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簡述四川文化藝術
簡述四川文化藝術
簡述四川文化藝術,四川是一個擁有著「天府之國」美稱的城市,它的歷史非常的悠久,所以到現在積累了許多的傳統文化藝術,這些文化藝術在當地居民的手中散發出濃郁的文化氣息。下面是簡述四川文化藝術。
1、綿竹年畫
綿竹年畫是四川省綿竹的傳統工藝品,是中國民間木版年畫之一,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據相關文獻記載,綿竹年畫起源於北宋。年豬年畫的製作工藝十分精細,要經過明展明掛,勾金,花金,印金,水墨等多道傳統而復雜的製作工藝製作而成。
綿竹年畫有著非常濃厚的民族特點和鮮明的地方特色,構圖對稱,畫面完整且飽滿,主次分明,多樣統一,線條剛柔結合,疏密相間,色彩鮮艷,且經久不敗色。
2、蜀綉
蜀綉是四川成都的特色傳統說工藝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在西漢時期,蜀綉就已經非常出名了,是中國傳承時間最長的綉種之一,與蘇綉、湘綉、粵綉並成為中國四大名綉。蜀綉的綉法十分考究,對原料要求也很高,主要與軟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真發眼睛,陣腳平齊,色彩艷麗,富有立體感。2006年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2012年被列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3、蜀錦
蜀錦是四川成都最傳統的手工藝珍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在漢朝是就已經開始生產了,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四川更是中國絲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蜀錦的製作工藝十分復雜,至今也不能用現代的機械替代,只能用傳統的製作工藝製作
所製作出來的蜀錦圖案美觀,工藝精美,色彩豐富,與南京的雲錦,蘇州的宋錦,廣西的壯錦並成為中國四大名錦。2006蜀錦的製作技藝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0年被列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4、自貢剪紙
自貢剪紙是四川省自貢的民間傳統藝術,歷史非常悠久,據相關文獻記載,自貢剪紙距今已經有近三千多年的歷史了。自貢剪紙將四川的民族特色融入剪紙中,採用動靜結合,疏密結合的裁剪手法,所製作出來的簡直質朴豐潤,圖案味濃,純朴古拙,情趣生動,在國外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5、自貢扎染
自貢扎染是四川省自貢的傳統手工藝珍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扎染的製作工藝十分復雜,扎染一般選用面白布或者棉麻或混紡白布為主要原料,在採用傳統的製作工藝製作而成。所製作出來的自貢蠟染色彩斑斕,款式多樣,古樸雅緻。可以製成壁畫,絲巾等產品。
川北大木偶
川北木偶戲,始於漢,興於唐,到宋時就相當盛行了。川北大木偶較大,川北大木偶風格別具,頗有特色。川北大木偶身高四尺有餘,且表演不受劇種限制,人和木偶混合(陰陽班)演出時,神貌無異。
麻柳刺綉
麻柳刺綉是流傳於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境內的麻柳、魚洞、臨溪、小安等一帶的刺綉總稱,是一代一代親族傳承而繼承發揚的漢族民間美術,是麻柳先民在自給自足的悠閑生活中創造發明的純朴精美的漢族民間藝術珍品,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川北剪紙
剪紙是中國傳統裝飾藝術的一種。它源於漢,興於唐,發端於民間,蘊藏首古老文化的內涵,凝聚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感情和心理意識,具有朴實、自然的藝術特色,天真、雅趣的審美品格,簡潔、明快的藝術語言,健康、濃郁的鄉土氣息。作為有形文化傳承的川北剪紙,從形式、內容到用途,都有與全國各地剪紙不同特性和風格。
越溪牛燈舞
牛燈舞是四川省古老的漢族民間舞蹈。起源於該鎮倆母山,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它通過模仿牛的生活習性和勞作,來表現農民對牛的崇敬和對土地的眷戀,後來演變為對豐收和致富的期盼及祝賀,是深受當地人民喜愛的漢族民間表演藝術形式。
通過包裝和打造,「牛燈舞」已從鄉間走向全國,獲得了「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國首屆農民藝術節最高獎「精粹獎」等,道具還被中國農業博物館收藏。
開江拗棒
開江拗棒概述 指產生並流傳於開江縣新寧鎮和普安鎮的獨具特色的一種漢族民間游藝活動。起源於清末。當時清政府腐敗無能,對外屈於強權,對內肆意壓榨,廣大勞動群眾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出於對統治階級的義憤,群眾創造出這種娛樂來嘲諷污吏取悅民眾,逐漸形成這種獨具一格的漢族民俗文化表演形式,並且一代一代地往下傳。
四川皮影
四川皮影又叫「燈影戲」。大多具有漢魏石刻簡約純朴的古韻,清代極盛也分東西兩路,東路分布於川東、川北山區,影人形制多以直線造型、刻工精細,形體高約30厘米,以牛皮製成。當地人稱作「渭南影子」,因為從陝西渭南傳來之故。西路分布於川西成都地區,影人形制受北京皮影影響,高約60厘米。
