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各流派的藝術主張是什麼
藝術流派簡述
--------------------------------------------------------------------------------
Abstract Expressionism 抽象表現主義
20世紀40年代興起於紐約的美國繪畫流派。絕大多數的抽象表現主義畫家都是充滿活力的?#21160;作派畫家。他們經常急速有力地將顏料塗在大幅畫布上,時而運用大筆觸,時而滴染,甚至直接在畫布上拋灑顏料。這種繪畫方式常被視為與畫作本身同樣重要。其他的抽象表現派畫家則採用一種平和、神秘的方式,以達到純抽象意象。此派藝術作品並非全屬抽象派或表現派,但一般相信此類藝術家以其自發性完成創作的手法,能引發並釋放出他們潛意識中的創造力。
Art Informel 非形象藝術
法語中的informel意思是?#38750;形象?#65292;而不是英語中informal(?#38750;正式?#65289;之意。在20世紀50年代,非形象藝術畫家所欲尋找出一種全新的方式來創作意象,而非借用前輩的那些可辨認的形態(參見立體主義與表現主義)。他們的目標是擯棄幾何形與具象形,去探索一種新的藝術語言。他們即興創造形體和方法。非形象藝術的作品非常多樣化,畫家通常使用自由的筆觸與厚塗手法。與同一時期在美國發展的?#25277;象表現主義?#30456;同的是,非形象藝術的范圍也相當廣泛,包括具象與非具象的畫家.雖然此派主要以巴黎為中心,但其影響力也遠至歐洲其他地方,特別是西班牙、義大利與德國。
Bauhaus 包豪斯
包豪斯學校是由建築師瓦爾特?#26684;羅皮烏斯於1919年在德國魏瑪創立的,並於20世紀20年代成為德國現代設計中心。學校也反映了當時在歐洲的一些社會主義潮流,其理念是將藝術與設計融入日常生活。格羅皮烏斯堅信藝術家與建築師應該與工藝匠一樣,他們的作品應具有實用價值,並且是一般人買得起的。包豪斯學校的學生包括畫家、建築師、陶工編織工、雕刻家及設計師,他們如同文藝復興時的畫家與工匠一樣,一起在工作室內研習。包豪斯的獨特風格是簡潔、幾何化和高度精緻。1933年納粹政府稱該校為共產主義知識分子活動中心而關閉該校。雖然包豪斯學校已遭解散,但離開德國移居世界各地的教師們仍繼續發揚該學校的設計理念。
Barbizon School 巴比桑畫派
在19世紀早期至中期,一群法國畫家旅行到巴黎西南40英里外的一個小村莊,這個小村莊叫巴比桑,位於楓丹白露森林的郊區。遠離了城市生活的壓力,畫家們帶著他們的畫架深入鄉村,在戶外描繪大自然。他們畫出了和暖的風景畫及田裡勞作的人們,並研究光線與大氣對他們周圍環境帶來的瞬間影響效果。許多巴比桑畫派的畫家已被人遺忘,但他們的一些發現卻為日後印象主義的創新技法作出了貢獻。
Baroque 巴洛克
巴洛克是17世紀初盛行於羅馬的重要風格,並在歐洲各地也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持續到18世紀。巴洛克一詞出自義大利語barocco意思是?#22855;異的?#12289;?#21476;怪的?#12290;巴洛克藝術一般以具有戲劇張力、能引發觀賞者情緒為特徵。典型的巴洛克宗教畫有衣褶呈旋渦波浪狀的聖母或聖徒,身邊還環繞著一群像朵朵輕雲般的天使。古代神話題材也很流行,同樣也是用誇張的手法繪成。在此期間的藝術作品並非全是風格華麗的,較憂郁的戲劇化畫家如卡拉瓦喬的作品也被歸屬於巴洛克藝術。
The Camden Town Group 卡姆登畫會
一群英國畫家於1911年組成的團體。團體成員經常聚會於畫家沃爾特?#35199;克爾特在倫敦北部的的畫室。他們的創作題材多以都市工人階級的生活為主,並深受畫家文森特?#20961;?#39640;和保羅?#39640;更的影響而採用強烈的形式與色彩。在1913年,畫會與其他藝術團體,如著名的旋渦派畫家(參見旋渦主義),共同組成了倫敦畫會。
Cobra 哥布阿社團
1948年至1951年間存在於歐洲的一個國際性的藝術家社團。"哥布阿"之名取自社團最初成員居住的城市的開頭字母(哥本哈根、布魯塞爾、阿姆斯特丹)。此社團的目標是提倡無意識的自由表現方式,以自由不拘的態度來作畫,醒目的色彩使其作品生動有力。他們特別強調源自北歐民間傳說和無意識的神秘象徵的幻想意象,而不是純粹的抽象形式。
Conceptual Art 概念藝術
