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怎麼評價閩東藝術

怎麼評價閩東藝術

發布時間:2023-05-12 06:11:38

Ⅰ 閩東非物質遺產當中有三戲和三歌,什麼是什麼

三月三三月三,漢族及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時在農歷三月初三。 古稱上巳節。相傳盯大大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日。

[編輯本段]【傳統節日】
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媧摶土造人,繁衍後代,豫東一帶尊稱伏羲為「人祖爺」,在淮陽(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廟,由農歷二月二到三月三為太昊陵廟會,善男信女,南船北馬,都雲集陵區,朝拜人祖。
農歷三月三,還是傳說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晚清《都門雜詠》里有一首七言詩是這樣描寫當年廟會之盛況的:「三月初三春正長,仿察蟠桃宮里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匝地揚。」傳說西王母原是我國西部一個原始部落的保護神。她有兩個法寶:一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壽的仙桃——蟠桃。神話傳說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後羿弄來的西王母仙丹後飛上月宮的。此後,在一些志怪小說中,又把西王母說成是福壽之神。
古代漢族曲水流觴
農凱豎歷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壽誕。真武大帝全稱「北鎮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於上古軒轅之世,華歷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軍事與戰爭的正神。各地的道教宮觀在三月三日這一天都要舉行盛大的法會,道教信徒們也會在這一天到宮觀廟宇中燒香祈福,或在家裡頌經祈禱。「真武山太上真武碑記」對真武大帝的來歷和國內主要的真武道場以及真武「救軍旅之禍」的「仁人之心」都作了簡明而藝術的闡釋。說明了人們在三月三紀念真武大帝的來由和意義。
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漢代定為節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為大絜」(《後漢書·禮儀志上》)。後又增加了臨水宴賓、踏青的內容。晚上,家家戶戶在自己家裡每個房間放鞭炮炸鬼,傳說這天鬼魂到處出沒。

節日習俗

漢族有吃地(薺)菜煮雞蛋的習俗。該日民間有流杯、流卵、流棗、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飯以及歌會等活動。 漢族過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後期陸續發展為河畔嬉戲、男女相會、插柳賞花等民俗活動。唐代大詩人杜甫寫有「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這樣的詩句。宋代歐陽修也在一首詞中寫道:「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這些都說明,三月三的習俗,唐宋時期仍在盛行。同時這個節日也是男男女女出遊踏青的日子,亦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女兒節。
漢族女孩在這一天過女兒節台灣、福建地區三月三為「三月節」,「采鼠麹(曲)草,合米粉為粿以祀其先」(清乾隆帝《台灣府志》),部分人士會選在三月初三的上巳節掃墓,兼具踏青、除去不祥的意思。
四川忠縣等地有「三月會」,舉行紀念抗敵將領巴蔓子的盛大活動,是日,群眾抬巴蔓子的偶像繞城遊行,後跟社火隊,玩龍燈、舞獅子,家家張燈結綵,燃放爆竹,熱鬧非凡。
壯族,多於三月三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綉球,談情說愛。相傳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壯族多於三月三來掃墓,通常在三月三時蒸五色糯米飯。
侗族,多於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斗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
布依族,於節日殺豬祭社神、山神,吃黃糯米飯,各寨三四天內不相往來。瑤族以三月三為「乾巴節」,是集體漁獵的節日,並將捕獲的野物魚類按戶分配,共享收獲的歡樂,後雲集於廣場,唱歌跳舞,歡度佳節。
畲族以三月三為穀米的生日,家家吃烏米飯。 傳說,唐代畲族英雄雷萬興率起義軍抗擊官軍圍剿,以烏稔果充飢而軍威大振,於三月三這天突圍成功,連戰連捷。畲民為紀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烏米飯,集會對歌。在畲族民眾中,三月三是可以與春節相提並論的重大節日。此日,家家宰殺牲口,祭祀祖先。許多人家往往選擇這一天舉辦婚禮。節日里吃烏米飯。夜幕降臨時,則舉行篝火會,競相對歌。畲民善對歌,此日往往要邀請省內外各地的畲族歌手登台獻藝,場面十分熱烈。節日里還要趕舞場,跳起火把舞、木拍靈刀舞、竹竿舞、龍燈舞、獅子舞、魚燈舞。同時還有問凳、操石磉、腹頂棍、操杠、趕野豬等畲族民間競技。「三月三」節日活動是畲族人文歷史的縮影,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徵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在建設新農村和加強民族團結等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由於畲族以大分散小聚居的方式居住在東南沿海欠發達地區,隨著現代化進程和畲族居住環境的改變,畲族的語言、服飾、歌舞正在逐漸漢化,「三月三」傳統節日活動也趨於萎縮,亟待加強保護。
黎族稱三月三為「孚念孚」,為預祝「山蘭」(山地旱谷)和打獵豐收的節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們稱它為談愛日。關於它的來歷,有個美麗的傳說故事。
土家族的三月三,則是土家族的情人節了。三月三的那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為媒,以踩腳定親。
其他如水族、苗族、仫佬、毛南族等族都有各自傳統的三月三節日習俗。
「三月三、踏沙灘」是象山石浦鎮的一種民俗。關於它的由來,有幾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與生產勞動有關:當地農歷三月初三前後,地溫和水溫開始升高,淺海辣螺爭相爬上灘頭繁殖。當地人便在這個季節去沙灘拾螺,由此產生 「三月三、踏沙灘」的勞動場景。
如今,雖然灘頭資源逐漸枯竭,當地老人仍耐不住在這個日子帶著晚輩趕沙灘,重溫昔日拾螺的場面。「三月三、踏沙灘」的勞動場景,也逐漸形成一個全新意的民俗文化活動。
如今的「三月三、踏沙灘」,在當地已經形成了以民間民俗文化活動為主體,以體育、漁業競技項目以及所邀外地歌舞、雜技節目為陪襯的特點。其中的文藝表演多種多樣,除了跑馬燈、舞龍燈、彩閣巡遊等,還有據《辣螺姑娘招親》等民間故事改編的越劇表演,以及 「辣螺姑娘拋綵球」在觀眾中招親等娛樂活動。這些活動具有民俗性、群眾性、參與性和娛樂性等特點。