四川皮影的臉譜造型,比陝西和北京更有特色,它誇張幅度大,注重刻劃人物的性格,尤其著力人物眼睛的設計,如全臉是陰刻,只將眼球和眼部的`裝飾陽刻,顯得目光炯炯傳神。藝術格調渾厚、大氣。四川皮影所演劇目除歷史、神話、傳說外,多為諧劇。影人造型也多誇張、動態滑稽、臉譜服飾多仿川劇、很有地方特色。
四川木偶
從唱腔、劇目到表演程式廣受川劇影響,而自身又小巧靈便,因而班社多如牛毛,大大超過了川劇班。諸類型中,尤以杖頭最盛;而杖頭木偶又依造型結構和表演風格的不同,分做大木偶、中型木偶、小木偶(精木偶)三種。 精木偶,偶長40厘米,小巧玲瓏卻動作精確,劇目可觀,文武兼善。
名家吳耀光能活現角色的內在氣質,他的水袖、扇子,風流瀟灑,耍腳步、抖髯口,恰到好處。《殺惜》、《情探》是他的代表作,深得蘇聯木偶大師奧布拉茲卓夫的贊揚。 川北大木偶,乃杖頭之最,流行於川北儀隴馬鞍場一帶。初以「家班」盛,流傳下來的只有李家班,著名雕刻家楊岱吸收川劇行當臉譜
木偶戲 ,又賦予人物鮮明的「偶性」,為其雕成一堂大木偶,使李家班名噪川北。該班持續到五十年代,後加入儀隴縣木偶劇團。1986年,更名為南充木偶劇團。
大偶長約1.4米,重約5公斤,但表情豐富,動作靈活,依劇情要求,可穿衣、點火、喝茶、叩首、舞刀,如真人般高大,且多與「人偶」(幼童扮演的)同台,形成了以假亂真、亦真亦假的藝術特色。這在其代表劇目《盜仙草》、《玉蓮花》中都有完美的體現。
蜀綉
又稱「川綉」,產於四川成都。 早在漢代,成都的織綿業就很發達,朝廷還專門設置錦官來管理,所以成都又稱「錦城」。西漢文學家揚雄在《蜀都賦》中說:「若揮錦布綉,望芒兮無幅」。並說在成都隨處可見「揮肱織錦」、「展帛刺綉」的情景。五代十國時期,四川前後建立了前蜀和後蜀兩個王朝。
那時中原一帶戰爭頻繁,唯獨四川能偏安一隅,為刺綉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綉品需求量很大,也刺激了民間刺綉的發展。到了宋代,天下重歸統一,蜀綉有了更大的發展。據《全蜀藝文志》記載:「蜀土富饒,絲帛所產,民製作冰綉等物,號為冠天下。」可見當時蜀內刺綉之盛。
蜀綉是以四川成都為中心的刺綉產品的總稱。它以軟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運用獨特的綉技,綉制被面、枕套、衣、鞋和畫屏等。蜀綉的綉工和針法特點可以概括為:「針 腳整齊,線片光亮,緊密柔和,車擰到家」。所謂「車」是指刺綉的關鍵部位,如動物的眼睛,一朵花的花瓣等處,由中心起針,逐漸向四周擴展。
所謂「擰」則是指運用 長短不同的針腳,從刺綉形象的外圍逐漸向內添針或減針。這種獨特的綉工使綉作品有張有弛,濃淡適度,密疏得體,因而,蜀綉多有水墨寫意畫的藝術效果。
中國慶陽香包
悠久的歷史 香包,俗稱荷包,耍活子,或「搐搐」,古時稱香囊、香袋、香球、佩偉、容臭、《爾雅·釋器》曰:「婦人之緯,謂之「縭」、又稱「香纓」,這五彩製成的裝飾物,集中代表民間藝術的風貌。
漢時《禮記·內則》篇記述未成年的齊備,色彩絢麗,而民間藝術是採用紅綠搭配,絢染色彩,力圖形成特殊的色感美,具有裝飾和賞玩的作用。香包具有香味,這香味來自於裡面裝有的有香味的中葯材,如雄黃、艾葉、冰片、霍香、蒼術等,所以在民間認為,具有驅除異味,殺菌除病,清爽神志的作用。
中國慶陽香包
世界上有一個黃土層最最厚的地方,它就是位於甘肅省東部地區的慶陽市。這里不但是環江翼龍的搖籃、黃河古象的家鄉、中國舊石器時代第一塊考古化石的肇始、華夏農耕文化的源頭、岐黃之術的故里,而且還是中國民俗學會命名
竹簧雕刻
竹簧雕刻主要產於四川江安,故又稱做江安竹簧雕刻。江安竹簧雕刻工藝產品品種豐富多彩。今有竹器雕刻、竹簧鑲嵌、竹簧雕刻、竹絲鑲 嵌、竹筋皮製品等5大類,140個品種,300個花色。圖案題材有反映山川名勝等;有用帶麻雀斑紋的紅豆木、烏木、楠木等優質材料作配料, 組合成花卉草木;有取材於古代傳說等圖案,栩栩如生.
⑵ 四川還有這些民間藝術,你聽說過嗎
四川的這些民間藝術,你知道嗎?
說起四川文化,大多數人都只知道川劇變臉吧,那你可就孤陋寡聞了,其實四川的民間藝術可一點都不少,在2014-2016年度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可是多達206個地區啊,糖畫之鄉、川劇之鄉、苴卻石雕藝術之鄉、民間馬術之鄉……206個文化藝術之鄉,那可是整整孕育了206項民間藝術絕活兒。下面我就帶你看看還有什麼你不知道民間藝術吧!
川北大木偶
川北木偶戲,始於漢,興於唐,到宋時就相當盛行了。川北大木偶較大,川北大木偶風格別具,頗有特色。川北大木偶身高四尺有餘,且表演不受劇種限制,人和木偶混合(陰陽班)演出時,神貌無異。
麻柳刺綉
麻柳刺綉是流傳於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境內的麻柳、魚洞、臨溪、小安等一帶的刺綉總稱,是一代一代親族傳承而繼承發揚的漢族民間美術,是麻柳先民在自給自足的悠閑生活中創造發明的純朴精美的漢族民間藝術珍品,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川北剪紙
剪紙是中國傳統裝飾藝術的一種。它源於漢,興於唐,發端於民間,蘊藏首古老文化的內涵,凝聚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感情和心理意識,具有朴實、自然的藝術特色,天真、雅趣的審美品格,簡潔、明快的藝術語言,健康、濃郁的鄉土氣息。作為有形文化傳承的川北剪紙,從形式、內容到用途,都有與全國各地剪紙不同特性和風格。
越溪牛燈舞
牛燈舞是四川省古老的漢族民間舞蹈。起源於該鎮倆母山,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它通過模仿牛的生活習性和勞作,來表現農民對牛的崇敬和對土地的眷戀,後來演變為對豐收和致富的期盼及祝賀,是深受當地人民喜愛的漢族民間表演藝術形式。通過包裝和打造,「牛燈舞」已從鄉間走向全國,獲得了「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國首屆農民藝術節最高獎「精粹獎」等,道具還被中國農業博物館收藏。
