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天人合一的宇宙觀
分類: 文化/藝術 >> 歷史話題
解析:
怎樣理解中國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觀。
「天人合一」是易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對於「天人合一」概念的含義,在《四庫全書》中有200餘條明確表示「天人合一」的資料,發現「天人合一」中的「天」字包含著以下的內容:1.天是可以與人發生感應關系的存在;2.天是賦予人以吉凶禍福的存在;3.天是人們敬畏、侍奉的對象;4.天是主宰人、王朝命運的存在;5.天是賦予人仁義禮智本性的存在。但今天的人們把「天」理解為自然界,認為「天人合一」就是「人與自然合一」的內容,一條也沒有。 「天人合一」是以「天—人關系」為中心思考宇宙和人生問題,它是一種世界觀和宇宙觀,是一種思維方式,代表一種值得追求的人生境界。比如哲學家馮友蘭把精神境界分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而自覺作為宇宙一員的天地境界是人生最高境界。再如歷史學家錢穆認為,「天人合一觀」是整個中國思想之歸宿。
「我國哲學中最深奧難知最廣博精深最內在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理論,其源頭處即是老子《道德經》,即是本章(指六十八章)的『配天』,以人合天,而絕非以天合人。是天人和諧,而絕非人定勝天,人類只能依照自然界(天)自身存在的規律,去適當地選擇與『改變』自然,去適應自然,而絕不是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現,對大自然予取予奪,隨意改造。」「當今許多有識之士有鑒於此,熱切地呼喚:人類復歸於自然,復歸於大道。實是歷史辯證法的必然趨勢。」(《老子傳真》第449-450頁) 老子「配天」思想的深邃處,在於高度理性自覺地進而自然地以「人之道」配合於「天之道」,即以人合天,這是古代善為道者至高無上的准則與所達到的人生境界。如此,「德交歸焉」,「天」與「人」同歸於道。就是說「配天」的結果,使人與天從相分、相抗而與天合一,天人一體,天人和諧。「天」「人」同歸大道的至高境界。 「學不學,以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也。」(六十四章)學習世人所不學習的,用以免除眾人的所以過錯,用以輔助萬物的自然,而不敢妄為呀! 「輔萬物之自然」,就是順從於萬物的大道自然之勢,而「勢成之」。「勢成之」就是「輔」的結果。萬物的生長、發展趨勢,我們只可「輔」之而已,不可幫倒忙,「不可盲目從事,不可率意妄為,不可斗辯消極放任,不可聽天由命。」(《老子傳真》第423頁)「輔萬物之自然」,一切按照「自然」的本性辦事,一切按照客觀規律辦事,求得主觀與客觀的一致,在嚴格遵循「天之道」、「輔萬物之自然」的原則下,客體第一,服從客觀真理,從而充分地發揚人的自主性,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此兩者之間的關系即「輔」而不可妄為,以體現「配天」的作用。「人」與「天」同歸於大道自然的目的。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恆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恆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恆德乃足,復歸於朴。」(二十八章)知道它的雄,持守它的雌,成為天下的溪流;成為天下的溪流,永恆的德不會離失,復歸於嬰兒的狀態;知道它的白,持守它的黑,成為天下的模式;成為天下的模式,永恆的德不會差忒,復歸於無極的狀態。知道它的榮,持守它的辱,成為天下的川穀,成為天下的川穀,永恆的德才會充足,復歸於純朴的狀態。 善為道者要「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且要善於以雌御雄,以黑御白,以辱御榮,而把握萬物斗銷耐的全面(整體),得以大道的全面,從而便宛如天下的溪流,宛如天下之模式,宛如天下之川穀。溪流者,以其柔弱低卑,而百川眾流自然歸趨,這樣永恆之德不會離失,復歸到人生之初的赤子、嬰兒狀態,「精之至」、「和之至」,陰陽高度和諧,從而深根固柢、長生久視。模式者,以其昏愚頑鄙,而百姓萬世自然效法,這樣永恆的德不會差爽,復歸到大道、萬物的本初無極,玄德無極,大順自然。於是「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三十五章)川穀者,以其謙虛卑下,而為涓涓細流所匯聚,這樣永恆的德才會充足,復歸於大道、萬物的始初純朴。善為道者,由於能把握大道的整體,從而能復歸於嬰兒的狀態,從而實現自覺的人與天合一的理想效果,實空春現「人」與「天」的同歸之功效。
② 中國「天人合一」思想的利與弊
「天人合一」的思想:
首先,遵循自然天道有利於人類更為准確的給自己定位,避免人類的自我膨脹。人類的生活與自然密切相關,不僅先秦時期如此,即使在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也是如此。因此,人類應該通過認識天道、認識自然,從而准確地把握自我,正如老子所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貴自知,人們認清了自身所處的位置就不會隨心所欲,而是循天時而動,這樣就能
夠避免人類慾望的無限膨脹,從而更好地生存。
其次,「天人合一」的思想作為中國傳統哲學的支柱,
是人與自然和諧交融的基礎,影帆察響著中鋒升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諸多領域,且有利於陶冶情操。這
一產生於中國古代農耕社會的旨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成果和理論認識,一直影響著中國歷代藝術的發展。中國畫的意境表現是一種在天人合一的大宇宙生命哲學的思想基礎上,通過「道」、開合、詩書畫印等因素的相互結合,從而體現大宇宙生命整體性特徵的東方藝術。
此外,「天人合一」思想還作為中國傳統園林藝術的審美理想存在於園林審美意境中,並且以多樣形式滲透融入傳統園林藝術的布局構建中。
第三,自然天道是循環發展的,人類社會亦是如此。春夏秋冬四時不斷更替,月亮陰晴圓缺交替變換,人類社會也是在一個又一個的循環之中逐步發展的。回顧中國歷史,不難發現每一個朝代都經歷了從建立到發展、興盛、衰落最終滅亡的軌跡,而整個社會卻又在這一個個輪回之中得到發展。因此,作為我們單個的人來說,不應過分注重一時的榮辱成敗,而應
該用大視野去看待當下的一切,避免為名利所羈絆,被成敗消磨意志。
最後,還應注意一點,「天人合一」的思想注重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關系,並非只誇大一方而否定另一方。因此,要採取理性的態度去踐行「天人合一」的思想,不應該把態基茄「天」的決定性地位無限放大,否則就會取消人的自主意識,從而陷入迷信的誤區。
總之,「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合理性,並且在當今時代依然擁有生命力,如果我們可以採取「中庸」的態度去接受它,那麼無論是在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方面,還是在調整人生態度方面,都可以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③ 簡述天人合一的藝術思想
「天人合一」為中國哲學思想,儒、道、釋等模薯諸家各有闡述。
天指天空,也指天道,還指自然大道,道家道教所說的天,多指自然、天道。
天人合一,多指人與道合而「天地與我並生罩悔,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也物碼正指天人相合相應。
④ 如何理解「人琴合一」和「天人合一」
「人琴合一」
功底深厚,技術毫無瑕疵,並且對樂曲完成的非常嚴謹。「人琴合一,心手相應稿敬搏,有著剛柔徐疾的風采和輕重強弱的神韻」。最高境界就是一種人琴合一、物我兩忘的自然境界,恰如高山與流水、湖光與山色一樣,完全融合在一起,彈奏出七稿返弦之詩、天籟之音,同自然、天地及蒼宇展開生命和藝術的對話。
「天人合一」
「天」代表「道」、「真理」、「法則」,「天人合一」就是與先天本性相合,回歸大道,歸根復命。天人合一不僅僅是一種思想,而且是一種狀態。
「天人合一」是中國哲學史上一個重要命題,解釋紛紜,莫衷一是。天人合一論,是中國文化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天人合一,就是人與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處,不要講征服與被征服。
(本條目回答摘自《網路》更詳細的「天人合一」解釋,請查閱相關文章。)鍵祥
⑤ 如何理解中國傳統藝術精神
儒家美學的形成和發展,受孔子以「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影響,儒家美學的政治色彩與倫理色彩比較濃厚,強調美與善的統一,功利主義傾向比較明顯。儒家主張「入世」,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憂國憂民,正人正己,崇尚「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儒家美學的代表人物杜甫,盡管杜甫仕途坎坷,政治抱負始終未能實現,親歷安史之亂,顛沛流離,生活困窘,但始終不改初衷。甚至在寫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時的極度困窘中,杜甫所祈求的也不是個人的幸福,而是天下寒士的溫暖。受儒家美學的影響,杜甫的詩歌十分嚴謹,講究對仗、工整、格律,如他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四句詩,兩兩成偶,對仗工整,一句一景,彼此並列。
