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淺談什麼是藝術,藝術是什麼
藝術是什麼?什麼是藝術?曾被稱之為是藝術的有千萬之多,但要想知道藝術是什麼、便要先明晰什麼是藝術,那麼什麼是藝術呢?
我以為藝術家獨有的審視便是藝術,對、審視,作為動詞的審視。審視這個詞有時間性,所以重在當下,藝術發生於當下,但形存於將來。但當藝術形存於眼前的時候,此藝術便不存在了。所以不如這樣說:「藝術存在於、它正以各種形態而存在的過程(其中包括非常重要的思考/審視過程)」。
那麼藝術是什麼呢?藝術是藝術家在當下對當下的審視結果,但藝術並不是某件藝術品,而是凝結在「藝術品」之中的、藝術家的審視。所以在藝術市場所拍賣的「藝術品」並不是最絕對意義上的藝術,藝術一直都在藝術家那呢。
2. 藝術前加什麼動詞來修飾比較合適
詮釋藝術
3. 藝術和設計的區別是什麼
1、目標不同
藝術應該打破傳統,發人深思。技法越好思想體系越成熟這個繭就越堅硬,想打破它就會越困難。
設計必須構圖合理,色彩搭配要講究,使用的字體要推敲,圖案要取捨,符合物理學規律。各個方面要能達到一種「和諧的張力」,才能是好的平面設計作品。
2、特點不同
藝術,形象把握與理性把握的統一、情感體驗與邏輯認知的統一、審美活動與意識形態的統一。
設計,設計的速度、設計的准確性、設計的信息量。
3、分類不同
藝術,藝術可以分為造型藝術、表演藝術、綜合藝術和語言藝術四大類。
設計:
(1)溝通設計
溝通設計(Communication Design),有時也稱為溝通藝術(Communication Arts)或是視覺傳達設計(Visual communication)。
(2)平面設計
平面設計(Graphic Design):是CI系統的視覺表現化,通過平面的表現,突出企業文化和企業形象。
(3)三維設計
三維設計(3D Design):是一個廣泛的種類、然而並不常用、在三維設計當中、多以電腦動畫、工業或建築設計的三維模型為主要創作的項目。
4. 藝術用英語怎麼拼
藝術:art
班會:class session (session較meeting 而言更有開會之意,meeting 常用於集會參加活動之類)
升旗的動詞片語是raise a flag,如果是用於名詞是flag raising (ceremony )一般加上ceremony比較正式。
5. art怎麼讀
讀音:英:[ɑːt];美:[ɑːrt]
art 指進行藝術創作的技能,也可指某人做某事的能力,多為通過學習、操練等而獲得。
n.
藝術,美術(尤指繪畫、雕刻、雕塑); 藝術作品; 美術作品; 藝術技巧;
v.
即you are,對一人講話時用;
例句:
The Dunhuang frescoes are gems of ancient Chinese art
敦煌壁畫是我國古代藝術中的瑰寶。
(5)什麼動詞藝術擴展閱讀
art 的同義詞:skill、craft
1、skill 普通用詞,指實際工作或操作中運用的技巧和能力,尤指通過實踐或專門培訓而獲得並熟練運用的技能。
例句:
Reading and writing are two different skills.
閱讀和寫作是兩種不同的技能。
2、craft 指工匠等用手工製作物品的傳統技藝、本領。
例句:
She learned her craft from an old master.
她從一位老匠人那兒學得其手藝。
6. 動詞有什麼特點和作用
詩歌鑒賞及創作中動詞的作用和使用特點
【摘要】在鑒賞和創作詩歌時,受字數的限制,詩歌語言通常要做到音、形、意的統一,即要言簡意賅,以少勝多,注意詞語的錘煉,又要講究節奏、押韻、平仄,講究抑揚頓挫,回環蘊藉.因此在鑒賞和寫作詩歌時,特別要注意動詞的作用和使用的.
