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什麼傳統藝術已經融入中現代元素

什麼傳統藝術已經融入中現代元素

發布時間:2023-03-23 01:14:50

① 中國傳統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有哪些

中國傳統服裝所蘊含的設計元素,具有著時代的特殊性,在融合時代文化的同時,又有著豐富的變化,因而造就了中國傳統服飾的特殊美感。在現代服裝設計中,如何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巧妙的運用到其中,從而在保持民族特色、傳承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念氏,形成符合現代審美需求的全新設計,成為了當前服裝設計工作者所面臨的挑戰。

當下,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對於現代服裝設計的影響和作用不言而喻,其應用與創新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傳統色彩的應用,我國傳統色彩體系主要包括黑、白、黃、紅、青、綠等,它們是國人的服裝、生活用品主要的色彩參考標准;其次是傳統圖案的應用,例如龍、鳳、牡丹、祥雲等;再次是傳統服裝款式的應用,例如漢服、唐裝,其款式均較為寬松,給人以優雅、含蓄之感。

中國傳統文化種類豐富且博大精深,可以成為設計師源源不斷的創意源泉,可是對於傳統文化的運用不模旦應該僅僅局限於中國元素符號化的公式化生產,更應該揚棄地運用好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真正地把傳統文化融入到現代服裝的設計創意當中去。在設計上要以中國傳統紋樣和傳統色彩為切入點,把日益盛行的簡歐風格進行整合兼融。而在這些紋樣和色彩方面,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對龍、花卉、青花瓷、中國結、京劇臉譜等紋樣的簡單復制,而是進一步挖掘了更具有中國人文氣息的元素,如中國的水墨畫、皮影、織錦、拉染、扎染等。也只有通過將中國傳統元素融入到時代大潮中,中國傳統元素的神秘與玄妙和西方時尚元素的大氣和開放互相融合,互為補充,才能真正刷新全球服裝界,從而推進「中國風」在世界流行。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傳統文化是一筆無窮的寶藏。任何一種民族文化符號,在經歷了歲月的洗練後都滲透出濃厚的歷史凝重感,我們應該尊重這份歷史的凝重,並用今天的設計語言詮釋與重現這份凝重。近年來,香港服裝學院的學子在設計作品中,不斷嘗試運用「中國元素」進行設計,體現他們對傳承傳統民族文化的思考,並努力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尋找平衡。如《中國·夢》作品以《五子奪蓮》本列認畫中五個豐腴可愛兒童為設計元素,結合時尚大氣簡潔的廓形,給人以古典、大氣之感;《雲裳》作品用明朝雲肩的圖案,結合中國傳統剪紙藝術,用布藝鏤空的手段巧妙營造出層次感,同時運用灰藍、白色的搭配,渲染出雨後雲霞映日、晴空散彩虹的意境;《純粹之美》作品以京劇臉譜為設計元素;《旦高擾紅動中國》把民間剪紙藝術融入到服裝設計當中等等這些設計作品都將現代設計手法和傳統造型元素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對「中國風」進行了全新的演繹。
來源:香港服裝學院

② 中國傳統藝術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具體表現有哪些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民族,5000年的文明孕育了獨特的中國文化,由於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國佔有主要地位,因而,中國的服飾形制也被打上了深刻的儒家「烙印」。儒家重禮儀,講求中庸之道,所以,中國的傳統服飾始終以繁冗,寬博的主要特徵出現。這一點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服裝的深厚文化底蘊,當東方文化與西文文化交匯時,中國傳統的服裝與西文服裝體系相互交融,使得服裝界更加註目於東方古老的文化精粹,使得服裝舞台上的東方情結閃爍不滅。在現代服裝設計中充分將傳統中裝中的式樣、局部、面料特點、圖案和各種小的元素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使偉大民族精髓在時裝舞台上颳起了長久的中國風。

你是否注意到這股濃濃的中國風情——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越來越備受注目。東風西漸,悠遠的東方文化已不再只代表傳統和國粹,她正快速成為一種流行於國際的時尚,即使是年年都以迅雷之勢推陳出新的時裝界也常常駐足於東方情結,從中汲取靈感和創意。

一 中國傳統服裝的深厚底蘊

中國素有「衣冠王國」的美譽,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歷朝各代的服飾均有不同的典制規定和風俗習慣。由於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國佔有主導地位,因而中國的服飾形制也被打上了深刻的儒家「烙印」。儒家重禮儀,講求中庸之道,在這種獨特的人文思想的影響下,中國人的著裝特別講求和諧、融洽,傳統服飾表達出規整、含蓄、端莊的民族性格。5000年的文明史孕育了獨特的中國文化,服飾文化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像是一個有節奏的生命,傳達出時代的脈搏;更像是一面鐿子,准確、清晰而客觀地反映著歷史。

