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戲劇和外國戲劇有什麼區別
心態視角不同、結局不同、形式不同等。
1、心態視角不同
中國戲曲觀眾採用的是俯宏歷視角;西方戲劇觀眾採用的是仰視角。中國戲曲觀眾處在一種心態上的高位置,去俯視演出。而西方戲劇觀眾處在一種心態上的低位置去仰視演出。
在西方,戲劇是一種貴族式的享受節歲判目,是高消費,戲劇的表演地點被安排在劇院,而劇院的裝飾布置之堂皇是有口皆碑的,一般的衣冠不整的平民百姓是無法入內的。在中國,隨街就可以搭一個戲檯子唱起來,舞台、服裝、實物都不是很豪華,所有老百姓都可以看戲享樂,不分貴賤。
2、結局不同
中國戲劇喜歡大團圓結局;西方戲劇一般以悲劇結尾。西方社會的戲劇里暗喻對社會的抨擊和批判,所以故事和人物大都是悲劇結局。莎士比亞的作品結局裡主角都是死了。羅密歐與朱麗葉有情人終難成眷屬。中國戲劇中如梁山伯與祝英台兩人怎麼看都是悲劇,作者就安排他們變成蝴蝶大團圓,結局是好的。
3、形式不同
中國戲曲是集唱、念 、做 、打、舞等綜合表演的戲劇形式;西方戲劇是有演員表演並依靠幕布、背景、面具等塑造環境的藝術樣式的形式完成表演。在外國戲劇史上,20世紀是一個發展迅速、成就卓蔽雀搜著的時期,也是一個流派紛呈、變化多端的時期。
前一個時期那種一個階段一種主潮的狀況已經打破,新的思潮流派不斷出現,形成一個多元共存、互相碰撞又互相吸收的局面。
❷ 戲劇藝術的藝術特點
戲劇藝術的表現過程通常分三個階段:編劇創作戲劇劇本階段、導演指揮排練階段、演員台上表演階段,就整體而言,具有如下幾個基本特徵。 假定性是戲劇藝術的又一特徵。
假定性這個概念是從外國戲劇理論中借鑒來的,有時又譯為「約定俗成」、「程式化」、「象徵性」等等。任何藝術都有假定性,但戲劇藝術的假定性更為突出。因為戲劇是在舞台上演出的,演出的時間和空間都有極大的局限性。如人物活動的空間是用布景製造的假定的現實空間,即使是最寫實的布景,也同真實的生活環境不同。時間方面,在具體的某個場面,事件發生的真實時間與表演時間大不一致。從全劇而言,也許描繪的是幾年、幾十年的事情,但演出時間也不過三兩小時,至於中國的戲曲,那假定性就更為突出了。
一支木槳,配合行船的動作,就代表劃船過江;一根馬鞭,配合趟馬的表演,就代表駿馬奔騰;跑個圓場,就表示已越萬水千山;幾個虛擬動作,就算開門、進門,,這種假中求真,以假代真的表現形式,正是戲劇的特點。台上的表演者是「假戲真做」,台下的欣賞者便「認假作真」,雙方之間形成一種默契。可見,沒有假定性便沒戲劇藝術,假定性是戲劇的特性。必須指出:假定性與逼真性不是矛盾的,因為戲劇藝術的副真性,其含義便是讓觀念感到「酷似生活」。戲劇的假定性也沒有什麼固定的比例,一切以「約定俗成」為原則,一切以觀眾認可為標准。 戲劇受時間、空間的嚴格限制。空間位置局限在舞台上,舞台三面是封閉的,敞開一面對著觀眾,迴旋餘地很小,戲劇表演只能在這個極有限的空間內進行。觀眾看戲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極為興奮,持續時間不可能太長,因此,戲必須在二、三小時內演完弊冊。戲劇是用來再現社會生活,而生活是復雜多樣的。要想在舞台的小天地容納人間生活的大天地,就必須對生活加以概括,以高度濃縮形式來表現。具體表現為:(1)主題集中。不能像小說那樣可以有幾個主題,戲劇一般只強調實現基本主題,不強調表現副主題;(2)人物集中。不能像小說那樣有眾多人物出場,只能集中表現幾個人物;(3)場景集中。由於戲劇受到舞台限制,不可能隨時變遷場景,也不能詳盡地表現事件的全過程,因此要求盡量減少場景,讓豐富的戲劇情節容納在有限的場景內表現;(4)情節集中。戲劇中只能突出主要線索,把一些次要情節刪去,為了節省場景,常把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發生的事情集中到一個場景內來表現;(5)沖突集中。戲劇中往往突出主要矛盾沖突,把次要矛盾一帶而過。