在概念藝術中,隱含在作品背後的?#27010;念?#35201;比畫家使用的技法重要得多。在20世紀60年代概念藝術成為一種重要的國際現象,並且其表現形式已非常多樣化。其觀念或?#27010;念?#21487;以用多樣化的各種媒體來傳達,包括文章、地圖、圖表、影視、照片、表演以及畫廊里展出或專為某一特定地點的設計。有時風景本身即可成為藝術家的作品,例如理查德?#26391;的?#22823;地藝術"和克里斯托的?#29615;境雕塑?#12290;通過概念藝術的作品所表達的觀念,多來自哲學、女權主義、精神分析學、電影研究和政治行動主義。概念藝術的藝術家視自己為觀念創造者而非作品製造人的看法,改變了傳統對於藝術家和作品的觀念。20世紀60年代在義大利成立一個概念藝術的團體Are Povera,運用平庸和沒有價值的材料,發展了這個觀念。
Constructivism 結構主義
1913年在俄羅斯興起的抽象藝術運動。結構主義一掃傳統的藝術觀念,認為應仿效現代工業技術的形式和過程。這一點特別適用於雕塑,由來自工業的材料和技術的各個部分?#32467;構?#32780;成。在繪畫方面,同樣的原則也反映於二維空間的形式中;抽象的形體被用來創造出令人聯想起機械化技術的結構,並以近乎建築的式樣懸浮於空間里。雖然?#32431;粹?#30340;結構主義流行於俄羅斯革命初期,但其目標與觀念一直被20世紀的藝術家們所採用。
Cubism 立體主義
這種創造繪畫形象的革命性手法,是於20世紀的第一個10年由巴布洛?#27605;加索和喬治?#24067;拉克兩人所創立的。雖然立體主義呈現出抽象和幾何狀態,但事實上它卻是在描繪真實的形體。這些畫布上的?#24179;面?#29289;體,同時呈現了各個視角下物體的各個平面。立體主義不像文藝復興時期以來的藝術家那樣去創造物體在空間中的幻覺,而是在畫布上以二維空間來詮釋物體。這種創新重新確立了形體與空間的相互作用,永久改變了西方藝術的進程。
Dada 達達主義
?#36798;達?#30340;名稱本身沒有任何含義,是被用來稱呼1915年至1922年盛行的一項國際性?#21453;藝術?#36816;動。它的主要活動中心是位於蘇黎世的伏爾泰酒店,由志趣相投的詩人、畫家、作家與音樂家以無意識的詩、?#22122;音?#38899;樂與自發性繪畫來共同參與的實驗性藝術活動。達達主義強烈反對已確立的藝術勢力和傳統主義,此派的成員隨時准備以任何手法發揮想像力,以在平庸粗俗的市民間製造嚴重越軌的事件。典型的達達主義作品為?#29616;成品?#65292;將一件從原有環境中抽取出來的平常物品當作?#33402;術?#26469;展覽。達達主義這種狂熱的反理性運動,為20世紀20年代的超現實主義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De Stijl 風格主義
1917年由特奧?#20961;?#26460;斯堡和皮特?#33945;德里安在荷蘭所發起的一項藝術運動及雜志。他們認為藝術應在不斷凈化的過程中努力達到和諧、有序與清澄的境界。因而風格派的作品皆為質朴化和幾何形體化,主要運用正方形。構成畫面的是直線與純原色這些最簡單的元素。風格派的目標是極具哲理性的態度並用藝術觀念來反映出宇宙的神秘與秩序。此運動在1931年隨著凡?#26460;斯堡的去世而結束,但對歐洲的建築與實用美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Expressionism 表現主義
表現主義是1905年到1930年以德國為主要中心的一股藝術勢力。表現主義畫家意圖發展能表現他們內心情感而非外在世界的繪畫形式。他們的作品充滿張力和激情且高度個人化,其基本觀念是把畫布當成表達情感的工具。強烈、不真實的色彩和戲劇化的筆觸,使典型的表現主義作品具有生命力的震顫。因而不難理解文森特?#20961;?#39640;那粗獷的繪畫技法與獨特的色彩運用,會成為許多表現主義畫家的靈感來源。
Fauvism 野獸派
1905年在巴黎的一個展覽上,有一間展覽室的繪畫作品閃耀出純粹而對比強烈的色彩。它們看起來是以狂熱的激情畫出的。一位評論家稱這些作品為les fauves(法語,意為?#37326;獸?#65289;,從而得名。這些?#37326;獸?#33324;的作品,以明顯的強烈色彩、戲劇化的筆觸為顯著特徵,並憑借繪畫的表現深度,引發出一個高度情感和彩色的快樂幻想世界。
Futurism 未來主義
1909年在米蘭成立的一項前衛藝術運動。其成員的目標是把義大利從沉重的過去解放出來,展現現代光彩。未來主義成員對現代機械、運輸及通訊設備十分著迷,因而在繪畫和雕塑作品中,以稜角分明的形體和有力線條來表達物力論的感覺。未來派藝術的一個主要特點即為捕捉速度與動感,通常是描繪同一物體或人物在同時間輕微移動的數種意象,來表現一種騷動的狀態。
Gothic 哥特式