古代的中國是一種自給自足、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業社會,散漫的小農生產方式使人們的生活節奏缺乏工業社會那種統一性和緊張感,處於一種閑在而近乎平庸懶散的狀態,在緩慢中前進。於是,人們內心漸漸形成了一種「舒緩」的心態,進而以龐大、寬博、繁冗為適應,也即為美了。中國古代傳統服裝的特點:平穩而單純,其線條平直,手臂平伸後與身體的直線形成垂直的交叉,這種基礎的造型形式顯得尤為實在和穩定。

由此可見,中國傳統服裝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可以用程式化的寬體式樣,平面化的裁剪結構,裝飾性的服用材料,精緻的服裝配件和含蓄美的社會理念來進行最簡化的形容。

二 中國傳統服裝體系與西方服裝體系的融合

傳統的中國服裝相對於西方服裝體系以人體為根本,立體結構為基礎,注重個性裝飾和新奇多變的社會流行而言,在20世紀後期,西方衣著模式成為全球服裝標準的前提下,很多因素明顯無法在短期內與現代流行相兼容,這就需要對中國服裝傳統進行再理解,利用設計藝術進行再整合,通過流行服裝載體進行再演繹,製造服裝商品進行再推廣。

近幾年,中國的時裝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出現了一批較有影響力的設計師,這大大地帶動了中國時裝業整體水平的提高,當然,生活質量的提高是刺激時裝業發展的根本因素,人們有了更多的錢去消費最新的時裝,也有了更好的心情去嘗試不同的風格,盡管國外的時裝品牌充斥中國的服裝市場,但「中國情結」仍是許多中國人揮之不去的心結。於是「唐裝」、「旗裝」悄然興起,並逐漸擁有自己的顧客群體,風韻獨到的「中國化時裝」開始形成自己的市場。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服裝的流行周期也越來越短,同時世紀末的臨近,使人們引發了悠古的情思,服裝界也隨之掀起了復古的風潮,加之東方經濟的高速發展,使更多的人對東方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使得中國古老的服裝再一次成為世界時裝舞台注目的焦點。但是由於時裝帶有鮮明的時代個性,因此,復古的流行也決不會是簡單的重復過去,而是以現代的形式予以新的包裝和詮釋,所以現代的中裝設計不僅要體現傳統的文化韻律,更要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要求。

三 中國傳統服裝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中國裝設計的突出點是具有一眼就能看出的中國味道,或許是中國五千年的服裝文明太過悠久,歷史的粘稠反而給我們的服裝概念不是點的清晰而是面的模糊,它不像美國西部風格可以用牛仔褲來形容,而是有太多的內涵,以至於有時我們在提到中裝時無法有具體款式的聯想,中國漫長的歷史為現代設計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除了常見的立領、側衩、盤紐、滾邊、還有紋樣、配色特別是風格理念等很多中式元素可以在現代設計中加以應用,這就需要設計師具有良好的中國服裝文化素養,不斷努力挖掘。

1 現代服裝設計中對於傳統服裝款式式樣的應用。

在中裝設計中對於中國傳統服裝的式樣應用,無非是展現其寬大的風貌和復古的興起。例如較有代表性的(1977~1978秋冬)聖?洛朗的中國風格的作品。其所表現的上衣都是寬松型的,傳統的平面結構手段能夠迎合簡約的風格,但如果將傳統的平面結構完全再現的話是很難在現代設計中全面再現,所以,除了式樣上的設計承襲寬大之風外,更多的是用傳統的領、襟、扣等局部設計加以有效強調。

2 現代服裝設計中對於中國傳統服裝中局部應用。

在中國裝設計中通常較為常見的是將中裝中的立領或門襟、盤扣等因素通過有效的再現,來表達設計者的風格,這幾個點的應用最具有說服力和征服性,讓人一眼就能深刻地體會到中國傳統服裝的精粹所在,並能通過西方服裝體系中的以人體為根本的合體裁剪,更好地表現女性的優雅、含蓄的特點,在設計過程中起到了以點帶面的作用。

3 傳統絲綢面料在現代服裝中的應用。

在此更值得一提的是傳統絲綢面料要在日常裝中經久不衰,就需與新型化纖材料進行混紡,以改善其服用性能,使得在服裝設計中有更廣的應用領域。面料上的花紋及其各種美好的寓意都是西方服裝所不可比擬的。

4 傳統圖案、裝飾在中國現代服裝中的應用。

傳統的圖案和裝飾是中國服裝文化的出新之處,其相對的獨立性使它們可以大量地移植到現代服裝中去,但是,中國傳統紋樣和裝飾對於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往往過於繁雜,所以,在應用時必須加以簡化,在設計過程中,我們需要「宜男百草,吉慶(磬)有餘(魚)」的吉祥意境,但要放棄滿地花的紛繁格式。綉花、滾邊、挖嵌等傳統工藝是中國裝的有效再現手段,但不能照搬清末花俏復雜的十八鑲滾。

