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精神性如何體現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精神性如何體現

發布時間:2023-04-12 21:30:52

1. 文學創作是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其特殊性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文學創造作為特如明殊的精神生產

文學創造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具有與物質生產不同的特徵:人與世界的關系是精神關系,是在精神領域中觀念地改造對象世界和創造新的觀念世界的生產;精神生產是以符號為創造觀念世界的媒介,而不是運用物質工具去改造世界的活動;精神生產富於個性和自由性。

文學創造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喊橋,也有別於其他藝術生產,有自己的特殊性:一是文學創造是人對世界的審美的精神掌握,是一種審美意識形態的生產,主要是一種情感體驗,具有直觀性、想像性、幻想性、形象性等特點。二是文學是一種語言藝術,是一種特殊的交往語言,即言語。文學創造所憑借的言語或話語不同於科學言語和日常言語,更富於藝術性、形象性、技巧性和個體風格。文學創造是一種創造性的言語鄭橡猛表現,是旨在創造新的話語系統,並通過創造性話語系統塑造文學形象的一種特殊活動。

2. 文學作為語言藝術的特點是什麼

具有極強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具有時間跨度和表現豐富、語言藝術鮮明的特質。

藝術語言是抽象的,感性的,它與人類的語言是不同的,但是它們都具有著一種表達的作用。一首歌曲,一幅畫作,它們告訴我們的不單單是一些客觀事實的存在,並且告訴了我們它們存在的意義,是一種精神層面上的表達方式。

不管是哪一種藝術種類,它們都有屬於自己的特殊的語言。要想真正的了解藝術,就必須要了解它們的語言。

科學與藝術的區別:

1、兩者的本質特點不同。科學具有理論性、規律性、系統性等,而藝術則具有創造性、形象性、技巧性。

2、兩者的價值層次不同。科學屬於系統理論層面,藝術實踐應用層面。科學理論來源於實踐又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和應用價值,藝術雖然是形成科學理論的源泉,但對於其它實踐只具有參考或借鑒價值。

3、兩者的形成過程不同。科學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性的認識,是經過反復提煉和高度概括而形成的;而藝術則是在科學理論指導下的實踐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對現實的一種典型性反映。

4、兩者的表現形式不同。科學表現為理論體系,而藝術則表現為方式、方法、技能、技巧、技藝等。

3. 文學作品的語言藝術主要表現在那些方面

文學作品,主要體現在:1、作家用日常平實的語言文字,把人在工作、生活、情感等方面內心中的體驗、感受表達出來.用語言文巧胡字的形式,刻畫出人的喜怒哀樂、百態生活.2、文學作品,在很多特定的讀者中,通過文字的描述引起了心中的共鳴,思孝正攔想上的碰撞,語言文字看似沒有聲音的表達,卻深深地打動了讀者,影響了讀者.3、人,需要物質方面的食糧,同時,也需要精神方面的食糧,而文學作品通過語言文字向讀者輸出精神方面的食糧,讓讀者從中收獲到精神層面的愉悅、啟發、思想體系等等.4、語言,是人類發展至今最為傑出的文明成果之一,她承載了人類的其他文明的進步,是其清汪他成果的傳承體,讓人類的溝通交流變得豐富多彩,她是抽象與形象的結合體,讓我們有著無限的遐想空間.

4. 文學作為語言藝術的獨特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文學形象塑造(感知)的間接性,這也是我認為的最重要的特徵。文學形象由語言塑造,而語言並不像其它自然符號,如色彩、線條、聲音那樣可以讓人接受起來更容易、更直接。因為語言是一種人工符號,它是人們為了便於交流而產生的約定俗成的符號,所以當文學呈現在讀者眼前時,只是一連串字元,只有具備一定的生活經驗以及對語言意義的了解,並對所看到的字元進行解讀想像才能真正理解其中所表達的意義