一種盛行於中世紀(約1150年到1500年)歐洲大教堂的藝術風格。此時的聖壇作品都摹擬教堂建築精心製作。哥特式的繪畫和雕塑的特色,便是描繪身形拉長的人物,在繪畫中則很少描繪三維立體空間,所用的透視法多無特定的規則,令人很難信服。到了14世紀末期,此風格更趨優雅、精緻,並提高了對大自然主題的興趣。精緻描繪動植物的細部,已成為繪畫的普遍特色。後哥特式風格影響多個國家,因而被稱為國際哥特式風格。
Impressionism 印象主義
此項繪畫運動始於19世紀60年代的法國。印象派畫家贊美林浴在自然光線下棗無論是曙光、日光還是薄暮的微光棗那令人驚嘆的自然景觀。他們著迷於光線與色彩間的關系,以純粹的色彩及自由的筆觸作畫。他們還根本改變了題材的選擇,避開傳統歷史、宗教或浪漫題材,而專注於風景和日常生活的情景。?#21360;象派"的名字來自一位記者在看了克勞德?#33707;奈的《日出?#21360;象》後的一句嘲諷語。
Kinetic Art 活動藝術
此名稱用來形容能具體表現真實或表面運動的藝術。這一概念最初是在20世紀20年代被提出的,但直到50年代至60年代才盛行並至巔峰。活動藝術可以是相當簡單的(例如亞歷山大?#32771;爾德的用風力抖動的裝置),也可以是復雜的(如廷居利運用馬達操作的雕塑)。此名稱也適用於利用光線效果給觀者造成動感幻象的藝術品。
Mannerism 矯飾主義
矯飾主義為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一種發展,通常被視為對15世紀至16世紀早期著重和諧、秩序與完美的一種反作用。此風格盛行於1520年到1600年間的義大利。其特點為鮮明且近乎耀眼的色彩、復雜的構圖、誇張的形體與戲劇化的動態。?#30699;飾"一詞源於義大利語maniera,意思是?#39118;格?#65292;具體指優雅、均衡、和諧。此詞在若干世紀以來已發展出許多不同意義,但通常仍與直率地表現過度技巧、手法與富於幻想的藝術家及其作品有關。
Minimalism 極少主義
極少主義為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主要發展於美國的一股繪畫及雕塑潮流。顧名思義,極少主義藝術是指削減外在形式直指本質:純粹的抽象、客觀、無特徵,排除外表裝飾或表現性的姿態。極少主義繪畫為單色畫,且多經由數學計算畫出方格或線狀結構,卻能引發一種庄嚴與存在感。雕塑家運用工業處理法及材料加鋼、運用塑料甚至管道來製造通常為一系列的幾何形體。這種雕塑沒有引發幻覺的特性。極少主義可視為對支配整個如年代現代藝術的抽象表現主義注重情感表現的反撥。
Nabis 納比畫會
為活躍於19世紀80年代的一小群畫家,他們受到保羅?#39640;更以純色作畫的啟發。此派的手法如成員之一莫里斯?#24503;尼所言:?#19968;幅畫作在作為一匹戰馬、一位裸女或一則軼事之前,本質上是一個覆益著色彩的平面。?#23485;闊畫面上的平坦色塊或圖案,即是納比派畫作的特色。除繪畫之外,此團體也對版畫、海報、書籍插圖、織物和戲劇設計感興趣。
Neo(-Classicism,-Expressionism,-Romanticism)新古典主義、新表現主義、新浪漫主義
詞頭的Neo即?#26032;?#30340;意思,指復興從前的潮流或理念。例如發展於18世紀後半葉的新古典主義,其目標便是回歸古典,重現古希臘和古羅馬藝術中的優雅風格。在藝術及建築上的特色,即是對線條及對稱的喜好,並經常借用古代藝術風格。新表現主義則是指20世紀70年代末一些美國及歐洲、尤其是德國的畫家,想重振表現主義的特色。新表現主義的作品傾向於高度個人化,且創作態度多熱情激烈。新浪漫主義則是指20世紀結合浪漫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一種強烈戲劇化形式。
Op Art 光效應繪畫藝術(視幻藝術)
一項發展於20世紀60年代的抽象藝術運動。op art為optical art的縮寫,意在開發人類視覺的一項運動。它憑借創造出看似閃爍、顫動的影像,和觀眾大玩視覺游戲。光效應藝術的作品本身雖為靜止的,但其形狀與色彩卻能造成視覺上的動感。
Pittura Metafisica(Metaphysical Painting)形而上學繪畫
此藝術運動為1917年由喬治?#24503;?#22522;里科和卡洛?#21345;拉在義大利創立。其特色為扭曲的透視法、不自然的光線及奇異的意象,並經常利用人體模型或雕像來取代人體。此派畫家以一種不真實的關系安排物體,製造出夢境般的魔幻氣氛。在這方面,形而上學繪畫與超現實主義有很多相同之處,但與之不同的是,形而上學繪畫著重於嚴謹的構圖及建築學理上的價值。
Pop Art 波普藝術