作品成功的一個標志就是把人(物)寫得生動、形象、准確,從而給讀者留下深刻的「活」的印象.那麼「活」的標志是什麼呢?那就動詞的運用.從直觀的、形象的角度來看,人和物「活」的主要標志是「會動」「能動」.動詞是體現人、物這一特徵的主要語言成分.捕捉人、物具有動感的行為、動作、狀態,選用准確恰當的動詞是文章表達生動形象且富有表現力的關鍵.從語法角度講,動詞在句子中常常充當謂語或謂語中心語,是句子的核心部分.「主語可以在一定語境中省略,而謂語不能,句子中許多成分都在不同程度的圍著謂語轉.」從修辭和表意的角度看,謂語在表情達意方面是句眼,主語的種種行為、動作、性質狀態、名稱屬性等都要靠它來表現.古人所講究的「煉字」,實際上主要即是對謂語動詞的錘煉.
詩句中,某字因用得貼切、精采而使全句生輝者,謂之「詩眼」.如果我們稍加留意的話,不難發現,在古詩詞中充當詩眼的,有相當一部分是動詞.由於動詞的作用,使某些詩句因之而成為名句,我們謂之「動詞效應」.古人是深諳個中三昧的,從「苦吟詩人」賈島的名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及關於「推」和「敲」的傳說中,足見古人在詩句動詞上的「煉字」功夫.
動詞的選用, 是語言藝術化的一種重要手段, 在寫人、狀物、敘事中, 都起著重要作用.要使詩歌生動感人,必須運用確切有力的動詞表現運動狀態的事物, 盡量避免把運動狀態的事物寫成靜止狀態的事物, 這樣會使所報道的詩歌事件活起來, 語調也會顯得生動活潑.詩歌正是注重選用精彩的語言描寫事物動態, 善用活躍的動詞,使事態、物態、情態躍然紙上, 給受眾以動態美.特別是對現場詩歌來說,更要求有動態感.
總之,我認為動詞的運用好否,直接關系作品的成敗.下面就這一問題,結合自己的寫作體會簡單分析如下:
一、動詞在作品中運用得當,能體現事物的立體感,增加詩歌的三維效應.
動詞具有極強的表現力,文章生動與否,全憑動詞的運用,可以說動詞是文章語言藝術的靈魂.如「數峰無語立斜陽」中的「立」字,便把本來處於靜止狀態中的山峰寫活了.山峰本不能言,偏以「無語」稱之,已有一層意味在里邊了,而一個「立」字則把晚山由「無生體」描摹成「有生體」,從而使之神態畢現.從以上的舉例分析可以看出,僅一個簡潔的動詞就使其所塑造的物或人呈現出立體感,從而具有了一種浮雕美.
詩的藝術生命在於形象.詩詞的語言不是思辨的語言,而是可感的語言;不是抽象的論理,而是形象的陶冶.而動詞正是塑造生動形象的重要手段.動詞能使某些形象由「無生體」變為「有生體」,由「無情物」變為「有情物」,甚至賦予形象以人的特徵.如「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曹植《七哀》)一句,動詞「徘徊」不僅使月光有了生命,還給月光蒙上了一層淡淡的感情色彩,把月光由「無情物」描摹成「有情物」,那種孤獨、寂寞、惆悵的情態具體可感.這里若換用形容詞的話,或許也能夠使語意通順,但卻絕對不會象現在這么生動.因為這里動詞把「自然的和感性的東西用精神現象的形式表現出來,因而高尚化了」(黑格爾《美學》),所以它能渲染詩的情緒和氣氛,加深詩的意境,能更具體可感、生動傳神地表現出形象中某種潛在的情感.而這種情感,其實是作者感情的外化,是作者藉助外部形象寄託內心情緒的結果.
動詞在詩句更突出地表現在物的人格化中.如陸游《村居書喜》「花氣襲人知驟暖」句中的「襲」字,因為使用了人格化動詞,從而使「花氣」有了鮮明的形象性和可感性.又如王安石的詩句「月移花影上欄干」(《夜直》)和「日催紅影上簾鉤」(《午枕》),兩句用了同樣的構思和句式,而其中的動詞「移」和「催」,都在物的人格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杜甫《宿江邊閣》中「薄雲岩際宿」一句,是根據何遜《入西塞示南府同僚》中「薄雲岩際出」句「點化」而成的,杜甫把動詞「出」改為「宿」,立刻使詩句變得形象生動、立意新奇,足見「描摹效應」的作用.