其它相關

三月三情人節
農歷三月三的情人節:三月三的情人節由來已久。有詩為證,李白詩雲:「嘯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這里的年年柳色,即指農歷三月三的情人節。透過這首詩,我們看到中國的情人節是多麼的浪漫:一對有情人在春和景明的艷陽天,漫步灞上,折柳相贈,嘯聲不斷,何等境界?!不僅如此,我國在很久很久以前,親人相別,友人相離都有折柳相贈的習慣,也有詩為證:「垂柳無端饋贈別」。由此可見,情即為柳,柳即為情以成定式。老百姓將多情人的浮浪叫做尋花問柳,即源於此。今天我們雖然已看不到古人的定情物和結情的場面,但是卻有著無數的情詩和情歌,足以讓我們享用不盡。另外,在一些少數民族中間,至今還保留著三月三賽歌會的習俗。雲南的少數民族,在農歷三月三這一天,許許多多的靚男少女成群結隊對歌定情,互贈信物,幽會密林深處,這場面和歐美國家的情人節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三月歌圩節
農歷三月三又稱「三月三歌節」或「三月歌圩」,是壯族的傳統歌節。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為隆重。這一天,家家戶戶做五色糯飯,染彩色蛋,歡度節日。歌節一般每次持續兩三天,地點在離村不遠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對歌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體,但老人小孩都有來旁觀助興。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達數萬人之多。
在歌圩旁邊,攤販雲集,民貿活躍,附近的群眾為來趕歌圩的人提供住食,無論相識與否,都熱情接待。一個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煞是熱鬧。 田陽縣的喬業都是歷來較大的歌圩。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男女青年通過對歌,如果雙方情投意合,就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此外,還有拋綉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動。
拋綉球主要是娛樂,也作定情信物。當姑娘看中某個小夥子時,就把綉球拋給他。碰彩蛋是互相取樂承歡,亦有定情之意。歌節是民貿的盛會,也是弘揚民族文化的盛會。1985年,區人民政府將三月三定為廣西的民族藝術節。

Ⅱ 福安有哪些獨特的民俗文化現象

1、福安平講戲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平講戲,由明末清初時期流行的四平腔「唱白字」演化並結合屏南民間的「馱故事」表演藝術逐漸形成。平講戲系閩劇前身之一,也是閩東地區獨特的地方劇種,因其道白、腔調平俗如講話,故而得名「平講」。

平講戲屬高腔系統,由永嘉戲、弋陽高腔、亂彈和民間小調組成,唱腔多吸收民歌俚曲、道腔釋樂,主要的傳統劇目有「七雙」、「八贈」、「廿一雜」等。

2、畲族銀器鍛制技藝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福安銀製品加工製作工藝,始於明朝,為福建銀雕工藝的代表。是當地銀礦產與畲族風俗結合的產物,其工序包括:熔銀,打坯、雕刻、防腐等;工藝嚴謹考究,傳承有序;產品具有純潔、創新、精細、動感的特點。

3、閩東根雕技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唐朝年間畲族入遷福安、蕉城一帶,畲族根雕便在當地傳承繁盛,其透雕與浮雕相結合並施以全彩的手法盛極一時;此後,福安、蕉城的根雕工藝又吸收了閩北的以剔鏟闊略、保留疤結木紋的手法,形成了富有地域藝術風格的根雕工藝。

福安的根雕以其獨特的平削鑿木法、凸削鑿木法、凹削鑿木法、火攻法、土埋法、配方法、水磨法等自然雕法,不露雕痕,凸顯根料天然造型,其注重天然美與人工美的巧妙結合,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天人合一、神形兼備。

4、坦洋工夫茶製作技藝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坦洋工夫」屬全發酵茶,因發祥於福安市白雲山下清虹溪畔的坦洋村,故而得名。坦洋村以白雲山脈為其天然屏障,自然環境得天獨厚,非常適宜茶樹生長。

清咸豐、同治年間,坦洋村有個胡姓的人家,採用手工搡揉、發酵、烘培精研紅茶獲得成功,其產區逐漸遍及閩東諸縣,坦洋工夫紅茶聲名鵲起。最鼎盛時期,村中一條不足一公里的街道,就有茶行36家並設洋行,年雇3000餘人,年產茶5萬多件,產值100多萬銀圓。

5、 寧德畲族奶敏禪娘催罡巫舞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巫舞是原始社會的產物,閩東畲族巫舞距今已有300年的歷史。奶娘催罡巫舞橋唯塵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舞蹈,主角是漢族山弊地方女神陳靖姑,又名陳十四娘,閩東民間親昵地稱為「奶娘」。

表演流派屬於正乙道中的武堂(又稱武科),全舞始終圍繞塑造陳靖姑的形象而展開,體現了畲族原生態的舞蹈形態和音樂風格。

Ⅲ 寧德純藝美術培訓機構怎麼樣

寧德純藝美術培訓汪亂陵機構得到了很多學生和家長的認可,他們擁有一批專業的教師和先進困戚的教學設備,為學生提供系統的美術培訓課程,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和繪畫技能,是一陪薯家非常優秀的美術培訓機構。