20世紀50年代出現於英美的一項藝術運動,其靈感來自消費社會及流行文化的意象。連環漫畫、廣告和大批量產品都是這一運動的一部分。波普藝本的特色,如其成員之一理查德?#27721;密爾頓所說,是?#30701;暫的、流行的、可消費的、低成本的、大量生產的、年輕的、有創意的、性感的、滑頭的、迷人的以及大商業的?#12290;這類粗率主題,通常在繪畫方面是以硬邊、類似照片的技巧,在雕塑方面則是對細節極少關注來加以強調。合成照片、組合藝術和拼貼,在波普藝術中也十分普遍。
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 拉斐爾前派社
為一群年輕英國藝術家在1848年所組成的社團。他們對英國繪畫的衰落感到沮喪,試圖重新喚起在文藝復興極盛時期拉斐爾大師之前的早期義大利藝術,如桑德羅?#27874;提切利和菲利波?#21033;比作品中的真摯感。拉斐爾前派畫家多描繪文學、歷史與宗教場景,並經常在作品中提出對社會行為和社會關系的道德評論。此派作品質感表現豐富,細節描寫細膩,顯示出畫家對花、織物裝飾特性的濃厚興趣。
Renaissance 文藝復興
中世紀的人們生活在對上帝的敬畏中,教會無所不在。此時的藝術通常描繪天堂與聖徒.極少有描繪現實生話的。然而自14世紀起,人類開始意識到自己在世上的重要性及影響力。這種再生(或?#22797;興?#65289;的意義也反映在藝術上:人物變得更加逼真,空間更加真實,宗教故事也開始以人的觀點去描述。隨著時間的推移,從初期的喬托、馬薩喬風格的作品,到文藝復興巔峰時期的達?#33452;奇、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三位大師的不朽創作,藝術家愈來愈容易在畫布、濕壁畫與祭壇畫飾上重建世界的形象。雖然文藝復興通常與義大利關系密切,但阿爾卑斯山以北的德國和佛蘭德斯也各自發生了文藝復興運動。然而當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將重心擺在透視法及幻覺空間的創造上時,佛蘭德斯和德國的文藝復興藝術家則強調以精細、寶石般華麗的描繪手法呈現他們的周圍世界。
Rococo 洛可可式
1700年左右發展於法國的一種輕快、愉悅的裝飾風格,並在18世紀期間遍及整個歐洲。?#27931;可可?#19968;詞出自法語rocaille,意思是指用來裝飾噴泉或岩洞的有紋飾的貝殼或天然岩石。以室內裝飾風格為主的洛可可藝術,典型的特色為迷人、優雅、輕快的氣氛與淡而柔和的色彩。其主題經常為貴族或上流人士的輝煌過去及有傷風化的愛情故事。
Romanticism 浪漫主義
18世紀晚期至19世紀初期盛行於北歐與美國的一種藝術運動。浪漫主義所呈現出來的面貌十分多樣化,因此很難以單一的定義來解釋。此派藝術家撇開理性教條,而重視想像力與個人情感的表達。他們的作品經常描寫一些特殊的情感,如恐懼、孤獨、勝利和真摯的愛。浪漫主義正式結束於19世紀中葉,但這股潮流仍存留在20世紀的表現主義及新表現主義之中。
Surrealism 超現實主義
超現實主義興起於20世紀20年代的法國。此派主要理論家安德烈?#21187;雷東稱超現實主義的目標在於?#35299;決夢境與現實的既存矛盾?#65292;如此可發揮的范圍便很廣泛。此派畫家常用攝影般精確的手法,描繪恐怖的、非理性的場景,用日常用品創造出奇特的生物,或開發能讓潛意識顯現出來的繪畫技法。超現實主義作品雖具象徵性,但仍表現出一個從平靜夢境到夢魘狂想無所不包的奇異世界。
Symbolism 象徵主義
19世紀末盛行於法國的一種文學及藝術運動。象徵主義畫家否認現實主義,認為繪畫應表現意念與心理狀態,而不只是簡單描寫可見的世界。他們的風格從珠寶般華麗豐盛到蒼白而從容都有,但共同的興趣則在於超脫塵世的表達。象徵主義者最偏愛宗教或神話題材,此外像情慾、死亡與罪惡也都是常見的主題。
Vorticism 旋渦主義
1914年由溫德姆.劉易斯在英國成立的一種前衛藝術運動。?#26059;渦主義?#20043;名出自義大利未來派畫家波丘尼的一段評論:?#25152;有有創意的藝術都是從情感的旋渦中散發出來。?#21644;未來主義一樣,旋渦主義在繪畫和雕塑上都採用粗糙、稜角分明和高度戲劇化的風格,並以捕捉活力與動感為目標。此藝術運動雖未延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但卻是英國藝術中第一個朝抽象方面發展的重要潮流。
__________________
Ⅱ 在全球攝影史上,攝影分為哪些流派及各具備的理念及其
攝影流派有
1.繪畫主義攝影
繪畫主義攝影是流行於20世紀初攝影領域的一種藝術流派,它產生於十九世紀中葉的英國。
該派攝影家在創作上追求繪畫的效果,或「詩情畫意」的境界。它大致經歷了這樣三個階段:仿畫階段;崇尚曲雅階段;畫意階段。