開江拗棒
開江拗棒概述 指產生並流傳於開江縣新寧鎮和普安鎮的獨具特色的一種漢族民間游藝活動。起源於清末。當時清政府腐敗無能,對外屈於強權,對內肆意壓榨,廣大勞動群眾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出於對統治階級的義憤,群眾創造出這種娛樂來嘲諷污吏取悅民眾,逐漸形成這種獨具一格的漢族民俗文化表演形式,並且一代一代地往下傳。
⑶ 安岳的氣候,風景,特產,民俗
安岳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度。 具有春旱、夏長、秋涼、冬暖,風速小等特點。年均氣溫17.6℃,無霜期314天,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區。
安岳縣隸屬四川省資陽市,位於四川盆地東部,距離省會成都166公里。全縣幅員面積2690平方千米,2010年常住人口1141347人,戶籍人口159.6萬人[1] ,轄69個鄉鎮,926個行政村、35個社區。是四川第一人口大縣。縣人民政府駐岳陽鎮。[2]
安岳是「中國檸檬之都(檸都)」、「中國民間藝術(石刻藝術)之鄉」、「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四川省勞務開發基地縣」、「全國產肉十強縣」、「四川省無公害生豬生產基地」。安岳的生豬年出欄數全國第一,檸檬產量全國第一,粉條產量西南第一,水稻產量全省第一。
⑷ 綿竹有哪些特色民俗
最出名的就是木版年畫. 名酒之鄉。「唐時宮庭酒,盛世劍南春」。從2000多年釀酒歷史中生長出來的一朵奇葩——中國名酒劍南春,譽滿神州,香溢四海,曾60多次榮獲國際和國家級質量金獎。1999年「劍南春」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年畫之鄉。中國四大年畫之一——「綿竹年畫」享譽國內外,1993年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民間木版年畫)之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國四大年畫之一的綿竹年畫源於明盛於清,到清乾隆嘉慶年間生產規模達鼎盛時期,綿竹年畫具有濃郁的鄉土韻味和地方特色,內容以避邪迎祥、風土人情、戲曲故事、歷史文化、神話傳說等為主。綿竹年畫作品先後應邀在歐、亞、南北美洲50多個國家展出,深受國外藝術界青睞。
四川龍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亞洲最大、世界第四的磷酸鹽製造企業。
綿竹充分利用沿山良好的生態環境、美麗的自然風光,尤其是4萬畝成片梨園等資源,著力打造「春賞花、夏納涼,秋品果、冬觀雪」的觀光休閑和鄉村旅遊精品。至今已連續成功地舉辦了七屆「綿竹年畫節」、九屆「四川綿竹梨花節」和「綿竹賞果節」、首屆「柚花節」。銀杏溝、楠木溝、玄郎溝自然風光,吸引了眾多遊客前往觀光旅遊。劍南春「天益老號」酒坊遺址的發掘,被評為中國考古十大新發現之一。「劍南老街」、雲湖國家森林公園等旅遊景點、景區正在建設開發中。俗話說:「世上有,戲上有;戲上有,畫上有」。這話表明了一個道理:一切藝術都源於生活。戲劇藝術和繪畫藝術都反映了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繪畫僅屬於藝術,而戲劇則是包含了繪畫、音樂、舞蹈、語言等多方面的綜合藝術,舞檯布景、臉譜、服裝、道具就是繪畫藝術的戲劇化體現。
然而,畫中確也有戲,用繪畫作品來表現戲劇內容,這也是相得益彰的一種藝術形式。我們在四川的漢代畫像磚上,就可以看到不少後來構成戲劇因素的百戲和舞樂場面,如《觀伎》、《跳丸》、《雜技》、《駝舞》等。尤其在當前,我們在發掘整理傳統川劇藝術的時候,還可以從大量歷史上保留下來的石雕、木刻、繪畫作品中發現一些從未發現過的劇目,或從中得到有些有益的啟示。正因為如此,我們在著名的傳統綿竹年畫資料搜集整理、研究過程中,留意到一些有關川劇今昔的資料,就個中收獲,芻言幾名。
一、綿竹年畫與戲劇
四川綿竹年畫歷史悠久,《續編綿竹縣志》說,綿竹年畫遠在明代已有相當成就。實際上,早在唐宋時期成都地區已有雕版印刷品出現,北宋御史忭(1008—1084)所著《成都古今記》中就描述了當時成都十二月中市中的桃符市,亦即年畫市場;而成都桃符市中的年畫大多由附近的綿竹、夾江等縣的年畫作坊提供,這是由於綿竹、夾江都是產紙名地,雕版印刷也相當發達,綿竹縣即因漢代綿水兩岸多竹而得名,即如《綿竹縣志》記載:「竹紙之利仰給者數萬家,猶不足,則印為書籍,制為桃銜(年畫),畫為五彩神荼、郁壘(門神)點綴年景」。據考,綿竹年畫始於宋,盛於清,衰於民國。在清代乾、嘉時期最為鼎盛。當時全縣城鄉有年畫作坊300多家(城內最為集中,約有90多家),全縣的年畫從業人員達1000餘人,大小畫市攤點綿延十餘公里之長,可謂盛況空前。當時的年畫產品暢銷雲、貴、甘、陝、兩湖及青海、西藏等地,同時還遠銷東南亞一些國家。綿竹年畫的題材極為廣泛,它涉獵了以下幾個方面:辟邪迎祥,民風民俗,生活生產,花鳥蟲魚,演義人物,神話傳說和戲曲故事等。這些年畫經過長期的發展和創新,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它們構圖完整、飽滿,人物造型誇張變形,線條古拙,色彩艷麗明快,符合畫面的主題內容和群眾的欣賞習慣。綿竹年畫與其他地區著名年畫在色彩上也大有區別,且以手繪見長,從而區別於其他以套印為主的年畫品種。
綿竹作為一座歷史古城,清代初年這里的戲劇活動便很繁盛,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綿竹縣令陸箕永在一首《竹枝詞》里就曾寫道:「山村社戲賽神幢,鐵板檀槽柘人梆;一派秦聲渾不斷,有時低去說吹腔」。乾隆年間,羅江籍進士李調元在《新搜神記》中也寫到「綿竹東岳廟有沙彌素有能戲之名,忽一日竊其師千錢,逃入班中學戲」的事。這說明,在那些時日里,綿竹的戲劇活動已經十分活躍,與戲曲同作為民間藝術品種的綿竹年畫,也同戲曲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至遲在清代乾隆年間,就有《西廂記》等戲劇年畫問世。
