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如何成為深度的藝術

如何成為深度的藝術

發布時間:2023-05-17 08:06:45

⑴ 關系課(建立深度關系的藝術)

筆記:

日常生活與社會交往中,人與人之間大部分的關系,都是處在動態博弈的過程中的,算計得失,考慮優劣。

Story1.變色龍

ABC理論中,對現象產生的不同認識,導致了行動上的差別。在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相處過程中,過分的揣測或試探,只會使關系變得混亂,甚至使關系發展到本無法挽回的地步。

Story2.老司機的話

「一個人可控制的,只有自己的行為。」 「一個人可以給另一個人的,只有信息。」 在意識里,無論你與他有過多少次山呼海嘯般的經歷。可是,他的意志並不會因為你的想法而轉移。你所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行為,而他的意志只可能受你給他的信息所轉移。

ABC理論告訴我們,怎麼解釋事情,決定了一切。因此避免變速龍的方法就是:要根據自己的目標,對當前的情景做出合理的分析,然後順勢而為,引導事態向自己想要的方向發展。

Story3.最小阻力之路

大自然是如此的和諧統一。

牛頓第三定律不僅僅適用在經典力學,也同樣滿足於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成對出現的 」。與之相對應的是,當對一個人進行狂熱追求時,會給對方所造成一種無形的壓力,對方往往會表現出抗拒。

和歐姆定律中敘述,電流會選擇阻值較小的線路通過一樣。人性通常也會選擇阻力最小的路徑去完成一件事情。

我們都生活在梁拍則這樣一個被規律所支配的大環境中。

面對大自然,人類必須承認自己的渺小,一味的執著,只會得到大自然的報復,適得其反。而在面對人類關系這個生態系統時,道賀乎理也是相同的。因此順勢而為就成了我們關系活動中,需要遵守的原則之一。賣寶馬的很難將車推銷給開大眾的。異地戀由於距離的原因,在戀愛中就是會受到的比一般情侶關系發展時要大的阻力。

日常相處關系的原則

在日常的交際中,要有一個「客觀對象」,對事不對人,一起干個事兒,而不是沖人來。

人的心理決定了,當一個人受到過分的對待時,由於壓力,會產生抵觸心理。而通過一個事(客觀對象)作為溝通渠道,可以很好的化解這個尷尬,避免打或逃的模式。

不說硬話,不做軟事。努力在言語上爭得「勝利」,只會增加對方的距離感。露骨的言辭,只會增加見面時的尷尬,阻礙關系的進一步發展。

暗示。在這個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里,沒有人願意每天無緣無故的,問你晚安,對你噓寒問暖 。一句很簡單的話,其實已經足夠表達出「我心悅君」的狀態了。一味的「進攻」會使雙方的關系進入「最小阻力之路」的模式之中。適當的給予對方空間,也可以更好的讓對方渡過慢熱期,這一點尤其是對男生。

愛自己

一個很難愛自己的人實際也很難做到愛別人。如果在感情中違背自己的性格去取悅別人的人,其實是即沒有取悅自己,也不會達到取悅別人的效果,相反這會造成一種情感綁架。只有把自己打理的很好的時候,才可以給對方創造快樂美好的體驗。

沒有付出,只有分享。

付出心理會無意識的使關系中產生出情感要挾,這一點不僅是在男女關系中,父母對孩子的關系體現的也尤為明顯。而分享心理可避免讓對方感受到壓力,避免情感綁架。

各有各的旅程,仁者愛人

不是橡棚你佔用有她了,你就會快樂,而是你們在一起的體驗使你們快樂。

仁者,把自己當人,把別人(男女朋友,上下屬關系,合作夥伴)也當人。愛自己,也愛他人。

         學霸貓給這次課程起名叫「順毛課」,講的也非常的接地氣。其實個人感覺裡面富含了深刻的關系哲學,任意一部分都可以變成國學中的處世之道。所以我更願意稱它為「關系課」。在課程里學霸貓分享了她自己認識到的處世之道和「仁者愛人」的觀點,並指出異性之間,合作伴之間,領導之間的相處之道其實都是相通的,在這里談談自己的感受。

如果你想與對方建立一個和諧,長久的關系,那麼千萬記住以下幾件事。

「不討好」「不要挾」「不控制」「不執著」。

討好,一方面會讓對方覺得這份感情顯得不是那麼珍貴,更重要的是這種行為會讓對方感受到一種無奈的壓力感。而這種壓力感會對雙方之間的關系產生很大的影響。在 《最小阻力之路》里的理論也講到,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成對出現的,你越是想討好,它的反作用力就越強。除此之外,討好是一種不愛自己的表現,因為覺得自己不好,或者覺得自己某些條件和對方不匹配,因此想通過討好來彌補彼此關系的差距。然鵝,馬太效應告訴我們「凡是有的,還要加倍給他讓他多餘,凡是沒有的,連他有的也要奪過來。」

         情感綁架是對雙方好感度的一種透支。正常人沒人願意自己的行為或意願被他人所支配,而情感綁架就是一種試圖以情感的方式來逼迫對方聽從你的意願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情感綁架的例子,「公開的表白」,「對領導上演的「跳樓秀」 」,以及一句最讓人感到無奈的話「我這其實都是為你好,……」。細數生活中發生過上述這三件事兒的情景,哪一件的結果最終是圓滿的。

      人必須承認自己的渺小,我們所能做的只有順勢而為。在電影里寧采臣和聶小倩各自的人設決定了他們倆就是沒辦法在一起的。而現實生活中屬於不同圈子的兩個人,要在一起所需要對抗的阻力同樣是非常大的。如果非要將奧迪賣給開奧拓的人,結果不是一方很痛苦,就是雙方都很痛苦。另外,低估對方的智商,妄想通過一些情感手段來影響對方的行為,更是愚蠢的。它不僅是對對方的一種情感要挾,而且會漸漸喪失信任。

