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教師教學藝術有哪些
教師教學藝術十八條
1、教學態度與精神風貌
教學態度積極,時間觀念強(早侯課、不遲到、不早退、不拖課),課前准備充分。遵守教師職業道德,有人格魅力和較高的學識水平;工作狀態下的儀表、體態、禮儀等適宜,授課過程中有熱情、有激情等。
2、教學設計與實施效果
有自主創新意識和水平,課時教案體現整體性和聯系性,銜接過渡、首尾照應等體現了內在邏輯關系,符合循序漸進原則,目標明確,重點突出,難點准確。
3、知識整合與重組技巧
突出最關鍵、最有價值、最近發展區知識的教盯稿學;體現學科內與跨學科的知識組合遷移及其縱橫聯系,引領學生自主建構新知識,聯系實際,形成新認識,聯系實踐,生成新學識。提煉主幹知識,清晰地構建知識結構。
4、學習方式與能力培養
在課堂上重視自主、合作、探究三大主要學習方式的運用,和可持續發展、終身學習、自主發展、自我選擇的方法和能力的培養。
5、學生情感教育與培養
教學過程中師生關系良好,情感目標的設計恰當、實施得當並且成度要高,有利於學生生命的成長。
6、課堂語言特色與藝術
指令性、指導性、過渡性語言以及開課詞、結課語等,准確恰當,語言人文,生動形象、優美風趣、詼諧幽默,富有詩意,擁有機智和激情,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富有時代感等;學科專業性語言特點突出;肢體語言,表情語言,符號語言等運用恰當得體。
7、課堂組織技巧與管理藝術
小組合作學習中活動與組織形式有效規范,課堂規則和程序執行的有效慎森,體現較好的課堂教學調控管理的機制與教學機智。
8、導入內容選擇與情境設計
教學中的導入形式新穎有趣且具有原創意識;教學情境設計能激活興奮點,激發興趣點,激勵自信心,激起求知慾望。
9、教學手段選擇與使用效果
應做好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教學技術手段相結合。電教手段該用則用,不能為用而用,防止形式化和單一平面型的多媒體課件,防止「人灌」變成「電灌」。
10、講授方式、時間與效率
原則上體現「精講」和「多活動」。落實「三講三不講」,即講易混點,易錯點,易漏點; 學生自己已經學會了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夠學會的不講,老師講了學生也學不會的不講。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時間。
11、提問設計與處理技巧
在教學中應設計出設計恰當的記憶性、理解性、應用性或評價性的課堂提問的問題,並體現發問、提問、追問、善問等對問題的處理技巧。
12、課堂小結、延伸設計與處理
課堂小結及延伸設計與處理應做到:師生共同完成或引導學生自主完成,能簡明扼要、提綱挈領、承上啟下、提煉升華。
13、課時板書設計與展示水平
教學課時板書圖文並茂、動靜結合、賞心悅目、整潔規范。
14、反饋矯正技能與效果
教學反饋及時恰當、形式多樣、准確全面,矯正舉一反三、啟發誘導、因材施教、分類點撥、個性化強。
15、共同完成與因材施教落實力度
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體現教學公平。共性與個性、一般與特殊的關系處理,特殊學生的特殊問題的處理和特殊需要的滿足等。
16、評價多元化與准確*
以激勵性評價為主,評價主體要多元,注重評價用語(態勢語如點頭、微笑等)及方式的適當性、多樣性和含蓄性。
17、教學三維目標設計與達成度
教學目標的預設與課堂教學的達成程度高。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維教學目標融為一體並得到充分體現。
18、課堂自我反思與教學機智
課堂教學中能即時反省與變通,能恰當處理課寬則畝堂進程中發生的意外行為,能充分有效利用課堂教學中生成的教學資源。
㈡ 教學藝術體現在哪幾個方面要求是什麼
教學藝術體現的方面和要求主要在以下幾類:
一、語言藝術
教師的語言藝術在課堂教學中點有重要地位。優美、流暢、動聽的語言能夠牢牢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整個課堂教學處於一種張馳有致、輕重適度、緩急合理的良性狀態。
這種優美的語言藝術應表現為:聲音洪亮、抑揚頓挫、語速適中、生動准確、娓娓動聽。在教學中若能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恰到好處地運用語言藝術。靈活多變的設置各種不同的教學情境誘導學生「入境「。必然有助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藝術
興趣作為一種行為的動力,將推動學生積極主動、自覺的學習。因而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拓寬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由於教師聲情並茂的講解,使師生間的情感也能得到充分的交流,使課堂氣氛始終 處於教師預定的效果。
三、情境藝術
在課堂上教師一定要排除一切雜念,全身心的以一種飽滿的、愉快的、積極的教學激情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保持良好的情緒。這樣不僅可以為學生創造一種氣氛熱烈、趣味盎然的學習情境,而且還能使學生由於 受到教師教學激情的感染而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在這樣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中,教師既能保持清晰流暢,又促使語言生動活潑,還能使學生的學習情緒飽滿、思維活躍。
而一節好課還與教師良好的教態有著內在的聯系,是不可分開來捍的,教態是教師教學素質和能力的結合體。所以教師必須保持良好的教態。做這一點,教師首先要熱愛教育 啞,熱愛自己所教師的學生。這樣,才能在課堂上油然而生責任感。自豪感,教會表現出和藹可親、嚴中有愛、微笑始終的良好教態。
㈢ 什麼是教學藝術
教鬧源學藝術,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理則敬解和認識。
什麼是教學藝術?