2.印象派攝影
1899年,英國舉辦了法國印象派繪畫的首次展覽。繪畫主義派攝影家羅賓森在其影響下,提出「軟調攝影比尖銳攝影更優美」的審美標准,提倡「軟調」攝影。該流派是繪畫印象派在攝影藝術領域中的反映。
3.寫實攝影
寫實攝影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攝影流派,延綿至今,仍是攝影藝術中基本的、主要的流派。它是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在攝影藝術領域中的反映。
4.自然主義攝影
1899年,攝影家彼得·亨利·愛默生鑒於繪畫主義創作的弱點,發表了一篇題為《自然主義的攝影》的論文,抨擊繪畫主義攝影是支離破碎的攝影,提倡攝影家回到自然中去尋找創作靈感。他認為,自然是藝術的開始和終結,只有最接近自然、酷似自然的藝術,才是最高的藝術。他說,沒有一種藝術比攝影更精確、細致、忠實地反映自然,「從感情上和心理上來說,攝影愛好的效果就在於感光材料所記錄下來的,沒有經過修飾的鏡頭景象。」該派另一位大師A·L·帕邱說得更明確:「美術應該交給美術家去做,就我們攝影來說,並沒有什麼可借重美術的,應該從事獨立性的創作。」
由此可見,這種藝術主張,是對繪畫主義的反動,它促使人們把攝影從學院派的桎梏中解脫出來,對充分發揮攝影自身特點有著促進作用。這一流派的創作題材,大都是自然風光和社會生活。
5.純粹派攝影
純粹派攝影是成熟於二十世紀初的一種攝影藝術流派。其創導者為美國攝影家斯蒂格里茲(1864-1946)。他們主張攝影藝術應該發揮攝影自身的特質和性能,把它從繪畫的影響中解脫出來,用純凈的攝影技術去追求攝影所特具的美感效果--高度的清晰、豐富的影調層次、微妙的光影變化、純凈的黑白影調、細致的紋理表現、精確的形象刻畫。總之,該派攝影家刻意追求所謂的「攝影素質」:准確、直接、精微和自然地去表現被攝對象的光、色、線、形、紋、質諸方面,而不藉助任何其他造型藝術的媒介。
6.新即物主義攝影
新即物主義攝影又稱「支配攝影」、「新現實主義攝影」。為20世紀二十年代出現的一種攝影藝術流派。
該流派的藝術特點是在常見的事物中尋求「美」。用近攝、特寫等手法,把被攝對象從整體中「分離」出來,突出地表現對象的某一細部,精確如實地刻畫它的表面結構,從而達到眩人耳目的視覺效果。它不考慮藝術的本質在於提示對象的本質,因而其美學思想是屬於自然主義范疇的。例如,攝影家帕邱在一九二三年拍攝的火車頭的回轉軸就是用近攝手法,表現了火車頭回轉軸運轉時的狀態,由於畫面摒棄了其他細部因而給予觀眾的視覺印象是強烈的。
7.超現實主義攝影
超現實主義攝影為達達派沒落時期出現於攝影藝術領域中的一種流派,興起於上世紀三十年代。
這一流派有著較為嚴謹的藝術綱領和藝術理論。他們認為,用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去表現現實世界是古典藝術家早已完成了的任務,而現代藝術家的使命是挖掘新的、未被探討過的那部分人類的「心靈世界」。因而,人類的下意識活動,偶然的靈感、心理變態和夢幻便成了超現實主義攝影藝術家們刻意表現的對象。
攝影中的超現實主義者也象達達派攝影家一樣,利用剪刀、漿糊、暗房技術作為自己主要的造型手段,創造一種現實和臆想、具體和抽象之間的超現實的「藝術境界」。所以其效果是奇特、荒誕而又神秘的。
8.抽象攝影
抽象攝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出現的一種攝影藝術流派。該流派的攝影家否定造型藝術是以可審視的藝術形象來反映生活、表現藝術家審美感受的這一基本特性,宣稱要把攝影"從攝影里解放出來"。
9.堪的派攝影
堪的派攝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興起的、反對繪畫主義攝影的一大攝影流派。這一流派的攝影家主張尊重攝影自身特性,強調真實、自然,主張拍攝時不擺布、不幹涉對象,提倡抓取自然狀態下被攝對象的瞬間情態。法國著名的「堪的」派攝影家亨利·卡笛爾·布列松說過:「對我來說,攝影就是在一瞬間里及時地把某一事件的意義和能夠確切地表達這一事件的精確的組織形式紀錄下來。」因而這一流派的藝術特色是客觀、真實、自然、親切、隨便、不事雕琢、形象生動而富有生活氣息。
「堪的」派中的攝影家,就其美學思想和創作傾向而言,情況是比較復雜的,雖然他們都崇尚人性世態的表現,且大部分都從事於新聞攝影工作,但有的為自然主義者,有的為寫實主義者。
10.「達達派」攝影