Ⅳ 福鼎的文化藝術

福鼎文化底蘊深厚,是閩越和甌越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中原文化的傳入也比較早,自秦漢以來,就是閩浙之間的重要城鎮。深厚的道教、佛教、儒教文化,獨具民族特色的畲族文化、獨具地方特色的飲食文化與閩東老區的革命精神共同構築現代福鼎多元的文化體系。主要民間文化活動有龍燈、馬燈、鐵枝、線獅、腰鼓、提線木偶、威風鑼鼓、福鼎餅花、太姥茶謠等。 福鼎話是以福鼎縣城桐山鎮的桐山話為代表,故福鼎話也叫桐山話。它通行於縣境內的桐山、桐城、管陽、點頭、白琳、店下、磻溪、硤門等鄉鎮,使用人口達39萬多人,佔全縣總人口的68%。此外,其他鄉鎮講閩南活、福州話等方言的人也會講桐山話,實際上,桐山話通行於福鼎全縣。福鼎縣境內除了桐山話外,還有閩南話、福州話、莆仙話(興化話)、客家話(汀州話)等。
閩南話主要通行於沙埕、前岐、貫嶺、嵛山、疊石等鄉鎮,全縣使用閩南話的人數達13萬多,佔全縣總人口的22.3%,是福鼎縣的第二方言。閩南話傳入福鼎約有三四百年歷史,因長期受桐山話的影響,福鼎的閩南話與廈門、泉州一帶閩南話比較,自然有著明顯的差異,它是具有「福鼎特色」的閩南話。縣境內,不同地方的閩南話,也有一些不同,如沙埕的閩南話和貫嶺的閩南話,就有一些語音、詞語等方面的不同。福州話(含長樂話)主要通行於秦嶼鎮(閩東2個福州話方言島之一),使用人口約3.5萬人。福州話傳入福鼎約有二三百年歷史。福鼎的福州話同樣受到桐山話的影響而具有了「福鼎特色」。此外,福鼎還有2.93萬多畲族人內部通行畲話。畲話接近於客家話,但與現客家人說的客家話又有明顯差異,它有少數古畲語的「底層」,有古客家話保存下來的成分,還有當地漢語方言被吸收的成分。畲族人在族內講畲話,與漢族人交往時講桐山話或閩南話,也有一些畲族人還會講福州話。 福鼎小吃大致可歸為六大類:
大米類:鼠曲粿、年糕、水粿、紅龜、米粉、米面、鍋邊糊、糍粑、汽糕、燒賣、湯圓、饃饃、粽子、扁食等。
蕃薯類:九隱包、蕃薯粉溜、三角餃、馬蛋等。
麵粉類:麥餅、面魚、蛋卷、包子、手打面、春餅、麵茶、光餅、推酥餅、千層餅、麻晶餅、馬蹄糕、福鼎小籠包等。
芋類:芋泥、芋酥、芋丸、掛霜芋、假膏膩、福鼎檳榔芋等。
魚類:魚片、魚丸、魚餅、魚面、魚卷、魚棗、川湯等。
肉類:福鼎肉片、扁食、肉筋、牛肉丸、牛雜湯、豬肚雞、叫化雞、福鼎肉燕等。 福鼎市1997年和2000年連續兩屆獲得中國「雙擁模範城」稱號。
2010年,福建省福鼎市與浙江省安吉縣共同申報的「白茶製作技藝(安吉白茶製作技藝、福鼎白茶製作技藝)」,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技藝項目類別。

Ⅳ 展示閩東鄉的文化氣息的有什麼

閩東鄉地處福建省東北部,這里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充滿特色的文化。以下是嫌搜展示閩東鄉文化氣息的幾個方面:

1. 地方特色建築:閩東鄉保留了許多傳統福建建築,如福建土樓、客家圍屋等,這些建築體現了閩東鄉地方傳統文化的特點和歷史傳承。

2. 民間藝術:閩東鄉有著許多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如木偶戲、竹編、紫砂等,這些藝術形式與當地歷史、傳說和節日密切相關,展示了閩東鄉的文化乎者橡特色。

3. 歷史文化遺跡:閩東鄉有許多歷史文化遺跡,如汀州古城牆、南靖土樓群等,這些遺跡見證了閩東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文化。

4. 傳統節日:閩東鄉有許多傳統節日,如龍舟節、中秋節等,這些節日是當地人民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他們的信仰、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5. 風土人情:閩東鄉的風土人情也是其文化氣息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地人歲旁民對客人非常熱情好客,許多傳統習俗如謙讓禮節、怡情養性等也反映了他們的文化傳統。

Ⅵ 閩劇的歷史發展概況

一、簡要描述

閩劇又稱福州戲,是現存惟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戲曲劇種,流行於閩中、閩東、閩北地區,並傳播到台灣和東南亞各地。明代末年,弋陽腔傳入閩中,與當地的方言小調逐漸融合,形成江湖調,隨後出現了演唱江湖調的江湖班及以江湖調和歌為主要唱腔的平講班。清末,平講班和演唱崑腔、徽戲等外來聲腔的嘮嘮班及福州演唱儒林戲的儒林班合流,最終形成閩劇。辛亥革命後,閩劇進入興盛時期,涌現出眾多班社及有"閩劇梅蘭芳"之稱的鄭奕奏、曾元藩、薛良藩、馬狄藩等"四大名旦"。

二、歷史

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在外從政多年,歷任南京戶部郎中、四川參政、廣西參政、江西布政使、浙江按察使等要職的曹學 ,因拒絕皇室宗藩動用國庫私建藩邸而遭削職遣返故里。他在閑居福州西郊洪塘鄉時,組織府中僮婢辦起了曹氏家班,邀請儒士文人觀賞娛樂,後人稱之為"儒林班",是閩劇最早的前身。

曹學 精通音律,擅長度曲,創研出適合福州方言音韻演唱的新腔。當時文人評論這種新腔是:"曲向花間度"、"翠管時調鳳"、"新編樂府鶯喉囀",可見腔調之優美。後來閩劇藝人稱之為"逗腔"。

清兵入關後,曹學 上吊殉國。曹府昔日夜夜笙歌、藝伎聚唱、名人雲集的場面再也看不到了,儒林班從此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