5. 怎樣理解文學藝術的精神性價值

文學屬於社會意識形態的一種。

社會意識是社會精神生者沒滑活現象的總和,它是社會存在的反映,是與一定社會的經濟和政治直接相聯系的觀念、觀點、概念的總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學藝術、宗教、哲學和其他社會科學等察爛意識形式。

文學是一種語言藝術,是話語蘊藉中的審美意識形態。詩歌、散文、小說、劇本、寓言、童話等不同體裁,是文學的重要表現形式。文學以不同的形式即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作為學科門類理解的文學,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及新聞傳播學。

(5)文學是語言的藝術精神性如何體現擴展閱讀:

文學除了擁有外在的、實用的、功利的價值以外,更為重要的是它還擁有內在的、首臘看似無用的、超越功利的價值,即精神價值。關於精神,可以有諸多不同的定義。

界定精神這一概念的:它是人內在的一種意向性存在,是人的理性與感性諸多心理因素的有機統一,是人不斷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種心理活動過程。因而,精神的價值不同於物質的價值,精神價值是內在的、本體的、不斷超越自身的。

文學藝術的創造活動是文學藝術家的精神活動,文學作品屬於人類的精神產品,文學藝術的接受鑒賞也屬於人們的精神領域的活動,所以,文學藝術的精神性價值應當是其自身最為內在的、基本的價值所在。

6. 什麼是文學精神

文學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比較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表現作家心靈世界的藝術,包括脊御橡詩歌、散文、小說、劇本、寓言、童話等體裁,是文學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作為學科門類理解的文學,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及新聞傳播學。

文學是屬於人文學科的學科分類之一,與哲學、宗教、法律、政治並駕於社會建築上層。它起源於人類的思維活動。最先出櫻旁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音樂聯結為拆局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對美的體現。文學作品是作家用獨特的語言藝術表現其獨特的心靈世界的作品,離開了這樣兩個極具個性特點的獨特性就沒有真正的文學作品。一個傑出的文學家就是一個民族心靈世界的英雄。文學代表一個民族的藝術和智慧。文學,是一種將語言文字用於表達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的學科,屬社會意識形態范疇。

(6)文學是語言的藝術精神性如何體現擴展閱讀:

文學價值:

文學除了擁有外在的、實用的、功利的價值以外,更為重要的是它還擁有內在的、看似無用的、超越功利的價值,即精神價值。

關於精神,可以有諸多不同的定義。我們一般是在這樣的意義上界定精神這一概念的:它是人內在的一種意向性存在,是人的理性與感性諸多心理因素的有機統一,是人不斷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種心理活動過程。因而,精神的價值不同於物質的價值,精神價值是內在的、本體的、不斷超越自身的。

藝術,在履行自己的種種「服務」職責時,反而已經忘記了什麼是它自己,而我們在擁有過多「藝術作品」時卻失落了「藝術的精神」。

藝術,並不僅僅是工具,甚至也並不總是「作品」。藝術在本質上是一種生存方式,生活態度,生活的內涵,是生命賴以支撐的信仰。

7. 如何理解「文學是語言的藝術」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

文學是整個人類藝術中的一種樣式。
這里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文學作為人類藝術大家庭的一員,一定具有與其他藝術樣式相似或相同的特點,如各種藝術樣式都是文化現象,一般都具有某種程度的社會意識形態屬性,都以感性形式、主觀態度和想像方式來反映世界等等;二是文學是人類藝術中的一種特殊樣式,它具有與其他藝術樣式明顯不同的自身特徵,如它以人類的語言作為基本媒介,以語言的方式存在;與它所使用的媒介及其存在方式相關,文學形成了區別於其他藝術樣式的特點。總而言之,文學與其他藝術的差別和特點,都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它的語言組織,取決於它所具有的語言特性。