道家美學的形成和發展,受老莊以「道」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影響。道家美學崇尚自然之道,追求個體精神的絕對自由,具有鮮明的超功利傾向。道家主張「出世」。認為真正能觀於天地而體道得道的理想人格應當與天地並生,與萬物為一,與造化同流,與日月同輝,游乎四海之外」 。道家美學代表人物李白,原來也有政治抱負,受到唐玄宗的禮遇,供奉翰林,但政治上並不受重視,又受權貴排擠,僅一年就被「賜金放還」,從此離開長安,遍游名山大川。李白的詩歌充滿了老莊道家的意味,渴望精神的絕對自由,仙與酒成為李白常常吟詠的題材。如「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游名山游」。李白的詩歌風格,不拘一格,揮灑自如,可以看出李白的道家思想飄逸的一面。 禪宗是中國化的佛教。主張「心」是世界的本原,認為「一切法皆從心生」,高揚「心」的地位和作用,主張「遁世」,即避而不入。禪宗認定法由「心」生,境由「心」造,而「心」是空寂的,所以「心」所顯現的世間一切事物和現象皆虛幻不實。禪宗美學的代錶王維雖然受到儒家道家的影響,但更多地受到佛教禪宗美學的影響。王維長期在京供職,官至尚書右丞,晚年篤志奉佛,「退朝之後,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王維的詩里都充滿了濃郁的禪意。如「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正是儒、道、釋三者的不斷沖撞和融匯,影響和決定著中國傳統藝術思想、審美趣味的不斷變化、發展,形成了中國傳統的藝術精神,具體說來包括以下六個方面的內容。
道,中國傳統藝術的精神性。道,為中國古代哲學最高范疇, 道有天道、人道之分。天道是關於宇宙根本問題的學說,人道是人生根本問題的學說。老莊道家側重於「天道」或「自然之道」,孔孟儒家側重於「人道」或「論理之道」,禪學的「佛性」(即心即佛)相似於「道」的概念。天、人統一於「道」,也就是「天人合一」之道。「天人合一」決定了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精神是追求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對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傳統藝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范疇,它不僅是一種人與自然關系的學說,而且也是一種關於人生理想, 人生價值的學說。「天人合一」思想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自然界具有普遍規律,人也應當服從這種規律。此外,「天人合一」還強調人性即是天道,道德原則和自然規律是一致的,人生的最高理想應當是天人協調,包括人與萬物的一體性,還包括人與人的一體性。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最根本的區別之一,就在於前者強調「天人合一」,而後者強調「主客分立」。 氣,中國傳統藝術的生命性。物質的氣被精神化、生命化,這可以說是中國「氣論」的本質特徵。「氣」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但中醫講「氣」,氣功講「氣」,戲曲表演講「氣」,繪畫書法也要首先運「氣」。中國傳統美學用「氣」來說明美的本原,提倡藝術描寫和表現宇宙天地萬事萬物生生不息、元氣流動的韻律與和諧。一方面,中國美學十分重視養氣,主張藝術家要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與學識水平,「氣」是對藝術家生理心理因素與創造能力的總概括。另一方面,又要求將藝術家主觀之「氣」與客觀宇宙之「氣」結合起來,使得「氣」成為藝術作品內在精神與藝術生命的標志。尤其是中國傳統美學中的「氣韻」,極富民族特色,指的是審美對象的內在生命力顯現出來的具有韻律美的形態。「氣韻」范疇,孕育於哲學中重視「氣」和音樂中講究「韻」的漢代,成熟於各門類藝術推崇生動表現事物氣韻之美的魏晉南北朝。「氣韻生動」已經成為中國畫創作的總原則,相當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古典美學的基本特色。
心,中國傳統藝術的審美性。中國傳統美學和中國傳統藝術,一開始就十分重視人的主體性,認為藝為心之表、心為物之君,主張心樂一元、心物一元。因此,中國古典美學和中國傳統藝術,一貫強調審美主客體的相融合一,一貫認為文學藝術之美在於情與景的交融合一、心與物的交融合一、人與自然的交融合一。如李白的「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同時,中國傳統藝術又十分重視情理交融、情理統一。
