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說音樂藝術是抽象的
把音樂與視覺藝術或文學相比,從直接的感性形象的角度講,音樂確實極為抽象,它根本不能具體地描述什麼。有些美學家,包括某些作曲家,主張音樂的美只不過是純粹形式的美。對於這種觀點,20世紀美國作曲家艾倫•科普蘭(Aaron Copland)作過反駁。他有一本書寫得比較通俗,書名是「What to Listen for in Music」(中文似可譯為:《在音樂中我們去聽什麼》;目前的中譯本譯為《怎樣欣賞音樂》)。這本書的主旨之一就是討論音樂作品有沒有內容的問題。
⑵ 為什麼說音樂是最抽象的藝術
因為從音樂本身來說,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和時間的藝術,很難也無法用直觀、具體可見的形式如實地呈現(注意仔細體會這句話的幾個用詞,直觀、具體可見的形式,如實地呈現),即使是有形的記譜法也無法真實地記錄下音樂發出的音響,或是表達作曲家想要傳遞出的音樂。作為聲音藝術,音樂
自身要藉助樂音的高低、長短、強弱等去實現,音樂的內容(或情感)也通過它們來傳達。這種表達方式不象語言藝術或視覺藝術那樣直觀、具象,而且每個人的感受也不一定,所以它本身傳遞的信息極不確定。所以,我們說音樂這門聲音的藝術,相比於其它如語言或視覺藝術門類更加抽象、不確定。
⑶ 為什麼西方藝術是寫實,而東方藝術是抽象的
綜述:中西方藝術是分別發源於不同的地理與人文環境之下的藝術形態.隨著歷史的演變,空間關系的轉化,中西方藝術也發生著一些深刻的變革,但藝術精神始終凝聚在其中,這種藝術精神是東西方藝術的發展脈絡.
我認為西方藝術的抽象主要是形態上的抽象,中國書法藝術中的抽象則是神態上的抽象。
對於書法中的抽象為什麼是神態的抽象,我認為文字本身就是一種抽象,從上古世紀結繩記事,再到後來的八卦,到最後的倉頡造字,都是人類為了解和利用從這個世界得到的知識並對於知識加以傳播而製造的一種工具,鄧散木先生的《篆刻學》第一章中講到文字的發明一方面是因為「藝術之行動」還有一方面是因為「需要之迫切」,參照自然對象到後來根據語法等其它規則來創造文字,這種概念本身就是是很抽象的,所以書法作為表現文字的一種藝術手法是抽象藝術的范疇,也屬於神態上的抽象。
米芾《臨沂使君帖》
再說西方藝術神態的抽象,西方現代抽象藝術雖然在其發展過程中受到了中國書法藝術的啟發和影響,同書法有著密切的聯系,具有書法藝術的一些表現特點和要素,但它們並不是一種相同的藝術形式。特別是由於相互所依存的文化背景不同,在藝術的表現方式、藝術形象的創造、揭示的社會內容以及所產生的社會作用等方面,二者也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西方抽象藝術最出名畢加索的畫作,也是由畢加索本人從形態入手,依次抽象精簡得出,所以西方藝術的抽象大多是形態上的抽象。
⑷ 歷史上繪畫藝術上的抽象主義是怎麼形成的
繪畫藝術方面的抽象主義的形成其實經歷了比較漫長的時間,並非是一蹴而就的。早在比印象派早了近半個世紀的英國畫家透納的名作《暴風雪》《雨、蒸汽和速度》中,旋渦狀的筆觸,與對光線看似朦朧實則精準的表現,就已展現了了一個主題,那就是現實世界的事物也可以看起來很抽象。
不過以上提到的流派並非是連貫相繼的、有組織的,相反藝術家們在創作中相互碰撞、借鑒,有時一個人參與的流派也有重合。抽象主義繪畫最早受到野獸派、立體主義、表現主義的影響。野獸派強烈的色彩和不羈的筆觸,啟發著藝術家們,開始探索用色彩表達情感。塞尚曾勸告畫家以球形圓錐和圓柱的觀點去觀察自然。
立體主義畫家接過了他的脊旅觀點,比如畢加索,就描繪了很多靜物場景,將物體拆解成幾何形狀,將畫面分解,把一個物體的不同側面同時展現出來。但是立體主義一直都是在解構人們所熟悉的事物,相應的反映更加抽象的心理過程的新的流派就誕生了。
⑸ 為什麼說藝術這個東西很抽象,而不會說技術很抽象,如何用一針見血解釋讓人理解什麼是抽象
從實物到概念就是形象到抽象
從概念到例子就是抽象到形象
沒有純粹的抽象或形象
關鍵在於你的著眼點在哪
⑹ 為什麼說藝術這個東西很抽象!而不會技術很抽象!有沒有一針見血的解釋來讓人理解什麼是抽象
抽象大約就是,你自己與眾不同的理解。一是這個東西 其實沒有對錯之分