     不執著,你怎麼解釋一件事情決定了一切。上課時一個關於男生/女生發好人卡的討論很有意思,同樣一件事情男生與女生的認識居然有如此大的差異。女生發出好人卡時,更偏向與表達「給他個機會,再觀察觀察」。而男生發好人卡時,更偏向於,是因為不願意負責(男生潛意識都會有一種「責任負擔」),但內心又不願意失去這樣一個朋友。同樣的一個事件A,由於B的不同,所造成的結果也是不同的。因此,事情本身可能並不想你想像的那樣,那麼一味的執著只會影響人的判斷。

基礎

特別喜歡學霸貓說的這句話「我要完成我的生命,你要完成你的生命。只是這一段,我們結伴同行。我的火把照亮你的路,你的歌聲溫暖我的旅途,我們一起,更大膽地探索世界。我們是彼此旅途中精彩的回憶,卻覺不是彼此旅途的重點目的或意義」在一起的目的,不是為了相互得到對方。「得到對方」,這概念本身就是錯的。人是自由的,單純的獲得肉體,情感,甚至「性」,都是沒有意義的。肉體本來就是一副皮囊,綁架來的感情也只會使原本的親密關系出現裂縫,一夜激情之後隨之帶來的更是心中無盡的空洞。在一起,不是為了得到,在一起,是為了創造一種前所未有的美好體驗的。它不存在得到或失去,不存在付出與收獲。

愛自己

相處過程中,關系最好表現形式是,兩個人可以在一起共同創造美好的生活體驗。但是,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是不可能會和他人一起創造快樂體驗的。這樣的人在關系的相處過程中,會自卑,所以會出現討好行為。會沒有安全感,所以希望將一切事情控制在自己的掌握中。會有得失心,所以會想方設法的通過各種方式去影響對方的行為。然鵝,這些行為往往得到的結果都是糟糕的。一個真正愛自己的人,即使一個人的時候,也會將自己的身體,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緒,溫柔的梳理的順順當當。在這種狀態下,不會出現討好,不會存在情感綁架,不會有對對方的執著。有你,我們一起共同創造更好的體驗。沒你,我的生活依然美好。一個真正愛自己的人,是不會擔心,對方出軌了怎麼辦?對方是不是有其他想法了?對方是不是壓根兒對我沒感覺?這些類似的問題的。對方出軌了,你能怎麼辦?,對方不愛你了,你能怎麼辦?「一個人可控制的,只有自己的行為。」 「一個人可以給另一個人的,只有信息。」一個愛自己的人對於這些問題,只會有一個選擇---- 「涼拌」。對於愛自己的人,關系是不自覺的吸引過來的,人人都願意與可以給自己來了快樂的人相處。

擴圈子

和人交往的過程中,是需要有一個客觀對象的。有了客觀對象,不但可以使關系的進展沒那麼尷尬。而且如果兩個人都不是沖人去,而是沖著一個客觀對象去的,就不會存在發「好人卡」的情況。如果直奔主題話,一方面會給對方造成一種無形的壓力,在對方潛意識里會覺得, 「她為什麼無緣無故對我好?」「我這么輕易的答應她,是不是有點草率」「說不定有更好的呢?」另一方面,直奔主題就決定了,一定會存在一個人被另一個人征服,一定存在勝敗。因此在交往過程中有一個客觀對象是很關鍵的,它可以作為一個關系進展的載體。這個載體不僅可以給交往的雙方帶來快樂,更重要的是它很自然的為你們兩創造出了很多見面,獨處的機會。比如男生必會的拍照技術,或者成為一個自己城市的美食老司機等等。

耐心

之前看了學霸貓在群里分享的日本機場清潔工大姐的故事,從容做事是大姐技術得以精進的秘訣。相由心生,一個處事耐心從容的人,他說話的語氣,表現出的肢體語言,做出的決定,與不淡定的人差異是明顯的。與人相處時,更是不能著急。一方過於急切的追求反而會給另一方造成壓力,使對方產生抗拒心理。並且在有了廣泛圈子以及打理好自己狀態的前提下,你需要的只是耐心等待。

正確的男女關系

正確的男女關系應該像學霸貓老師在課堂上提出的那樣,「親密度關系,無非是深刻的友誼,加上浪漫和性關系。」直奔主題會造成雙方關系的尷尬,無愛之性更是互相傷害。正確男女關系的發展應該是,彼此以為某件事認識,並且因為對方的為人和自己很合拍,由此發展成親密的關系,在此關系的基礎上兩個人一起攜手,更大膽的創造屬於兩個人的美好體驗。

正確的上下屬關系

和領導相處與和異性相處的原則是相通的,討好,要挾,都是行不通的。比如打算通過「送禮」來拉近與領導的關系。那麼此時問題來了,送什麼,送多少合適?送禮品,太招搖,領導為避嫌 可能連門都不會開。送特產,領導覺得為這點東西,欠你人情太麻煩。直接送錢的話,第一,一般的領導一般不缺錢,送錢的結果就是要麼他受不了,要麼你受不了。第二如果這個領導缺錢,那就相當於往一個無底洞扔錢。領導也是人,他也會有煩惱。正確的上下屬關系應該是,知道你與領導建立親密關系的阻礙是什麼,然後默默清楚阻礙。

正確的合作關系

記得在財富課時,老師曾經講過一句話。大概的意思是「一個人他為別人做出的貢獻越多,他得到的財富就越多,財富是隨著貢獻順便來的」正確的合作關系應該是,雙方以一個事兒的成敗作為核心,看淡各自的得失,互利共贏。