舞,中國傳統藝術的音樂智慧。遠古的中華大地上,原始的圖騰歌舞與狂熱的巫術儀式曾經形成過龍飛鳳舞的壯觀場面。因而,在中國古代藝術中,詩、樂、舞最初是三位一體的,只是到後來才逐漸發生了分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藝術門類。但是,這種具有強烈生命力的「樂舞」精神,並沒有消失。恰恰相反,這種「樂舞」精神,後來逐漸滲透與融匯到中國各個藝術門類中,體現出飛舞生動的形態和風貌。舞是一切藝術境界的典型。中國的書法、畫法都趨向飛舞,庄嚴的建築也有飛檐的舞姿。
悟,中國傳統藝術的直覺思維。重直覺是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重要特點之一。而這種傳統思維方式,對中國的傳統藝術思維和審美思維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形成了以「悟」為核心的感性直覺的審美思維方式。「悟」是一種最自由的精神活動狀態,是一種體驗有得的創造性思維方式。雖然人人都可具有悟性,但只有博採眾通、功夫不斷,才能達到悟的境界。「悟」,作為中國美學與藝術學的重要范疇之一,在中國傳統藝術創造與藝術鑒賞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並且衍生出「頓悟」、「妙悟」等一系列相關范疇。從某種意義上講,真正的藝術家必須具有「悟性」。藝術家與藝術匠人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前者是以道馭技,而後者是有技無道。
和,中國傳統藝術的辯證思維。中國傳統美學與傳統藝術主張「中和為美」。「和」與「中」這兩個概念,既緊密聯系,又互相區別。「和」是指事物的多樣統一或對立統一,是矛盾各方統一的實現;「中」則是指處理事物矛盾的一種正確原則和方法,是實現這種統一的途徑與標准。 「和」是指多樣統一或對立統一,「和」與「同」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同」只是把同類的、沒有差別的東西結合在一起;而「和」則是由不同的、甚至相反的事物統一為一個整體,也就是追求多樣的統一。因此,避免重復雷同,求異求變,不僅不與求和諧的整體思維方式相矛盾,相反,它正是體現出這種「違而不犯,和而不同」的藝術思維特點。在發現多樣統一而求「和」的同時,中國古代哲人又發現了對立統一而求「和」。與多樣統一相比,對立統一更接近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以對立統一來說明「和」,表明中國古人對「和」的本質認識有了更深入的發展。對立統一思想成為中國古代哲學具有特色的樸素辯證思維觀,並對中國傳統美學和藝術學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正因為如此,中國傳統美學與藝術學的許多范疇都是以對立統一的形式出現,如「剛柔」、「虛實」、「動靜」、「形神」、「文質」、「情理」、「情景」、「意象」、「意境」等等,其中,偏於精神性的一面,更多地在矛盾統一中處於主導地位,如「形神」中的「神」,「情景」中的「情」,「意象」中的「意」等。正是這種閃爍著中華民族理性智慧光芒的辯證思維,對中國傳統藝術和美學思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並且形成了中國傳統藝術和美學思想中極富有民族特色的辯證和諧觀--「和」。這種「和」的境界,在儒家來說更多地強調人與社會的和諧,主張情與理的統一;在道家來說更多地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主張心與物的統一;在禪宗來說更多地強調人與人心的和諧,追求心靈的澄凈,「即心即佛」。這樣的「和」,從個人到社會,從人文到藝術,從天地萬物到整個宇宙,無不貫通。 「天人合一」的和諧美,顯然是中國傳統藝術的最高追求。中國美學要求美與善的統一,而所謂善的最高境界,儒道兩家雖各有不同的說法,但歸結到最後,都以「天人合一」為最高境界,而所謂「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正是一種審美的境界,一種真善美統一的境界。
⑥ 你們是怎麼理解「天人合一」的
「天人互泰」的當代價值與世界意義灶滑斗
本報評論員
筆者在《天人互泰》中看到「天人互泰」一詞,即聯想到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與「天人互泰」僅二字之差,均屬自然辯證法的觀點。「天人合一」源自古代莊子的「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思想,代表著古代樸素辯證的自然觀。「天人互泰」是現代哲學學者梁缺在《天人互泰》中「天人互泰,方存浩長」的哲學理念,是現代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天人互泰」是在「隱磨天人合一」基礎上的演進和變讓爛奏,是傳統哲學思想的一種繼承與發展。