戲劇的情節,一般是突出主幹,單線發展,情節復線發展的劇作不多。只有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將劇情內容清楚地表現出來。像5雷雨6,劇作者巧妙地將周家幾十年的罪惡史,用魯侍萍來到周公館找女兒一天內發生的事表現了出來,通過對話使人物關系明朗化,使戲劇故事完整化,從而體現了深刻的戲劇主題。人物的集中,可使筆力不致於分散而影響刻畫人物的性格。人物眾多,會給觀眾浮光掠景的印象。越劇5紅樓夢6主要突出寶、黛、釵三人,刪去了原小說中大量的人物,戲倒反而生動集中了。矛盾的集中,是為了防止喧賓奪主,淡化主要矛盾。不少由小說改編成戲劇的作品都大刀闊斧地刪去次要矛盾,抓住最尖銳、最緊張、最激烈的事件來寫的。由於舞台演出的限制,場景不能過多,否則對制景、換景和表演都會帶來麻煩。歐洲古典主義戲劇創作,強調遵循「三一律」(即劇情發展要集中在一個地方,時間不超過一天,一個劇只能有一個情節),這雖然近乎機械刻板,但對戲劇的集中,倒也有合理之處。當然戲劇的集中性不止這幾點,還有主題的集中、語言和動作的集中等,這些集中性在戲劇中的表現是不能截然分開的,而是密切相聯、不可分割的。 沖突性是戲劇最鮮明的特點。戲劇要求有尖銳集中的矛盾沖突。所謂矛盾沖突,是指構成作品情節的人物性格間的矛盾和沖突。沒有沖突就沒有戲劇,戲劇受舞租褲宏台的時空限制,不允許徐緩從容地展開情節,要求組織尖銳的矛盾沖突,迅速地純羨展開情節。只有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空里把人物性格和主題思想鮮明地表現出來。才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引起強烈的共鳴。人物性格之間的沖突,有一個發生、發展、解決的過程。沖突是通過劇情來展開的,表現戲劇沖突就必須巧妙安排好情節,要善於製造懸念,要使劇情的發展和結局讓觀眾難以預料,出其不意,不落俗套。
戲劇要在有限的時間里表現豐富的社會生活,就需要抓住生活事件中的主要矛盾,加以典型化,形成激烈的戲劇沖突,並在沖突中展示情節和塑造人物。
戲劇和其他文學作品或表演藝術一個鮮明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後者可以不表現矛盾沖突,而戲劇則必須表現矛盾沖突,而且要以矛盾沖突作為情節發展的主要線索。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沖突,便沒有戲劇。當然,戲劇沖突也不是可以隨意安排的,他要符合人物性格發展的邏輯,又能充分展示人物性格,還要為表現戲劇的主題服務。所以,戲劇沖突,也有人認為是戲劇藝術的規律。戲劇沖突來源於人,生活在具體環境中的人,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矛盾,並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活動,這便是動作發生的契機;這種心理動機通過動作表現出來,便是沖突。沖突與動作的辯證關系是:動作使沖突得以實現,又使之直觀化;而集中的沖突又有助於使動作具有延續性和整一性。
例如老舍的5茶館6就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沖突,表現了當時廣闊的社會生活及時代的變遷,而傳統劇目5思凡6,表現的則是人物內心沖突。它描繪青年尼姑思慕凡俗生活,私逃下山,途中與一個同樣思慕凡俗生活而私逃下山的和尚相遇而結合。單從5思凡6而言,刻劃的是尼姑那曲折的心理矛盾,沖突是內心的。但這內心沖突的根源還在於社會,實際仍然是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在這些劇中,演員用獨具特色的動作把沖突鮮明地表現出來,讓觀眾看得見,聽得明白。而那人與人、人的內心的沖突,又使其動作延伸、連接,構成整體,形成情節,達到刻畫人物形象的目的。
動作和沖突可能有戲劇性,也可能沒有戲劇性。因為戲劇性的關鍵不在於是否有動作和沖突,關鍵在於動作和沖突是否沿著「內在)外在)內在」互相轉化的運動軌跡發展。德國劇作家古斯塔夫#弗萊塔克指出:「行動和激烈的感情活動本身並不具有戲劇性。
戲劇藝術的任務並非表現一種激情本身,而是表現一種導致行動的激情;戲劇藝術的任務並非表現一個事件本身,而是表現事件對人們心靈的影響。」這就是說,沒有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的互相轉化,就不會有戲劇性。如曹禺的5北京人6里,愫芳深沉地愛著曾文清,這種愛正是她忍辱負重的基石。她希望曾文清能沖出那個丑惡的家的牢籠,但曾文清離家出走後,很快就「飛不動了」,重又回歸牢籠里。曾文清「回歸」這件事的本身並沒有戲劇性,然而,這件事對愫芳心靈的沖擊卻是巨大的。當初,她以對曾文清的愛為支柱構築了一座虛幻的理想大廈,而現在曾文清的悲劇完全轟毀了愫芳那理想的殿堂。愫芳至此轉而面對現實社會,重新考慮自己的人生道路,最後終於告別而去,和瑞貞一道遠走高飛。這場感人的戲也成了全劇的高潮。由於動作和沖突經歷了由內到外、由外到內的連續性的轉化,因而產生了戲劇性,並深深地捲起了觀眾的情感波瀾,獲得搖撼人心的戲劇效果。 刊名:戲劇藝術