這里講個在工作中遇到的關於老司機的故事,有一次,一個跟我一樣,進公司沒多長時間的同事出差,去為一家技術能力極其落後的私人企業做技術支持。業主的主管是一位40多歲的女領導,同事初次見到她後,做了自我介紹,說明了來意。與以往項目,直截開始討論技術方案不同,對方女領導聽完他的自我介紹後,看著他兩眼放光的說,最近她一個當老闆的朋友,托她為自己剛剛留學回來的女兒找個對象,女主管覺得他特別合適,對他一通誇獎,誇他一表人才,年輕有為……,同事以自己家庭原因各種推辭,但是心裡還是抱著那麼一點點小期待。然後同事就對這個初次見面的大姐好感倍增,很快的建立了良好的工作關系。在接下來項目的進程里,同事對項目兢兢業業,表現的各種踏實各種能幹,很快的項目就圓滿完成了。後來,他回到單位和其他同事聊天時才知道,凡是去過這個單位的年輕工程師都遇到相同的經歷。其實,老師那天在講到合作關系時,我腦子閃現的第一個印象就是這個故事。在項目進行的第一天,女主管並沒有立刻涉及工作,先找了一個相親的話題(客觀對象)建立了彼此的關系。然後一通順毛,最終所有人都心甘情願的加班完成了工作。

一個沒想明白的問題

為什麼有些男生會對自己,或者對異性存在莫須有的「責任感」?他們經常會說「我不會輕易許下諾言,如果許下就一點要實現」等等這樣的話。然鵝,最終的結果可能是什麼都沒實現。

廣州之行

眼看3.0的課程已經快接近尾聲了,恰巧周末沒事兒,所以果斷決定去廣州聽了一節線下課。現場聽課的感覺真的很不一樣,學霸貓講課時的活力和表現力感染了現場的所有同學。聽完課後大家幾乎都有同一個感受,那就是由於課程實在太精彩了,想找個不那麼關鍵的時刻,去上個廁所的機會都沒有,只能嘆息自己膀胱太小。另外,設立在公廁旁邊,連招牌都沒有的廣油雞超級好吃,老闆很實在,生意很火,是非常值得去的地方。

⑵ 藝術七大要素

藝術的七個要素是線條,形狀,形式,空間,價值,顏色和紋理。這些元素是任何藝術品的基本組成部分。任何好的藝術品都應包含這7種成分。

元素1-線

線條是藝術的最基本要素。沒有線條,其他元素將不存在,所以讓我們從這里開始,然後我們將逐步發展。

一條線可以看作是一個移動點。如果點重疊,則為實線,如果不重疊,則為虛線。一條線有一個起點和一個終點,通過它的存在,可以創建一條邊。

如果一條線連接起來,它將形成輪廓(也稱為輪廓)。輪廓創建形狀。

行可以是:

多頭或空頭

粗線或細線

細線後退時,粗線會加重並前進。

也可以通過重復創建2D紋理的形狀來創建圖案。這在操作藝術中經常使用。(光學藝術)。

⑶ 青少年藝術素養包括哪些方面

藝術的表現對象、藝術的接受對象在藝術修養的內容上也多種多樣。主要集中體現在思想、知識、情感、藝術四個方面。
思想修養
精湛的藝術作品常折射出藝術家深邃的思想。
藝術家只有對人生真諦和社會發展規律,進行精深的體察與領悟,產生獨特的認識和發現及精闢見解,才能發幽探微洞若觀火創造出優秀的藝術作品。
凡在藝術史上留下光輝一頁的藝術作品無不具有獨特的思想意義與哲理光彩。它們的產生正得益於藝術家的深刻思想修養。莎士比亞作品具有深刻人文主義思想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時代縮影。

世界經典名畫
思想修養與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密切相關。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總的看法,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都包含於世界觀中。
世界觀的核心是哲學觀點,人生觀是世界觀的重要部分,是對人生的基本看法。
價值觀是人生觀的核心,是對人生價值的看法。
審美觀是世界觀、人生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審美活動的基本看法。
進步的審美傾向直接決定於進步的審美觀。思想實際上就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等觀念的總和。
藝術家思想修養的關鍵在於樹立進步的世界觀。
世界觀的轉變是人的根本轉變。
先進世界觀可使藝術家比較正確的觀察、體驗和認識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從而形成正確的創作目的與動機,選擇恰當的創作方法,提高藝術作品格調和品位,激發健康的感情,創造出崇高的審美境界。
知識修養
要成為傑出藝術家必須加強知識修養,具備廣博的知識和合理知識結構。
若僅憑精湛的技藝無深厚知識積淀,即使作品再精彩,只是「雖工亦匠」,不會產生深刻影響。因藝術家要表現的對象是整個社會人生與大千世界,故無論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還是藝術理論、生活知識都要涉及,才能博古通今、學貫中西。
1.自然科學知識修養
人類社會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科技成為第一生產力在社會生活中日益顯示其巨大作用,並進入藝術創作的方方面面。它既是藝術表現的對象之一,也是藝術創作、傳播的工具與手段。許多新藝術形式如:影像藝術、裝置藝術、利用電腦創作等,都依賴科技。加強自然科學知識修養,是藝術家從事藝術創作不可或缺的修養之一。
2.社會科學知識修養
藝術表現的對象以人為中心藝術與社會密切相關,藝術家只有具備豐厚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才能更好地了解社會,了解人,與之進行更好溝通,產生廣博而深刻的人生感受與社會體驗,形成獨特的真知灼見,創造出獨具一格的優秀作品。
3.藝術理論知識修養
盡管藝術各門類知識不同,但作為人類的精神產品有相通的共性。只有廣泛獵取不同藝術門類的知識並融會貫通才能使藝術家從事的專門藝術揚長避短開創藝術新局面。美國現代舞蹈派創始人鄧肯之所以能以自然的舞蹈動作打破古典芭蕾傳統束縛,開創舞蹈全新局面,正得益於年輕時對繪畫、雕塑、戲劇、音樂的深刻研究,以及對尼采哲學、惠特曼詩歌的精深造詣。