與此同時,江西的弋陽腔也在福建民間廣為流傳,因戲班長年累月走鄉闖寨流動演出,所以被稱為"江湖戲",唱白均用"土官話",音樂曲調統稱為"江湖調"。它"不葉宮調",善於"錯用鄉語",擁有大量以歷史故事和家庭婚姻為題材的劇目,常演的傳統保留劇目俗稱"江湖三十六本頭",又稱"七雙八贈二十一雜",主要有《雙釘判》、《雙封侯》、《雙救架》、《雙狀元》、《贈寶塔》、《贈寶釵》、《贈白扇》、《金印會》、《種葵花》、《料柯山》、《卧龍崗》、《三官堂》、《鴛鴦帕》等。尤其是江湖戲的高台表演藝術與技巧以及前台乾唱、後台幫腔、鑼鼓伴奏,以及高亢激越的喧鬧場面,特別適合廣大城鎮山鄉農民和手工業者的觀賞習慣,因而在民間逐漸紮下了根。江湖戲與深受土大夫青睞的儒林戲,成了雅俗的鮮明對比。
由於江湖戲唱白均操土官話,在福州方言地區流傳時受到一定限制,因而得不到發展,於是一種純用福州方言演唱的"平講戲",便應運而生。

平講戲的興起,促使了儒林戲的復甦。原儒林戲的發祥地洪塘鄉耆老,因追念昔日本鄉石倉園儒林班演唱之盛況,便利用做普度酬神演戲的機會,與鄉間愛好戲劇者在石倉園舊址附近的真人廟,選拔農家子弟,繼承曹氏傳統,於清咸豐年間(1851-1861)辦起了第一個以鄉為名的"洪塘儒林班",沉寂激坦了二百餘年的儒林戲又重整鑼鼓。戲班起初專門為普度演出,首演節目《水漫金山》,戲台搭在位於閩江畔的金山寺,使劇情內容與演出環境天然結合,產生了情景交融的藝術效果,結果一炮打響,於是四鄰鄉村紛紛前來邀請,使早期曹氏的府第家班自此從深宅大院走向了民間,這是儒林戲的大突破。"洪塘儒林戲" 時期演出的劇目有《狀元拜塔》、《女運骸》、《長亭別》、《柳蔭記》、《玉堂春》等,均成為後來閩劇的保留劇目。

儒林戲有一個優勢,就是有一大批文人的關注。所以當儒林戲又復甦的時候,退居名人郭柏蔭等人便根據《唐人說薈》中的《霍小玉傳》,編成儒林戲《紫玉釵》。從此,作為一個獨立聲腔劇種的儒林戲,便進入了發展和成熟期。到了同治年間(1862-1874),在福州郊區先後出現了"陳厝儒林班"、"湯邊儒林班"、"珠湖儒林班"、"潘墩儒林班"、"義序儒林班"等十餘家均以所在鄉名作為班名的業余性質的儒林班。

光緒元年(1875),儒林班開始從鄉村向城鎮發展,於是出現了專業性質的戲班。由盧詩孫籌劃組織的"醉春園"班,率先打出改革旗號,採取津貼辦法,公開向社會招生,延師習教"逗腔"戲文。一時四方城鄉凡有謝神還願,禳災祈福,時令節日,都來聘訂該班去演出。這時的儒林戲演員也從原來的七人(俗稱"七子班")發展到了二十人,演出劇目除過去的《紫玉釵》、《拜塔》等外,還增加了《賣畫》、《遞柬》、《桃花村》等。

盧詩孫病逝後,"醉春園"儒林班便告停演。該班原編劇兼導演高喜福決定重整鑼鼓,另起爐灶。他一方面把原來已散夥的部分藝人招回,另一方面親自物色主要演員,如花旦勝玉環、小生崔傳齡、小丑吳友亮等,並配以副角多人組成新班, 取名"駕雲明碧桐天"。該班在福州鼓樓城隍廟首演,由勝玉環主演開台戲《打鐵鐧》,獲得成功。"駕雲天"聲譽雀起,訂戲者源源不斷,引起了同行的欽羨,於是在福州又出現了慧手"達雲霄"、"賽月宮"、"慶仙園"三個儒林班。隨後不到三年時間,又先後成立了"鳳麟奇"、"譜雲霄"、"仿桃源"、"慶雲天"、"樂瓊天"、"仿霓裳"、"正天然"等班,與先前的四個班合稱為"十三家儒林班",使儒林戲在歷史上達到鼎盛時期。

這時期的儒林戲從福州傳到長樂、福清、永泰、古田、閩清等縣,而福州城裡除了"十三家儒林班"外,又增加了"步雲霄"、"海燕亭"、"歌舞台"、"大春台"、"新天然"等班。儒林戲在福州方言地區,已躍居劇苑芳首之位,使其"逗腔"成為後來閩劇的主體音樂。

光緒末年至宣統年間(1908-1911),儒林戲與江湖戲、平講戲結合融匯,俗稱"三合響",開始形成了今日閩劇的雛型。

二十世紀20年代,閩劇進入了多聲腔劇種的成熟期,以鄭奕奏為代表的"鄭派藝術",是閩劇藝術的第一個高峰。鄭奕奏在短短的幾年間,先後成功地塑造了《新茶花》里的新茶花,《孤兒血》里的張桃珠,《百蝶香柴扇》里的林英姐,《黛玉葬花》里的林黛玉,《紫玉釵》里的霍小玉,《孟姜女》里的孟姜女,《秦香蓮》里的秦香蓮,《杜十娘》里的杜十娘,《釵頭鳳》里的唐婉,以及《梁山伯與祝英台》、《萬花蓮船》、《邱麗玉》、《秋蘭送飯》、《蔡松坡》、《救國救民》、《浪子魂》、《箱屍案》等上百個不同時代、不同年齡、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遭遇的女性悲劇形象。他演唱的閩劇"逗腔"韻味悠長,纏綿悱惻,20-30年代就被百代、聯聲等幾家全國有名的唱片社灌製成唱片,流傳海內外,被譽為"閩劇泰斗"、"福建梅蘭芳"。