我們以王小波的《一隻特立獨行的豬》這篇文章為例進行分析。他本人就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這只豬其實是作者自己理想的化身,但為什麼是只豬呢?豬的命運是被人設置好的,公豬閹掉,長肉,傻吃,悶睡,等死;母豬下仔。但是豬也會不甘心於這樣的設置,所以種豬不與母豬交配,母豬會吃掉小宰。其實從這個角度說,這些豬就反映了社會中被設置好的人們的生存狀態及心理,想反抗又無力反抗,無奈下某種程度的絕望。這反映了王小波寫作的態度的某一方面,即對人民大眾的關懷,如果你讀了他其他的雜文,會發現這種關懷特別是在思想層面上的,他希望人們有智慧,自己思考,反對別人的設置和灌輸,討厭模式化的生活。說遠了,再說這篇文章。這篇文章中有兩個「我」,一個是第一人稱的「我」,就是那個喜歡那頭豬的知青,就是管豬叫豬兄的那個「我」,這個「我」更現實,從他身上我們能看到被設置的人的種種懦弱,與豬兄形成對比,使人身上存在的缺點。搜圓裂豬呢,則是作者理想的具體化,像一個天真的孩子,對有意思的東西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並且想要學會他們,比如汽車叫,汽笛叫等等。這也是王小波自己的性格,李銀河說過,王小波就像是皇帝的新衣里那個口無遮攔的孩子,同時王小波又崇尚智慧與自由,這兩點這篇文章中都有體現。

再說說風格,他的文章就是幽默,但他的幽默後面往往潛在著深刻,他的關懷,他的性格,他的思路等等。就這篇文章來說,相信不會與人認為這是紀實性的,甚至可以說它很荒謬,但荒謬無關緊要,因為這篇文章要體現的是作者的人生態度和所關心的事情,故事情節,內容等等不過是形式,形式上承載了什麼內涵才最重要。

文學運用語言來塑藝術形象,傳達審美情感。由於文學語言必須通過讀者的想像才能感受到藝術形象,因此,文學形象具有間接性。這種間接性既是語言藝術的局限,也是語言藝術的特長和優勢,因為它使得文學形象具有其他藝術無法相比的廣闊性。文學形象的間接性,可以說是文學區別於其他一切藝術的重要特徵之一。無論是建築、實用工藝藝術,還是繪畫、雕塑等造型藝術,以及音樂、舞蹈等表情藝術和戲劇等綜合藝術,都通過塑造藝術形象來直接作用於人們的感官,這些藝術形象不僅可以看到或聽到,甚至有些還可以觸摸到。唯有文學這門語言藝世閉術所描繪的形象例外。

文章中第一段除了開頭與中間兩句,全寫豬。開頭一句平起,引出下文。中間一句:「我不認為這有什麼可抱腔基怨的,因為我們當時的生活也不見得豐富了多少,除了八個樣板戲,也沒有什麼消遣。」這句插得自然,往往不引人注意,而這句卻是這一段甚至全文的文眼。因為文章要說的畢竟不是豬,而是人。這一句雖然輕描淡寫,但作者對文革期間被設置得單調的生活的憤怒,已通過黑色幽默傳達出來:人的生活居然與動物相差無幾!對生活做種種設置是人特有的品性——這句話發人深省。如果說上面那句話僅是對文革的控訴,那麼這句話就是對人類生活的反思。作者所舉的例子是古希臘的斯巴達,這更表明,設置生活尤其是設置別人的生活,是會思考的靈長類動物——人類的一個毛病。在閱讀作品的過程中,通過積極活躍的聯想和想像,在自己的頭腦中呈現出活生生的形象畫面來,這就構成了語言藝術形象的間接性,因而人們把文學又稱「想像的藝術」。文學形象雖然不能通過讀者的感受器官來直接把握,但它通過語言的中介,激發讀者的想像,同樣可以使得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產生如臨其境的審美效果,使文學形象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地呈現於讀者的心靈。在文學作品中思想性和情感性二者的關系極為密切。從一定意義上講,文學作品的思想性總是被情感所包裹並通過藝術形象表現出來的,只有將情感滲透在思想里的作品才能具有震撼心靈的藝術魅力,使讀者在激動不已的同時去深入領會作品蘊藏的思想內涵。另一方面,文學作品的情感性也離不開思想性,因為這種情感往往是在理性思想指導下成為具有特定愛憎情感的傾向性。所謂傾向性,其實就是作家的愛憎褒貶體現在文學作品中的思想藝術屬性。顯然,文學作品中的思想性和情感性二者相互滲透、相互融會,成為一切文學作品所不可缺少的要素。文學作品的結構與語言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們不僅是構成文學作品的重要藝術手段,而且本身也具有審美價值。文學作品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就必須需要利用結構這個重要手段來完成。對於文學作品來講,結構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甚至直接關繫到整個作品的成敗得失。