世界經典名畫
4.社會生活知識修養
社會生活是藝術創作的廣闊源泉,藝術家生活經驗與生活知識的廣度與深度直接關繫到藝術家的成就。生活知識的內容包羅萬象,既包括歷史的、民族的、地域的等時空知識又包含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倫理、法律、宗教等方面的內容。藝術家只有盡可能掌握、熟悉這些理論知識,形成良好的生活知識積淀,才能更好地以藝術作品反映生活。
情感修養
情感是藝術的重要特徵,無感人的審美情感就沒有藝術美。對藝術家而言,尤其需要強烈的健康感情、完善的審美情感與獨立的人格。
藝術家較常人的情感更具敏感性、易發性、持久性且更豐富。
從創作慾望的激發到意象形成,由藝術構思到物化成作品,藝術家始終處於激情洋溢之中。藝術家的情感是群體、大眾情感的凝聚。她是凈化的、健康的情感,代表著人民的心聲。其情感是日常生活情感的升華,要求品位更高,有獨立完善的人格,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高尚的情感才能體現其人格魅力,才能使作品更具生命力,產生更久遠的影響。
四.藝術修養藝術家的藝術修養,除上文談到的藝術理論知識之外,還包括藝術創作、接受、藝術評論、教育、管理以及藝術傳播等方面的藝術活動能力。
藝術家的藝術創作能力包括:
1.敏銳的感受能力。感受事物是藝術創造的前提。藝術家要有意識地培養隨時隨地捕捉創作素材的能力,並且發展自己藝術感受的獨特性。這種獨特性表現於專業的差異、藝術偏愛的品種、具體感受的側重點、角度、方法和內容的不同。
2.豐富的藝術想像力。豐富的想像是藝術才華的根基。藝術想像是通過對表象進行分析、綜合、重組、虛構,以創造新形象的創造想像。藝術想像包括無特定目的、不自覺的、不由自主的無意想像和自覺有意的有意想像,包括由感知而形成相應形象的再造想像與獨立創造新形象的創造想像,包括由此及彼的聯想和重構全新形象的構想等。而尤以有意想像、創造想像和構想為主。
3.精湛的藝術技巧。技巧是以技能、技法、技術為基礎的但技巧並不等於技能、技法、技術。技能、技法是進行藝術創作的基本手段、基本功夫,技巧則是運用技能、技法、技術創造獨特藝術作品的本領。戲曲演員具有唱念做打的基本功,具有熟練的技能、技法,但只有獨創性地﹑以此塑造出成功的人物形象,才是技巧。所以,技巧是藝術家運用藝術技能、技法、技術創造藝術作品、塑造藝術形象的本領。藝術技巧是藝術才能在藝術創作中的集中體現。藝術才能是藝術家從事藝術創作的能力,這種能力主要表現為熟練的藝術技巧。因此藝術家加強藝術修養,提高審美創造能力,與提高藝術技巧密不可分。

