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濰坊核雕的介紹
核雕是中國漢族民間微型雕刻工藝。以桃核、杏核、橄欖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藝品,已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都傳恭老師是現存濰坊睜跡旅核雕第三代正宗傳人,他的作品工藝精湛,畫面感豐富,栩栩如生。他從9歲開始跟祖父都蘭桂學習書法、繪畫、核雕、篆刻等,後來,漸漸對核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下學後就工於濰坊嵌銀廠。王緒德老師作為濰悉凳坊核雕的代表性傳人,他的核舟雕刻精細、玲瓏剔透,核舟上面的門、窗都是活動的州鬧,可以自由地開啟,特別是船尾垂下的錨鏈由45個小如米粒,細如發絲的橢圓形環連接而成,每節轉動自如。
Ⅱ 核雕派別怎麼區分各有什麼特點代表作呢
核雕北工與南工的劃分,並不僅僅是由於地域分布的差異,更重要的原因是二者核雕作品在構成及意蘊的差異。北工與南工之間的區別主要體現在這幾方面:
1、作品風格的差異。
傳統意義上,北工核雕作品布局簡練,朴實大方,形成了粗獷豪放的藝術風格。這種藝術風格往往是敢於突破桃核固有形態的空間局限,在小物件上構造出大場景,且精於作品氣勢的構造,這種粗獷並非是粗劣,而是高度概賣正滑括下的精煉。
2、發展軌跡的差異。
無論是北工還是南工,其最初的形態都只是謀生的手段。隨著被社會認可和自身的發展,他們的各自發展軌跡出現了差異。濰坊核雕大約始於清末,並在二十世紀初期達到了發展的高峰,其代表作品《馬拉車》也在這一時期獲得了巴拿馬博覽會金獎,自此濰坊核雕名噪一時。
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濰坊核雕在全國范圍內依然處於絕對領先的地位,微小的桃核雕作品也被我國政府曾被作為禮品饋贈外國使節。此後,濰坊核雕出現衰敗。
3、材料不同
北工以核桃核心為材料,著名的濰坊核雕代表作品《馬拉車》為例,該作品以駿馬和馬車為主景,著重刻畫駿馬的脖頸向前掙伸和馬車行進中的傾斜表現,似乎是一匹健碩的駿馬拉著馬車飛馳進觀者的眼球,其動感、強勢一覽無余。
南工主要的橄欖核為主又以「蘇(蘇州)派」最為傑出,核雕市場上流通的蘇派作品佔了整個核雕市場90%以上中臘。蘇州核雕布局緊湊,柔美精緻,具有清羨細膩靈動的藝術風格。
(2)濰坊核雕有哪些藝術特色擴展閱讀:
《蘇州訣:十八羅漢園林》手串是蘇州核雕的代表作品之一,該作品以蘇州拙政園、獅子園、留園等十座最出名的園林為創作題材,主要採用了圓雕、鏤雕的雕刻技法,將園林中的假山、拱門、亭閣、樹木等等物象安排在小小的橄欖核上,雕琢物象雖多,但是並不錯落反而有致。
將蘇州園林的精緻完美表現得淋漓盡致。也體現出了蘇州核雕作品的精緻靈美的藝術風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核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