「達達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於歐洲的一種文藝思想。「達達」,原為法國兒童語言中「小馬」或「玩具馬」的不連貫語匯。因為達達主義藝術家在創作中否定理性和傳統文化,宣稱藝術和美學無緣,主張「棄繪畫和所有審美要求」,崇尚虛無,使創作近乎戲謔,因而人們把該藝術流派稱之為「達達派」。
由於達達派攝影藝術作品不符合人們一般的審美趣味和審美要求,1924年以後就逐漸受到有較明確、完整的藝術豆腐和綱領的超現實主義藝術流派的沖擊。但其影響仍可在以後出現的現代派攝影藝術中窺見。
11.主觀主義攝影
主觀主義攝影是一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比抽象派攝影更為「抽象」的攝影藝術流派,所以又稱作「戰後派」。
它是存在主義哲學思潮在攝影藝術領域中的反映。其創始人是德國攝影家奧特·斯坦內特。他認為,「攝影是本來具有發揮自己能力的寬闊領域,也具有高度的主觀能動作用。但目前卻成了一種機械的寫實主義」。於是提出了「攝影藝術主觀化的藝術主張。極力主張攝影藝術的終極應該是提示攝影家自身的某些朦朧意念和表現不可言傳的內心狀態和下意識活動。」主觀攝影就是人格化、個性化的攝影。這便是該流派的藝術綱領。主觀攝影的藝術家們極度強調自己的創造個性,蔑視一切已有藝術法則和審美標准。該派理論家公開表示,「主觀攝影不僅僅是一種試驗性的圖像藝術,而是一種自由的不受限制的創造性藝術。」「我們可以任意使用技術手段去創造照片。」
Ⅲ 二十世紀上半葉的現代藝術流派有什麼
20世紀上半葉的現代藝術流派有:一,野獸派。二,表現主義。三,立體主義。四,未來主義。五,構成主義。六,達達主義。七,超現實主義。下面介紹其中的幾個流派。
野獸派:1905年至1907年是野獸派最成熟的階段。1908年以後趨於消沉。代表畫家有馬蒂斯,魯奧,杜飛,馬爾凱,弗拉芒克,芒更,弗里茨等。馬蒂斯是法國野獸主義代表畫家,早年從事法律事務,曾入朱利安美術學院師從布格羅,後進入象徵主義畫家莫羅的畫室。魯奧是法國野獸主義畫家,童年時,從祖父那裡獲得繪畫知識。14歲時在彩色玻璃設計行當學徒,同時在國立裝潢學校上夜校,曾在莫羅門下習畫,他是個天主教徒,畢生以宗教內容為題材畫作,追求道德和精神的高度。魯奧也是最傑出的現代版畫家。
未來主義:未來主義者是一幫無政府主義者和虛無主義者代表人物,有馬里內蒂,巴拉,博喬尼,塞韋里尼,卡洛卡拉等人。崇拜戰爭的未來主義,最後卻被戰爭摧毀,這個流派到1918年一戰結束時也隨之結束了。
Ⅳ 藝術流派有哪些
1、現實主義
現實主義是一個被廣泛運用的藝術概念,泛指藝術對於自然的忠誠。而在藝術史中,狹義地指一場十九世紀中後期起源於法國的藝術運動,主張以准確觀察為基礎,表現普通民眾以及他們的日常現實生活。
2、印象派
印象派起源於1860年代的法國因莫奈的畫作《日出•印象》而得名。它拋棄了古典藝術「繪畫中最重要的就是線條」的告誡,著重於展現光影的改變而否定輪廓。不過,這幅漫畫里的人物的輪廓模糊,色彩由一個個小點組成,更像是修拉創立的點彩畫派。
3、野獸派
野獸派是20世紀崛帆嘩起的畫派,最大的特點就是色彩大膽鮮艷,筆法率直奔放,也難怪藝術評論家把它形容為「野叢虧獸」。
4、新藝術
新藝術運動是一個在20世紀初盛行的藝術運動,主要體現在建築和室內設計領域。它最重要的風格就是有活力、波浪形、婀娜的流動的線條,特別是花卉或藤蔓等的曲線。
5、表現主義
表現主義自20世紀初從德國興起與法國的野獸派幾乎同時出現。在作品中,藝術家著重表達內心的情感,尤其是恐懼,焦慮等負面情感,對現實往往扭曲和抽象化。
6、立體主義
立體派是20世紀初在法國興起的藝術流派,代表人物是畢加索和布拉克。它的典型特徵就是將事物還原成一個個立方體來表現。
7、未來主義
發源於義大利的藝術思潮,強調對科技、工業化等元素的表現。
8、抽象主義
准確來說,抽象主義只是一種風格樣式,和具象藝術」相對。它拋棄了對外在物的再現,純粹運用線條色彩態鄭行等基本要素。
9、達達主義
叛逆、虛無、破壞一切... .達達主義這個流派就和它的名字一樣,追求偶然和無意義,它是超現實主義的一個分支流派。達達主義的一個特徵是畫作中的物品和現實通常毫無關聯。
10、至上主義
至上主義是俄羅斯的一個抽象繪畫流派。它的風格可以參考創始人馬列維奇的一個非常非常讓人覺得、無言以對的作品一一白色底上的黑色方塊。
11、形而上主義
不安的蒼蠅形而上主義 緊隨未來主義,但兩者有著截然不同的藝術主張。當未來主義歌頌機器文明的科技成就,極力否定過去時,形而上派則懷念義大利古典藝術成就,追求繪畫的哲學意味。
12、超現實主義
超現實主義是起源於法國,盛行於1920年代的藝術流派,以潛意識和超越現實的夢幻為創造源泉。可以把它比喻為「 獨裁者的夢境』。
13、行動畫派
這是二十世紀40年代中期出現在紐約的畫派,也稱抽象表現主義,風格是豪放自由。強調創作的自發性,隨機和無意識。
