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評價攝影作品好壞
經常看到網上對一幅攝影作品的成敗得失爭論不休,有時候就連所謂「高手」們的觀點也大相徑庭,使初學攝影者們莫衷如是。所以,一直想寫一篇關於如何評價攝影作品的文章。翻閱了大量攝影書籍,但這方面可依參考的文章太少,在網上搜索了半天也依然如此。自己雖涉入攝影的時間不很長,但在省市乃全國也獲過一些獎,職業的關系,總感覺大凡文藝作品,不管是美術、書法、攝影等視覺藝術,其審美的宗旨總是相通的,於是斗膽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大眾的審美觀就是評價標准
———兼談藝術作品鑒賞的主觀性與客觀性
我國明清著名思想家王夫之說過:「作者用一致之思,讀者各以其情而自得」。這講的就是藝術創作和藝術鑒賞的主觀性與客觀性。客觀性指作者表達的思想是唯一的,主觀性指人們在鑒賞中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以自己的思想見解、情緒感情來評價和充實鑒賞的對象。同一作品,在不同的讀者(觀眾)中,可能產生不甚相同、甚至很不相同的感受和反響;而同一讀者(觀眾),隨著主觀條件的變化,即使面對同一作品,他的感受、體驗也可會有很大的差異。所以,鑒賞的主觀性,既表現在不同的讀者(觀眾)之間,也表現在同一讀者(觀眾)思想感情、生活經歷的發展以及心境情緒的變化上。
藝術作品鑒賞中客觀存在的差異性,使某些追求個人風格的作者,或者有一定造詣的藝術家做出了「其曲彌高,其和彌寡」的結論。他們認為,高級的藝術品,只能為少數人所欣賞,而廣大勞動群眾只會欣賞低級粗劣的東西。這一思想傾向也時不時表現在攝影作品的評價上:一方面是讀者(觀眾)的不接受、不認可,甚至認為「連起碼的對焦都不實」、「曝光不足」或「色彩怪異」以及「看不懂要表現什麼」,另一方面是作者不依不饒地「我就是要的這個效果」、「你們不懂藝術」和「我就是追求這種風格」等。
筆者認為,在社會成員接受文化藝術教育程度差異較大的舊時代,「曲高和寡」的現象是客觀存在的。但隨著受教育程度的逐步縮小,作品的美與它的群眾性日益趨同。某些樸素、自然、清新的作品,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就很容易得到大家的喜愛,雅俗共賞。高爾基說:「真正的美,正如真正的智慧一樣,是非常樸素的,並且是人人理解的。」「曲高和寡」的作品,往往在形式、技巧上脫離了群眾,過於艱深、晦澀,而非藝術性太高,恰恰是由於藝術上還有欠缺!大凡世界性藝術精品,沒有一個是大眾欣賞不了的,正因為基於大眾的認可、大眾的欣賞,才成為傳世佳作!
藝術作品鑒賞的主觀性與客觀性,決定了藝術作品歷來沒有完全同一的評判標准,所以導致文藝評論和文藝創作上的百家爭鳴,在爭鳴中藝術作品百花齊放,但同時,人們的評判標准會逐步趨於一致———那就是以大多數人的觀點為標准!在各類藝術作品的評比中,評委們往往是在藝術造詣上受到大眾認可的專家,他們盡管有自己的風格和流派,但對藝術作品審美的價值取向上,往往代表著大眾的審美觀點,否則,在多元標准條件下,評比是無法進行的!
二、作品的思想藝術性
———兼談謳歌真善美與鞭撻假丑惡
衡量一件攝影作品乃至任何文藝作品,不外乎從兩個方面判斷:一是作品的思想性,二是作品的藝術性。
作品的思想性,即作者通過作品要傳遞給讀者(觀眾)的思想、主張和情緒,即「文以載道」。藝術作品對生活的反映是再現與表現的統一。所謂再現,即描繪人、事、物的客觀情貌,即客觀的復制;所謂表現,既傳達作者對社會生活的認識,表達他對事物和人生的主觀情感。盡管攝影表面上看是對人、事、物客觀情貌的復制,尤其是人文紀實攝影,無不表現了作者對社會生活的選擇、集中和概括,都是作者審美認識的結果,因而,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烙印。搞藝術的人大多喜歡標榜自己對政治不感興趣,但我想哪位也不敢說對作品的思想性不感興趣!因為,缺少了思想性的作品,只是一具空殼和僵屍!