總之,文學採用語言作為媒介和手段,從而與其他藝術在性質上產生了重大的區別。由於文學以語言作為媒介和手段,使得語言藝術形成了許多自身獨具的審美特徵,集中體現在情感性與思想性、間接性與廣闊性、結構性與語言美等幾個方面。

8. 文學為什麼是語言的藝術

文學是語言的迅毀跡藝術,是以語言為工具來塑造藝術形象的,雖然其具有形象畝並的間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體性地展示社會生活,甚至表現社會生活的發展過程,展示人與人之間的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和人物的余桐內心精神世界。

9. 結合一部經典文學作品!談談「文學是語言藝術」的理解!!急急急急!

從一定意義上說,語言是文學的第一要素,談論文學最好從談論文學語言開始;提高文學感悟力,應該從提高語言感悟力開始。

語言真是神奇,它能淋漓盡致地表達人類豐富多彩、浩渺無限的內心世界;它能打通文學與其他藝術部類之間的聯系,在作品中呈現畫面美、音樂美;它能引導讀者進入作品意境,對作品進行再創造,由此產生喜怒哀樂愁怨思……當然它也有「不足」,它只是訴諸視覺的一個個文字,或訴諸聽覺的一個個語音,它沒有真實的畫面、聲音,不提供多種感覺的直接享受,它是虛擬的、空靈的,對於不懂「這一種」語言的人來說,對於語言感受力低下的人來說,它是一堆「亂碼」,是一個看不清或看不見的未知世界。下面就開始我們滿目風光的文學語言考察之旅吧。

一、怎樣理解文學是語言的藝術?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也許你對這句話不陌生,可你對這簡單的一句話當中的深刻意義領會多少?你對「文學」「語言」「藝術」三者之間的關系思考過嗎?這句話可以推導出這樣幾層意思:

文學屬於藝術大家族中的一個嫡系。

文學是靠語言呈現的一種藝術樣式。

語言是劃清文學與非文學界限的標志。

文學追求語言的藝術化和語言的創造性。

從文藝學的觀點來看,文藝或文學藝術大家族中的各種樣式都自有其特異的存在和表現方式,按照它們各自採用的媒介和規則的不同,通常將文藝區分為語言藝術、造型藝術、表演藝術和綜合藝術等既相互區別又相互關聯的四個部類:

語言藝術:運用語言反映生活、塑造形象、表達感情,即文學。

造型藝術:運用色彩、線條和造型等藝術媒介,塑造人們可以直接感觸得到的藝術形象,如繪畫、雕刻和攝影等。

表演藝術:運用聲音的旋律、節奏或人體動作,塑造出訴諸人們聽覺或視覺的藝術形象,如音樂、舞蹈等。

綜合藝術:綜合運用各種藝術材料、藝術手法和藝術規則,在舞台、銀幕或熒屏上展現藝術形象,如戲劇、影視等。

高爾基說:「文學的第一個要素是語言。語言是文學的主要工具,它和各種事實、生活現象一起,構成了文學的材料。」也就是說,「文學的材料」不止一種,但語言是它的最基本、最有本質特性的材料。

二、文學語言有哪些主要特點?