二、綿竹年畫中的戲畫
由於年畫屬於民間藝人的作品,在封建社會中被視為下九流的「匠人畫」,因此,年畫的傳世作品很少,大都每年一換,不加保存,這就給我們今天研究年畫的發展史帶來困難。所幸新中國建立以來,國家採取了搶救民間藝術的措施,尤其是不少美術工作者,早在50年代和60年代便相繼深入綿竹城鄉採集和調查綿竹年畫,通過他們的艱苦努力,搜集到一大批寶貴的傳統年畫資料。同時,縣政府又於60年代領導成立了綿竹年畫社和綿竹年畫研究會,通過長期的發掘和收集,也積存了相當數量的傳世佳作。迄今,已收集到年畫清代雕版100多件,各時間不同內容和品種的年畫資料近千件,在這批豐富多彩的年畫中,我們發現不少以戲劇為內容的畫稿。
三、戲畫與民間生活戲劇年畫,在沒有電影、電視的舊時代,是廣大群眾(尤其是農民群眾)最為喜愛的繪畫品。常言說:「畫中有戲,百看不膩」。過去,農民們每到春節都要購買,張巾年畫,從龍門、堂屋門到卧室門都喜歡貼上門畫,有的還要在卧室和客廳貼上有趣味性或有吉祥內容的戲劇年畫。他們在一年辛勤勞作之後,一家人圍坐在房裡,往往情不自禁地哼唱看過的川劇,小孩子似乎對那些鮮艷奪目、一年一換的戲劇年畫斗方更感到新奇,常常纏著父母對畫面的內容問長問短,大人們也往往愜意地就畫說戲,津津樂道。毫不誇張的說,舊時代的戲劇年畫是廣大群眾生活的組成部分,不少小孩在尚未入學以前,便受到年畫及其畫中戲的熏陶,它們所具有的「贏得童稚喜,能蓬蓽生輝」的社會功能,的確是不可低估的。
在綿竹年畫中大量的戲劇年畫絕非偶然,這反映了歷代年畫作者對本土戲激賞和偏愛,唯其作者熱愛和熟悉川劇,方能抓住戲中精彩典型的情節,構思並體現出生動的戲劇畫面。這些戲劇年畫都是寫實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推清代光緒三十年綿竹著名年畫師黃瑞閣以半年時間創作的《迎春圖》。這幅年畫長卷中,如實地描繪了傳統的高樁平台上所飾演的5個川劇摺子戲:《秋江》、《香蓮闖宮》、《搶傘》、《御河橋》和一折《西遊》故事,該畫生動地再現了當時綿竹縣城迎春盛會的實況,它從畫面組合,人和服飾以及臉譜、裝扮,無一不體現寫實手法,細膩、明快、堪稱佳品。同時,它通過熱鬧的節日場面,從一個角度反映了清未時期綿竹人民的戲劇生活。
長期以來,年畫借戲而增加其藝術魅力,戲劇借年畫而傳播更廣,這樣相得益彰的傳統姻緣,直到新中國成立後仍在延續,近年綿竹年畫社創作、印刷的不少戲劇年畫,在廣大農村仍然受到普遍歡迎。
⑸ 四川有哪些民間技藝
四川是一個人口眾多、少數民族聚居的大省。
民間藝術資源豐富,這源自各民族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
天府鑼鼓:區別於北方鑼鼓的粗獷豪邁,天府鑼鼓更具有成都平原特色,它將川劇特有的音樂素材加入到鑼鼓聲中,大氣中又不乏喜慶、歡樂。由85人組成的表演方陣,在加強舞蹈性的同時,還有嗩吶伴奏、大旗映襯,在表演進程中穿梭來往。
金龍銀獅:來自成都雙流的金龍銀獅是此次演出的壓軸大戲。它將川西地區的高台舞獅表演與北方樁頭舞獅表演結合起來,著重突出成都舞獅表演的靈巧、俊秀,讓整個節目看點十足。
翻山鉸子:是一種民間打擊樂舞蹈,以嗩吶為主奏樂器,以小銅鑼(俗稱鉸子)為道具,演員緊循甩釵的動律,上身前俯後仰,兩肩自然擺動,屈膝彈步,隨著兩釵相碰的節奏變化而舞蹈。它起源於平昌七澗岩,初傳於營山明德鄉,距今已有百餘年歷史。
甘孜踢踏:是藏區三大舞蹈之一,是藏區特有的舞蹈形式。區別於藏區其他地方的舞蹈風格,它的節奏歡快自然,與西方的踢踏舞各具看點。在演出中,男演員將踢踏與水袖相結合,情緒歡快、熱烈、節奏多變,著力表現陽剛之美和一往無前的豪邁氣概。
渠縣三匯彩亭:相傳始於清代中葉,正河街、後街(今大井街)、油房街(今勞動街)各界人士組織的三個亭會,人們自籌錢物穿戴,將流行的川劇劇情扎於高亭,有競技比美之勢。彩亭將孩童著戲裝,按戲文主要情節造型於平台,四人抬著伴以彩燈、彩旗、吹打樂遊行大街,叫抬亭子。
⑹ 四川曲藝之鄉是哪個城市
四川曲藝之鄉有遂寧市和岳池縣。岳池縣是2007年,被中國曲藝家協會授予「中國曲藝之鄉」的稱號。遂寧市是2012年,被中國曲藝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董耀鵬為遂寧市授「中國曲藝之鄉」牌。四川曲藝是以四川民間說唱藝術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其起源旅基可追溯到漢代以拆橋謹前。
自1994年命名第一個曲藝之鄉開始,20年來中國曲藝之鄉已達40個,並有1個消賀「全國青少年曲藝培訓基地」,1個創作基地,中國曲藝之鄉建設委員會也於2011年9月份成立。
岳池曲藝品類豐富。岳池縣民間不少藝人尚能創作和演出揚琴、竹琴、盤子、清音、古箏彈唱、荷葉、花鼓、車燈、連廂、金錢板、快板、評書、雙簧、諧劇、方言、相聲、相書、蓮花落、三句半、曲劇等20餘種形式的曲藝節目。
1985年遂寧建市,市內流行的主要曲種有16種,其中以唱為主的有清音、揚琴、盤子、車燈、琵琶彈唱、連宵、花鼓、金錢板、荷葉、竹琴等10種。
⑺ 四川資陽旅遊景點介紹
資陽是「天府之國」四川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西靠成都,東接重慶,既有「上承敦煌、下啟大足」的精美石刻,又有充滿地域風情的獨特美食,讓人在藝術與生活之間感受一種靈秀之美。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四川資陽旅遊景點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四川資陽旅遊:歷史悠久的石刻藝術之鄉