⑺ 藝術為什麼走向抽象
古典主義時期的藝術強調秩序,如嚴格描繪事物面貌的繪畫、有嚴格調式結構的音樂等。到十九世紀後期,照相術的出現使臨摹現實事物的繪畫失去了意義,需要藝術家對作品形式進行創新;由於一大批古典音樂大師使得古典音樂的創作已達到一個後人無法超越的巔峰狀態,因此後來的音樂家也需要另闢蹊徑,開辟不同的音樂形式。而人的思維逐漸由忠君的等級制轉變為更多的自我表現慾望和自我意識,為強調主觀感受而不太注重客觀形勢的抽象藝術提供了土壤,更多的人去用感官來體會藝術作品。
因此,藝術走向抽象可以說是古典主義藝術臻於完美的直接結果和人類社會及人類思維走向個性和自我化的現實結果
⑻ 能否明白抽象藝術是怎麼回事對抽象藝術的特徵了解多少
抽象藝術是指藝術形象較大程度偏離或完全拋棄自然對象外觀的藝術表現形式。抽象藝術一般被認為是一種不描述自然世界的藝術,它透過形狀和顏色,以主觀方式來表達。
在很多時候,抽象藝術的概念指的就是抽象畫。當然,除了抽象畫以外,抽象藝術還應該包括更多的藝術領域、抽象雕塑、抽象裝置首梁、音樂、抽象詩歌、抽象攝影、建築、抽象舞蹈等。
抽象是外來語,在藝術中的抽象最初只是對具象的概括和提煉,使得畫面消解了具體的輪廓和細節,變得高度象徵性。我們可以從畢加索的《牛》和蒙德里安的《樹》的演變來理解西方人的抽象概念最初的含義。後來,抽象走向了極端,徹底者宏運擺脫了具體的形象和物象,畫面必須沒有任何我們的視覺所熟悉的絕御物體,純粹由色彩、構成、符號、點線面、肌理構成的畫面,才稱為抽象畫。
⑼ 專家回答藝術為什麼會走向抽象
藝術走向了抽象?---那就意味著藝術的滅亡.
藝術是最真實的表達,或者說是反映.藝術忠於自然,藝術忠於人性.即使是抽象派的繪畫,也是這樣.
⑽ 如何正確理解藝術抽象
抽象藝術在二十世紀初期,以抽離與表象世界之關連為訴求,藉非具象 的表現形式,揭示事物的本質.這樣的訴求,雖提供藝術界新的美感經驗,但也加深了觀者與創作者之間的距離.然而這種貼近創作者內在情境且深具自我表徵的獨特創作方式,未必會被後續仍以抽象語匯創作的藝術家們放棄.但隨著知識建構的強勢趨力,八零年代後現代主義時期的抽象藝術家們,也開始警覺抽象藝術已成為具象的另一個代名詞的事實.換句話說,當觀者毫不猶豫地針對一張不具形象的作品,以分類的方式,將此作品快速的歸屬在抽象藝術的范疇,並以過往對抽象藝術的識加以詮釋時,他們已視抽象藝術為具象的形式語言.鑒於此,當代抽象藝術創作者試圖擴大抽象藝術的定義,關切知識建構體系中具象與非具象的分界點,也關切信念本身的意義.
所謂的抽象,有兩種:抽象的抽象和具體的抽象.從此概念的劃分來講,康定斯基是一位徹底的抽象派畫家和創始者,純粹的抽象派畫家.從他的理論上的研究,如顏色心理學、對於點、線、面的分析,足以證明他的作品絕不是簡單的形式上的表現而是在深刻理論指導下、有目的、有價值的創作,因此作品本身是具有豐富內涵和藝術理論支撐的.
當一幅完全抽象的作品展現在你的眼前的時候,你或許會被某些色彩本身所吸引,或許是某些抽象的形態讓你產生了聯想,或許是你從預見過的材料的運用,在你第一次看見它的時候,你的反應也許是驚訝,也許是茫然.當你睜大了雙眼,想努力從畫中看出些什麼,可結果並不另人滿意,你仍然是一無所獲.對於涉足於藝術專業的我都曾有過類似的體驗,在圈外人士看來更是難以理解和接受的,更何況是普通的大眾呢?於是,我開始懷疑藝術的初衷到底是什麼?難道不是為大眾服務嗎?(這也曾是包豪斯的領軍人物納吉的最主要的觀點);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抽象藝術,抽象藝術家們也不能為了「討好」大眾而改變自身作品的表現形式而降低了作品本身的價值,否則抽象藝術也將無法生存下去了甚至變得毫無意義了.如果大眾能夠完全理解抽象作品並接受抽象的表現形式,「那麼藝術家也就能夠放棄各種自然的形式和色彩,直接使用純粹的藝術語言了.」
在欣賞抽象藝術作品時,努力嘗試探尋畫中所要傳達的畫家本人的思想,以及他所要展現給觀賞者的意圖究竟是什麼,或者說這些作品究竟要對我們說明什麼.諸如此類的想法多次在我的腦海中閃現,揮之不去.有時對某抽象作品困惑之極,便憑主觀臆斷,自圓其說地給予畫本身一個勉強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