動詞具有把靜物寫動,使物含情,使物人格化等功能,這種功能在塑造生動形象方面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而詩的藝術生命正是在於形象,因此「描摹效應」在詩句中的作用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動詞還可以使結構嚴謹,特別是活用的動詞,更具有關聯及形象作用.
大多數的人在寫作時通常會暴露出一個重要的弊病,即關聯詞過多.關聯詞過多容易造成語義牽強,不聯貫,且沒有新意,而動詞恰恰可以起到聯繫上下文的作用,它可以有機地保持上下句的銜接,使文章更顯生動形象.如:毛澤東的《沁園春·雪》中「望長城內外」的「望」,「惜秦皇漢武」的「惜」均具有引領下文的作用.
在詩詞中,有許多形容詞被活用為動詞.而因為這些活用動詞往往在詩句中構成一個「使動結構」,所以我們稱這種現象為「使動效應」.活用動詞因為兼有動詞和形容詞的兩重詞意,因而它能起到一詞兩用的作用,從而使詩句的含義顯得更豐富,更能達到動感和質感相結合的目的.例如「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一句,為什麼詩人先後選用的「到」、「入」、「滿」等字都不如活用動詞「綠」呢?原因就在於:詩人既想表現一種動態,又想表現一種狀態,而單純的動詞無法表現狀態,單純的形容詞無法表現動態.在這種情況下,只有活用動詞才能滿足詩人的要求.這正是活用動詞「綠」之所以成為該句警策的重要原因.
動詞不僅能豐富詩句的含義,還能使詩句顯得活潑而灑脫,如「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中的「悅」和「空」,都是使動用法.作者在這里要表現的,是一種忘情塵俗的抽象意境.如何在這十個字中生動而不枯燥地表現出這種深妙的禪悟呢?作者把「悅」和「空」活用為使動詞是很有道理的.若將句子改為「山光鳥性悅,潭影人心空」似也能通,但這里「悅」和「空」只充當一般的形容詞,詩句顯得平淡.把「悅」和「空」活用為使動詞,詩句就顯得輕松而灑脫.
三、動詞運用巧妙,不但能增加事物的形象性,還具有描述傳神的作用.
俄國著名作家托爾斯泰曾經指出,在藝術語言中,最重要的是動詞,因為一切生活都是運動著的.的確,精心提煉的動詞,對於繪景狀物、傳情達意,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唐代詩人李白的寫景名作《望天門山》就運用了一系列動詞,把天門山景物的壯觀非凡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寫作過程中,人物的勾勒主要是通過他們的肖像、動作來表現的.如:長發、大眼、細眉、高鼻、小口、闊耳,亦或再加一些衣飾描寫如插著銀昝,束著發鬃,戴著銀項圈,穿著長裙等.肖像中的外貌描寫主要表現人物的自然特徵,或者說是生理特徵,客觀因素和先天因素的比例要大些;而人物的衣飾描寫則著重突出人物的社會性,如人的社會地位,人物所處的時代特點,風俗習慣以及人物個性喜好等,相對於外貌描寫,人物衣飾描寫所表現的意義要深刻的多,屬於較高層面的人物描寫.但這些都是人物外在形象的描述,屬「形」的范疇,還不能十分傳神地寫出人物的自身個性,特別是不能表現出人的神采.動作對人物的描述就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即從「神」的層面來刻畫人物.而完成這一神來之筆主要靠的就是動詞絕妙的描述作用.
