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排名第一的美術學院是哪所
巴黎美術學院
2015年最新世界美術學院排名:
第一名:巴黎美術學院(法國)
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écolenationalesupérieuredesBeaux-artsdeParis)是由法國文化部管轄並屬於高等專業學院性質的國立高等藝術學院,世界四大美術學院之一。
第二名:列賓美術學院(俄羅斯)
列賓美院(俄語:Академияхудожеств,全名是:油畫、雕塑與建築藝術研究學院)。原俄羅斯皇家美術學院。聖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是俄羅斯美術教育的最高學府,培養出了許多世界知名美術家。是世界著名的四大美術學院之一。
第三名:佛羅倫薩美答告術學院(義大利)
佛羅倫薩國立美術學院(義大利語:)1785年成為國立美術學院,學院是歐凱舉稿洲文藝復興的產物,也對歐洲文藝復興產生過巨大影響,因對世界美術界,世界美術教育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所以有「世界美術最高學府」和「寫實主義大師匯集的皇家美術學院」之稱。
第四名:英國皇家美術學院(英國)
RoyalAcademyofArt英國皇家美術研究院,簡稱RA,坐落在倫敦市中心,自從1768年成立以來迄今已有245年,不僅歷史悠久而且人才輩出,為培育世界繪畫、雕刻、建築藝術英才做出了巨大貢獻。該研究院每年舉行優秀學員及藝術家作品展,也吸引了國內外藝術愛好者的矚目。
第五名:柏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德國)
從六十年代開始,柏林藝術學院就已發展成為一所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高等院校。
第六名:羅馬美術學院(義大利)
羅馬美術學院誕生於16世紀末,目前美院是義大利的一所標志性藝術學院。在全世界美術學院中排名第六,被認為是藝術與美的搖籃。
第七名:漢堡美術學院(德國)
漢堡美術學院(HochschulefürbildendeKünsteHamburg)是一所著名的國立藝術院校,盯孝德國最有名的藝術院校之一。它有超過200年歷史,專業設置廣泛,現設有建築、雕塑、舞檯布景設計、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印刷、電影、攝影、繪畫、視覺藝術、藝術教育等專業。1767年它首次以職業學校的形式由愛國社團創辦,1896年改制為國立藝術職業學校。
第八:蘇黎世藝術學院(瑞士)
蘇黎世藝術學院是瑞士最大的藝術學院,蘇黎世藝術學院是蘇黎世應用技術大學五所分校之一,最早成立於1878年,於2007年8月合並到蘇黎世應用技術大學。
第九:蘇里科夫美術學院(俄羅斯)
蘇聯美術院校,隸屬於蘇聯美術研究院,院址設在莫斯科,設有油畫、雕塑、版畫3個系科。蘇里科夫美術學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期。1843年,在一所美術班的基礎上建立了繪畫雕塑學校。1865年又與建築學校合並,改名為莫斯科繪畫雕塑建築學校。此後數十年間,辦學成績卓著,培養出許多著名油畫家。
第十:鹿特丹美術學院(荷蘭)
鹿特丹美術學院是荷蘭著名一所藝術學院,大學城校區總佔地面積275724平方米,建築面積257731平方米,主要發展本科教育,規劃容納學生5000人,每年招收本科學生1300人。大學城校區現有學生約4000人,其中一年級1340人,分別進入美術學基礎部、藝術設計學基礎部和美術教育基礎部學習。
