能,所以這類信息設計人員又獲得了另一個稱號「信息架構師」(information architect)。 因此,在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領域,信息設計往往也被當成是信息架構,即對信息的系統,資料庫和數據結構進行設計。從這個意義上看的話,計算機領域中和信息技術領域中的信息設計還包括建構數據模型和過程分析。
人和科技互動的專業很多。現代社會強調人性化、個性化服務。現代設計就是要讓人充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成果。你所說的新媒體藝術和多媒體藝術就是典型的例證。其他的比如游戲製作、影視製作、三維動畫動漫等。
朋友你的分多問題也不少啊。頗費了一番功夫,希望你能滿意。
GOOD LUCK.
Ⅱ 什麼是藝術美如何欣賞美
什麼是藝術美?如何欣賞美?
藝術美是指你的藝術作品表現出來的真、善、美,給人視覺上、聽覺上、心理上帶來美感和感動等等。美的藝術作品一定要表現出美好的感情和價值觀。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只要你有好的眼光,具有常人不具有的藝術天賦在線等表演藝術美(音樂、舞蹈等)
視覺藝術美(繪畫、攝影等)
造形藝術美(雕塑、建築藝術等)
視聽藝術美(電影,電視等)
語言藝術美(文學等)
綜合藝術美(戲劇、歌劇等)
比較新的分法,則根據時空性質將藝術與美學中的其它重大問題一樣,美的分類,也是美學史上一直沒有規范解決的問題。我國美學教科書中常見的是根據審美對象自身性質的分類,如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形式美等等。這種分類,其最大缺陷是把美的分類變成美學原理中的,簡潔點~現實生活中的社會美和自然美雖然廣闊、生動和豐富,但是由於許多限制,它們仍然不能充分地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現實生活中社會事物的美在一般情況下,和藝術相比較並不經常表現得那樣集中、精粹和典型,時間和空間的
藝術美的核心是什麼?
藝術美:
是自然美
在日落時天空中來不及追隨太陽的殘霞照耀下,村落顯的那麼孤獨。近處縷縷青煙中老樹的枝幹上還停留著烏鴉,天空中還有大雁孤單的身影。在青山綠水中,一切的一切是多麼孤單與孤獨。美的哲學意義
美的哲學意義:美是人們創造生活改造自然的能動活動及其在現實中的實現或對象化;簡單說來,美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
美的本質,形態及研究
美學研究的中心范疇,包括美的本質和美的形態。
美的藝術美是指各種藝術作品所顯現的美。藝術美作為美的一種形態,它是藝術家創造性勞動的產物。藝術家的創作活動作為一種精神生產活動,從本質上說,也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定向化活動。因此,藝術美也就是人的本質力量在藝藝術美特徵是什麼藝術美的特徵
美的藝術形象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深深根植於生活之中。沒有生活,就沒有藝術形象,也就沒有藝術形象的美。藝術形象的美,歸根結底只不過是生活的反映。
我們了解了藝術美的基本內容,那麼,藝術美又有藝術美是指各種藝術作品所顯現的美。藝術美作為美的一種形態,它是藝術家創造性勞動的產物。藝術家的創作活動作為一種精神生產活動,從本質上說,也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定向化活動。因此,藝術美也就是人的本質力量在藝
Ⅲ 什麼叫做藝術美舉例說明
藝術美是指各種藝術作品所顯現的美。藝術美作為美的一種形態,它是藝術家創造性勞動的產物。藝術家的創作活動作為一種精神生產活動,從本質上說,也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定向化活動。因此,藝術美也就是人的本質力量在藝術作品中通過藝術形象的感性顯現。是指存在於一切藝術作品中的美,是藝術家按照一定的審美目標、審美實踐要求和審美理想的指引,根據美的規律所創造的一種綜合美。
例子:戲劇、電影、交響樂、民族音樂、美聲唱法、芭蕾舞、學術著作等雅文化、藝術。
再舉個易懂的: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可以說是一種永久性的藝術美了。
Ⅳ 什麼是藝術美如何欣賞美
藝術美是經過藝術創造實踐,把現實生活中的自然美加以概括和提煉,集中的表現在藝術作品中的美。在美學史上,由於美學家的哲學觀點不同,對藝術美的認識也不相同。黑格爾從客觀唯心主義出發,認為藝術美是歷年在高級發展階段上的美,是美的高級形式;他主張藝術美高於自然美,宣稱藝術美是真正的美,它是「由心靈產生的再生的美,心靈和它的產品比自然和它的現象高多少,藝術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車爾尼雪弗斯基則從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出發來批判黑格爾,主張自然美高於藝術美,認為「客觀現實中的美是徹底的美的。」「藝術創作低於現實中的美的事物」藝術只是生活的蒼白而不準確地反映。馬克思主義美學認為,藝術美是美學研究的主要對象,藝術離不開形象,因而藝術美主要的是藝術形象的美,它同藝術形象一樣也是源於現實生活,同現實生活中的形象一樣具有生動性和豐富性等特徵,但它又跟藝術形象一樣不同於現實生活,它是藝術創造的人類審美活動的結晶,是現實生活的典型概括,因此現實生活中的美更集中,更典型。
藝術美欣賞的環節和要素。
藝術美是存在於藝術作品中的美,藝術作品是藝術家審美反映和審美創造的物態化形式。藝術美雖然要以現實為基礎,但它不是簡單的復制現實。藝術美具有客觀性,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沒有藝術家對現實的加工、改造和審美創造,藝術美也是不可能產生的。藝術家在藝術中總是融入了安靜對生活的感悟與評價,因而藝術就表現出極強烈的主觀感情色彩。一切的藝術作品都是藝術家對客觀現實生活的再現與對主體思想感情的表現的統一。當然,在具體的作品中,有的偏重於再現,有的偏重於表現,可以各有側重;但是,完全脫離了表現的再現,完全脫離了再現的表現,這樣的藝術作品是沒有的。相教於藝術作品帶有的主觀性,無論明顯或是不明顯的,現實美則是與各人的情感相結合的。自然物的屬性是多方面的,它與人的社會活動的聯系也是廣泛而復雜的。同一自然物,在各人的眼中表現的美也可以是不一樣。就拿一朵花來說吧,有人看到的是它的嬌羞,有人看到的是它的艷麗,有人看到的是好花還需綠葉襯。現實生活中的事物,既有美的,也有不美和丑的。但是,通過藝術家的集中、概括,生活中的丑卻也可以轉化為供人欣賞的藝術美。例如,在生活中,噪音總是引起人們的厭惡、不快,但運用到音樂當中的沙球,發出的同樣是噪音,人們卻覺得它很和諧、動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