二十世紀50-60年代,閩劇進入歷史上第二個高峰期,創作、改編出一批優秀劇目,涌現出一批優秀的青年演員。1952年由省文聯組織的閩劇代表隊,首次赴京參加全國第一屆戲劇觀摩演出大會,演出經過整理的傳統劇目《釵頭鳳》,榮獲演出二等獎,李銘玉、郭西珠分別獲演員一、二等獎。1954年9月閩劇代表隊赴上海參加華東區戲劇觀摩演出大會,演出《煉印》、《荔枝換絳桃》、《漁船花燭》等劇目,其中《煉印》榮獲創作一等獎和優秀演出獎,林趕山、林務夏、李銘玉、郭西珠榮獲演員一等獎,還有一大批中青年演員獲得二、三等獎。

80年代以後,閩劇新創作的劇目不斷涌現,出現了諸如《洪武鞭侯》、《魂斷燕山》、《曲判記》、《林則徐充軍》、《天鵝宴》、《丹青魂》等一批題材新、主題高、立意深、結構巧、劇情妙的佳作。其中《天鵝宴》、《丹青魂》榮獲全國劇本創作最高獎-文化部頒發的"文華獎"。

1993年5月23日至6月3日,第三屆中國戲劇節暨全國第十屆梅花獎頒獎活動在福州舉行,閩劇《拜石記》、《御前侍醫》兩台大戲,令人刮目相看。福州閩劇院一團的陳乃春獲"梅花獎"(演員)。7月份,又在"閩劇之鄉"長樂縣,舉行了有史以來的首次"閩劇藝術節",來自閩東、閩北、閩中等地區的十七個市縣的閩劇團,匯集長樂,演出時間長達一個多月,這也是閩劇的一個空前盛事。

三、藝術特色

閩劇的音樂唱腔是由洋歌、江湖調、逗腔和小調等四大類組成的:粗獷激越的"江湖調",通俗平暢的"洋歌",典雅婉約的"逗腔",清新活潑的"小調",其中前三類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弋陽腔、崑曲和徽調的影響,並保留著高腔的幫腔形式,後台幫腔叫做"掏嶺"。又有吸收自"嘮嘮"的部分唱腔和曲牌。演唱時男女均用本嗓,其特點是高昂激越,朴實粗獷,但也有細膩柔婉的唱腔。

江湖調常用的曲牌主要有〔江湖疊〕、〔柴排調〕、〔陰調〕等,具有聲調高昂、字多腔少、一泄而盡的特點。

"洋歌調"主要曲牌可分為"大介大牌",如[太師引]、[鰲頭金柱]、[風入松]、[香羅帶]等;"中介大牌"如[駐雲飛]、[出隊子]、[浪淘沙]等;"大介盤答"如[金廂]、[雙蝴蝶]、[賞花]等。其中人一人獨唱的稱為"大牌",兩人或三人對唱的稱為"盤答"。"大介"、"中介"及"小介"的區別在於起介(開頭鼓鑼)的不同。

"逗腔" 有15種板調,特點是在曲中轉折和結尾處多有"哎"、"依"的虛腔,主要曲牌有[自掏嶺]、[寬板]、[急板]等。

小調系本地和外地傳入的俗曲俚歌,很豐富,主要有[西湖亭]、[琵琶怨]、[新茶花]等。此外,從徽戲、京劇吸收的如[大補缸]、[七句半]等。

辛亥革命後,不少京劇藝人轉入閩班教戲,所以閩劇音樂也吸收了皮黃調。

閩劇的曲牌大部分從弋陽腔、四平腔、徽調和崑曲衍變來的,有不少唱腔仍保留有弋陽腔的特點,即"一唱眾和"的幫腔和"夾滾"。

閩劇介頭(打擊樂過門),系綜合江湖、平講、逗腔、嘮嘮,以及本地民間音樂"十番"的鑼鼓介頭發展形成。所有介頭較有地方色彩,武場吸收京劇鑼鼓經較多,但打法上不盡相同。

主要伴奏樂器有橫簫、嗩吶、頭管、二胡、椰胡等。打擊樂器有青鼓、戰鼓,大、小鑼,大、小鈸,磬等。

場面過去一般只有七個人,俗稱"七條椅"。

閩劇各行當的道白大量吸收福建民間兒歌、俚語、諺語、歇後語等,鄉土氣息濃郁。

四、角色行當

閩劇的角色分行,早期較簡單,儒林班、平講班行當由生、旦、丑三個角色構成"三小戲",後來吸收徽班、京劇的分行,角色漸趨完整, 增加到七個,曰"七子班",再到九個,稱"九門數"。隨著行當的細致化,又逐漸發展為"十二角色",有小生、老生、武生、青衣、花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貼、末、雜等,相當齊全。

生行分老生、小生;旦行分花旦、彩旦、正旦、青衣、丑旦、潑旦、老旦、武旦,凈行分大花、二花,醜行分文丑、武丑、短衣丑等。

80年代以後,閩劇新創作的劇目不斷涌現,出現了諸如《洪武鞭侯》、《魂斷燕山》、《曲判記》、《林則徐充軍》、《天鵝宴》、《丹青魂》等一批題材新、主題高、立意深、結構巧、劇情妙的佳作。其中《天鵝宴》、《丹青魂》榮獲全國劇本創作最高獎-文化部頒發的"文華獎"。

1993年5月23日至6月3日,第三屆中國戲劇節暨全國第十屆梅花獎頒獎活動在福州舉行,閩劇《拜石記》、《御前侍醫》兩台大戲,令人刮目相看。福州閩劇院一團的陳乃春獲"梅花獎"(演員)。7月份,又在"閩劇之鄉"長樂縣,舉行了有史以來的首次"閩劇藝術節",來自閩東、閩北、閩中等地區的十七個市縣的閩劇團,匯集長樂,演出時間長達一個多月,這也是閩劇的一個空前盛事。

