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如何看待藝術

如何看待藝術

發布時間:2022-03-02 20:32:18

1. 如何看待藝術

如何看待藝術

1、時空·地域·人種·觀念

藝術是什麼,如何看待藝術,已經是文明進程中以及當今熱愛藝術,探討研究藝術共同關心的問題。人類歷史進化至今已有200萬年的歷史,新石器時代的劃分,標志著人類製造工具和應用工具的開端。其實,從那個時候開始,藝術就產生了,藝術的產生應該是與人的智力進化、生理和心理需求同步的。其實,已經無須探討藝術是產生於勞動、游戲、巫術還是其他的緣起,人的生存直覺自然而然會誕生與自己生存息息相關的創造行為,世界的古文明,幾乎是在相差不太多的幾個千年段中延生。基因人種、生存地域、自然物產、隔絕程度決定了人類不同的進化與文化、習俗與藝術(習俗是藝術的人為土壤),現在的黑人、愛斯基摩人至今依然保存著他們原始性的藝術形式,而西方各國的藝術形式已經更迭翻新,與緣起相比,顯然是面目全非,東方藝術從古至今仍然尊崇對自然意象的抽象解讀。

在日光朗麗的地中海之濱,遠古的希臘人把自己作為神一樣的崇拜,他們的藝術體現他們人性的追求,在力量和完美理想境域之中,他們把神和人放在同一個刻度上進行塑造,由此誕生了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之戰和諾亞方舟、阿波羅與阿芙洛狄忒、拉奧孔這些不朽的藝術經典。惡劣的自然環境,在山林湖澤與猛獸的搏鬥之中,造就了狂放耕逐獵捕的東方民族,在弓矢急流石斧之中,形成了東方民族的形意和抽象意念,誕生了青銅隸篆,誕生了風雅頌,誕生了影響深遠的春秋原典時代。

藝術的進化離不開文化、哲學和宗教方式,其形式所體現出的視覺、聽覺、觸覺,無不包含著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綜合內容,同時也與生產工具的改良和技術進步息息相關。人類共同的生存工具——陶器——泥土在火中的涅盤,技藝的結合中,承載著漫長的科學探索,中國的「四大發明」推進了藝術的進程,特別是造紙業的出現使水墨藝術找到了良好的載體。關於這一點,藝術早先的多維視覺方式走進了二維空間,這是藝術文化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是一個永遠值得紀念的里程碑。佛羅倫薩的楊凡愛克兄弟的油性化工顏料發現開啟了西方近600年西洋繪畫先河,列澳納多·達芬奇的人體解剖實驗,米開朗琪羅的人體骨骼肌肉雕刻在科學認知中升華為強有力的視覺藝術,工業革命、現代信息光電技術的出現,產生了令人眼花繚亂的現代藝術、後現代藝術,科技進步使人們將對藝術的核心內容以及藝術形式產生觀念性的蛻變。

當人類從蒙昧狀態中擺脫出來,哲學觀念、宗教方式就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生活方式,藝術從來也沒有離開過這些觀念和方式的影響,從來也沒有離開人類的精神和物質生活的需求,人類的生存空間以及生活方式一方面決定著藝術形態,藝術形態的演進也推動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改變著人類生活,促進社會生產力和人類文明的更高程度。藝術,一定的程度上使人的行為意識得到改變,使人的精神生活得到平衡,似乎在人的所有感官和意識中,藝術與審美是聯系在一起的。創造藝術和接受藝術基於人們永遠是不同步的,所以人類文明之初是沒有藝術概念的,隨著社會分工就出現了被稱之為藝術品和藝術家的界定,當社會高度發達之後,人們對所有的視覺物都會產生極高的要求,那所有的視覺物都是最美的,其實,那個時候藝術概念也就不存在了。

2、門類·延生·作用·方式

任何一種藝術形式的出現,都是社會經濟文化發展過程的必然,蠻荒時代,只有追逐和獲取獸類數量記錄的快感,於是在原始藝術中,有了岩洞壁畫,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窟中受傷的野牛群大概就是先民們慶祝這種勝利所留下的印記。非洲黑人強烈的音樂節奏和誇張變形的傳統木雕所傳達出來的是那種黑色人種特有的生存氣候、生理特徵和生活條件綜合性的張力、躁動以及旱土、熱風的赤道意味。中國東南沿海一帶至今仍然所流傳的南音,記錄的是兩晉時期晉人衣冠南渡和閩越人融為一體而又懷念故土那種絲絲哀怨、委婉而又切切之情。