5 中國傳統的華美精巧的配件及搭配方法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中國傳統的配伍方法是塑造中國風情的捷徑,但要視服裝的使用場合而定,在日常服裝中可能更多的是中國風格的口袋和西式裙相配,甚至只有一個精巧的中國結,旗袍或全套的中式衣褲或許只能在禮服中出現。精緻含蓄的中國傳統服裝理念是中國古代人和現代人衣著審美的最大疊合點,可以在現代中國裝設計中得以充分張揚。在晚清的上海,兩件粗看非常類似的男裝袍,可以用梅、蘭、竹紋樣中的花蕾開放與否區分日晚裝,這種中國式的耐看美好同樣值得現代中國裝借鑒。

以中國傳統服飾作為靈感來源的時裝,表現出不同凡響的生命力,這些時裝的外形雖以現代的設計方法進行包裝,卻充滿了中國文化所特有的青煙淡墨,超塵出世的氣質,在這些中國味十足的時裝中,有的很難說清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的哪個朝代,但是大襟、對襟、盤扣、開衩、滾邊、及中國結飾等則是這些時裝共同擁有的細節處理。香港設計師尹泰尉、張天愛等是一貫以發掘和再造傳統服飾為主要風格的代表,已成為時裝媒體關注的焦點人物。也許是由於世紀末的到來,以及對新世紀的展望,使人們將目光放得更遠,東西方開始共同呼吸。中式服裝不僅牽動了中國人的與生俱來的面目和心結,也成為許多國外設計大師新作中的主角,風頭正勁的迪奧首席設計師約翰?加利亞諾(JOHN GALLIANO)設計的濃妝艷抹的時尚造型,顯然是舊上海灘月歷皇後的翻版。而簡約大師海爾姆特?朗(HELMUT LANG)則從織錦緞和老頭鞋中看到了流行的曙光。這些流行服飾帶著明顯的中國印記,但又似乎是大鼻子、藍眼睛的設計師們出自心底的真情流露,於是突然對「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你的,是我的,也是世界的…

中國風情——盡情地演繹美麗的東方神話吧!

③ 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融合的例子

上海外灘建築群就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融合的典型例子。

上海外灘建築群位於上海市區黃浦江濱外灘一帶,遍布著一幢幢不同國家風格的西式建築群,故有「世界建築博覽會」之稱。

上海外灘建築群包括古典主義風格的亞細亞大樓(1915年),英國古典式的上海總會大樓(1911年)、歐洲古典折中主義的海關大樓(1925年),仿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匯中飯店大樓(1906年),裝飾上採用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中國銀行大樓(1937年),百老匯大廈(1934年)等。

(3)什麼傳統藝術已經融入中現代元素擴展閱讀:

上海外灘建築群特色

外灘的精華就在於這些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的外灘建築群。有人說「外灘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外灘那一座座鋼筋水泥的樓宇,不正講述著舊上海灘如夢般繁華的往事。

北起蘇州河口的外白渡橋,南至金東路,全長約1500米。著名的中國銀行大樓、和平飯店、海關大樓、匯豐銀行大樓再現了昔日「遠東華爾街」的風采,這些建築雖不是出自同一位設計師,也並非建於同一時期,然而它們的建築色調卻基本統一,整體輪廓線處理驚人的協調。

被譽為「外灘第一樓」,建成於1906年,原名麥克波恩大樓。其高8層,建築面積11984平方米,佔地1739平方米。大樓外觀具有折中主義風格。立面為橫三段、豎三段式。底段與上段均為巴洛克式造型,中段為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大樓氣派雄偉,簡潔中不乏堂皇之氣。

④ 中國傳統藝術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

中國是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多民族國家,傳統藝術文化異彩紛呈,這些都為設計師的藝術設計帶來豐富的創作源泉.在現代設計發展日益呈現多元化的今天,任何設計創新都需要以傳統文化藝術作為依託,才能顯示其獨有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因此,現代設計需要從傳統藝術的元素中尋求有益的營養,從而提高中國藝術設計品格,豐富現代藝術設計的創作語言.

要: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這些文化中所構成美的因素是中華民族的國寶。現代設計無論怎樣的發展都無法脫離傳統文化對它的深刻影響,這些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社會性和歷史性的傳統文化,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現代設計運動。設計師應該繼承並發展這些傳統文化的精髓。
關鍵詞:傳統文化 現代設計 民間美學

自入行設計以來,就一直對「越舉者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這句話深有感觸。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發展史,形成了一個多元一體的民族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中,五十六個民族共生共榮,共同創造了人類歷史上最美的輝煌。我們民族的美是我國獨有的,但美是沒有國界的,所以我們民族的美也是世界的美。設計中加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不僅能充分表達出我們神秘的東方色彩,也能更好的起到國際傳播及交流作用。在當今世界上,文化能一脈相承並始終不曾中斷的也只有經歷了五千多年的中華文化,也正是基於這一點,中國人民對傳統文化、對民間美學更情有獨鍾。