⑵ 古羅馬藝術什麼在義大利亞眉術中佔主要地位
希臘在公元1世紀被羅馬吞並,從此以後,古代世界的文化中心從希臘轉移到了羅馬。
羅馬的歷史可上溯到公元前8世紀,公元前5世紀以前的羅馬處於氏族部落時期,以後經歷了共和國時期(前509-前30年)和帝國時期(前27-公元476年),帝國時期的羅馬成為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大帝國。
羅馬人雖然征服了希臘,但在文化教育上卻又被希臘人所征服,羅馬人是希臘藝術的崇拜者和摹仿者。希臘顫碼藝術對羅馬產生了重大影響,但由於不同的社會環境和民族特點,羅馬美術也有其不同於希臘美術的獨特之處。
羅馬人不像希臘人那樣富於想像,他們沒有創造成出像荷馬史詩那樣現實與幻想交織在一起的神話故事。羅馬人是一個冷靜、務實的農業民族,他們的藝術沒有希臘藝術那樣的浪漫主義色彩和幻想的成分,而具有寫實和敘事性的特徵。
羅馬藝術風格不像希臘那塌灶樣單純,它的淵源復雜,既受了伊達拉里亞美術的影響,又吸收了希臘、埃及、兩河地區文化教育的影響。在同一時期,羅馬帝國各個不同地區藝術風格都各有所異,除了以羅馬城為中心的帝國正統藝術以外,帝國各行省還存在著各種地方風格。
希臘藝術主要用於敬神,圍繞神廟和祭祀、紀念團洞扮活動進行創作,帶有理想化的色彩。羅馬人的藝術則大多是以給帝王歌功頌德、滿足羅馬貴族奢侈的生活需要為目的的。
希臘人創造了古代世界最偉大的雕塑藝術,使羅馬人望塵莫及,但羅馬人在肖像雕刻藝術方面卻有獨特的成就。希臘雕刻強調的是共性和民族精神,而羅馬人要求的是個性特徵鮮明的肖像。藝術家不僅滿足於外形的逼真,而且注重人物個性的刻畫。
在建築上羅馬人取得了獨特的成就,他們在技術上首先開始運用三合土,在結構上廣泛採用各種拱券,在建築類型上比希臘更為豐富。希臘主要是神廟和劇院建築,而羅馬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各種類型的實用性和紀念性建築,如集會場、圓形劇場、浴室、橋梁道路、通水道、凱旋門、別墅等。羅馬人在建築的空間處理、節約材料、耐久實用和美觀等方面都作了有價值的探索,為以後西方的建築藝術奠定了基礎。
總之,希臘和羅馬藝術可以這樣概括比較:希臘藝術是理想主義的、簡朴的、強調個性的、典雅精緻的;羅馬藝術是實用主義的、享樂的、強調個性的、宏偉壯麗的。
在羅馬美術形成之前,古代義大利就已經存在過更早的文化,其中對羅馬美術影響較大有是古代義大利的伊達拉里亞美術。
⑶ 簡要的說明一下古羅馬美術有什麼特點
古羅馬美術
具有寫實和敘事性的特徵。
羅馬藝術風格不像希臘那樣單純,它的淵源復雜,既受了伊達拉里亞美術的影響,又吸收了希臘、埃及、兩河地區文化教育的影響。
希臘藝術主要用於敬神,圍繞神廟和祭祀、紀念活動進行創作,帶有理想化的色彩。羅馬人的藝術則大多是以給帝王歌功頌德、滿足羅馬貴族奢侈的生活需要為目的的。
羅馬藝術是實用主義的、享樂的、強調個性的、宏偉壯麗的。
在羅馬美術形成之前,古代義大利就已經存在過更早的文化,其中對羅馬皮孫美術影響較大有是古代義大利的伊達拉里亞美術。
羅馬美術的主要成就是建築,而建築中佔主要地位的是體現國家強大以及歌頌獨裁者的大型公共建築,這些建築物既有紀念意義,又能為城市自由民提供公共活動場所,同時也滿足了貴族生活需要。羅馬人最傑出的成就表現在市政工程方面他們修築了規模浩大的道路、水道、橋梁、廣場、公共浴池等設施。他們運用三合土做為建築材料,廣泛採用了伊達拉里亞人的拱券,並使之得到了發展。