無論是哪一種藝術門類和藝術形式或是具體的藝術樣式,都是人的意志與理式的產物,傅雷先生在翻譯《藝術哲學》一書中反復表述出藝術產生的根源,藝術永遠離不開時代、民族、土壤等這三個基本關系。回望藝術長河,無論是拜占庭時期的壁畫、羅馬時期的雕刻、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還是17世紀法國的洛可可裝飾、 19世紀的俄羅斯繪畫,在藝術視覺描述上很難以找到不是對物象的描摹。但是18—19世紀的西方音樂傳統中所再現的交響樂卻已經離開了對大自然的模仿,而從抽象的符號替代情緒的表達和情感的抒懷。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奏鳴曲所傳達出來的感情不能不讓人們走進生活與自然,又從琴弦中感悟到藝術與生活的升華。中國秦代的兵馬俑既是秦漢時期對征戰和守衛勇士的刻畫,又是秦始皇稱雄天下的永恆理想。也許那個時代的兵勇就是那樣的單純、執著與一往無前。漢代的藝術粗獷雄渾、大器而又洗練,霍去病墓前的石刻靈獸,實際上是對戰將武功不絕的紀念和猛士浩氣長存的延伸,現在看來,不妨認為是當時凝固的行為藝術,秦始皇所留下的萬里長城不能不說就是當時最為現代的大地藝術雕塑。盡管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理念,不同的生存環境傳達著不同的藝術方式,傳統與現代在藝術信息的傳達方面並不存在差距,可以說,人的感知因素與表現因素對於藝術而言是被放在第一位的。

藝術從發生學的角度進行巡視,我們不能忽略不同的民族和國度都離不開實用、愉悅、游戲、典式的作用。青銅時代的中國,鍾鼎饕餮夔紋傳遞的是不可抗拒的神的權威,也是統治階級震懾和穩固社稷的工具,沒有任何一種怪獸的力量可以與想像和創造中的神獸相比擬。東漢末年以降,佛教的興起和佛教藝術的發展帶來了豐富多彩的藝術門類,先後出現的雲岡、龍門石窟石佛塑像蔚為壯觀,敦煌壁畫瑰麗而超逸,工程浩大,寺廟經幢石塔星羅棋布,使中國的石窟與建築,石窟的壁畫、雕刻,在藝術形式和人的心靈教化上獲得了有機的統一。最富有傳統藝術特徵的水墨畫,僅用單一的顏色,卻要表達有色的視覺感官,是世象的抽象,是鏡象的靈動。中國的京劇經過幾百年的演變,用一種套式和唱腔表達,固執地改變人們對原本世態的視聽方式,讓人們津津樂道,余韻繚繞,老少皆宜且透出對生活與藝術的激情與自信。令人神往的歐洲古堡堅固、神秘,基於當時是建築材料、實用安全的需要,既是中世紀王公貴族的堡壘與家園,同時又是權力與地位的象徵,我們現在還可以欣賞到的卻是一種歷史的回聲與經典建築之美。民俗布飾「布老虎」寄託當時中國山東農村習俗中希望下一輩兒孫都成為虎虎生氣的人,其抽象的裝飾樣式、稚拙的造型、鮮明的色塊和線條至今仍然傳達著民間布藝裝飾的審美信息。