詩人在觀自然中,往往有許多難狀之象和難言之妙,這是因為詩人透過物境的「象」體悟到了「神」.而作為具體的「象」是容易描繪的,難狀的正是這抽象乃至虛玄的「神」.它們出現在詩句中,往往是詩人「煉字」的焦點.有時一個字能狀出難狀之象,點出難言之妙,形象因之而點睛欲飛,從而使詩句語出驚人.而充當這些「點睛」者的,很多情況下是動詞,故我們稱動詞的這種效應為「點睛效應」.如「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玉樓春》)中的「鬧」字,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里,作者意不在寫「形」,而在寫「神」.但那濃集在紅杏枝頭的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機,作為一種非具象的景象,該如何表現?這里,恐怕任何形容詞都會黯然失色的.一個動詞「鬧」,出人意料地把紅杏枝頭的一片春色描寫得活靈活現,不僅使全句生色,而且連全篇都因之增輝.
動詞在詩句中的這種效應,看來不少古人是諳熟的.有些似乎只能神會的妙境,往往被詩人藉助動詞,輕輕一點,即被表現得淋漓盡致.如王維在《鳥鳴澗》中是這樣描寫月出時那一剎間的妙境的:「月出驚山鳥.」一個驚字,簡直把月出的景象描寫得出神入化了.
同樣寫月出勝景的,還有如李白的「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與夏十二登岳陽樓》).如果說句中的動詞「引」已用得很別致的話,那麼這一「銜」字則用得詭譎縱逸,詼諧生動,使詩句情趣盎然,境界全出.
當然,動詞在詩句中的形象作用,與詩人豐富的想像和聯想分不開.「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曾公亮《宿甘露僧舍》)中的「放」,可謂設想新奇,構思獨特.如果說大江的拍天大浪是一種實境的話,那麼大江的磅礴氣勢則是一種虛境,它神會則可,言傳實難.詩人藉助想像,從自己的感覺落筆,一個「放」字,點出了大江風水相激,波瀾翻卷的氣勢.
但是,動詞往往能在詩句中起到「傳神」作用.周邦彥《蘇幕遮》中是這樣描寫荷花的神態的:「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一個「舉」字,把荷花亭亭玉立的神態描寫得自然生動而富有質感,難怪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贊之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又如楊萬里《舟過謝潭》中描寫夕陽下起伏的山巒時,用了這樣的句子:「好山萬皺無人見,都被斜陽拈出來.」一個「拈」字,把一種難以言狀的奇妙景象點活了.再如「細雨濕流光」(馮延巳《南鄉子》)中的「濕」字,也是點睛之筆,王國維《人間詞話》說它「能攝春草之魂」,是一點也不過分的.
四、動詞能使一首詩渾然 一體,體現意境詩味的作用.
文章要寫得富有文采,感染力強,訣竅之一就是多用動詞.同樣,在標題製作中應盡量多用動詞.動詞用得得心應手,恰到好處,常常能使文句簡練而傳神.有助於將蘊藏於詩歌中的「情」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同時也便於吸引讀者的視線,調動讀者的閱讀興趣.古人有「吟安一個字,捻斷數根須」之說,動詞的運用必須仔細推敲,搭配精當,方能活潑逼真,富有動感,耐人回味.
一首詩中能構成鮮明的化美為媚的意象的詞,主要是表動態的具象動詞.鑒賞詩歌要特別重視推敲詩中的動詞,因為一個好的動詞能夠撥活整個詩句在鑒賞詩歌時需要特別重視,特別是具有「多重含義」的動詞.如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寫忽然聽到叛亂業已平定的捷報,歸心似箭,「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句中「穿」「下」「向」三個寫動態的詞,將有漫長距離之隔的四個地方,一氣貫穿起來,表達了詩人聽到勝利消息後想像還鄉行程的迅捷而異常欣喜的心情,用詞極其准確:從巴峽到巫峽,峽窄且險,舟行如箭,故用「穿」字;出巫峽到襄陽,有一程水路,順流舟疾,「下」字傳神;從襄陽到洛陽,全為陸路,用「向」字即朝著一個方向,也頗見匠心.