羅馬時期的繪畫主要包括鑲嵌畫和壁畫。早期繪畫多記載具體的歷史事件,用來裝飾公共場所和住宅迪種敘事性繪畫保存下來的很少。公元79處,由於維蘇威火山爆發,火山灰埋沒了龐貝等3個義大利城市。18世紀,龐貝城被發掘出來,其中保留了大量壁畫。根據這些壁畫,羅馬壁畫被劃分為龐貝第一、二、三、四風格。第一風格為鑲嵌風格,即在牆上用灰泥塑好建燃答鏈築細部,做出凹槽分割牆面,塗上顏色,造成彩色石板鑲嵌的幻覺效果;第二風格為建築風格,即在牆面上用色彩畫出建築細部,用透視法造成室內空間比實際上要寬敞得多的幻覺效果,並在牆面中央安排場面較大的情節性繪畫;第三風格是埃及風格,強調平面感,描繪精緻,在牆面用彩色繪制小巧玲瓏的靜物和小幅神話場面,具有典雅的裝飾感;第四風格是龐貝的巴洛克風格,與17世紀歐洲流行的巴洛克風格相近似,在牆上描繪一層層非常逼真的景物,又繁瑣,又富麗,具有空間感和動感,色彩很華麗。龐貝城有名的壁畫《密祭》就是第二風格的代表作,表現了對酒神狄奧尼索斯的秘密獻祭。在深紅色的背景舉差上,密祭的場面一步步展開,那些緊張的少女、狂飲的薩陀爾和焦慮的女信徒都處於一種肅穆、神秘和緊張的氣氛中。
⑷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古羅馬有哪些著名的藝術
古羅馬藝術無疑是一個普遍的話題,包括了近1000年和從歐洲地區到亞洲和非洲的三大洲。最早的羅馬藝術常常能夠追溯到公元前509年,及其羅馬共和國著名的開端和公元330年的結束。羅馬藝術品同樣具有廣泛的光譜范圍的媒體,如繪畫,大理石,銀,黃銅著作,晶石和兵馬俑,僅舉幾例。
羅馬鎮事實上是一個點燃的鍋,除此之外,希臘人並沒有明確提出有關創建別的波羅的海社會發展創造性影響的難題,這種危害在於並包圍著了他們。因而,在羅馬藝術中印證古希臘,印度和伊特魯里亞的影響是很常見的。但這並不徹底代表著每一個羅馬藝術全是衍生的功能。希臘人確實很有創意。下面就列舉一些古羅馬的著名藝術吧。
公元前13世紀,奧古斯都和平的祭壇由羅馬上議院修建,向奧古斯都皇上敬禮,奧古斯都從高盧和西班牙的有效戰役中重歸。祭壇有可能是羅馬雕塑和藝術的最佳項目之一,都是羅馬時代藝術發展的重要一步。AraPacis圍繞大中型牆體結構,有兩個門,一個在東面,另一個在西面。
絕大多數內牆都設計成華麗的雕塑和迷人的飾邊。但是,除開雄壯的房屋成員的這類勾勒以外,地區牆面室內空間外面的設計方案突顯。牆壁設計有雕刻,偏重於和平和羅馬社會發展傳統式的主題。祭壇變成和平的象徵。以上就是全部內容了,大家還有什麼補充歡迎評論區留言。
⑸ 什麼東西是羅馬的造型藝術佳作
羅馬的造型藝術佳作是人物雕像,各種人物的頭像、半身像、立像比例都很適中,形象十分逼真、莊重、神態自若。早在公元前1世紀已出現了許多羅馬著名政治家的青銅雕像,如斗彎西塞羅、龐培、愷撒和屋大維等。其中以羅馬帝國第一個皇帝屋大維的像最為著蠢銷彎名。「屋大維塑像」塑造了屋大維聚精會神地向軍隊發表演說的情景,人物形象雕刻得強勁有力。他身材魁梧,身著華麗的盔甲,左手執權杖,右手高高舉起,食指指向前方,似在指揮千軍萬馬奮勇向前。在屋大維的右腳旁邊,古羅馬雕刻大師匠心獨具地雕塑了一位小天使丘比特像相伴隨,從而進一步突出了屋大維形象的高大,使帶悶之成為古羅馬人物雕像的典範之一。
⑹ 羅馬式藝術中什麼藝術占據了優勢
在羅馬式藝術中,建築,尤其攜首是教堂建築,占據了絕對的優勢,這一點是其它藝術樣式所無可匹敵的。公元1000年之前,社會動盪不安,教會散布上帝將在第1000年令世界毀滅的荒謬論調以欺騙群眾,到了公元1000年,世界毀滅的事並未發生,教會又宣揚說這是上帝的恩賜。為了感謝主的恩典,教會到處征稅募捐,大興土木,建造宏大的教堂。
羅馬式建築主要追求均衡安定辯遲數的效果,它以飽滿的力度、疏密均勻的節奏和宏大的體積感而備受贊揚。從表面上看,羅馬式教堂似乎回歸到初期基督教的巴雪利卡式構造,但本質上,它們並不相同。它基於完整的規劃,將各種建築置於統一的結構與配置之中,它利用磚砌的交叉拱頂,在迴廊的中央互相銜接旦嘩,使教堂的容積得以大大擴大。