文學語言不同於生活語言、科技語言、政論語言、公文語言,盡管它與這些語言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但畢竟有自己鮮明的特色,這些特色將它自身與這些語言劃分開了。

1.間接性

如果將「語言」這個概念「放大」的話,那麼可以說,繪畫使用色彩、線條「語言」,音樂使用音符、旋律、節奏的「語言」,電影電視使用鏡頭、蒙太奇的「語言」……這些「語言」都可視、可聽、可觸,創造的形象是直接的。而文學語言怎麼樣?它只是一個個語音或文字元號,不是形象本身,要經過讀者視覺接收和大腦加工轉換,才能在心裡產生畫面感、形體感、音響感、觸感、味感……如魯迅《故鄉》開篇寫「我」行近故鄉時所見:

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

這里展現一幅語言文字的「畫面」,語言文字成為其中的傳達媒介,讀者先讀語言文字,再在腦海里喚起「畫面感」,產生陰晦的、蒼黃的、蕭索的隆冬嚴寒的印象;如果是畫家或攝影師來反映這樣的畫面,必定是直觀的,無須使用需要轉換的媒介。

間接性在一定程度帶來模糊性、未定性、多義性,這似乎是文學語言的「短處」,其實也是文學語言的長處。因為給廣大讀者留下了無限的聯想和想像的空間,讀者可以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閱讀經驗填補其中的「空白」,每個人都沉浸在自己獨特的閱讀體驗當中。我們常聽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沒有人把它當作貶義語,而是把它當作文學、賞活動的一個重要規律加以認定的。

2.形象性

如果說間接性是相對於其他藝術種類而言,體現語言的一般性特點的話,那麼形象性則是相對於其他語言種類而言,體現語言的文學性特點。

高明的作家、詩人有這樣的本事,用語言文字把人物勾畫得「活靈活現」,把物體狀寫得「纖毫畢露」,把風景描繪得如在「眉睫之前」,不僅如此,還能把人心深幽靈府描寫得「千姿百態」,把抽象事物描寫得「生動活潑」。你看「春風又綠江南岸」,在讀者腦海中喚起「視覺感」,一個「綠」的色彩,暈染了整幅畫面、整首詩的意境,千古為人所稱道。王國維《人間詞話》說:「『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雲破月來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這種一字之妙、之精,是其他語言所沒有的,也是其他藝術形式難以表現出來的。王國維還說:「歐公《蝶戀花》『面旋落花』雲雲,字字沉響,殊不可及。」王氏頗有天才穎悟,覺出歐陽修詞「面旋落花風盪漾」中的「聲音感」,聲音也是形象的一部分。

這里有一個奧妙,即作家、詩人寫作時,充分發揮形象思維,並且心盡量運用形象化的詞語。正如王力所說:「形象思維是文學問題,也是語言問題。形象思維是用具體形象來構思,表現為語言則是多用具體詞句,少用抽象名詞。」「多用具體詞句,少用抽象名詞」,這就是奧妙,為我們欣賞文學和進行文學寫作提示了重要的方向。

文學語言追求形象性、形象感,以至於我們常常把「形象化的語言」理解成「文學化的語言」。

3.情感性

情感性是語言「文學性」又一重要體現。其他種類的語言,如科技語言、公文語言等,純以理性、客觀的態度描述、說明事物,不需要表達言語者的情感色彩;而文學語言則非表達作者情感不可,只是表達的程度有高有低,表達的方式有曲有直、有隱有顯。抒情性作品表情達意非常明顯,至於敘事性作品,只要認真體察,也能捕捉到作者情感活動的線索、脈絡。

回顧前面引述的《故鄉》片段,作者在描寫景物時加了一句:「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非常直露地表達了「我」的內心感受。即使作者不說這句話,「悲涼」之意也隱約體現,你看,「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這不也透出幾分「悲涼」氣氛嗎?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說:「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可以說,凡是好的文學作品的語言,都含有厚重的「情」。