⑷ 談談你對藝術的認識

藝術🎨的特徵
形象把握與理性把握的統一
形象,藝術形象貫穿於藝術活動的全過程。藝術家在創造的過程中始終離不開具體的形象。
正如鄭板橋畫竹子,他觀察、體驗竹子的形象始於「園中之竹」、「眼中之竹」,藝術構思孕育了「胸中之竹」,而磨硯展紙倏作變相最後完成了「手中之竹」,可見竹子的形象自始至終伴隨了畫竹的全過程。藝術家不僅在創作過程中從不脫離生動具體的形象,其創造的成果藝術品,更須展現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並以其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去打動每一個欣賞者。因此,藝術欣賞的過程也要通過對藝術形象的感情來引發對作品中情境、意境的體味。這足以說明形象貫穿了藝術活動的每個環節,形象性成為藝術區別於其它社會意識形態的最基本的特徵,也是藝術反映社會生活的特殊形式,是創作主體對於客體對象瞬間領悟式的審美創造。它是感性的,不是推理的;是體驗的,而不是分析的。🤌
同時,藝術形象的創造又不能離開理性,藝術中的形象是有意味的形象,是滲透了藝術家深刻理性思考的形象。它不是客觀生活圖景隨意照搬,而是藝術家經過選擇、加工並融入藝術家對人生理解,對社會事物的態度和理性認識的外化和彰顯。
南宋屈鼎《夏山圖》
魯迅先生就曾說過:畫家所畫的,雕塑家所雕塑的,表面上是一張畫、一個雕像,其實是他的思想和人格的表現。另外,藝術家從事創作活動中的理性思維,在把握時代氛圍,遴選素材和題材,構思主題和情節,選擇表現形式等方面均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藝術活動是形象把握與理性把握的有機統一。
情感體驗與邏輯認知的統一
藝術中的情感即審美的情感,是一種無功利的具有人類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藝術活動動機的生成,創造與接受過程中均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時,情感又是藝術創作的基本的元素之一。
南宋李嵩《貨郎擔圖》
藝術活動總是伴隨著情感,這是慾望、興趣、個性的具體的心理表現,也是對對象能否滿足自身慾望的價值評判。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就曾在他的《論藝術》中指出:文藝創作是藝術家「在自己的心裡喚起曾一度體驗過的感情並且在喚起這種感情之後,用動作、線條、色彩、聲音及言詞所表達的形象來傳達出這種感情,使別人也能體驗到同樣的感情——這就是藝術活動」。
情感主宰著藝術活動的整個過程,貫串在藝術創作的整個心理過程之中。藝術活動中的「感覺」,受到「享受」的慾望的支配,總是被對象的能引起自己愉快的色彩、聲音所吸引;藝術活動中的「知覺」往往按照情感的需要去選擇並加工對象,按照情感圖式去選擇與「判斷」對象;藝術活動中的「想像」按照主體的情感要求的走向去創造合乎自己情感和目的的形象。藝術活動中的「理解」往往是一種個性化的體認與感悟,通過體悟獲得對生命與人生意義的深切理解,它無疑是一種飽含著情感的活動。
藝術家的情感往往通過藝術形象得到充分的展現,藝術家反映生活,描繪藝術形象,絕不是冷漠的、無動於衷的,而是凝聚著他的思想情感、愛憎褒貶,滲透著他的審美情趣、審美理想。1937年4月,德國法西斯發動了40多架飛機對西班牙巴斯克文化名城格爾尼卡進行狂轟濫炸,激起了繪畫大師畢加索的強烈義憤,他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就完成了那幅名垂畫史的、伸張正義與控訴罪行的力作《格爾尼卡》。
元佚名《藻魚圖》
在審美以及藝術創造和藝術欣賞活動中,情感不僅與形象聯系在一起,也同認知聯系在一起,是隨著審美認知而產生的一種特殊的心理現象,其基礎是審美認知。經過審美認知,及其復雜的思想活動,生活中的美才能被發現、被感悟。
一個思想空虛,缺乏對社會與人生具有深刻認識的人是難以產生豐富、強烈的審美情感的,因而也就不會成為優秀的藝術家和出色的欣賞者。在藝術活動中,情感與思想認知是交融在一起的。沒有情感的說教不是藝術,沒有思想的情感也不能產生藝術。真正的藝術活動是情感體驗與邏輯認知的統一。
元顧安《畫竹》
審美活動與意識形態的統一
藝術的審美特性是區別於其他社會實踐活動的根本標志。所謂審美特性,是指藝術作品所具有的美學品質和審美價值。藝術作品是藝術家審美理想的結晶,是美的創造的結果。它不僅以情動人,更以美感人,使人得到一種精神上的愉悅享受。藝術作品中的形象由於集中、濃縮了生活中的形象美,因此比生活中實際存在的事物的形象更具有形而上的審美特性。中國傳統繪畫中的梅花形象,往往老乾虯枝,橫斜逸出,凌寒傲霜、迎春怒放,體現了一種老樹新花、青春勃發的審美內涵,使人產生比觀賞生活中的梅花更豐富的美感。藝術作品表現生活中美的形象,使之更加突出順暢,表現生活中的丑,同樣可以化生活丑為藝術美。藝術家在作品中,通過對生活丑的嘲諷和鞭笞,充分暴露出其丑惡的本質,引起人們對丑的厭惡與鄙視,從而去消滅丑、根除丑用以激發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憧憬與嚮往,此時的生活丑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美學意義與價值。譬如,以反腐倡廉為題材的藝術作品,通過對腐敗現象的暴露和批判,充分揭示了社會腐朽現象對社會主義建設的危害性、並給世人以警示,同樣達到了化腐朽為神奇的震撼力,使欣賞者獲得了一種特殊的美感。
南宋李迪《風雨牧歸圖》
藝術不僅是一種審美的活動,具有審美特性,而且藝術仍屬於上層建築中的意識形態,具有意識形態性質。歸根結底,藝術是人對世界的一種精神把握的方式,人們通過藝術達到對世界的認識,也包含著人對自己的認識。而且,藝術中的審美性是其最根本的本質屬性,其意識形態特徵則是隱藏在審美特性之中的,它使藝術的審美世界具有了更為廣闊和深邃的內涵,因此,我們說藝術活動是審美活動與意識形態的統一。[1]
分類標准
迄今,還沒有公認的藝術分類標准。各個藝術理論的派別有不同的分類方式,而且互有交叉,在時間上越靠近現代的藝術分類,就越顯得繁復而且具有爭議。
藝術傳統上包括以下種類:語言藝術(文學,包括詩歌、散文、小說等,播音主持),視覺藝術(繪畫、雕塑,設計),表演藝術(舞蹈、音樂、相聲)。
一般來說,根據表現方式和用途的不同,藝術可分為:
語言藝術(文學、播音等)
造型藝術(繪畫、雕塑、建築等)
表演藝術(音樂、舞蹈、相聲等)
