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藝術怎麼和現代科技結合

藝術怎麼和現代科技結合

發布時間:2023-03-11 21:14:26

① 藝術與科學結合的成功例子

1、氣候科學

紐約城市大學地球和大氣科學副教授馬爾科-特德科斯注意到了氣候科學的美妙之處,例如:洪水泛濫、雲層結構、融化冰層。為了使氣候科學更具有吸引力,他和同事共同籌建了一個叫做「Polarseeds」的研究項目,通過攝像、音樂和視頻等形式呈現氣候科學的多元化藝術。

2、植物插圖

數百年以前,植物插圖是人們記錄具有治癒特性植物的有效方式,草葯和其它植物的詳細插圖可使植物學家和醫生識別葯用價值的植物種類。據悉,迄今保存完好的最古老植物插圖是「Codex Vindebonensis」,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512年。

3、動物標本藝術

日本藝術家Iori Tomita特殊欣賞「死亡藝術」,他將化學葯劑與藝術結合在一起,呈現出海洋生物美妙的骨骼結構。他製作了大量海洋生物標本,先對屍體施用化學葯劑,之後乾燥保存,這些標本包括:魚類、海龜、海馬等。化學葯劑可以分解屍體蛋白質和肌肉,僅留下膠原蛋白,從而完整保存了生物骨骼結構。

4、地球藝術

美國宇航局地球資源衛星拍攝了大量地球照片,為地球陸地使用和自然資源利用提供了重要數據,該衛星拍攝了山脈、峽谷、島嶼、森林以及草原地形。

5、顯微藝術

科學攝影師馬汀-奧格里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拍攝了花粉、細菌、昆蟲和真菌等顯微照片,放大率達到50萬倍以上。他的攝影作品經常發表在《美國國家地理頻道》上,他說:「我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知曉世界上最微小的生物體,它們具有完美身體結構,值得我們去關注。」

6、斐波納契藝術

數學愛好者都知道斐波納契數列是一個重要的數字序列,第一組9數序列是:0, 1, 1, 2, 3, 5, 8, 13, 21。現代物理、准晶體結構、化學等領域,斐波納契數列都有直接的應用。令科學家吃驚的是,斐波納契數列結構也存在於自然界之中,例如:向日葵、星系、蜂窩結構、颶風。

7、生物性發光藝術

生物性發光藝術作品使用自然發光細菌形成錯綜復雜的圖案結構,僅在昏暗光線才能看到。如圖所示,這些帶有色彩的生物性發光細菌存在海洋環境之中,研究人員將這些發光細菌放在培養皿中,在昏暗光線下發光。

② 藝術與科技的關系是怎樣的

藝術與科技是互相成全、美美與共的關系。且不論科學為文藝提供了多少素材,如果不是科學的發展,一些藝術門類根本不會出現。

比如工業革命和科技發展,催生了科幻小說;視覺暫留原理的發現和攝影機的發明,孵化了電影藝術;經典力學的完善,成就了造型豐富奇特的現代建築。

透鏡等光學器具的運用,造就了西方寫實派繪畫的一批佳作。如今,人們甚至能夠通過聲學原理與統計學分析,創作出更和諧美妙的音樂。

科學與藝術,不需分彼此。李政道曾將科學和藝術比喻為硬幣的兩面,福樓拜也說過:越往前走,藝術越要科學化,科學也要藝術化;兩者在山麓分手,回頭又在頂峰匯集。

最高明的藝術,往往符合科學家所發現的自然法則:作為科學家的達·芬奇發現了人體的黃金分割比例,然後才有了名揚四海的畫家達·芬奇。

而最艱深的科學,也一定能從中窺探到最不可思議的藝術魅力——正如一句俗語所說的,科學家常常因為追求美的形式而走向真理。


(2)藝術怎麼和現代科技結合擴展閱讀:

科學注重的是邏輯和實驗,也就是注重理性,具有抽象性。魯迅在日本仙台學醫,為了「美觀」,故意把血管畫歪了一點,就被他的老師藤野先生批評。人體的血管位置,不是為了「藝術上的美觀」而長在某處的。

科學的美,在於真實,在於實事求是的理性精神。藝術追求的不一定是真實,而是追求——美。科學和藝術都是人類發展進程中自身慧智的結果,科學是理性的智慧,藝術是感性的智慧。