Theatre Arts
主辦:上海戲劇學院
周期:雙月
出版地:上海市
語種:中文;
開本:大16開
ISSN:0257-943X
CN:31-1140/J
郵發代號:4-247 延保全《宋金元戲曲化妝考略》圖照選登
中國古代戲台規制與傳統戲曲演出規模 車文明
宋金元戲曲化妝考略 延保全
崑曲南北曲詞樂關系淺論 朱夏君
戲劇觀論爭及其評價 沈煒元
評《洪深:「為人生」的社會功利性戲劇批評》古今
新世紀中國先鋒戲劇的民間精神陳吉德
論當代台灣小劇場話劇的美學走向 羅顯勇
台灣相聲劇的時空藝術 何明燕
泰國電影百年:1900-2000 差漠恩錄·坦南望農 張力平
泰國校園青春電影研究 張仲年
鄉土文化重建的意義和啟示——胡項城先生重建水鄉的文化理念和實踐 黃意明 王曙輪
第三屆「中歐文化對話」在上海落下帷幕 宮寶榮
動態·信息
本期編後
投稿須知
導演系音樂劇《瞬間不是永遠》劇照選登
導演系07級本科實習劇目《毛猿》劇照選登
導演系07級本科實習劇目《伊庫斯》劇照選登
戲曲學院京昆傳統摺子戲劇照選登
學生舞台設計作品選登
「類型戲劇與戲劇學研究的新視野」學術研討會在我校舉行
我院獲2010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
「中國戲劇與中國電影互動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院召開
我院加入國際級戲劇刊物紐約《戲劇評論》編輯聯盟
❸ 外國戲劇史文學常識
1. 外國戲劇史是什麼
外國戲劇史
一、本課程教學目的和任務:
本課程為導演專業學生的基礎課。
外國戲劇,這里主要指歐洲戲劇,對於中國話劇的形成與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任何一個國家的戲劇藝術都不可能孤立存在,了解歐洲戲劇發展的歷史,熟悉戲劇的歷史改革進程,將會有助於學生從人類戲劇藝術中發掘出瑰寶,開啟藝術與人生的智慧之門,在提高藝術鑒賞力的同時,增強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為今後的導演專業打下深厚的基礎。
二、教學基本要求:
1、課前預習教材。
2、閱讀相關劇本,結合課堂講授最終達到兩個基本目標:
(1)系統了解西歐戲劇發展歷史,以及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戲劇流派的主要特點。
(2)把握重要戲劇作家作品的內容及藝術特色。
(3)了解好行國內外著名導演對西方經典戲劇的闡釋與導演風格。
三、教學內容和要求:
1、古希臘、羅馬戲劇(3周)
古希臘戲劇的形成與發展
埃斯庫羅斯與《俄瑞斯忒亞》三部曲
索福克勒斯與《俄狄浦斯王》
歐里庇得斯與《美狄亞》
阿里斯托芬及其戲劇
羅馬戲劇概述
《詩學》與《詩藝》
2、中世紀戲劇(1周)
3、文藝復興時期戲劇(2周)
何謂文藝復興
莎士比亞及其戲劇
歷史劇、喜劇
悲劇:《哈姆雷特》、《麥克白》、《雅典的泰門》、《安東尼與克麗奧佩屈拉》。
4、17世紀古典主義戲劇(2周)
關於古典主義
高乃依與《熙德》
拉辛與《昂德洛瑪克》
莫里哀的喜劇藝術(偽君子、吝嗇鬼)
5、18世紀啟蒙運動戲劇(2周)
博馬舍與《費加羅的婚禮》
哥爾多尼與《女店主》
萊辛、席勒與《陰謀與愛情》
6、19世紀戲劇(上)(2周)
雨果、《歐那尼》與浪漫主義
易卜生及其戲劇《玩偶之家》
7、19世紀戲劇(下)(1周)
自然主義、安托萬、斯特林堡與《朱麗小姐》
梅特林克與象徵主義(《闖入者》、《盲人》)
8、20世紀戲劇(5周)
表現主義戲劇(凱澤、奧尼爾)
超現實主義戲劇與殘酷戲劇
存在主義戲劇(緊閉、誤會)
荒誕派戲劇
布萊希特與迪倫馬特
四、教學方法:
1、以教師授課為主,適量穿插一些重點劇目演出的片斷形象資料(錄像),每章節結束時,留出部分時間答疑。
2、結合導演專業的特點,選擇國內外的有影響的演出劇目,介紹導演特點,以及表現形式與戲劇流派的關系。
3、堅持「教學相長」的原則,開展課堂討論,調動學生的參與性與學習積極性。