大家熟悉的著名攝影作品《大眼睛》,作者通過鏡頭客觀地再現了貧困地區少年兒童對知識的渴望、對良好教學條件的期盼,也表達了作者的同情以及對全社會的吶喊,從而催生了功利千秋的希望工程。上世紀80年代的作品《父親》以及最近焦波的《我的父親母親》,盡管鏡頭再現的是我們熟悉不過的老人形象,但傳遞給我們的是生活的艱辛、對父母和勞苦大眾的敬重。最近流傳於網路的2013年最值得記住的10張照片,無論是《冷暖相依》還是《愛》,無不謳歌著人情的至真、至善、至美。而《王志中》、《纖夫》、《哭泣的老人》等,則引導我們關注弱勢群體,呼籲社會給予他們友善與幫助。
作品的思想性是作者思想的體現,盡管作者的思想在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變化。作為藝術作品,究竟表達什麼樣的思想才是好作品,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很難一概而論。然而在同一個歷史時期,反映一個時代主流的思想、進步的思想、代表一個時代大眾的思想、有利於社會文明進步的思想,都應是好思想。我們是平民,有的是平民情結。我們的生活是在天天進步的,人們為這點進步共同付出了太多的努力甚至生命。盡管陽光下還有陰影,但我們沒有理由不熱愛我們用辛勤創造的越來越幸福的生活,沒有理由不通過我們的作品,讓犧牲了看電視的時間來欣賞我們作品的人們感知自然之美、人情之美、生活之美。所以,我們還是用手中的鏡頭,多展現生活的真善美吧!我也不反對揭露假丑惡,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認識時弊,同仇敵愾,醫治毒瘤,促進社會的文明與健康發展。但是,如果始終把鏡頭對著陰暗面,始終反映的是消極頹廢的東西,給人總有點婚禮上聽到了哀樂、吃飯中吞下蒼蠅的感覺。反映陰暗面,關鍵在於作者的立場和出發點。同樣是反映陰暗面,《王志中》、《纖夫》、《哭泣的老人》幾幅照片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情緒是高尚向上的、是富有愛心正能量的!
作品的藝術性,除需具備攝影的七個基本要素以外,尚須注意強調以下幾點:
一是構圖要有藝術性。
第一、正確處理前景、主體與背景在三維空間下的合理布局。在有限的取景框內,善於運用視覺語言,在突出主體的前提下,恰當地處理好前景、主體與背景在三維空間的合理布局,使之和諧呼應,有機聯系,相得益彰。在三者中始終強調主體,前景與背景為主體服務,並善於利用三者的明暗、虛實、遠近及色彩變化,表現主體的趨勢、動態和情緒。前景和背景是主體的陪體和點綴,根據表現主體的需要,決定取捨。可以只有主體和背景,也可以只有前景和主體,亦可以只有主體。
第二,善於利用色彩和景物線條引導觀眾的視線。視線延伸的終點應該是所要表現的主體,如果延伸終點不在主體上,勢必分散對主體的關注。主體的色彩和亮度亦應該強於陪體背景,否則,陪體背景就過於搶眼。攝影構圖的取捨有一個基本原則,那就是常說的「減法規則」,凡對表現主體可有可無的陪體一概毫不可惜地去掉,陪體背景在位置、清晰度、色彩、亮度上決不能喧賓奪主。
第三,注意黃金分割比的運用。現在的照相機一般都配備井字形取景輔助框,其實這就是運用了黃金分割比原理。主體合理的布局應該在四條直線的四個交叉點上,起碼於其中一條直線重合,除了需要表現穩重建築外,主體居中對於人物攝影一般不足取。
第四,為主體的動態前區留有視角餘地。拍攝人物側面或者運動體,應該在人物面向的前方或者運動體的前方留有運動想像的空間,否則人物和運動體就會給人以碰壁的感覺,不利於動態內容的表現。
第五,注意畫面的形式美感。攝影是將無序變有序,雜亂變規則的藝術。所以人物頭頂長樹、冒出電線桿、人被框在黑暗的門框中、畫面被明晰的豎線或者橫線一分為二,建築物與地平線嚴重傾斜等破壞形式美感的因素,都會給人很不舒服的感覺,拍攝中都應設法避免。