⑺ 羅馬時期的藝術風格
羅馬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城邦,逐漸發展成控制整個亞平寧半島的羅馬共和國,最後擴展為統治整個地中海地區,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羅馬帝國。東起小亞細亞和敘利亞,西到西班牙和不列顛,北包括高盧,南至埃及和北非,羅馬帝國一直延宕至公元15世紀,這期間,分化、整合;整合、分化,直到拜占庭王朝——東羅馬帝國消亡,整整進行了一千餘年。這樣一個多民族、大一統的帝國,又有著上千年的演化歷史,反映在文化與藝術上,必然是多民族文化與藝術的融合。
古羅馬文化是在伊達拉里亞人和希臘人的強烈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古羅馬文化與藝術,主要繁榮於共和末期和帝國時期,古老的義大利土著文化,深受伊達拉里亞文化的影響。伊達拉里亞人早在公元前8—3世紀,就創造了拱券建築和具有東方風格的裝飾壁畫,以及有力而寫實的雕刻,這些對古羅馬藝術具有強有力的影響。古羅馬人雖然征服了古希臘,但在文化上卻被古希臘人征服。古羅馬人是古希臘藝術的崇拜者和摹仿者。古希臘藝術對古羅馬產生了重大影響,但是由於不同的社會環境和民族特點,古羅馬藝術也有其不同於古希臘藝術的獨特之處。相比之下,羅馬人的藝術更傾向於實用主義,在內容上多為享樂性的世俗生活,在形式上追求宏偉壯麗,在人物表現上強調個性。古羅馬文化與藝術的突出成就,主要反映在建築、壁畫、肖像雕刻方面。
一、羅馬時期建築風格特徵
古羅馬建築是古羅馬人沿習亞平寧半島上伊特魯里亞人的建築技術, 繼承古希臘建築成就,在建築形制、技術和藝術方面廣泛創新的一種建築風格。 古羅馬建築在公元1~3世紀為極盛時期,達到西方古代建築的高峰。
古羅馬建築的類型很多。有羅馬萬神廟、維納斯和羅馬廟 ,以及巴爾貝克太陽神廟等宗教建築,也有皇宮、劇場角斗場、浴場以及廣場和巴西利卡(長方形會堂)等公共建築。居住建築有內庭式住宅、內庭式與圍柱式院相結合的住宅,還有四、五層公寓式住宅。
古羅馬的建築最輝煌、最有藝術價值的則是為經濟服務或為人的生活(物質、精神)服務的建築,古羅馬世俗建築的形制相當成熟,與功能結合得很好;如廣場、道路、橋梁、高架輸水道、隧道、劇場、競技場、浴場、住宅和別墅等等。這些建築幾乎全是直接為人的物質生活或精神享受服務的。在藝術風格方面,它們也追求和諧,追求完美,追求崇高,但已不是一種「神聖」的和諧、完美、崇高了,而是現實人生的一種「合 宜」,是經濟繁榮,和平安定宏粗,和追求現實刺激的「崇高」,有的「崇高」還直接與某種「悲劇」情緒相聯系,如著名的古羅馬斗獸場,它那完美、和諧、崇高的造型,因與其功能性的悲劇意味相聯系著,是沐浴著奴隸血淚的一種崇高,所以,使這種崇高、完美,更具有了世俗性,它能讓人贊嘆、使人振奮,但難以產生像希臘神廟的那種「神聖」感。這可以說是古羅馬建築風格中的和諧、完美、崇高與古希臘建築風格的最大區別。至於另一些世俗的建築,如卡拉卡拉蔽備鎮浴場,它那和諧、完美而又雄偉的風格,也主要來自於世俗的情感,而不是來自理想主滾伍義的神聖意識。