三、藝術特色

閩劇的音樂唱腔是由洋歌、江湖調、逗腔和小調等四大類組成的:粗獷激越的"江湖調",通俗平暢的"洋歌",典雅婉約的"逗腔",清新活潑的"小調",其中前三類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弋陽腔、崑曲和徽調的影響,並保留著高腔的幫腔形式,後台幫腔叫做"掏嶺"。又有吸收自"嘮嘮"的部分唱腔和曲牌。演唱時男女均用本嗓,其特點是高昂激越,朴實粗獷,但也有細膩柔婉的唱腔。

江湖調常用的曲牌主要有〔江湖疊〕、〔柴排調〕、〔陰調〕等,具有聲調高昂、字多腔少、一泄而盡的特點。

"洋歌調"主要曲牌可分為"大介大牌",如[太師引]、[鰲頭金柱]、[風入松]、[香羅帶]等;"中介大牌"如[駐雲飛]、[出隊子]、[浪淘沙]等;"大介盤答"如[金廂]、[雙蝴蝶]、[賞花]等。其中人一人獨唱的稱為"大牌",兩人或三人對唱的稱為"盤答"。"大介"、"中介"及"小介"的區別在於起介(開頭鼓鑼)的不同。

"逗腔" 有15種板調,特點是在曲中轉折和結尾處多有"哎"、"依"的虛腔,主要曲牌有[自掏嶺]、[寬板]、[急板]等。

小調系本地和外地傳入的俗曲俚歌,很豐富,主要有[西湖亭]、[琵琶怨]、[新茶花]等。此外,從徽戲、京劇吸收的如[大補缸]、[七句半]等。

辛亥革命後,不少京劇藝人轉入閩班教戲,所以閩劇音樂也吸收了皮黃調。

閩劇的曲牌大部分從弋陽腔、四平腔、徽調和崑曲衍變來的,有不少唱腔仍保留有弋陽腔的特點,即"一唱眾和"的幫腔和"夾滾"。

閩劇介頭(打擊樂過門),系綜合江湖、平講、逗腔、嘮嘮,以及本地民間音樂"十番"的鑼鼓介頭發展形成。所有介頭較有地方色彩,武場吸收京劇鑼鼓經較多,但打法上不盡相同。

主要伴奏樂器有橫簫、嗩吶、頭管、二胡、椰胡等。打擊樂器有青鼓、戰鼓,大、小鑼,大、小鈸,磬等。

場面過去一般只有七個人,俗稱"七條椅"。

閩劇各行當的道白大量吸收福建民間兒歌、俚語、諺語、歇後語等,鄉土氣息濃郁。

四、角色行當

閩劇的角色分行,早期較簡單,儒林班、平講班行當由生、旦、丑三個角色構成"三小戲",後來吸收徽班、京劇的分行,角色漸趨完整, 增加到七個,曰"七子班",再到九個,稱"九門數"。隨著行當的細致化,又逐漸發展為"十二角色",有小生、老生、武生、青衣、花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貼、末、雜等,相當齊全。

生行分老生、小生;旦行分花旦、彩旦、正旦、青衣、丑旦、潑旦、老旦、武旦,凈行分大花、二花,醜行分文丑、武丑、短衣丑等。

Ⅶ 淺談古田臨水宮建築藝術與文化論文

淺談古田臨水宮建築藝術與文化論文

摘要 :文章通過對福建閩東古田縣臨水宮的建築藝術形態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指出臨水宮既包含了中國傳統道教文化特點,同時又融合了閩東鄉土文化的基因,進而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祠廟建築形態,對閩東鄉土建築藝術與文化研究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

關鍵詞 :閩東;古田臨水宮;建築藝術;道教文化;鄉土文化

近年來建築學界對於「鄉土建築」的關注越來越多,祠廟建築作為最能體現「鄉土建築」特質的一種建築形態,自然是研究的重點。《左傳》曰:「國之大事,唯祀與戎」,在祭祀禮儀根深蒂固的中國古代社會,祠廟的重要性可見一斑。祠廟是漢民族祭祀祖先或先賢,以及供奉神靈的場所,通常採用廟堂式建築形式。散見於廣闊富饒的中國大地上的祠廟建築,因地域的區別,在建築藝術與文化上各具特色。本文僅以福建閩東古田縣臨水宮為例,對其建築藝術形態進行深入分析,探究道教文化和鄉土文化對臨水宮建築藝術形態的影響,進而為閩東鄉土建築藝術與文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福建閩東區主要涵蓋福州、寧德兩大地區。古田縣為傳統「福州十邑」之一,1970年被劃歸寧德地區。古田臨水宮就坐落在古田縣大橋鎮中村,是祭祀道教女神陳靖姑的廟宇,也枝耐是海內外臨水文化的發祥地。它始建於唐貞元八年(792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現存建築風貌主要為清光緒元年(1875年)修建。全宮分為前後左右4殿,總佔地超過8000㎡,僅主宮就有4000㎡。臨水宮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參差錯落,與群山疊嶂相互輝映,極其磅礴大氣,雄偉壯觀。臨水宮建築為土木結構,重檐歇山頂,宮內處處雕梁畫棟,精美至極。古田臨水宮作為閩東祠廟建築藝術的典範,2013年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古田 臨水宮的建築藝術形態

從藝術形態上看,建築是由結構、造型、立面、空間、色彩以及裝飾等要素組成的集合體,它受到所處的自然氣候、地理環境、生活習俗、宗教信仰以及審美觀念等條件影響,通常帶有明顯的地域性和功能性特徵。

(一)建築形態

1.建築結構與構架福建閩東地區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域,潮濕多雨,常年受到台風等災害的影響,同時它又處在我國東南地震帶上,因此房屋的結構與構架顯得至關重要。古田臨水宮主要為土木結構,整體建築由木構架支撐,磚土砌築外牆圍合。建築構架設計採用閩東民居常用的「穿斗式」和「抬梁式」相結合的形式,穩定性強輪孝,柱間用梁、枋相連接,再輔以雕刻精美的斗拱、撐拱、雀替等構件固定,既有裝飾效果又起到加固構架的作用,能有效地預防颱風、地震等自然災害。