二是焦點虛實有理。
為什麼講「焦點虛實有理」,難道虛了也有理?初學攝影,對實焦點是基本功。一般來講,主體對焦不實很難成為好攝影作品。但是,如果簡單地說,焦點實的作品就是好作品,也不見得正確,關鍵要看對主體的表現需要。比如,我記得有一幅表現窗外雨中身著紅色雨披少女的經典照片,作者的焦點對在了沾滿水珠的窗戶玻璃上,遠處的少女對焦不實成了虛影,但正是這一虛一實,誇張了雨霧蒙蒙的效果。試想,雨中走動的人物如果十分清晰,必然淡化雨霧的效果。所以,要根據表現需要,確定焦點在哪裡實,在哪裡虛。不該實的實,不該虛的虛,甚至哪裡都虛的不見得是好作品。
哪裡焦點該實呢?一般主體該實(再次強調一般)、主體的重點部位該實!人物和動物的焦點在眼睛,建築的焦點在中部,五排集體合影的焦點在第二排中部人物的面部,其他不勝枚舉,一句話:在你所要表現的主體的重點部位。
三是明暗有度。
攝影是光的藝術。就像焦點虛實有理一樣,曝光依然要明暗有度。曝光准確的照片是好照片,但不一定是優秀作品。高調片人為地曝光過度,使人物白色的衣服和背景隱去,強化了頭發和臉部,營造的是一種聖潔、高雅的情調;低調片有意地曝光不足,使人物的衣服和背景淹沒在黑色之中,突出了面部的亮點,營造出的是深沉、幽靜、典雅的氛圍。這里的曝光過度和不足,恰恰是神來之筆,所以,簡單地用曝光是否准確來評判一幅作品有失公允。
但對一幅作品的曝光評判就沒有標准了嗎?答案是否定的。一般情況下,曝光還是要准確的,如果曝光嚴重過度或者嚴重不足,必要的影紋和細節盪然全無,我們要給觀眾看什麼呢?人們總是習慣於在現實生活中用自己的眼睛所見所睹,攝影作品也要適應人們的視覺習慣,無論是膠片還是數碼相機,它的寬容度遠遠小於人的眼睛對景物的寬容度,所以更要小心掌握曝光,盡可能使照片的明暗細節接近人們在生活中的眼睛所見。
綜上所述,附合大眾基本審美,作品具備一定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才是客觀評價一幅攝影作品的根本。
2. 如何體現攝影的藝術性
1 紀實性特徵
幫助達蓋爾確立攝影術的法國國會議員阿拉戈,在攝影術發布的當天發表感言:「考古學家將從這項新技術中得到多大的好處呀!光把刻在底比斯・孟菲斯及卡納克等地的巨大石碑上的象形文字摹寫下來,就需要花20年的時間,還要有大批擅長描繪的工匠,而假如利用銀版攝影術的話,那麼只需一個人就能完成同樣規模的任務……」在這段激昂的陳詞里,阿拉戈所著重推介的是攝影術精確摹寫客觀事物的能力,也就是攝影藝術的「紀實」能力。「紀」,同「記」,所謂「紀實」,就是逼真、精確地表現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各種事物或現象,攝影藝術的這一特徵來源於透鏡成像的共軛關系和感光材料的光敏特性,是攝影藝術的技術性所賦予的。在攝影術誕生之初,一名記者向沒有見過攝影術的讀者解釋攝影為何物時,曾經形容為:「就像在馬路上拿著一面鏡子,周圍的景物都極細致地反映了出來,然後把鏡子帶回家中,這些景物就永遠留在上面了」。①這是對於攝影藝術紀實性特徵的形象闡述。
攝影藝術的紀實性有著三個層次的不同內涵:首先,攝影藝術能夠精確地復制客觀對象,這時的紀實性表現為真實與逼真;其次,攝影主體必須親臨活動現場,即便是用攝影藝術表達攝影藝術家自我的情感,也必須在一定的現場拍攝其中的事物或現象,這時的紀實性表現為一種現場性;最後,攝影藝術只能表現一定時間和空間范圍內的事物,對於過去和將來的事物沒有表現能力,這時的紀實性又表現為一種現實性。②攝影藝術紀實性的這三個方面的內涵,對攝影藝術的本質和創作手法作出了規定,但在某些時候,如果刻意堅守紀實,又會對攝影藝術創作造成一定的阻礙。對此,攝影藝術界曾有過激烈的論爭,部分新聞攝影專業人士堅持「寫真紀實」的觀點,認為人們之所以需要攝影,是因為它是對於真相的記錄,照相機面對的必須是真人、真事、真景、真情,否則就不是「照相」,而是「照假」。