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不懂欣賞藝術怎麼辦呢
現在的一些所謂的藝術根本看不懂。這些看不懂的藝術看起來很簡單或著給你的感受很糟糕,不明白它有什麼真正的價值。那些虛構了、捏造了這些「藝術」的價值,當代藝術的本質就是把一件簡單的事情包裝上一個虛假的故事我相信不少在這幾個問題上和你有類似的共鳴,或者是困惑,而我恰好在藝術和科技這兩件事上面遊走,所以我來談一些或許對解開類似問題有幫助的看法。藝術看不懂的問題。可以不懂藝術嗎?其實,很多人想從「懂」的層面去看藝術,這才是根本的問題。為什麼這么說?因為只有知識才能談懂或著不懂,而藝術並不是某種知識。所以,人能夠做到的,是弄懂關於藝術的知識,但是任何人都不能從整體的層面上去說某個人(包括他自己)就更「懂藝術」或者「不懂藝術」。那麼,藝術到底是什麼?我認為藝術是為了滿足人類天性中對誇大的喜愛,而進行的各種各樣的活動。當然,這個觀點來自西方近些年的研究,並非我所獨創,但在全世界已有的各種關於藝術的「定義」中,我覺得這個更靠譜。為什麼?因為它的基礎源於人,源自於對人類和其他生物認知活動的比較研究。有一個不需要理論也能觀察到的常識,那就是我們人類天生就可以感受到誇大的事物,即便在學習任何知識以前的年齡(0~7歲),我們的大腦與生具來地就可以感受到巨大聲音與安靜的區別,鮮艷的顏色與暗淡顏色的區別,大房子與小房子的區別。
❷ 如何看懂藝術
1
第一個「讀懂」
讀懂藝術的核心是欣賞藝術品本身
我們欣賞藝術,核心是欣賞藝術作品,而不是讀懂介紹藝術的書。藝術作品本身就是語言,好的作品會說話。
這是我們能從藝術中獲取的重要信息,除了背景以外,每一件藝術品只是藝術家表達的體現物。
「讀懂」二字顯然過於浮誇,也顯得我們過於自大。
毫無疑問,大師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總能用精妙的創作來解讀人類的精神狀態,或他們關注的狀態。
這種狀態就是人類的共鳴點,不管是在當時還是在以後。
如果我們在博物館中,面對《星空》而哭泣,面對《格爾尼卡》而悲憤,也許我們即懂了如何欣賞藝術。
2
第二個「讀懂」
讀懂當代藝術
作為一個藝術生,我們嚮往西方藝術教育,特別是義大利。
我們常常會提問:「如何考上佛美?」「老師,羅美難不難?」「我要准備做一個什麼樣的作品集才能去義大利呢?」
如何去考是技術手段,只有當你真的懂得了藝術,才有了考義大利美院的方向。
大家首先要正視一點:現在全義大利美院的教學大部分是當代藝術方向的。
我們很多人聽到「當代藝術」這幾個,腦中浮現的字眼不是」傻子「就是」瘋子「。
但其實那些出格的、超前的,反叛的甚至明顯影響感官的作品只是集中出現在了60-80年代而已,那個時期受到戰爭、政治及經濟的影響,整個藝術思潮都非常激進。
在此之後,現在廣泛盛行的當代藝術開始興起。
在我們原來的印象裡面,藝術就是繪畫、雕塑、古典音樂,但當代藝術已經完全超越了這樣的范疇。
當代藝術不是某一種形式,聲音、影像、行為、光線、互動、裝置都是藝術表達語言,是藝術家使用的技法。
這和幾百年前,畫家在畫布上畫畫,沒有本質的區別。
但不是你拍了一張照片,一個視頻,甚至跳了一段舞,就是當代藝術了。
3
第三個「讀懂」
在求學期間我們怎麼讀懂
對中國學生來說,我們習慣了經驗主義式的學習法,即對於曾經發生或者接受過檢驗的事情,覺得都是對的。
但這會導致一個藝術問題:我們會以非藝術而是科學家的方式來學習藝術。
什麼是科學家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登上科學的巔峰。
科學的知識結構是金字塔型的,一切都有一個標准答案。