14、波普藝術
1950年代發源在英國,於美國興起的藝術運動。波普風格又稱流行風格,長久以來,包括報紙的插圖、流行音樂、廣告、漫畫、偵探小說,這些能夠以粗淺的形式和惡俗趣味贏得普通人歡心的大眾文化。
15、極簡主義
極少主義是一種簡化到極致的抽象藝術流派。它主張只使用極少的色彩和形象,也叫做ABC藝術、直接藝術等
Ⅳ 現代藝術流派的風格與特點拜託了各位 謝謝
現代藝術流派的風格資料一: 現代風格是比較流行的一種風格,追求時尚與潮流,非常注重居室空間的布局與使用功能的完美結合。現代主義也稱功能主義,是工業社會的產物,其最早的代表是建於德國魏瑪的包豪斯學校。其主題是:要創造一個能使藝術家接受現代生產最省力的環境---機械的環境。這種技術美學的思想是本世紀室內裝飾最大的革命。我們今天絕大多數室內用品或裝飾品如燈具、傢具(如布藝沙發及軟床)等都是工廠生產的工業產品,然而並不是說把由機器創造的家庭用品組合在一起就形成現代風格,可以稱為風格的必定是一種藝術思潮,事實上現代風格也可分為幾種流派,而其中最具代表的是高技派和風格派。 高技派注重「高度工業技術」的表現,有幾個明顯的特徵:首先是喜歡使用最新的材料,尤其是不銹鋼、鋁塑板或合金材料,作為室內裝飾及傢具設計的主要材料;其次是對於結構或機械組織的暴露,如把室內水管、風管暴露在外,或使用透明的、裸露機械零件的家用電器;在功能上強調現代居室的視聽功能或自動化設施,家用電器為主要陳設,構件節點精緻、細巧,室內藝術品均為抽象藝術風格。 風格派是本世紀初以荷蘭為中心的現代藝術流派,嚴格地說,它是立體主義畫派的一個分支,認為藝術應消除與任何自然物體的聯系,只有點、線、面等最小視覺元素和原色是真正具有普遍意義的永恆藝術主題。其室內設計方面的代表人物是木工出身的里特威爾德,他將風格派的思想充分表達在傢具、藝術品陳設等各個方面,風格派的出現使包豪斯的藝術思潮發生了轉折,它所創造的絕對抽象的視覺語言及其代表人物的設計作品對於現代藝術、現代建築和室內設計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例如: 現代風格軟床 https://gss0..com/70cFfyinKgQFm2e88IuM_a/ke/abpic/item/d5462bfa574266a19e51469c.jpg 現代藝術流派的風格資料二: 風格派又稱「新造型主義」,是活躍於1917-1931年間以荷蘭為中心的國際藝術運動。風格派藝術從立體主義走向了完全抽象,即絕對抽象的原則,也就是說藝術應完全消除與任何自然物體的聯系,而用基本幾何形象的組合和構圖來體現整個宇宙的法則——和諧。[2]風格派的主要成員荷蘭畫家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1944)認為,只有用最簡單的幾何形式和最純粹的色彩組成的構圖才是有普遍意義的永恆繪畫。其作品多以垂直和水平線、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各種格子組成,色彩為三原色,紅、黃、藍及黑、白、灰的組合。他反對用曲線,完全摒棄藝術的客觀形象和生活內容,主張以幾何形體構成「直角的美」;他還認為通過直角可以靜觀萬物內部的安寧,可以創造表裡平衡,個性和集體平衡,自然與精神平衡,物質與意識的平衡。他的作品主要隱喻是海邊沙丘、遼闊的天空和運河、蘋果樹等。他追求的是一種冷靜、理智、分割的美感,美術界稱這種幾何形體的抽象畫派為「冷抽象」畫派。 風格派思想不僅關心美學,也努力更新生活與藝術的聯系,在創造新的視覺風格的同時,它力圖創造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對於20世紀的現代藝術、建築學和設計產生了持久的影響,涉及到繪畫、傢具造型、室內裝飾、書籍裝幀等多個方面,尤其對建築設計有較大的沖擊。風格派最有影響的實幹家之一是建築師兼設計師里特維爾德 (Gerrit Rietveld,1888-1964),他將風格派藝術由平面推廣到了三度空間,通過使用簡潔的基本形式和三原色創造出了造型優美而功能完善的建築與傢具,以一種實用的方式體現了風格派的藝術原則。 風格派設計在舞台上也有廣泛的應用,出生在紐約的著名舞台設計師阿德林妮?盧帕(Adrianne Lobel)設計風格多樣,廣泛涉獵歌劇、舞蹈、音樂、影視等創作領域。1988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德?拉?默納劇院演出的大型舞蹈《快樂的人,幽思的人,穩健的人》是盧帕最喜歡的設計之一。她選擇用抽象的方法設計,並且從風格派的繪畫中得到了靈感,整個舞台由直線和方格組成,色彩單純而寧靜,純白色邊緣框作為兩側垂幕,富有很強的裝飾性。