3、技藝·經驗·傳承·更新

藝術長河的發展歷經了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正因為隔絕,如今的藝術才多姿多彩,也正因為缺少交流,各種藝術門類的延生基因才可能出現平衡式、個性式的生態,在各自的萌芽和成熟傳承當中透射各自的文化習俗、民族心理以及民俗倫理內涵。技藝是各種藝術門類成熟的標志,也是其各種社會屬性的寄託和反映,技藝本身在某種程度上表達著藝術的綜合尺度,在技藝家的身上凝結著某種個性化藝術屬性的展示點,同時也是技藝者生理特異、心理意志、個人化訓練的結合體,藝術的最高層次是極其個人化的詮釋,在通俗人們的眼中稱其為絕活。在過去的相當一段時間當中,藝術教育是非普遍化,許多藝術樣式僅僅是師傅教徒弟或親緣繁殖,甚至一脈單傳。現在看來,藝術教育涵蓋著教育的共性和審美的普及意義,對於某種經典式藝術樣式的傳承,可能會留下一定的遺憾。當我們重新審視積淀我們嶄新文化的各種輝煌成就時,我們會對創造新的文化藝術樣式產生由衷的迫切,於是不斷重復的藝術樣式會給新的藝術創造帶來新的阻礙,不斷的更新是藝術自身新陳代謝的本質,離開了這一點,藝術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活力。

造型藝術樣式的成熟需要的相當的積累過程,藝術的積累與固守在某種程度上是相當必要的,同時也不可迴避地要面對和經歷優勝劣汰和大浪淘沙,人的認識觀和人的情感需求是藝術樣式存在的風向標,但是並不等於今天生活在信息時代的人們可以忘卻鍛造青銅、燒制陶器、彎弓騎射的年代所誕生的藝術遺產。繼承和尊重所有為人類的文明進步所創墊的藝術足跡,在一定的程度上,人的創造物都具有藝術化的概念,所不同的不過是被承認與不被承認而已,有沒有被傳播,有沒有可以被認同的機遇和可能,這是一個正確認識和理解藝術是什麼的重要前提。

面對著新的社會狀態,視覺造型藝術的樣式以日新月異的速度在翻新。新石器時代,先民一個石錛的進化要經過漫長的時期,也許是上萬年的時間,那是因為人類改造世界和製造工具的能力受到極大的限制。知識經濟與數字時代的當今,一個造型設計的創意,只要把思路和想法輸入計算機,或者復制一個造型物件,再經過數碼掃描分析,瞬間便可得以實現理想的造型效果。這種創造性的速度和時間差異,使我們和古人似乎就在今天和昨天,毛澤東有一句著名的詩句: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新的改造世界的精神理念與新的科技工藝方式的重大突破,過去的一些概念正在被肢解和重構,我們已經不可能用一個古人的石錛來應對今天的生活,這樣說來,現代藝術中某些超越現實的理念以及行為方式就變得非常容易理解了。從全新客觀的角度看待藝術是非常必要的,科學技術理性超越藝術情感的可能性正在產生,但是人對藝術的態度永遠是需要人文的、愉快的視聽覺概念。

4、精英·大眾·藝術家·工匠

有一個問題是值得分清楚的,那就是藝術同時具備幾個概念,無論在哪一種社會形態,特別是藝術在社會文化中佔有相當份量的時候,藝術同時具備精英與大眾不同的區分。大眾化藝術在整個社會文化層面上占據了起碼有95%以上的份量,而精英藝術所佔的比重是非常少的,況且精英藝術中還有大眾化的一些過渡成分,當然大眾化藝術中也大眾化的精英部分。無論如何,代表社會科學之一的文化藝術之中必然是精英藝術與大眾藝術的合奏,大眾藝術是具有普遍意義的,它所包含的是社會普遍的視聽覺審美認同,其中社會倫理、主流政治、民俗文化、民族傳統、裝飾潮流、科技環境、語言文字、影視圖像之中的審美表達方式均帶有通俗化特徵,而精英藝術所包含的是純藝術審美的理論創新,純個性化的藝術和邊緣化的藝術,以及純形式化的藝術,沒有大眾藝術也就不存在精英藝術,但是精英藝術是對大眾藝術的提升,是不可或缺的。在20世紀的藝術舞台上,假如沒有柴可夫斯基、畢加索、卓別林、梵谷、柯勒費支、鄧肯、梅蘭芳等的精英藝術,過去的一百年將顯得非常的寂寞。在社會文化舞台上,離開了大眾化藝術的支撐,精英藝術就顯得蒼白無力,如果沒有精英藝術的引導和批判,大眾藝術會在通俗之中更加「悠然自得」。工匠是非常重要的藝術群體,他們的技藝和非創造性的藝術理解方式得以保存和維護藝術樣式的個體生態,一個沒有藝術匠人的社會,是無法延續藝術積淀的。現在藝術家的身份標簽也具有多重性,基本界定在大眾藝術的層面上,被社會認可的藝術家既有與社會認同相適應,又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觀。充斥在社會藝術層面上的絕大部分屬於藝術工作者,他們是社會藝術的中堅力量,沒有他們的努力,社會藝術會變得非常平淡。隨著社會藝術普遍程度的提高,衣食住行中已經離不開經過設計的美,大到一座摩天大樓的外觀設計,小到一個打火機、茶杯、紐扣。人們已經開始用挑剔的眼光在實用性的背後,尋求美感的附加值,這都需要藝術家和美術工作者的協調與努力工作。假如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藝術感官都要非常費勁地去猜想藝術概念和藝術的深刻性,那麼普遍民眾的藝術需求將顯得十分的負重,日常生活中喜聞樂見的藝術審美情趣還是人的第一審美需求,人的審美是不能迴避功利性的。其實,深刻的審美潛藏在通俗之中,一件日用品具有實用價值後,如果離開審美價值,顯然與人是有相當距離的,因為的人的天性是愛美的,商業社會為什麼會把香車與美女放在一起,大概就是這個道理。