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之下,我們都應該以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為己任,為榮耀。而這個文化體系所蘊藏著的中國文化的傳統精髓,從思想到行為上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所以,前運在設計中,若能融入這些讓我們引以為豪的文化,這又是怎樣的一種民族自豪感!現引用著名民藝家張授一先生對傳統的解釋,他認為:「『傳』即傳布和流傳,『統』即一脈相承的系統」。

總的說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由歷史沿傳下來的思想、道德、人倫、風格、藝術、制度等,概括起來主要是表現在文化方面。而有學者又將文化定義成:「在人類社會的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人類為了以一定的方式來滿足自身需要而進行的創造性活動。」
那究竟什麼是美?首先,勞動創造著美,美產生於以勞動為中心的多方面的生活實踐,生產情景中。多樣的不同性質的事物,不同情形的場景經整體協調融和而產生出美,亦即快樂、融洽的美。孔子倡導的「和」的美學思想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很多藝術家的審美理想、審美趣味都是以這個「和」字為核心的。和五味以適口,和五色以悅目,和六律以快耳,和天地人三才以自適娛心,都是為了美的創造。而且除美學的理論形式之外,在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大量工藝產品之中,也體現出了豐富的美學思想和頗高的藝術造詣。從先輩能工巧匠的高度技巧之中仍然表現出了他們美的藝術構思,正如馬克思所說:「他們是按照美的規律來創造的。


其次,與西方文化的美相比,西方文化從柏拉圖開始突出的特點是「以個體為美」,強調形象性、生動性、新穎性。而中國美學的起點是從老子美學開始的,中國傳統美學強調的是統一的美——「整體意識」,認為萬事萬物都是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都遵循同一個本質規律,因而中國古代的藝術家始終致力於「以整體為美」的創作,把人的情感賦予物的形式,借物抒情,「以形寫意」,「形神兼備」。
由於這種「天人合一」的整體世界觀與「物我同一」的審美觀念,中國的藝術表現形式不重「寫實」而重「傳神」,注重表現整體造型的氣勢,而不是對客觀對象事無巨細的全盤描繪,這與西方的審美是很不相同的。

中國古代審美要求「內斂」,即所謂含蓄的美,而西方審美觀中張揚的是唯美主義、片斷性思維。再次,傳統美學中的審美追求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現代設計思想,而設計思想反過來又會影響著民族的審美觀念。在我們中華民族看來,美不是正悔薯別的什麼,也不是什麼神秘而不能及的,美就是使人快樂的融和體,所謂「非和弗美」。正如莊子所說:「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因此,可以說,美出於和,也就是快樂之美。任何人都存在著對美好事物追求的這一心理,但各個人的欣賞能力、水平不同,這畢竟是和每個人的文化修養、受教育程度、偏好度及很多其它因素有關,但美――真正的美是雅俗共賞的。

讓我們再來研究一下傳統民族文化價值的多重性。首先是原創性,審美文化必須是體現一定的審美意識而又能給人以美感享受的文化,從這個角度看問題,我們就會發現詩、樂、舞等藝術和人體裝飾、韻律美、和諧美,都是來自民間的,都是各族人民群眾創造。中國歷代著名的詩人、畫家、戲劇家、書法家等所留下的詩文理論、繪畫理論、戲劇理論、書法理論、音樂理論中,也包含有豐富的美學思想,通常還是美學思想中的精品。設計師應該充分學習這些寶貴的知識。其次是蘊藏性,傳統美學活在民間,新美學誕生在民間,因而民族民間美學這個寶庫的蘊藏量特別豐富。所以設計師從中獲取的設計源泉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藝術需要創新,藝術本身又存在延續性。但這種創新不是一味的否定前文化,這種否定應該是肯定的否定,確切的說應該是揚棄。古人說的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就指導我們用優秀的民間文化去設計出優秀的作品來。

在當今的信息時代,現代藝術與現代科技對現代設計都產生著深遠的影響,但無論怎樣的發展,它都無法脫離傳統文化、民間美學對它的深刻影響。也就是說,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社會性和歷史性的傳統文化,不但無時不刻地影響著現代藝術運動,而且也直接影響著現代設計運動。在藝術與設計領域,中華文化對世界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現代主義設計發展的高峰——包豪斯,就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包豪斯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對中國的老莊學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且還把老莊哲學,應用到教學和設計實踐中去。有一個曾經在包豪斯的歷史上產生過重要影響的人物,他就是瑞士畫家約翰·伊頓(Johannes
Itten)。他對東方哲學,尤其對中國的老子、莊子的哲學思想頗有研究,他在教學中還引導學生從東方的、中世紀的藝術中學習古代藝術的精神趣味,甚至讓學生練氣功。中華文化不僅僅只是停留在藝術的作品表面中,而是在某些方面已成為藝術作品的靈魂。很多世界優秀的服裝品牌,在它們的某些設計中,多多少少都可以看到一些中華文化的影子。有時,當你在街頭巷尾看到黃頭發,藍眼睛的外國友人穿著我們的唐裝時,你不禁也會驚嘆這不同的風韻,不禁也能感觸到這美果真是不分國界的。所以傳統民間文化的巨大魅力,以及它的廣博性都應是我們所繼承、發展並傳播的。