他們還認為具體可視形象的記錄,是攝影藝術的特點乃至生命所在,是攝影藝術自立於藝術之林的依據,攝影藝術的真實性和其他藝術的真實性是有區別的,其他藝術的真實性是概括的,可以虛構編造;而攝影藝術的真實性必須實現真人、真事和真場景這「三真」的統一,才能實現攝影藝術作品的美。另一些以藝術創作為主要方向的攝影人則堅持「技術紀實」的觀點,他們認為寫真紀實論只適用於新聞攝影,對藝術攝影而言,紀實只是一種自然屬性,是由攝影藝術的技術條件所帶來的,但這種紀實並不等於真實,真實也未必需要紀實才能實現,攝影藝術的真實性和其他藝術所要求達到的真實性一樣,是必須發揮作者的主觀能動性才能達到的。從攝影藝術的發展歷程來看,如果沒有薩洛蒙、布勒松等堅持寫真紀實的攝影藝術家們的努力,今天的讀者就享受不到那些決定性瞬間賦予眼球的沖擊;而如果沒有曼瑞、哈爾曼斯等攝影藝術家的奇思妙想,讀者也就感受不到圖片中異想天開的廣闊世界。正當寫真紀實論者與技術紀實論者爭論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一些折中主義的理論家拋出了「廣義紀實」和「狹義紀實」這兩個概念。他們把「狹義紀實」界定為事實和形象真實的一致性,要求照片的內容必須是現實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必須忠實地記錄當時特定的環境和人物的真實情景;「廣義紀實」則是指在藝術攝影中,攝影藝術的真實性有著更廣泛的含義,只要拍攝者選擇的題材具有現實生活的真實性和典型性,就可以在創作過程中對素材進行加工,並創造條件完成創作。③
關於攝影藝術究竟應該具有怎樣的紀實性,相信每位讀者都有自己的見解。對於新聞攝影而言,紀實無疑就是「寫真紀實」,圖像與事實之間不能存在人為的、主觀造成的差距。當然,由鏡頭特性或特定條件下的快門速度、光圈大小所造成的變形是可以理解的。對於藝術攝影來說,攝影藝術家必須在記錄客觀事物的基礎上對圖像進行一定的藝術變形,從而將自身的思想情感、審美理想和藝術情趣滲透到攝影畫面的藝術形象中去。
新聞攝影的寫真紀實是建立在技術紀實的基礎之上的,在很多情況下,照片中的「真」只是一種表象,要真正地使紀實等同於真實,還需要攝影藝術家的精心選擇、提煉與概括。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真善美和假丑惡總是交織在一起,有些看起來是真的事物或現象,卻來自人為的操縱與控制,這時的「紀實」只能是一種「真實的謊言」。對此,法國攝影理論家吉澤爾・弗倫德在著名的《攝影與社會》一書中曾指出:「它(照相機)看起來既精確又公正。攝影比起其他任何媒介來都能更好地表達統治階級的意志,並以那個階級的觀點來解釋事件,因為攝影雖然極為逼真,但卻具有一種虛幻的客觀性。鏡頭,這只所謂沒有偏袒的眼睛,事實上允許對每一事實進行可能的歪曲……。」而有些在我們看來再虛假不過的畫面,卻從宏觀層面上表現著生活的真實,《穿著軍裝的天使》就是鮮明的例證。這張圖片是侵華日軍佔領廣東時擺拍出來的,表現的是一位「將難民視作自己母親背往避難所的皇軍勇士」,還附了這樣一段文字說明:「這是我皇軍真正的寫照:佔領廣東當日夜晚,由於敵軍放火焚城後逃逸,全城許多地方都陷於火海之中。在大火及濃煙密布下,許多城裡的居民都收拾細軟衣物開始逃難。在此情況下我軍本著『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人道精神,在尚未開始享受勝利的果實之前,就立刻捲起衣袖於海珠公園建立避難所,協助收容難民。」如果單從技術紀實的角度來看,這的確是一張紀實照片,但照片的內容卻是日軍為了欺騙世界輿論而耍出的卑鄙伎倆。