現代藝術的一個代表特徵就是摩登與前衛,觀念與行為,形式與內容都具有一定程度上對現行的觀念和方式產生強有力的懷疑、批判與破壞,然後重構新的藝術概念和藝術形式。藝術方式的多維化基於藝術門類是一個泛藝術的概念,在過去的幾百年當中,繪畫藝術更多的是在一個平面上做文章,在一個平面的關繫上進行多維空間的描繪與塑造,現代藝術觀念卻告訴我們一個方式,那就是繪畫藝術必須從架上繪畫的神壇上走下來,必須加入行為與過程,必須離開單一的描繪方式,而用更多的綜合去滿足和適應工業與信息時代人們眼前所能感受到的活生生的世界。現代藝術的另外一個特徵就是逆反思維和心理情緒的綜合性表達,其重要的目的就是反對單一的固定的既定的藝術方式,從而使人們把藝術和人的資源、自然的資源和社會的資源糅合在一起,實質的意義在於人的藝術必須回到生活當中去。人的藝術必須符合人與自然和諧的規律,必須從科技理性中回到符合人性的需求的方式上來。

2. 你如何看待藝術發生的原因

???給人以視覺上的沖擊刺激,心理上的一種境界的就叫藝術

3. 談如何理解藝術的本質

藝術的本質就是對藝術的感知。

通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整合與運用(形體的組合過程、生物的生命過程、故事的發展過程)等方式對客觀或主觀對象進行感知、意識、思維、操作、表達等活動的過程,或是通過感受(看、聽、嗅、觸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來的階段性結果。

藝術的特徵

形象把握與理性把握的統一,情感體驗與邏輯認知的統一,審美活動與意識形態的統一。

藝術的流派

一、原始藝術與現代藝術:

原始藝術具有生硬性、純真性、力感性和野性,這既是因為原始價值關系通常是低級、粗淺、簡單、直接和本能的,又是因為當時人的認識能力非常有限,只能採用粗淺、簡單、直接和機械的藝術形式來反映和描述周圍存在的客觀事物。

現代藝術具有高級性、細膩性、復雜性和理智性,這既是因為現代的價值關系通常是高級、深刻和復雜的,又是因為人們的認識能力不斷提高,可以採用高級、深刻、復雜和辯證的藝術形式來反映和描述周圍存在的客觀事物。

二、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

現實主義就是以事物的存在狀態為基本視點,來觀察和分析事物的運動與發展變化的規律;浪漫主義就是以事物的聯系狀態為基本視點,來分析觀察和事物的運動與發展變化規律。這兩者有著不同的側重點:前者重視現實狀態,後者重視聯系狀態。