科學往往需要藝術的滋養,藝術往往需要科學的幫助。科學和藝術走到高處時就會融合成哲學,代表人類最高的思維能力。

③ 藝術與科學技術的整合是怎樣的

技術與藝術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不僅實用藝術與技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純藝術與一定的技術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這種聯系的歷史與藝術的歷史一樣久遠.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總是需要更高層次的藝術觀念來引導和互助,這樣才能使技術融入藝術之中.科學技術與藝術的結合是在不斷發展的層面上開展和提升的.隨著21世紀高科技的日益發展,兩者的結合表現得更加緊密,並走向新的整合.設計藝術將以藝術與科學的結合為己任,並以之為手段和工具來創造為人所用的一切產品,它能夠克服兩者之間的不協調和矛盾,並將兩者有機地整合與統一.

④ 科幻作品蘊含人對未知的嚮往,科技和藝術該如何互相促進

社會進步得這么快,人均GDP逐步增長,城市化進展如此順暢,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比如說,我們從幾十年前的黑白電視到現在甚至是很薄可以彎折的彩色電視……但我們回過頭來思考,會發現這當中的每一步都離不開科技的提升。

三、科技建築,3D列印可以更人文

上海有一座圖書館建成了,但是特別之處在於這並非人工建築,全程由機械手單獨完成,不僅如此,要完成這樣的作品卻是非常不容易的,要做出充足的准備,比如電腦測算還有新材料的使用。由於是技術剛開始投入應用,圖書館僅僅是很簡單的一個半球形設計,其實我們可以讓科技創作出更有異域風情的建築,也許這是不錯的結合。

⑤ 藝術與科技如何碰撞

文 | 壹觀察 宿藝
用一支畫筆,藝術家可以畫出最美的夏天。那麼,一台平板電腦呢?
8月8日,華為MatePad藝術沙龍活動在杭州黃龍萬科華為智能生活館開啟,華為主題寶藏插畫師邦喬彥為現場用戶分享了藝術設計理念和繪畫技巧,並教授大家如何使用華為MatePad Pro 5G進行創作,畫出心中夏天的模樣。
平板產品整體創新趨緩,但在萬物互聯趨勢下重要性日趨突顯。本次沙龍以華為引領式的硬體+系統軟體+應用服務一體化創新為依託,完成了科技產品與藝術創作人群的精準連接,是華為平板產品提升品牌勢能,加速高端人群覆蓋的重要一步。

用科技連接藝術

高端平板類產品天生就是生產力與創作工具,這點從強勁的處理器、豐富的移動辦公+繪圖創作應用軟體,以及外置的鍵盤與壓感觸控筆等配置,都可以看到這一趨勢。
很多現代藝術大師都喜歡將便攜的平板產品作為日常創作工具,比如81歲的大衛·霍克尼(DavidHockney)就使用平板電腦為英國著名的威斯敏斯特教堂設計了一款全新的彩色玻璃。如今無論是在抖音還是微博等社交平台,都有很多藝術家和網路紅人使用平板進行創作爆款內容......
基於對消費者使用需求的深度挖掘,華為也在積極拓展平板的應用場景。華為MatePad Pro 5G定義為「5G重構創造力」,其搭載了華為P40系列旗艦手機同款的麒麟990 5G SoC晶元,CPU使用了晶元行業最領先的7nm+ EUV工藝製程,16核Mail-G76GPU,以及華為獨特的達芬奇架構NPU,使其完全可以勝任藝術創作中復雜的圖形計算;它採用了10.8英寸2K QHD絢麗高清屏幕,解析度為2560 x 1600,色彩表達更精準;再加上4096級壓感、低至20ms延時、可以還原真實鉛筆般使用體驗的HUAWEI M-Pencil手寫筆,大大提升了藝術工作者的實際上手創作體驗;同時,智慧分屏、多屏協同等功能,以及豐富的創作類應用,也為不同階段的用戶提供了便於學習、臨摹,以及公開演示等創作場景。
可以說,依靠對用戶需求的深度洞察,並聚合一系列華為最新的硬體+系統軟體+應用服務一體化創新,使得華為有著足夠的底氣與能力實現藝術創作用戶群體的廣泛需求。而本次華為MatePad藝術沙龍活動,則做到了通過面對面的演示+場景化的深度體驗與互動,向大眾用戶精準傳遞這一信息。