2.屋頂構造和形式古田臨猛桐春水宮為重檐歇山頂,屋頂相互穿插,高低相疊,交織錯落地結合在一起,起伏跌宕,像一座建在山腰的龐大宮殿,十分壯觀。廟宇的屋頂體量巨大、造型獨特,屋頂的飛檐呈現出極度誇張的弧形,兩端翼角高翹,「如鳥斯革,如翚斯飛」,使原本寬大下壓的屋頂產生一種向上的動勢,巧妙地化解了大屋頂帶來的壓抑感,讓人在視覺空間心理上產生輕松愉悅的感受。屋頂正脊和檐角到處都是龍、鳳、獅子、虎豹、大象、仙鶴等祥禽瑞獸泥塑,形象生動,姿態萬千(圖1)。屋面整體採用小青瓦覆蓋,平緩舒展,整齊劃一,隨著屋頂的高低起伏,陰陽向背,產生不同形狀、明暗、色彩的變化,在統一中形成了微妙的空間構成關系。

3.立面及造型要素古田臨水宮的山門採用中國傳統的牌坊式門樓造型(圖2),氣宇軒昂,意義深刻。牆脊為五山跌落式,下方用華麗的裝飾邊框修飾,裝飾有精美道教題材的彩畫和泥塑。廟門為青石門框,方正大氣。左右兩側刻有一副「廟貌壯千秋鼎新有像,母儀昭百代坤厚無疆」青石雕刻對聯,表達了古田人們對臨水夫人陳靖姑的歌頌。廟門正上方為「敕賜臨水宮」直匾,兩側為天官賜福雕刻,顯示了廟宇的身份和地位。廟門兩邊的紅牆上分別刻有一塊雙龍搶珠、虎豹臨泉的精美浮雕,造型准確,形象逼真。臨水宮山牆樣式豐富,有平行跌落式、弓形、雲形、鞍形等,形態各異的牆脊通過高低不同的穿插搭配,豐富了建築的立面曲線,給人以強烈的感染力。不同的造型給人或輕盈活潑、或嚴肅莊重、或玲瓏小巧、或氣宇軒昂的視覺感。這種建築立面特徵是典型的傳統閩東民居的風格樣式,體現出濃郁的鄉土建築文化氣息和人們審美情趣。

4.建築空間與布局從空間布局與設計上看,古田臨水宮分為前後左右4殿,前殿為主殿,內設有古戲台、鍾鼓樓、拜亭和大殿等建築,後為梳妝樓和三清殿,左右側分別為婆奶殿和太保殿(圖3)。不同空間功能分區明確,既是一個整體,又是獨立的空間,動靜分明。各殿建築造型各異,營造出一個神聖庄嚴的建築群。臨水宮遵循道教宮觀祠廟乾南坤北,坎離對稱,尊者居中的原則而布局,坐北朝南,以縱面深、橫面窄的態勢將主體建築和附體建築有機的串聯在一起,體現了以中軸線為基準,組合有序的建築空間。古田臨水宮採用「巧於因借,就地成形」的思路,巧妙地利用客觀的自然環境進行設計建造,體現了道教「天人合一」的宇宙觀。特別是從建築群整體空間角度看,其組合方式隨著山勢的變化,高低錯落,層次分明,再加上單體平面組合自由靈活,空間形式變化巧妙多樣。

5.色彩構成及表現古田臨水宮的建築和裝飾色彩構成及表現以紅色和青灰色為主。紅色作為牆體基色,象徵著高貴、吉祥、喜慶;落地構件均為青灰色的花崗岩石和青石,屋面也都是青色板瓦,代表了庄嚴、穩重、剛毅的寓意。紅色在青灰色的襯托下艷而不燥,青灰色在紅色對比中沉而不悶,兩者和諧統一。宮內木構件有的部分使用紅色大漆髹飾,有的部分採用素髹工藝保留木頭本色,還有的採用彩繪手法,彩繪色彩上多使用暗而莊重的深綠、鈷藍、孔雀藍等顏色,避免過於富麗堂皇,追求道教自然樸素的意境,同時突出宗教建築的神秘和庄嚴的氣氛。

(二)古田臨水宮的建築裝飾藝術

傳統建築裝飾是建築藝術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它所表達的裝飾藝術內容和風格對於建築形式和人文精神的表現有著巨大的影響。古田臨水宮裝飾上充分展現了閩東地域的文化藝術形態,採用閩東地區傳統的雕刻、彩繪、泥塑、髹漆等多種工藝的手法,因地取材,因材施藝,靈活運用,技藝精湛,重點突出人文精神的傳遞。

1.裝飾題材與文化內涵古田臨水宮的建築裝飾以歌頌陳靖姑信仰,體現道教思想文化為核心,通過廟宇的雕刻、壁畫、泥塑等建築裝飾,形成了一種神秘、庄嚴的宗教氛圍,也反映了古田人民的道德標准、價值觀念、宗教信仰和願望追求。宮內的裝飾題材主要以道家仙人、道經故事、各種神獸、仙境、法寶等為主,帶有濃郁的道家神化色彩和強烈的宗教震撼力,從視覺心理上引導人們對仙界產生嚮往之情,進而強化了他們向道的信念;也有代表中國傳統道德觀的歷史典故,如「千里走單騎」「趙子龍單騎救主」等,皆在宣揚「忠、義、氣、節」等倫理美德,具有「成教化、助人倫」的積極作用;還有部分是動物、植物、民間器物等圖案、符號裝飾,利用諧音,通過假借,表達了世人美好的願望,體現了古田淳樸的民風民俗。