綜合藝術(電影、電視、歌劇、音樂劇等)
比較新的分法,則根據時空性質將藝術分為:
時間藝術
空間藝術
綜合藝術
世界屬於男性嗎?
利維坦
贊2
閱讀376
四大類型
藝術體現和物化著人的一定審美觀念、審美趣味與審美理想。無論藝術的審美創造抑或審美接受,都需要通過主體一定的感官去感受和傳達並引發相應的審美經驗。對藝術的審美分類,主要應根據主體的審美感受、知覺方式來進行。依據這個原則,藝術可以分為語言藝術、造型藝術、表演藝術和綜合藝術四大類。
語言藝術
語言藝術主要指文學。文學以文字語言(詞語)為媒介,以主體的感知覺為渠道,終作用於大腦,引發主體進行思考,並在思考的過程中體驗並構造審美意象。
作為一個龐大的藝術種類,文學通常包括詩歌、散文、小說等不同體裁。其中,詩歌是最早出現的一種文學體裁。它以富有節奏韻律性的語言,直接觸及人的情感,創造了一個超越現實而又只存在於人的心靈之中的情感世界。散文則是較為自由地通過描述某些事件來表達主體思想情感、揭示社會意義的文學體裁,具有題材內容廣闊、語言不受拘束的特點,其審美特點在於藝術表現的自由、靈活和風格的多樣化。而小說以敘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為主,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多側面地塑造人物形象。
簡單地說,文學的審美特徵主要表現為形象性、總體性、間接性和深刻性四個方面。
第一,文學是用文字語言(詞語)來創造形象的藝術。沒有文字語言作為表達手段,文學就不成其為文學,所以高爾基把語言稱之為「文學的第一要素」。當然,僅僅是使用語言還不成其為文學,文學語言乃是形象、優美的藝術性語言,能夠自然地表達特定的審美意象,把閱讀者(文學接受主體)引入文學作品的審美天地。「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就是一種文學(詩)的藝術性語言,它情景交融而又優美動人,使人讀之回味無窮、引發共鳴。
第二,文學可以全面而廣泛地反映人的生活面貌和本質。一方面,文字語言(詞語)與現實世界有著最廣泛的聯系,它實際上是一個民族文化傳統的最主要載體,因而,以文字語言(詞語)為表現手段的文學,能夠表現無比廣大的外在世界和復雜的內心世界,有著比其它藝術更全面、更廣闊的認識和表現功能。另一方面,文學可以深入而全面地反映人的社會關系,它所揭示的乃是人同世界的一種總體關系。
第三,文學通過文字語言(詞語)來塑造藝術形象,但文字語言所塑造的形象又必須通過主體想像活動來完成,因此,文學又具有間接性的審美特徵。這就是說,作家用文字語言描寫的形象,只能是一個用語言符號的一定組合所代表的形象,而不是一個物質實體的形象,它必須通過閱讀者的視覺感受能力,誘發再造性想像,並在閱讀者一定心理經驗的參與下,才能在頭腦中轉化為形象。文學中所謂「如臨其境」、「如聞其聲」,說的就是在閱讀者頭腦中的所見所聞。
第四,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是思想的直接現實。文學對人類生活以及藝術家思想情感的反映、表達,有著一定的理性深度,是一種精神性的存在。同時,由於文學作品中的詞義所提供的一切,要受到思維確定性的規范,因而它往往比其它藝術形式更易明確表達創造主體的思想,有著更為明顯的理性力量,能夠使閱讀者由審美體驗直接地趨向認識和思考活動,進而達到明確、深刻的理解深度。可以說,正是由於文學具有這種深刻、細致地表達主體思想的特點,使文學成為所有藝術中蘊含理性內容最為深厚的藝術形式。
造型藝術
所謂視覺藝術即美術,是指通過人的視覺感官(眼睛)及與之相適應的審美手段去傳達和接受審美經驗的藝術。[2]在人的各種感覺器官中,視覺最為復雜、細致和靈敏,同時也是人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外在世界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常常通過視覺活動而被人感知。因而,視覺藝術的種類和樣式也最為豐富,甚至其他藝術也往往需要以視覺感受為基礎來構造藝術形象。
元 吳鎮《漁父圖》
人類從遠古時代就開始了視覺造型的探索,留下了最早的繪畫和雕塑。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以視覺為審美途徑的藝術種類和手段也日漸增多,繪畫、雕塑、建築、工藝美術、書法、攝影等是最為典型的視覺藝術種類。
直觀性是視覺藝術最基本的審美特徵。視覺所直接感知的,是直觀的形狀、色彩(或色調)和質感(質地或體量)及其構成關系。因此,在視覺藝術中,無論是平面(繪畫、書法與攝影)還是立體(雕塑、建築)的造型,都十分重視形式美規律的運用,多樣統一、對稱、均衡、對比、和諧以及圖與底的關系等,都是構成視覺藝術審美特性的重要因素。在視覺藝術中,形式和內容、形象與意味以各種方式表現出來,構成了視覺藝術無比豐富的審美魅力。例如,基於對生命運動變化和不同質感或量感的高度概括能力,線條可以產生直接的審美感染力,不同的線條則能給人不同的審美感受,因此,線條不僅成為繪畫的主要語言要素,也是其他視覺藝術的重要語言。色彩具有影響人的情感的功能,它也是視覺藝術的主要審美要素,不同的色彩配置或色調能使人產生不同的情感傾向,獲得視覺快感並體悟其表現意義。
(一)繪畫和雕塑
繪畫和雕塑都主要運用形、色、質以及點、線、面、體等造型手段構成一定的藝術形象。前者是在二維平面上表現,後者則在三維空間中塑造,造型性是它們最重要的審美特徵。
共37張
抽象畫藝術
由於表現手段不同,繪畫種類非常豐富,而寫實與表現是兩種最主要的方式。寫實性繪畫直接模仿自然和現實事物形象,多用逼真的手段達到特定的具象效果;表現性繪畫側重強調主觀精神,多採取誇張、變形、象徵、抽象等手法直接表達主體情感體驗與審美需要,實現藝術形象的創造。例如,中國畫的特色不僅在於其工具材料(毛筆、宣紙、墨色)有著很大的特殊性,更重要的,是它高度重視抒發主體的內在精神,強調「以形寫神」、「神形兼備」,追求氣韻、傳神和意境,不是向著客觀世界去研究形象的物質特性,而是為著心靈需要去觸及繪畫的形象性,含蓄、深沉地表現主體精神品質,由此形成中國畫獨特的審美意蘊。
雕塑對於藝術形象的塑造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象徵性。它以物質實體性的形體,在三維空間中塑造可視、可觸及立體的藝術形象,其審美特性是在空間中獲得的,與雕塑有關的周圍環境也是雕塑作品的有機組成部分。一般來講,雕塑主要通過兩種方式表達:一是清晰地呈現,二是含蓄的暗示。