在具體建築的造型風格方面,古羅馬的建築也是既繼承了古希臘建築的造型風格,又革新、發展了它。如古羅馬大斗獸場的外部立面,特別是高4層的外部立面,就是古希臘柱式構圖的復寫,它的底層是多立克柱式,第二層是愛奧尼克柱式,第三層則是科林斯柱式,在頂層則圍繞著壁柱。但是,古希臘的這種柱式,在古羅馬的這座傑作中已不再像在古希臘建築中那樣起結構作用了,它已蛻變成了一種單純的裝飾,真正起結構作用的部件是隱藏於牆壁之中的結構體。同時,在屋頂造型方面,古羅馬人更是極大地革新了古希臘建築的造型方式,將古希臘慣用的樑柱結構,代之以一種更為有效的拱券支撐方法,從而在屋頂造型方面,出現了在古希臘建築中很難見到的「穹拱」屋頂。正是這種「穹拱」屋頂,成為了古羅馬建築,特別是房屋類建築與古希臘房屋類建築最明顯的區別。這種拱券結構因經濟、實用,且審美效果也很好,故不僅應用於神廟、宮殿等特殊建築,而且擴展到日常生活的一切領域,如道路、橋梁、輸水道、港口、劇場、住宅、倉庫和下水道等。從而使許多雄偉建築在表現和諧、完美、崇高的同時,具有了一種明顯的「圓」味。但同時,古羅馬的建築又在造型方面有意識地借鑒和繼承了古希臘建築造型的一般特點,特別是柱廊的使用,常常鮮明地表現出古羅馬建築與古希臘建築的承繼關系。例如古羅馬的潘泰翁神廟(又稱萬神廟),它的主體部分是一個帶穹頂的巨大的混凝土圓桶,這種以「圓」為主的風格,是典型的古羅馬建築的特點,而在它的大門入口處,又靠著一個典型的古希臘的柱廊,柱廊由八根科林斯柱式組成,它的上面則是一處三角形的山尖。整個建築活脫脫地顯示著古羅馬建築繼承與創新的形象。
古羅馬建築的木結構技術已有相當水平,能夠區別桁架的拉桿和壓桿。羅馬城圖拉真巴西利卡,木桁架的跨度達到25米。公元一世紀建造的羅馬大角斗場,可容 五萬觀眾,只用了5~6年時間就建成了。它建在一個填沒的湖上,但地基竟沒有明顯的沉陷。
古羅馬建築藝術成就很高,大型建築物 的風格雄渾凝重,構圖和諧統一,形式多樣。羅馬人開拓了新的建築藝術領域,豐富了建築藝術手法。
其中比較重要的是:新創了拱券覆蓋下的內部空間,有庄嚴的萬神廟的單一空間,有層次多、變化大的皇家浴場的序列式組合空間,還有巴西利卡的單向縱深空間。有些建築物內部空間藝術處理的重要性超過了外部體形。
發展了古希臘柱式的構圖,使之更有適應性。最有意義的是創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組合,如券柱式和連續券,既作結構,又作裝飾。帝國各地的凱旋門大多是券柱式構圖。出現了由各種弧線組成的平面、採用拱券結構的集中式建築物。公元2世紀上半葉建於羅馬郊外的哈德良離宮,是成熟的實例。
公元四世紀下半葉起,古羅馬建築潮趨衰落。 十五世紀後,經過文藝復興、古典主義。古典復興以及十九世紀初期,法國的「帝國風格」的提倡,古羅馬建築在歐洲重新成為學習的範例。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二十世紀20~30年代。
二、古羅馬卓越的肖像雕刻和裝飾藝術
羅馬人在肖像雕刻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績。羅馬人從很早期就有祖先崇拜的風俗,他們為死者作雕像,收藏在家裡。在舉行新的葬禮時,再把所有的祖先肖像搬出來參加儀式。所以羅馬人早期的肖像雕刻以自然主義的逼真為特點,藝術水品不高。
共和國末期,羅馬征服了希臘,希臘雕刻藝術對羅馬產生了不可抗拒的影響。羅馬肖像開始走向形式的多樣化、藝術性的概括和表情的生動。為數眾多的《奧古斯都像》是受希臘理想化風格影響的典型例子。雕刻家把矮小跛腳、體弱多病的奧古斯都表現成高大健美的統帥,具有運動員一般的體期和英雄期概。他的臉龐也在形似的基礎上理想化了,接近希臘雕刻一般的完美。幾十座肖像都無一例外的美化,有的將他塑造成戰神,有的將他塑造成英雄或美少年。