動詞的積累和運用對增加文章的生動、傳神具有重要的意義,動詞也是衡量一個作家語言駕馭能力的一個重要標尺.古人要求「辨於味,而後可以言詩」.那麼何以使詩句雋永有味呢?「虛實」的搭配不失為一種方法.也就是將具象與抽象的概念直接結合,變不可能為可能,從中釀出詩味來.而完成這種虛實間的聯接,往往需要藉助於動詞.例如「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烏夜啼》)一句中,「清秋」是虛的,沒有十分明確的形象性和具體的質感,但它一經與動詞「鎖」搭配,就產生了一種奇妙的藝術效果,詩味頓出.「清秋」當然是「鎖」不住的,但作者「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國維《人間詞話》).寂寞凄清、離愁萬緒,種種意象,都從這「鎖」字流出.想像奇特,構思巧妙,歷來為詩所家稱道.
動詞還能文章詩詞虛實相間,風趣幽默.我們也將之歸入「虛實結構」.因為詩人追求的正是這種意象,而不在於它是否合乎現實邏輯.如陸游《泊公安縣》中的「不斷海風吹月來」句,便很典型.月亮當然不是海風吹來的,但因為這樣的詩句是以藝術的真實為基礎的,符合超脫於現實邏輯的「想像邏輯」,讀者完全能夠接受.又如「瘦蟬有得許多氣,吟落斜陽未肯休」(楊萬里《暮熱游荷池上五首》),也顯得風趣幽默,生動而獨特.這種虛實結合的表現方法,使詩的意蘊大為豐富.
詩詞是要講究「意境」的,而所謂意境,其實就是詩人強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動的客觀形象相契合,在藝術表現中所創造出的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而在這種情與景的契合中,動詞的恰當選用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有時,動詞能夠起到傳遞詩人某種心情的作用,使動詞成為窺視詩人心境的窗口.動詞在詩句中的這種效應,我們稱之為「傳情效應」.例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潛《飲酒其五》)中的「見」,表現了詩人一種漫不經心的發現.而這種漫不經心,正是為了更好地表現詩人「採菊之際,無意於山,而景與意合」(蔡夢弼《草堂詩話》)那種精神世界與自然景物渾然契合而悠然自適的神態和純任自然的恬淡心境.
動詞的最突出特點就是「活.」袁枚說過:「一切詩文,總須字立紙上,不可字卧紙上.人活則立,人死則卧,用筆亦然.」古小說、古散文中的語言就是這方面的典範,單個字就能使人或物立起來,顯得簡潔、明了、干練、有力.如「鑲嵌」我們在用這個詞時,盡量把它分開來用,前面可先用一「鑲」字,後面再出現類似表達時,再用「嵌」,這樣一則可以節省文字,二則可以突出變化,使表達顯得新鮮,豐富.
有些動詞能更直接地反映出詩人的心境.如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一句,「穿」、「下」、「向」等連用,迅急有如閃電,把詩人「欲狂」的喜悅和似箭的歸心展現得淋漓盡致.可見,動詞在傳遞詩人心境方面,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總之,動詞的積累和運用是提高文章表現力的重要環節,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一旦發現比較形象、准確、新穎的動詞,一定要收集下來,不斷豐富自己的動詞寶庫,同時,對那些濫用、泛用的動詞,也要及時把它從「詞庫」中清除,時時更新,用更確切、更傳神的動詞予以代替.動詞准確大量的使用,能使作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一方面如行雲流水一樣奔放,另一方面又「從心所欲,不逾矩」,達到運用自如的目的. 動詞在詩句中的諸種效應,值得我們作深入的研究,這對我們的詩詞創作和鑒 賞是有好處的.