「天人互泰」自然觀是指天與人、人與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諧美好的常態關系,即天人統一的共同體關系。《天人互泰》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科學的方法,堅持真理,按先後順序論述了自然史和人類史,將人與自然關系作為研究對象,從分析人對自然的認識和改造出發,描述人與自然關系的圖景,考察人類在自然整體中的作用。它涵蓋了天地自然、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三大領域的知識,揭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關系的一般規律,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的統一。
⑦ 如何理解中國傳統藝術精神
必然要通過中國傳統文化來解釋這個問題,儒家和道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根源的影響。所以中國文化的進程就是中國傳統藝術的進程。
它有許多的特點,像天人合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創制意境。
體現在國畫上就是意存筆先,畫盡意在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氣韻生動。
這是一些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道家之「道」,尤其是莊子之所謂道,從抽象上去體悟時,是哲學的、思辨的;從具象上去把握時,是藝術的、生活的。是故莊子之道,本質上是最高的藝術精神。這一藝術精神的旨趣,意在成就藝術的人生,使人生得到「至樂」、「天樂」,從而在精神上實現真正的解放與自由。因此,莊子講「心齋」與「坐忘」,講「物化」與「物忘」,講「忘我」與「喪我」,教人以虛靜之心,不譴是非,脫離世俗的沉濁,「而游乎四海之外」,以達「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境界。由是而觀,莊子是最具藝術精神的思想家,而莊子思想中的藝術精神,在中國繪畫藝術中又得以最生動地展現出來。
莊子的藝術精神,原本不在藝術創作,而是落實於人生態度上,錢穆先生對此有見道之言:「循莊子之修養論,而循至於極,可以使人達至於一無上之藝術境界。庄生之所謂無用之用,此惟當於藝術境界中求之,乃有以見其真實之義也。」(語見《老莊通辯》)雖然,莊子不言藝術,卻對中國藝術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尤以水墨丹青,由魏晉時人物轉向山水,至宋而後山水畫成為主流,受庄學影響至大。山川大地清潔秀美,不似人間污濁世界,實宜於安頓人之心靈,也宜於激發人的想像力,天然山水成為審美對象、描摹對象自在情理之中。山水畫中的逸品,所表現出的空靈玄遠之意境,乃是畫者在忘我、喪我狀態下,以「虛靜之心」觀照天地間「素樸之美」的影像呈現,與莊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純藝術精神正相冥契,它完全擺脫了傳統筆墨技巧的束縛,進達到人與自然諧和統一的境地。人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由此也就獲得了精神上的無限自由。所以說「山水畫的出現,乃庄學在人生中、藝術上的落實。」徐著循庄學而「體道」,詮釋探討「氣韻生動」、「魏晉玄學與山水畫之興起」、「唐代山水畫之發展及其畫論」、「荊浩之筆法與山水訣」、「逸格地位之奠定」、「郭熙的山水創作體驗」、「宋代的文人畫論」以及「環繞南北宗諸問題」,皆是從宏大處著眼,於深細處用力,見解獨到,不同凡響。
⑧ 如何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
中國古代的先哲們對自然、人及其相互關系的研究和總結所形成的思想,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奠定了深厚的哲學基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趨勢。在長期的歷史演變中,中國人從思想上逐步形成了「天人合一、以人為本、剛健有為、以和為貴」等觀念,這些觀念來源於自然,強調自然與人的統一和諧,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並最終使我們的傳統藝術形成了一個不同於西方的藝術體系。
1.強調作品的整體意識
對作品整體爛碼基意識的追求來源於人們對周圍世界的認識,我們祖先認為:人和自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一種親和關系,人們可以從自然界中獲得身心飢謹的愉悅,得到心靈的寄託。在進行藝術創作時,通過將個體置於自然環境中,實現個體與自然的融合。
因此,以這種思想為指導的中國傳統藝術,在創作中講究作品的整體之美,注重作品或造型的整體氣勢表現(而不是對客觀對象的事無巨細的描繪),這與西方文化強調個體之美,強調作模念品的形象、生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