用藝術連接品牌

藝術是人類文化的美學傳遞與情感訴求,對品牌高端化、時尚化,以及內涵維度的豐富化都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提升作用。
一流的品牌,同樣擅長通過藝術這一載體,完成與用戶的情感連接。在這個領域做的最好的是歐洲品牌,一方面是歐洲文藝復興以來的歷史積淀,另一方面也與這些品牌長期以來的品牌藝術化傳播密切關聯。
華為過去曾被外界視為一個「理工男」品牌,這與華為公司的強技術背景和人才體系相關。但作為一個面向大眾消費市場的科技品牌,華為已經意識到品牌藝術內涵與特質傳播帶來的巨大價值。
從品牌建設維度,我們可以看到華為近年來推動的Logo與VI體系變化,以及產品設計、工藝、材質的創新變革。
在傳播維度,從華為P30系列中國發布會開啟的「未來影像之夜」,以及之後與知名藝術家、導演、攝影師聯合舉行的一系列跨界活動,都讓華為品牌內涵在大眾用戶群體中不斷刷新藝術感知。
在平板領域也是如此。2019年12月100名設計人士聚集上海,一起用華為MatePad Pro作畫,他們每人的繪畫作品中都隱藏了"鼠"的元素,共同拼貼出一副含有「2020」字樣的跨年巨製作品。
去年12月21日,華為在上海西岸藝術中心舉辦的手機影像藝術展期間,電影《哪吒》、《姜子牙》主創團隊主力之一張毅就親自演示如何使用華為MatePad Pro製作國漫,為參展者傳授諸多繪畫技巧。
今年6月華為授權體驗店Plus(湖濱銀泰in77)開業當天,由100名創作者使用200台華為MatePadPro 5G平板一起完成了「共繪西湖2020」活動,集體創作了一幅全景式西湖夏日風光卷軸。
如今,全球科技企業都在尋找競爭的品牌詮釋載體,以及具備人文特質「潤物細無聲」式的品牌觸達方式與情感溝通。此次華為MatePad藝術沙龍活動,可以說成功地完成了用藝術為載體高效連接品牌,並賦予了用戶更多的藝術創作場景和創作想像力。

用品牌連接用戶

2019年底余承東在與《壹觀察》的一次對話中,曾明確提出了華為平板「第一」的業務目標。
按照華為消費者業務一貫的思維,這個「第一」不僅僅是出貨量,同樣是產品體驗、用戶口碑與品牌勢能。這點在手機、筆記本等終端品類上都已得到印證。
伴隨華為平板在中國市場確立絕對優勢,以及作為華為平板旗艦產品——華為MatePad Pro 5G的上市,如今華為平板業務也已走向了這一關鍵時間點。
市場研究機構GFK公布數據顯示,自2019年第三季度,華為在中國平板電腦市場出貨量首次超越蘋果iPad之後,不斷延續並擴大與蘋果iPad之間的差距,今年2月中國區市場份額已攀升至46%,近乎「半壁江山」。而在全球市場,華為平板電腦市場份額也穩居前三位,並以44.5%的增速領跑TOP3品牌的增長市場(Canalys,2020年二季度數據)。
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華為對平板產品的精準定位。不僅滿足了未來用戶在全場景智慧化生活中的多種需求,也使得華為MatePad Pro 5G這樣的平板電腦成為幫助用戶「重構創造力」的重要工具。
《壹觀察》認為,過去十年,中國平板市場中絕大多數宣稱與蘋果iPad對比的品牌都消失了,唯有華為完成了這一理想,並確立了市場份額與絕對增速的兩大優勢。在其背後,一是靠華為堅定的平板戰略,並在智慧全場景時代成為「1+8+N」戰略的重要終端品類;另一個就是華為通過深度技術投入與整合,建立起獨特的硬體+系統軟體+應用服務一體化創新優勢。
這讓華為如今已替代蘋果,成為中國平板市場絕對的創新引領者。唯一的變數,就在於品牌勢能。對於現階段的華為平板業務來說,必須找到貼合中國用戶偏好的品牌打法,以及快速建立與用戶的情感連接力。
通過華為MatePad藝術沙龍活動近期在深圳、上海、杭州的快速落地,以及一系列與藝術、時尚深度結合的品牌創新,已經讓外界清晰地看到了華為平板不斷豐富的品牌內涵與用戶認知張力。
在技術與產品創新引領之外,華為開啟了新的探索。用科技連接藝術,是華為品牌與用戶全新的溝通與互動方式,這也是一家科技企業從規模優勢走向全球高端市場、持續引領行業創新的必經之路。

閱讀全文

與藝術怎麼和現代科技結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8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