7. art是什麼意思
art [ɑ:t]
n. 藝術;美術;藝術品
adj. 藝術的;藝術品的
v. [古]是(be的變體)
8. ( )藝術 添動詞
探索,追求,構建。
9. 藝術是什麼設計是什麼藝術和設計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
一、定義:
1、藝術可以是宏觀概念也可以是個體現象,是通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整合與運用(形體的組合過程、生物的生命過程、故事的發展過程)等方式對客觀或主觀對象進行感知、意識、思維、操作、表達等活動的過程,或是通過感受(看、聽、嗅、觸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來的階段性結果。
藝術指的是能反映當地社會生活,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意識形態。將藝術定義為人類通過藉助特殊的物質材料與工具,運用一定的審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與物質材料,心靈與審美對象的相互作用下,進行的充滿激情與活力的創造性勞動。我們可以形容它為一種精神文化的創造行為,是人的意識形態和生產形態的有機結合體。
2、設計是把一種設想通過合理的規劃、周密的計劃、通過各種感覺形式傳達出來的過程。人類通過勞動改造世界,創造文明,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而最基礎、最主要的創造活動是造物。設計便是造物活動進行預先的計劃,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動的計劃技術和計劃過程理解為設計。
設計指的是計劃,構思,設想,建立方案,並且繪制出效果圖,平面圖,再根據圖紙進行製作,達到完成設計的全過程。它是物質生產和文化製造的首要環節,它總是以一定的文化形態為中介。
二、區別:
設計與藝術的差別,一直存在著爭論,因為設計師與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都運用著類似的技巧和知識體系。比較一下兩者的核心原則,以下為搜集來的一些看法。
1、定義的區別:
設計:與市場經濟聯系緊密,主要採用標准化的創作手法,並且可以藉助電腦等機械工具來完成。 滿足 物質物質。
藝術:藝術創作是有一種精神活動,主 要在藝術家的頭腦中進行,並通過一定 的物質手段加以實現的。滿足 精神需求。
2、 功利性的區別:
設計比藝術更具功利性。
3、 審美的區別:
設計是功能與審美的結合的產物,藝術追求情感與審美的統一。
4、內因與外因的區別:
藝術是個人情感的表達,藝術批評是一種情感評價;設計受諸多外因的影響,設計批評是一種科學性行為。
5、與傳統的關繫上的區別:
藝術具有極強的傳承性;設計要推陳出新。
6、創作手法的區別:
藝術採用個性化手法需手工完成;設計採用標 准化的創作 手法, 可藉助機械工具完成。
三、聯系:
既然它們是有區別的,那麼必定就會存在著聯系。
1、藝術與設計它們雖然本質不同,但卻又相互融合,相互影響。只有懂了藝術,你才能作出最完美的設計。所以兩者是互補是不可分離的。我們去做任何設計的時候,總是離不開藝術的思維的,當你接觸了藝術,那麼便會有啟發和靈感,那麼才會去幫助你完成一項設計。
例如,現在越來越多的藝術繪畫大師他們開始更有興趣把自己的繪畫領域跨到藝術設計之中,將自身的藝術繪畫功底融入到設計表現之中去。所以說,現在慢慢的藝術與設計的關系會越來越近的,越來越相通了。
2、藝術與設計的聯系在於它們共享美的法則。節奏與韻律,制衡與張力,整體與細節,矛盾與沖突,各種對立統一的動態平衡讓美充滿層次。交響樂就是這種美的絕妙例子。
其實,不管是藝術還是設計,都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都是我們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途徑,所以學會欣賞它們。那麼,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更認真的去學習,去觀察,去欣賞吧。
10. 求有關藝術的英語詞彙
1、work 作品
2、masterpiece 傑作
3、Fine Arts 美術
4、art gallery 畫廊
5、exhibition 展覽
6、collection 收藏
7、style 風格
8、inspiration 靈感
9、Romanesaue 羅馬式
10、Gothic 哥特式
11、classicism 古典風格
12、abstract art 抽象派
13、Cubism 立體派
style讀法 英[staɪl]美[staɪl]
n(名詞).文體;風格;式樣;時尚;類型
詞彙搭配
1、literary style 文藝語體
2、western style西方風格的
3、modern style現代風格
4、style of writing文風
5、leadership style 領袖風格
6、fashion style 服裝風格
詞語用法
1、style作名詞時意思是「風格」,轉化成動詞意思是「設計」。還可指「稱呼,命名」,即給某人或某物以名稱。
2、style多用作及物動詞,後接名詞或代詞作賓語,還可接以名詞充當補足語的復合賓語。可用於被動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