安岳縣隸屬於資陽市,是「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石刻藝術)」,安岳石刻始於南朝梁普通二年(521年),盛於唐、五代、北宋,題材融合佛、道、儒及經變等,以「古、多、精、美」著稱,「上承敦煌、下啟大足」,被稱為「中國古代雕刻又一偉大寶庫」。
安岳石刻景區內現有歷代摩崖造像143處、10餘萬尊,盛唐石窟佛經40餘萬字,此外還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其中,馬門溪恐龍化石距今1.5億年,長21.5米,高8米,排名亞洲第二。
毗盧洞位於安岳縣石羊鎮塔子山上,現存龕20個、碑刻題記32處、大小石刻造像446尊。觀音堂內的紫竹觀音像高3米,構圖豐滿,造型別致,雕刻精細,堪稱安岳石刻造像之極品。柳本尊密宗第五代祖師「行化圖」刻在高6.6米、寬14米、深4.5米的洞內,是研究四川密宗和柳本尊生平非常珍稀的史料。
卧佛院位於安岳縣八廟鄉卧佛溝,造像區長達865米,有龕窟142個、石刻造像1613尊、石刻佛經15窟、40餘萬字。這里有全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全身卧佛像,也是中國最大的唐代全身石刻卧佛造像,長23米。第46號經窟所刻唐代著名高僧靜泰撰寫的《一切經論目序》,是中國石刻佛經中唯一留存的孤本,「普天下僅此一刻」。
華嚴洞位於安岳縣石羊鎮箱蓋山上,包括華嚴洞和大般若洞,內有宋代造像159尊、歷代碑刻題記24處。華嚴洞正中的「華嚴三聖」造像高5.2米,左右並排列有高4.1米的「十大菩薩」坐像,洞壁刻滿「經變」故事圖景。「大般若洞」正壁刻一佛二菩薩,正中佛像的後壁有兩龕李聃和孔丘的浮雕塑像,屬典型的三教合一的同窟造像。
茗山寺位於安岳縣頂新鄉民樂村的虎頭山巔,現寺存唐、宋摩崖造像63尊,其中單個造像34尊,1至4米的造像50餘尊,是極有價值的摩崖石刻精品。
玄妙觀位於安岳縣鴛大鎮白羊山麓,有大小龕窟79個、石刻造像1293尊,全部為唐代的.精美雕刻,是我國道教造像勝地。
木門寺位於安岳縣石鼓鄉木門村清泉山麓,原寺建有七重大殿,坐北朝南,規模宏大,盛極一時。現存無際禪師亭、大雄寶殿和祖師殿等。
四川資陽旅遊:垂釣龍泉湖
龍泉湖以石盤水庫主壩及五號島為中心,包括周圍的石盤鋪、石經寺、衛星回收著陸處等十餘個景點,總面積51平方公里,水面55平方公里,湖岸線長54公里,有孤島、半島26個。龍泉湖形如蝌蚪,煙波浩渺,兩岸奇峰怪石,山高壁陡。
在三岔湖和龍泉湖風景區,最有意思的娛樂活動便是垂釣了。支一根魚竿,立於湖光山色之間,做一個安靜的漁翁,等待魚兒上鉤,那畫面,好像人與風景已融為一體。待到夕陽西下,帶著一天的收獲,隨意在湖邊找一家餐館,讓店家用自己秘制的調料,將新鮮的魚兒下鍋烹飪,美味即刻享用。經過一番等待,自己親手釣上的魚兒總是顯得美味許多。
⑻ 蜀道的民俗文化
四川地域遼闊,造就了豐富多彩的民間民俗文化,有文化部命名的「自貢彩燈之罩前鄉」、「安岳石刻之鄉」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民間特色藝術之鄉」,有川劇、清音,有在國際上極具影響的涼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團、甘孜和阿壩等地的藏戲團,更有中國情歌王國「康定」、「濃縮了的西藏」———理塘、「火把節」的故鄉西昌、康巴草原的賽馬會以及「變臉」、「吐火」、「藏刀」等具有四川特色的藝術劇團表演,這些在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文化旅遊資源。
千年的古文明蘊育了大量的民風民俗文化,擁有川主廟會、城隍會、娘娘會、舞獅、牛牛燈、采蓮船、走高腳、吹嗩吶、哭嫁等傳統節日、傳物閉清統風俗近20種;源於本地廣為流傳的「張飛挑燈夜戰馬超」、何易於「腰笏挽纖」、唐明皇擺宴壩擺宴、姜維兵困牛態悔頭山等傳說故事30餘個。擁有《娘送子》、《嫁歌》等兩百餘首昭化名歌,在民間廣為流傳。特別是昭化《提陽戲》被譽為古戲劇活化石。該戲是一種以酬神、許願為主的儺祭活動,它是一種富有宗教性和地方性特色的綜合藝術,長期植根於民間,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愛。它分為《天戲》和《地戲》兩部分。《天戲》是用提線木偶來表演上天的三十二神為主,《地戲》則由人化妝扮相,戴上木製面具來演出,表演的劇目大多是傳統神話之類,諸如《孫悟空大鬧天空》、《七仙女下凡》、《孟姜女哭長城》等,多少年來吸引了眾多的遊客及觀眾前來欣賞及旅遊。
⑼ 瓦卡鎮的四川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情舞之鄉
瓦卡鎮是久負盛名的康巴藏族文化藝術之鄉,在這里者友粗,得榮學羌、藏族車模技藝、藏棋、九步鍋庄、川西藏族山歌、康巴藏族服飾、羊毛紡織、釀酒、碉房建築技藝等民間歌舞和傳統技藝保持著活態傳承,使瓦卡鎮成為藏族民間藝術的寶庫。
2014年11月5日,四川省文化廳正式命名206個「四川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得榮縣作為「情舞之鄉」榜上有名,得榮情舞,即得榮學羌,作為這一民間歌舞藝術的唯一流傳地,瓦卡鎮成為名副其實的「情舞之鄉」。 「得榮學羌」2008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瓦卡鎮是得榮學羌的發源地和唯一流傳地。
學羌,也稱「情舞」,瓦卡先民在結合藏族、納西族民間藝術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首鎮一種獨具特色的民間歌舞形式,民間傳說學羌是當年民眾為了歡迎漢族公主進藏時編創的。
得榮學羌是得榮縣瓦卡鎮藏族青年男女談情說愛時跳的舞蹈。年輕人相約在溪流岸邊,或在山間林地,圍起一堆篝火,歌舞聯歡直到天明。多少人因情舞學羌而相知相識,碰撞出愛情的火花。