數千年以來,大量的哲學家、美學家、藝術家不斷在這一領域進行探索,從而形成了獨樹一幟,博大精深的中國美學體系。這個體系所蘊藏的傳統文化的精髓一直在影響、制約和調節著我們的審美觀,而這種審美觀是由這個民族的生活方式、習俗、制度、倫理道德、審美習慣等一系列因素決定的。所以,要成功的運用民族民間中美的因素,就首先要求設計者深深的愛著這個民族,理解這個民族,熟悉這個民族。這樣才能夠帶給我們豐富的美學思想、多元的傳統文化和對工藝、設計、美的規律的進一步認識,並能夠使我們從中提取許多有用的資料和新的啟發。

⑤ 如何讓傳統藝術更好地融入現代生活

近年來,國潮文化的興起滋養了傳統藝術的土壤,越來越多的國人,特別是青年群體開始關注傳統文化、走進傳統文化。穿梭於大街小巷,經常會看到身著漢服出行的年輕人。一首首具有鮮明民族古典風格的歌曲正通過網路悄然走紅,一個個國潮品牌更是成為消費時代的新寵。如今,國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喜愛,已經成為了當下最顯著的社會現象。

國民文化的自信離不開國家政策的積極引導,在7月16日出版的第14期《求是》雜志發表了題為《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文章,從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傳承與創新的角度,指明了中國文明歷史研究的方向與路徑,增強了堅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強大自信,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了文化動力。

在幾千年的歷史流轉中,傳統藝術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美學積淀打動過無數人。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曾經燦爛的傳統文化在青年人當中一度被貼上了復古守舊的歷史標簽。究其根源就在於當代年輕人不能接受其刻板、無趣,沒有現代元素的表達方式。河南電視台節的「水下飛天」、「端午奇妙游」等節目,在堅守傳統文化、藝術本體的前提下融入時代審美和價值,顛覆了人們肆迅對傳統文化的固有認知,在年輕群體中迅速走紅破圈首雹信。這就充分證明了傳統文化並非曲高和寡,一旦遇到大眾喜愛的表現形式,就能碰撞出新的火花。

放眼當下,00後已逐步邁入職場,90後開始成為社會中堅力量,由他們組成的新生代用戶群體追求個性化、注重生活品質、強調文化歸屬感、喜歡劃分興趣圈層。傳統文化想者輪要更好的觸達年輕群體,藉助互聯網平台的數字化宣傳技術無疑是最好的形式。以深受青年人關注的成人素質教育平台大鵬教育為例,該平台以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滿足青年人渴望從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的迫切需求,利用數字化課程和直播互動等多媒體方式,為傳統藝術的表達注入時代新活力。

在大鵬教育看來,傳統文化曾經在青年群體中的弱勢除了內容表達缺乏新意外,更重要的是缺少具備時代屬性的傳播渠道和表達方式。以國畫、書法為例,傳統的學習和傳播方式多依賴於個體的口傳親授,形式單一且傳播力相當有限。年輕人感知不到藝術的魅力,因此很難吸引他們關注。線上直播、互動等形式的出現打破了時空限制,真正實現了讓藝術的美感觸手可及。妙筆生花、實時互動、即時教學,不僅延展了傳統藝術的舞台,更以其互動性、趣味性,拉近了年輕人與傳統藝術的距離。

⑥ 如何在設計中體現傳統元素與現代元素結合

最重要還是創意靈感~其次就是基本功~

1.傳統思維方式在設計中的運用 中國的傳統文化,強調「天人合一」,「渾然天成」,「物我不分」和「因勢就成」。其思想發源於先秦的道家,儒家以及禪宗理念,是原始朴質的混沌思維方法論的基本核心。現代科學理論中所包含的概念和思維方法,與中國民族文化中所蘊含的注重整體、和諧、相對、轉化的傳統思想方式是相當吻合。傳統的繪畫理論和設計原理與這種思維方式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古代太極圖中的陰陽回轉,青銅器紋飾的抽象多義,國畫中大寫意虛實相生,無不透出這種思維方式的精髓。我們知道傳統思維方式轉化到設計上,往往會促成一個具有現代審美追求的新創意產生。 創意是指點子、構思、立意,是設計的生命所在,是藝術性、創造性傳達信息的工具。我們的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能夠把作品的創作思維糅合到中華民族傳統的自然觀、哲學、思維方式中,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產生。在設計中,好的思維意念的生成,是能夠超越任何阻礙人類之間相互交流的因素,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讓人類彼此之間更加了解,增進溝通,達到更高層次的彼此交流。