但藝術家的答案是:可能是吧,或許是吧,你想什麼是什麼。
所以藝術不是一個金字塔式的學習結構,是一個巨石陣。
藝術沒有山頭,只有一個又一個的山峰,而山峰之間互相連接。
我們沒有辦法說印象派比立體派高明多少,他們只是不同的流派,他們的地位同等重要。
古典藝術和當代藝術也沒有高下之分。
再比如,印象派是畫油畫的,文藝復興時大家也是畫油畫的,但他們是完全不同的流派,中間相隔了幾百年。
所以,是否是當代藝術,跟大家畫不畫油畫無關。
作為一個藝術生的基本素質,是要學習在藝術中出現的所有形式,藝術家,藝術案例。
這樣才會讓大家有一個更廣闊的視野,走得更遠。
千萬不要認為自己素描頭像畫得非常好,就ok了。
水粉學會了,去學油畫了,你就比還在學水粉的同學技高一籌了。
藝術語言沒有高下之分。
作為一個藝考生,切勿不要把自己只是范圍縮小到一個鉛筆,一張畫紙,一桌靜物,一個模特。在更廣闊的世界,更多的藝術巨星、現象和流派,你不一定要成為他們學習他們,但需要有一個平常心去了解他們。
作為學生應該都要學習,包括傳統藝術和當代藝術,包括各種藝術形式,任何片面的看待藝術的態度都是不對的。
你可以有自己的喜好,但是對學生來說,不要自己不喜歡就不去學習。
有主觀的態度是好的,但學習不應該是片面,態度更不應該偏激。
才是藝術的正確打開方式。
4
第四個「讀懂」
走得更近讀得更懂
欣賞藝術,「讀懂「藝術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走近真實的藝術作品前,走出你的集訓畫室,走進博物館、走進美術館、走進展覽館,走出你的世界,走向整個世界。
在當今主流的藝術屆,藝術家們討論語境通常都會是社會問題、人類關懷,和思考當今人類生存的主題。
比如以下這個作品,藝術的本體是後面的雕塑,然而觀眾通過作者特製的app掃描,就會出現熱感應,冰冷的雕塑立刻就有了溫度,出現了有血有肉的人體的感覺。
雖然從科學上說,只有絕對零度的物體在熱力圖中才會沒有紅色,但從作品的構思、展現和最後的立意來說,都是一個非常棒的展現。
但作為學生,社會問題、人類關懷這些主題太過於宏達,我們可以討論一些與自己有關,更輕松的話題。
但這裡面也會涉及到關於藝術思考中個人身份和群體身份的共識和認知。
當代藝術在經歷了半個世紀的混沌,掙扎和痛苦之後,在百年來藝術家無限的努力下,給藝術帶來了無限豐富多彩的方式。
現在「藝術」這個單詞已經遠不是500年前的意思,通過背景去理解藝術家的精神創作,並找到那個與自己相關的精神出口。
我們就能在大師的指引下進步。
❸ 你是如何理解藝術
藝術就是一種能夠促進人們感官世界更有靈感的一種體會,在面對藝術的時候,人們的內心一般都會沉浸在感性與浪漫的氛圍中,可以讓自己看時間的眼睛都變得不一樣,這是一種對生活美好的追逐和聯想,可以將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提煉出來,以最富激情的方式去激發創新思維,並讓懂藝術的人融入到其中,從而產生更多藝術心聲的方式。
在藝術的世界裡,人們不會感覺到難過與彷徨,也不會讓自己處在一種庸俗的角度,而是會讓自己處在最有喜悅的人生狀態里,只要人們動動頭腦和嘴巴,或者揮揮自己的手臂,就可以帶起一片藝術氣息,能夠讓自己全身上下充斥著藝術韻味。
藝術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它可以用最精準的魔法棒點醒人們內心隱含的藝術思維,並且用極為精緻的打磨手法去提煉精華,塑造出最打動人心的成果。
❹ 藝術欣賞入門|看不懂因為你不知道這些
藝術,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是一個熟悉又陌生的詞。攔沒