根據色彩草圖試驗,分為冷、暖兩個色調;冷色以藍、綠、赭石和黑白色組成,暖色由桔紅、赭石和黃色構成。通過運用抽象色塊的反復組合創造一種液體流動的感覺和富於表現力的環境,以及大自然中優美景色的境界:綠色的原野、藍色的天空、日落和黎明、修道院和城市、以及欣喜、悲傷、平和、騷動的情緒,風格派的表現力由此可見深遠。 由劉軍設計的《英語教學》小欄目也是典型的風格派作品(如圖6),整個背景是一塊近似平面的很多大小相等的正方形格子組成,所有的格子線條橫平豎直,格子里以桔紅色、桔黃色,灰綠色、赭石色為主,但顏色純度都很低,接近灰色調,各個顏色方格在明度上穿插變化,錯落有致,在滿足整體色調的前提下,將桔紅色點綴分布。再用黑色英文English by TV的標題放在顯要位置,起到烘托背景主題的作用。整個欄目背景簡潔明了,風格獨特,帶有明顯的風格派設計思想。 現代藝術流派的特點資料一: 近代中國畫家,參考西方繪畫以及現代派的作品,將其精華融匯於中國畫之中,至於更有抽象式的新派國畫,其用色、構圖等都與傳統繪畫大相徑庭。 現代藝術流派的特點資料二: 並不是人們喜愛現代藝術,而是它有不可缺少的作用,所以它才是猶如心肝五臟,只中用,不中看。對於一個現代人來說,完全可以厭惡現代藝術的這種或那種風格和方法、但是不能迴避它。因為它最少有四個方面不容迴避。 第一,現代藝術的基本性質是創造。就是說,現代藝術專門以創造、創新作為它的特徵。這與中國經濟要領事創造性地發展科學技術的思路一致。藝術和科學都需要創造精神,但是只是適合觀眾的創造,就象科學技術是合乎邏輯的創造。而現代藝術的創造旨在突破現有局限,是一種純粹的創造。作者不創造不行。越是超常,越是奇特,其創造價值就越大。可是在局外的常人看來,真作品就奇巧古怪,不合常情。七十年代末以來,在西方現代藝術中流行後摩登。(Post-moden中文常譯「後現代」)是針對在此之前極端理性原則的新的創意,更是怪誕而豐富,所含的創造實驗依然。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行業,只有一種行業是專門練習和實驗人的創造力的,有了這個,又可用在各行各業之中,這就是現代藝術。 第二,現代藝術側重揭露罪惡,即使是社會主義社會,也還存在著犯罪和腐敗現象,甚至有些已司空見慣,(如投機取巧和弄虛作假),更不用說其他社會。所以現代藝術一開始就充當社會的哈哈鏡、顯微鏡和探視鏡。它用奇異的形象反照不正常的社會現象;用常人不注意的角度和深度顯現人間問題的原因;用常理不能體察的方式來展示宇宙和人生的內含。相對裝飾、美化的藝術門類,現代藝術就顯得醜陋膚淺,但是它揭露醜惡,最終卻為引起人們的警醒。 然而,一般人就看不懂,也就不想看。那麼,這就不得不涉及下面的二點。 第三,現代藝術是在刺激觀眾的自覺性,傳統藝術常常把影響、感動觀眾作為最大的成功。電流、小說,根不能讓他人為之掬一把熱淚。在個人意識薄弱的時代,人們渴望被別人拯救,在精神上也願意追隨,崇拜天才的藝術家與他們的傑作,就象十幾歲的少年追逐歌星。但是,人類文明的發展逐步使每個人成為自覺而獨立的人。他必須自己決定自己的事(選擇),同時又敢於對之負責(責任)。在精神上他的判斷力和感覺都不再那麼輕易在受到感動,他要追問,他應該內心堅強。現代藝術就是為這樣人准備的,是為藝術上的「成年人」所預備。現代藝術一般不給人一個現成的觀念和意象,而給人半個,另外半個由各人自己從心裡計升起。現代藝術是一個人對一個人的互相印證,在現代藝術中,沒有人是藝術家,也沒有人不是藝術家。 第四,現代藝術是直接訴諸人類的覺悟境界。單獨地看一件作品,這件作品可能只是創造性地揭示某一個現象,以激起觀眾的自我反省。而現比藝術作為整體卻不是某一個活性分子,而藝術現象只是藝術本性在單個時間、某個地方對某個問題變現。此次雙年晨的題目就是「海上·上海——一種特殊的現代性」。展覽很快會過去,作品也會漸漸被淡忘,而現代藝術的精神因此也就在這塊地方,這一群人中孕藏,這種精神靠科學技術是達不到的,科技會讓人分工更細而限制人的本性的完整,使人在職業化或中忽視性靈上的古渡沉鍾。這種精神也是思想和宗教達不到的,思想和宗教先將人的精神轉化為語言和教義,再在理性中執持為信念和信仰,使人內在微妙的悲欣無從清理。在人性的深處,包含著一股自由的清流,來自天盡頭,又向永恆的寂靜流去。無以訴說,無以把握,伏在每個人的心底,連傳統和當代藝術的優美、雅緻、悲憫和崇高的形式也不能到達那個地方,現代藝術卻將人輕輕地(或重重地)推將去。 由於不知道你是要繪畫藝術流派或是建築藝術流派或是現代藝術設計流派等等...因此有不同的資料而且盡量找回是現代藝術流派的,希望你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