教學藝術就是教師在課堂上遵照教學法則和美學尺度的要求,靈活運用語言、表情、動作、心理活動、圖象組織、調控等手段,充分發揮教學情感的功能,為取得最佳教學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獨具風格的創造性教學活動。把教學藝術看成是某種高超的教學技巧、某種創造性教學設計、某種教師的動人表演都是不全面的。教學藝術是一種高度綜合的藝術,屬於教學實踐活動的范疇。教學藝術具有形象性,運用生動、鮮明、具體的形象來達到教學目的。教學藝術具有情感性,師生雙方的教學活動是情感交流、心靈碰撞的過程。教學藝術具有審美性,教學設計美、教態美、教學語言美、教學過程美、教學意境美、教學機智美、教學風格美、教師人格美等既是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最終目的,又使教學具有了審美價值。教學藝術具有表演性,機智幽默的語言、惟妙惟肖的表演和恰如其分的笑話等表演手段,使教育教學寓於娛樂之中。教學藝術具有創造性,教學的新穎性、靈活性能解決教學中孫彎慎出現的各種復雜問題,教師獨特的教學風格使教師具有吸引學生的獨特魅力。藝術是一種發自於內心的美,一種靈魂美,教學是一門科學,同時還是一門藝術。
㈣ 教學是一門藝術還是一門技術,怎樣理解
教學既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
首先,教師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職業,教學需要有很深的專業知識功底,因此,教學自然是一門技術。 教學技術是指教師運用已有的教學理論知識,通過練習而形成的穩固、復雜的教學行為系統。它即包括在教學理論基礎上,按照一定方式進行反復練習或由於模仿而形成的初級教學技能,也包括在教學理論基礎上因多次練習而形成的,達到自動化水平的高級教學技能,即教學技術。教學技術對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的創新,具有積極的作用。
教學技術對外表現為成功地、創造性地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卓有成效地達到教學目的和獲得有效的教學方法;對內表現為保證完成教學任務的知識、技巧、心理特徵和個性特徵的功能體系、是教師的個性、創造性與教學要求的內在統一。
從表面上看,教學技術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有效促進學生學習的活動方式。從深層剖析,它是教師職業個性品格和專業修養外化的表徵,是教學能力的重要標志。每一位教師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達到藝術化教學的水平,就必須遵循教學技術發展的規律,在熟練掌握教學技術的基礎上,不斷探索、不斷創新。
其次,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和安排,需要智慧,整節課就是一場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進行的演出,所以說,教學是一門藝術。 教學是一門藝術,這不僅是經驗的總結,而且是對教學的高層次概括。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
第一、從教學的主體來看,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雙向活動,故教學的主體題包括教師和學生,他們都在從事社會實踐活動,都在進行藝術創造,表現自己的藝術天賦。學生對教師的語言表達具有審美觀,而教師對科學的表達要有藝術性,也就是要幽默、詼諧、生動、有趣。教師和學生在作為完整的人在進行「教」和「學」時,參與其中的不僅有真的因素、善的因素,使教學具有科學性和教育性,還有美的因素,使教學具有藝術性。
第二、從教學活動來看,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作為人類最高級的實踐活動,是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的生產和再生產的過程,是培養人、塑造人的特殊實踐。在教學過程中的一舉一動,無一不體現著教師和學生發揮自己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天賦。而一切審美和藝術都表現在教學過程之中,如教學語言、板書、問答、課外輔導等等。在這過程中,教師追求藝術的創造效果,學生渴望從聽課中得到
藝術的享受和表現。按照美的規律教學已成為教學主體追求的主要目標之一。所以,教學過程在本質上有審美和藝術的創造。這是教學作為一門藝術的又一根源。