羅馬帝國時期,肖像雕刻中寫實風格流行,出現了具有強烈的個性和復雜的內心世界描寫的肖像。《卡拉卡拉像》表現了一個兇狠緊張而又冷酷無情的暴君面孔,緊皺的眉頭和空虛的眼神中流露出不安的心情,扭轉的頭部強調了緊張和暴戾的性格。《馬可•奧勒留騎馬像》是一個具有斯多噶哲學思想的君主肖像。他的臉部帶有哲理性的思索,具有頹廢、消極、靜觀的色彩。因為這一明顯的特點符合基督教的學說,這座青銅像在中世紀得以保存下來。它對以後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雕刻家產生了重要影響。
帝國晚期,在極度的政治、經濟矛盾不安中,肖像雕刻風格走向更為寫實的道路,出現了大量各種不同的面孔:凶惡的、狡詐的、粗魯的、驚惶不安的……體現出羅馬人這時候的典型性格是:外表形象的粗魯、內在精神的高度緊張。
羅馬浮雕具有記事、寫實的特徵,其最突出的代表作是圖拉真紀念柱浮雕。它詳盡地敘述了圖拉真皇帝親自率軍征服達契亞人的全過程。這些事件和情節是當作史實來記載的,不論是人物服裝還是征服城市的過程都具有歷史的真實性。在這兩千多人物的長卷式浮雕中,藝術家採用了散點透視手法,出色地處理了情節繁瑣、層次復雜、人物眾多的構圖。
羅馬的公室及富豪之家,擁有成百的藝術品及其他的裝飾品。地板常常是雜色的大理石,傢具都有非常優異的設計及工藝技巧,桌子、椅子、凳子都由耐久性的物質製成,裝飾極為豪華。木料、象牙、大理石、銀、銅及金等材料都經過非常細密的加工及磨製,銅制的火盆暖著屋子,青銅吊燈則照亮了房間,鏡子也是銅的,浮雕或鐫刻著花式或神話的圖案,有時製成橫或直的凹形或凸形,把反射出來的人形改變成可笑的瘦長或胖圓形。
銀器用品在中層以上家庭中已經是很普遍了。1895年,考古學家在一座別墅的水池中發現了數量可觀的銀器收藏品,顯然是有人在公元79年躲避維蘇威(Vesuvius)火山爆發時把它們儲藏在那裡的。其中16隻銀杯中,有一隻還看出一個幾近完美的單葉(Simple foliage)圖樣,有兩只表示著高浮雕的骨架,另1隻上面的圖畫是奧古斯都在戰神及愛神之間加冕登基,表示兩者都是人類的敵神;最可笑的是斯多喝派的鼻祖芝諾,譏諷地指著伊壁鳩魯,後者正津津有味地吃著一在塊蛋糕,同時有一隻豬,前足立起,彬彬有禮地想討取一份。
在那個時代,至少在一隻手指上戴1枚戒指是社交所必需的,少數的花花公子每隻手指都戴戒指,而不只戴一枚戒指,這些戒指都用從非洲及阿拉伯、印度輸入的寶石雕刻而成的。羅馬人用戒指做私人的印章,他們喜歡使印章有獨特的設計,因此當時玉石的雕刻已達到一種難以企及的程度。
同時,各式各樣的陶瓷藝術品也充斥義大利的家庭。這時製造藝術玻璃的技術也達到了很高的程度,在龐貝遺址發現的"藍玻璃花瓶",描繪出酒神在為葡萄成熟而開的慶祝宴會上的優美活動。提比略在位時,吹玻璃的藝術也傳入了羅馬,很快便製造出了雜色的小玻璃葯瓶、杯子、碗及其他精美的製品,並使它們一度成為藝術收藏家及百萬富翁們心愛的"獵物",尼祿在位時,曾付出6000銀幣買了2個小的吹玻璃杯。從亞洲及非洲輸入的"螢石"花瓶的價格則更昂貴。奧古斯都雖然把埃及女王克婁巴特拉的金盤子熔化掉,但是卻把她那螢石玻璃製成的杯子珍藏了起來。尼祿則為那樣一個杯子付出了100萬銀幣。總而言之,羅馬人在制玻璃方面至今舉世無雙。
古羅馬的裝飾與雕刻的美學追求在於求真美,這同古希臘的寧靜、理想化的完美迥然不同,這種特徵趨向於個人意志的創造,表現出敢於參與世事爭勝的氣概。
三、古羅馬的壁畫藝術風格特徵
羅馬時期的繪畫主要包括鑲嵌畫和壁畫。早期繪畫多記載具體歷史事件,用來裝飾公共場所和住宅,這種敘事性繪畫保存下來的很少。公元79年,由於維蘇威火山爆發,火山灰埋沒了龐貝等三個義大利城市。18世紀龐貝城被發掘出來,其中保留了大量壁畫,根據這些壁畫,羅馬壁畫被劃分為第一、二、三、四龐貝風格。第一風格即用色彩塗繪建築細部;第二風格是直接在牆上描繪建築細節,用透視造成更寬敞的空間幻覺,並穿插以情節性繪畫,《密祭》就屬於這一風格;第三風格強調牆的平面性,並繪以精緻的靜物;第四風格將透視效果。