4、結合時下國內外劇團正在上海演出的外國戲劇,進行點評,以充實與豐富本課程,使學洞裂生學以致用。
2. 外國文學常識
1、古希臘諷喻故事集《伊索寓言》,相傳為奴隸伊索所作。
2、中世紀義大利偉大詩人但丁所寫的《神曲》,原名《喜劇》,包括《地獄》、《煉獄》和《天堂》三部分。 3、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薄迦丘的代表作是《十日談》。
4、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最傑出的作家是塞萬提斯,其代表作《堂吉訶德》是世界文學的不朽名著。 5、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大戲劇家和詩人,其代表作有諷刺喜劇《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劇是《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
6、拉伯雷是法國十六世紀最重要的作家,其代表作是長篇小說《巨人傳》。 7、十七世紀法國著名喜劇作家莫里哀的代表作,有諷刺喜劇《偽君子》。
8、十八世紀英國啟蒙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笛福,其代表作為小說《魯濱遜漂流記》。 9、斯威夫特是英國啟蒙運動中的諷刺小說家,其代表作是《格列佛游記》。
10、歌德是德國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和戲劇家,其代表作有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詩劇《浮士德》,後者的創作延續了六十年之久。 11、席勒是德國著名的詩人、劇作家。
其代表作有戲劇《強盜》、《陰謀與愛情》。 12、拜倫是英國進步的浪漫主義詩人,其代表作有詩體小說《唐·璜》。
13、雪萊是與拜倫齊名的英國詩人,《解放的普羅米修斯》是其最優秀的作品。 14、《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西里西亞的紡織工人》是德國詩人海涅的代表作。
15、雨果是法國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其最著名的小說是《巴黎聖母院》、《悲慘友顫嘩世界》。 16、司湯達是法國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長篇小說《紅與黑》是他的代表作。
17、巴爾扎克是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其代表作《人間喜劇》包括96部長篇小說和中、短篇小說,其中重要作品有《高老頭》、《歐也妮·葛朗台》等。 18、福樓拜是法國現實主義著名作家,《包法利夫人》是其代表作。
19、狄更斯是英國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匹克威克外傳》,他的第一部自傳性質的小說是《大衛·科波菲爾》,《艱難時世》、《雙城記》是其後期創作的代表作。 20、薩克雷是英國批判現實主義的優秀作家,其代表作是諷刺小說《名利場》。
21、夏洛蒂·勃朗特和她的妹妹愛米麗·勃朗特,都是英國傑出的現實主義小說家。前者寫了自傳體小說《簡愛》,後者寫了小說《呼嘯山莊》。
22、莫泊桑是法國十九世紀末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羊脂球》是他的成名之作,《項鏈》、《我的叔叔於勒》是他的名篇。 23、羅曼·羅蘭是法國後期批判現實主義著名的作家,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是其代表作。
24、左拉是法國著名作家,《盧貢——馬加爾家族》(包括《娜娜》、《萌芽》、《金錢》等20篇長篇小說)是其代表作。 25、易卜生是挪威戲劇家,《玩偶之家》是其影響最大的一部作品。
26、安徒生是丹麥著名童話作家,《皇帝的新裝》《賣火柴的小女孩》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27、斯托夫人是美國十九世紀著名女小說家,其代表作是《湯姆叔叔的小屋》通過老黑奴湯姆的命運,控訴了南部反動的蓄奴制。