第三、從教學內容看,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內容,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都是真、善、美的統一,包含審美因素,具有藝術性。比如我所講的音樂課,它就包含了豐富的審美因素。因為音樂能給人以美感、音樂能喚起人心靈上的共鳴,而且一首優美的歌曲和樂曲,能使人在欣賞樂曲中陶醉而不知其他。所以,教學內容包含審美的因素,具有藝術性。
所以說,教學既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不僅可以使學生學到豐富、扎實的學科知識,也可使學生在學和教師在教的過程中得到藝術的享受。每一位教師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達到藝術化教學的水平,就必須遵循教學技術發展的規律,在熟練掌握教學技術的基礎上,不斷探索、不斷創新。
㈤ 課堂教學藝術的種類有哪些
課堂教學藝術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風格一:自然親切型
這一類風格教師講課親切自然,朴實無華,沒有矯揉造作,也不刻意渲染,而是侃侃而談,娓娓道來,師生之間是在一種平等、協作、和諧的氣氛下,進行默默的情感交流,將對知識的渴求和探索融於簡朴、真實的教學情景之中,學生在靜靜的思考、默默的首肯中獲得知識。
風格二:睿智創新型
這一類型教師講課深入淺出,條理清楚,層層剖析,環環相扣,論證嚴密,結構嚴謹,用思維的邏輯力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理智控制課堂教學進程。學生不僅學到知識,也受到思維訓練,還受到教師嚴謹治學態度的熏陶和感染。
風格三:語感品悟型
語感品悟型是語文課堂教學藝術風格中不可忽視的一種類型。以品味感受、積累領悟、重視現場語言訓練為特點,一方面以自己的教學語言為示範,同時又十分注重學生的語言運用、善於抓住教材的語言因素,從語體、語境、語脈、語氣、語調等多方面,通過誦讀指引、涵泳品賞去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教學風格:輕松質朴 簡單扎實
風格四:情思激盪型——情感型
老師講課情緒飽滿,充滿激情。講到動情之處,往往是情緒高漲,慷慨激昂,滔滔不絕,扣人心弦,震撼人心,引起學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學生所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的訓練價值,還包括人格、情感的陶冶價值。
風格五:嚴謹細密型
這一類老師講課時各種教學方法、技巧信手拈來,運用自如,恰到好處,絲毫不帶雕琢痕跡。課堂教學環節過渡自然,搭配合理,有條不紊。無論是講解和分析,還是提問和練習,都能照顧到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體現出教師對知識重點難點的准確把握。
㈥ 為什麼說教學是一門藝術
李如密我們認為這是由教學和藝術的密切關系決定的。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0�2�0�2�0�2 (一)教學具有藝術的內涵�0�2�0�2�0�2 所謂藝術,大致有三種涵義:一是指"技藝"、"技能"。從藝術一詞的演化來看,英語中藝術一詞是art,來源於拉丁文ars。"古拉丁語中的Ars,類似希臘語中的『技藝'。......指的是諸如木工、鐵工、外科手術之類的技藝或專門形式的技能。"[1]德語中的藝術是"Kunst",它是從具有"知道"、"會做"意義的"Konnen"一詞發展而來的,指能夠巧妙地解決任何困難課題的特殊熟練技術。[2]藝術一詞,在法語中是Iart,捷克語中是Umeni,也都具有"技藝"、"技能"的含義。[3]二是指富有創造性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美國的克萊德·E·柯倫就曾指出:"達到了某些要求的創造性工作便是藝術。當創造使創造者的感情升華到完善的境界,當創造的成品的勻稱美不僅給創作者而且也給觀看這一成品的其他人帶來了快樂的時候,這種創造便是藝術。"[4]在這種意義上使用藝術一詞是很常見的,如談話藝術、領導藝術、管理藝術等。三是指"用語言、動作、線條、色彩、音響等不同手段構成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並表達作家、藝術家的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5]也即是說藝術常常是通過形象化的手段來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如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築、文學、戲劇、電影、曲藝等都是藝術的形式。對照上述藝術一詞的三種涵義,可以肯定地說,教學是具有藝術內涵的:它既要求教師具備高超精湛的教書育人的技藝、技能,又是沒有成式可套、極富創造性的工作方式,還注意運用語言、動作、音響、圖像等形象化手段表達特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師的思想感情。