攝影的紀實性特徵還常常使其成為一種鮮明、有力的證據。1906年,著名的「南昌教案」發生後,法國傳教士誣稱縣令之死實為自刎,北京《京話日報》在3月29日的第570號刊登了南昌知縣江召堂的遺體特寫,並附文字說明――「江西南昌知縣江大令召堂被天主教請酒謀殺,兇手便是勸人為善的教士。教士既下毒手,又肆口捏造情形,說是自刎。本館再四辯白,今特把江大令受傷的照像,做成銅版,印入報內,請大眾看看這樣自刎的有沒有。」這是中國第一次真正用照片報道重大新聞事件,也是中國新聞照片參與民族斗爭的第一次。在現代法庭審判中,以攝影照片為代表的影像資料已成為重要的「呈堂證供」,因此,如今各家司法鑒定機構都在積極地招募、培訓具有影像司法鑒定資格的專業人才,以鑒別這些影像證據的真實性。
2 瞬間性特徵
攝影藝術紀實性特徵的第三大要義,乃是「只能表現一定時間和空間范圍內的事物,對於過去和將來的事物沒有表現能力」,不論是在傳統膠片時代還是今天的數字時代,這都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照相機所記錄下的被攝對象,只能是快門從開啟到閉合這一短暫時間內被攝對象的瞬間狀態。攝影藝術的這一瞬間性特徵,既賦予了自己一定的優勢,也為自己帶來了一些缺陷。
首先是與電視相比較而言的。20世紀40年代,電視從問世到風靡世界只用了幾年的時間,到了70年代,它已經對報紙造成了強烈的沖擊。1972年,曾因出色的攝影報道而擁有4
000萬讀者的《生活》雜志「36歲而亡」(《國際先驅論壇報》語)。電視的沖擊,是其消亡的主要原因。與攝影相比,電視的優勢主要表現在有聲的動態圖像上,而電視可以現場直播的特點,也使其比攝影報道更具時效性。
其次,攝影藝術的瞬間性特徵也為攝影造假提供了較大的空間。事物的真實性是在時間的流動與空間的轉換中體現出來的,例如丘吉爾在卡什的相機面前表現出獅子般的憤怒,並不意味著憤怒是其性格的主要特徵(其實憤怒是每個人性格中都具有的一面),而攝影圖片的造假者也可以利用攝影藝術的這種瞬間性特徵,去擺布、導演出各種各樣的瞬間,以證明某種現象或某件事物的真實性。
再次,攝影藝術的瞬間性特徵給攝影藝術創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人們常說攝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也是針對攝影藝術的瞬間性而言的。畫家和文學家可以憑借對現場的回憶或他人的口述來重現現場,而攝影藝術家一旦錯過一個精彩的瞬間,就再也不可能挽回了。瑪格麗特・伯克・懷特曾說過:「當我在拍攝照片時,如果忽然有人跳出來擋住我的鏡頭,我會為此急得發瘋――甚至會氣得立刻把他殺掉!要知道,在一次采訪中,最精彩的鏡頭往往只有一個,稍有延誤,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雖然瞬間性會為攝影藝術帶來上述缺陷,但它賦予攝影藝術的優勢仍然是主要的。攝影的「代名詞」――布勒松將攝影藝術中的瞬間稱作「決定性的瞬間」,並以一生之精力來實踐這一口號。攝影史上優秀的紀實類作品,大多以抓取了情態生動、富於張力的瞬間取勝。具體來說,瞬間性特徵給予攝影藝術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類似於中國繪畫中的「留白」,攝影藝術對於瞬間畫面的截取,能夠引發觀眾對於這一瞬間的前後兩個時間段的聯想,從而賦予攝影作品無窮的張力。
第二,作為唯一的一種能夠以高度清晰的靜止、凝固的形象來定格社會生活的技術手段,攝影藝術能夠高度集中觀眾的注意力,使他們有時間、有條件也有興趣對畫面中的形象進行細致的觀察和分析。攝影藝術家鄭鳴的《望長城內外》就是一幅用凝固的形象來定格歷史的經典之作,畫面中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和丈夫在長城觀光時,不停地出現左顧右盼、目不暇接的動作以及不一致的驚喜表情,當兩人再一次「分道揚鑣」時,拍攝者毫不猶豫地按下了快門,一個耐人尋味的經典瞬間便被永遠地凝固下來了。