經常聽見、看見它,但是,當面對一件藝術品時,卻不知如何去理解,覺得那都是一些瘋狂難懂的東西。甚至更多的人認為藝術沒什麼意思。那麼希望這篇文章能改變你的觀點,給你些新的啟示。
為什麼要欣賞藝術
(1)藝術能提高人的視覺敏銳度。通過對一件藝術品的細致認真觀察,會慢慢影響一個人對周圍環境的觀察,從而發現生活中的點滴細節,成為一位有心人。
(2)藝術能打開一扇新的大門,讓人以新的視角認識世界。
(3)藝術能提高一個人的審美水平。
(4)藝術能給人啟迪。藝術的主題往往和「死亡」「來生」「自我」「人性」……等重大的哲學性問題相關。每天都過著同樣的生活,周而復始,導致人的思想也很狹隘,陷入了一種懵懂的狀態。
不妨跳出繁瑣的生活,嘗試去和藝術家對話。
認識「藝術」
事實上,藝術這個詞,是工業時代才出現的。嚴格意義上講,工業時代以前的大多都是工藝品;所以,現代藝術與古典工藝,二者是不一樣的。
古典工藝重在技巧、手法、透視……畫面大都唯美,以寫實記錄為主指襲,屬於客體審美(通俗講就是非創作者來欣賞),實用性強(比如畫人物肖像)。
現代藝術也要求技法,但沒那麼嚴格,且形式、材料多樣化,畫面不再以唯美為標准。屬於主體審美(創作者自己覺得可以,我們可能並不懂……),強調表達自我,精神解放。
所以對待廣義上的藝術的時候,要以不同的方式去欣賞。
那麼,什麼才算是藝術?
「藝術不再是人類學家,符號學家,藝術史家,前衛藝術者所特有的東西。它是屬於每個人的,每個人自己的趣味審美習性。」——《杜尚之後的康德》
以前,藝術都是有錢貴族才會去關心的事,對於大眾而言,那是遙不可及的。
現在,藝術大眾化,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去欣賞觀看,而每個人的審美不一樣,觀念自然也不一樣。所以,沒有人能統一判定一個東西究竟是不是藝術。
就現階段而言,藝術可以說是很私人的東西,根據每個人自己的審美觀念來決定。
如何有效地認識欣賞藝術
(1)理解藝術品的要訣:描述你看到了什麼,這是理解一件藝術品(或者任何與此相關的圖像)最好的入門方法。
在這個過程中,要盡可能地詳細,你可以按照一定的順序: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細節有什麼發現、顏色、形狀、整體是否平衡和諧……這樣做,給了你充分的時間停下來去思考,也能注意到細節,比較適合分析那些看得懂的。
(2)結合名稱。
一般情況下,名字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能反應它的主題。
(3)放入具體的語境
簡單來就講,就是要考慮到藝術家當時所處的藝術文化背景或者是時代背景。尤其是那些你不懂的、已經超出了美學和技巧的藝術,它們往往是藝術家在為那個時代發聲;或者是為了打破禁錮,反抗傳統的觀念。
(4)書籍、課程
平時最好多做做功課,看一些和藝術相關的書籍或者去網易公開課上幾堂公開課。
或者你去美術館、藝術館之前,查查資料也可以。
例子分析
這幅畫是由畢加索創作的,他是立體主義的代表藝唯衡兄術家。通俗點說,立體主義就是多維度地去表現。上面這個女人=一個側面的輪廓+正面的眼睛+側面的嘴巴+…
以前的繪畫都是二維平面的,而畢加索則把二維的畫用三維立體的感覺表現出來,他用全新的視角看待世界。
這是杜尚的代表作。杜尚把一個小便池(現成品)當做藝術,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人把現成品用來展出。所以,在當時遭到了傳統藝術家的反對批評,也引發了社會激烈的討論——展出的東西就是藝術?藝術家創造的才叫藝術?到底什麼是藝術?