⑸ 聯系實際,論述藝術家應該具有的基本修養和能力(如何體現,如何統一)

一、藝術家的修養 1.先進的世界觀和審美觀 世界觀是人們對生活於其中的整個世界以及人和外在世界之間的關系的根本觀點、根本看法,是人們對社會、自然、人類各項活動的根本看法。它是一個多層次的觀念結構,包括哲學觀、社會觀、政治觀、倫理觀、經濟觀、人生觀、美學觀、藝術觀等思想觀念體系。世界觀規定著人們對待生活的立場、態度,提供了人們分辨是非善惡美醜的標准,制約著人們的感知方式、思維方式、情感傾向和思想傾向。 世界觀對藝術家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藝術家的世界觀決定了藝術作品的傾向性; (2)藝術家的世界觀指導和制約著創作方法的選擇; (3)藝術家的世界觀制約著藝術創作的整個過程,貫串於包括觀察體驗生活、藝術構思、藝術傳達在內的藝術創造的全過程,即從分析研究素材、選取題材、提煉主題,到塑造藝術形象、組織情節、運用藝術手法,乃至藝術家對表現對象的評價、情感、態度等,都或直接或間接、或顯或隱地與藝術家的世界觀緊密相連。此外,藝術家世界觀的性質和水平,還決定著藝術作品中藝術形象的性質和深度,決定著藝術作品反映生活本質的深度和廣度,決定著藝術作品藝術成就的高低和社會價值、審美意義的大小。 世界觀影響著藝術家的創作原則、創作精神、創作個性和創作道路,制約著藝術處理創作與生活的關系,決定著藝術家理解生活的立場角度和評價生活的標尺,規定著藝術家的人生理想和藝術追求。先進的世界觀使藝術家把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前途命運看做是自己靈魂的支柱和價值追求,防止思想意識上主觀性、片面性的發展,能夠不媚時、不流俗、不趨炎附勢、不追名逐利,切切實實提高對生活的觀察能力、辨別能力、審美能力、理解能力。 2.廣博的知識 藝術創作的火花,是藝術家深切的內心體驗和社會生活中的現實事件相遇合、相碰撞而產生的。藝術家要具備廣博的知識基礎,就必須自覺地親身參加社會生活實踐,真正深入生活、熟悉生活、參與生活,而不是做生活的客人和旁觀者。所謂的經歷,是所遇,所見,所聞,並不一定是所做,但所做自然也可以含在裡面。當藝術家全身心投入生活、親身參加社會現實的變革,個人的命運、前途和社會的命運、前途完全扭結在一起,飽嘗人生酸甜苦辣各種滋味,體驗到人民的痛苦和歡樂時,藝術家才具備創作真正有藝術價值和思想內涵的作品的基礎。 藝術家必須長期地積累具有審美意義的生活素材。首先,藝術家要有多種多樣的生活興趣,力求廣泛地了解生活,建立廣博的生活知識庫。其次,藝術家在開闊視野的同時,要抓住一個或幾個生活領域,作深入的觀察、體驗和研究,在生活的某個點上長期地深入下去,這樣才能發現別人忽略或未曾發現的東西。所以,藝術家生活基礎的廣博和專深是不可偏廢的。 藝術家在深入生活的同時,還要掌握廣博和專深相結合的文化知識和科學知識。擁有了淵博的知識,有利於藝術家從社會、文化、歷史、哲學、心理、美學、倫理等多種角度去理解人,立體地表現人,深刻地展現人生的真諦。人類生活是浩翰的、廣袤無邊的,在生活的大海里,藝術家有著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間和無窮無盡的創作源泉。把表現人類生活及人類情感作為自己神聖職責的藝術家,只有盡可能廣泛地熟悉和了解人類生活的知識,才有希望真實生動地、多層次地、厚重地表現出人類生活的一個側面、一個情境以及人類情感的一種氛圍、一個瞬間。 3.深邃的思想 偉大的藝術家緣於對人生真諦和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精深體察與領悟,能夠對其有自身獨特的認識和精闢的見解,而這些屬於他自己的思想,正體現了藝術家思想的深邃。藝術家與一般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人不同,他不一定是理論家,他的思想也主要不是通過論辯的方式來表現,不具備精密、完整的體系性和系統性,而是需要通過藝術品中的具體形象或氣氛、情感來表現,從而使蘊藏其中的深刻思想具有更多的生動性及美感的力量。是否具有深邃的思想,是衡量一個藝術家修養與素質高下的重要尺度。 人類藝術史上浩如煙海的作品大都被歷史篩去,被人們淡忘了,而那些歷經歲月的沖刷卻不減其藝術魅力、終於被世人代代相傳的作品,除卻在藝術形式等方面有所成就之外,一般都具有獨特的思想意義和哲理的光彩。 許多藝術家都把藝術創作作為表達自己思想的重要方式,以闡釋自己對社會、自然、人生等方面的看法。 4.豐富的情感和獨立的人格 藝術活動是一種飽含著情感的活動,是以人的情感為基本動力的活動。從藝術創作的准備到整個創作過程,始終都伴隨著強烈的情感。情感與審美密切相連,它既是審美活動的先導,又是審美活動中各種心理因素的混凝土,也是審美創造的必然結果。藝術作品的情感是滲透在藝術符號及語言之中的,並通過各種形式感的因素隱喻地、含蓄地呈現出來。 俄國著名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認為藝術是傳達感情的工具,他在《藝術論》中寫道:「在自己心裡喚起曾經一度體驗過的感情,在喚起這種感情之後,用動作、線條、色彩、聲音以及言辭所表達的形象來傳達出這種感情,使別人也體驗到這同樣的感情,——這就是藝術活動。藝術是這樣一項人類活動:一個人用某種外在的標志有意識地把自己體驗過的感情傳達給別人,而別人為這些感情所感染,也體驗到這些感情。」 藝術活動的基本特徵要求藝術家必然是情感豐富的人。他們要保持良好的心境和獨立的人格,要熱愛生活、熱愛人生、熱愛大自然,始終以赤子般的衷腸感受生活、感知世界。藝術家的追求一時一刻也離不開情感的因素,他們不講求過多的體系化、系統化和抽象的思辨,而要更多地用心靈去感悟生活,去開掘世界的真、善、美,因而藝術家對生活、世界、大自然的感受比一般人要具體、細膩、生動,富有情感的沖擊力。 藝術創作是藝術地掌握世界的主要方式,是一種獨立的、自由的生命活動,因而它必然要求藝術傢具有獨立的人格。唯其具有獨立的人格,才能自由自在地感知客觀事物,不受拘束地開掘事物的本原和真諦;才能真實地展示主體對世界和人生的感受,創造性地渲染主體與客體交融之美;才能淋漓盡致地傾吐和宣匯主體的審美情感,使作品具有強烈的情感力量。因此,藝術家應當不斷追求和完善自身健全的人格。這種健全的人格,應當是正直的、進取的、積極的、富有社會與歷史責任心的人格,應當是不為邪惡勢力所屈服、不為平庸人生所困擾、不為金錢名利所湮沒的人格。唯有具備這樣的人格,才有可能創造出獨特的、令人振奮的和激勵人們走向美好人生的藝術作品來。 藝術家的獨立人格,是藝術家主體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人格的高尚與卑下,直接影響到藝術創作的格調與作品的品位。言為心聲,堅持對世界和人生真諦的執著探索,不因種種外在的干擾而改變自己的追求和見解,才會使作品充滿主體人格的光彩和對世界的真知灼見,使作品真正蘊涵藝術家智慧的深邃的思想。