學羌舞蹈風格及音樂色彩別具一格,學羌的基本特徵是:跳躍、踏步、舞袖為主,手從腳動,順手順腳,與其他藏區民族舞蹈風韻不盡相同。學羌舞蹈剛勁有力而古樸大方,其動作特點在於腳下的踏跺組合,多見跺腳與踏腳動作相結合。舞蹈中常見的進式踏點,下步有力,踏腳輕脆,當舞者俯身而變化踏點後,這一動作則顯得柔韌、灑脫。
學羌曲式眾多,歌詞內容豐富,其旋律結尾處多以不穩定的角音為主,每段曲子旋律結束後,伴以舞者的踏點而填補空白,給不穩定的餘音造成穩定的結尾,使舞曲充滿生機和活力。
學羌具有民間性、娛樂性,更具有特殊的地域特色,作為藏彝民族走廊的重要節點,學羌集中反映了生活在康巴南路河谷地帶藏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具有獨特的舞蹈韻律及奇異的音樂風格,保存了得榮藏族古歌古舞的神韻,為得榮所獨有,對得榮地區多元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2012年12月,瓦卡鎮民間學羌藝人格瑪次仁被文化部命名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單珍洛布、阿忠等學羌民間藝人被命名為縣級非遺傳承人,形成了老中青相結合的非遺傳承和保護隊伍,各村莊組建有十餘支學羌表演隊伍,促進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
2013年6月,在青羊區援藏幹部的支持下,14位來自瓦卡鎮的民間藝人成功登上成都第四屆國際非物質文化節的舞台,並在各會場連演5場,雍容華美的服飾、古樸蒼勁的舞步、高亢悠遠的歌聲吸引了世界關注的目光。會後,以瓦卡鎮學羌隊為主要演員的得榮縣代表團獲得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頒發的優秀表演獎。 藏族車模技藝是藏族民間製作各類木製生活用具的特殊工藝,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瓦卡鎮的車模技藝遠近聞名。子實村崗學自然村民間藝人格絨次仁2008年12月被四川省文化廳命名為「四川省非物告盯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瓦卡鎮採用車模技藝製造的木製品花樣繁多,品種超過100種,其中不乏傳統民族手工藝術的精品,其工序繁雜、工藝獨特,具有一定的觀賞性和實用性,是藏族群眾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產品遠銷於西藏、印度等地,深受喜愛。 三江並流是指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並肩在崇山峻嶺中奔流。三江並流位於滇西北青藏高原南延的橫斷山脈縱谷地區,包括怒江州、迪慶州、麗江市、大理州的部分地區。三江並流共同孕育了數千年的「江邊文化」。 它地處東亞、南亞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區域的交匯處,是世界上罕見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區,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種最豐富的地區之一。2003年7月2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7屆世界遺產大會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
瓦卡鎮位於金沙江東岸,地處三江並流世界遺產紅山片區和白茫-梅里雪山片區正中,是三江並流區域的天然組成部分,是一片被遺忘的世界遺產地。(示意圖見右圖) 金沙江第一彎位於瓦卡鎮境內,以「雄、奇、險、峻」著稱,是中國四十大景觀之一。
從青藏高原奔涌而來的金沙江,在瓦卡鎮瓦卡村與阿洛貢村之間,圍繞著金字塔般的日錐峰瀟灑地畫了一個酷似」Ω「的大拐彎。金沙江江水夏秋渾黃、冬春深綠,襯以連綿群山、藍天白雲為背景,景色雄渾壯闊。(」金沙江第一彎「又寫作」金沙江第一灣「)
瓦卡鎮擁有滇藏茶馬古道在四川境內的唯一一段,自紅軍橋至瓦卡渡口,全長約12公里,是從茶馬古道重鎮香格里拉市建塘鎮前往德欽縣昇平鎮從而進藏的必經之路。金沙江瓦卡江段,地勢平緩流速緩慢,非常適宜擺渡過河,因此成為馬幫駝隊跨越金沙江的理想渡口,素有「茶馬古道第一渡」的美譽。
同時,瓦卡鎮的崇山峻嶺之上還隱藏著一條不為人知的連接滇藏和川藏兩條茶馬古道的重要支線,馬幫駝隊從瓦卡渡口經阿洛貢、曲崗頂,途經松麥、茨巫最終抵達巴塘,與川藏茶馬古道交匯。
滇藏茶馬古道大約形成於公元六世紀後期,它南起雲南茶葉主產區西雙版納、普洱市,中間經過大理、麗江、香格里拉,經瓦卡金沙江第一渡進入西藏,直達拉薩,是古代中國與南亞地區一條重要的貿易通道。
在瓦卡與奔子欄之間,依然保存著古老的渡口和渡船,這就是州級文物保護單位「瓦卡渡口」。遊客可以坐上小船,從寬闊的金沙江中橫渡,幾分鍾即可從四川到達雲南。
同時,在已經竣工的金沙灣大橋上,還可以欣賞到「神龜拜佛塔」的奇景。一座酷似神龜的巨石每年秋冬季節出現在金沙江中,頭朝江邊的一座佛塔,彷彿在虔誠的禮拜佛塔,惟妙惟肖,令人稱奇。 1936年4月,紅二、六軍團18000多人馬在賀龍、任弼時、關向應、肖克、王震率領下,於25日至29日兵分兩路由麗江石鼓至巨甸一線搶渡金沙江,擺脫了10餘萬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取得了戰略轉移的決定性勝利。隨後,紅軍指戰員以頑強的意志抗飢餓、斗寒冷,勝利翻過了哈巴雪山,抵達中甸(今香格里拉)縣城。
在經過短暫休整後,1936年5月5日,賀龍、任弼時等率紅二軍團離開中甸城,向得榮進發。7日,紅二軍團前衛部隊到達中甸(今香格里拉)、德欽和得榮三縣結合部的資納臘山口時,遭地方武裝的阻擊,四師參謀長湯福林、五師參謀長高利國、連長肖學志和十幾名戰士犧牲。紅軍擊潰阻擊武裝後,於8日全部進入得榮境內。