2.傳統用色在設計中的運用 不論在傳統藝術或是現代設計作品中,色彩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設計師除了要知道色彩的基本原理和運用技巧外,還要知道不同年齡段的人,不同性別的人對色彩喜好的差異。由於受到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戲劇、臉譜、民間木版年畫等的色彩以及本民族審美觀的影響,在現代設計中,我們的用色大多使用暖色系列中的紅色、橙色、黃色等純色。而純色系列從遠古時代起就是我國本民族的傳統用色,是任何時代的物品上所最常用的顏色。人們喜愛紅色,紅色熱情奔放,象徵喜慶、幸福、吉祥。比如我國的五星紅旗,結婚時用的紅色喜字等,紅色已經成為中國的另一個代名詞,被熱情地稱做「中國紅」。在現代包裝中紅布、紅綢、紅紙、黃色繩帶也隨處可見。因為現代與傳統是一脈相同的,穩定而持久。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標志,就是採用的紅色,象徵中國人民喜迎奧運的熱切心情。受到了當今世界各國人民的接受。純色的使用也是和現代追求清潔環保,追求自然健康有著內在聯系的。

3.文字在設計中的運用 文字是我們祖先為了記錄語言、事物和交流情感而發明的視覺文化符號。文字的形態,受書寫工具和材料的影響而不盡相同,同一文字,字形各異。不論傳統藝術或現代設計作品都離不開文字,當今的文字被大量應用於視覺傳達領域,所傳遞的信息需要迅速、清晰、直觀。文字的醒目、生動是抓住消費者視線的重要手段,因此字體設計在現代設計中就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時,在現代設計中的大量運用,也使得傳統的字體本身在設計上得以重生,延續了設計的文脈。使字體本身形式更加現代化,更有時尚魅力。更有親和力,因而利於人們對設計作品的認可接受。

當今一些設計作品,在文字的設計上更加註重「形」和「意」的結合,在現代漢字藝術設計中,通過運用形與意的互相借用進行轉化的方法,就出現了許多優秀的設計作品。這已成為一種流行的現代設計方式。比如,將「商」字中的「口」轉換為現代商業產品上使用的條形碼;漢字「家」的設計,「家」字右下主體部分外形與中國東南沿海輪廓相吻合,而「家」字最後一捺其位置與形狀與台灣地形輪廓相替換;把漢字「喜」與香港的英文單詞「HONGKONG」結合設計的作品。通過借用較具象的圖形,形成以形表意的精神內涵。 今年上海世博會的會徽,就是以傳統元素的漢字「世」為基礎設計的,其中暗含三人合臂相擁的圖形,象徵著「你、我、他」和全人類,傳達著世博會「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現代理念,洋溢著崇尚和諧、發展的現代追求。

4.傳統圖形在設計中的應用 圖像是人類認識自然和描繪自然的一種方式。人類是通過圖像來識別自己周邊的事物,同時也通過圖象來傳達自己對美的嚮往。視覺傳達離不開圖形,圖形是最基本的工具。由於圖形具有形、色的外觀視覺形態及本身所包含的具體實際意義,對人的感知與邏輯思維產生刺激,從而更具有感染力和視覺沖擊力,使人們留下持久的記憶。圖像的喚起能力也優於語言,具有喚起各種情感的力量,從而使視覺傳播更加有效[2]。 在我國,圖形大致可以分為民間和傳統兩大部分。民間圖形包括年畫、剪紙、壁畫、皮影、民族服飾、臉譜等等;傳統圖形包括原始岩畫、彩陶、青銅、金銀錯、畫像石、敦煌壁畫、秦俑、瓦當和書法等等。我國的傳統圖形是歷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和智慧結晶,其創意獨特,技藝精湛,形式豐富多樣。今天有很多的設計作品,就運用了具有鮮明地方傳統風格的中國民間藝術圖形。是從設計文脈上繼承了傳統元素。一些成功運用了民間藝術元素的設計作品,使中國老百姓體會到一種親切,使外國人感到一種新奇。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標志,就是既有國際化的現代感,又有民族內涵的經典圖形。體現著傳統元素與現代元素的共生。一個舞著的人形,跳躍著進入了全世界人們的眼簾。印章的形式、文字圖形化、書法漢字,這些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圖地反轉形式的融合運用是成功的,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

⑦ 求論文:中國傳統圖案融入現代標志的意義

參考論文:3552字

中國傳統圖案融入現代標志的意義

摘要:現代標志設計作為標識符號,反映著民族、國家、地域等不同的特徵。我國傳統圖案藝術源遠流長,如何運用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為現代標志設計服務,使我國的現代標志與傳統圖案能更好的結合、繼承。
關鍵詞:傳統圖案 現代標志設計 形 意 神