�0�2�0�2�0�2 (二)教學和藝術有近似的對象�0�2�0�2�0�2 藝術的對象是人為中心的社會生活。藝術既反映客觀世界,又反映人的主觀世界。但它不管反映主客觀世界的哪一方面,都是以人為中心的,都是直接、間接或曲折地表現人的命運、感情、內心世界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所以藝術常被稱作"人學",高爾基在1931年發表的《談技藝》一文中就曾明確指出:"文學是『民學',即人學。"[6]教學的對象也是人,而且是處於發展之中、具有極大可塑性的活生生的青少年學生。所以教學也是名符其實的"人學",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教育——這首先就是人學。不了解他的智力發展,他的思維、興趣、愛好、才能、稟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7]教學和藝術都受其對象的制約,深入了解對象的生活及特點是從事這兩項活動的共同前提。藝術家常講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創作出第一流的藝術作品;深入生活、了解人是藝術創作的源泉。教學也同樣要求對學生有深入細致的了解,正如烏申斯基強調的:"如果教育學希望從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麼,就必須首先也從一切方面去了解人。"[8]從終極目的來說,藝術的作用是培養知、情、意全面和諧發展的人。藝術的最高目的就是為了使人的知識、感情和意志和諧地發展,使人們的感覺和感情成為合乎理性的,使理性、道德的認識成為體現在感覺和情感中的東西。[9]而教學的最高目的也是為了培養並塑造德、智、體、美全面和諧發展的人。可見,教學和藝術都是以人為對象的。�0�2�0�2�0�2 (三)教學中有藝術性內容�0�2�0�2�0�2 教學內容,無論是社會科學學科,還是自然科學學科,都是真、善、美的統一,包含有豐富的審美因素,具有明顯的或潛在的藝術性。學校教學課程中,音樂、美術兩科的教學內容直接就是藝術的內容,這自不待說;社會科學學科中的語文、歷史、地理諸科所含藝術性內容,也早為人們所認識。其實,自然科學學科中也含有審美因素,常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受。科學美學的研究成果,可以幫助人們了解和欣賞科學知識中的美。著名學者趙鑫珊認為:"每一個數學公式從其實質(境界)來說,都是詩。"[10]他進一步分析道:即便是C=2pR這個初等數學公式,也是宇宙間第一等好詩——圓周長和半徑之間原來存在著這樣一種簡潔、絕妙、和諧的關系!誠然,天地間有無窮個圓,但是唯有C=2pR這個純粹數學圓最標准、最精密、最美。這是數學家心靈和智慧再生的數學藝術美,它所造出的庄嚴、永恆和宏偉的意境,不是詩是什麼?把數學當作詩來讀吧!果真如此,那麼,擺在你面前的任何一本數學教程就會突然從一堆死氣沉沉的公式變成洋溢著和諧、充滿著絕妙和滲透了對稱美的一部詩集。讀數學如此,讀物理亦然。每個物理定律和方程本質上都是一首自然贊美詩。E=mc2 這個著名的質能相當性定律,就因它所具有的完善性和囊括物質世界的偉力,不知博得了多少人的贊嘆和驚異。至於廣義相對論,現代西德物理學家玻恩則欽佩"它是一件偉大的藝術作品",因為它是"哲學領悟、物理直覺和數學技巧最驚人的結合"。總之,教學內容中所包含的豐富的審美性、藝術性因素,就決定了師生在教學中進行審美和藝術交流的必然性。�0�2�0�2�0�2 (四)進行使用藝術的手段藝術主要是藉助語言、動作、線條、色彩、音響等手段來反映現實生活,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說來,根據運用手段和表現方式的不同,可將藝術分為以下四類:語言藝術,主要是文學,它以語言為工具來塑造形象;造型藝術運用線條、色彩等手段塑造可以直接感觸的視覺形象,如繪畫和雕刻;表演藝術通過人的演唱、演奏和表演,運用聲音、節奏和旋律或人體動作來塑造形象,如音樂、舞蹈;綜合藝術則綜合運用了各種藝術手段和材料來塑造形象,如戲劇、電影。�0�2�0�2�0�2 [12]可見,語言、動作、線條、音響、色彩、圖像等是構成藝術手段的基本要素。教學同樣也離不開語言、動作、線條、音響、色彩、圖像等,尤其是現代教學,隨著現代教學方法的探索和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表現出明顯的形象化、審美化、藝術化的趨向,甚至於直接以藝術為手段進行教學。著名教學論專家贊科夫曾感慨地說:"藝術對於學生的教育包含著多麼巨大的力量啊!而這種力量卻常常沒有加以充分利用或者利用得很不好!傳統教學法的很明顯的毛病,就是沒有向學生展示出藝術的、也只有藝術才具有的那些寶藏。"[13]就教學手段而言,無論是傳統的還是現代的,我們都不難在教學和藝術之間找到許多共同之處。[12]可見,語言、動作、線條、音響、色彩、圖像等是構成藝術手段的基本要素。教學同樣也離不開語言、動作、線條、音響、色彩、圖像等,尤其是現代教學,隨著現代教學方法的探索和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表現出明顯的形象化、審美化、藝術化的趨向,甚至於直接以藝術為手段進行教學。著名教學論專家贊科夫曾感慨地說:"藝術對於學生的教育包含著多麼巨大的力量啊!而這種力量卻常常沒有加以充分利用或者利用得很不好!傳統教學法的很明顯的毛病,就是沒有向學生展示出藝術的、也只有藝術才具有的那些寶藏。"[13]就教學手段而言,無論是傳統的還是現代的,我們都不難在教學和藝術之間找到許多共同之處。