2.工藝技法與傳承古田的裝飾工藝世代相傳,圖案設計呈現出獨特的地域性。例如當地的祠廟頂棚裝飾通常設計有藻井,象徵廣闊的天宇,其建造和裝飾及其復雜。古田臨水宮共有5口藻井,以古戲台覆蓮藻井最為典型(圖4)。藻井層次結構採用重復著直升——里拽出跳斜升的循環變化,隔層上升縮進的建造工藝,所有構件全部採用榫卯連接,層層疊疊,井然有序,繁而不亂,充滿了節奏感。每一層都有內容豐富、寓意吉祥的精美的雕刻和彩繪作品,從下到上依次為雲水紋圖案側板、裝飾小斗拱、垂花額枋、花卉、神獸主題8格雕花板,頂心象徵太陽,正中央是一朵覆蓮雕刻,代表著聖潔光明,古田民間還傳說其有「避火」的.作用,帶有強烈的民俗文化色彩,是集力學、美學、工藝為一體的藝術精品。

二、古田臨水宮的建築文化

建築是文化的具象形式,反映著一個社會、民族的物質文化水平、社會制度、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各種文化因素對建築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對古田臨水宮建築所包含的文化因子進行研究,將有助於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其建築形態的成因。

(一)道教文化

古田臨水宮是典型的道教廟宇建築,它的基本形制、建築特徵、裝飾藝術以及審美風貌都是由道教文化自身的特質所決定的,通過建築的形態具象化地傳達著道教哲學思想、審美特徵以及價值觀念,從而體現出宗教庄嚴神秘的文化氣息。臨水宮地處偏遠的山區,背山面水,山林清幽,風景優美,氣候宜人,符合「山環水抱必有氣」的道教哲學,承載了道教遠離塵俗、得道成仙的信仰追求。宮中隨處可見的道家題材建築裝飾,共同營造出一個自然清凈、超凡脫俗、與世隔絕的人間仙境。同時,臨水宮作為一種存在於現實社會中的道教文化載體,它又不能完全脫離世俗生活。為了適應生存環境,謀求自我發展的「現實需要」,更好得吸引和教化信眾,在建築和裝飾的表現形式上將道教文化、民俗文化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即強調傳統道德觀,又迎合百姓心理願望,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顯示出道教文化「入世」的一面。

(二)鄉土文化

傳統的鄉土社會是以血緣與地緣關系為基礎而建立,形成了地域性的民間習俗、宗教信仰、價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鄉土文化,同時構築了以鄉土文化為背景的建築空間。鄉土建築既是一個物質實體,也是一種文化載體,深深地融入了當地資源、文脈和生活,是鄉風、鄉俗、鄉情的物化與凝固。古田縣地處閩東山區,受自然環境和交通條件的制約,使之形成了獨特的鄉土文化。無論四時節氣、逢年過節,還是姑娘出嫁、成人禮儀、孩子出生等都要進行祭祀活動,千百年來這種樸素的民間習俗代代相傳。尤其是陳靖姑信仰,承載著農耕社會中的許多生產習俗活動,形成了閩東地區一種影響廣泛、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化信仰。臨水宮植根於這樣土壤中,逐步形成了建築、裝飾等有形文化與神話、祭祀、民俗等無形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當地百姓的思想意識和行為,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三)禮制文化

《論語為政》中曰:「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禮是中國封建宗法制度的核心內容和具體體現。作為弘揚禮制精神的祠廟建築就是為了維護這種制度和道德人倫秩序所建造的,具有嚴格的等級性。至唐起,歷朝歷代對臨水夫人陳靖姑的敕封多達數十次至多,陳靖姑也從民間神靈成為欽定神明、護國之神,其影響力非常大,尤其是清道光、咸豐兩代皇帝敕封陳靖姑為「陳太後」「順天聖母」之後,臨水宮成為帝王的宮廟,在建築禮制等級上達到空前的高度。為了突出高貴的地位,臨水宮建築形態參照中國唐代皇家宮殿建築的風格、格局進行建造,高大威嚴、雍容華貴,並且大量採用龍的造型圖案裝飾,體現了皇家宮廟至高無上的氣勢。臨水宮除供奉陳靖姑外,還供奉著林九娘、李三娘、楊太保等各路神仙,神仙等級和地位也是參照傳統宗法等級制度進行劃定,神祀所安排位置的非常講究,對建築整體布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三、結語

古田臨水宮是閩東祠廟建築文化的標志,是多種建築與裝飾藝術風格的綜合性創造,是中國道教文化與地域性鄉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隨著社會與文化的發展逐漸形成了獨特的一種祠廟建築形態。古田臨水宮的建築藝術與文化離不開閩東地域這塊土壤,它是閩東鄉土建築歷史的見證,凝聚了閩東鄉土文化的精華,是當地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從這個意義上對臨水宮進行研究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現在它已然成為了一種歷史遺跡,一種文化遺產,我們要時刻抱著「尊重歷史、留住歷史、研究歷史」的態度去珍惜對待它。

參考文獻:

[1]戴志堅.閩台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形態[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28.

[2]樓慶西.中國傳統建築文化[M].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2008:9.

[3]耿紀朋,鄭小紅.道教建築——宮觀祠廟的文化內涵考略[J].中華民居,2014(7):153.

[4]陳晶.古田縣臨水宮建築群的設計思想與空間格局[J].黎明職業大學學報,2013(2):81-84.

[5]羅明,柳肅.湖南省文廟建築裝飾藝術探析[J].裝飾,2012(4):137.

[6]李夢雷,李曉峰.社會學視域中的鄉土建築研究[J].華中建築,2003(4):50.

[7]郭武.「『出世』與『入世』:道教的社會角色略論」[J].宗教學研究,2014(4):17.

[8]楊新磊,高賀勝.試論鄉土建築作為文化尋根的重要途徑[J].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59-60.

[9]冷先平.黃陂大余灣傳統民居建築及其裝飾圖形的文化資本屬性探析[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5(3):90-92.

;
閱讀全文

與怎麼評價閩東藝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