正文:傳統是文化的沉積,沒有文化的長期積累和傳承,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文明。我國傳統圖案藝術源遠流長,發展到今天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早在文字誕生之前,人們就開始使用圖案符號來傳達思想與溝通感情,如新石器時代的彩陶紋與刻繪在崖壁上的岩石刻等等,這一些不僅記載下了人類最初對自然界的理解與認識,同時也成為了人類最早的圖案藝術。中國的圖案藝術不僅起源早,而且不斷得到發展,雖然時快時慢,但從未中斷,如商代青銅器上的饕餮圖案;春秋戰國時期的蝌蚪文、梅花篆;漢代漆器上的鳳形、唐代的寶相花紋以及後來出現的金文形態等。中國傳統圖案資源是極為豐富的,它們在自己的發展和演變中,既有一以貫之的脈絡,又有多姿多彩的風貌,它們以其多樣而又統一的格調,顯示出獨特、深厚並富有魅力的民族傳統和民族精神。這些圖案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的發展而不斷的沉澱、延伸、衍變,從而形成中國特有的傳統藝術體系,這一體系凝聚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精華,同時也體現出了華夏民族所特有的藝術精神。如何運用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為現代標志設計服務是值得探討的……
現代標志設計是一種特殊文字或圖像組成的大眾傳播符號,它的基本功能是以圖案傳達信息,表現其內在的質量、特點,而以之作為溝通的媒介。標志設計的過程是一個將創意視覺化、符號化的過程,思維根據設計意象對圖案進行挑選、變換、組合,將圖案進行有機的關聯、編碼,使之形成特定的符號系統。它借鑒和運用原始圖案,並賦予原始圖案以更高的藝術價值。現代標志設計是人類文明高容量的載體,是人類文化的縮影。縱觀歷史,從原始社會的記號到圖騰,從商周的象形符號到秦漢的印章,再從唐宋的幌子到明清
的洋化標志,標志的這些變化無不體現了當時整個社會的歷史文化狀況。我們在進行現代標志設計時可以借用那些具有象徵意義的原始符號來體現某種意趣、情感和思想;或者將原始符號的某些元素進行變化、重組和出新,使其具有傳統的形似和神韻,又有現代設計的意味;或是將傳統圖案滲透於現代標志設計的方法之中,進而體現出某個地區、某個民族的氣質、精神和理念。
現代標志設計就是在方寸之間盡顯無盡的意趣和思想,在交流與交換中傳達出很強的符號性和象徵意義。在標志設計中,對傳統圖案的借鑒和運用不能理解為簡單的修飾加工和復制拼湊。取其「形」自然不是簡單的照抄照搬,而是對傳統造型的再創造。這種再創造是在理解的基礎上,以現代的審美觀念對傳統造型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煉和運用,使傳統圖案不斷延伸、衍變,從而得到自己想要的圖案;或者把傳統造型的造型方法與表現形式運用到現代設計中來,用以表達設計理念,同時也體現民族個性。中國的現代設計藝術要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子,必然是建立在中國的傳統基礎之上的,香港的一些著名的設計師成功之路就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然而,繼承並不意味著拘泥,幾千年的文明史固然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多姿多彩的藝術寶庫,但一味沉迷在傳統的襁褓里,在我們的設計中單純的奉行「拿來主義」,沒有新鮮血液的注入,將會導致民族傳統藝術發展的停滯,最終只能使我們的時代留下大批的古董拷貝,而無設計可言。
對傳統的繼承是必然的,而我們該如何繼承呢?這首先需要我們對中國傳統造型藝術做一個深層次的考量,我們可以從「形」、「意」、「神」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和運用。
形,即從中國傳統圖案中汲取他的造型方法。 標志設計不僅是實用物的設計,也是一種圖案藝術設計。它與其它圖案藝術表現手段既有相同之處,又有自己的藝術規律。為使標志在視覺上富有美感,要充分發揮標志特有的表現手段。如打散、切割、錯位、變異、諧音、一形多義、正負形反轉、負形的利用、追求圖案的完整、運動感、多用曲線、散點透視等,以及使用借筆、借形的技巧,除了開發內涵之外,在形式感上形成良好視覺美感以及合理的空間、合理的比例、合理的虛實。在合理運用現代標志設計的審美觀後再對傳統圖案中的元素加以改造、提煉、運用,使其富有時代特色。在標志設計過程中,我們應該對形加以重視和運用。正如陳漢民先生說所講:「重視標志的作用和提高標志設計水平畢竟不是一回事。任何比喻和象徵都不是比喻物本身,但是它形象化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更深化了內涵。」所以說,在標志設計中,如果缺乏特色,形象平凡,只是圖案和文字的拼湊,就談不上形象化和深化內涵了,也就出不了好作品。中國傳統圖案是植根於中國民族性、地域性的傳統藝術淵源中的,他們與現代圖案的造型方式有著許多不同的地方。