杜尚使藝術創作的范圍擴大,不僅僅局限於繪畫、雕塑……同時也帶來了新的觀念「藝術是由欣賞的觀眾來決定的」,使得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接觸了解藝術。
最重要的是,他把藝術從具體的手工藝品 → 抽象的純粹概念。以前都是具體的畫吖,現在是一些普通量販式的現成品。現成品是藝術嗎?藝術是什麼?藝術必須是神似的肖像畫?……
需要注意的事
(1)藝術存在於電影、街角塗鴉、公園、美術館……各個地方,所以欣賞藝術不必非要去博物館。就單純提高審美而言,更是遍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廣告、畫冊、傢具、文具、服飾……
(2)不要走馬觀花地隨便看看,偶爾停下來,深入思考。
如果你只是想看看,那就隨便好了……
(3)在看藝術品時,人常常會先入為主(喜歡or不喜歡;好看or不好看),這種做法不可取。
因為現代藝術中,景象通常不僅僅是表達一個意思,而是多個意思。所以,要嘗試發現第一印象之外的東西,更深入地觀察之前從未注意到的細節。
(4)每個人都可以解讀藝術。不要把自己局限於藝術家的評論,試著多加入自己的觀點、聯想和理解。
❺ 你怎麼看待高級但看不懂的藝術
我覺得那種看起來特別高級,但是還看不懂的藝術,可能就是一些比較高深的東西。我們看不懂就看不懂了,看不懂也沒有關系,如果要是看懂的話還是比較危險的,因為我覺得那些藝術家在給予他們才華的時候也給予了他們一些缺陷,他們藝術家經常會有這樣那樣的疾病,所以我們還是不懂得比較好。
我覺得有一些圖畫也是非常美的,雖然看不懂,但是也能夠感覺到裡面是非常溫暖,是非常美好的這些藝術也是豐富我們的生活,也是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麗的,雖然我們看不懂,但是只要它擺在那裡,就會讓人感覺心曠神怡,我覺得這個藝術就是好藝術。
❻ 為什麼絕大多數人都不懂藝術
可能很少接觸這個領域的事物,難以理解藝術真正的價值所在粗培,覺得和自孫凳談己常規的則碰審美不同,自然就不會認可了。就我而言,藝術離我們普通民眾還是有點遠的.........
❼ 有時不是我們看不懂藝術,是它本身就不是藝術。
藝術真是一門玄學。
之前參加了一次關於集美阿爾勒攝影展的分享沙龍。
這一頓關於藝術的討論,我不得不發出一些頗具裝逼嫌疑的感嘆:
1、衡量攝影藝術作品價值的,更多在於作品的創新性及獨創性 ,與其拍攝水平是一種不充分不必要的條件。
有兩組作品行碧我印象較深,一組是日本女攝影師xxx,她拍攝的是依舊生活在日本昔日地震遺址,被時代遺棄的人與地。畫面完全說不上任何美感,甚至可以談得上驚悚,也似乎看不出什麼攝影技術,但卻有些引人深思的意味。
第二組是某位藝術家在疫情期間創作的一組照片,頭頂換著花樣頂著各式的物品。為何這能稱之為藝術?藝術與腦洞行為要如何區分?我向主講人問了這個問題。主講人說,有個著名攝影師曾經和我發出過一樣的疑問,但他還有一句話:「我想問問創作者的想法。」
Emmmmm ..... SO?