�0�2�0�2�0�2 (五)教學和藝術的功能相通�0�2�0�2�0�2 藝術因其自身的性質,決定了它在社會中起著巨大的作用。這具體表現為三大功能:認識功能、教育功能和審美功能。認識功能指藝術能幫助人們認識社會生活、歷史風貌,擴大知識領域,加深對社會生活規律的理解,提高認識能力;教育功能指藝術能改善人們的思想感情、端正人們的世界觀、樹立高尚的道德品質、增強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勇氣;審美功能指藝術能通過藝術形象的感染力打動人們心靈而引起審美愉悅和精神樂趣,從而獲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滿足的效果。三者之間既各自有別,又相互滲透。教學也具有這三種功能,雖然功能發揮的方式和領域有所不同。通過教學,可以使學生逐步掌握各種科學文化知識,從不知到知,從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掌握認識世界的先進方法,提高他們認識客觀事物的水平,這可以說是教學的認識功能,通過教學,可以有效地發展學生的智力和體力,幫助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這可以說是教學的教育功能;通過教學,還可以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產生愉悅的情緒體驗,達到情感的升華和心靈的凈化,從而培養學生感受美、理解辨別美、表達創造美的能力,這可以說是教學的審美功能。教學的三大功能也是既各自有別,又相互滲透的。�0�2�0�2�0�2 (六)教學體現著藝術的特點�0�2�0�2�0�2 藝術之所以具有誘人的魅力,在於它有三大突出特點:形象性、情感性和創造性。形象性是藝術的基本特徵,是指藝術總是用具體的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而形象就是藝術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特殊形式,任何藝術形式都離不開形象的描繪和塑造。情感性是藝術的血液,沒有情感的藝術是蒼白無力的,藝術總是以情感人的,羅丹甚至直截了當地說:"藝術就是感情。"[14]而創造性更是藝術的生命。藝術貴在創造,藝術創造就是要不斷超越——超越別人,超越自己,避免重復或停滯,創造出新潁獨特的作品,使藝術生命長青。在教學中,藝術的這三大特點也有不同程度的體現。教學同樣要藉助於語言、動作、表情、圖像等直觀手段,將抽象的原理、概念和定義、法則等經過藝術加工、處理,使學生易於理解和接受。在教學的信息傳遞過程中,同時存在著人的感情交流,情感交流在教學中像一條紐帶,使教師和學生緊密地聯系起來,在和諧融洽的氛圍中,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的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智力發展。"[15]教學中是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可供套用的,它要求教師創造性地解決教學中出現的一切問題,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本身條件、學生實際狀況及教材特點創造出新穎有效的教學方法,形成鮮明獨特的教學風格。這樣,教學的形象性、情感性和創造性,也就構成了教學的藝術特點,形成了教學的藝術魅力。�0�2�0�2�0�2 (七)教學與藝術的過程相似�0�2�0�2�0�2 藝術創作過程包含著三個基本環節:藝術感受、藝術構思和藝術表現。藝術感受是藝術創作的基礎和前提,它既包括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和素材的積累,而且包含了對生活的審美感受,藝術構思則是創作過程中的中心環節,是藝術家根據一定的中心在自己的意識中把豐富而零亂的審美感受孕育成為完整的形象體系的思維過程;藝術表現是藝術創作過程的完成,是藝術這種精神勞動的物質體現,是通過藝術語言等物質手段將藝術家頭腦中的審美意象具體地、穩定地塑造為可以感受的藝術形象的過程。藝術過程的這三個環節既是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的,又是互相滲透、相輔相成的。