瓦卡鎮是1936年賀龍、任弼時等率領紅二方面軍長征從雲南進入西康藏族地區的第一站,經典紅色電影《金沙江畔》的故事就取材於這里。瓦卡鎮境內至今保存有紅軍橋、賀龍橋兩處四川省重點保護文物單位,成為緬懷革命先烈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時至今日,在木猜村、八子斯熱村等瓦卡鎮各村依然流傳著紅軍戰士和賀龍元帥長征途中的故事。 截至2014年11月,瓦卡鎮已擁有八子斯熱村(2012年)、子庚村(2013年)、阿稱村(2013年)、子實村(2013年)、阿洛貢村(2014年)5個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命名的「中國傳統村落」,是四川省擁有中國傳統村落最多的鄉鎮。2014年7月,八子斯熱村入選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公布的「2014年第一批列入中央財政支持范圍的中國傳統村落「。
2013年7月29日,瓦卡鎮八子斯熱村、阿稱村、瓦卡村、子庚村、子實村、曲崗頂村、阿洛貢村、吳擁共村等8個村落被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四川省文化廳、四川省財政廳公布為「第一批四川省傳統村落」,全省僅120個村落獲此殊榮。
8個傳統村落散布於海拔2200-3100米的河谷坡地,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夯土藏式土碉房民居依山勢有序排列,歷史悠久的古碉矗立在村落四周,座座白塔錯落分布,呈現出顯著的地域特色。同時,絢麗多彩的藏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這些傳統村落里依然呈現活態傳承,反映著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歷史,表達著這里民間情感、生活理念和文化傳統,堪稱一座座活著的藏族文化博物館。 瓦卡鎮是太陽谷省級風景名勝區的主要組成部分,景觀資源集乾熱河谷、原始森林、高原湖泊、雪山於一體。得榮縣海拔最低點1990米的金沙江與崗曲河交匯處,全縣最高峰海拔5599米的仙嘎忠神山都位於瓦卡鎮境內。
全鎮呈現出突出的垂直立體性氣候,由河谷向上依次形成河谷北亞熱帶、山地暖溫帶、山地溫帶、山地寒溫帶、高山亞寒帶和高山寒帶六個垂直立體氣候帶。風景區分布著類型眾多的地質奇觀、自然遺跡和豐富多樣的動植物資源。每年春季,河谷麥浪翻金,山中桃花芳菲,山頂皚皚雪峰間杜鵑絢爛,一山四季,移步換景,美不勝收。 瓦卡鎮的傳統民居建築為康巴農區代表性夯土藏房——土碉房。土碉房依山勢錯落分布,具有濃郁的藏族特色。土碉房牆壁由泥土夯築而成,一般為三層,每層間都架大梁,墊細圓木或木條,鋪樹葉、夯土掌,再釘地板。一般最底層為畜圈,第二層作廚房、客廳、卧室和儲藏室,第三層設有經堂和煨桑台。
土碉房經濟、堅固、實用,符合農區藏族生活習慣並兼具防禦功能,經過富有藏族特色的彩繪裝修,呈現出顯著的地域特色,建築技術精湛高超,氣勢雄偉壯觀。 在瓦卡鎮阿稱村、吳擁共村、子庚村、八子斯熱村、子實村、阿洛貢村等地,分布有土碉十餘座,民間傳說是格薩爾王征戰時遺跡,據歷史考證應為明代萬曆年間(1573年 - 1620年)雲南麗江木氏土司征討吐蕃時所建,距今已有400年歷史。
歷經歲月滄桑,大部分土碉已經殘缺,殘存土碉最高的達到10米,均為夯土砌築。土碉猶如一位位飽經風霜的藏族勇士,屹立在崇山峻嶺之上,守護著村莊的安寧。
⑽ 據悉四川安岳縣是石刻之鄉,請問石刻所在位置及歷史特色
安岳石刻
安岳石刻始於南北朝(公元521年前後),盛於唐、五代和宋。距今已有1300年歷史。經近年文物普查,全縣有摩崖石刻造像105處,造像10萬尊左右,高3米以上的上百尊,5米以上的40多尊,15米以上的兩尊。至今保存較完好並具有一定規模和文物價值的石刻有45處。這是中華古代石刻藝術又一寶庫。它多是我國石刻藝術成熟和鼎盛時期的作品,具有很高的雕刻藝術價值,造像風格除少數敦樸、粗獷的魏晉風骨外,大多是體態豐滿,雍容華貴的唐代風格,也有一些精細華美、瓔珞蓋身的宋代特徵。其中,也有安岳人的獨創,他們憑自己特有的匠心,高超的技法和對生活的觀察與理解,對宗教儀式有許多大膽的突破。
中國佛教與道教混合的石刻造像。位於四川省安岳縣境內,分布於全縣4個區32個鄉,保存較完好的有45處,主要有卧佛院、圓覺洞、毗盧洞、華嚴洞、茗山寺、玄妙觀等處。計有摩崖造像105處,造像約10萬身。根據現存題記,造像盛期主要在盛唐至北宋末近400年間。
安岳石刻造像內容以佛教造像為主,有少量道教造像,也有對社會現實生活的描寫。
佛院位於縣城北25千米的八廟鄉卧佛溝,共有大小龕窟139個,造像1600餘身,卧佛為釋迦牟尼涅盤像,全長23米,頭長3米,肩寬3.1米,左側卧於距地面約10米高的崖壁上。頭東腳西,體型修長,薄衣貼體,表情安詳。身後刻說法圖,20餘身弟子、菩薩、神王、力士像等,面目表情各不相同,佛腰部坐一背向觀眾為佛診脈的弟子,佛足部前方立一力士,為此窟所獨有。該像刻於貞元年間。
圓覺洞位於縣城東1千米的雲居山上,有唐宋時期造像103龕(窟),大小雕像1933身。以宋刻西方三聖雕像最為精彩,刻於元符至大觀年間。
毗盧洞位於縣城東南25千米的石羊鎮塔子山上,有摩崖造像446身。為五代、北宋時期四川佛教密宗的道場之一。造像中的《柳本尊十煉修行圖》、觀音堂內的半裸觀音像,堪稱精品。
此外,華嚴洞的華嚴三聖、茗山寺近40身4~7米高的造像,玄妙觀唐代道教造像等,也都是安岳石刻的重要作品。
安岳縣位於四川省東部,為成渝古道要沖,始建制於北周建德四年(公元575年),古稱普州。縣境內文物古跡眾多,尤以石刻著稱於世。具有一定規模的石刻點就有300餘處,石刻造像達10萬余尊,其中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0處。絕大部分石刻雕造於我國石窟藝術由北向南發展的高峰時期,即唐、五代、北宋時期。石刻造像以佛教題材為主,也有少數道教造像和儒、釋、道三教合龕造像,且多數為摩崖造像。其藝術風格既有秀骨清相、婉雅俊逸的南北朝遺風,又有體態健美、面頤豐滿的唐代風韻,還有雕工精細、瓔珞滿身、裝飾華麗的宋代特色。