古代的遊客在羅馬的寺院、住宅、迴廊及劇場中,發現的繪畫甚至比雕塑更為普遍。當然,這時的繪畫藝術只局限在壁畫等方面。由於維蘇威火山的噴發,才為我們在龐貝留下了大約3500幅壁畫。有一幅壁畫,畫著狄奧尼修斯突然襲擊安睡中的阿里婭德涅(Ariadne);另一幅畫著赫爾墨斯安靜地望著火神被綁在苦刑輪子上;還有一連串的幽默壁畫,畫著無憂無慮的丘比特,滑稽地模仿著龐貝的工業。這些人形畫得栩栩如生,人體的色彩至善至美。
藝術鑒定家如果要了解古代義大利繪畫藝術的性質,劃分它的時期與風格,都要去參考龐貝時期的繪畫。
有一個時期,羅馬的壁畫是模擬一棟建築,或者畫它的正面,或者畫它的柱子,人們看見的柱子彷彿是從裡面向外看的,空曠的鄉野被畫在柱子與柱子之間。用這種方法,藝術家使人有置身於一個沒有窗子的房間的感覺,室外是涼爽的樹木與花卉、原野與溪流、馴良的動物。居民只要在屋裡對著牆看,便可想像到身處於一處花園之中,可以垂釣、泛舟、狩獵或養鳥,樂在其中,而不受季節的限制,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羅馬繪畫藝術的水平。
例如古羅馬:龐貝壁畫風情款款,古羅馬龐貝城的建築牆面,在各個時期使用的是不同的材料。多數建築物是在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1世紀時期內建造的。其時,在牆上製作壁畫前,須塗刷多層灰泥。塗灰泥是一道重要工序,一般在豪富宅第,牆上的灰泥有十層之多,灰泥中還摻有搗碎的磚末。
我們可以從一些龐貝壁畫上看到這種建築工匠在牆上塗灰泥的情景:工匠們先在灰泥上勾出輪廓(出土的幾幅壁畫,有的僅打出輪廓,未來得及上畫稿),然後上色。所用的顏料大多採用義大利本土的礦物質,如硃砂、赭石、錫埃納土黃、碎淳岩等,用生石灰作粘合劑(生石灰易溶於水,從空氣中吸收碳酸氣,變成不溶解的碳酸鈣,使顏料成分得以粘固)。學者們還發現壁畫家常採用有機物作顏料,如蛋黃、蛋白、乳漿等(乳漿可用於粘合龐貝藍或稱玻璃藍、深黑等色)。
這里的一幅《珀耳修斯與安德洛墨達》,所用的顏色就十分鮮艷,它出土於龐貝城,據考證,發現是從公元前4世紀尼基壁畫復制下來的,故屬於公元1世紀。現歸義大利那不勒斯國家博物館收藏。
《珀耳修斯與安德洛墨達》這一題材也出自希臘神話:衣索比亞國王的女兒安德洛墨達,被吃人的海怪挾持,並說這是執行神的指示。英雄珀耳修斯在歸途中經過巨岩上空,發現巨岩上鎖著安德洛墨達,便下去殺死了海怪,救出了美人,並娶安德洛墨達為妻。壁畫描寫的正是英雄救出美人的時刻。珀耳修斯一手提著海怪的首級,一手扶起美人要離開巨岩。
當年與龐貝城同時毀滅的另一古城赫庫蘭尼姆,經發掘也藏有許多精湛的壁畫。這些壁畫都以希臘神話為題材。盡管還帶有一定程度的摹仿希臘繪畫的特色,但從人物的造型與衣服的褶紋表現看,這位畫家有著嫻熟的繪畫技巧,明暗濃淡與色澤的變化,在龐貝的壁畫遺跡中是屬於高明的。有的學者說它是希臘壁畫的摹製品,可能是指形象的特徵。我們覺得如此流暢的藝術表現,應該說,摹制者至少在藝術修養上不比古希臘壁畫家差,相反,倒是比前者更懂得畫理一些。
⑻ 羅馬壁畫被劃分為哪幾種風格
羅馬壁畫被劃分為第一、二、三、四龐貝風格。
《酒神秘儀圖》羅馬地區第一風格,即用灰泥做好建築上各個細部的實體,把牆面劃分成若干塊。看上去像是用拋光的彩色石板鑲嵌而成。同時在地上嵌以細石求得協調。這種裝飾樣式有著希臘文化傳播時期的美術特點,這種樣式在公元前4世紀中期的希臘本地和諸多領地是屢見不鮮的。但在義大利,直到公元前3世紀下半期,才在龐貝等地出現,由此而知,古代羅馬壁畫藝術同樣受到希臘藝術的影響。
第二風格是不用灰泥作建築的各個細部實體,而直接在平面牆上描繪建築細節,用透視造成更寬敞的空間幻覺,並穿插以情節性繪畫。龐貝著塌早名的田園「秘儀庄」就是採用第二風格樣式的壁畫裝飾壁面的。作品《酒神秘儀圖》屬於這一風格中的精品。