第三,攝影藝術的瞬間性能夠將三維空間的社會生活凝固在一個二維平面中,從而使作品比電視更易於閱讀,也更易於保存。
瞬間是轉瞬即逝的,正所謂「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也正是因為美好的瞬間一旦失去,就不可能上演第二遍,所以攝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這對攝影藝術家抓取瞬間影像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般來說,以手腳麻利、眼光敏銳、思維敏捷為基礎的抓拍是獲得精彩瞬間的前提,關於這一點,將在後面的章節中具體闡述。
3 圖像性特徵
攝影藝術之所以是攝影藝術,是因為它使用一種不同於文字的特殊的視覺語言來訴諸觀眾的眼球,這種視覺語言直觀生動,容易為觀眾所接受。與文字相比,攝影藝術的視覺語言還具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優勢――超越地域界限,能夠為不同國家、民族的觀眾所理解。在2006年3月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國際新聞攝影比賽(華賽)評選活動中,來自俄羅斯的評委菲力克斯・施馬格爾・阿拉諾維奇曾說:「圖像不是方言,圖像可以作為一種國際語言讓人交流,這很有趣。」④
20世紀90年代開始,由於視覺圖像傳播在大眾傳播媒體上的廣泛興起,人們開始把今天的社會稱作「圖像時代」或「讀圖時代」,「圖像取代文字」、「一圖勝千言」等說法也應運而生,這實際上是人們對於攝影藝術圖像性特徵的一種誤解。不管是視覺語言還是文字語言,傳遞的都是信息,圖像或文字只是信息傳遞的載體和媒介,究竟是用圖像還是文字來傳遞信息,要根據信息本身的特點來進行選擇。譬如會議新聞報道,我們可以選擇文字來傳遞其中的重要信息,如決策、決議等。攝影的手段則主要用於表現會議中的一些新人物、新現象,或是抓取會場上的精彩瞬間以改變會議報道冰冷、僵硬的傳統面孔。
要想充分發揮攝影藝術的圖像性特徵賦予其自身的優勢,攝影師必須在拍照時通過各種方法來強化照片的視覺效果。之所以講求構圖、用光與色彩,為的也正是這個目的。在這里,著重介紹「視覺沖擊力」這一重要概念。從畫面的視覺效果這一角度來看,優秀的攝影圖片大概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意境深遠,回味悠長的,這類圖片的畫面並不是十分「惹眼」,但由於具有深刻的主題,觀眾能夠在細細品味中發現它的藝術魅力;另一種是不需要觀眾進行什麼思考,直接在畫面的結構上就能獲得強烈的視覺感受的,攝影圖片所具有的這種能力就是視覺沖擊力。
在競爭態勢異常激烈的現代媒介環境中,發揮攝影藝術作品的視覺沖擊力已經成為平面媒體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大幅封面版圖片的運用就是強化視覺沖擊力的手段之一。
要強化攝影藝術作品的視覺沖擊力,需要攝影師從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著手,而驚心動魄的內容能夠引人入勝,即使不具備奇特的形式也能夠造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如亞當斯的《槍斃越共》和邁克・韋爾斯的《烏干達乾旱的惡果》。這就要求攝影師注意選擇那些信息量大、感人至深並具有強烈象徵意味的瞬間;富有情調、幽默詼諧或是氣勢恢弘的場景也能夠強化攝影藝術畫面的視覺沖擊力;而使用廣角鏡頭、靠近拍攝、轉換視角等技術手段,同樣能夠使畫面產生奇特的效果。