28、十九世紀美國著名的民主詩人惠特曼,其詩集《草葉集》,對我國新詩產生過影響。 29、馬克·吐溫是十九世紀美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鍍金時代》、《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百萬英鎊》等,短篇小說《競選州長》。
30、俄國偉大詩人普希金的代表作是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歷史小說《上蔚的女兒》、童話詩《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等。 31、果戈理是俄國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是五幕喜劇《欽差大臣》、長篇小說《死魂靈》。
32、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33、契訶夫是十九世紀俄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其代表作有中篇小說《草原》、《第六病室》、短篇小說《變色龍》、《萬卡》、《套中人》、劇本《萬尼亞舅舅》、《三姊妹》、《櫻桃園》等。
3. 戲劇的基本文學常識
又戲劇的基本文學常識有「案頭本」與「演出本」之分,前者一般文學性較強而 戲劇文學
可演出性較差;後者一般文學性和可演出性兼而有之。無論是「案頭本」還是「演出本」,都要受到戲劇的三個基本特徵的制約。這三個特徵:一是完整的綜合性。即文學(劇本)、音樂、舞蹈、美術等各文學藝術門類的綜合統一;二是形象的直觀性。戲劇藝術是「活人當眾演給活人看」的藝術。它的人物、環境和情節發展都是直觀再現,而不像其它文學作品那樣必須閱讀和想像,才能在腦海中間呈現出來;三是高度集中性。戲劇演出時間一般在三小時以內,演出在舞台上進行,所以戲劇的時間、空間和人物必須高度集中,既不能像小說那樣全方位展現,也不能像電影那樣自由馳騁。 與戲劇藝術基本特徵相統一的戲劇文學——劇本,其基本特點是突出的舞台性。舞台性,一指時間、場景和人物的高度集中性;二指人物形象的行動性。戲劇藝術是行動的藝術,是摹仿行動中的人的藝術。劇本中的人物必須具有強烈的直觀的內心動作性和外部動作性;三指人物的台詞必須簡潔精煉,又通俗易懂。人物語言必須口語化、動作化、性格化。你不會將依據法規和監管法規和加快改革後盡快發放過後其次 ,戲劇文學必須有強烈的戲劇性。戲劇性是劇作藝術的主要特點。戲劇性包含多方面要求,如偶然性、突變性、傳奇性、震撼性等等,但主要指戲劇沖突而言。「沒有沖突,就沒有戲劇」,這是戲劇文學和戲劇藝術的神聖法典。事物之間存在差異,差異構成事物之間的矛盾,矛盾發展到極點,形成對抗性斗爭,便形成沖突。小說或散文、詩歌,可以只寫差異,寫矛盾而不寫沖突。但戲劇文學必須把人物放在尖銳的社會沖突和內心沖突中來表現。沖突本身是生活矛盾和本質的集中反映,最具有藝術吸引力和震撼力。如果把詩歌比喻為冰上芭蕾,把散文比喻為自由體操,把小說比喻為十項全能,那麼,戲劇文學或戲劇藝術就是扣人心弦的鬥牛、拳擊和足球賽。
再次
戲劇文學是代言體而不是旁敘體。旁敘體指作者可以直接敘述的文體。小說、散文等都是旁敘體。代言體指靠作品中人物自身的語言塑造人物、描繪環境、展開情節的文體。戲劇文學用的是代言體,代言體決定劇本語言特殊化和劇本創作的高難度,高爾基說,「劇本(悲劇和喜劇)是最難運用的一種文學形式。其所以難,是因為劇本要求每個劇中人物用自己的語言和行動表現自己的特徵,而不用作者提示。」「劇本的登場人物的產生,特別依靠而且只有依靠他們的語言。」語言對戲劇就是一切。諸如人物、人物關系和事件原委的交代介紹,人物性格的刻畫,心理的揭示,故事情節的展開,以至人物活動的環境(這主要體現在戲曲文學中),都只能靠劇中人物的語言來實現。 戲劇文學一般根據戲劇沖突的性質分為悲劇、喜劇和正劇,根據藝術形式的不同分為話劇、詩劇、歌劇。可劃歸詩劇的中國戲曲文學,又稱「劇詩」,是中華民族文學的瑰寶。
台詞