現實主義通常著眼於事物的具體性和特殊性,只能認識具體的、個別的事物,不能認識抽象的、普遍的事物。

4. 如何看待生活藝術

一、小到用品設計大到園林設計,都說明藝術和生活密切。藝術創作也是復雜的過程,它分為生活積累、創作構思、藝術表達三個階段。普遍的認知是生活來源於藝術,同時,也認為藝術基於生活,高於生活。
藝術和生活經歷了三個階段,從融合到分離到再融合。第一個時期是遠古的融合時期,第二個是藝術逐漸遠離生活,第三個是經歷浪漫主義、現代生活後,藝術界限模糊而融合的時期。
近年來,出現了另一種說法,藝術融合於生活,它跟生活密不可分,甚至出現,享受生活就是一種藝術。這個觀點指出,只要是一個愛生活的人,藝術會在我們的生活里,生活的藝術是自我的感受跟喜好。
面對藝術和生活,不禁想問大家,如何看待藝術和生活?
二、以下是一些往往對於生活藝術的個人觀點。
1、我覺得藝術融合生活,現在有很多藝術+。藝術是人們生活精神體現,不管是雕塑,還是畫作都是生活的表現。現在有很多藝術+商業,藝術+企業,藝術+群體等觀念,藝術已經不再局限於畫作、雕塑等,它能融合生活,它的靈感來源也是生活。
2、藝術就是基於生活,高於生活。如果是單純的寫實,這樣的藝術沒有什麼用,它必須高於生活。藝術沒必要跟照片一樣,現在很多照片都在追求不同風格。藝術不要局限於生活,將生活復現會缺失藝術性。它有著精神世界、心靈感受、自然追求等,這都是藝術的境界。
3、藝術等於生活,藝術是生活的主觀感受。藝術表達藝術家內心世界,他看到的生活,經過思考、創作、展示,才誕生藝術。這樣看來生活的根本就是藝術,藝術從生活中創造出來。藝術伴隨著人類生活而產生,各個方面都是藝術,這樣在每個層面上都能用藝術來看待生活。
4、不能把藝術局限於畫畫,還有音樂、人生等。我覺得藝術與生活的關系,就是理想和現實的關系。我們的現實比較枯燥,通過藝術創作,為生活添加美好想像。這樣的創作更多的是自己理想中的狀態,現實生活就是客觀所見。藝術蘊含著我們理想,不再和現實一樣。
5、術已經日常化,滲透生活每個層面。日常生活中很多都是藝術,小到牙刷的擺放,大到城市設計,都包含著藝術。我認為這是「審美」帶來的生活體驗,有了藝術審美,能將生活每個方面都藝術化,這也是藝術日常化。藝術跟生活的關系密不可分。

5. 藝術是如何理解的

藝術本質是精神和物質、熟悉和實踐、再次和表現、理性和感性、抽形和形象的高度統一。在當代的現實世界裡,是中西方藝術本質論的高度統一。
談起藝術本質,我們有必要對中西方藝術本質論做個簡單比較。中西藝術本質論雖然各有各的特徵,都各自有理論支撐,但其熟悉起點上是相同的或者是一致的,這一點上人們已經得到了共識。在 中國 藝術詞中的「藝」字,其本意有三個摘要:技藝、技術、種植。而在中國古代,對「藝」的解釋即指種植之意,指農業生產技術,「術」其意是指技術,所以,中國古代「藝術」一詞實指技術或技藝。在西方,「藝術」一詞,源於古拉丁語中的「Ais」,類似希臘話中的「技藝」,也都相當於技術或技藝之意。這些得到的共識經驗告訴我們,中西方藝術本質論有一個共同的熟悉發生的物質前提,這就是人類對世界的藝術把握方式產生於人類對世界的生產勞動實踐的把握方式。在原始時代,人類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把握方式中,其根本是對生產勞動實踐的把握,並且以各種藝術形式表現出來,其中舞蹈就是人類原始社會對藝術把握的一種活動,也是人類原始生產勞動的一種活動。在這種物質前提下,即藝術是對社會生產活動實踐的把握,不管是中國的藝術本質論,還是西方藝術的本質論,藝術本質的體現被概括為物質實踐的技術和技藝,是理所當然的事了。這種朴實的藝術本質論,是人類生產勞動活動的結果,是人們通過勞動實踐而反映出來的,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藝術本質是一種活動,是一種實踐的活動.
當中西方藝術隨著生存環境的變化, 歷史 的變遷,
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變化的影響,作為共同起點熟悉的藝術本質實踐論也發生了變化,中西藝術本質論也因諸多因素分道揚鑣、,產生了各自的熟悉過程。在西方,古希臘聞名哲學家德謨克利特就把藝術本質看作人類摹仿 自然 的一種活動,在他的理論箸作《著作殘篇》中曾對藝術這樣分析到摘要:「在許多重要的事情上,我們是摹仿禽獸作禽獸的小學生,從蜘蛛我們學會了織布和縫補,從燕子學會了造房子,從天鵝和黃鶯等歌唱的鳴學會了唱歌」。在他的《詩學》中對藝術本質也這樣的描繪摘要:「一般說來,詩的起源彷彿有兩個原因,都是出於天性。人從孩提的時候起有摹仿的本能。(人和禽獸的分別之一,就是在於人最善於摹仿,他們最初的知識就是從摹仿得來的)」。