北宋摩崖造像是安岳石刻的又一鼎盛時期,以毗盧洞、園覺洞、華嚴洞、茗山寺等處為代表。毗盧洞所刻"柳本尊十煉圖",圖文並茂,保存完好。觀音堂中"紫竹觀音"造像聞名海內外,被著名英籍作家韓素音稱為"東方維納斯"。圓覺洞北崖"西方三聖"造像形體高大,造型優美。華嚴洞中的"華嚴三聖"及十二弟子像,保存完好,刻極為精美。茗山寺摩崖石刻中文殊師利造像,充分運用力學原理,令人嘆絕。五代摩崖威望造像以千佛寨北崖第96號窟內刻的"葯師佛經變相"最具代表性。
卧佛院
卧佛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坐落於離安岳縣城北25公里的八廟鄉。這尊23米長的卧佛,橫卧於高出地面近10米的崖壁上。它始鑿於唐開元年間,迄今一千多年,體形完整,象個碩大的「一」字,幾乎占據了整個岩腰,堪稱我國唐代全身石刻卧佛之精品。卧佛造型獨特,一反《大般涅磐經》敘說的情景。卧佛的頭部刻得極為精美,頭戴圓圈小花螺髻,頭枕鑿花方形石枕,雙眸微閉,俊美的臉龐慈祥而端莊,准確而自然的表現出釋家牟尼滅度前的坦然神情。他腰前禪坐的弟子叫阿難,正面向卧佛的頭,背微躬,成切脈姿態,表現出聞悉噩耗的悲痛之情。腳邊威立的高大剽悍力士怒目攥拳,一副悲痛得撕天裂地的樣子。卧佛的上方所展示的是釋迦牟尼與諸弟子和天龍八部傳授遺囑的情景。左臂下方是觀音普門行願的33化身和32應身造像。還有維摩詰,葯師佛等30公分大的小像。整個造象所表現的喜、怒、哀、樂主次鮮明,完美對稱,體現了唐代雕塑文化的高度發達,使人嘆為觀止。
千佛寨有「雕刻藝術陳列館」之稱。造像分布在寨子的南北兩岩,周長約1000米,有佛龕105處,造像3061尊,多數為佛的講法圖。寨子的南崖,是一尊高有6.2米的釋迦牟尼佛。造像面部橢圓,重額寬廣,肌膚豐潤,衣紋疏而深,線而暢,不脫北魏遺風;另一尊頭戴縷空花冠的觀音雕像,面部豐滿,胸前綴飾瓔絡,腹部微凸,腰肢微扭,面帶微笑,象一位款款而來的麗人,有一種高雅的氣質和極富動感的曲線美,特別是那一雙流瀉出情與愛的眼睛,充滿誘人的魅力,整幅雕像極富唐代韻味。岩壁上的力士也別具一格,個個雙拳緊握,腳步呈替換之狀,彷彿迎面奔跑而來,極富動感。在寨子的北岩,石刻與南岩風格上完全不同。這里的石刻多挺肚束腰,衣褶飄逸,瓔珞滿身,表現出五代和宋代雕刻特徵。95號龕是一幅我國最獨特,最完整的《葯師佛經變相》。此龕高約4米,寬6米,正中禪坐的是釋迦牟尼,其背兩側伸出亭亭紫竹,飄逸浪漫,絕妙的是華蓋兩側刻有一對獨特的、姿態各異的兒童飛天。葯師佛兩側站立的是八大菩薩,風姿綽約,各顯神采。
與千佛寨遙遙相對的這座圓覺洞,主要是晚唐、五代、北宋時期造像,共1993尊。圓覺洞以造有十二圓覺而得名。佛家所謂"圓覺",即"覺你、覺我、覺他、覺行圓滿者",意思是不分你我,人人都可以覺醒成佛。這兒有三尊7米高的「西方三聖」石像,「西方三聖」是西方極樂世界三個地位最高的神,即佛、菩薩、觀音組合而成。在其他地方,西方三聖是合龕為一,而這里卻是分龕雕刻,這是安岳石刻的獨特之處。在這里,首先映入人的眼簾的是倚斑斕佛光,足踏蓮蕊,手持凈瓶,彷彿正在將瓶中的甘露遍灑人間的觀音。中間一龕,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他容光照人,眼含情而不失莊重,嘴帶笑而不露齒,居高而立,親切地俯視各位。右龕的大勢至菩薩頭戴密貼金花冠,冠內嵌刻一小佛像,十分別致,胸前雜飾瓔珞,肘懸腰際,腳踏蓮台,淺笑的面龐,俊美而顯莊重;她兩手相交,右手持蓮花蕾,大有點化眾生超度苦海之勢。花蕾重有百斤,歷千年而不墜,是雕刻家巧妙地將重力轉移到袈裟上的緣故。
毗盧洞離安岳縣城47公里,由觀音堂、千佛洞、幽居洞、毗盧道場、蓮花台等組成,有造像465尊,尤以觀音堂的紫竹觀音和毗盧道場的石刻最為精湛。紫竹觀音,因背倚紫竹而得名,像高3米,可謂北宋時期的傑作。她距今一千多年,仍然那麼色彩艷麗,神態逼真。她側身蹺腳坐在蓮台上,背倚浮雕紫竹和柳枝凈瓶,頭戴裝飾華麗的寶冠,身披短袖紗衫,坦胸露肘,瓔珞象盤曲而下的金色瀑布,翠環網墜胸腹,下身綵帶扎一條薄如禪翼的綉花長裙,裙角褶紋飄逸自然而有風韻,猶如出水芙蓉。她右足蹺起,左足踏在蓮花蕊上,鳳眼下視,好像在觀賞水中漣漪,無怪人們之稱「東方的阿芙洛蒂德」。紫竹觀音,側身蹺角的形象,突破了千手千眼端坐蓮台或持瓶渡海的觀音造型定局,以富於動感的形態達到了美學與力學水乳交融的統一。
華嚴洞距毗盧洞只有2公里左右。此洞高7米,寬、深各11米,寬敞明亮,內有石刻造像159尊,主要是五代和宋朝之作,距今也有千年以上。華嚴洞正壁鑿有華嚴三聖坐像。中間禪坐的是釋迦牟尼,左為騎青獅的文殊,右為騎白象的普賢。華嚴三聖象高約5.2米,背倚車輻狀彩色佛光,頭戴繁花縷空峨冠,冠內禪坐一小佛像,面目俊秀,皓齒微露。洞的兩邊鑿有十位弟子,他們坐姿頗為別致,或兩腳分開盤坐,或雙腿曲向一方而盤坐,以次掩護坐台。在弟子坐像上端,刻有佛家的「極樂世界」圖案,長達20米,以「眾妙香國」、「剪雲補衣」等10組浮雕構成,再綴成瓊樓玉閣、奇花異草、甘露珠河、縹緲雲彩等,烘托出「極樂國中無晝夜、花開花合伴朝昏」的極樂景象。
大般若洞開鑿於南宋理宗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洞中正壁刻有一佛二菩薩,兩廊分三層,下層列十八羅漢,中間是十二諸天神,上層為十弟子,造像姿態各生,栩栩如生。有意思的是在正中佛像後壁,卻有兩龕較小的道教始祖李耳和儒教聖人孔丘的浮雕塑像。洞頂刻有一個十徑為二點二米的「-//-」字,至今尚無人認識
安岳石刻造像具有"古、多、精、美"的特點。在中國石刻藝術史上具有上承雲岡、龍門,下啟大足石刻的特殊地位。2000年9月,文化部命名安岳為"中國民間藝術(石刻藝術)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