台詞(part/dialog/line)是戲劇表演中角色所說的話語。是劇作者用以展示劇情,刻畫人物,體現主題的主要手段。也是劇本構成的基本成分。 世界上早期戲劇劇本的台詞都是詩體的。17世紀,散文體的台詞開始在喜劇劇本中確立穩固的地位;18世紀,悲劇台詞也逐漸使用散文體;19世紀中葉以後,散文體最終替代詩體成為劇本台詞的基本形式。 戲劇的台詞一般包括對白、獨白和旁白。西洋歌劇中的台詞以詩體唱詞為主;在中國戲曲中,則是韻文體的唱詞和散文體的念白的綜合運用。戲曲的念白是一種富有音樂性的藝術語言,分為散白、韻白等多種念白形式。對白,是劇本中角色間相互的對話,也是戲劇台詞的主要形式。獨白,是角色在舞台上獨自說出的台詞,它從古典悲劇發展而來,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中使用十分廣泛,是把人物的內心感情和思想直接傾訴給觀眾的一種藝術手段,往往用於人物內心活動最劇烈最復雜的場面。旁白,是角色在舞台上直接說給觀眾聽,而假設不為同台其他人物聽見的台詞。內容主要是對對方的評價和本人內心活動的披露。中國戲曲中的「打背供」是旁白的一種。 在劇本創作中,台詞是決定戲劇作品藝術性的重要因素。由於戲劇不像小說等文學樣式那樣由作者出面向讀者敘述,只能依靠人物自身的語言與動作來表達一切,因此台詞是戲劇舞台上唯一可以運用的語言手段,台詞的寫作與安排成為劇作技巧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考資料:
4. 歷史劇的文學常識
歷史劇
開放分類: 文學、戲劇
目錄
• 【歷史劇的概述】
• 【歷史劇的傾向】
• 【歷史劇的極端】
• 【著名的歷史劇】
• 【與歷史的關系】
英文名稱:History Drama
【歷史劇的概述】
歷史劇是根據題材內容劃分的戲劇種類之一。指取材於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劇目。在西方,屬於這一劇種的作品,古已有之。黑格爾在運用這一名稱時,把它界定為「向過去的時代取材」的作品,並把「維持歷史的忠實」作為一條重要的創作原則。以真實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為題材,經過作者藝術加工編寫而成的戲劇作品歷史劇的創作要對大量的歷史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在符合歷史真實的基礎上,選取具有典型意義的定於戲劇性的事件,並適當地運用想像、虛構給予豐富和補充,構成戲劇沖突,再現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面貌。歷史劇所表現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以及環境、風俗等都要行使歷史真實郭沫若的《屈原》、《蔡文姬》,田漢的《文成公主》,曹禺的《膽劍篇》等都是著名的歷史劇。
在中國,根據劇目取材的歷史階段,又有人把這一戲劇種類劃分為歷史劇和革命歷史劇兩類。後者專指從辛亥革命以後的現代革命史取材的作品,前者則指向以前漫長歷史時代取材的劇目。
歷史劇應該對歷史忠實到何等程度,一向是理論家爭論的課題。一般地說,歷史劇作為戲劇藝術的一個種類,並不要求作品拘泥於歷史事件的自然進程和詳情細節,而要求劇作家把創作的重心置於對歷史人物的把握、表現和解釋上。人物的歷史可傳性和真實性,應該是評價歷史劇作品的基本尺度,也應該是劇作家所遵循的基本原則。在實現這一原則時,劇作家可以根據塑造典型人物的需要對歷史事件進行取捨、加工,不僅可以改變它的自然進程,而且可以進行局部的虛構。
【歷史劇的傾向】
在歷史劇的創作中有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強調歷史的真實性,要求言必有據,事皆可征,這樣就容易妨礙作者的創造性,戲劇效果不強;一種是只取一點歷史因由,隨意創造,這樣又缺乏歷史真實感。所以歷史劇要求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高度統一,作者既要有淵博的歷史修養,又要有藝術創造能力,兩者必須兼備。
【歷史劇的極端】
歷史紀實劇
歷史紀實劇是歷史劇的一個極端。它更注重對歷史現象的忠實再現,按照歷史提供的確鑿人物關系進行劇作結構,並以歷史事件的自然進程安排劇情進展。這類劇目可以使觀眾獲得歷史知識,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藝術欣賞的要求。劇作家可以通過這類劇目把重大的歷史事件形象化,藉以揭示某種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使觀眾獲得啟示。