So 朋友們,自信點,別覺得自己不懂藝術。
有時候我們看不懂的藝術,本身就不是藝術。
來,學路遙說一句:
「去特慶薯么的藝術(文學)。」
2、看攝影作品這東西,別問我怎麼看,問就是不懂。
我自己注重的,還是「視角」。
攝影大家看待事物的視角,和普通人還譽帶者真不一樣。
例如,同樣是死亡,荒木經惟鏡頭下的死亡與可太不一樣了。
你問我,為什麼要知道別人怎樣看?
你不覺得,你的世界裡總是輪回播放同一個畫面,真的太無聊了不?
當人多了一種看待世界的眼光,總是會更平和。
3、真正偉大的作品,每個人都看得懂。
男女老少,都可一眼看出他的價值。無需策展人用多華麗的詞藻去包裝去講述,好的作品,它自己會說話。
4、一些作品的價值,需要時間去沉澱。
❽ 據說在畢加索之後,很多人就越來越看不懂繪畫藝術了,這究竟是為何
因為畢加索之後,繪畫藝術更多的是表達個人的情感了,所以讓人難以猜測了。
畢加索我們都知道,西班牙著名的畫家,同時也是一個雕塑家,他是立體畫派的創始人。畫畫這種我一直認為是要有天賦的,天賦加上自己的努力,才能成為一代大師。他從小學習畫畫,在創立立體畫派之前,他跟我們每個人一樣,也有過迷惘期。但是創作這種東西,往往表達的是作者內心的思想。
不管是畫畫還是寫作,其實我們都能從作者的作品中窺探一些作者的情感出來,很多時候,我們無法表達的情感,可以在作品中宣洩。
自從畢加索開創了立體畫派以後,越來越多的人效仿他的風格,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個人情感寄託在這抽象的作品中,如果沒有一點藝術細胞,我們真的很難從一幅畫中讀取作者的情感。
❾ 怎麼理解藝術
藝術是指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包括文學、書法、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等。
藝術是語言重要補充方法,就像講話中我們會用大聲代表生氣,用笑聲代表開心,用手舞足蹈代表焦急或者其他的心情來傳遞給對方。所以,每件藝術品都應該有他獨特的訴求,這種訴求就是藝術的生命力。
藝術體現和物化著人的一定審美觀念、審美趣味與審美理想。無論藝術的審美創造抑或審美接受,都需要通過主體一定的感官去感受和傳達並引發相應的審美經驗。對藝術的審美分類,主要應根據主體的審美感受、知覺方式來進行。依據這個原則,藝術可以分為造型藝術、表演藝術、綜合藝術和語言藝術四大類。
❿ 看不懂的才是藝術么
如果說,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應該沒有疑義。如果說,人們對藝術的認識有深有淺,應該沒有疑義。如果說,有些藝術容易看懂,有些藝術不容易看懂,應該也沒有疑義。但如果說,看不懂的才是藝術,我想,一百個人人里頭會有九十九個人不認同,而唯一認同的那一個人恐怕他才是真不懂藝術。
有人說,許多抽象主義繪畫看不懂,比如說畢加索的《格爾尼卡》、《亞威農少女》等。誠然,畢加索的抽象繪畫畢竟不像寫實油畫那麼容易看懂,但也並非真的看不懂,只是一下子看懂的人比較少。其實,只要了解了抽象畫的表現手法和具體某個作品的主題思想,再去解讀該幅作品,是完全能夠看懂作品的。像《格爾尼卡》以抽象的藝術形式揭露法西斯暴徒轟炸西班牙格爾尼卡鎮給當地人民帶來的災難。房屋倒塌,牛在哭吼,一片恐怖慘象……。
有些藝術作品雖不那麼直觀,但底蘊深厚,耐人尋味,甚至令人費解,但這跟看不懂是兩回事。真正看不懂的東西是那些偽藝術假藝術,像有些丑書、竹書、吼書一類的,還有一些所謂的「行為藝術」,但那是不是真正的藝術,恐怕得打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