老舍對此深體會,他說出了作家使用語言的要訣:「一篇作品須有個情調。情調是悲哀的,或是激壯的,我們的語言就須恰好足以配備這悲哀或激壯。比如說,我們若要傳達悲情,我們就須選擇些色彩不太強烈的字,聲音不太響亮的字,造成稍長的句子,使大家讀了,因語調的緩慢,文字的暗淡而感到悲哀。反之,我們若要傳達慷慨激昂的情感,我們就須用明快強烈的語言。」(《我怎樣學習語言》)可見,情感、情調是支配語言活動的軸心,語言是情感、情調的外化。

三、怎樣理解漢文學語言的審美特點?

世界上各種種語言都有自己獨特之美,漢語也不例外,借用前輩王力先生的話說,漢語之美有整齊之美、抑揚之美和回環之美。這些美都是音樂所具備的,都是語言擬音化的結果,堪稱音樂美。漢語的音樂美古已有之,古人的優秀詩文可付諸吟詠,響於口耳,可惜於今衰弱,文學語言的接受逐漸視覺化了。不過,如果我們細心地讀,靜心地聽,也能感覺出白話文的種種音樂之美來。

1.整齊之美

就像音樂有音符和樂段一樣,任何語言都有音節和語句。古漢語的音節都是單一的,每個音節的發音都有獨立性,也有相似性,這就為音節的整齊組合創造了條件。一句話是由一個個單音節組成的,這句話里前後語音可能形成音節的相近似,比如「綠肥紅瘦」「鳶飛魚躍」,其中兩兩對稱,形成一種整齊之美。推而廣之,如果兩句話意義相關,用詞相近似,句長相等,那麼這就是對偶句;如果在對偶句的基礎上再多一些句子,就是排比句,當然排比不要求字數相等,只要求句式相同,個別字重復出現。對偶句和排比句也體現語言的音樂之美。試看這樣的句子: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對偶

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龔自珍《病梅館記》)——排比

這樣的語句讀起來具有音樂感、旋律感。

其實,優秀的白話文也體現整齊之美,例如:

……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郁達夫《故都的秋》)——對偶、排比

2.抑揚之美

漢語的四聲盡顯抑揚頓挫,由四種聲調組成的語句有無數變化的抑揚頓挫。所謂抑,指語音短促,帶降調;揚指語音長揚,帶升調。如此富有樂感,與音樂很相似。我們的祖先把古漢語抑揚頓挫的規律研究得深入細致,也把抑揚頓挫的聲律美發揮到了極致。這主要體現在詩詞平仄的運用上。試看下例: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李白《哭晃卿衡》)

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杜甫《八陣圖》)

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其中有的字在古代讀入聲,歸到仄聲里,我們不管它,仍可按今天的讀音來讀。讀這種嚴格按平仄規則寫的詩,要注意語音的長短、高低、升降的變化,平聲上揚而悠長,仄聲下降而短促,這樣可接近於古詩本來的聲律要求,表達抑揚之美,又不完全拘泥古人嚴格的格律。

在今天的白話詩和白話文中,平仄的要求不復存在,但漢語的抑揚之美仍舊保留,只不過是以現代形式呈現,變得更為粗略而模糊了。例如: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瓏地立於山脊一個柔和的角度上。(李樂薇《我

平平 仄仄
仄仄平平 平仄 平平仄仄

的空中樓閣》)

首先,這些詞語的平仄錯落有致,創造了悅耳的聲律,也許作者未必真的有意「遵循」了平仄律,而客觀上卻具有聲律之美;其次,開頭兩個對稱句,讀起來短促,然後一個19字的長句,讀起來舒張。如此變化多端,緊舒有致,創造了漢語新型的抑揚頓挫。

3.回環之美

詩中的用韻與音樂中的旋律回環有些相像,創造了語言的音樂之美。古代的賦文也押韻,現代新詩、新諺語也押韻。所謂押韻,就是同一個母音在句尾的重復。押韻對於詩文的效果,就是回環之美。