歷史故事劇
歷史劇的另一個極端是歷史故事劇。這類劇目雖然也是向過去時代取材,但是,人物和事件並沒有或少有歷史依據。而是取材於某些曾經流傳的歷史故事,像中國戲曲中的楊家將戲、包公戲等,這類劇目具有更廣闊的虛構和想像天地。有人反對把它們歸入歷史劇的范疇,但也有人把它們看作是歷史劇中的一個特殊門類。
【著名的歷史劇】
郭沫若:
《王昭君》、《聶瑩》、《卓文君》《屈原》、《蔡文姬》、《武則天》、《李白與杜甫》等。
莎士比亞:
《理查三世》、《亨利四世》、《 亨利五世 》等。
【與歷史的關系】
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因此歷史劇是以某一時期歷史事件和人物為藍本進行的藝術創造,當然有一些以反映歷史為主的被人們稱為正劇。例如:《雍正王朝》;還有一些以娛樂為主的被人們稱為戲說歷史劇。例如:《乾隆微服私房記》。不管怎麼說歷史劇不能稱為歷史,但是它可以反映一些歷史上的人和事。
5. 戲劇文學必知的常識有哪些
一、表演專業考什麼內容。
表演專業呢,總得來說呢,考試內容就是聲、台、行、表,通常的表演專業,都會有初試和復試。初試和復試的內容,一般初試的考試內容都是自我介紹、自選作品朗讀、集體小品的的表演還有就是考官的問了呢。
這幾項考試內容還是比較有難度的呢,在自我介紹中就是要考生自己去琢磨一年怎樣的讓自己的自我介紹變得特別一點了。還有其他項目中的閃光點都是需要考生自己去挖掘了。
在這一部分不管是哪個項目,都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材料或者是內容。復試的時候分為二試和三試,通過二試的考生,在參加三試的時候。
復試的考察項目是比較綜合的。坑你考場的方面比較全面的。
所以進入三試的你要提前做好准備的喲。二、在考官面前真實和真誠最重要。
有的考生在參加考試的時候,怎麼說有一種端著的架子或者是一直在裝,想讓考官跟家注意到自己,但其實並不用這樣的,在考官眼裡最能夠吸引到他們的往往是那些很真實的考生呢。就將你最真實的一面展現給考官老師看,這樣的話反而會得到老師的關注或者注意呢。
❹ 戲劇藝術的特徵是什麼
(1)劇場性
戲劇是在場劇里演出的。戲劇藝術這種創作的條件和具體的樣式便形成了它的一大特性:劇場性。戲劇的中心要素是演員的表演。表演的依據是劇本,表演的處所即劇場。表演是給人欣賞的,欣賞者即觀眾。故演員、劇本、劇場、觀眾便是戲劇的四要素。
(2)假定性
假定性是戲劇藝術的又一特徵。假定性這個概念是從外國戲劇理論中借鑒來的,有時又譯為「約定俗成」、「程式化」、「象徵性」等等。任何藝術都有假定性,但戲劇藝術的假定性更為突出。因為戲劇是在舞台上演出的,演出的時間和空間都有極大的局限性。
(3)綜合性
戲劇藝術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一門獨特的綜合藝術。一出戲,不僅要有劇本、演員、布景、燈光、服裝、道具,而且還往往有音樂穿插其間。這里就包含了文學、表演、舞蹈、美術、音樂乃至武術、雜技等各種藝術因素。因此,戲劇藝術需要各類藝術家們的通力合作,也需要由具備組織、指揮才能的導演來完成整台戲劇演出的創造過程。
(4)扮演性
戲劇要通過演員扮演角色,用語言和動作的方式來表現生活。演員要將自身化為劇中的人物,並以這個人物的身份和面貌去思想、去行動,去創造出一種與演員自身毫不相乾的「劇中人生活」。戲劇表演藝術的創造者(演員)、創造材料(劇中人)和創造結果(藝術形象)是三位一體的;戲劇表演的創造過程與觀眾的欣賞過程是同步進行的;戲劇的表演是以動作和語言(即對話)為其表現手段的。
(5)集中性
戲劇受時間、空間的嚴格限制。空間位置局限在舞台上,舞台三面是封閉的,敞開一面對著觀眾,迴旋餘地很小,戲劇表演只能在這個極有限的空間內進行。觀眾看戲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極為興奮,持續時間不可能太長,因此,戲必須在二、三小時內演完。
(6)沖突性
沖突性是戲劇最鮮明的特點。戲劇要求有尖銳集中的矛盾沖突。所謂矛盾沖突,是指構成作品情節的人物性格間的矛盾和沖突。沒有沖突就沒有戲劇,戲劇受舞台的時空限制,不允許徐緩從容地展開情節,要求組織尖銳的矛盾沖突,迅速地展開情節。
(4)外國戲劇有哪些藝術特色擴展閱讀