除了紀實性、瞬間性和圖像性之外,攝影藝術還具有一種物質性或稱技術規定性的重要特徵,在第一章「攝影藝術必須以技術作為依託」一節中,我們曾對科技與攝影藝術發展的關系作過詳細的論述。簡而言之,攝影藝術是一門對技術手段和物質條件有著高度依賴的藝術,攝影藝術的發展,始終與攝影器材的發展密切相聯,這是任何人也無法更改的必然規律。
3. 攝影作品的藝術性可以怎樣體現
攝影作品使用有力的「視覺語言」,給觀眾以美感享受,並喚起人們的共鳴、聯想和想像。如果一幅攝影作品不僅有優美的藝術形式,而且通過優美的形式還能准確、鮮明、生動地表達深刻的思想內容,那麼這部作品就具有更高的藝術性,它就更美。攝影藝術是視覺藝術,其思想要通過具體形象來表達。
4. 攝影的藝術性應該表現在哪些方面
構圖,色彩,主題被稱為攝影三要素
你所謂的藝術性應該也就是說這些了,畢竟要評判一張攝影作品的話,或多或少都要從這3方面著手分析
如果喜歡我的答案,望採納
5. 攝影藝術的主要特點
1、紀實性
(1)紀實性是攝影藝術獨特的本質特性,是它區別於造型藝術其他門類而獨立的基礎。攝影作為藝術,在創作過程中當然也必須充分發揮主體性,但是主體性的發揮必須與紀實性相統一,創造性地利用紀實性,而不能改變這一本質特性。
(2)紀實性是攝影的巨大優勢。它可以真實地記錄下現實生活中的事件和場面等,發揮特殊的社會功能,把藝術價值與新聞價值、史料價值結合在一起。特別擅長於迅速、廣泛、真實地反映社會生活。紀實性也是一種局限性,它使攝影不能向繪畫那樣自由地描繪出心靈中的意象,不能離開所反映的實際對象去完成創作。
2、光與影的藝術
光線和影調,攝影藝術形象的創造,就是通過光線、影調與構圖手段的結合運用來完成的。
(1)光線:不僅要在作品中表現出來,而且在選定作為拍攝對象的原型的時候,就要求有理想的實際光線。
6. 攝影藝術的特徵是哪些
作為一門現代的紀實性造型藝術,攝影藝術與繪畫、雕塑等其他造型藝術具有共同的審美特徵,又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攝影藝術獨具的審美特徵主要集中在紀實性與藝術性的統一上。攝影藝術特別注重真實的營造,其紀實性,首先表現在它運用科學技術手段能夠逼真精確地將被攝對象再現出來,使得攝影作品具有客觀性、真實性,給人以逼真感。其次,這種紀實性還表現在它必須直接面對被攝對象進行現場拍攝,如實地反映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人物、事件和環境,許多優秀的攝影作品常常是抓拍或搶拍出來的,這種紀錄性拍攝方式能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7. 攝影藝術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攝影藝術的特徵主要是對已存在的客觀事物寫照的認同感,攝影紀實性所產生的記錄效果,與攝影藝術家的見景生情以及對現實生活中的典型瞬間的審美判斷直接關聯,拍攝的攝影藝術作品具有真與美的統一。
8. 攝影作品怎麼賞析
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欣賞攝影作品。
1、明確的主體。
2、畫面中的其它部分為主體服務。
3、表達盡可能地簡潔。
下面我們配以正反例子,來直觀地感受下這三點。
1、明確的主體。
和很多藝術創作一樣,攝影很重要的一點是——你想表達什麼?
而攝影的主體,直接關繫到畫面的內容,進而影響到攝影的主題表達。
反面例子:
- END -
-----------
更多內容歡迎微信搜索公眾號【攝影貓不斬】查看歷史消息
微博搜索【蔡汶川Swence】私信回復「喵」有100G攝影干貨贈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