古詩詞的押韻情況是顯見的,如「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即第二四六句的末字必須押韻,不過詞的押韻未必如此,可能句句押韻,也可能三句押韻;平聲韻和仄聲韻分開,不像現在這樣通押;還有入聲韻,這是古詩詞中特有的,入聲現代普通話已絕跡,在現在某些方言中仍保留,情況比較復雜,不必深究,只要知道在末句出現是押韻就夠了。入聲韻的絕跡,屬於「音變」現象,古代發音和現在所不同;不僅如此,還有其他的押韻,現代人讀來覺得不押韻,但在古代是押韻的。總之,古詩詞押韻較為分明,造成優美的旋律,給我們誦讀帶來很大的方便。

古代的賦和散文的用韻易於被忽略,值得一提。賦是押韻的,漢賦是典型的賦,我們讀得少。如高中課文蘇軾《赤壁賦》有些句子押韻:

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如果細心地讀,可以發現古代有些散文也間或押韻,如柳宗元《愚溪詩序》:

以愚辭歌愚溪,則茫然而不違,昏然而同歸。超鴻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違」和「歸」押韻,「夷」和「知」押韻。如果我們只看不誦讀,是不容易察覺其中押韻的;如果多誦讀,就容易讀出韻味來。

從現代文學語言的情況來看,語言回環之美主要不是表現用韻上,而是以片語和句子為運用單位,呈現多種形式。它也與語句的整齊之美相關,如前面提到的「黃酒之與白乾……」就既有整齊之美,又有回環之美;它還有詞句的小回環,自有一種旋律感,如「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故都的秋》)前面提到的「十分清新,十分自然」,也是一種小回環。

當然,漢文學語言之美不止這三方面的內容。只要我們時刻牢記「漢文學語言是最美的語言」這一信念,那麼我們上語文課讀課文,在課外讀書報刊,都能體會到這種語言之美;我們平時說話,或演講,或交談,都會自然地表現出這種語言之美。

四、怎樣品味文學作品的語言?

文學作品的語言是作家詩人嘔心瀝血的創造產物,是人類語言的精華。它具有深味性、伸縮性、多變性等特點,讀者把握起來既有挑戰性又有成就感,一方面可以往意義、意味、意韻的「縱深地帶」無限地探入、拓展,另一方面又聚訟紛紜,莫衷一是。品味這樣的語言的目標指向,應該是它的深層意蘊、弦外之音和審美效果。這樣的品味活動,不同於學習實用性語言,不同於學習外語——那是偏於語法分析、實用效果分析和運用性訓練,多有理性的判斷推理,於情感、美感、聯想、想像無涉。那麼,中學教學中的品味文學作品語言活動究竟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1.要重視整體把握。

語言的音節或文字的有機組合,構成「語言場」;文學作品的語言場不同於別的語言場,這種場的強力和魅力都遠遠勝出其上。所以品味這種語言應有良好的整體感或「場感」。「場」照亮了作品的每個細節、每個局部;作品中的字詞句靠這「場」來定義、定性,它們離開這「場」就還原到字典、詞典中去了,成為只有單一的平面的意義的語言材料了。

例如《故都的秋》的核心語句「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中的「悲涼」一詞是大家都能認能說能寫的,它至少有這么三重意蘊:

(1)詞典義:悲哀凄涼。(《現代漢語詞典》)

(2)普泛的文學意義:對往事或現實的沉痛感慨;即景生情的悲傷;復雜的人生感受。

(3)《故都的秋》中獨特之義:作者顛簸於人生旅途,身心疲憊,深感悲涼;看見秋景引發美好的情懷,表達了一種審美感受;美好情懷中滲進人生的苦澀味,是美感與苦澀感的混合生成。