教學活動過程也有與藝術創作過程相類似的三個基本環節:教學准備、教學設計和教學表達。教學准備是教學的基礎和前提,它包括對學生的觀察和了解、對教材的感知和理解、對教學資料的搜集和整理等;教學設計是對教學活動的整體規劃和具體安排,包括對教學重點、難點和教學方法、教具的選擇,對教學關系的詳略、先後、分合、深淺、虛實、輕重、主次、動靜、斷續、放收等的調整,對教學的組織、語言、開講、提問、結課、啟導、板書、教態、演示等的計劃安排等;教學表達是教學活動的主體部分,是指教師通過音聲、形符、動姿、時空等多種訊道的立體表達,使教學設計的主要意圖和種種精妙之處展現出來,構成課堂教學的"藝術作品"。教學創造過程的這三個環節也是環環緊扣、層層深入,又相互滲透、相輔相成的。�0�2�0�2�0�2 (八)教師具有藝術家的素質�0�2�0�2�0�2 高爾基有一句名言,即"人按其天性來說,就是藝術家"。[16]這里所說的人,不僅指已經成名的專業藝術家,也指包括教師在內的其他專業的人,即從事社會實踐活動的一切人。因為在一定意義上,人都有追求美的天性。所以馬克思說:"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建造。"[17]並深刻指出,共產主義社會里的任何勞動(物質性的和精神性的)都將被提到藝術的高度上來。如果說藝術(狹義的)是以追求美為核心的,那麼在現代,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則正在不斷縮小,人類活動的許多領域和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展現出藝術性或審美性的一面。而教師作為人所具有的審美特性和藝術天賦,就決定了他可以成為名符其實的藝術家。因為"他們掌握有一種神奇的力量,他們能喚醒自己,也喚醒他們接觸的人"。所以"他們能成為藝術家,人類關系的藝術家,成為人的問題這個艱難領域中美的創造者"。[18]因此,優秀教師們都可以稱之為"教學藝術家"。�0�2�0�2�0�2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教學和藝術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二者在許多方面都是相通的,所以,"教學是一門藝術"的命題是完全可以成立,並能得到理論確證的。[1]〔英〕科林伍德《藝術原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版,第6頁。[2]唐文中主編《教學論》,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15頁。[3]哈九增主編《藝術教程》,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1頁。[4]周南照譯《教學的美學》,《教育研究》1985年第3期。[5]《簡明社會科學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2年版,第83頁。[6]《論文學》續集,第285頁。[7]蘇霍姆林斯基《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頁。[8]烏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對象》,科學出版社1959年版,第11頁。[9]《藝術中的哲學》,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92頁。[10]趙鑫珊《科學·藝術·哲學斷想》,三聯書店1985年版,第55頁。
㈦ 教育是一門什麼藝術
教育既是科學,也是藝術。
科學的一面:即教育學,教育學研究人類的教育活動及其規律。它廣泛存在於人類生活中。通過對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的研究來揭示教育的一般規律。
藝術的一面:即教學藝術,就是教師在課堂上遵照教學法則和美學尺度的要求,靈活運用語言、表含昌情、動作、心理活動、圖象組織、調控等手段,充分發揮教學情感的功能,為取得最佳教學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獨具風格的創造性教學活動。
(7)教學是一門藝術包括哪些擴展閱讀鄭鎮:
科學是符合客觀的真,藝術是發自於內心的美。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
當然,對於教學藝術,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認識。但是,把教學藝術看成是某喊老粗種高超的教學技巧、某種創造性教學設計、某種教師的動人表演都是不全面的。
教學藝術屬於教學實踐活動的范疇,是一種高度綜合的藝術:
教學藝術具有形象性,運用生動、鮮明、具體的形象來達到教學目的。
教學藝術具有情感性,師生雙方的教學活動是情感交流、心靈碰撞的過程。
㈧ 什麼是教師的教學藝術通常有哪些形式用以表達!!!