6. 說說你是如何理解藝術的

藝術應該從「大處」、「深處」「高處」、「繁處」、「密處」入之類的話,不是對中國傳統繪畫有非常非常深刻認識的人,是不會寫出的。回頭看我們自己,是從嚴處入/繁處入/密處入/實處入/高處入/厚處入的嗎?如果不是。趕緊改變!(作者:劉墨)

7. 如何看待當代藝術

藝術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人的存在。人類是偉大的動物,造就了各種各樣的形式存在和名詞,藝術便是其中之一,我想正因為人的個體不同,也就使得藝術存在的形式多種多樣,一件藝術品,有的人喜歡,有的人厭惡,那麼我們就不能評價這件藝術品的優劣,這就是為什麼有各種藝術形式之分的原因。

對於當代藝術,人們的看法也不一樣,有人認為藝術也應該順應時代的潮流,有人認為藝術應該秉持自己的風格,其實,創意總是來自 不同的空間,不同的時間,我們還是不能苛求藝術一定要以某種形式發展,我還是贊成當代藝術的多元化,有不同的人才有不同的藝術,同樣,有不同的藝術才能滿足不同的人的精神需要,這是一種緣分。

8. 如何看待藝術的非定義性

由於美完全是生成性的、實踐性的、具體性的,並無一般的定義,所以個人認為作為美的體現或由美所規定的藝術概念也沒有普遍的定義。

「藝術」最多隻是一個家族相似概念和一個開放性概念,不同的藝術作品或藝術創作之所以被稱作藝術,不是因為有一個明顯的特徵或本質為所有藝術作品,將它們同其他區別開來,而是因為它們在某些共同的生活形式中被理解為藝術,它們之間具有某些相互交叉重疊之處。

因此,有意義的事情不是在宏大的美學體系中,在抽象的概念思辨或干癟的心理實驗中去把握藝術,而是在具體的活動和實踐中來感受藝術魅力,鑒別藝術水平,理解藝術規則,展現藝術趣味。

藝術非定義性的意義

總之,盡管分析美學關於藝術定義問題的探討仍然存在種種爭論,但總體上看,後期維特根斯坦語言活動觀對於美學領域中藝術定義問題的探索具有革命性的影響和效應。

不僅是對本質主義的傳統美學理論和藝術觀念的嚴重挑戰和深刻解構,而且為當代藝術研究與創作提供了較為堅實的合理性基礎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9. 怎麼理解藝術

藝術是指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包括文學、書法、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等。
藝術是語言重要補充方法,就像講話中我們會用大聲代表生氣,用笑聲代表開心,用手舞足蹈代表焦急或者其他的心情來傳遞給對方。所以,每件藝術品都應該有他獨特的訴求,這種訴求就是藝術的生命力。

藝術體現和物化著人的一定審美觀念、審美趣味與審美理想。無論藝術的審美創造抑或審美接受,都需要通過主體一定的感官去感受和傳達並引發相應的審美經驗。對藝術的審美分類,主要應根據主體的審美感受、知覺方式來進行。依據這個原則,藝術可以分為造型藝術、表演藝術、綜合藝術和語言藝術四大類。

10. 如何理解為藝術而藝術

我們常說的為藝術而藝術的意思是:為藝術而獻身,不向現實妥協,為了追求符合自己內心的藝術感受,堅定不移地向著目標奮斗,做最真實的自己

閱讀全文

與如何看待藝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9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7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7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1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5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7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2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2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5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1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0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4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3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0