⑹ 求問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藝術家

記住,任何時候,與那些成功的藝術家在一起,並團結他們,是千古不變的真理。無論是梵高還是畢加索都是如此。
NO.1
有些藝術家可能希望獲得最好的經濟收益
,而有些藝術家則希望引起更多的觀眾共鳴。於是有的藝術家不斷發展自己的技術和風格,而有的藝術家則選擇促進創新的藝術世界。NO.2
去哪裡?一旦你知道你要去的地方,那麼就要付出所有的努力。如果你有非常好的系統規劃
NO.3
大局的精神假如你要試圖推動一個特定的或者不尋常的藝術形式,你將需要花時間創造它,比如訪問,寫作,甚至出版圖書。倘若你想擁有更廣泛的受眾,那麼有關於你的美術評論,最好出現在藝術博覽會或者公共空間里,那麼不妨花一點時間來安排如何營銷。記住這些重要的,但最好不要掩蓋你的主要目標藝術創作,因為最終這是你實現價值的根本。
NO.4
你永遠不知道你的下一個靈感的火花將來自哪裡,因而你需要的是開放的視野。以以往的經驗,無論是誰教你,你都可以吸收兼用,因為這可以幫助你實現你的主要目標。
NO.5
讓藝術曝光在你需要的世界裡,就你的藝術而言,特別在市場方面,應盡量獲得更多的機會曝光你的藝術,除了那些非常私人的工作。並邀請具有深度和更廣泛傳播的評論,對你的藝術展開討論。甚至有許多新的想法和靈感由此而產生。
NO.6
這需要長期的不斷的努力學習和創作。保持永恆的決心和系統性的藝術規劃,以實現你真正和持久的成功。
並願意享受每一個小的成功,永不放棄。

⑺ 如何進行藝術創作

藝術創作?
美術,音樂,還是文學呢?
我是學美術的,所以就以美術為力吧:
首先是選題:選題。
感性的發現,想像。
然後就是:創作
理性的規劃:1·考慮表現形式
2·考慮表達手法
3·考慮整體色調
4考慮畫面安排等
藝術是相同的。所以音樂,文學,我想也是如此的:
感性的選題。理性的創作。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⑻ 什麼是藝術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藝術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說的是「藝術真實」與「生活真實」之間的辯證關系。

我們要明白,任何一種藝術都是現實生活在藝術家頭腦中反映的產物。一切優秀的藝術作品中所描繪的個別生活事實(作品所寫的生活無論怎樣廣闊,對整個社會來說,都是個別的),都是實際存在的個別生活事實的集中和概括,都是通過對具體的藝術形象的刻畫,表現生活中有普遍意義歷滲腔的東西,即生活的一定本質和規律。

總而言之,藝術的真實,是基於作家對生活的發現,藝術作品總要給人們以比實際生活體驗更多的東西。

藝術形象形式比生活本身形態更鮮明突出,思想認識比一般理解更清晰深刻,情感傾向比日常感受更凝重強烈。這就決定了藝術的真實高於生活的真實,人們正是由於從文藝作品中接觸到這樣既親切又新鮮的東西,才樂於去欣賞文藝。

也正是由於藝術作品的這種直觀性、真實性,才決定了藝術最普遍的社會意義。也就是「藝術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了。

⑼ 如何提高藝術審美能力

一、審美認知作用

人們通過藝術鑒賞活動,可以更深刻地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歷史、認識人生。

1、藝術對於社會、歷史、人生具有審美認知作用

由於藝術活動具有反映與創造統一、再現與表鬧或鏈現統一、主體與客體統一等特點,往往能夠更加深刻地揭示社會、歷史、人生的真諦和內涵,具有反映社會生活的深度和廣度的特長,並且常常是通過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給人們帶來難以忘卻的社會生活的豐富知識。

2、藝術對自然現象具有審美認知作用

對於大至天體、小至細胞的自然現象,藝術也同樣具有審美認知作用。藝術可以幫助人們增長多方面的科學知識。

二、審美教育作用

藝術的審美教育活動,主要是指人們通過藝術欣賞活動,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啟迪,實踐上找到榜樣,認識上得到提高,在潛移默化中,使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發生深刻的變化,引導人們正確地理解和認識生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藝術的審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藝術作品,使讀者、觀眾和聽眾感受與領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1、藝術的審美教育作用來自於對生活本質特徵團蘆的揭示,來自於滲透其中的藝術家的思想感情、生活態度、社會理想和審美理想。

2、藝術審美教育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潛移默化、寓教於樂等特點。


提高自己的藝術審美的方法:

1、對大自然的熱愛。美的藝術源於大自然,無論是翁郁芬芳的花木,還是歌聲美妙的鳥兒都能夠給人一種審美的愉悅感。很多作家或者藝術家都會關注和欣賞大自然的美麗。

2、多閱讀些人文類書籍。這些書籍都會使得閱讀者感到一種藝術的美感。當然這種藝術創造來源於作液孫者對美好情感和幸福生活的追求。美的藝術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在生活體驗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



閱讀全文

與如何成為深度的藝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