此三者的意義逐層擴大,又逐層具體化,由單一性趨向多義性,而且由於讀者個人的情況不同,對郁達夫筆下「悲涼」感受的細微差別何止百千。

我們為什麼能品味出這么多的內容呢?這得益於對《故都的秋》的「文章場」「語言場」的把握,體現一種從宏觀到微觀、從「面」到「點」的認知的確定性。記住,這是品味語言的常規。

2.要重視微觀分析。

不能只是單純地「高屋建瓴」地「俯視」,還應沉潛到語言的溪流和浪波的底層,察看語言「美景」的各個重要的精微細部。需要發揮你的解詞讀句的能力,需要你對語言細節「末梢」具有一定的敏感。

例如魯迅《為了忘卻的記念》,標題耐人尋味,「忘卻」與「記念」本是一對矛盾,怎能組合在一起,並作為標題醒目地列出?其中匯集各種意味:有對國民健忘大腦的提醒,有對作者自己放下精神重負輕裝上陣的激勵,有對反動派「瞞」和「騙」的憤怒。簡短的語句里可作出大文章。

這種微觀分析,重在「精細」,在「細」字上下功夫,從「精」上定要求。作者一字,讀者百味;作者未必這般,讀者感慨萬千。

3.目標指向是深層意蘊、審美效果。

(1)深層意蘊:指文本義、語境義,而非詞典義、淺表義。有些眾人皆知的語言深層意味應該挖掘出來,有些眾人忽略而你沉思之後突發新見的深層意味更應該挖掘出來。

(2)審美效果:指欣賞者的審美感受,是在充分認知、理解之後作出的理性評價。一般都給予好評,很少有差評。涉及的方面很多,如遣詞造句的精心、恰當,詞句中思想感情的厚重性和豐富復雜性,句式的長短變化,組詞構句的陌生化、創造性,詞句在語音上的表情達意效果……記住,不是光理解語言本義,而是著重於「品評」效果。

4.培養品味語言能力的途徑。

說到品味語言能力的培養途徑,也許你會很快地說出「多讀」,可是讀什麼,怎麼讀,這才是關鍵之所在、困難之所在。很多中學生愛讀時尚文學、時興作品,而拒絕經典作品,從學習語言來說,這是一種偏差。時興作品當然可以讀,它們的語言與你的語言「距離」較近,容易被你接受、「消化」,可以培養你的「現代語感」;而經典作品的經典性理應包括語言的經典性,它是民族語言的經典、精華和範例,是經過大浪淘沙之後存留下來的「金子」,你一時難於「咀嚼」和「消化」,是因為你心浮氣躁,還沒有靜心地沉入作品的底層,去捕獲這些閃閃發光的東西。在你讀過較多經典作品之後,你獲得的語言素養一定比讀時興作品豐厚得多、深厚得多,這是千真萬確的道理。

你讀文學作品時,是只關注人物形象、故事情節,還是也關注語言表達?如果你帶著「消遣」的心情,可以只讀故事;如果你心懷「學習」的目的,最好是把讀的目標全面化,包括關注作品的語言表達。朱光潛在《談讀詩與趣味的培養》一文中批評某些「愛讀書」青年說:「所以他們看小說和戲劇,不問它們的藝術技巧,只求它們裡面有有趣的故事。」朱先生當然是正面倡導關注語言技巧在內的「藝術技巧」。閱讀的出發點不同,結果也不同,其間高低、優劣涇渭分明。作為學生,要學好語文,應該把品味文學作品語言作為關注點、興奮點,不放過任何一次訓練語感、積累語言材料的機會。

你最好有專門的「文學語錄簿」「語言素材本」,記錄課文中和課外讀物中好的詞語、句子,作一些評點,並且經常翻看,出聲地吟誦。學習文學語言是慢功夫,偷不得懶,光是只閱讀不記錄是不行的。許多文學青年就這樣勤學語言起步寫作,文學大家也同樣經過了細致漫長的積累語言、錘煉語言的過程。

閱讀全文

與文學是語言的藝術精神性如何體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8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