戲劇藝術是一種綜合藝術。它融文學、美術、表演、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於一爐,由語言、動作、場景、道具等組合成為表現手段,通過編劇、導演、演員的共同創造,把生活中的矛盾沖突,十分尖銳、強烈、集中地再現於舞台之上,使觀眾猶如親眼目睹或親身經歷戲劇中發生的事件一樣,從而獲得具體生動的藝術感受。
戲劇藝術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按照作品容量的大小,可以分為多幕劇和獨幕劇;按照作品題材不同,可以分為歷史劇、現代劇、兒童劇等;按照作品的樣式分類,又可以分為悲劇、喜劇、正劇三大類。
在世界戲劇史上,這三種類型具有很大影響。悲劇和喜劇均在古希臘時代就取得了極大的成就;相對而言,正劇是出現較晚的戲劇類型,自從文藝復興之後逐漸發展,但是直到18世紀,法國思想家狄德羅和劇作家博馬舍稱這種劇為「嚴肅劇」,並且大力倡導之後,這種取材於日常生活並具有社會實現意義的正劇才迅速發展起來。
悲劇是戲劇藝術的主要類型之一,常常通過正義的毀滅、英雄的犧牲或主人公苦難的命運,顯示出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偉大人格,悲劇是通過毀滅的形式來造成觀眾心靈的巨大震撼,使人們從悲痛中得到美的熏陶和凈化。戲曲藝術:中國傳統戲劇形式總稱。我國各地有三百多個劇種,全國性劇種為京劇。三種古老的戲劇藝術:古希臘戲劇、印度梵劇和中國戲曲。 電影電視劇藝術是現代科學技術與戲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
❺ 西方三大劇種
尚無此說法,有世界三大劇種的說法。
中國戲曲、希臘的悲喜劇、印度的梵劇,合稱為世界三大古老戲劇。
1、希臘戲劇(GreekTheatre),分古希臘戲劇(公元前6世紀末~前2世紀末)和近代希臘戲劇(16世紀中~20世紀)。古希臘戲劇分悲劇、羊人劇、喜劇、摹擬劇。古希臘戲劇是指大致繁榮於西元前6世紀末至西元前4世紀初之間的古希臘世界的戲劇。彼時古希臘的政治和軍事中心雅典城同時也是古希臘戲劇的中心。雅典的悲劇和喜劇也包括在全世界范圍內出現最早的戲劇形式之中。古希臘的劇場和劇作對西方戲劇和文化的發圓嘩展產生了持續而深遠的影響。
2、印度古典戲劇——梵劇,從題材上看,一是取材於史詩和告答傳說故事,二是取材於現實生活,以刻畫都市世態人情為主,如《小泥車》等。此外還有一些以宗教宣傳為宗旨的作品,如《馬鳴戲劇殘卷》。梵劇在悲、喜、正三種戲劇審美品類中,與藏戲基本一致,同屬於悲喜參和的正劇式審美品格。
3、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台藝術樣式。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橘友行種標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百花苑。
❻ 中國戲劇與外國戲劇的差別
1、中西戲劇觀眾的心態視角存在著差異。
中嫌皮坦國戲曲觀眾採用的是俯視角,西方戲劇觀眾採用握猛的是仰視角。中國戲曲觀眾處在一種心態上的高位置,去俯視演出;而西方戲劇觀眾處在一種心態上的低位置去仰視演出。差別主要表現在觀演關系的中心不同。在劇場里,演員表演戲劇,觀眾觀看演出,但在觀演關芹桐系中,二者卻不佔同等的位置 。
2、二者的側重點不同。
一是以觀眾為中心,一是以演出為中心。觀眾中心制是指觀眾處在中心地位,在演出時間、演出長度、演出內容上具有較大的決定權,觀看時也有較大的自由度。演出中心制則相反,演出者具有較大的自主性, 演出時間,劇目內容由演出者決定,觀眾在觀看演出時有較大的限制。
3、起源和形成過程不同
西方戲劇發端於古希臘祭祀大典上的歌舞表演。每年春季祭祀中有人化裝成酒神的伴侶—羊人,眾人載歌載舞,頌贊酒神的功績。戲劇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樣式已經成型。整個中世紀的 戲劇都是在教堂、廣場演出的宗教劇。
中國古典戲曲的源頭說法不一,北宋時,為了適應廣大市民階層的文化 娛樂需要,各種民間技藝便紛紛從各地匯集到城市裡來了。其中,對戲曲的形成影響最 大的主要有說唱性質的藝術:諸宮調;歌舞性質的藝術:大麴;扮演性質的藝術;傀儡 戲、參軍戲等,這三種性質的藝術樣式相互吸收,才形成了戲曲的雛形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