第三風格是不再注重空間的處理和寫實的表現,而是強調牆的平面性,植物裝飾紋樣多被運用,並繪以精緻的靜物和風景,風格趨於華麗的效果。此時正值奧古斯都時代,這種樣式的產生與帝王和奴隸主貴族階級豪華奢侈的生活不無關系。
第四風格是第二風格的承續和發展。它是將透視效果與裝飾紋樣相結合。並在繁瑣而逼真的景物中穿插著人物活動,具有華麗的色彩以及空間感和動感,又被稱為「龐貝的巴洛克」。這種樣式和風格在公元79年被火山灰覆蓋前的時間達到了最高成就。
龐貝壁畫的慧物四種風格樣式是龐貝壁畫演變的概況,但這些風格樣式不僅僅限於龐貝古城,這些裝飾手法在羅馬或羅馬帝國的各個行省均有發現。因而它基本上代表了羅馬壁畫的發展軌跡。
2.鑲嵌畫
古羅馬在鑲嵌畫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831年,在龐貝的遺跡中,從最大的府邸「夫奧努斯」的家中出土了描寫《伊蘇斯之戰》的鑲嵌畫,它帶有明顯的公元前4世紀繪畫樣式的傳統風格,在義大利出土的鑲嵌畫中,它作為最古老的傑作而引起許多研究者的興趣。
公元前1世紀,在龐貝的鑲嵌畫中有表現喜劇的小品,舞台上的演員的喜劇效果被刻畫得惟妙惟肖。這可以看出是公元前3世紀希臘繪畫作品的摹寫。
圖拉真和哈達尼阿努斯帝時代是帶有古典題材和樣式的鑲嵌畫的製作盛期。從哈達尼阿努斯別墅出土的《卡恩達奧奈與猛獸角斗圖》反映了前衫液比較明顯的古典寫實手法。另外在奧斯特亞的公共建築和店鋪的地面裝飾有黑白相間的鑲嵌畫,題材往往是傳統的神話傳說。此期的鑲嵌畫多採用影繪的手法,帶有洗練明快的裝飾效果。
公元2世紀是羅馬鑲嵌畫特別盛行的時代。此時的鑲嵌畫和同時代的繪畫有著密切的關系,有著強烈的裝飾效果。到了公元3世紀,鑲嵌畫和同時代的繪畫一樣,則帶有顯著的地方特色。進入4世紀以後,鑲嵌畫在室內裝飾上幾乎取代了壁畫。公元330年,裝飾羅馬聖特·卡斯達恩契穹隆的藤蔓、愛神和動物及幾何式紋樣,走到了極其細密華麗的裝飾效果。
⑼ 羅馬式美術在歐洲中世紀美術史中的意義和地位是什麼
羅馬式美術在歐洲中世紀美術史中的意義和地位,我們可以從如下幾方面來看:
1.羅馬式美櫻叢術產生於歐洲封建社會進入成熟階段的時期,它從規模上、風格上,體現了歐洲封建社會前階段的文化成就。就基督教美術的發展而言,有人依照初期——盛期——晚期的公式,把茄數早期基督教藝術脊納櫻作為初期的代表,把哥特式美術作為晚期矯飾風格的典型,而羅馬式藝術,則被作為盛期的樣板而具有重要的價值,這種說法也不是沒有意義的。
2.羅馬式美術反映了封建經濟穩定時期的宗教藝術風格,它既是宗教的,又具有一定的廣泛意義,因為它主要面對廣大缺少文化的信徒,而且其作者也大多是民間匠師,因此,也必然具有相當成分的人民性。
3.羅馬式美術同拜占廷美術之間,不但在時間上有一定承繼關系,在觀念上也比較相近。它同其後的哥特式藝術之間,也具有銜接的關系,從這一意義上說,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中世紀美術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⑽ 古羅馬藝術的特點是什麼
羅馬藝術是希臘藝術的直接繼承和發展,它們共同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礎。羅馬逐漸成為希臘之後的西方政治、文化的中心。
古羅馬肖像雕塑的美學追求在於求真美,這同古希臘的寧靜、理想化的完美迥然不同,這種特徵趨向於個人意志的創造,表現出敢於參與世事爭勝的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