教學藝術就是教師在課堂上遵照教學法則和美學尺度的要求,靈活運用語言、表情、動作、心理活動、圖象組織、調控等手段,充分發揮教學情感的功能,為取得最佳教學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獨具風格的創造性教學活動。
常見的教學藝術有:
1.教學幽默
教學幽默:是教師在教學中表現出的一種幽默感,使學生在笑聲中進行認知活動,在師生關系融洽、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情緒飽滿的情況下學習和掌握文化知識。
2. 教學機智
教學機智:指在教學過程中面對千變萬化的教學情境,迅速、敏捷、靈活、准確地作出判斷、處理,保持課堂教學動態平衡的一種心理能力。
3.教師的語言藝術
教師語言是整個教育教學工作中最主要、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種手段,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主要媒介。因此,教師語言的運用就顯現得特別重要。往往不同的表達方式,教育效果也會有很大的差異。主要表現在:
4、教師的板書藝術
板書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部分,板書藝術直接關繫到課堂教學質量的優劣。合理的總體布局,提綱挈領的內容,規范的例題解答板書與優美的圖形設計,適當的色彩搭配,必要的線條勾劃,知識結構的列表歸納,圖文的合理結合,板塊的恰當拼接以及或端正秀麗,或蒼勁有力的字體等等,都可以構成一件獨特的藝術品,從而倍增教學效果。
5、教師的儀容儀表藝術
教師好的儀容儀表同樣會給學生以美的享受。教師的許多方面都會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而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如教師在儀容儀表方面的導常變換。對於其他影響學生意力的因素,比較難以控制,但來自教師儀容儀表方面的影響,只要採取適當措施,則比較容易消除。 。
6、教師的批評表揚藝術
學生更多的是希望受到老師的表揚而不是批評。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表揚在很大程度上能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對做錯事的學生進行批評,但在適當的時候,對做錯事的學生進行表揚,更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7、教師的培優補差藝術
㈨ 為什麼說教學是一門藝術,請從多角度談談你對教學是一門藝術的認識和理解。
答:教學之所以被稱做是一門藝術的認識。
第一、對象的相似。藝術的對象是整個現實世界,但關注的中心是人,是人的精神世界;教學的對象也是人,而且是青少年一代。藝術講求深入生活和了解人,這樣才能創造出好的藝術作品;教學也講求深入了解學生,「因材施教」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第二、、手段的相似。藝術以語言、動作、線條、色彩、音響等為主要手段來表現思想情感,反映社會生活;教學也離不開這些表現手段,尤其是電化教學手段的廣泛應用,使得圖象、音響、色彩等直觀因素發揮出越來越大的審美作用。這些因素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創造性的結合,就會體現出獨特的教學藝術及其風格。
第三、功能的相似。藝術在社會生活中有三大功能:認識功能、教育功能和審美功能;教學也具有這三個功能,並藉此促進學生在智力、品德和情感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第四、特徵的相似。藝術具有三大特徵:形象性、情感性和創造性;教學也具這三個特徵,也要藉助各種教學手段把抽象知識形象化、也貴在「動之以情」,也需要創造才能。
對教學藝術的理解。
第一、教學藝術的創作、表演、欣賞環節都具有特殊性。教學藝術的創作主體是教師,手法是傳授、培養和發展,構思體現在備課之中,內容是表達的方式、方法,產品是有效的教學過程。教學藝術的表演要求教師進行外觀行為的綜合表演,包括一切語言的和非語言的因素在內,而表演中要考慮倫理價值,即做人的示範,教書育人。教學藝術的欣賞,表現在教師不僅作為學生欣賞的對象,其本身也是欣賞者、感受者。教師欣賞的對象是有效的教學過程和教學質量。
第二、教學藝術比一般藝術更復雜和高超,具有特殊性。它既包括依據教學規律並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靈活加以運用而進行的藝術創造活動,又包括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手段而形成的技能、技巧,還包括體現教師個性而獨具特色的教學風格等。
嘉應學院數學學院071班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