1
將傳統圖案元素衍生後,再運用到現代的標志設計中,香港的設計大師靳埭強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典範(圖一)。他的「靳棣強設計有限公司」的司標,就是在公司「以人為本」理念的同導下,採用了代表「同心雙合,彼此相通」的「方勝」這一傳統吉祥圖案作為其基本框架。司標原形取至「方勝」, 「方勝」是中國特有的吉祥文化圖案化,它表達了同心雙合,彼此相通的美好意願,常結合「盤長」圖案以傳達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相輔相成的哲學思想,這是一種積極向上,對追求幸福生活的情感寄託,因此在民間廣泛應用。但靳棣強先生敏銳的視覺感受力以及他對傳統圖案內涵氣韻的深刻感悟力,使他沒有對原形如實照搬,而是經過了形的提取、衍生和再造,使司標更加具有東方民族個性,也更加適應以後的展開使用,這對於我們來說何嘗不是一種成功的啟示!因此,陳漢民在評價該司標時說:「我認為靳先生這一設計之所以成功,其一,是民族性和現代感的結合,且自然貼切,無牽強之感;其二,司標注重理念,內含容量大,富有哲理,供人聯想;其三,形象可變異性,而且應用很好。當然,這首先是原標的『功勞』。」
意,主要指象徵,在中國傳統圖案後面,蘊藏了更多更深的吉祥寓意。人們之所以歷代不厭其煩地反復描摹一個圖案,不僅僅是因為其具有審美意義的外形,而是在這些我們看得到的圖案符號的背後,往往蘊藏著深層的象徵意義,圖案符號只是這些內在意義藉以表達的外在方式,是「觀念的外化」。這些意義最初大多源於自然崇拜和宗教崇拜,進而衍生出期盼「生命繁衍,富貴康樂、祛災除禍」等吉祥象徵意義,正是由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企盼,正是由於人們對這種「意」的執著追求,才使「形」得以代代相傳。例如中國聯通公司的標志(圖二)就是採用了源於佛教八寶的「八吉祥」之一「盤長」的造型,取其「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相輔相成」的寓意來表示聯通聯通公司的通信事業無以窮盡、日久天長。該標志造型中的四個方形象徵著四通八達、事事如意;六個圓形象徵著的路路相同,處處順暢;而標志中的10個空處則有圓圓滿滿和十全十美之意。這種吉祥寓言的應用,使圖案的設計多了一些文化的氣息,增添了一份親和力。
神,即把中國文化的精髓融入到現代設計中。不論是彩陶上稚拙的鳥紋和蛙紋、青銅器上的獰厲的饕餮、還是漢代漆器上飄逸的鳳紋,在經歷了漫長的時間的淘洗之後,仍然承現出一種驚人的生命活力,感動著我們現代人。而這種神韻的承傳來源於中國傳統的造型觀念,即中華民族特有的哲學觀念和審美意識。我們在掌握傳統圖案語言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思想,把握中國的人文精神,結合當代的社會需求,創造一種成熟的、全新的、原創的、表現一個民族文化精神的藝術語言。對傳統造型的一種淺層次的發展和提升,而一種新的民族形式的創造,是需要我們擺脫美學傳統的物化表
2
相,進入深層的精神領域去探尋的。我們只有在深入領悟傳統的藝術精神、充分認識來自現代西方的各種設計思潮的基礎上,兼收並蓄,融會貫通,尋找傳統與現代的契合點,才能打造出符合新時代的民族形式,才能找到真正屬於我們本民族的同時又能夠為國際社會的所認同的現代設計。2008年的申奧標志(圖三)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範例,整個標志造型沒有對傳統造型的直接借用,而是運用了中國特有的介於似與不似之間寫意手法,恰到好處地傳遞出「中國結」和「運動員」兩個意象,標志不僅體現了中國特有的風采,同時也得到了世界的認同。
結束語: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傳統圖案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是我們取之不盡的源泉,只有傳統才是民族固有的、切實的發展基礎。傳統圖案更是現代標志設計是取之不盡的藝術寶庫,在此基礎上發展我國的現代標志設計,是我國的現代標志走向世界,世界認識中國的一個重要橋梁,也是現代標志設計擁有顯赫的地位與價值。
參考文獻:
1、呂中元、彭年生 中國標志創意(M) 湖北出版社
2、包裝設計 116期 圖騰與標志的意蘊 柳林
3、包裝設計 120期 中國傳統圖案與平面設計 向艷喬
4、http://phto.cnool.net/design/pinglun/show_pinglun.asp?pinglun_id=2709

閱讀全文

與什麼傳統藝術已經融入中現代元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8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